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市長叫什麼名字
Ⅰ 土耳其的總統是誰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2014年8月—至今)
土耳其現代史上第12位總統 、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主席 ,土耳其第59和60屆總理,出身於貧寒穆斯林家庭,早年是職業足球隊員,後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經貿學院。1994年3月當選伊斯坦布爾市市長。1998年因當眾頌揚宗教詩篇被判刑入獄10個月,2002年大選獲勝,2003年底單獨組閣至今,土耳其在他的帶領下,人均收入翻了三倍,對內鎮壓庫爾德起義,對外激烈反對以色列,並謀求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埃爾多安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被《經濟學家》稱為「新時代的蘇丹」。埃爾多安打擊利比亞,並且派兵進入伊拉克及敘利亞,且表示不會撤軍。
埃爾多安是土耳其政壇老將 。2001年,創建了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並任主席 。2003年3月,他出任土耳其政府總理 。此後,正發黨又贏得2007年、2011年大選,埃爾多安連任總理 。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主席埃爾多安在10日舉行的首次總統直選中獲勝。
Ⅱ 從一個麵包小販到逆襲成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我認為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能從一個麵包販到土耳其總統,很大程度上說明他是一個有能力,有野心且手腕強硬,十分果斷的人。埃爾多安從1956出生,自1976年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了他政治領域傳奇的一生。
但埃爾多安從市長到總統的仕途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他也曾入過監獄,也曾沉澱,思考過自己的執政工作,出獄後,再次憑借自己的才能贏得了總統選舉,並且在往後的執政期間成功讓土耳其經濟迅速發展。其後雖然國內爆發過沖突與矛盾,但憑借著埃爾多安的鐵血手腕以及在民眾中極高的威望,壓制住了國內暴亂,由此可見其行事果斷剛毅。
Ⅲ 中國有多少個一樣的地名
樓上說的搞笑,說起城關鎮的話,全國基本很多縣都有城關鎮;
我就說個我了解的吧
吉林省吉林市
河南省洛陽市
江蘇省武進區洛陽鎮
廣東省乳源縣洛陽鎮
湖北省曾都區洛陽鎮
福建省惠安縣洛陽鎮
廣西區環江縣洛陽鎮
河南安陽市安陽縣、河南開封市開封縣、河南濮陽市濮陽縣、
彰化縣和彰化市、屏東縣和屏東市、南投縣和南投市、苗栗縣和苗栗市、桃園縣和桃園市、花蓮縣和花蓮市、台東縣和台東市
大陸同名縣已經沒有了,已經統一處理過了。全國不能有同名縣。
如果有,那就是參考資料中的「郊區」了。
參考資料:http://www.xzqh.org/suoyin/j.htm
世界上同名的地方就多的去了,中國也就很少,主要是消除麻煩。
下面我給你說個笑話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路報道 蝙蝠俠可以擊敗小丑並讓企鵝人靠邊站,但現在又遇到了新對手——土耳其一個產油城市的市長。
在土耳其東南部,有一座名為「Batman」的城市和蝙蝠俠同名,該市市長海珊·卡爾卡恩(音譯)計劃控告電影《蝙蝠俠:暗夜騎士》的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罪名是「未經同意使用該市市名」。
卡爾卡恩市長告訴多安通訊社,「『蝙蝠俠』的名字屬於我們......世界上只有一個蝙蝠俠。美國製片人在未告知我們的情況下,擅自使用了我們城市的市名。」代表親庫爾德民主社會黨的卡爾卡恩市長還補充道,在有人建議說這個缺錢花的城市需要更多的資金後,他決定採取法律行動。「我們發現這種批評是對的,於是開始尋求該案件的法律可能性。」
蝙蝠俠市的人口不到25萬,是石油資源豐富的蝙蝠俠省的省會城市,緊鄰蝙蝠俠河。近年來,這個城市為一系列女性自殺案件所打擊,這些案件還被諾貝爾獲獎者奧爾罕·帕慕克寫入了小說《雪》中。
