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為什麼叫土耳其浴室
❶ 中世紀期間雅典發生了什麼呢
公元380年,狄奧多西皇帝頒布《塞薩洛尼基敕令》,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帕台農神廟被改建成教堂。哲學學派被關閉。476年羅馬淪陷後,雅典成為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它還能用。非常感謝。
歐洲旅遊,建築基本上是最重要的內容。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彙」,那麼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但無論如何變化和發展,其源頭和基礎都來自於古希臘建築,從古希臘開始,能夠更好地讀懂西歐建築藝術的發展和演變。
❷ 雅典是一個國家嗎現在還有嗎是在歐洲還是在哪
雅典不是一個國家,它是一個城市,現在仍然存在,位於歐洲,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地處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面則是聖羅尼克灣,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西面是艾加里奧山,北面是帕尼薩山,東北面是彭特里山,東面是伊米托斯山。
雅典記載於冊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2)雅典為什麼叫土耳其浴室擴展閱讀
古希臘語中,雅典為θναι,又稱θην謨θνη,是智慧與正義戰爭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城市的名稱是一個復數形態,是因為它由幾個部分組成。19世紀,θναι正式成為城市的名字。
據說,雅典娜成為雅典的守護神的傳說和女神與波塞冬之間的爭斗有關。當雅典首次由一個腓尼基人建成時,波塞冬與雅典娜爭奪為之命名的榮耀。
最後達成協議;能為人類提供最有用東西的人將成為該城的守護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敲打地面變出了一匹戰馬。而雅典娜則變出了一棵橄欖樹——和平與富裕的象徵。
因戰馬被認為是代表戰爭與悲傷,因此雅典就以女神的名字命名為雅典,女神很快將該城納入她的保護之中。
❸ 雅典和希臘是一個時期的兩個國家,還是怎
希臘共和國(希臘語: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通稱希臘(希臘語:Ελλάδα ),是地處歐洲東南角、巴爾干半島的南端的共和制國家。全國由半島南部的伯羅奔尼撒半島和愛琴海中的3,000餘座島嶼共同構成。希臘為連接歐亞非的戰略要地,本土從西北至正北部分別鄰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三國,東北與土耳其國境接壤。周圍則自東而西分別瀕臨愛琴海、地中海本域與伊奧尼亞海。
希臘的歷史可一直上溯到古希臘文明,而其通常被視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還是西方哲學、奧林匹克運動會、西方文學、歷史學、政治科學、民主制度、科學和數學原理,以及西方戲劇的發源地。希臘的文化與技術進步對世界歷史曾具有極大的影響力,通過亞歷山大大帝和羅馬帝國傳播至東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當代希臘歷史通常自1830年希臘獨立戰爭戰勝奧斯曼帝國,希臘王國建立後開始計算。
雅典(希臘語:Αθήνα)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截至2008年,雅典人口為745514人。城市總面積為412平方公里,是歐洲第八大城市,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
雅典記載於冊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也是歐洲哲學的發源地,對歐洲以及世界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大批歷史偉人,被稱為民主的起源地。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跡和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被視為西方文化的象徵。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雅典是現代奧運會起源地,曾先後在1896年和2004年舉辦過第一屆夏季奧運會和第二十八屆夏季奧運會。
❹ 雅典為什麼會被稱做「臟都」
