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打歐錦賽
① 土耳其參加過幾次世界盃
截止到2016年,土耳其國家男子足球隊參加過兩次世界盃決賽圈賽事。
土耳其國家足球隊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一股足球勢力 ,成立於1923年, 主場隊服為全紅色 、客場為全白色,綽號星月彎刀軍團。
1962年土耳其足協加入了歐足聯,土耳其足球俱樂部加拉塔薩雷在1956年時就參加了歐冠,盡管於資格輪出局,1954年參加世界盃時也是以參加歐洲區預選賽身份晉級的。
② 歐錦賽是怎回事呀!
歐洲俱樂部之間的聯賽。根據歐洲俱樂部比賽成績的排名,各國可以派出1-4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杯賽;在冠軍杯賽中進行兩個階段的分組循環賽,第一階段各小組的第三名還可以繼續參加聯盟杯(兩大杯賽的具體出線名額,較為復雜,詳情可參閱有關資料)。
1992年,歐洲冠軍杯在半決賽中引入了分組循環賽,兩個小組的第一名再進行決賽。比賽也因此而改稱了歐洲冠軍聯賽,但人們仍習慣於將其稱為歐洲冠軍杯
歐洲冠軍杯歷史由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足球運動在世界范圍內全面復興,但這項運動僅僅是通過國家隊的比賽在各國普及的。到了1953年,在溫布利大球場進行的由英格蘭隊3:6負於匈牙利隊的友誼賽竟然全場爆滿。俱樂部之間的跨國較量也是如此,匈牙利基斯佩特洪韋德、英格蘭阿森納、阿根廷河床、義大利尤文圖斯等俱樂部的海外遠征,常常吸引了大批狂熱的球迷。然而,無論是國家隊之間的交流、還是俱樂部級別的賽事都為數寥寥。除了米特羅帕杯和拉丁杯等若干賽事之外,歐洲俱樂部之間不存在國際性賽事。這時,法國人
加布里埃爾·亞諾提出了創立歐洲冠軍杯的構想,這一年是1955年。
前法國國腳亞諾是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活動的創始人,同時為法國《隊報》和《法國足球》雜志撰稿,他敏銳地預感到有可能出現一個嶄新的賽事,可以讓歐洲各國頂尖俱樂部匯聚一堂。他提議由各國著名俱樂部以聯賽制度創立一個新賽事。而當時歐洲足聯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之中,第一屆大會定於1955年3月2日召開,他們更為關心的是內部組織問題和如何爭取各國家協會加入其組織。當時,它還沒有條件對法國人提出的這一雄心勃勃、引人注目的想法給予支持。歐洲冠軍杯的推動者們積極與國際足聯和歐洲足聯聯系,但結果卻令人失望。這兩個組織都對沒有國家隊參加的比賽不太感興趣。
當時在歐洲大陸上舉行的俱樂部級國際比賽主要有米特羅帕杯和拉丁杯。中歐國家自1927年起便舉行米特羅帕杯,這項比賽開始時只在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之間進行。後來又陸續接納了義大利、羅馬尼亞和瑞士和球隊參加。而拉丁根開始於1949年,參加的有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的球隊,這一比賽在當時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所有這些比賽以及其他一些小型比賽,都只是局限乾地區之間,而不包括整個大陸之間的交流。
