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控制了多少敘利亞
① 土耳其侵佔了敘利亞的領土,有沒有被歸還的可能性
歸還的可能性不大,這次土耳其的態度強硬,勢必要把安全區收入囊中,而俄羅斯此時又想拉攏土耳其,應該不會幫助敘利亞,所以土耳其歸還安全區的可能性很小。
敘利亞目前情況堪憂,土耳其對安全區勢在必得,要讓土耳其放手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俄羅斯雖然跟敘利亞交好,在這件事上也無可奈何,一方面是因為俄羅斯想要盡快脫離戰爭,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土耳其現在跟美國關系沒那麼好了,俄羅斯想要拉攏土耳其。因此,俄羅斯只能進行調解,絕對不會使用武裝手段,畢竟這也不會損失到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犯不上為了敘利亞跟土耳其開戰。
② 土耳其最終能徹底戰勝敘利亞庫爾德人的軍事武裝嗎
戰場上的勝利不一定是趨勢上的勝利。比如美國在戰場上打敗塔利班,但卻不能完全控制阿富汗。
埃爾多安PK庫爾德人,未來也可能是這個模式。庫爾德人可不是只有反政府武裝,他們是相當大的一個族群。而且是分布在中東的主要民族之一,總數有3000萬之多。基本上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朗、伊拉克分布最多。
要知道猶太人在中東只有600多萬,但都能立足,這個3000多萬人口的民族未來很可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同國家的庫爾德人意識型態差不多,雖然這些庫爾德人不公開說,但其實都想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人的國家。
所以,土耳其要徹底戰勝庫爾德武裝,是不可能的。
只要伊拉克庫爾德區這個後勤基地存在,庫爾德人就有自己的動力和基礎。再加上美國會支持庫爾德人維持有生力量,特別是自主管理自己事務的權利,這多少等於給庫爾德人未來的獨立打開了一條道路。
土耳其在戰場上取勝頂多是對國內庫爾德分裂勢力的取勝,沒辦法完全控制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更沒辦法阻撓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追求獨立。
因此,趨勢上看,埃爾多安能維持土耳其國內穩定,但外部勢力的影響,是根本難以完全消除的。
③ 敘利亞動盪8年,周邊大國角力不斷,為何土耳其現在佔了上風
敘利亞到現在已經動盪了8年了,各國勢力魚龍混雜,但是現在卻是土耳其佔了上風,這是因為現在的美國已經撤兵,土耳其就沒了約束,所以才敢插手敘利亞內戰。
一直到今天,敘利亞戰爭的擴大和局勢的不斷變化,讓土耳其無法再繼續坐視南方鄰居不管。從空軍戰機擊落敘利亞邊境的俄羅斯戰斗轟炸機,到直接派出大規模的部隊參加對isis的圍剿。土耳其迫於地緣政治因素,正緊跟著前人的步伐,讓自己進入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戰場。
④ 土耳其,敘利亞之間的矛盾是怎麼產生的
1.被奧斯曼統治、剝削四百年:
早在16世紀,敘利亞就被納入土耳其的前身奧斯曼帝國的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一直對敘利亞實施專橫的壓迫和無情的經濟掠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奧斯曼帝國變本加厲地進行掠奪,並打擊阿拉伯民族主義分子。僅在1915年,從敘利亞強征了當年9成的糧食產量,戰爭後三年,45萬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死於非命。
2.因領土問題再添仇怨:
亞歷山大勒塔是所謂天然的敘利亞的組成部分,在經濟、宗教、文化方面與敘利亞有著密切關系,但該地區也生活著大量土耳其人。
1936年,土耳其政府提出對亞歷山大勒塔的主權要求,法國很快做出讓步。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山雨欲來,為了拉攏土耳其,法國、英國已經決定以這塊土地為誘餌。
3.冷戰時期的離合:
1957年10月,敘利亞在聯合國控告土耳其,敘利亞問題一下成了國際危機,美蘇兩強則分別支持自己的盟友。不過,這場危機最終沒有發展成公開的軍事對抗。
1957年危機只是敘土緊張關系的一個縮影,由於兩國結怨已久,之後的近半個世紀,敘土關系經歷了緊張與緩和、沖突與合作的艱難歷程。
(4)土耳其控制了多少敘利亞擴展閱讀
奧斯曼時期,敘利亞與土耳其矛盾的起因:
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曾一度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
18世紀後,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1831至1840年,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的藩屬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19世紀下半葉,敘利亞的民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領導的阿拉伯民族文化復興運動在敘利亞和黎巴嫩蓬勃發展。代表人物有布斯塔尼、阿卜杜勒·拉赫曼·卡瓦基比等。
