希臘為什麼要向土耳其索領土
① 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
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糾葛由來已久。11世紀時,塞爾柱突厥人進攻希臘所屬的拜占庭帝國,希臘人和突厥人開始交惡。14-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沖突達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被奧斯曼土耳其攻佔,拜占庭帝國滅亡。希臘大部分領土被突厥人統治。
希臘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是落後的游牧民族。因此,突厥人統治時期被希臘人視作黑暗時代。希臘人的反抗也從未停止。在奧斯曼帝國與威尼斯人、俄羅斯人作戰時,希臘人總是暗中支持突厥人的對手。
1821年,希臘獨立戰爭爆發。希臘人的獨立訴求得到英國、法國、俄國的支持。1827年,希臘人在在納瓦里諾(Navarino)海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1830年,土耳其接受英法俄簽署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彼時,眾多希臘語地區如塞普勒斯等仍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而希臘人的理想是恢復拜占庭帝國的疆域。因此,在後來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土戰爭、歷次巴爾干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都站在奧斯曼帝國的對立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參戰目標是獲得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等地。英法則承諾將希臘族為主體的塞普勒斯歸還希臘。1918年奧斯曼帝國崩潰,希臘軍隊佔領了伊茲密爾等地,但是很快被土耳其共和國軍隊驅逐出去。
1930年,希臘和土耳其簽署協議,希臘放棄對土耳其的領土訴求。1934年,希臘和土耳其與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簽署《巴爾干協定》,承諾相互提供援助,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1941年,希臘遭遇災荒,土耳其是第一個提供援助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希臘和土耳其均成為美國盟國。1952年,兩國同時加入北約。1954年,希臘、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簽署新的《巴爾干協議》,相互支持共同防禦蘇聯。但是好景不長,從20世紀50年代起,希土關系就因為塞普勒斯問題顯著惡化。
當時,塞普勒斯的希臘人強烈要求和希臘合並,這引發塞普勒斯土耳其族的不滿。兩國針對對方族裔的攻擊開始出現,雙邊關系惡化。最終,希臘停止了和土耳其的所有合作,《巴爾干協定》也名存實亡。1960年,英國允許塞普勒斯獨立,希臘和土耳其均在島上駐軍,保護各自族裔居民。同年,塞普勒斯共和國成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但是1963年,兩族發生武裝沖突,聯合政府崩潰。1974年,土族的北塞普勒斯宣布獨立建國,由此造成塞普勒斯的南北分立局面。時至今日,塞普勒斯問題一直是希臘和土耳其關系的「痛點」。
② 為什麼希臘與土耳其的領海是這樣劃界的
事實上,土耳其和希臘關於愛琴海的爭端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
隨著奧斯曼帝國日益衰落,其領土和屬地被列強逐步蠶食和瓜分,愛琴海島嶼也不例外。1913年5月,在第一次巴爾干戰爭(1912~1913年)中失利的奧斯曼帝國被迫簽署5倫敦和約6,將克里特島割讓給希臘,愛琴海東部薩莫色雷斯(Samothrace)、利姆諾斯(Lemnos)、萊斯沃斯(Lesvos)等島嶼的歸屬則交由英國、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等6個歐洲大國裁決。同年11月,六國根據<倫敦和約>作出決定,所有被希臘實際佔領的愛琴海島嶼,除格克切島(Gokceada)、博茲卡達島(Bozcaada)和梅斯島(Meis)外,均劃歸希臘所有,前提條件是希臘不得在這些島嶼上構築防禦工事或者將它們用於 軍事目的,並撤出其在阿爾巴尼亞南部的軍隊。
1914年2月,希臘和土耳其收到上述會議決定,因 此它通常被稱為51914年決定。1923年7月,取得民族獨立戰爭勝利的土耳其同協約國簽署了<洛桑條約>,取代了此前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但同時被迫在領土方面作出很大讓步。
洛桑條約確認了 倫敦和約 和<1914年決定>的有關規定,並將土耳其在愛琴海的領土范圍限制在了3英里以內,這意味著只有距離本國海岸線不超過3英里的愛琴海島 嶼才屬於土耳其。»
