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土耳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發布時間: 2022-07-01 03:20:36

1. 奧斯曼帝國的分裂的土耳其共和國

1922年11月9日,土耳其與新成立的蘇聯在埃里溫正式批准《卡爾斯條約》,確立了土耳其東面的邊界,並為該區帶來和平。亞美尼亞餘下的部分成為蘇聯的一部分,布爾什維克將卡爾斯、厄德爾、阿爾達漢及阿爾特溫省讓予土耳其,以換取阿扎爾。
最終,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終止了所有戰爭,形成了現今的土耳其共和國。

2. 奧斯曼土耳其建立時間是,具體的問題請一下看問題補充,謝謝!

我看的書上是1300年,奧斯曼土耳其才確立。自己看吧,第二章。你要更准確地還有國外學者的,要的發郵箱。

3. 奧斯曼土耳其建立時間是1299年還是1293年不同的書上寫的不一樣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國家。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後領土擴張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1453年滅掉東羅馬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極盛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包括整個巴爾干半島、亞細亞半島、整個中東地區及北非的大部分,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帝國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控制了整個西歐到東方的通道,是名副其實的大帝國。17世紀後逐漸衰落,領土不斷被沙俄和英法等國蠶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土僅保有土耳其本部。1922年,奧斯曼帝國被推翻。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流域,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奧加部落。自古從事游牧,逐水草而居。14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82-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

4. 土耳其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是一回事嗎

是一回事,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簡稱為土耳其帝國或奧斯曼帝國。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乘魯姆蘇丹國瓦解之際,打敗了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時,改稱蘇丹。1324年,他們奪取東羅馬帝國的布魯薩,並定都於此。從此被稱為奧斯曼帝國,這支土耳其人也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奧斯曼帝國在一些賢能君主的統治下繁榮興盛。到1574年,勢力達到黎波里、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版圖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南高加索,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及北非大部,形成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

(4)土耳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滅亡

奧斯曼帝國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同盟國方面作戰,失敗。戰後又遭列強宰割,這時帝國開始無力維持,除了領土開始不斷丟失,國內也開始出現波動。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仍舊無力回天。尤其是一戰失敗後,大筆的賠償款,更是讓奧斯曼帝國瀕臨破碎。

1921年1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廢除蘇丹制,結束了奧斯曼帝國的歷史。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而繼承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至今難以恢復昔日的榮光。

5. 土耳其在公元前13世紀的歷史

摘自:赫梯帝國(古土耳其)一些歷史資料

在赫梯文明出現之前,安納托利亞高地上就有人定居過。考古學家們現在了解到土耳其豐富而復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之前的幾千年。安納托利亞高地上的廢墟遺址是世界上已知的遠古文明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更早。

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文明不斷地興起,又不斷地頹敗;這些早期的安納托利亞文化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公元前1950年,巴卡科依廢墟遺址上就已經矗立起城堡和定居點了,他的居民稱之為漢梯息,意為漢梯人的土地。

公元前18世紀晚期,漢梯人和另一支遷徙而來的好戰部落之間發生了戰爭,漢梯息在戰火中被毀滅,現代考古學家仍然不大清楚新來的民族從何處而來;也不知道他們是突然大舉遷徙而來,還是一批一批,積少成多的。反正他們中的一支突然向漢梯人發難,將漢梯息夷為平地;他們的領袖詛咒那些還膽敢在這塊土地上定居的人們,然而一個世紀的時間不到,新來人民族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漢梯息,並重新命名為漢梯沙,使它成為自己的首府。這個部落的領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漢梯沙里,意為「漢梯沙的國王」,由此建立了一個王朝,這就是赫梯王國的開始。他的臣民被稱為赫梯人。這是一個罕見的事例,即征服者採用了被征服者的名字來奠基立國。與最初的漢梯人不同,赫梯人喜愛征戰,他們很快將自己的國王擴展到了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大部份地區,現代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大量他們留下的廢墟遺址。赫梯人的軍事擴張冒險遠不止於這一地區,公元前16世紀中葉,一個赫梯國王先征服了安納托利亞以南的敘利亞,後又帶領軍隊南下500英里,想征服巴比倫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首府。由於安納托利亞後方出現內訌,赫梯軍隊才迅速回撤,回到家園中。

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赫梯人與埃及人之間不斷地打打和和:他們之間不時有戰爭發生,但皇室也有通婚。公元前1246年,國王漢梯沙里三世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後來發現於埃及卡納克廟宇牆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繪了當時埃及法老與赫梯公主的結合。

為了保衛安納托利亞的家園和對外進行擴張,赫梯歷代國王保持有一支人數多達30萬的軍隊,使用短斧、利劍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漢梯沙城堡里出土過高質量的鐵制工具、武器和盔甲。然而赫梯人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戰車;在戰場上,他們驅趕披著鐵甲的馬拉戰車沖鋒陷陣,所向披靡,使來敵聞風喪膽。

漢梯沙的心臟是一個建於山丘上的城堡,由於兩面有陡峭的峭崖保護,確實易守難攻。赫梯人在城堡的另外兩面修築了又厚又高的斜牆來防範來敵,城堡同時也是皇室的駐地。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支由考古學家柯特·比特爾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城堡的北角發現了國王和王後的寢官。城堡同時也是王國的檔案文件保存地,大多數的陶碑都是在這里被發現的,公元前1400年後的一段時期里,由於修建了一道蜿蜒曲折,長達4英里長的城牆,漢梯沙從幾個方向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面積,亞塞尼亞卡發現的一個廟宇和牆雕也是大約在那個時代興建的。赫梯人的社會被嚴格地分成了幾個等級,最上層的自然是國王和王後了。然而,王室的權力並非至高元上,他們的行為由一個貴族組成的委員會來監督。王室之下是貴族階層;這一階層下面是將軍和朝廷的官吏;再往下則是商人和手工藝者,諸如鐵匠和陶匠;他們之下則是那些耕種小麥、大麥、經營蜂蜜和果樹,為城堡提供食糧的農民;處於最下層的是奴隸,所有這一切都由一個已形成文字,又極為詳盡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該條文對謀殺、強奸、叛國和其它罪行的懲罰做了詳細的規定。

