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和哪個國家發生了戰爭
1. 俄羅斯與土耳其曾經打了多年的戰爭,兩者究竟在爭什麼
為的是土地,為的戰略地區。土地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這么多強大的帝國外擴,為的就是土地。其次就是戰略地區了,歐洲很多地方戰略位置都有著很多的意義,俄羅斯後來打仗也是為了爭奪黑海的利益。
可是土耳其不明白,俄羅斯是多麼渴望土地。可能俄羅斯毛子天生就喜歡大的東西,他們的寵物都是熊,所以他們的土地也要大。於是後來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俄羅斯挑起了,雙方打打停停,一共打了十次土俄戰爭,勝負雙方都有。土俄戰爭,見證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興衰,見證了歷史,至於土俄雙方,打著打著都打出熟悉感來了,所以現在雙方鬧矛盾是一點都不著急,又不是沒打過。
2. 奧土戰爭發生在哪兩個國家之間
奧土戰爭指奧地利和土耳其為爭奪東南歐和中歐的霸權而發動的各次戰爭。15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開始征服歐洲,進而於1521年佔領貝爾格萊德。1526年8月,土耳其軍隊在摩哈奇附近打敗捷匈聯軍。土耳其在匈牙利東部站穩了腳跟,就有了進一步向西擴張的跳板。匈牙利王國其餘領土則歸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轄。
3.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4. 英國在與土耳其,在1915年3月份,發生過什麼戰爭
1915年英國作為協約國,土耳其作為德國的同盟國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爭,戰爭雙方傷亡近百萬,最後以英國失敗而告終。對一戰以及今天的世界產生的重大影響,具體可詳查
Gallipoli Campaign,達達尼爾海峽戰役。
5.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啥仇為何兩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
俄羅斯和土耳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才會結下仇怨。而且還是在沙俄時期的時候,俄羅斯和土耳其就是仇敵了。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之後,繼承拜占庭衣缽的沙俄便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就已經成為了死對頭。而俄羅斯人不僅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名譽和文化,甚至和土耳其之間也是有很大仇怨的,因此兩國之間的戰爭不斷。
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並不怎麼好,而土耳其作為北約國的成員,自然是美國利用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來對抗俄羅斯的靶子了。所以在美國人的慫恿和支持下,當時的土耳其便出兵在敘利亞和俄羅斯對抗。而且土耳其還是一個不要命的,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對手,俄羅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6. 土耳其和哪個國家發生沖突
亞美尼亞 該國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兩國擁有330公里的共同邊界。由於對所謂的「亞美尼亞大屠殺」有不同看法,土亞兩國一直沒有建立正常外交關系。
7. 伊朗-土耳其戰爭第一次戰爭中是哪個國家獲勝
在恰爾德蘭平原雙方首次大戰,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的軍隊在軍事上各方面都占優勢,打敗了沙赫伊思邁爾一世的薩非王朝軍隊並佔領其首都大不里士城。