該條約導致大部分愛琴海島嶼都歸屬希臘,土耳其對此無法接受,並長期耿耿於 懷。1947年2月,有關國家同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芬蘭等5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簽署了<巴黎和平條約>,其中 對義大利和約 規定將意屬多德卡尼斯群島,包括羅得島(Rhodos)、科斯島(Kos)、錫米島(Simi)等14個有名字的島嶼及其毗連小島割讓給希臘。該和約雖未涉及土耳其,但由於多德卡尼斯群島緊鄰土耳其本土,而條約並未對所有島嶼尤其是小島和岩礁的歸屬一一作出明確規定,這就給日後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產生爭端埋下了隱患。
如前所述,一系列條約對愛琴海眾多島嶼作了有利於希臘的劃分,希臘在愛琴海的島嶼范圍北起薩索斯島(Thassos),南至卡爾帕索斯島(Karpathou),綿延數百海里,其中許多島嶼遠離希臘本土,而距離土耳其海岸近在咫尺。土耳其對此一直心懷不滿,並意欲挑戰和改變現狀。
③ 希臘和土耳其是世紀死敵,為何希臘的領海會被劃到土耳其門口
這是因為戰爭的原因導致希臘的領海被劃分到了土耳其的門口。當然現在土耳其也在積極的和希臘進行談判,但是希臘絕對不會做出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而且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恩怨非常的深,絕對不會做出這樣有利於土耳其的事情,因為一旦土耳其掌握這么多的領海的話,會給希臘的安全帶來非常嚴重的威脅。
所以現在希臘和土耳其的領海問題也一直是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好的解決,因為這都會損害雙方的利益,這也是雙方所不能夠接受的。
④ 土耳其和希臘的關系為什麼如此緊張呢
土耳其核希臘一直存在著歷史矛盾和民族矛盾。土耳其作為一個亞洲的國家但是卻一心想加入到歐盟,但是希臘作為歐盟國家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所以產生了矛盾,在另一個方面來說歐盟國家的很多國家同樣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
對於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在11世紀的時候在希臘的就已經有了民族的矛盾,所以在如見兩國的矛盾不僅僅在民族矛盾逐漸演變成了國家間的的矛盾。所以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還是有必要緩解一下矛盾的。
⑤ 希臘和土耳其是世仇嗎為什麼
是的。
希臘和土耳其,這是一對著名的冤家,到現在已經有千年歷史了。
拜占庭帝國不必多說,只用說他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而且除了開始官方用語為拉丁語外後來一直都是希臘語,今天的希臘和土耳其都曾是拜占庭帝國的土地。
1071年,東方的塞爾柱帝國在曼奇科特擊敗了拜占庭帝國的軍隊,塞爾柱移民湧入安那托利亞高原,一度跑到愛琴海沿岸。當時的皇帝,阿萊克修斯一世正是在這個壓力下請教皇召集了十字軍。在十字軍和拜占庭軍隊的打擊下,這些塞爾柱人最終佔領了安那托利亞高原,除了沿海地區。此後雙方持續了數百年的沖突,但雙方誰都無法消滅誰。
但是羅姆蘇丹國並沒有打敗拜占庭,反而先一步分裂。在羅姆蘇丹的遺體上,出現了一批小的土耳其部落,比如卡拉曼坎達爾之類的,還有主角,奧斯曼。奧斯曼部落經歷了與其他土耳其部落的兼並,還成功跨過愛琴海。最後在1453年,當時的奧斯曼蘇丹進攻拜占庭帝國最後的堡壘-君士坦丁堡。圍城戰結束後,拜占庭帝國從歷史上消失,希臘人從此淪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直到今日,君士坦丁堡任然被稱作伊斯坦布爾,而索菲亞大教堂還是一個清真寺。
希臘人在土耳其人的手下生活了將近四百年,由於宗教的差異,信仰東正教的希臘人越來越少。但是在民族主義最興盛的19世紀,希臘人還是發出了他們的怒吼。奧斯曼帝國對這些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由於土耳其核心地區大部分曾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地區,這些地方的希臘人即使經歷了數百年,任然有不少希臘人保持東正教信仰。在1822年希臘終獲獨立之後,這些希臘人開始蠢蠢欲動,當年三月,一隊武裝希臘士兵登陸希俄斯島,獲得了當地不少島民的支持。然而奧斯曼突然對此島進行襲擊,希俄斯島的叛亂迅速被鎮壓。然而這些土耳其人並沒有停止,他們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大約45000希臘人被殺,50000人被當做奴隸,23000人被驅逐,而島上僅留下了將近2000人。希俄斯島只是土耳其對希臘屠殺的縮影,在不少希臘人聚集的地方,屠殺都或多或少地發生著。
但希臘的獨立還是激勵著其他被土耳其人統治的民族,比如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等,他們聯合起來在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這些國家組建了巴爾干同盟,隨後巴爾干同盟向奧斯曼宣戰。戰爭之後奧斯曼喪失了幾乎所有的亞洲領土,僅保留東色雷斯地區。此後由於分贓不均,又爆發第二次巴爾干戰爭,希臘從保加利亞獲得了西色雷斯。希臘人似乎距離偉大復興只有一步之遙,而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戰敗使得這一步再次縮短。然而事與願違,土耳其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戰勝了希臘士兵,希臘不得不承認土耳其的主權,希臘人也沒能收復君士坦丁堡。之後,希臘與土耳其進行人口交換,徹底失去了偉大復興的理想,即便如此,希臘土耳其的仇恨,至今難忘。