文化復興運動激發了阿拉伯人民的民族意識,為阿拉伯的民族解放運動鋪平了道路。一些秘密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建立,如「青年阿拉伯協會」和「盟約社」。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敘利亞人民蒙受更加深重的災難。奧斯曼帝國軍事當局強迫敘利亞人民充當炮灰,殘酷鎮壓愛國分子。
1916年6月,麥加的謝里夫海珊舉行反土起義,海珊的第三子費薩爾率軍由阿拉伯半島北上,與英軍協同作戰,大批敘利亞人參加了戰斗。
1918年10月費薩爾攻佔敘利亞,在大馬士革成立阿拉伯政府,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在敘利亞長達300多年的封建軍事統治。
此後,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地帶由法國控制,從亞喀巴到阿勒頗的敘利亞內地由費薩爾的軍隊控制。
參考資料
敘利亞-網路
⑤ 土耳其與敘利亞政府現在是朋友還是敵人
土耳其與敘利亞政府因為庫爾德人永遠不會是朋友
只是美俄雙方交涉撤軍問題是有籌碼交換的,美國歷來主張巴沙爾下台,組建聯合政府。對於俄羅斯而言,只要敘利亞政府仍然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檯面上的人究竟是不是巴沙爾,其實並不重要。將來美國和俄羅斯很有可能就美軍撤出敘利亞以及敘利亞和平統一進程達成一攬子解決方案,只是那個時候,敘利亞的總統不一定還是巴沙爾而已。
⑥ 土耳其攻打敘利亞,為什麼說土耳其得罪了全世界
因為這樣使國際形勢更加復雜,有些國家認為破壞了北約內部的和諧,對中東地區形式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利用軍事行動在敘利亞北部推進建立「安全區」,讓仍身居土耳其的部分敘利亞難民返回自己的國家。自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有300多萬的敘利亞難民逃往鄰國土耳其,而土耳其東部庫爾德人區原本就是發展不利、社會穩定性不佳的區域。加之過去這兩年土耳其金融和經濟的大幅波動,大量敘利亞難民的存在也是土耳其政府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
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在第一時間譴責土耳其對敘利亞的進攻或入侵。這幾個北約國家同時譴責同為北約國家的土耳其,充分顯示了北約內部在這件事上的嚴重分裂。
除了對敘利亞主權的侵犯外,土耳其的這次軍事行動很可能對中東地區的反恐局勢產生不利影響。
⑦ 土耳其空襲敘利亞視頻曝光,大量出逃的民眾都去往了哪裡
肯定是逃到偏遠的地方去了,畢竟土耳其的炮彈也不是不要錢的。土耳其肯定只會去空襲一些比較重要的地區,而民眾不可能都是傻子。肯定會找一個比較偏遠安全的地區,畢竟經歷過了一次空襲肯定就不想再去經歷一次。
所以說敘利亞的民眾經歷這次空襲肯定會逃的越遠越好。他們不想被極端組織控制,他們的生命屬於他們自己,他們應該為自己而活。所以說現在敘利亞民眾逃離的越遠越好,畢竟他們只是普通民眾。之後敘利亞解放了之後這些民眾回去也沒有問題,去重建自己的家園。
⑧ 敘利亞三分之一國土被美國劃給土耳其,它憑什麼這么做
個人覺得是因為美國比較強大,所以說它說的話比較有權利一些,其次是敘利亞打不過美國只能俯首稱臣只能聽從美國,落後就要挨打。
包括敘利亞北部的拉卡省和代爾祖爾省大部分領土都將被土耳其割占,土軍將在當地建立「國中之國」,交由該國支持的敘利亞叛軍控制,成為又一個對抗敘俄聯軍的「大本營」,而庫爾德人雖然之前宣布向敘俄歸順,然而卻再次在美國的蠱惑下做出錯誤決定,目前庫爾德部隊已經開始從邊境撤退,將大片敘利亞國土讓給了世仇土耳其。
⑨ 土耳其出兵如何攪動敘利亞局勢
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開展的軍事行動已近一周,盡管包括美國、歐盟在內的各方展開斡旋,但戰事尚無停息跡象。1月2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前往與阿夫林接壤的哈塔伊省視察部隊,表示只有在達成預定目標後土方才會停止軍事行動。
過去數周,土耳其武裝部隊多次炮擊敘利亞北部阿夫林地區的「人民保護部隊」目標,並將坦克等裝備派遣到土敘邊境。盤踞在該地區的「人民保護部隊」被土耳其政府認為是其心腹大患庫爾德工人黨在敘利亞的分支。1月21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部宣布對阿夫林地區發起代號為「橄欖枝行動」的地面軍事行動。從此前強硬警告、跨境炮擊到現在親自上陣,土耳其針對阿夫林地區的軍事行動不斷升級可以說與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的多國聯盟證實欲在敘利亞打造「邊境安全部隊」一事密切相關。
本月14日,多國聯盟發言人瑞安·狄龍表示,多國聯盟和「敘利亞民主軍」正在打造敘利亞「邊境安全部隊」,該部隊組建的最終目標大約是3萬人。美國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即遭到來自敘利亞、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等國的一致強烈反對。敘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公然侵犯敘利亞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公然違反國際法。此外,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也都指責美國公然干涉敘利亞內政,並且企圖分裂敘利亞。美國在敘利亞欲組建「邊境安全部隊」之所以會引發多方強烈反對,事實上是因為此舉系美國利用敘利亞問題牽制上述四方的「一石多鳥」之策。