而由華納兄弟娛樂公司發行的《蝙蝠俠:暗夜騎士》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高達10億美元。這部電影還計劃在1月份進行重新發行,以特別支持片中小丑的扮演者希斯·萊傑。
據當地報紙《Batman Cagdas》的報道稱,數名居住在德國的蝙蝠俠市市民在進行商業注冊時曾遇到困難,但卡爾卡恩市長表示他對此一無所知。
來自伊斯坦布爾餐廳知識產權委員會的律師維比·卡赫維奇(音譯)告訴當地媒體網站稱「蝙蝠俠」的名字在全世界都有注冊。他補充道,蝙蝠俠市已經喪失了起訴侵犯其姓名權的時機。華納兄弟娛樂公司表示,他們只是通過媒體知道了此事,尚未收到任何法律文件。
Ⅳ 土耳其名人有哪些
阿卜杜拉·居爾:總統。1950年生於開塞利。1971年畢業於伊斯坦布爾大學經濟學院,後獲該校經濟學博士學位。1996至1997年任國務部長兼政府發言人。2001年參與創建正義與發展黨,任副主席。2002年11月出任總理,2003年辭去總理職務,改任第一副總理兼外長。2007年8月28日,當選土耳其共和國第11任總統並於當日宣誓就職。已婚,有三個孩子。 柯克薩爾·托普坦:議長。1943年生於里澤。畢業於伊斯坦布爾大學法學院。職業律師。曾任政府國務部長、教育部長、文化部長等職。2003年至2007年任議會司法委員會主席。2007年8月9日,當選土大國民議會第23任議長。已婚,有三個孩子。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總理。1954年生於伊斯坦布爾,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經貿學院。曾任美德黨伊斯坦布爾黨部主席。1994年3月當選伊斯坦布爾市市長。1998年土國家安全法院以埃發表「煽動宗教仇恨」言論為由剝奪其從政權並判處10個月監禁。2001年8月,埃與美德黨主張革新的少壯派共同創建正義與發展黨並任主席。2002年11月正義與發展黨在土議會選舉中獲勝後,土最高上訴法院恢復埃從政。2003年3月9日,埃參加地方議會補選並當選議員,同月11日居爾辭去總理職務,塞澤爾總統任命埃為總理並授權組閣。2007年7月正義與發展黨在議會選舉中再次勝出,獲得單獨組閣權。8月29日,土新政府成立,埃再次出任總理。2003年1月,埃以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主席身份訪華。已婚,有二子二女。
Ⅳ 伊斯坦布爾是哪個國家的
伊斯坦布爾所屬的國家: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位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為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面積5343平方公里,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占庭。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將羅馬帝國遷都至此,起初稱為新羅馬,不過很快就以其創建者君士坦丁命名——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譯康斯坦丁堡)。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成為東羅馬帝國首都。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
(5)土耳其市長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伊斯坦布爾效仿羅馬的模式,伊斯坦布爾的歷史半島亦被稱作有七座山丘,每座山丘頂上為帝國清真寺。最東邊的山丘坐落於薩拉基里奧角,托卡比皇宮即位於此地。
隔金角灣相望的另一座錐形山丘則是今日貝伊奧盧區的所在地。由於地勢原因,過去貝伊奧盧的建築往往需要通過護土牆來建造,道路則以階梯形式鋪設。亞洲一側的於斯屈達爾狀況相似,地勢逐漸朝著博斯普魯斯海岸下行,而沙姆西帕夏和阿亞茲馬的地形則更加多變,與岬形似。
網路-伊斯坦布爾
Ⅵ 土耳其強人埃爾多安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為何他的野心如此之大
埃爾多安被稱為加強版薩達姆,是他讓土耳其的人均收入翻倍,是他讓土耳其的GDP穩定增長,是他讓世界聚焦土耳其,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他的自信與聰明也滋生了他的野心,讓他領著土耳其大膽地往前走,企圖復興奧斯曼帝國。
