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5g極化碼數學理論是什麼

土耳其5g極化碼數學理論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28 08:43:28

㈠ 中國數學在世界上處於什麼地位

盡管不情願,但是,我們必須艱難地承認,我們的數學能力距離世界頂尖水平還有非常巨大的鴻溝。我們可以來一起簡單審視一下:

第一,中國的數學解題能力很強,但解決問題能力不強。

誠然,我們有全世界最厲害的計算能力,但是,在人工智慧時代,能夠通過記憶和反復訓練習得的能力已經不那麼重要。

解題能力VS解決問題能力,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解決問題重在發現未知問題,提出模型,解決隨機不確定的任務;而解題只是學會已知基礎數學知識點,所以解題是個沒有創造性的工作,那些題解與不解、解得快與慢,已知答案千百年來早已經等在那裡。

㈡ 華為5g技術源於Arikan的什麼論文

任正非對華為的5G技術充滿了信心,值得注意的是,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提到,華為在5G的成就,離不開一位土耳其的科學家的貢獻:5G標準是源於十多年前土耳其的阿勒坎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十年時間,我們就把土耳其教授數學論文變成技術和標准。那麼,這位土耳其科學家做了什麼工作?這與華為的5G技術又有怎樣的聯系?

㈢ 華為polar碼是5G標准嗎

Polar碼被採納為5G eMBB場景的控制信道編碼
關於這三種編碼方案之爭,這已經是5G標準的第二次較量。在2016年10月14日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會議上,LDPC碼戰勝了Turbo碼和Polar碼,被採納為5G eMBB場景的數據信道的長碼塊編碼方案。
在這個背景下,這一次關於短碼塊編碼方案的爭論更為激烈。因為LDPC碼已經拿下一局,出於實施復雜性考慮,整個移動通信系統採用單一的編碼方案更利於5G部署,比如,3G和4G採用的是Turbo碼,估計會有更多人支持LDPC碼。
這樣一來,主要由美國企業主導的LDPC碼有可能一統5G天下,而華為等中國企業主導的Polar碼將前功盡棄。

㈣ 機情觀察室:華為5G polar Code是什麼

【IT168 評測】11月18日,在互聯網上當所有人都被林丹出軌刷屏的時候,可能許多人並沒有注意,在大洋彼岸的拉斯維加斯舉行的3GPP RAN1#87次會議上,正式宣布由華為主推的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下控制信道的短碼編碼方案。而隨後在互聯網上,一些諸如「碾壓高通」「稱霸5G」類似的報道連篇累牘,點燃許多吃瓜群眾愛國之情,紛紛在朋友圈、微博上奔走相告好不歡喜。我們今天的機情觀察室,就來聊聊Polar碼是個什麼東西,所謂的華為「拿下」5G又是怎麼回事?

LDPC碼和Polar碼究竟是什麼?

首先,無論是LDPC還是polar,都是一種信道編碼,並且均為第一次入選3GPP的標准。信道編碼是通訊行業中的一個名詞,廣泛用作表示檢測及糾正編碼錯誤的一種術語,常常用於通信及存儲領域,是通信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簡單的說就是信道編碼就是在傳輸過程中保護數據以及在出錯時恢復數據用的一種數字調制方式。


▲信道編碼相當於數據的保護盒

因為在無線傳輸過程中,我們會將比較復雜的模擬信號(含有復雜的數據信息)轉化成簡單的數字信號(由0和1組成),這樣雖然便於傳輸但是會影響還原數據的准確性。因為無線數據傳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摻雜噪音或者丟失數據的情況。信道編碼則是將這些數字信號進行分組,接收存儲之後再重復接受並與之前存儲的數據進行對比,如果相同分組的數據相同則判斷為正確。比如接受存儲的數據為1,經過3組對比後該數據全部為1,則判斷正確傳輸數據1。信道編碼的作用就像在運快遞,有用的數據是你買的東西,但是為了確保東西安全送給你,需要對其包裝。本來一車能運100個,現在包完了只能送50個,但是准確率有所提高。

