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離埃里溫多少公里
❶ 埃里溫的自然環境
埃里溫建在山坡上,四周自然景色優美舉目遠眺,亞拉臘山和阿拉加茲山白雪皚皚,千仞冰峰,朗然在目。亞拉臘山是亞美尼亞民族的特徵,亞美尼亞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亞拉臘山。埃里溫在亞美尼亞西南部的拉茲丹河畔,距土耳其邊境公20多公里,城市南北有阿拉拉特山和阿拉加茲山對峙,山上盛產彩色花崗石、大理石。埃里溫市內房屋大多用山上的石頭建造,因此埃里溫市的房屋絢麗多彩。埃里溫的石雕建築藝術也很有名。新城建在山坡上,翠綠的山崗閃現著瑰麗的住宅,風景十分優美。
埃里溫市內有兩座分別建於公元世紀和公元至世紀的大教堂市郊有一處著名旅遊勝地,即亞美尼亞古都艾奇米亞金,據傳它建於世紀,是全亞美尼亞大主教駐節地,這里有亞美尼亞首任大主教恩利格坦納建於年的艾奇米亞大教堂,還有建於年的里普西梅教堂離艾奇米亞金不遠是建於年的茲瓦爾特大教堂遺跡,這座外呈穹頂內為十字形的層大教堂,裝飾富麗,它對整個中世紀的亞美尼亞建築藝術起了重要影響離埃里溫市公里處有公元前世紀至公元世紀的加爾尼古堡遺跡,它原是亞美尼亞國王夏宮,堡內的列柱教堂是希臘文化末期公元世紀亞美尼亞文化的唯一遺跡。
❷ 南高加索地區包括哪些國家
南高加索地區是指大高加索山脈以南,土耳其和伊朗以北,黑海、裏海之間的喬治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三國。本地區面積18.61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600萬。
一、喬治亞
喬治亞位於南高加索地區西部,北鄰俄羅斯,西瀕黑海,南與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接壤。面積6.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5萬(1990),大部分為喬治亞族,還有亞美尼亞族、俄羅斯族、亞塞拜然族等。通用喬治亞語和俄語,多數居民信奉東正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喬治亞國內多山,北部有大高加索山逶迤,南部為小高加索山盤踞,中部有面積不大的平原和低地。里奧尼河自東向西注入黑海。氣候較溫和,植物生長茂盛。
喬治亞的主要旅遊地有:
第比利斯,喬治亞語是「溫泉」的意思,因附近多溫泉得名。城市沿庫拉河兩岸狹窄階地和山坡布列,周圍為海拔500~650米的低山。市區呈帶狀,長約30公里,寬1~5公里。城市的主幹道為魯斯塔維利和普列漢諾夫兩條大道。舊區在東南部,街道窄狹,多為低矮房屋。新區在庫拉河右岸,街道寬敞,樓房高大。市內交通除一般公共電、汽車外,有地鐵2條,貫通市區南北,架空索道和纜車也是山城交通的一大特色。城市因具有許多有醫療功效的溫泉,吸引國內外許多旅遊者,特別是對患有關節炎、婦科病、血液病、皮膚病,以及呼吸系統與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前往醫療和休養。
黑海沿岸旅遊帶,這一地帶氣候溫暖,1月平均氣溫5~7℃,7月22~25℃,濱海沙灘浴場斷續相連,文物古跡蜚聲遐邇,背倚巍巍青山,面向茫茫碧海,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是上乘的旅遊地。
巴統,在海岸帶的南段,距格、土邊界不遠。它是一個重要海港和工業中心,市東北海濱為旅遊、療養區。附近9公里處有綠岬植物園,面積百餘公頃,栽培有熱帶、亞熱帶以及高加索地區土生植物及其變種數千種。16世紀的古堡遺跡和巴統地誌博物館(收藏有珍貴的古老陶器)都值得一游。
黑海沿岸北段旅遊地主要有蘇呼米、皮聰達和加格拉。
蘇呼米三面環山,全年220天有陽光,隆冬時節附近群山白雪皚皚,而臨海的市內草木依然蔥籠。1892年國際醫師會議認為,蘇呼米為優良的氣候療養地。這里旅遊、療養設施齊備。每年前往的旅遊者人數很多。其他著名文物有:羅馬古堡和土耳其城堡,以統一喬治亞各公國的第一代皇帝巴格拉特三世命名的城堡遺跡,距城4公里的克拉蘇里牆(類似中國長城,但其規模小得多,現已殘缺不全),11~12世紀的古拱橋(當時喬治亞橋梁工程的典範),等等。蘇呼米植物園建於1840年,佔地7公頃,森林公園位於山坡密林中,園中養有1500隻猴。王宮、神廟、教堂等均有游覽價值。