但是,由於給養不足,加之近衛兵內部發生騷亂,謝里姆一世被迫放棄了亞塞拜然。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仍在繼續。在科奇希薩爾附近的交戰中,伊恩邁爾一世的軍隊再次大敗。土耳其炮兵在這次交戰中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至1516年前夕,謝里姆一世已佔領了西亞美尼亞、庫爾德斯坦和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北美索不達米亞。1516~1517年,土耳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希賈茲建立了自己的統治,1519年又統治了阿爾及利亞的一部分。
1533年,蘇丹蘇里曼一世與奧地利簽訂了和約。土耳其在其北陲安全得到保障之後,於同年重新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
8. 為什麼會爆發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是土耳其和達什納克黨的亞美尼亞之間進行的一場戰爭。在協約國和美國的唆使下,達什納克黨政府指望通過軍事冒險行動來壓制勞動人民的革命活動和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
1920年色佛爾和約的簽訂更促使達什納克黨人加速實現其冒險意圖。根據和約,土耳其的凡省、比特利斯省以及埃爾祖魯姆和特拉布松兩省的部分地區劃歸亞美尼亞。土耳其方面考慮到亞美尼亞在軍事上的明顯劣勢,也企圖利用達什納克黨人的冒險政策以奪取亞美尼亞相當一部分領土。6月9日土耳其軍隊向納希切萬出動。達什納克黨人指望協約國和美國給予援助,拒絕了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關於通過外交途徑調停沖突的建議。
但是,協約國和美國只向亞美尼亞提供了武器和為數不多的貸款。達什納克黨軍隊因為敵軍在人員和裝備方面占優勢而遭到失敗。9月29日,土耳其人佔領了薩勒卡默什,隨後又佔領阿爾達漢。10月30日佔領了卡爾斯。這不僅是對亞美尼亞的威脅,而且也是對亞塞拜然和喬治亞的威脅,俄羅斯聯邦政府對此感到不安,再次建議達什納克黨接受調停,但又遭到拒絕。
帝國主義集團為了在蘇俄和土耳其之間製造糾紛,鼓動達什納克黨人繼續進行戰爭。也由於此原因,孟什維克的喬治亞拒絕援助亞美尼亞,並於11月宣布中立。11月7日土耳其人佔領亞歷山德羅波爾,11月12日佔領阿金車站,並開始向埃里溫進攻。土耳其軍隊幾乎佔領了亞美尼亞2/3的領土。
達什納克黨得不到協約國和美國的軍事援助,於11月18日簽署停戰協定,12月2日簽訂和約。根據這一和約亞美尼亞實際上成了土耳其的附庸國。依照條約規定,亞美尼亞只剩下埃里溫市和戈克恰湖的一些地區。亞美尼亞的軍隊限制在1500人、20挺機槍和8門火炮以內。但是,達什納克黨已經無權締結條約了。11月29日,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亞美尼亞勞動人民舉行了起義,並在紅軍的幫助下推翻了達什納克黨政府。就在這一天,領導起義的革命委員會宣告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共和國政府拒絕接受達什納克黨與土耳其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1921年3月16日,蘇俄和土耳其之間簽訂了條約。按照該條約,卡爾斯省和其他一些地區劃歸土耳其。根據蘇俄政府的要求,土耳其從業歷山德羅波爾地區和納希切萬省撤出了自己的軍隊。1921年10月13日,南高加索各蘇維埃共和國和土耳其簽訂了共同一致的和約,確定了它們之間的邊界。
亞美尼亞—土耳其戰爭非常明顯地揭示了達什納克黨活動的反人民性質。他們像南高加索其他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政黨和孟什維克黨一樣,不是為本國人民的民族利益服務,而是為國內外反革命的反蘇維埃政策效勞。
蘇維埃政權在亞美尼亞的建立,蘇俄在推翻達什納克黨和恢復亞美尼亞領土完整的斗爭中給予亞美尼亞勞動人民的援助,對於亞美尼亞人以及南高加索其他各族人民的社會解放和民族解放都具有重大意義。
9. 特洛伊戰爭是哪個兩個國家之間發生的