對於5G網路來說,3GPP對5G網路的定義范圍包括:eMBB(大流量移動帶寬業務)、mMTC(大規模物聯網)、URLLC(低延時高可靠的業務,比如自動駕駛)。整個5G網路覆蓋的場景對下載速率、時延的要求更加嚴格。因此,對於信道編碼來說,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效率顯得異常重要。這里的效率,指的是接近信道容量的極限:香農限。簡單來說,香農限是指在帶寬一定、噪音已知(可以根據通道數據算出來)的情況下,一個傳輸通道能通過有用的數據量上限能夠接近信道所能容納的最大數據量。目前,能夠符合5G網要求的信道編碼就只有LDPC和Polar。


▲典型的LDPC

LDPC碼:即低密度奇偶校驗碼。在1963年由MIT的Gallager博士提出,但在當時由於計算過於復雜而被人所忽略。後來經過不斷努力,簡化LDPC解碼演算法。之後,有人發現LDPC碼可以逼近香農極限,此時的LDPC碼又回到大家的視野。LDPC碼是一種具有稀疏校驗矩陣的線性分組碼,具有更低的誤碼平台,解碼過程簡單高效,復雜度和時延都比較低,目前已經在廣播系統、有線、無線甚至航空航天等通訊系統有所應用,編解碼的演算法比較成熟。


▲Polar Code的優勢

Polar碼:即極化碼。與有著50多歲高齡的LDPC碼相比,Polar碼完全算得上少年兒童。Polar碼由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在2008年提出。Polar碼基於信道極化理論,在解碼時將信道分為無噪信道和全噪信道,將有用的信息分到無噪信道,將垃圾信息分到全噪信道。因此在理論速度上,Polar碼可以擁有無限逼近香農極限的速率,相比LDPC碼,Polar碼在網路性能能更有優勢,並且編碼和驛碼的復雜度也比較低。

LDPC碼與Polar在入選5G標准中的差異?

而從3GPP RAN1#87次會議的最終結果來看,eMBB場景下,LDPC碼最終成為eMBB成為數據信道編碼長碼,而Polar碼則是控制信道短碼編碼方案。polar碼也並非唯一的標准,而是作為控制信道的短碼。因此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數據信道與控制信道、長碼與短碼之間的區別。

簡單來說,控制信道主要負責傳輸指令和同步參數,數據信道主要傳輸數據。舉個例子,比如高速公路,數據信道相當於主路,傳輸各種主要信息,控制信道相當於應急車道,個中作用大家可想而知。而控制信道中所謂的「長短碼」,則是將數字信號所形成的二進制指令進行分組,常用的信息用相對短的二進制位數表示,不常用信息的採用相對長的二進制位數表示。這樣做可以在指令不變的情況下更迅速的進行編碼(常用碼較短,易校對編譯,不常用的較長,可以快速的帶過並且不會影響數據的准確性)。

因此從會議確定的結果來看,此次華為不僅不是所謂的「拿下5G標准」,甚至在5G的eMBB場景下也不是唯一編碼標准。在整個5G eMMB場景中,LDPC拿下數據信道與長碼,Polar拿下控制信道與短碼,最多算是平分秋色。

Polar碼入選5G標准對意味著什麼?


▲會議上支持華為的企業

關注手機的人或許聽說過一句玩笑:高通就是一家賣基帶送處理器的公司。這也從某方面顯示出通訊專利對於企業的重要性。此次Polar碼入選5G標准,對於以華為為首主導Polar碼的中國通訊界,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能在世界通訊標准中立足,盡管只是確立5G標准進程中的一小部分,但也終於實現了中國通訊企業從無到有的一大步,在基礎標准領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並且對於主導Polar碼的華為以及其它中國企業,其已經積累的研究成果在未來有了落地的可能性。

㈤ 5G技術不是就華為公司有,怎樣蘋果公司、小米公司都有5G手機了

這是看了多少沸騰文得出的 5G技術是華為有得可笑結論啊,小學生嗎?
你稍微網路一下也不會這么想。
5G分為兩部分。華為和高通是並駕齊驅得,只是他們研究的方向不同。
華為研究的叫 極化碼,是由2008年在國際資訊理論ISIT會議上,土耳其畢爾肯大學埃達爾·阿利坎(Erdal Arıkan)教授首次提出了這個信道極化的概念,基於該理論,他給出了人類已知的第一種能夠被嚴格證明達到信道容量的信道編碼方法,並命名為極化碼。
華為2016宣布4月份率先完成中國IMT-2020(5G)推進組第一階段的空口關鍵技術驗證測試,在5G信道編碼領域全部使用極化碼,2016年11月17日國際無線標准化機構3GPP第87次會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中國華為主推PolarCode(極化碼)方案,之後為了幾年這位教授的卓越貢獻,2018年7月26日,華為為5G極化碼(Polar碼)發現者、土耳其Erdal Arikan教授頒發特別獎項。