皮聰達,位於皮聰達角,古松林面積達數百公頃,為第三紀的黑海植物群落的殘存,十分珍稀,早在1947年即被定為自然保護區。古堡、塔樓、古教堂等至今猶存。皮聰達古城堡內有建於6世紀的布茲比教堂,它是南高加索地區保存最好的基督教建築遺存之一,教堂結構勻稱嚴密獨特,氣勢非凡,特別是它內部的牆壁、拱頂結構別致,一有聲響,就會發出動聽的樂曲,如同樂隊的演奏。皮聰達在歷史上就是封建主和貴族們避暑、療養之地,現有許多療養、旅遊設施,可進行日光浴療、海水浴療。海灘和海水泳場很普遍。
加格拉,位於格、俄邊界附近,距皮聰約20公里,背有群山屏障,面臨汪洋大海,海岸線長7公里,其中海濱浴場綿延5公里,緊鄰海濱的加格拉公園,面積達7公頃,是黑海沿岸的著名公園。園中栽植有棗椰樹、椰樹、中國棕櫚,以及美洲高大的木蘭花等。舊城內外文物古跡繁多,如古城堡、神殿、王宮、塔樓等。可進行日光療、海水療、硫化氫礦泉療,是重要的旅遊勝地。
二、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位於南高加索地區的西南部,與喬治亞、亞塞拜然、伊朗、土耳其毗連,是一個高原、山地型的內陸國。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350餘萬(1990),居民的絕大多數為亞美尼亞族,少數為亞塞拜然族、庫爾德族、俄羅斯族,通用亞美尼亞語和俄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亞美尼亞的主要旅遊地有埃里溫和艾奇米亞金。
埃里溫,國家首都,舉世著稱的古城之一,位於國家南部,拉茲丹河岸,海拔900~1300米,阿拉拉特山與阿拉加茲山南北對峙。這里地勢較高,空氣潔凈,陽光充足,所以舉目遠眺,白雪皚皚的千仞冰峰躍然眼前。亞美尼亞盛產各色花崗岩、大理岩、凝灰岩等,有「石頭國」之稱。埃里溫的建築多為附近所產的優質石料所建,各種石料的建築物沐浴在陽光中,分外美麗。市中心有列寧廣場及列寧的青銅像,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亞美尼亞大廈,它帶有高聳的尖塔,顯得氣勢輝煌。邵武勉廣場也很有氣派。市區有建於13世紀和18世紀的加多基克教堂和佐拉瓦爾教堂。郊區有建於公元前782年的古堡遺跡。
艾奇米亞金,是亞美尼亞古都,曾是亞美尼亞的大主教駐節地,有建於公元303年和630年的古老教堂。建於618年的里普西梅教堂帶有小穹頂,是亞美尼亞早期建築藝術的典範。在埃里溫以東27公里處的古亞美尼亞城堡約建於公元前2~5世紀。它原是當時國王的夏宮,堡內列柱教堂是當時希臘文化末期的亞美尼亞文化的唯一遺跡。
三、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在南高加索的東部,東臨裏海,南同伊朗接壤,北與俄羅斯毗連,西與喬治亞、亞美尼亞相鄰。面積8.66萬平方公里,人口710餘萬(1990),基本上是亞塞拜然族,有少數居民為俄羅斯族、亞美尼亞族等。通用亞塞拜然語和俄語,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
亞塞拜然全國面積的50%以上為山地。大、小高加索山分別盤踞在國家的北部和南部。中部和東南部有河流沖積的平原。氣候比較溫暖乾燥。該國的石油資源和開采歷史已久,並著稱於世。
首都巴庫是全國和南高加索最大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城,周圍有40餘個衛星城,其企業和居民多直接、間接與石油業有關。
巴庫的主要名勝是處女塔。它坐落在裏海之濱,舊城的中部,是12世紀所建汗王宮殿建築群的組成部分。1304年,當地發生一次大地震,許多房屋被夷為平地,而處女塔則安然屹立。塔名的來源眾說不一,一種傳說是,當初有一雙戀人,女富男貧,姑娘的父親不同意他們結婚,將女兒關入高塔。姑娘為表示對戀人的堅貞愛情,縱身從高塔跳入海中,隨後小夥子也以身殉情。塔高27米,基牆厚5米,上部4米,全由石灰岩塊砌築,石塊一層外凸,一層內凹,形成層層橫線,別有風格。塔有8層,每層可容50人。塔內有井,水質清冽甘美。如有敵人進攻,可從塔上投擲石油火把,進行抗擊。據後人研究,該塔建築構思頗有講究。巴庫老城冬涼夏熱,塔的圓形部分朝北,冬季的寒風可繞塔而去,以保持城市的溫度;塔的突部向南,涼爽的夏季風被導向城內,可降低氣溫。
南高加索地區,特別是喬治亞沿黑海地帶的旅遊業,過去是很受原蘇聯的旅遊者青睞的,可是當前正處於蕭條階段。將來很有可能重新崛起。