洛伊戰爭的故事,在荷馬之前就流傳於世,但現代人熟知的特洛伊故事,主要還是源自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塞》。 其中,《伊利亞特》講述的故事從阿喀琉斯的憤怒開始,到赫克托爾之死結束。《奧德塞》主要講戰後俄底修斯歷經艱險回故里的故事。荷馬史詩中,奧林匹斯山的眾神遠不是完美的化身。他們好鬥、善於辭令,很少進行道德說教,展示自己權威的手段採用不加掩飾的神力,憤怒和喜悅都表現得單純直接。這些特點使得神話故事有更為鮮明的人性色彩。 特洛伊城的來歷及戰爭的起因和後續故事,有被稱之為史詩群的許多史詩加以描述:《庫普利亞》、《埃西俄丕斯》、《小伊利亞特》、《特洛伊的失陷》、《回歸》,但由於藝術價值遠遠不如荷馬《伊利亞特》和《奧德塞》,很少為人提到。 現代人全面了解希臘故事的比較權威的書,首推18世紀的德國人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希臘的神話和傳說》。他從多種不同的希臘文獻中,將凌亂復雜、矛盾百出的傳說加以整理,使之成為前後連貫的完整體系。 關於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大致如下: 特洛伊城是由宙斯的兒子達耳達諾斯的重孫子國王伊洛斯建立,它按宙斯的旨意受女神雅典娜的庇護。可在阿波羅神和波塞冬神幫助伊洛斯的兒子國王拉俄墨東修建城牆後,拉俄墨東卻抵賴事先答應的工錢,使得眾神憤恨,預示了城市的毀滅。 拉俄墨東的兒子普里阿摩斯的第二房妻子生下兩個兒子,第一個是英雄赫克托爾,第二個是命中註定給特洛伊帶來災難的帕里斯。因可怕的預言一度被國王遺棄的帕里斯在山中放牧的時候,面前出現三個女神,天後赫拉和智慧女神帕拉斯,和愛神阿佛洛狄忒,愛神魔術般的魅力使得帕里斯選擇她為最漂亮的女子,從此得到了將擁有世上最美麗女子的預言,也招致了赫拉的憤怒。 美麗的海倫是宙斯和勒達的女兒,凡間最美麗的女子。她的美麗引來了絡繹不絕的求婚者。她的繼父,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為避免拒絕眾多人選招致怨恨,要求所有求婚者立誓與將來選中的新郎結為盟友,共同反對任何因海倫而加害國王的人。阿伽門農的兄弟,亞各斯人的國王墨涅拉俄斯被選中,與海倫結婚後,他繼承了斯巴達的王位。 帕里斯率艦隊前往希臘國試圖接回被赫拉克勒斯掠走的姑母赫西俄涅,在斯巴達見到丈夫外出訪問獨自在家的海倫,兩人立刻陷入情網。他忘掉使命,把宮殿擄掠一空,並拐走海倫。 墨涅拉俄斯獲悉後,求助於兄長阿伽門農,招集因海倫而結盟的國王們,前往特洛伊,從此開始了慘烈的特洛伊戰爭。 最後響應戰爭號召的希臘國王,一個是狡猾的俄底修斯,另一個便是阿耳戈英雄帕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兒子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嬰兒時,被母親偷偷放在天火中燃燒,要把他的凡胎燒掉,但被帕琉斯撞破,忒提斯從此躲到海中,而阿喀琉斯也留下腳跟的致命弱點。 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命中註定是攻陷特洛伊的必要人物,也註定死於這場戰爭。超人類的神勇使得他有著神一般的狂妄自大,也使他仁慈、友愛、珍視榮譽更勝於他人。從祭祀典禮中保護阿伽門農的女兒伊菲革涅亞,戰場上痛惜童年摯友帕特洛克羅斯可見一斑。戰爭中途,他因阿伽門農的不公,憤而退出戰斗,又因帕特洛克羅斯的慘死而重新投入復仇之戰,他殺死了阿波羅神庇護的英雄赫克托爾,也因此走到了註定被阿波羅毒箭射中腳踵而死亡的命運終點。阿喀琉斯死後,成為奧林匹斯山眾神的一員。 從海倫被劫到赫克托爾之死整整經歷了20年。而特洛伊戰爭也前後持續了10年之久。在一片厭戰之聲中,希臘人採用了俄底修斯的木馬計。他們佯裝撤走,在廣場上留下暗藏希臘人的巨大木馬,同時安排一個士兵扮成逃兵騙說特洛伊人。特洛伊人果然中計,將木馬牽入城中,從而導致城池被毀,滿城被屠。 勝利的一方因為褻瀆了雅典娜的神廟,招致了她的憤怒,在歸程中大部分船隻被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摧毀,只有幾個英雄回到家鄉。海倫因著無比的美貌被丈夫寬恕,帶回斯巴達。墨涅拉俄斯死後,她被驅逐到羅德島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