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提到突厥中國有什麼看法
A. 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突厥和現在的土耳其是什麼關系
這要從中世紀時期開始說起……
公元六~八世紀,在中亞大草原突厥汗國統治的領土上,大概在如今土庫曼一帶,出現了一支部落聯盟——烏古斯部落聯盟。其中的人們被稱為烏古斯人,是突厥人的一支。
公元十一世紀,烏古斯部落聯盟的一支——塞爾柱突厥人,征服了整個波斯地區以及拜占庭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形成了強大的塞爾柱帝國。
公元十一世紀,就在塞爾柱帝國征服拜占庭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時,就在當地建立了一個附庸國——羅姆蘇丹國。
公元十三世紀,蒙古帝國向西擴張。有一支突厥人,因此被迫遷徙,依附於羅姆蘇丹國,並獲得了一塊封地。這支突厥人的部落首領去世後,他的兒子——奧斯曼繼位。之後,趁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建立奧斯曼蘇丹國。
之後,奧斯曼蘇丹國迅速強大起來,不斷侵襲拜占庭帝國的領土,使得拜占庭帝國只剩下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因其強盛,西方稱其為「帝國」。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覆滅。
公元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斯曼帝國爆發凱末爾革命。革命勝利後,奧斯曼帝國滅亡,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這就是土耳其與突厥人的關系由來過程。
B. 為什麼土耳其人說自己 是古代中國境內突厥
耳其人口佔多數的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以及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蒙古人種成分。使用土耳其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支。文字曾用阿拉伯字母書寫,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土耳其人系西突厥後裔。7世紀西突厥滅於唐後,其中烏古斯部塞爾柱人自中亞遷至西亞,同當地波斯人結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瓦解,遂遭歐洲列強殖民侵略。1919年,在凱末爾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武裝斗爭,推翻封建王朝,擊退外國侵略,於1923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C. 土耳其人對於他們的故鄉是古代中國是怎麼看的
我覺得不會怎麼樣啊.就像我們認為李白是中國人,但他的故鄉在現在的哈薩克,你有什麼感受?我覺得就是這么回事啊,日本人的故鄉據說也在中國,他們把我們當同胞看過嗎?
D. 土耳其為什麼與中固不能知諧相處
土耳其主體民族是突厥族,國內有一股泛.突.厥.主.義思潮,希望建立一個以土耳其為核心的突.厥.族.族.系國家群體,凡是突.厥.族.族.系的事情(維.吾.爾.族在血統上屬於突.厥.族.族.系)他們都要管,這也是新.疆.東.突.厥.斯.坦.分.裂.勢.力猖獗的國際背景。中.國.新.疆.少.數.民.族問題本來只是中國的內政,中.國.政.府當然也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但泛突.厥.主義分子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插手中國內政,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中國和土耳其因為新.疆.少.數.民.族問題不止一次地發生尖銳沖突,只是以前沒報道而已。
E. 土耳其曾在條約簽訂後「勸告」中國,為何清政府沒理會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和哈里發。據說,這個國家是由突厥人建立的。提起突厥這個名字,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在隋唐時期,突厥勢力逐步做大,開始覬覦中原。不過,很不巧的是,他們面臨的對手,是唐太宗,是李靖,是蘇定方,交戰的結果可想而知。
隨著西突厥的覆滅,突厥人開啟了西遷之路,最初是目的地是中亞。後來,逐水草而居的他們,又來到了小亞細亞。1299年,突厥人在此建立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在一百五十年後,滅掉了拜占庭帝國。經過幾個世紀的擴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
不過,正所謂月滿則虧。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同中國一樣,在近代社會中逐漸落伍,成為了任人宰割的對象。當時的西方國家,還送給了這個國家一個綽號——「西亞病夫」。
慈禧太後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並沒有因此死心,在《辛丑條約》簽訂不久,他又派遣了一個代表團來華,還是以哈里發的名義,「命令」中國的穆斯林團結起來,為他效力。此次,清政府接待了他們,不過,對代表團提出的要求,並沒有理睬。代表團成員一看,這樣回去肯定交不了差,乾脆在北京住了下來,1908年,他們還在北京開了一所學校,據說,其樓目前還在北京牛街清真寺院內。
再說說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他的暴君式的統治讓一個名叫青年土耳其黨的革命團體迅速成長。1908年7月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武裝革命爆發,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迫宣布恢復1876年憲法,再次召開議會。1909年4月27日,青年土耳其黨人廢黜了這位逆流而動的君主。
F. 土耳其與突厥究竟是什麼關系
現代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則肇源於蒙古入侵之後塞爾柱土耳其的殘余部落藩屬國,而無論奧斯曼土耳其還是塞爾柱土耳其,兩者都源出突厥的烏古斯部落,區別只在於前者出自烏古斯二十四部之首的海亦(Qayi)部,後者出自烏古斯二十四部之末的乞尼黑(Qiniq)部。
這個二十四部的烏古斯聯盟形成於九到十世紀中亞西部的錫爾河下游和鹹海一帶區域,在起源上與被回鶻、葛邏祿排擠西遷的西突厥殘余部落及突厥北支的欽察部落關系密切,而與蒙古高原上的東突厥烏古斯(即漢文史籍中的「鐵勒」)及回鶻等部落並無直接關系。古代突厥的正支特指首領為阿史那氏的藍突厥,後分裂為蒙古高原的東突厥和西域-中亞的西突厥,東突厥後為東部烏古斯的回鶻取代,西突厥則為屬下十箭部落中的突騎施取代(後又讓位於西遷的葛邏祿),兩個取代的時間都在八世紀中葉,此後阿史那突厥不再見載史籍,代興的是異姓突厥,在東部,影響最大的是回鶻及其附屬部落,而在西部,則以烏古斯和欽察影響最大,前者滋生了現代的土耳其,後者則在現代韃靼、哈薩克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必須再次強調的是,西部的烏古斯在傳統上同東部的烏古斯不存在直接聯系,其傳說中的故鄉在熱海(今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不在金山(古代突厥的故鄉),也不在郁督軍山(古代突厥及鐵勒的聖地)。
望採納,謝謝!!