如果說赫梯人的法律相當嚴厲,那它也非常公正,反映了社會問的一種平衡。諸如酷刑一類的野蠻懲罰為法律所不容,取而代之的是讓大多數的罪犯向他們的受害人提供某一種形式的賠償。例如,一個謀殺犯必須向受害者家屬提供巨額賠償。與那一時期出現的其它文明一樣,赫梯人也蓄用奴隸,通常都是捕獲來的戰俘。但是在赫梯社會里,奴隸也享有某些權力,他們被允許擁有財產和贖買自身的自由。

在赫梯王國里,婦女享有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婦女所享受不到的權力和自由。赫梯法律充許婦女和男子一樣擁有職業;皇家的文件和國寶顯示國王和王後共享大權,赫梯王朝的某一時期,曾有王後單獨臨朝統治的記載。赫梯人信奉神祗,但與歷史上其它文明不同的是他們也容忍別的宗教信仰。他們被稱之為「萬神的民眾」,因為他們允許信仰敘利亞、巴比倫和其它國家的神,並把這些神請迸了自己修建起的萬神殿里。考古學家在漢梯沙廢墟遺址上找到過31座神廟的遺址,其中最宏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被稱之為大殿。它佔地5英畝左右,是一座建築復雜,四通八達的廟宇,可能曾經擁有200多名僧侶、神職人員、樂師以及其他供奉神祗的人。考古學家們曾於1962在大殿的一間貯藏室里發現一塊陶碑,其文字顯示此廟宇是為供奉風雨雷電之神和太陽女神而修建的。他們是赫梯人供奉的最高神明。在赫梯王國最後的幾個世紀里,赫梯的國王也被認可為眾神之一。赫梯文明繁榮了5個多世紀,但到了公元前1200年,災難降臨了。科學家們已找到證據證明大約在不長的幾年時間內,漢梯沙和其它許多赫梯城市就被夷為平地。雖然說赫梯王朝的覆滅來得迅猛而突然,但致使它遭此滅亡的各種條件因素卻已孕育了好幾十年。長達一個世紀,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乾旱,一系列的莊稼歉收,似乎嚴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國的實力,學者們相信長時期的旱災給整個地區帶來了不安和騷動,人民開始遷徙,尋找好一些的生活環境。於是,自身臣民的不穩定,再加上北部遷徙而來的擄掠性游牧部落和西部入侵民族的合力,把赫梯王國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6. 土耳其人得由來

唐後一部分突厥人融入漢民族,一部分西遷。西遷那部分的一支定居到了小亞細亞半島,與當地民族融合而成。

7. 奧斯曼土耳其國家是什麼時間建立起來的

奧斯曼土耳其人(簡稱土耳其人)為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亞,信奉伊斯蘭教。13世紀初遷居小亞細亞,副屬於魯姆蘇丹國,在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

1293年酋長奧斯曼一世(Osman I,1259-1326)乘魯姆蘇丹國瓦解之際,打敗了附近的部落和東羅馬帝國,自稱埃米爾,獨立建國。穆拉德一世(Murad I,1359-1389年在位)時,改稱蘇丹。

1324年,他們奪取東羅馬帝國的布魯薩,並定都於此。從此被稱為奧斯曼帝國,這支土耳其人也被稱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8. 土耳其人的來源 奧斯曼帝國的歷史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共和國第一任總統,伊諾努出任總理,定都安卡拉。

新生的共和國在其成立之後不久,凱末爾積極地推行一系列具有世俗化特徵的社會改革,宣布廢除哈里發制,實行政教分離,致力於發展土耳其的民族經濟,進行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在革命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土耳其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思想體系——「凱末爾主義」。

奧斯曼帝國前後持續了600年(1299-1922),其中前300年是不斷擴張的強盛時期,後300年則是其日漸衰落的積弱不振時期。

在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愛國軍官穆斯塔法·凱末爾毅然挺身而出,成立了全國性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建立了一支人民武裝,收復了大片的失地,最終取得了民族獨立解放戰爭的勝利。

(8)土耳其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擴展閱讀

土耳其成為伊斯蘭國家中最早開始憲制和現代化的國家。土耳其的現行憲法是在1982年頒布的,它是共和國憲政史上的第三部憲法。

二戰結束後,民主化進程逐漸啟動,多黨製取代一黨製成為推動民主化進程和擴大民眾政治參與的有力杠桿。目前對土耳其國內政局影響較大的政黨有:目前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共和人民黨、人民民主黨、民族行動黨等。

9. 奧斯曼土耳其是怎樣第一個國家它的建立對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中東及北非之大部,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自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
其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之陸上交流達六世紀之久。在其存在其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及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之界限日趨模糊。其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米瑪·希南名留至今。於十六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頂盛,在十七世紀,其領土更達最高峰。而在海雷丁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其為惟一的伊斯蘭勢力能於十五至十九世紀期間,挑戰日趨強盛之歐洲霸權。然而,終不敵之,於十九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因而四分五裂。國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因而領導國民起義,擊退西方勢力,據小亞細亞立國,廢哈里發,更國號為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1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2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1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