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發動戰爭
1. 亞阿戰爭土耳其的目的是什麼
很簡單啊
擴大影響和勢力范圍
和沙特、伊朗爭奪ysl霸主
2. 用不超過十個字說明一哈,土耳其為什麼和敘利亞發生戰爭
避免庫爾德人做大
3. 埃爾多安沒有任何預兆就發動了戰爭,為什麼
目前敘利亞突然陷入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局面之中,埃爾多安不宣而戰,突然之間就派遣了大規模的軍隊到敘利亞的西北部,並且已經計劃向敘利亞發起進攻,想要從納卡地區的敗局之中走出來,掉過頭去先解決敘利亞的問題。而且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報復,在年初的時候,敘利亞軍隊趁著土耳其全心全意應對納卡沖突的時候,向他們的土耳其基地進行了襲擊。他們的這次襲擊直接導致了土耳其被迫放棄了駐軍,這件事情發生之後,讓敘利亞和俄羅斯都感到非常的無力。
4. 希臘和土耳其為什麼會有戰爭
1967年希臘軍政府通過軍事政變上台,遭到全歐洲譴責,但美國卻支持希臘軍政府的「反共努力」。
1974年春,塞普勒斯情報部門發現希族准軍事組織---塞普勒斯全國戰士組織正策劃推翻馬卡里奧斯總統,他們還得到希臘軍政府的暗中支持。1974年7月2日,馬卡里奧斯總統寫信給希臘總統費宗·吉斯吉斯將軍,抱怨希臘試圖在塞普勒斯策動軍事政變。然而,希臘軍政府的答復卻是加快政變步伐。
7月15日,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在希族軍官指揮下突然炮轟總統府,馬卡里奧斯總統護送一隊參觀總統府的學生離開後,自己乘計程車逃到塞普勒斯南部的帕福斯,那裡有英國空軍基地。隨後,他乘上一架英國飛機前往紐約,向聯合國控訴希臘軍政府的暴行。與此同時,政變軍人扶植贊同希塞兩國合並的尼科斯·桑普森就任臨時總統。
塞普勒斯政變使土耳其獲得了「口實」,迅速制定了「阿提拉1號」作戰計劃。7月20日拂曉,大批土耳其部隊突然在塞普勒斯北部港口城市凱里尼亞以西8公里處登陸,土耳其宣稱此舉是為了「保護」塞普勒斯土族人的安全。土耳其入侵部隊包括「恰克馬克」特別攻擊旅、第6兩棲步兵團、第50步兵團和第39師坦克營,裝備有12輛M47坦克、20輛M113裝甲車和12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
為了趕走入侵的土耳其軍隊,塞普勒斯國民警衛隊先派出第251步兵營的2個連和第23坦克營的1個排(5輛T-34坦克)前去攔截。塞軍起初打掉土軍2個無後坐力炮陣地,但土軍的M113裝甲車和步兵密切協同,擊毀2輛塞軍T-34坦克,使塞軍的努力付諸東流。
5. 為什麼會爆發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是土耳其和達什納克黨的亞美尼亞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在協約國和美國的唆使下,達什納克黨政府指望通過軍事冒險行動來壓制勞動人民的革命活動和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1920年色佛爾和約的簽訂更促使達什納克黨人加速實現其冒險意圖。根據和約,土耳其的凡省、比特利斯省以及埃爾祖魯姆和特拉布松兩省的部分地區劃歸亞美尼亞。土耳其方面考慮到亞美尼亞在軍事上的明顯劣勢,也企圖利用達什納克黨人的冒險政策以奪取亞美尼亞相當一部分領土。6月9日土耳其軍隊向納希切萬出動。達什納克黨人指望協約國和美國給予援助,拒絕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關於通過外交途徑調停沖突的建議。
但是,協約國和美國只向亞美尼亞提供了武器和為數不多的貸款。達什納克黨軍隊因為敵軍在人員和裝備方面占優勢而遭到失敗。9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薩勒卡默什,隨後又佔領阿爾達漢。10月30日佔領了卡爾斯。這不僅是對亞美尼亞的威脅,而且也是對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威脅,俄羅斯聯邦政府對此感到不安,再次建議達什納克黨接受調停,但又遭到拒絕。
帝國主義集團為了在蘇俄和土耳其之間製造糾紛,鼓動達什納克黨人繼續進行戰爭。也由於此原因,孟什維克的喬治亞拒絕援助亞美尼亞,並於11月宣布中立。11月7日土耳其人佔領亞歷山德羅波爾,11月12日佔領阿金車站,並開始向埃里溫進攻。土耳其軍隊幾乎佔領了亞美尼亞2/3的領土。
達什納克黨得不到協約國和美國的軍事援助,於11月18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日簽訂和約。根據這一和約亞美尼亞實際上成了土耳其的附庸國。依照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剩下埃里溫市和戈克恰湖的一些地區。亞美尼亞的軍隊限制在1500人、20挺機槍和8門火炮以內。但是,達什納克黨已經無權締結條約了。11月29日,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亞美尼亞勞動人民舉行了起義,並在紅軍的幫助下推翻了達什納克黨政府。就在這一天,領導起義的革命委員會宣告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共和國政府拒絕接受達什納克黨與土耳其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1921年3月16日,蘇俄和土耳其之間簽訂了條約。按照該條約,卡爾斯省和其他一些地區劃歸土耳其。根據蘇俄政府的要求,土耳其從業歷山德羅波爾地區和納希切萬省撤出了自己的軍隊。1921年10月13日,南高加索各蘇維埃共和國和土耳其簽訂了共同一致的和約,確定了它們之間的邊界。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非常明顯地揭示了達什納克黨活動的反人民性質。他們像南高加索其他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和孟什維克黨一樣,不是為本國人民的民族利益服務,而是為國內外反革命的反蘇維埃政策效勞。
蘇維埃政權在亞美尼亞的建立,蘇俄在推翻達什納克黨和恢復亞美尼亞領土完整的斗爭中給予亞美尼亞勞動人民的援助,對於亞美尼亞人以及南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社會解放和民族解放都具有重大意義。
6. 為什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常發生戰爭
這是地緣政治導致的最後結果。
1、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扼守博斯普魯斯海峽,戰略位置無需贅言。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誰掌握了這道海峽誰就管控了俄羅斯在黑海的出海口,黑海艦隊淪為廢鐵一堆;
2、阿富汗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長期以來的宗教沖突不斷,阿富汗是高原地區,地緣上雄視巴基斯坦。並且長期以來的戰爭當地一直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機構;
3、伊朗則是老牌的反美鬥士,石油資源世界排名靠前。而且與伊拉克一直存有矛盾。
總結,這一地區長期就是陷入分裂狀態,並同為伊斯蘭國家,與他國的沖突往往是意識形態的差異,深層的則是追逐資源搶占戰略高地。表現在形式上就是常常為其他大國所利用,作為在當地制衡另一方勢力的棋子。這不是單單的地理原因就能解釋的。
7. 伊朗—土耳其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戰爭目的是為了爭奪阿拉伯的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外高加索的所有權以及歐亞兩洲間最重要的戰略和貿易交通線的控制權。
8.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9. 俄羅斯為什麼不對土耳其發動戰爭
戰爭是要死人的,受累的都是老百姓,能避免就盡量避免。發動戰爭打的是經濟,就算打贏了,土耳其能給你什麼,那也是弊大於利。還有,俄羅斯周邊就有一些敵對國,發動戰爭會讓自己國家周邊環境的穩定性極速降低,不利國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