哲學 羅浮宮博物館蘇格拉底肖像 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賢」。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被後人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柏拉圖寫下了許多哲學的對話錄,並且在雅典創辦了知名的柏拉圖學院。亞里士多德 在柏拉圖學院生活了20多年,在許多領域都留下廣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生物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 文學 公元前五世紀,雅典產生三大喜劇詩人:克拉提諾斯、歐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傳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譽為希臘「喜劇之父」。傳說阿里斯托芬一共有44部作品,現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鳥》和《和平》等。 活躍於公元前五世紀到四世紀的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並稱為希臘三大悲劇大師,他們都在雅典生活過。埃斯庫羅斯共創作90部悲劇和笑劇,而留下的只有7部,代表作《阿伽門農》,描寫一個家族復仇的悲慘故事;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寫過123個劇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傳下來,《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義的希臘悲劇沖突——人跟命運的沖突;歐里庇得斯他一生共創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完全將視線從神身上轉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為主,而非對遠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厄拉克特拉》和《特洛伊婦女》等。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梭倫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庇西特拉圖是他的繼任者。在他們統制時期,雅典工商業有顯著發展。公元前5世紀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在幾個大的戰役中都遭到失敗,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締結和約,戰爭才結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二十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義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1920年代,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來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亞的難民湧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脹。今天大約有一半的希臘人口生活在雅典。 http://ke..com/view/31483.htm?fr=ala0_1_1
❺ 怎麼形容雅典
雅典(古希臘語:αἱ Άθῆναι,英語:Athens)是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市內多小山。
概況
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記載的歷史就長達3000多年。現在雅典是歐洲第八大城市。雅典是希臘經濟、財政、工業、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市區人口330萬,加上郊區人口共有380萬人口。城市的面積為39平方公里,加上郊區為412平方公里。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和工業中心。位於希臘半島東南的阿蒂卡平原。 西北和南面臨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東北西三面山地環抱,山麓地帶接近城市邊緣。
擁有5000多年建城歷史的雅典,歷史遺跡豐富。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對藝術、哲學、法律、科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據說雅典是以傳說的歷史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整個市區的東北部,是政治文化區,西南及港口一帶是工商業區。雅典位於東地中海各國航運與航空中心。外港比雷埃夫斯海輪輻集,幾乎全斬對外貿易都在此進出。城市飲水則由遠自東北的馬拉松水庫供應,那裡有世界少見的大理石水壩。雅典是希臘的古文物中心,至今仍保存著很多古代文化遺址,雅典的博物館世界馳名。山海掩映、陽光璀璨,每年有700多萬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
雅典的氣候條件:雅典屬於典型的地中海氣候,7月和8月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奧運會舉行的8月份的白天平均溫度為29-35℃。溫度最高時甚至可連續數日達到40℃。8月份的平均濕度為47%,是一年中最乾燥的時期,月降雨量僅7mm。此期間的風力是全年較高的季節,會達到7級,風向通常為北風。
景點:希臘民俗藝術博物館,希臘國立考古博物館,無名戰士紀念碑,衛城,哈德良拱門,古安哥拉遺址,奧尼索斯劇場,貝納基博物館,拜占庭博物館奧林匹亞宙斯神殿.