其實,埃爾多安的出身很一般。他就是一個棚戶區小孩,家裡窮得買不起一輛自行車。不過,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下,他的父親依舊重視埃爾多安的教育問題。
埃爾多安受歡迎不僅是因為他過人的領導力,還因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伊斯蘭信徒,他讓自己的妻子和女兒違反規定在各種公共場合佩戴傳統頭巾,這些舉動都為他贏得國內伊斯蘭教的好感。
總之,埃爾多安是個出身平凡卻不平凡的一個人,他對土耳其的經濟管理,堪稱典範,在兩次經濟危機之後,他還能保持土耳其的經濟穩定增長。埃爾多安的外交手腕也很厲害,在美俄中周旋,為土耳其謀福利。
Ⅶ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的人物經歷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Recep Tayyip Erdogan) ,土耳其現任總統。反對派稱他為「土耳其第一狂人」。1954年2月26日生於伊斯坦布爾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兒時家境貧寒。在一個盛產美男子的國度,他的長相頂多算周正,但他從小就有著過人的抱負,並在多個領域「全面發展」:學習方面,他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商學院;體育方面,年輕時他曾是個職業足球運動員,一直以加入國家隊為目標;政治領域,他在15歲時就加入了支持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榮黨青年預備隊。
在埃爾多安出生前兩年,土耳其就加入了北約;在他5歲的時候,土耳其表達了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興趣,當時,歐共體只有區區六個會員國。可以說,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埃爾多安見證了土耳其這個國家「脫亞入歐」的艱辛歷程。1963年,土耳其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簽訂了結盟協定,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成員、歐洲委員會首任主席沃爾特-霍爾斯坦稱頌此項協定是對「土耳其是歐洲一部分」的明確承認。可悲的是,那似乎成了土耳其與歐洲關系最近的一刻,半個世紀過去了,霍爾斯坦的同黨後輩默克爾明確表態,不支持土耳其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國內政治也一樣,在土耳其,政黨出現得快,消失得更快,形形色色的政治聯盟組建了,又反目成仇,軍隊時不時還會出面將出格的政府趕下台。幾十年的政治生涯里,這些挫折埃爾多安全都經歷過。1994年,40歲的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市的市長。當時土耳其剛剛經歷了長達15年同庫爾德分裂勢力的戰爭,內戰導致3萬多人死亡。上任後,埃爾多安把一個擁擠喧囂的第三世界大城市治理得整潔、干凈,甚至一度解決了腐敗問題,他當市長期間,伊斯坦布爾經濟繁榮,治安良好,外國遊客紛至沓來。但一場巨大的挫折也正在等待著他。 美國《時代》周刊這樣評價埃爾多安:他表面上是個世俗派,骨子裡是個伊斯蘭保守派。他總是西裝革履,也主張婦女在公共場合不要蒙面紗,但他的妻子不論什麼時候都會用頭巾嚴嚴實實地裹住自己的頭發。在反對派眼中,埃爾多安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主義者。他不抽煙、不喝酒,每個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禱告。國父凱末爾規定土耳其是個政教分離的世俗國家,要土耳其人拋棄阿拉伯文,改用拉丁文;取消一夫多妻制,讓男子剃掉胡須,讓婦女摘下頭巾,甚至規定,婦女在政府機關及學校佩戴頭巾為非法。然而,這一規矩遭到埃爾多安夫人和女兒的挑戰。她們佩戴傳統的頭巾出現在各種公開場合。外人或許很難理解一條小小的頭巾竟然會成為土耳其政治斗爭的焦點,但很多土耳其人的確把頭巾看作是「保守」和「世俗」的分水嶺,更擔憂這背後有西方女權勢力的入侵。