亞諾的計劃得到了皇家馬德里隊、安德萊赫特隊、維也納快速隊等數傢俱樂部以及匈牙利足協的熱情歡迎。其它俱樂部則由於賽程沖突、球員報酬、夜間照明等種種原因而遲疑不決,或是提出異議。《隊報》委託其編輯部的一位負責人棗雅克德·里斯維克組織了一次由當時的歐洲主委俱樂部的代表參加的會議,以確定歐洲俱樂部間的比賽形式。舉行歐洲俱樂部杯賽的堅定支持者之一便是西班牙皇家馬德里俱樂部的主席聖地亞哥·伯納烏。他所領導的俱樂部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不少成就,為了更進一步,他繼續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例如聘請了當時的幾位著名球星:阿根廷的斯蒂芬諾和里亞爾。
會議於1955年4月2日至3日舉行。盡管在一個月以前,歐洲足聯在維也納執委會會議上重申不與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進行任何合作,但還是阻止不了各個協會派代表去巴黎。法國《隊報》發出了18封邀請函,其中只有兩傢俱樂部代表沒有與會。一家是蘇格蘭的愛丁堡愛爾蘭人隊,不過它同意參加新賽事;另一家是蘇聯的莫斯科迪納莫隊,其解釋的理由是正值蘇聯嚴冬,難以赴會。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各傢俱樂部對賽制達成了協議:比賽由各國聯賽冠軍參加;採用主客場淘汰賽制,或兩隊積分和凈勝球都相同,則在第三者球場上舉行一場附加賽;冠軍杯的決賽須在歐洲足聯事先確定的球場上進行;在本隊球場比賽時,門票收入、廣告費和電視轉播費歸東道主處理。在這次會議上,還設立了一個執行委員會,聖地亞哥·伯納烏任該委員會的第一副主席。委員會負責起草擬定歐洲冠軍杯的要點,並通報了國際足聯以求理解。
歐洲足聯想搞另外一個杯賽,替代《隊報》和歐洲大部分俱樂部所提議舉行的歐洲冠軍杯。歐洲足聯所要搞的杯賽不是要俱樂部隊而是要各城市隊參加,目的是為了密切歐洲各城市間的友好聯系和體育交往。這項提議得到英格蘭足球協會的支持,它當時正對沒有參加發起創立歐洲俱樂部杯賽感到不快。這是英格蘭足協的慣用手法,英國人對未在它的國土上研究過的事情一律採取輕蔑態度。實際上,在本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四個足球協會(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一直與國際足聯鬧別扭,它退出了這個組織,停止參加奧運會比賽和最初幾屆世界盃賽。當時任英格蘭足協秘書長的斯坦利·勞斯明確表示該組織反對創立非國家非城市之間進行的比賽。他主張多組織一些歐洲人民之間、俱樂部之間、城市之間、工廠之間、青年組織之間、學校之間的友誼比賽。
後來,歐洲足聯於1955年6月舉辦了國際城市工業博覽會杯賽,這次比賽在首屆歐洲冠軍杯開賽前三個月舉行。然而,盡管歐洲足聯有著舉辦博覽會杯的良好願望,還是阻止不了該比賽變成二流比賽的趨向。首屆比賽拖了三年才結束,最後一場比賽是巴塞羅那隊和倫敦代表隊之間於1958年5月1日進行的。而在這一段時間里,已舉辦過三屆歐洲冠軍杯。
1955年,形勢的發展使國際足聯改變了俱樂部冠軍杯賽的看法。他們看到比賽的確還象那麼回事。另外,參加比賽球隊的水平也較高。像比利時的安德萊赫特、奧地利的維也納快速、葡萄牙的里斯本競技和西班牙的皇家馬德里等隊。另一方面,1954年在瑞士舉行的世界盃賽首次進行電視轉播並獲得成功後,使得歐洲電視機構支持歐洲冠軍杯可能性增大,而這一點意味著擴大影響並賺錢。