古雅典是一個強大的城邦,是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希臘是哲學的發源地,是柏拉圖學院和亞里士多德的講學場所的所在地。蘇格拉底、希羅多德、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歐里庇得斯、埃斯庫羅斯和其他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和文學家都在雅典誕生或居住過,雅典也因此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跡和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衛城的帕提農神廟,是西方文化的象徵。
雅典是奧運會起源的地方。1896年曾舉辦過第一屆夏季奧運會。2004年,第二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名字的由來
在古希臘語中,雅典為Ἀθῆναι (Athenai),又稱Ἀθηνᾶ (Athena)和Ἀθήνη (Athene),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城市的名稱是一個復數形態,是因為它由幾個部分組成。19世紀,Ἀθῆναι正式成為城市的名字。
歷史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為古希臘的核心城市。從公元前9世紀晚期到8世紀初,雅典已有貴族的豪華墓葬,鐵器和青銅生產也發展迅速,達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隸制國家的程度。梭倫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執政官,庇西特拉圖是他的繼任者。在他們統制時期,雅典工商業有顯著發展。公元前5世紀成為西方文化的搖籃。
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在幾個大的戰役中都遭到失敗,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雙方締結和約,戰爭才結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歷時二十餘年,以雅典失敗告終。
中世紀雅典開始衰落,拜占庭帝國統治期間又得到復甦。在聖戰期間,雅典由於和義大利的貿易往來而興旺繁榮。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雅典再次衰落。19世紀,雅典成為獨立希臘的首都。1920年代,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來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亞的難民湧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脹。今天大約有一半的希臘人口生活在雅典。
地理位置
雅典位於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四周群山環繞。西面是艾加里奧山,北面是帕尼薩山,東北面是彭特里山,東面是伊米托斯山,西南面則是聖羅尼克灣。雅典的地理結構導致逆溫現象,也是近年來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之一。(美國洛杉磯和雅典有相同的地理結構,也有類似的問題。)1990年代以來,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空氣質量,逐步見到成效,如今雅典市內已經不太能見到煙霧。
雅典位於地中海氣候帶和高山氣候帶的交界點,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從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有大量的降水;夏天則降雨量很小,通常為暴雨或雷暴。由於雅典地處雨影區,因此雅典和歐洲其它地中海氣候的城市相比是非常乾燥的。北部郊區的丘陵地帶氣候略有不同,冬天的溫度更低一些,降雪也相對多一些。霧在城市中心並不多見,但是在東面的伊米托斯山周邊地區較多。
雅典幾乎每年冬天都會下雪,春季和秋季是理想的觀光旅遊和舉辦各種戶外活動的季節。夏季氣溫較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C。每年7月8月期間偶爾會有熱浪,最高氣溫超過38°C。
2007年6月27日,雅典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溫度+46.2°C,即115.1°F。2004年2月暴風雪期間,雅典天文台觀測到的最低溫度為-10.1°C
雅典氣候溫和,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潮濕,夏季少雨,陽光充足,年平均最低氣溫為0℃,最高氣溫為37℃
行政劃分
雅典從1832年希臘獨立戰爭結束後一直是希臘的首都。雅典是阿提卡大區及雅典州的首府。
阿提卡地區
雅典阿提卡地區是希臘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下設四個州,包括雅典州、東阿提卡州、比雷埃夫斯州和西阿提卡洲。總面積為3,808平方公里。
雅典州