⑥ 希臘宣布獨立後,為啥領土會直接翻了一倍
希臘在獨立之後可以讓自己的領土不斷擴張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因為希臘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步的國家,所以它會像那些向日軍發展態勢非常好的國家學習。就是因為這個國家正在不斷進取,所以也為自己爭取到了非常好的發展時機,並且把握住了這些發展時機。
第2個原因就是希臘跟緊了大國的腳步。希臘當時之所以能夠獨立,離不開法國和英國兩個國家的援助。所以希臘其實是對這兩個國家非常感激的,並且一直與英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系。在第1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希臘也支持的是英國和法國,因為當時協約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所以希臘也贏得了第1次世界大戰。當時土耳其是戰敗國的一個國家,所以喪失了很多領土。因為希臘當時戰隊的隊伍,所以間接的也贏得了非常多的領土。
⑦ 希臘十一段線劃到土耳其門口,為何希臘還覺得吃虧了
南海自古以來便是我國固有的領土,漢武帝時期起,我國便開始較大規模地利用南海,宋代以來中國的海事發達,南沙群島也就在那時正式進入了中國版圖,元朝還曾以南海諸島為跳板,爆發過爪哇戰爭。
因此這些都是我面所劃定南海九段線的依據,南海周邊一些國家卻頗有微詞,聲稱九段線內不少島嶼離自己更近,便以此為依據對其聲稱擁有主權,很顯然這是一種極為荒謬的論斷。希臘的領海11段線,則很好地駁斥了這種就近一致的領土,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希臘霸氣11段線的前世今生。
希臘隨即在英法的協助下大舉進攻土耳其,很快便攻到了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郊外,眼看勝利在望,不料希臘卻再一次攻敗垂成土耳其,雖不負當年的奧斯曼帝國之勇,但出了凱末爾這樣的牛人,在他的帶領下士兵士氣大漲,趕走了希臘人保住了小亞西亞半島,不過,還是丟掉了愛琴海的絕大部分海洋權益,希臘雖然沒沒達成既有的目標,但確立了霸氣的11段線。
至今,希臘仍舊認為土耳其當年作為戰敗方,拒不履行割地義務,將自己的勢力推入愛琴海,才造就了今天恥辱的一段海權線。
⑧ 希臘都把領海劃到了土耳其家門口了,為何希臘人民還不爽
在2018年的時候,有一則新聞是土耳其海軍在地中海攔下了一艘希臘的艦艇,說是因為希臘艦艇干擾了土耳其的勘探活動。從這個新聞我們可以看出,希臘和土耳其的關系並不是那麼和睦。其實兩國一直是世仇,而且現在希臘和土耳其對海資源爭奪,又讓兩國的關系再次緊張了起來。
那麼希臘和土耳其到底有什麼血海深仇呢?今天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除了島嶼上的爭奪,還有就是對地中海油氣資源的爭奪,其實近些年來地中海沿岸的許多國家都想著開發地中海的油氣資源,而互相爭奪。所以就有了希臘艦艇在土耳其領土上被攔截的新聞。
所以在兩國既有歷史恩怨,又有經濟利益的沖突下,兩國極有可能會爆發對對方的干擾和沖突事件,這也是在所難免的。
最後,我還是希望世界和平,沒有戰爭。
⑨ 瓦良格回國時,土耳其因何百般刁難,而希臘又為何願鼎力相助
瓦良格號就是中國遼寧艦的前身,遼寧艦作為我國第一艘航母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遼寧艦的服役提高了我國海軍綜合作戰的力量,增強了防衛作戰的能力,也有效的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安全還有發展利益。同時,如果沒有遼寧艦,我國也沒有辦法那麼快製造出新的航母。從這一點上來說,遼寧艦也算是功不可沒。
在這種關鍵時候,只有希臘願意給中國做擔保,那希臘為什麼願意給我國做擔保呢?其實希臘也有自己的原因,希臘和土耳其一直存在民族、領土、領海上的爭端,這一次希臘願意做擔保是為了遏制土耳其。這時的土耳其見保證金有了,擔保國家也已經找到,只好放行。
希臘不僅僅只是為中國做擔保,還為瓦良格號請了拖船公司,在運送瓦良格號的過程中也導致了希臘一名海員不幸犧牲,這份恩情中國也記下了。當時的希臘也是作為北約成員國中的一員,也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幫助中國。可以說雙方兩國在這種情況下都挺不容易的。
⑩ 希臘把領土劃到土耳其家門口,為何土耳其沒意見
因為按《色佛爾條約》的規定,奧斯曼帝國在小亞細亞的整個西海岸應該都是希臘的領土才對。現在只剩愛琴海群島,沒有小亞細亞的領土,希臘也覺得吃虧。但是在1912-1913年巴爾干戰爭後,奧斯曼帝國失去了在歐洲的幾乎所有土地。使奧斯曼在愛琴海的領海范圍更加縮水。如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擴展到12海里,土耳其將不得不通過希臘領海才能到達公海。這種情況與近代以來民族國家的形成以及奧斯曼帝國的解體有很大的關系。
如果一直都在大國夢的野心之中,是必要對外擴張霸權,四處刀兵相見,如此這般,會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之地。一方面是國內,他面臨來自世俗勢力的壓力和庫爾德人獨立兩個主要問題。另一方面是外部壓力,這里還涉及到宗教、地緣政治兩個方面。埃爾多安算是二戰結束後土耳其難得的一個比較強勢的領導人,他也雄心勃勃地致力於土耳其的大國夢,而且確實也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