❸ 土耳其離埃及有多遠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istanbul)到埃及的首都開羅,約16600公里(英里),坐飛機約2個小時,票價750—900元左右。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埃及,全稱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埃及位於北非東部,領土還包括蘇伊士運河以東、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埃及既是亞、非之間的陸地交通要沖,也是大西洋於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
❹ 初一地理題
「細雨濕衣看不見」強調的完全正確。但是西亞國家遺漏了幾個:阿富汗、卡達、巴林、阿曼。還有,科威特首都是科威特城。塞普勒斯首都為尼科西亞。
1、東亞
中國 北京
日本 東京
蒙古 烏蘭巴托
朝鮮 平壤
韓國 首爾
2、東南亞
越南 河內
寮國 萬象
柬埔寨 金邊
泰國 曼谷
緬甸 彬馬納
新加坡 新加坡城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東帝汶 帝力
菲律賓 馬尼拉
3、南亞
印度 新德里
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
孟加拉國 達卡
斯里蘭卡 科倫坡
尼泊爾 加德滿都
不丹 廷布
馬爾地夫 馬累
4、中亞
吉爾吉斯斯坦 比什凱克
塔吉克 杜尚別
烏茲別克 塔什干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
哈薩克 阿斯塔納
5、西亞
伊朗 德黑蘭
伊拉克 巴格達
科威特 科威特城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敘利亞 大馬士革
黎巴嫩 貝魯特
葉門 薩那
沙烏地阿拉伯 利雅得
約旦 安曼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
以色列 耶路撒冷
塞普勒斯 尼科西亞
安曼 馬斯喀特
土耳其 安卡拉
喬治亞 第比利斯
亞塞拜然 巴庫
亞美尼亞 埃里溫
阿富汗:喀布爾
巴林:麥納麥
卡達:多哈
阿曼:馬斯喀特
❺ 以色列和土耳其距離近嗎
很近。中間就隔了一個國家敘利亞,直線距離大約400公里。
❻ 埃里溫的城市簡介
「埃里溫」意即「埃里部落之國」,舊澤「耶烈萬」,是亞美尼亞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是世界聞名古城之一,位於拉茲丹河畔,南距土耳其邊界僅20多千米。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景色優美 。海拔850~1300米 。面積約90平方千米 。人口130萬 。全市共分7個區 。大部分坐落在拉茲丹河左岸 。市中心為亞美尼亞共和國行政機關所在地。市區周圍為肥沃的農業地帶,是水果、蔬菜的集散地 。外高加索古城之一 。公元前782年即建成為要塞 ,6世紀初首見於亞美尼亞史籍 。1440年成為東亞美尼亞的行政、商業、手工業中心。1828年並入俄羅斯。1936年起為亞美尼亞首都。
埃里溫是外高加索的機械工業中心,生產移動式電站、汽車、變壓器、電機、機床、儀表等;合成橡膠、化肥、煉鋁、建材、紡織、製鞋、釀酒、罐頭等工業亦較重要。市內建有熱電廠、水電站,鄰近還有數座水電站和一座核電站,為大型動力樞紐。有鐵路通第比利斯、列寧納坎、巴庫和塞萬等地,並有數條公路匯集於此。亞美尼亞科學、教育和藝術中心。設有亞美尼亞科學院及其所屬80多所科研機構和埃里溫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歷史博物館、文學和藝術博物館、植物園。全市共分 7個區。大部坐落在拉茲丹河左岸。列寧廣場位於市中心,為亞美尼亞共和國和該市的行政機關所在地。從60年代起在西北部的阿恰普尼亞克和東北部的諾爾-澤通、諾爾克區進行居住小區的建設。城市周圍有環形綠化帶。埃里溫設有科學院、研究所和埃里溫大學,以及歷史博物館、文學和藝術博物館、植物園。有鐵路通第比利斯、列寧納坎等地,並為通過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鐵路要站,有數條公路匯集於此,並有機場設備。1988年12月7日遭大地震,損失嚴重。
❼ 埃里溫屬於哪個洲哪個國家
埃里溫(Yerevan)是亞美尼亞的首都
位於拉茲丹河畔,南距土耳其邊界僅20多千米。坐落在山坡上,四周景色優美 。海拔850~1300米 。面積約90平方千米 。
❽ 土爾其在地球上的緯度
土爾其在地球上的緯度是北緯38.8,東經43.5。
土耳其國家范圍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8)土耳其離埃里溫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