雅典州的主要城市有雅典、比雷埃夫斯、珀里斯特拉和卡利地亞。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立的議會和選舉產生的市長。
雅典市
雅典市的7個主要街區雅典市一共分成7個區。區的劃分主要是為了行政上管理的目的。而雅典人還是喜歡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劃分區,每個區有自己不同的歷史和特徵,這些傳統的區包括帕格拉提(Pangrati)、阿木比勞克比(Ambelokipi)、伊哈瑞亞(Exarhia)、上/下帕提塞亞(Ano and Kato Patissia)、麗塞亞(Ilissia)、上/下佩特拉洛納(Ano and Kato Petralona)、佩特拉洛納(Petralona)、梅茨(Mets)、科隆納其(Koukaki)和科普瑟里(Kypseli)。
人口
雅典人口的官方數據為745,514,整個大都會區為380萬(包括郊區)。而實際上的人口要比這個數字高,因為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時,很多雅典的居民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當地注冊。並且雅典還有很多沒有注冊的移民,他們大多來自阿爾巴尼亞和其它東歐國家。
城市最早建址在雅典衛城所在的山上,當時比雷埃夫斯港還是一個獨立的城市,如今已經和雅典連成一片。城市在50年代和60年代擴張很快,在這個時期希臘從一個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
古代希臘的重要城邦,位於希臘中部。
公元前5世紀以前的雅典 雅典城所在的阿提卡境內,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青銅時代遺址多有發現。在雅典衛城境內發現了邁錫尼文明時代(約公元前16世紀上半葉至前12世紀)的宮殿遺址。史學傳統認為,雅典原是伊奧尼亞人居住的地方,當公元前12世紀多利安人入侵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時候,這里遷入了大批來自其他邁錫尼文明中心的移民。在邁錫尼文明時代產生的雅典國家是否隨著整個邁錫尼文明的衰落一度消失,傳說中的提修斯把阿提卡境內諸小邦聯合成統一的雅典國家的活動何時發生,目前學術界意見不一。現有的片斷文字材料表明,在公元前700年左右,阿提卡全境已經形成以雅典城為中心的統一的奴隸佔有制國家。 公元前8世紀,王權衰落,政權由氏族貴族執掌。公元前682年起,執政官一年一選。公元前7世紀形成了由9名執政官分別掌管國家最高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事務的局面。當權的氏族貴族佔有大量土地,剝削和奴役貧困的氏族成員,甚至把他們賣到外邦為奴,引起普通氏族成員日益強烈的不滿。
公元前 632年,出身氏族貴族的基隆企圖奪取政權,因未得到平民支持而失敗。公元前621年,執政官德拉古把習慣法用文字記錄下來,公諸於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氏族貴族的權力。公元前 6世紀初,氏族貴族與平民的矛盾發展到十分尖銳的程度。公元前594年,由雙方共同選出的仲裁人梭倫實行改革,廢除了債務奴役,提高公民大會的權力,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見梭倫改革)。庇西特拉圖(約公元前7世紀末~前527)及其後裔的僭主統治(公元前560~前510,中有兩次間斷),客觀上打擊了氏族貴族,改善了作為公民主體的小農的經濟地位,促進了雅典經濟、文化的發展。公元前 508年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組織取代血緣組織作為國家的行政單位,削弱了氏族貴族在各方面的影響,促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
從希波戰爭到喪失獨立 公元前5世紀上半葉,希臘諸邦進行了數十年反抗波斯侵略的戰爭,並取得最後勝利。雅典在希波戰爭中起了重大作用,一躍成為公元前478年建立的提洛同盟的首領。這大大促進了雅典奴隸佔有制經濟的發展,引起雅典公民內部不同階層力量對比的變化,導致公元前462年(或公元前461)厄菲阿爾特和伯里克利所領導的改革。這次改革剝奪了由卸任的執政官組成的戰神山議事會(即貴族會議)的權力,將其分別交給公民大會、民眾法庭和五百人議事會,使民主政治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軍事殖民制度、各種社會公益捐獻和對公民的津貼以及大興土木,使占公民多數的小生產者享有得到一定保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伯里克利當政時期(公元前443~前429),雅典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臻於極盛,成為左右希臘世界局勢的霸國和主要文化中心。(見彩圖雅典衛城(最高處的建築物為帕特農神廟))
