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戰亂是在哪個城市

土耳其戰亂是在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 2022-07-10 17:40:19

①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土耳其由誰控制

拜占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

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或東羅馬帝國(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羅馬帝國崩潰後依然存在的羅馬帝國東半部。拜占庭帝國通常被認為開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實際始於八世紀)。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內它一般被人簡單地稱為「羅馬帝國」。

盡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語言大多數是希臘的,但拜占庭人將自己視為羅馬人,對東羅馬的羅馬人來說,這並不自相矛盾。他們的語言是希臘語,他們的文化在許多世紀中是希臘文化,但到7世紀為止他們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他們周圍的國家(東方的波斯帝國和阿拉伯帝國,西方的歐洲國家,北方的俄羅斯)都將他們稱為羅馬人。假如有人將他們稱為「希臘人」,那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侮辱,因為「希臘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紀這個帝國不被稱為拜占庭帝國。從17世紀開始,西方的歷史學家為了區分(實際上相當不同的)古代的羅馬帝國與中世紀的羅馬帝國引入了拜占庭帝國這個稱法。這個稱呼來源於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拜占庭的起源

拜占庭之名原起於一座靠海的古希臘移民城市,公元 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為羅馬帝國的陪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於連接黑海到愛琴海之間的戰略水道博斯普魯斯海峽,扼制海陸商業要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公元395年龐大的羅馬帝國飽受各路蠻族侵擾,為便於管轄而將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帝國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首府,因此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庭帝國。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經歷了包括匈奴和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復侵襲之後終於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拜占庭遂成為唯一的羅馬人帝國——實際上他們一直以純正羅馬血統自居。

戰爭和衰弱

公元527年,拜占庭迎來了第一位強勢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其隨即任命名將貝利薩留為元帥,向夙敵波斯帝國宣戰。公元528年波斯軍大將扎基西斯率3萬大軍,於次年在尼亞比斯以壓倒性兵力逼退貝利薩留,隔年雙方軍隊在兩河流域的德拉城再次會戰,貝利薩留的軍隊少到可憐……但波斯軍隊犯了愚蠢的錯誤,他們背城列陣而且要命的是背的不是自己的城,於是多於對手數倍且裝備精良的波斯軍理所當然(或者匪夷所思)地慘敗……隨後波斯軍一敗再敗,但還是於531年卡爾基斯阻擋了貝利薩留的前進步伐,兩國終於532年簽下停戰協議。隨後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再跟達爾旺人開戰,貝利薩留出征非洲,可憐的拜占庭遠征軍步騎兵總數連馬都算上才2萬還多個零頭!更要命的是其中還包括了大半粗魯且毫無組織紀律性可言的蠻族雇傭兵。搭船出海取道伯羅奔尼撒、途經西西里一路磕磕碰碰,直到9月初才踏上非洲大地的貝利薩留不僅不知對手的實力到底是1萬還是100萬甚至連個詳細點的地圖都無,幸好當地願意當向導賺小費的人還算不少,貝利薩留終於在9月中旬在迦太基撞上達爾旺人的大軍。人說強龍難壓地頭蛇,但貝利薩留卻敢於在地頭蛇門口大玩迷蹤步,一番錯綜復雜的迂迴使達爾旺人的軍隊失去了有利地形並分散做幾部失去了銜接,慘遭和當年的波斯軍同樣的命運。外強中乾的達爾旺人此後再也沒組織起任何一次較像樣的反擊,終於534年3月投降,達爾旺王國滅亡。查士丁尼的非洲戰役使拜占庭帝國控制了非洲廣大的畜牧基地。

強勢的君主顯然並不熱衷於和平,查士丁尼很快又和波斯重開戰端,接著哥特也成了他的眼中釘!接下去連續數十年戰事不斷,原羅馬帝國的版圖現已大多並入拜占庭,連年的征戰使拜占庭帝國的版圖空前擴大,查士丁尼大有恢復羅馬雄風的架勢。但征服的地盤瘋狂擴張之餘,拜占庭軍隊數量顯然還遠沒龐大到足於控制如此之多的土地,因此那些名義上已被征服的區域實際上仍十分危險,而帝國的勝利實際是以廣大被征服土地的衰弱來換取帝國的中心區域的繁華。不過必須承認的是查士丁尼大帝是相當成功的,他使拜占庭帝國進入了全面的法制時代,並且一改以往軍隊以步兵陣推進為主的戰術,建成了無與倫比的裝甲騎兵團,這是拜占庭在對外擴張戰爭中的主要支柱。查士丁尼是非凡的君主,上帝賞賜給羅馬人的明珠——至少對於羅馬人來說確實是這樣。