首先,隨著敘利亞危機的重點由打擊「伊斯蘭國」轉向政治和解進程,美國意圖加大扶持敘利亞反對派對巴沙爾政權施加壓力,以此達到影響敘利亞未來政治安排的目的。
其次,俄羅斯通過軍事介入敘利亞不僅鞏固了其在中東的地緣戰略支點,而且還奠定了其在中東重量級玩家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有意加強軍事存在來一定程度上削弱俄羅斯在敘利亞乃至中東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普京下令從敘利亞撤軍之際。
再次,7.15未遂軍事政變之後,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系在越走越近的同時,與西方的關系卻漸行漸遠。不論加入俄土伊主導的敘利亞問題三方合作機制還是執意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系統,土耳其日益表露的離心傾向已導致美國和北約陣營的不安。為此,美國拿庫爾德人問題上做文章顯然有約束土耳其的用意。
最後,伊朗借打擊「伊斯蘭國」之機將軍事力量輸入到敘利亞,成建制的什葉派民兵以及可能在敘利亞修建的軍事基地,都令美國及其中東盟友以色列倍感威脅。美國強化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也有安撫以色列、防止伊朗滲透的考慮。
對於美國在敘利亞建立「邊境安全部隊」的舉動,土耳其的反應無疑最為激烈。埃爾多安曾明確表示,要將這支部隊「扼殺在搖籃之中」。在土耳其看來,美國打造「邊境安全部隊」所倚重的「敘利亞民主軍」由敘利亞庫爾德人和阿拉伯人組成,但其主導者其實是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而一旦控制土敘邊境西北部的「人民保護部隊」與控制土敘邊境東北部的「敘利亞民主軍」實現合流且發展壯大,勢必會對土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形成激勵和支持,進而將威脅到土耳其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此外,去年9月22日,敘利亞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區舉行首次地方選舉引發各方關注。三天之後,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不顧多方反對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投。伴隨敘利亞內戰延續和「伊斯蘭國」崛起,庫爾德人再次迎來實現百年建國夢的機遇之窗。在此背景下,土耳其更是不會給庫爾德人勢力坐大的任何可乘之機,以免對其國內數百萬庫爾德人形成示範效應。
埃爾多安已表示這個行動將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同時強調土方軍事行動的目標是「清掃」阿夫林地區的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
由此看來,土耳其清楚地將此次跨境打擊定位為一次有限、可控的軍事行動,主要是為了消除土敘邊境潛在的安全威脅、為美國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武裝的行為劃設「紅線」。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仍將對各方圍繞敘利亞問題進行地緣政治博弈的形勢產生一定影響。
一方面,由於俄羅斯出於拉攏土耳其的需要、而伊朗則同樣面臨敘利亞和庫爾德人問題的困擾,兩者均對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報以默許態度。俄羅斯和伊朗此舉在換取加強與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合作的同時,也使得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話語權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土耳其此次軍事行動破壞了美國通過扶持代理人以增加在敘利亞存在感的最新政策嘗試,但美國依然難以放棄敘利亞庫爾德武裝這個重要的地緣政治博弈籌碼,預計齟齬不斷的美土關系恐將走向長期化和復雜化。
⑩ 土耳其大舉進犯,侵略1.5萬公頃敘利亞領土,為何美俄不敢吭氣呢
10月20日,土耳其對外界表示,作為土耳其停火的條件,美俄應當允許土耳其在整個幼發拉底河東北區域建設安全區,該區域長達400公里,縱深達30多公里。面積高達1.5萬平方公里。為什麼美國和俄羅斯要答應土耳其的這一要求呢?先來說說美國,目前美國早已放棄了庫爾德武裝,而且從宏觀上來看,美軍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整體上是比較失敗的,目前美國在敘利亞的勢力范圍已經沒剩多少了,現在美國繼續解決敘利亞的爛攤子,所以美國希望以讓步來換取停火。
土耳其能夠佔領這里,還是很有底氣的,首先來說,這里靠近土耳其,所以這里的人對於土耳其軍隊還是很歡迎的,其次,土耳其控制著幼發拉底河上游兩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水壩,在這里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人們當然是跟著誰混最舒服就支持誰,當年庫爾德人在這里的時候,土耳其會刻意控制下游的水量,導致這里的農民叫苦不迭,所以現在這里的人很歡迎土耳其人,說回問題本身,筆者認為這並不算俄羅食言,畢竟俄羅斯也努力談判過,而且土耳其建立的是軍事緩沖區,名義上也只是暫時控制這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