1998年,他在一次公開演講中引用了一首古詩:「宣禮塔是我們的劍,穹頂是我們的頭盔,清真寺是我們的兵營,信徒們是我們的士兵,」這首詩因為隱含原教旨主義的極端思想,一直被主導世俗化的土耳其軍方認定為「禁詩」。剛講完這幾句,就有幾位秘密警察沖出來拉住埃爾多安,在被拖走前,他大呼:「這首詩還沒頌完!」隨後,埃爾多安因「反世俗罪」被判處4個月監禁,剝奪政治權利5年,他所在的政黨也被取締。但在這段時間里,他率領相對溫和的舊黨派同僚創建了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該黨成立不久就在2002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勝,隨後對相應憲法條款進行修改,恢復了埃爾多安的從政資格。2003年3月9日,埃參加地方議會補選並當選議員,同月11日,原總理,正義和發展黨副主席阿卜杜拉·居爾辭職,艾哈邁德·內傑代特·塞澤爾總統任命埃為總理並授權組閣。遭遇牢獄之災5年後,埃爾多安終於成功的邁上了政治生涯的頂峰。 埃爾多安能夠卷土重來,是因為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連續經歷了兩次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接近40%,100萬土耳其里拉只能兌換1美元,成為全球最不值錢的貨幣之一,銀行利率一度高達1000%,但依然無法阻止大量資本外逃。無奈之下。土耳其只能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條件苛刻的110億美元緊急援助方案,同意推動私有化改革,政府也開始了緊縮政策。軍隊干政的情況才有所收斂。上台之後,埃爾多安和他的正義與發展黨一直牢牢把持著土耳其的政權。對此,卡內基基金會的土耳其專家亨利·巴爾基評價說:「大多數人看自己的錢包投票。」埃爾多安任總理後,不僅成功地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5%-8%左右,還讓土耳其GDP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3%,速度超過俄羅斯、巴西和韓國。從2003到2011年,人均產值從2500美元增加到10522美元。來自沙特和阿聯酋等富裕阿拉伯國家的投資源源而來,土耳其的企業也和伊朗、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做起了生意。可以說,土耳其就是中國在中東的翻版。它的製造業、建築業快速發展,土耳其建築公司還成了中國企業在中東地區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2007年7月17日,土耳其議會大選前夕,他再出狂言:「如果我們不能獨立組建政府,我將從此退出江湖,再不過問政治。」23日,選舉結果揭曉,他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大勝,在550個席位的大國民議會中獲得340席,穩居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並將繼續單獨組閣。 埃爾多安在政治領域的改革更為大膽。軍方干政在土耳其歷史上屢見不鮮,過去40多年裡,軍方曾經四次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埃爾多安執政後,卻對給予軍方太多權力的法律進行了修改,引起軍方的不滿,他還依靠強大的民意,數次大規模清洗軍隊高級將領 。
未來除了繼續推進改革,在外交上,埃爾多安手中還有兩張路線圖,它們分別指向美國與歐洲。一張是伊拉克問題路線圖。埃爾多安認為,美國應該盡快拿出一份從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並表示不排除土耳其軍隊「越界清剿」伊拉克境內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的可能。而且,對於美國所謂「駐軍伊拉克是防範伊朗」的說法,埃爾多安也不以為然。他相信伊朗發展核能是出於和平目的。他認為:「一把刀子,要是在兇手手裡,就會殺人。要是在醫生手裡,就會救人。」