到了571年,查士丁尼二世上台,和波斯那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領土紛爭又再次爆發了,波斯軍攻破德拉城,拜占庭賠款求和。接著是雙方戰戰和和反復糾葛,和波斯重復這種徒然的拉鋸戰顯然是一種兩敗俱傷的消耗……但雙方接下去的幾任統治者顯然並沒意識到這點,仍熱衷於這種游戲。數十年戰亂導致的結果是兩個龐大的帝國軍力日益衰弱,到最後居然有許多邊境城市根本就沒有駐軍!那麼中東的阿拉伯人便乘機崛起了,他們不斷蠶食帝國邊境的土地。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以聖戰為名開始了對波斯和拜占庭的全面戰爭,強大的騎兵部隊橫掃龐大帝國的土地,早在長期互斗中大傷了元氣的波斯和拜占庭根本無力抵抗,埃及、巴勒斯坦等地紛紛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波斯帝國也終於在公元七世紀中葉被完全吞沒,拜占庭和波斯的世紀之戰終於可以永遠結束了,但接下去它將單獨面對阿拉伯。

拜占庭繁華依舊,因為它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區域可以基本不受戰爭的影響,優勢的地理位置使拜占庭成為當時幾乎是最為富饒的國家。但現在阿拉伯人使情況發生了變化,君士坦丁堡的大量名貴珍寶使阿拉伯人覬覦不已,於是他們便幾乎是長年累月地試圖侵襲這富饒的城市,步步進逼。公元673年左右,阿拉伯終於對君士坦丁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多達十餘萬眾的阿拉伯軍隊從海陸兩面對君士坦丁堡展開圍攻,但君士坦丁堡高大的城牆卻將他們阻隔在一個進退不得的狹小區域,拜占庭海軍隨即趕來,用一種類似火焰噴射器的神秘武器將阿拉伯人的海軍完全摧毀。於是失去了海上增援的阿拉伯軍隊被迫退卻,拜占庭軍乘勝追擊,阿拉伯軍遂兵敗如山倒。此戰阿拉伯軍損失慘重,十萬兵力與上千戰艦化為烏有。

此後阿拉伯被迫止住了擴張的步伐,此時的拜占庭雖控制范圍無法與查士丁尼時代相比,但因著經濟的繁榮和軍事的改革一直保持繁榮昌盛,確實較少的地盤也比較容易治理得好,它在很大的范圍內仍充當著老大的角色。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保衛拜占庭繁榮面貌的正是強勢的經濟,當然也離不了數量不多但精銳善戰的軍隊——似乎拜占庭的軍隊從查士丁尼時代開始就有了以少勝多的傳統。

十字軍入侵事件

時間到了公元十一世紀,阿拉伯仍控制著巴勒斯坦,歐洲羅馬教庭因此向歐洲封建制國家動員發起了旨在奪回聖城耶路撒冷的十字軍東征。

前三次十字軍東征雖沒大進展,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阿拉伯人的勢力,但第四次東征卻給拜占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事情的經過也頗有戲劇性:

公元1202年,由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動員起的兩萬十字軍戰士和馬匹裝備在威尼斯會合,為了配合此次的東征行動,威尼斯人幾乎忙碌了一整年,准備了大量的戰船和數量龐大的糧草……這時卻出了狀況!按原先的約定十字軍出征前需向威尼斯人付清裝備費用,但此時十字軍統領所能交付的金錢和約定該支付的數額相差十萬八千里,於是威尼斯船隊便死活不肯開拔。眼看時間耽擱,十字軍將領急得跳腳,於是便要求與威尼斯總督協商。威尼斯總督丹多羅倒是痛快人,但會面時十字軍將軍們見到的卻是個年過八旬的老盲人……這些將軍們簡直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威尼斯總督會是這么一個角色。總督很爽快地答應先做事後談錢,附加條件則是要十字軍帶他一同起程,並順路幫威尼斯收復幾個港口。有何不可?但十字軍們中計了,丹多羅總督另有謀劃!開拔後十字軍實際上根本無法控制威尼斯船員,因為他們都只聽總督的命令,丹多羅總督很隨意地偏離原定路線,半途還接了個名叫亞歷克斯的流亡拜占庭王子上船。然後事情就更有趣了,這流亡的拜占庭王子居然要十字軍護送他回君士坦丁堡,「我的人民會張開雙臂歡迎我,而你們將得到更多的裝備和支援,然後再去收復聖地!並且我的國家還將替你們償清積欠威尼斯人的款項!」王子頭頭是道,總督連聲附和,十字軍將士們也動了心——早已聽說君士坦丁堡黃金之城的大名,就當是乘機游覽一番異國風情也是相當不錯……而且還有眼前這王子關於裝備和金錢的誘人許諾。於是,這支十字軍完全偏離了預定的路線,龐大的船隊駛向了拜占庭。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城下,不速之客抵達,那個流亡海外多年的王子得意洋洋地亮出了自己的旗號,張開雙臂等著國人的「擁抱」;城上的群眾也張開了雙臂,可惜不是「擁抱」,而是沖他做鬼臉,放聲嘲弄,用西紅柿丟他!看來他流亡海外也不是沒有理由的……但這下十字軍將士們可惱了,怎麼繞了那麼大彎子,費了那麼大週摺,等來的卻是這般狼狽的「歡迎儀式」?火冒三丈之餘士兵們向城牆上射擊泄憤,拜占庭軍隊一怒之下開炮打船,當場擊傷數艘,船隊被迫撤離岸邊。這下可好了,不僅原先王子所說的裝備和金錢成為空中的幻影,現在甚至連城也進不得,十字軍將士們原先滿懷的希望變成了極大的失望,他們暴跳如雷。在丹多羅總督「義憤填膺」的鼓動下,氣昏了頭的十字軍居然決定強行進入君士坦丁堡!這可是天大的冒險計劃,要知道這座城市曾經歷過比這些十字軍強10倍的敵人圍攻而屹立不倒!攻擊開始,海軍從海邊試圖搶灘,十字軍2000騎兵則登陸市郊取陸路進攻,拜占庭人自是不依,部陣抵抗。事情到了這里完全變了樣,本該在巴勒斯坦聖地和回教徒作戰的十字軍如今卻在錯誤的地點跟錯誤的對手開打了。

拜占庭軍防守嚴密,十字軍死傷眾多,連續數波強攻均毫無進展。丹多羅總督親帥領航旗艦向灘頭發起沖鋒……只見總督在隨從的攙扶下居然冒著箭雨親自踏上灘頭陣地,高舉佩劍,大聲吶喊。眼見此情此景,威尼斯人和十字軍戰士們洶涌的士氣從心中升起,一窩蜂地跟著沖上灘頭,瘋狂地沖擊拜占庭軍的防禦工事,戰況慘烈!歷經數次沖鋒,拜占庭防禦陣地終於失守,於是……就象一個裝滿水的大桶底部被鑿了個洞,再也止不住了!十字軍發瘋般地湧入城市,竟連續擊潰數批前來支援的拜占庭軍!真是諷刺!君士坦丁堡這座數百年來從未被回教徒攻破過的「捍衛上帝尊嚴」的堡壘最終卻被「章顯上帝榮耀之軍」攻破。順便說一句,十字軍東征這點子最早還是拜占庭教皇的主意。

破城後的十字軍真可用混亂二字來形容,目不暇接的珍寶使他們嘆為觀止,嘆為觀止之餘紛紛大肆掠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兵在外將命有所不聽!」大多是無產階級農民組成的士兵們完全失控,教堂內的黃金雕像成了他們搶劫的首要目標,甚至為爭奪財寶而互毆!他們將精緻華麗堪稱藝術瑰寶的黃金雕像砸碎,為的只是便於攜帶——在他們眼裡這只是黃金而不是工藝品。威尼斯人和其餘品位較高的十字軍將士則瞄準了教堂內的名貴圖畫書籍和工藝品,這些東西輕便易帶且極富收藏價值。

鬧劇持續了數周,拜占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十字軍並廢黜了拜占庭皇帝,隨十字軍而來的流亡王子亞歷克斯被捧上了王位……但拜占庭人對他並不買賬,他很快死於非命。大肆劫掠後十字軍終於滿載財寶而歸,奇怪的是丹多羅總督並沒再隨船回到威尼斯,他跟著留下來的部分十字軍繼續在拜占庭的土地上南征北戰。數年後,已九十高齡的他終於將生命交給了上帝,他長眠於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墓碑至今仍在。關於威尼斯的丹多羅總督到底跟拜占庭有何深仇大恨歷來眾說紛紜,就讓他隨歷史塵埃飄散而去吧。因著拜占庭的受創,此後威尼斯乘機取代了拜占庭的海上霸主地位,因此對於威尼斯人來說他們的丹多羅總督可謂是功勛卓著。