公元前 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之間爆發戰爭,公元前404年戰爭以雅典失敗告終(見伯羅奔尼撒戰爭)。提洛同盟瓦解。雅典一度屈從於斯巴達。公元前404年民主政體被推翻,「三十僭主」肆虐一時。公元前403年民主政治得到重建。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雅典利用波斯和忒拜等希臘城邦與斯巴達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自己的勢力,於公元前378年建立了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國內政局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有一些發展;但公民內部貧富分化加劇,矛盾加深。從公元前4世紀50年代起,新興的馬其頓日益嚴重地威脅著在色雷斯和黑海海峽地區有重大利益關系的雅典的獨立和安全。雅典內部反馬其頓派和親馬其頓派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兩派交替占據上風。公元前338年的喀羅尼亞之役,馬其頓擊敗了希臘各邦的反抗,從而確立了對包括雅典在內的許多希臘城邦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與馬其頓戰於拉米亞,結果失敗,附屬於馬其頓,從此完全失去政治獨立,民主政體名存實亡。公元前2世紀中葉並入羅馬版圖。
古代雅典文化、科學上的成就,不僅對當時的希臘世界,而且對羅馬和後世的歐洲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希臘化時代和羅馬統治時期,雅典雖然長期保留了重要文化中心的地位,但它的文化已缺乏創造力。希臘化諸國君王、羅馬皇帝和貴族在雅典營建的眾多建築物,也只是為了炫耀他們自己的權勢。
雅典是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歷史古城。相傳希臘古時候,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海神波賽頓為爭奪雅典的保護神地位,相持不下。後來,主神宙斯決定:誰能給人類一件有用的東西,城就歸誰。海神賜給人類一匹象徵戰爭的壯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獻給人類一顆枝葉繁茂、果實累累、象徵和平的油橄欖樹。人們渴望和平,不要戰爭,結果這座城歸了女神雅典娜。從此,她成了雅典的保護神,雅典因之得名。後來人們就把雅典視為「酷愛和平之城」。
交通
雅典是希臘的鐵路和航空樞紐。火車可直達中歐和西歐。雅典市內交通發達,街頭每天有約80萬輛汽車行駛。雅典是世界上擁有地鐵較早的城市之一,地鐵於1925年通車,長25.7公里。雅典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是希臘的經濟和貿易中心。它擁有希臘的重要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並有鐵路與其相連。比雷埃夫斯港可停泊各種海輪,擁有數千隻注冊商船。
❻ 雅典衛城建築群有什麼特殊之處
希臘古典時期的建築藝術的高度成就集中體現在雅典衛城的神廟建築群上。它包括衛城山門、帕特農神廟、尼凱神廟和伊利特昂神廟。上述建築可以稱得上世界上最古老、最壯麗、最完整的大理石建築群。
雅典衛城的建築群為古代世界藝術中的傑作,整個布局自然和諧。衛城建築不採用死板的對稱和單調的重復,它與周圍的自然界協調一致,幾乎完全保留著天然地形的特徵。
衛城坐落在雅典城中心一個不大的陡峭山頂上,高於平地70~80米。遠古時,衛城只是作為御敵的城堡。到了公元前5世紀,雅典為了紀念希波戰爭的勝利,適應雅典在希臘的霸主地位,伯里克利開始大事修建衛城,將它建成一個宏偉壯麗的紀念性建築群。一些大小不等的神廟,依山就勢,高低錯落,高高地聳立在衛城上。由於山勢陡峭,只有西端一個通道可以上下,人們只要一登山,就可以看到左邊矗立起一堵8米高由石灰石砌的基牆。牆的北面掛滿了希波戰爭的勝利品,牆頭上屹立著勝利女神尼凱的廟宇。尼凱神廟位於山門的西南側,與帕特農神廟相對,是一座規模較小的愛奧尼亞式神廟。它復雜的外形、優雅的格調,正好與帕特農神廟相襯托而取得某種平衡。神廟台基面積不過5.38米×8.15米,前後各有4根愛奧尼亞式柱子,為了與山門的多利克式柱子相協調,特意加大了柱子和柱徑,使柱子比較粗壯。沿著基牆轉彎,抬頭可見雄踞於陡坡上面的衛城山門。宏偉壯麗的衛城門廳建築在斜坡上,位於衛城的西端,它又稱山門,實際上是衛城的入口。山門的多利克柱式挺拔而莊重。在山門的後半部,沿大道的兩側,各有三對愛奧尼亞式柱子,以致形成兩種柱式融合貫通的一種典範。一進山門,迎面便是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的鍍金銅像。走過銅像,在右前方的高台上,就是衛城的主要建築物帕特農神廟,金碧輝煌的帕特農神廟是一座八柱式的多利克式建築,其材料全是大理石。它是衛城的主殿,也是神廟中的皇冠。它坐落在衛城最高處,是雅典衛城重要的主要建築,整個工程由建築師伊克提諾斯和卡里克拉特負責設計。神廟建築是採用希臘神廟中最典型的長方形列柱式,列柱為多利克式。柱子也是多利亞式的。神廟內殿分成正殿和後殿兩部分。殿堂中央立有雅典娜神像。它是在伯里克利執政時,由菲狄亞斯、卡里克拉提斯和伊克提諾斯負責,歷時約15年才建成的。八柱式門面顯得十分寬闊,為了避免門面寬闊而給人以扁平肥大的感覺,建築師們有意加高了柱子,柱高約10.5米,柱身直徑約2米,柱子的高度加上額枋、檐壁和屋頂,使帕特農神廟的雅典娜神廟中的一塊浮雕高度達到19米,比6層樓還要高,有效地消解了門面寬大給人帶來的不協調感,反讓其有渾然天成之美。
帕特農神廟的內部結構簡潔明快,共有前後兩部分。它的前部沒有任何雜物,專用於安置由菲狄亞斯製作的黃金雅典娜巨像。像高12米,其臉和手足部位貼有象牙,而盔甲、服裝都以金片貼就,其可謂是金碧輝煌。這樣一尊巨大的雕像當然不可能長久留存於世上,我們僅從後人的仿製品中可以窺見其一斑:雅典娜左手扶盾,右手前伸,勝利女神端立於其右手之上,身著戎裝,頭頂戰盔。絕不會有阿芙洛狄忒那樣迷人的微笑。雅典人當時不惜巨資建築如此巨大的神像,固然有向雅典娜女神還願,感謝她使雅典不斷繁榮強大之意,但更多的也許是想借她向希臘世界、特別是他們的鄰邦宣布,雅典是名副其實的「希臘的學校」。