不知道怎麼就變成5G是華為發明的了。
蘋果和小米用的5G,則是高通的低密度奇偶檢查碼,是另外一個方案,除了華為全世界的手機廠商都在用。

㈥ 5g裡面的數學知識

5G基礎:極化碼

1958年,埃達爾·阿勒坎(Erdal Arikan)出生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但他的求學生涯多在美國度過。1981年,阿勒坎在位於加州理工學院獲得本科學位,隨後他去了美國的另一所名校——麻省理工學院,於1985年得到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博士學位。值得一提的是,阿勒坎的博士生導師是美國人羅伯特·加拉格(Robert Gallager)教授。而加拉格的導師,也就是阿勒坎的師祖,則是大名鼎鼎的資訊理論鼻祖香農。

極化碼的數學原理是什麼呢?大家可以看下圖這篇文章,大概需要有一些通信與編碼的基礎知識才可以看明白。當然如果具備線性代數或者群論的知識,那麼只需要花下時間,肯定可以看懂極化碼的原理。

㈦ 曾讓任正非站立鼓掌十分鍾, 「5G極化碼之父」阿里坎如何看5G

018年7月26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向5G極化碼(Polar碼)之父、土耳其人埃爾達爾·阿里坎教授舉行頒獎儀式,表彰其對於通信領域做出的貢獻。而在儀式開始之前,包括任正非在內的華為最高管理層,為了迎接阿里坎,在原地站立鼓掌十分鍾之久。這樣高規格的接待在華為來說,並不常見。阿里坎對於華為的5G發展影響甚大。

對5G的挑戰,他認為,人們的隱私將會消失。「因為世界互聯互通,到處都有感測器,人要跟環境去互動,你做的每一件事,你的每一個東西都會被記錄下來。也就是說,我們就沒有隱私了,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此外,從國家角度來說,國家安全都將基於5G網路,所以需要探討確保控制權不被丟失。對於企業來說,數據如何不被偷竊、如何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而在5G商業化元年,阿里坎認為高性能計算會是首先受益的行業。「5G帶來數據的海量增長,這意味著海量數據的分析。所有的數據分析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比例在邊緣完成計算,所以這會是首先受益的行業。」阿里坎說。

㈧ 華為是企業,但為什麼有那麼多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華為是企業,但為什麼有那麼多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

因為通信領域以及半導體領域涉及的很多都是物理上的內容,而物理這塊顯然又離不開數學,同時半導體行業各項技術也都需要用到各種演算法,而演算法顯然也需要數學家來搞定。

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是通信技術最主要的內容,而這兩部分均涉及到數學演算法,尤其是信號處理。就以5G技術為例,華為方面制定的POLAR碼方案本身就是一種數學理論。而最初提出這個理論的就是土耳其的數學家Erdal Arikan教授,他的這一方案開拓了信道編碼的新方向。所以,華為作為一家通信領域的巨頭自然是需要數學家的。


從任正非公開的訪談來看,化學這塊的需求可能不如數學和物理這兩塊,目前華為的化學家大概是120多個,和高達700~800數學家、物理學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化學這塊主要還是給半導體服務,因為半導體產業中很多內容其實是涉及化學用品,最基礎的就是矽片的製造,這其中就需要使用大量化學品。此外很多化合物,無機物、有機物等等都是半導體的原材料。以大家熟知的液晶面板這塊領域,其液晶材料就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因此半導體行業的確算得上一個高科技領域,需要涉及如此多個領域的專業科學家來為此進行基礎研究。

㈨ polar碼為什麼優於turbo碼 5gpolar碼為什麼華為拿下

Polar碼最早於2008年由土耳其畢爾肯大學Erdal Arikan教授提出。首次推出後,在學術界引發了廣泛關注。各通信巨頭都對Polar進行了研究,這裡麵包括華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8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3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02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8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2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98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83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