而另一張路線圖指向的則是歐盟。這張圖,從上世紀末他當伊斯坦布爾市市長時就開始成形。伊斯坦布爾是亞歐兩大洲的聯結點,兼具東西方血緣,但有99%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土耳其,究竟是該走向西方還是東方?埃爾多安的回答是:走向西方,加入歐盟。但歐盟內部對於土耳其入盟分歧嚴重,阻力頗大。在埃爾多安看來,羅馬是歐洲之父,伊斯坦布爾是歐洲之母。歐洲人卻無法像接納自己的母親一樣接納土耳其,原因就在於西方濃重的「宗教情結」。
「歐盟到底是一個一視同仁的文明的聯盟,還是一個基督教的俱樂部?如果是前者,那麼土耳其願意參加;如果是後者,那麼就別再浪費雙方的時間了。」埃爾多安2006年在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時這樣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失望。雖然為了滿足歐盟提出的入盟條件,土耳其一直在進行改革,但在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方面,埃爾多安表示,讓步是有限度的。
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懂得抓住時機,埃爾多安就是如此。2011年,他先後走訪了埃及、突尼西亞以及利比亞,然後又在聯合國大會上大出風頭,奧巴馬親熱地贊美埃爾多安在中東地區顯示出了「偉大的領導能力」。美國總統並不是一直這樣稱贊埃爾多安的。2003年,埃爾多安堅決拒絕美國越境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他對境內的庫爾德人進行了強硬的鎮壓,同伊朗的態度曖昧不明;作為北約中的軍事強國,土耳其在埃及、利比亞和突尼西亞問題上常常不顧北約和美國單獨行動;最重要的是,埃爾多安對以色列態度強硬,而這一點,盡管讓美國非常不滿意,卻讓他贏得了眾多阿拉伯國家的尊敬。 當穆巴拉克下台後,埃爾多安訪問埃及時,迎接他的場面彷彿是歌迷在等待一位搖滾巨星——數千平民高呼他的名字,舉著印有他頭像的大幅海報。在他走下舷梯的一刻,許多人失聲痛哭,攝影記者的閃光燈將黑夜照得如白晝一般。走進專車的剎那,埃爾多安揮手向人群致意,埃及人大聲喊道:「你是個真正的穆斯林,不是懦夫!」2010年。美國馬里蘭大學出資在伊斯蘭國家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題目是:誰是你們最尊敬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結果埃爾多安以絕對優勢當選。在埃及、突尼西亞等國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遊行前,他們在Facebook上留言說,希望本國也能誕生埃爾多安這樣的領導人。
Ⅷ 埃爾多安成為土耳其政壇「常青樹」,在國內他到底獲得了哪些勢力的支持
首先就是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擔任市長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政治方面的經驗。其次就是埃爾多安的從政手段十分犀利,素以鐵腕手段和加強經濟發展著稱。最後就是埃爾多安經常性地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上為土耳其贏得了良好的知名度和政治決策成名度,讓土耳其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上升,可以說提升了土耳其的國民自信心。
最後就是埃爾多安上台之後,帶領整個土耳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活動。比如出兵敘利亞等等事跡,讓土耳其的世界影響力重新回到了巔峰狀態。
Ⅸ 鮑里斯·約翰遜的當選市長
倫敦新市長選舉08年5月2日深夜揭曉,滿頭亂蓬蓬金發的保守黨人鮑里斯·約翰遜獲勝,結束了工黨市長肯·利文斯通的八年「統治」。
利文斯通曾以特立獨行,敢說敢做著稱,在這方面,同樣個性鮮明的新市長約翰遜也不遑多讓。
比利文斯通年輕近20歲的鮑里斯·約翰遜1964年出生在紐約,5歲時跟隨家人移居倫敦。出身土耳其貴族的約翰遜說自己有法國、土耳其和德國的血統,是個「多民族融合體」。
像許多保守黨精英一樣,約翰遜曾就讀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後來進入牛津大學貝列爾學院。相比而言,利文斯通是船長的兒子,沒上過大學,在工黨內以「瘋狂左派」而知名,被人稱作是「紅色的肯」。