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的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海岸線長7200公里,陸地邊境線長2648公里。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地形地貌土耳其地形復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里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阿勒山(又譯作亞拉臘山或亞拉拉特山)高達5,165米,山頂終年積雪覆蓋,景色最為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此外,這還是一個河流湖泊眾多的國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發源於此。
❾ 亞美尼亞的首都是哪兒
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Yerevan,Thtdfy) 是一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位於拉茲丹河左岸,距土耳其邊界23公里。南北兩面分別聳立著亞拉臘山和阿拉加茲山,呈對峙之勢,城市海拔950-1300米,1月平均氣溫為-5℃,7月平均氣溫為25℃。「埃里溫」意即「埃里部落之國」。有人口110. 21萬(2003年1月)。 埃里溫歷經興廢盛衰。公元前60-30世紀就有人在此居住,當時它已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以後的歲月里,埃里溫先後被羅馬、安息、阿拉伯、蒙古、土耳其、波斯和喬治亞人統治,1827年歸屬俄國。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亞美尼亞共和國首都。 埃里溫建在山坡上,四周自然景色優美。舉目遠眺,亞拉臘山和阿拉加茲山白雪皚皚,千仞冰峰,朗然在目。亞拉臘山是亞美尼亞民族的特徵,亞美尼亞國徽上的圖案就是亞拉臘山。亞美尼亞以石雕建築藝術馳名,盛產各種彩色花崗岩、大理石,有「石頭之國」之稱。埃里溫市的房屋大多採用國內自產的瑰麗石料建造而成。由於地處高地,空氣稀薄,彩色房屋沐浴在明朗的陽光中,顯得分外剔透靚麗。 市內有兩座分別建於公元13世紀和公元17至18世紀的大教堂。市郊有一處著名旅遊勝地,即亞美尼亞古都──艾奇米亞金,據傳它建於4世紀,是全亞美尼亞大主教駐節地,這里有亞美尼亞首任大主教恩利格坦納建於303年的艾奇米亞大教堂,還有建於618年的里普西梅教堂。離艾奇米亞金不遠是建於641─661年的茲瓦爾特大教堂遺跡,這座外呈穹頂、內為十字形的3層大教堂,裝飾富麗,它對整個中世紀的亞美尼亞建築藝術起了重要影響。離埃里溫市27公里處有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的加爾尼古堡遺跡,它原是亞美尼亞國王夏宮,堡內的列柱教堂是希臘文化末期(公元1世紀)亞美尼亞文化的唯一遺跡。埃里溫是亞美尼亞的重要文化中心,設有大學和其他10所高等院校,1943年建立科學院,設有檔案館、劇院和歷史博物館、民間藝術博物館,以及藏有1.4萬幅油畫的國家畫廊。馬坦納達蘭文獻手稿陳列館聞名遐邇,裡面藏有1萬多本亞美尼亞古代文獻和近2000份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希臘文、拉丁文和其他文字書寫的珍貴資料,不少手稿是直接寫在經加工的羊皮上的。
❿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
土耳其共和國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小亞細亞半島(安納托利亞半島)和南歐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的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海岸線長7200公里,陸地邊境線長2648公里。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10)土耳其離埃里溫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