G. 土耳其不承認是亞洲的是因為歷史上被中國打敗嗎突厥後裔
土耳其人其實和中國歷史上的突厥人沒有多少關系。
其實,奧斯曼土耳其部落壓根就和塞爾柱突厥人打不到邊。
最初,它是塞爾柱突厥管轄下的土庫曼人,意思就是「像突厥人」,即被突厥人同化的土著。
奧斯曼土耳其的祖先被蒙古人嚇得屁滾尿流,一路跑到小亞細亞。
結果,天上掉下個餡餅,塞爾柱突厥分裂後的羅姆蘇丹國被蒙古遠征軍所擊敗。
然而,為了去奧斯曼化,凱末爾用「泛突厥主義」來團結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國。
於是,在30年代出現了流毒甚廣的所謂「土耳其史觀」:世界上最早的人類出現於中亞,這就是土耳其人(突厥人),所以,世界各大文明的源頭,其實都是土耳其人(突厥人)
H. 為什麼土耳其和我國關系不好呢
雪牧已經對雙邊關系回顧做了一個介紹了,雖說內容從時間上比較舊了,而且基本沒有回答你的問題,但是也算收獲信息了。
我就簡單得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首先,土耳其並不敵視或者仇視中國,你可能遇到的人不對。有一次我去他們首都比較偏僻的一個集市,有幾個店主上來先給我來了個擁抱,說「打美國人靠你們了」。他們民間很討厭美國人,認為中國作為新興力量可以牽制美國。
2)中國產品的因素:
中國的便宜貨出去,影響了很多國家的工業和製造業等,其中對土耳其的影響很大,他們的紡織品基本給我們擠壓的沒有多少生存空間了。當然,紡織品只是一方面,還有很多產業,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其次是中國產品的質量,大部分土耳其人認為中國產品便宜,但是質量太差。這不是我們的原因,主要是土耳其商人只進口中國最便宜的東西,不重視質量。所以整個土耳其有種想法就是中國產的東西太差,甚至遇到什麼東西壞了,就說「中國貨」來開玩笑。所以對中國影響不好了,來過中國的人思想完全轉變了,
但是這畢竟是小數。
3)部分中國商人和旅客:
我們也得從自身找點毛病,隨地吐痰、大聲說話、衛生觀念差等。而且部分商人在土耳其也沒做什麼好事情,比如:偷渡、非法勞工、進口土耳其的大理石,就說是義大利的或者西班牙的等等等等。這很容易遭他們的反感,不光是土耳其,很多國家都如此。
累了,就寫這么多吧。
I. 為什麼土耳其人對中國人都很有好感
每個土耳其小學生都知道,中國的長城是為防止土耳其人(中國史稱突厥人)數百年的進攻修建的。土耳其人因此為自己和中國感到驕傲,這種淵源感也讓他們對中國有一種親切感。中國人和土耳其人的祖先相互戰鬥了很多個世紀。今天,土耳其人和中國人嘗試著和平共處——雙方都希望在經濟上互利。
如今,土耳其人看北京,浮現在他們眼前的首先是鈔票。在許多土耳其人眼中,中國是一個經濟強國。更具體地說,是一個經濟蓬勃發展、可與之做大生意、賺大錢的國家,這就是土耳其人想像中的中國。
不過,事情遠非如此簡單。兩國人民之間不僅存在著感情上的障礙,而且貿易往來也不像所希望的那樣順利。
盡管兩國貿易出現不平衡,但由於與中國少數民族的血統相連,大多數土耳其人都對中國抱有好感。每個土耳其小學生都通過教科書得知,中國的皇帝修建舉世聞名的長城,就是為了防止突厥騎兵的不斷襲擊。這一歷史令土耳其人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中國,都多少感到自豪。因為,中國在歷史上畢竟不是一個普通的敵人,它是惟一一個沒有被突厥人征服的民族。哪個武士不對其對手有些眷戀呢?
土耳其對來自中國的消息極其感興趣,以前主要為聽眾播送民族音樂節目的伊斯坦布爾方向電台,不久前開始轉播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土耳其語新聞,在當地引起了巨大反響。該電台稱,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這一嶄新合作是一次嘗試,而聽眾表現出如此積極的反應,令電台台長基林茨感到驚訝。基林茨台長說,許多聽眾認為,「有關中國的信息大多來自西方,已經被過濾」。但自從能直接聽到來自中國國家電台的聲音後,許多土耳其人認為,他們獲得的信息更全面了。
對中國的這一贊美,反映了土耳其人反歐情緒的增長。歐洲人對土耳其加入歐盟的阻撓,導致土耳其向東方靠攏。土耳其公眾越來越同情那些與美國和歐洲對峙的國家,而中國因此被他們視為是抗衡西方的力量。土耳其希望繼續保持其東西方橋梁的形象,因此,土耳其政要希望以其緊靠歐盟的便利位置,增加對中國合作夥伴的吸引力。土耳其的一些非官方人士認為,中國需要通過土耳其,來進一步向西方顯示中國「和平崛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