在國際足聯的勸告下,歐洲足聯開始重新考慮對歐洲冠軍杯的反對態度。歐洲足聯向歐洲冠軍杯的組織者們提出條件把組織比賽的權力交還給歐洲足聯,俱樂部代表隊參加比賽須經所在國家協會批准等。
在所提出的條件被接受後,歐洲足聯執委會於1955年5月21日在巴黎召開會議,邀請所有對比賽發生興趣的俱樂部參加。會議決定由歐洲足聯親自組織這項完整,並將比賽改稱為歐洲冠軍杯,不再使用原稱歐洲俱樂部杯賽。
英國人仍然拒不承認歐洲冠軍杯,不準切爾西隊參加首屆比賽。但首屆歐洲冠軍杯仍然於1955年9月開賽,1956年5月結束,地點在巴黎,皇家馬德里隊獲得冠軍。
1968年對比賽規則進行了重大修改,即在預賽階段設立種子隊,用以避免強隊之間過早相遇。另一重大修改是「控制」抽簽,以避免那些有政治糾紛的國家(如蘇聯和阿爾巴尼亞,希臘和土耳其等)碰巧分在同一組。
1969年起取消了比賽中兩隊積分和凈勝球數都相同情況下進行附加賽的做法;改為在積分和凈勝球數都相同情況下,根據在對方場地進球多少決定勝負,即我們常說的「客場進球雙計」。這樣做的目的是力圖避免參賽隊在對方場地採用過分保守的防守型戰術。在決賽中如出現平局,則採用加時賽,如仍不能作出勝負.則再進行一場附加賽。這種情況僅在1974年出現過一次,拜仁慕尼黑隊在附加賽中以4:0大勝馬德里競技隊,開始了他們三連冠的歷程。
1992年,歐洲冠軍杯在半決賽中引入了分組循環賽,兩個小組的第一名再進行決賽。比賽也因此而改稱了歐洲冠軍聯賽,但人們仍習慣於將其稱為歐洲冠軍杯。在後來的幾年中,冠軍杯的賽制又屢有變化,逐漸將分組循環賽制應用到復賽以前的比賽,參賽的球隊也不再限於各國的聯賽冠軍,一些足球強國的聯賽亞軍也可以參賽。曼徹斯特聯隊在1999年神奇般地奪冠,他們正是以聯賽亞軍的身份參加比賽的。而這一切變化,都是為了增加比賽的場次,使參賽的各隊能夠得到更多的收益。
1998年,為了阻止各大俱樂部建立歐洲超級聯賽的設想,歐洲足聯決賽從1999/2000賽季起對歐洲三大杯賽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革:歐洲優勝者杯賽被取消。而根據歐洲俱樂部比賽成績的排名,各國可以派出1-4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杯賽;在冠軍杯賽中進行兩個階段的分組循環賽,第一階段各小組的第三名還可以繼續參加聯盟杯。
其中 15個直接獲得正選賽的俱樂部分別來自西班牙 (冠亞軍 )、英格蘭 (冠亞軍 )、義大利 (冠亞軍 )、德國 (冠亞軍)、法國(冠亞軍 )、葡萄牙 (冠亞軍 )、希臘 (冠軍 )、荷蘭 (冠軍 )、捷克 (冠軍 )。
總之,每年都變化著,一共32支球隊開始正式比賽,小組賽,16近8,8進4,半決賽,決賽
③ 土耳其打歐洲杯真有那麼強嗎
土耳其隊殺進了歐錦賽四強,相信這是出乎於所有人意料的事情。就像六年前的韓日世界盃一樣,土耳其人在最不被人看好的前提下,一路過關斬將打進了最後的半決賽。不過,有心對比一下2008年的土耳其和2002年的土耳其,人們發現,這支球隊已經面目全非,經歷了一次大換血! 2002年時的土耳其隊,當時的主力陣容中,有魯斯圖、法提赫、阿爾帕伊、於米特、哈坎-雲薩爾、圖蓋、埃姆雷、巴斯圖爾克、伊爾汗、哈桑、哈坎-蘇克。而在今天的出戰陣容里,只有魯斯圖一人獲得出戰機會,而且,魯斯圖已經是土耳其隊替補門將,他只是在主力門將迪米雷爾-沃爾坎被禁賽的前提下才勉強獲得出戰機會的! 在六年前的那套土耳其陣容中,能夠保留到現在依然可以打上主力的球員只剩下一人,這就是曾經效力於國際米蘭隊的埃姆雷,即便如此,埃姆雷在現在的土耳其隊的地位也已經逐漸邊緣化。