大學畢業後,約翰遜從《泰晤士報》的實習生開始其記者生涯,曾先後擔任《每日電訊報》記者和《旁觀者》雜志的主編。他還出版了個人文集《把你耳朵借給我》、歷史著作《羅馬之夢》、自傳《朋友、選民和同胞們》和政治喜劇小說《72個處女》等7本專著。
與保守黨主席卡梅倫一樣,約翰遜喜歡騎自行車。已婚有四個孩子的他還喜歡畫畫、打網球。2001年,他當選為英國下院國會議員,曾擔任保守黨副主席、影子內閣的藝術部長和教育部長等。2004年,約翰遜曾因性丑聞被解除保守黨副主席職務。
約翰遜在英國出名還因為他經常在電視上露面,他曾客串主持BBC的一檔搞笑談話節目「我有沒有給你新聞」。約翰遜的玩笑和搞怪形象讓他家喻戶曉,也讓他在2007年決定參選倫敦市長時,讓很多人懷疑他是不是真地想得到這份工作。
約翰遜承諾將降低倫敦的犯罪率、改善倫敦的交通狀況等,即將在2012年舉辦的倫敦奧運會顯然也是他的工作重點。2008年中國新年的初一,約翰遜曾在華人地區議員的陪同下,前往倫敦唐人街拜年,以示對華人社區的重視。
但是,英國保守黨黨員鮑里斯·約翰遜從來就不是一個對華友好的人士,在2008年5月3日某網站的一篇文章里揭示,他曾在文章里寫過:「中國文化影響近乎零,亦不會增加。」他也曾在曾任職的《每日電訊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對人類文明沒有絲毫貢獻「。美聯社指出,他所在的保守黨普希望他出席北京奧運會時,不因一張大嘴巴得罪東道主。在北京奧運會的會旗交接儀式上,其傲慢無禮的態度再次引起中國人民的不滿。
附:倫敦新市長:中國對人類文明毫無貢獻
英國執政工黨繼地方議會選舉慘敗後,再在倫敦市長選舉中失利。保守黨候選人約翰遜(Boris Johnson)以53%得票率,擊敗得票47%的現任市長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成為倫敦新市長。約翰遜以言論出位、作風標奇立異著稱,他曾負面評論中國,輿論關注他上任後如何處理對華關系。
新市長嘲「中國對人類文明無貢獻」
倫敦是上屆奧運主辦城市,約翰遜將於2008年8月代表倫敦在北京奧運閉幕式上接過奧運旗幟。他曾在著作寫道,「中國文化影響近乎零,亦不會增加」,亦曾在曾任職的《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指「中國對人類文明沒有絲毫貢獻」。美聯社指出,保守黨會希望他出席京奧時,不因失言得罪中國。
Ⅹ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很狡猾
因為他對內鎮壓庫爾德起義,對外激烈反對以色列,並謀求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
埃爾多安出身於貧寒穆斯林家庭,早年是職業足球隊員,後畢業於馬爾馬拉大學經貿學院。1994年3月當選伊斯坦布爾市市長。1998年因當眾頌揚宗教詩篇被判刑入獄10個月。2001年,創建正義與發展黨(正發黨)並任主席,次年大選獲勝。
2014年,出任土耳其總統,並於2018年成功連任。埃爾多安在任總理期間,土耳其人均收入翻了三倍,對內鎮壓庫爾德起義,對外激烈反對以色列,並謀求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因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被《經濟學家》稱為「新時代的蘇丹」。
(10)土耳其市長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埃爾多安的相關情況:
1、2009年1月29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和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因加沙問題發生激烈爭辯,埃爾多安更因憤怒中途退場。
2、土耳其曾是以色列在中東為數不多的盟友,但是埃爾多安卻猛烈批評了以色列對加沙城發起的為期22天的肘軍事行動,這次的軍事行動導致1300多名巴勒斯坦人喪生。
3、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F-16戰機在敘利亞擊落俄羅斯蘇-24轟炸機,此後兩國關系開始經歷危機。28日,普京簽署制裁土耳其的總統令,對土實行禁止部分貨物進口、暫停土公民入境等一系列制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土擊落俄戰機一事致峮信俄總統普京,並表示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