帕特嫩的後廳乃是女祭司的住所和財庫,提洛同盟盟邦所繳納的貢金後來就儲存在這里。庫內大廳用四根愛奧尼亞式的柱子支撐,反映了建築師們力圖綜合多利克式和愛奧尼亞式的願望。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檐部。本來多利克式的檐部就是額枋不加裝飾,而檐壁由三壠板和間板組成,菲狄亞斯等則在多利亞柱式之上,全部採用愛奧尼亞式檐部,從而使檐壁成為一條環繞全廟共約160米的裝飾帶。在這條裝飾帶上,菲狄亞斯和他的匠師們雕刻了雅典人慶祝泛雅典娜節大典的盛況,可謂別出心裁。而在東西兩面的山牆上,菲狄亞斯則分別刻上了雅典娜的誕生及雅典娜和波塞冬爭當雅典保護神的故事,把雅典城邦和它的保護神之間的關系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帕特農神廟的北面,有一座規模較小的厄瑞克透斯神廟,用以祭奉雅典傳說中的國王厄瑞克透斯。此廟建於伯羅厄瑞克透斯神廟奔尼撒戰爭暴發之後,全部採用愛奧尼亞柱式。柱子雕刻精美,雖不如帕特農豪華壯觀,但其建築結構因地形變化而復雜得多。在這座大廟里,雅典人不僅供奉著厄瑞克透斯,還供奉了波塞冬和雅典娜,因為據說這里就是他們爭當保護神的故事的發生地,波塞冬的聖泉、雅典娜的橄欖樹都在這里。
這樣一座規模龐大的集合了多利克式、愛奧尼亞式優點的古典建築群,在其剛剛建成時就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贊揚。約五百年後,當羅馬帝國的希臘人普魯塔克寫作他的《伯里克利傳》時,對雅典衛城建築仍然贊不絕口:
廊柱上的婦女雕像伯里克利的這項傑作尤其驚人,因為它短期完成,卻能傳之永久。每一件工程都十分完美,立刻成為古跡,但又萬古常新,直到今天仍像剛剛建成一樣。它像是永世開放的鮮花,看來永遠不受時間的觸動,彷彿這些作品被注入了永不衰竭的氣息和永不衰老的靈魂。
遺憾的是,這樣一件古典藝術的瑰寶,卻沒能完整地保存到今天。
從走過的足跡來看,雅典衛城的命運真是多災多難的。它先是被東羅馬帝國統治,大約公元五世紀,基督教進入雅典,滲透進古希臘文明的經脈。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帕特農神廟被改為基督教堂,聖母瑪麗亞代替雅典娜成為其主人。神廟的內部被改造,基督教徒的彩繪貼滿四壁,統治早期的雅典衛城者還命令在西面重新開了一個大門。
15世紀,隨著東羅馬帝國的滅亡,雅典又淪為土耳其帝國的領地。1456年,帕特農神廟又被迫改為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廟內一切有關基督教的東西全被迫拆除,更換為伊斯蘭教的信物。時光荏苒,帕特農神廟幾經變遷,卻依然堅固屹立著。
1687年,威尼斯人圍攻雅典,堅固的帕特農神廟被土耳其人用作火葯庫。當年9月26日,威尼斯大軍一炮命中帕特農神廟,彈葯爆炸後,灰飛煙滅,這座古希臘人的傑作就這樣被無辜地毀掉。當威尼斯軍隊的總司令來到殘破的神廟前時,看到西山牆上的波賽冬雕像以及牽引雅典娜女神戰車的奔馬散落在廢墟中,便命令部下將其帶走。可惜那個部下太過笨拙,一失手雕像跌落,摔得粉碎。
帕特農神廟的毀壞並沒有引起土耳其統治者的關注,一年之後,土耳其人卷土重來,他們又在帕特農神廟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一座清真寺。但是,作為雅典城邦財源富足人傑地靈的體現,雅典稱霸全希臘的象徵,雅典衛城的歷史之光卻永遠不會消亡。
雅典衛城
❼ 雅典為什麼叫雅典
雅典衛城一詞來自西方,是指建在高處的城邦國家的都城,利於防守。一般衛城內部建有宮殿、神廟、糧庫、衛兵住所與水源等。在雅典、邁錫尼城和本溪市五女山等地都有衛城,其中雅典衛城是比較著名的衛城之一。
❽ 雅典和伊斯坦布爾的區別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首都。
雅典(希臘語:Αθήνα)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截至2008年,雅典人口為745514人。城市總面積為412平方公里,是歐洲第八大城市,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
雅典記載於冊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也是歐洲哲學的發源地,對歐洲以及世界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一大批歷史偉人,被稱為民主的起源地。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歷史遺跡和大量的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被視為西方文化的象徵。公元前5世紀和4世紀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對歐洲及世界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İstanbul)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的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伊斯坦布爾除了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前首都之外,還一直是土耳其經濟生活的中心,因為它地處國際陸上和海上貿易路線的交界位置。伊斯坦布爾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工業中心。