目前的這支土耳其隊,核心球員普遍年輕,比如26歲的格克汗、25歲的巴爾塔、21歲的薩布里、26歲的阿爾滕托普、26歲的通恰伊。當然,還有在本屆歐錦賽上上演了精彩表現的25歲的塞米赫、21歲的阿爾達-圖蘭。這幫還在上升期的年輕人,組建了一支體能強悍,意志堅強的鐵軍,在三次大逆轉里,他們不但表現出了不俗的技戰術水準,更體現出了超強的體能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如此的年紀就有這樣的實力,再過幾年,這支球隊的競爭力無可限量! 客觀來說,正是因為土耳其隊在2002年之後經歷了這樣的大換血,所以星月軍團缺席了2004年歐錦賽、2006年世界盃。土耳其隊犧牲了這六年時間里的成績,卻傾心打造起一支更加年輕的球隊,最終,這支球隊在本屆歐錦賽上大放異彩。《米蘭體育報》說的好:「半個月前,恐怕沒有人相信土耳其能夠進軍四強。但是,如今,即使土耳其喊出奪冠的口號,也會有許多的支持者。他們的表現已經贏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尊重。」 細數土耳其隊現在的組成,除了少部分球員在英超、西甲效力之外,大部分的球員都來自於本國聯賽。近年來,土超聯賽進步明顯,引進了大批世界級球星,土超的豪門球隊在歐洲的競爭力也在加強,比如費內巴切隊就在本屆歐洲冠軍杯中成為黑馬。聯賽的成功,為國家隊提供了大批的可造之才,也促進的土耳其足球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聯賽進步了,國家隊勢必會進步。這道理簡單明了,土耳其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一個國家的聯賽如果被足協拆的四分五裂,那麼這個國家的國家隊就勢必年年倒退。對於這一點,恐怕沒有誰比中國球迷更有清醒的認識了。
④ 土耳其是亞洲國家,為什麼參加歐錦賽,不參加
土耳其自認為自己更接近歐洲國家,人家當年口號是:繼承東羅馬。加上與西亞關系不好,所以1962年加入歐足聯。
⑤ 土耳其不是亞洲國家嗎為什麼可以參加歐錦賽
土耳其跨歐亞大陸,文化上更接近歐洲,一般認為是歐洲國家,正在加入歐共體的進程中.
足球版圖和地理版圖不一樣,以色列\哈薩克在亞洲,但屬於歐足聯.澳大利亞在大洋州,卻劃入亞足聯,和政治\體育等各方面因素有關.
⑥ 歐錦賽土耳其的特克格魯和奧庫沒上么因為什麼
特科格魯上了,奧庫沒進大名單。
由於2010年世錦賽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土耳其男籃將直接入圍決賽圈,今年在波蘭舉辦的歐錦賽他們志在練兵。在NBA打球的兩名球員只有特科格魯入選了國家隊,奧庫繼2年前缺席了西班牙歐錦賽後,或再度缺席今年的波蘭歐錦賽。
⑦ 土耳其屬於亞洲國家嗎為什麼歐錦賽他也參加呢
土耳其國土大部分在亞洲,其首都在歐亞分界線處,因為其國家足協參加的是歐洲足聯,所以他們參加歐洲杯
⑧ 歐預賽土耳其只有18分為什麼他是小組第三中成績最好的球隊
本屆歐錦賽預選賽共有9個小組,除去I組只有5支球隊外,A到H組都有6支參賽隊。因此,在比較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名時,A到H組第三名的積分將減去從同組積分墊底球隊身上獲得的分數,然後再與I組的第三名一起比較積分。 土耳其隊在全部小組賽結束後積18分,減去從同組積分墊底的拉脫維亞隊身上拿到的2分,最終以16分力壓其他8個小組第三名。望採納!!!
