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烤饢一個有多少重量
㈠ 關於麵包,甜面團烤前和烤後重量比例應該是多少或者說100克面團烤好後應該是多少克
做甜麵包中各成分比例:
假如麵粉的重量為100克,那麼
水量可以為麵粉量的60%,當然可以適當增加到70%,這需要看麵粉的吸水量; 可以先放入60%的水,然後根據面團的軟硬程度適當增加水量,直至達到適合自己做麵包的軟硬,這個軟硬的程度是有些粘手,但不至於過度粘手即可。(這是在不加入雞蛋的情況下)
雞蛋的用量:雞蛋和水統稱為液體,拿100克的麵粉來計算,液體的含量為麵粉含量的60%-70%,也就是說如果你加入雞蛋後那麼再加水的話,那水的量就等於100克麵粉*(60%-70%)-雞蛋的重量即可。
糖的含量為麵粉含量的6%以下為咸麵包;麵粉含量的8%以上的一般為甜麵包,如果喜歡甜食的朋友可以增加含糖量至麵粉含量10%-15%,甚至更高些。
鹽的含量為麵粉含量的1%即可。
酵母(耐高糖酵母,我一般常用的是安琪耐高糖及法國燕子酵母)的含量為麵粉含量的2%,當然這要看氣溫,如果氣溫低些(達到18度以下),可以適當增加酵母的用量,一般不超麵粉含量的3%。
黃油的用量:一般情況下為麵粉重量的10%即可,也可適當增加到15%。多少由你自己掌握,沒有嚴格的規定。
㈡ 關於新疆食品「饢」急需!!
1.呈焦黃色,油亮生輝,香氣撲鼻.鮮嫩而可口,是用饢坑火的輻射熱和坑壁的高溫烤制的。 將柴禾置坑內點燃,漸漸的使坑溫達120-150度以上。將羊肉切成約3厘米左右見方的塊狀,磕開雞蛋加姜黃、胡椒粉、孜然粉、精鹽、精製麵粉等拌成糊狀,均勻的塗抹在肉塊上,然後將肉塊貼近饢坑內壁,取出明火,堵住坑口,連燜帶烤,約莫30分鍾後即可。取出後,再將烤肉切成小塊,上撒鹽或者蘸鹽食用,這樣烤出的羊肉外脆里嫩,味美異常。 食饢時通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湯。 .
在新疆吃飯就是吃飯,以羊肉、牛肉、乳酪、蔬菜、米面為主。菜點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粗獷實在,味濃厚爽利,麵食品種有獨到之處。民族文化交融和新疆經濟的迅猛發展,一時間百富漢堡、德克士、哈立德這些西式快餐紛至沓來,大有取代新疆流行主食之勢。拌面、羊肉串、饢、抓飯等新疆本土快餐依然不減,樣式、服務也日趨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與洋快餐形成競爭之勢。很多維吾爾商人在美國、台灣、北京等地開起了饢店、烤起羊肉串,讓新疆本土快餐一步步走向世界。
2.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3.沒有
4.饢是新疆各兄弟了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 , 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新疆天山南北的城鎮鄉村,隨時可見形狀各異、色澤金黃、香氣撲鼻的饢。饢是維爾吾族的主食,也是維爾吾族民族精神的體現。維爾吾族有諺語"饢是信仰,無饢遭殃"。
新疆的少數民族古代大多是游牧民族,就是今天定居了的農業人口,歷史上也曾是游牧民族的後裔。應該說,烤制食品是游牧民族的特長。定居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在原來烤制文化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形成了更為豐富的烤食文化。
新疆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畜牧區,游牧民族對肉和其他食品的烤制早已滲入新疆古代民族的生活中。新疆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也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之處。東西方飲食文化在這里多有沉澱,相互交融後又傳播開來。
新疆的主食饢(餅),傳至整個中亞,直達地中海沿岸。在新疆大量的燒烤食品中有很多一物多烤的製作方式。如羊肉的烤制就有多種方式,有烤全羊、烤羊肉串、饢坑烤肉串等方式。烤饢的種類就更多了,小的直徑只有幾厘米,大的可與獨輪車的車輪相媲美,有油饢、窩兒饢、扁饢等等。不光烤制的方法多樣,可烤制的食品種類更是豐富。有烤肉、烤羊心、烤羊腸、羊肝、羊排,還有烤魚、烤雞、烤饢、烤包子、烤雞蛋、烤南瓜……可謂烤的出奇,吃的精采。還有一種原始的烤饢,將面和好,加點鹽,不用任何炊具,在沙地上升堆火,待沙子被烤燙後扒出沙坑將面餅埋進去,約一刻鍾後取出,磕去表面沙土,烤饢外皮焦黃、皮脆芯軟,吃起來別有風味。這是過去維吾爾族人野外生活的主要口糧。當然,今天饢的製做已是很現代的,有饢坑、烤箱、甚至有用微波爐的。但新疆人還是愛吃從饢坑裡烤出來的熱饢,他們覺得,那味道才叫正宗。對於定居於綠洲之中的農業居民而言,在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裡,各綠洲間的距離是很遠的,普通食品在新疆乾熱的氣侯條件下極易變質,無法作為途中的干糧,而烤制食品的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它耐貯存,不易變質。揣上幾個大饢一走三天五天,餓了就吃,方便無比。我想,這就是新疆飲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罷。飲食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
參考參考把,希望你能寫出好文章
㈢ 饢的熱量是多少呢
種類不同熱量是不同的喲,減肥期間不建議吃太多饢。
上面的圖片是各種饢的熱量。一般是300左右每100克。
㈣ 饢坑烤肉的饢的介紹
饢是饢坑烤肉的主要原料之一,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饢坑烤肉,在這里介紹一下饢。