是古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全市包括伊斯坦布爾省的39個區。它位於土耳其西北部,地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兩岸,分別為歐洲部分(色雷斯)和亞洲部分(安納托利亞),而歐洲部分又由天然港口金角灣分為南部的舊城和北部的新城,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兩個大洲的大都市。
❾ 雅典概況
幫你找了這些資料,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哈,
如果要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會概況我也可以貼上來的(就不知道你需要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臘首都雅典概況
希臘首都雅典(Athens)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雅典市內多小山,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雅典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面積90萬公頃,人口307.3萬(1993年)。雅典對歐洲及世界文化曾產生過重大影響,自古有「西方文明的搖籃」之美譽。雅典氣候溫和,屬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潮濕,夏季少雨,陽光充足,年平均最低氣溫為0℃,最高氣溫為37℃。
雅典是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歷史古城。相傳希臘古時候,智慧女神雅典娜與海神波賽頓為爭奪雅典的保護神地位,相持不下。後來,主神宙斯決定:誰能給人類一件有用的東西,城就歸誰。海神賜給人類一匹象徵戰爭的壯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獻給人類一顆枝葉繁茂、果實累累、象徵和平的油橄欖樹。人們渴望和平,不要戰爭,結果這座城歸了女神雅典娜。從此,她成了雅典的保護神,雅典因之得名。後來人們就把雅典視為「酷愛和平之城」。
雅典是希臘的鐵路和航空樞紐。火車可直達中歐和西歐。雅典市內交通發達,街頭每天有約80萬輛汽車行駛。雅典是世界上擁有地鐵較早的城市之一,地鐵於1925年通車,長25.7公里。雅典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是希臘的經濟和貿易中心。它擁有希臘的重要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並有鐵路與其相連。比雷埃夫斯港可停泊各種海輪,擁有數千隻注冊商船。
雅典旅遊業十分發達,已成為雅典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雅典是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歷史上曾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化,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嬗傳至今,構成世界文化寶庫的一部分。雅典在數學、哲學、文學、建築、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過巨大成就。大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大悲劇作家愛斯奇里斯、索福克里斯和幼里披底斯,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在雅典從事過研究和創作活動。
雅典的著名建築主要坐落在市內的三座小山上。339米高的利卡維托斯山上建有國家圖書館、雅典科學院、雅典大學(1837年重建)等。尼姆夫斯山上建有天文台(1842年建)、新王宮(1891-1897建)。舉世聞名的帕提儂神廟坐落在阿克羅波利斯山上。
帕提儂神廟是崇奉雅典娜女神的神殿,是希臘全盛時期建築和藝術雕刻的代表作,建於公元前5世紀。後來神廟幾次遭戰火破壞,只在西邊保留著一些石柱和建築物。
位於雅典市中心的希臘歷史文物博物館是雅典的另一重要建築。這里陳列著從公元前4000年以來的大量文物、各種器具、精巧的金飾及人物雕像,生動展現了希臘各個歷史時期的燦爛文化,可稱是古希臘史的一個縮影。
希臘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古時候,希臘人把體育競賽看作是祭祀奧林匹斯山眾神的一種節日活動。公元前776年,在距離雅典約300公里的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奧林匹亞村舉行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運動會,以後每四年舉行一次。為紀念奧林匹亞運動會,1896年在雅典舉行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後,運動會雖改為輪流在其它國家舉行,但仍用奧林匹克的名稱,並且每一屆的火炬都從這里點燃。