⑨ 為什麼土耳其人這么強悍
「只要主裁判還沒吹響終場哨,就千萬別以為已經戰勝了土耳其人。」這句話如今正在成為歐錦賽賽場上的真理。忽視了真理的瑞士隊、捷克隊以及克羅埃西亞隊,最先後為此付出了被淘汰出局的慘痛代價。
在國際足壇的歷史上,總會有些球隊特別擅長扮演逆轉者的角色。比如素以鬥志頑強而著稱的德國隊,就曾多次在關鍵戰役中實現反敗為勝。至於同屬日耳曼民族的奧地利隊,也曾在1998年世界盃小組賽中有過連續3場在傷停補時階段進球的壯舉。但僅就單屆賽事的表演而言,恐怕只有如今的這支土耳其隊才有資格享有「逆轉之王」的頭銜。
小組賽第二輪面對瑞士隊,土耳其隊曾在上半場落後於東道主,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他們以2比1勝出,決定性的進球由圖蘭在傷停補時階段打入。接下來在與捷克隊的生死戰中,落後的劣勢被擴大為0比2,結果土耳其隊爆發了更大的反作用力,尼哈特在第87分鍾和第89分鍾的梅開二度,令球隊以3比2的比分再次完成驚人逆轉。
這次在與克羅埃西亞隊的比賽中,土耳其隊的勝利來得更為驚險。當克拉什尼奇在第119分鍾將球頂入空門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將成為一個實際意義上的「金球」,但只有土耳其人不同意這個看法。僅僅2分鍾後,塞米赫就再次成為了逆轉比賽的英雄,他的那腳射門雖然只是追平了比分,但卻徹底擊垮了對手的心理防線。於是在接下來的點球大戰中,土耳其隊的完勝也就變得不足為奇。
僅就技戰術因素而言,這支土耳其隊其實存在著不少缺陷,這也是對手們能夠屢屢取得領先的原因所在。包括在本場四分之一決賽中,土耳其隊也曾暴露出不少破綻,甚至是犯下一些莫名其妙的錯誤。
土耳其足球真正的可怕之處,在於他們擁有如同不死鳥般的重生能力,即使在幾乎被判死刑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會選擇戰斗到最後一刻。球隊的這種風格,體現出土耳其民族性格中強悍好鬥的內容。土耳其隊在本屆歐洲杯期間遙遙領先於對手的黃牌數量,可以被解釋為粗野球風的產物,但又何嘗不是強烈求勝慾望的一種體現?
由於隊內多名主力將由於累積黃牌停賽,土耳其隊接下來在與德國隊的半決賽中勢必面臨苦戰。但對於德國隊來說,顯然也不敢因此輕視對手的戰鬥力。已經有球迷開始戲言,推算德國隊到底需要2比0還是3比0的比分才能高枕無憂。但是在這樣一支已經殺得性起的土耳其隊面前,或許任何領先優勢都並不那麼保險。
與多年以來始終被傳統豪門壟斷冠軍的世界盃相比,歐洲杯則是一個更適合奇跡發生的舞台。1992年的丹麥隊、2004年的希臘隊,曾經創造出各自的童話和神話。在本屆歐洲杯上,或許將輪到土耳其隊創造屬於他們的另一段傳奇。
⑩ 土耳其國家籃球隊的歷史戰績
歐洲籃球錦標賽:歷史上,土耳其男籃在歐錦賽取得的最佳戰績是第二名,是在2001年歐錦賽上獲得的。此外,土耳其男籃在1949年歐錦賽上獲得第四名,在2003年歐錦賽獲得第12名,在2007年歐錦賽上獲得第11名,2在009年歐錦賽上獲得第8名 。世界籃球錦標賽:在第14屆世錦賽上,土耳其男籃獲得第14名。在2006年的男籃世錦賽中,憑借國際籃聯外卡參賽,且缺少梅米特·奧庫和希達耶特·特克格魯兩位NBA球星的土耳其國家籃球隊奪得第六名的好成績,令人刮目相看,並且當時年僅21歲的土耳其小將厄爾森·伊利亞索瓦力壓易建聯獲得最佳新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