饢是新疆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未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 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抓飯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卜、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卜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釧後,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鍾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群眾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㈤ 外面買的新疆的饢一個熱量有多少
饢的熱量:295大卡(100克)
攝入295大卡熱量相當於做以下運動:
走路 77分鍾
跑步 36分鍾
跳繩 29分鍾
健美操 63分鍾
(5)土耳其烤饢一個有多少重量擴展閱讀: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
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托喀西」 饢,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饢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
㈥ 一個饢餅大概多少斤
一個餅大概一斤半,因為一個餅的大小按照正常人的飯量,基本上一斤半就夠吃了,但是具體多少斤最好是用點子稱稱一下那是非常准確的了,所以,一個餅大概就是一斤半
㈦ 土耳其航空托運和手提限重多少啊是不是還可以帶一個書包。那電腦包可以分開帶嗎
所有貴重物品,比如首飾,手提電話,筆記本電腦,文件等,必須放在您的手提行李中。
免費托運行李額
艙位
公斤數
頭等艙 60公斤
商務艙 30公斤
經濟艙 20公斤
嬰兒
(0-2歲) 10+1公斤可折疊的嬰兒推車(每件最大尺寸115厘米)
手提行李
未經檢查的行李被手提到機艙內,由旅客自己保管。手提行李必須要放置在前排座椅下面或者頭頂上方的行李箱內。由旅客自己保管的手提行李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
手提行李額度
艙位
件數
每件最大重量
每件最大尺寸
頭等 2件 8公斤 23X40X55厘米
商務 2件 8公斤 (每件) 23X40X55厘米
經濟 1件 8公斤 23X40X55厘米
每件手提行李必須要有手提行李牌。辦理登記手續和/或者登機時會對手提行李進行檢查。
除了上述手提行李外,乘客還可以免費攜帶以下物品:
* 1件大衣或者毛毯
* 1件女士手包
* 1件小照相機
* 1個嬰兒推車
* 機艙里用於喂嬰兒的奶瓶
如果您需要攜帶另外一件手提行李至機艙,您需要為它購買一張票。其他信息,請您詢問機票代理。
㈧ 一個標準的麵包重量是多少克
關繫到烤減率的問題,而不同的品種類型,烤減率差異較大。軟包50克面胚,烤完後會有45~60克,這是由於軟包表面都會刷一層蛋液,蛋液不光增加了重量而且也保持了水分不大量逃逸,加上有部分品種烤完後的後期加工,所以基本上都是重量反增的可能大,硬包的話50克能剩下35克就算沒烤到位了,油酥類,起酥類,清酥類基本上會減少10%的重量,會剩下40克左右(不做任何裝飾)。基本上配方越簡單的,烤減率較大,配方復雜,重油重糖的烤減率就小。
㈨ 一個蛋撻有多少克
重量是在20克左右。
一個蛋撻重量是在20克左右,葡式蛋撻皮一般標准為20克,撻水則20-35克不等。一般的話,像這種但它的皮重量,大部分都是20克左右,然後裡面的蛋撻水大概也是二十克左右,一個蛋撻有克重。其中糖蒸蛋6克,面餅層大概19克。喜歡可以多吃。
蛋撻基本操作:
做法一:
將淡奶油、牛奶、糖攪拌均勻,加熱至糖完全融化,放涼後加入蛋黃;加入低筋粉,攪拌均勻(蛋撻水完成);把弄好的蛋撻水倒入蛋撻皮內至七分滿;裝入烤盤,放入約熱好的烤箱中。烤箱210℃,烤25分鍾。
做法二:
將牛奶、煉乳、白糖放入同一容器中攪拌均勻,加熱至糖完全溶解;冷卻後加入蛋黃攪勻,蛋撻水就完成了;將蛋撻水倒入蛋撻皮內,不要倒滿,防止加熱時溢出;放入烤箱內(200℃),烤20分鍾左右就好了。
蛋撻皮用料:牛油250克、白糖140克、麵粉480克(篩過)、雞蛋1個、小麥草粉10克(篩過)餡用料:水450毫升、白糖175克、青色素少許(可加可不加)、雞蛋5個、鮮奶60毫升、新鮮小麥草汁50毫升。
㈩ 土耳其阿姆巴利港口對單個包裹的尺寸和重量限制是多少(請加上單位,謝謝)
阿姆巴利(AMBARLI)港簡介
伊斯坦布爾橫跨歐亞大陸,在歐洲部分的港口統稱AMBARLI PORT,岸線長34公里。而AMBARLI PORT又包括了Kumport、Akcansa Cement Pier、Mardas、Armaport、Anadolu and Set cement Pier、Soyak六個碼頭。 所以ARMAPORT和KUMPORT可以做看是伊斯坦布爾港的不同組成部分,即同一個港口不同的碼頭。兩者相距十公里左右。
在AMBARLI油碼頭最大可泊25萬載重噸的大型油船。港區糧倉容量達7萬噸,另有倉庫及堆場等。裝卸效率:穀物每小時裝200噸。1992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7.9萬TEU。
主要進口貨物為煤、鉛、銅、錫、木材、牛油及工業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羊毛、棉花、干木、煙葉、絲、水果、皮張及地氈等。
阿姆巴利(AMBARLI)港和昆波特(KUMPORT)港
伊斯坦布爾(ISTANBUL)有兩個港口,一個是阿姆巴利(AMBARLI)港口,一個是海達爾帕夏(HAYDARPASA)港口。HAYDARPASA在ISTANBUL的亞洲部分,阿姆巴利(AMBARLI)則位於歐洲那一半。阿姆巴利(AMBARLI)是一大片港口的統稱,下面碼頭有KUMPORT,MARDAS,MARPORT等。顯然,要中轉到歐洲各個點的貨物,從AMBARLI卸貨,才是距離最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