雅典是希臘全國科研和文化的中心,最高科研機構雅典科學院、著名的雅典卡博季斯特利亞斯大學、雅典國立麥措翁工學院都設在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典概況:
人口:3,192.606(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結果)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它位於希臘的東南部的阿提卡地區。
雅典的歷史源遠流長,歷史上最有名的建築當屬於雅典古文化中心和雅典大理石運動場(古代的大理石露天體育場)。古老的著名的「阿戈拉」古市場、古老的阿迪庫斯音樂廳、以及在公元前5世紀建造有巴特農神殿的衛城,都同樣位於市區里。參觀者可以縱覽雅典的過去和現在的文明,綜合評價這個城市現代文化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親身體驗為什麼這個國家能成為現代民主的發源地以及古希臘文化如何成就了古代和現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隨著2004年奧運會籌備工作的進行,雅典也正日新月異。各項進程和基建項目也正在整個阿提卡地區緊張地進行。一個嶄新的城市將在2004年8月向整個世界展示。
奧運會的各項比賽將在奧運場館的38個地點展開。現有的場館正在全面改造,新的場館也正在建設當中,以便給運動員們以最好的比賽條件。
聖地亞哥.卡拉特雷瓦,著名的西班牙建築師,正在重新設計雅典奧林匹克主體育中心(OCO),在這里將舉辦本次盛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同時也將舉辦水上運動、田徑、自行車、自由體操和摔跤的比賽,以及網球和籃球的決賽。
該城市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系統正在進行更新和改進。一些已經完工或者預計在2004年完工的主要的項目有:
凡尼茲」機場,它已經於2001年開始運作,並將通過新型的城郊鐵路網路通向悠久的中心城市。 • 歐洲最現代化的國際機場,「艾利福特里奧斯
• 100公里的新建高速公路和90公里改造的高速公路
• 新建的城郊鐵路網路和輕軌(新建的總里程為23公里的鐵路網路)
• 歐洲最新型的地鐵系統,它運用了最新的交通技術,各個地鐵站被設計成具有小型博物館和藝術展廳的特點
• 在全國范圍內新建了比賽和娛樂場館
• 園林化的人行街道,將雅典的城市風貌和主要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 殘疾人專用通道和現代化的交通網路,將很方便殘疾人進出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給希臘帶來了向全世界開放自己的契機,將向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參觀者和電視觀眾展示它自己的時代特點和現代都市風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典歷史概況
雅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大約在公元前3000 年,這里就居住著皮拉斯基人,後來又有愛奧尼亞人進入此地,與之混居,繁衍生息。公元前8 世紀,建立雅典衛城,出現了最早的城邦國家,實行貴族政體。公元前6 世紀,經過克里斯蒂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雅典國家確立了民主政體,成為世界上最先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公元前5 世紀,雅典進入全盛時期,出現高度繁榮的景象,成為希臘政治、經濟中心,產生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衛城山上的帕提儂神廟(雅典娜神廟)及其他宗教建築,就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
從公元前1世紀末期開始,雅典先後被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土耳其統治。公元1821年,希臘人民舉行反抗土耳其統治的起義。1829 年土耳其承認希臘為自治的公國。1830 年希臘宣布獨立並成立希臘王國,確定雅典為希臘的首都。
❿ athens是哪個國家
athens是希臘。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干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的歐洲部分接壤,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
希臘全國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3000多個島嶼, 島嶼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約15021公里,領海寬度為6海里。
雅典的氣候特徵簡介。
希臘南部地區及各島嶼屬於地中海型氣候,全年氣溫變化不大,冬季氣溫在6℃-13℃之間,夏季則在23℃-33℃之間,夏季較長,陽光強烈。北部和內陸屬於大陸性氣候,冬溫濕,夏乾熱。希臘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東部地區年降水量約400-700毫米,西部地區年降水量約900-12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