② 東古塔被炸,土耳其民眾在俄羅斯大使館前抗議這究竟是為什麼

因為土耳其為了實現其在敘利亞的利益,也曾支持一部分反政府武裝,同樣想利用這支武裝推翻巴薩爾政權,2015年俄羅斯受邀請參與敘利亞反恐,不僅有力的打擊了極端組織,並保全了巴薩爾政權,隨著打擊組織的任務接近尾聲,敘利亞政府軍要逐步恢復國家統一,敘利亞軍方2017年7月宣布在東古塔地區實施停火。

在東古塔地區的反政府武裝及平民遭到襲擊後,土耳其認為是俄羅斯支持了敘利亞政府軍,才最終導致了這場災難。於是大批土耳其民眾來到俄駐土使館前,抗議,民眾把怒火灑向了俄羅斯。



東古塔被叛軍通過挖壕溝、地道。尤其是地道據說有上下三層,這樣東古塔變成了一個巷戰勝地,政府軍的坦克裝甲部隊往往陷入巷戰泥潭不能自拔。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首先,6萬大軍團團包圍,已經斷絕了東古塔叛軍的所有外援。

③ 土耳其治安怎麼樣

土耳其的話我在那兒呆了3年了,我住在izmir,治安都非常不錯,偷盜神馬的基本沒有。
但是要看區域了,如果在istanbul的話,因為人口比較雜,肯定要亂一些,但是總的來說土耳其西部,愛琴海地區啊,和地中海那邊的話,治安都很好。但是女生的話還是要注意,因為那邊的男生確實會主動來和你說話神馬的,讓你覺得很不安全。不要晚上一個人走夜路,或者去偏僻的地方,基本上沒有問題。

④ 土耳其的戰亂地區是哪個地區,首都伊斯坦布爾安全嗎

土耳其的只是局部地區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主要是庫爾德人的區域。首都相對而言比較不錯

⑤ 中東大國土耳其為何屢遭敗績,真的是武器裝備不如別國嗎

土耳其屢遭敗績不是因為武器裝備不如別國。

土耳其正規軍的傷亡超過200人,設備損失慘重,而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叛軍殺害或傷害了3000多人。實際上,土耳其發起的軍事行動遭到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個鄰國的抗議,抗議土耳其冒著反恐的幌子,但它的確以庫爾德武裝為目標。當然,土耳其的算盤並沒有逃脫美國和俄羅斯的視線。兩國甚至向特種部隊同時派遣特種部隊到庫爾德武裝控制區,警告土耳其不要輕舉妄動。此外,敘利亞,伊拉克和庫爾德愛國聯盟也聯手切斷了土耳其繼續向南的旅程。在強大的綜合壓力下,土耳其被迫停止對庫爾德人的密集軍事打擊。

⑥ 中東這個地方為什麼常年戰亂不斷

從根本上說,是因為中東那裡有著一大票人為製造的國家。
整個中東,真正有歷史淵源的國家寥寥無幾。伊朗是古代波斯過渡而來,土耳其(如果算作是中東國家的話)是奧斯曼帝國過渡而來。這兩個國家的紛爭就相對小一些。
其他的國家,絕大多數都是在二十世紀初才創造出來的國家。他們的邊界劃定,並不是依照地理和族群,因而在劃定時就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⑦ 土耳其打仗嗎現在

土耳其一直在打仗,主要是和在伊拉克,敘利亞的庫爾克武裝力量打。

⑧ 二戰時土耳其是個什麼狀況

凱末爾死後,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麥特伊諾努(smet nnü)於1938年當選為土耳其第二任總統和人民共和黨主席,執政直到1950年. 伊諾努剛當上總統就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納粹德國和美英都竭力爭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陣營參戰.希特勒派特使游說伊諾努,而丘吉爾於1943年1月親赴土耳其的安達納,在一節列車車廂里密會伊諾努.同年4月,伊諾努密赴埃及,與出席第二次開羅會議的羅斯福和丘吉爾會晤. 在二戰初期,英美均覺得土耳其中立比較符合盟國利益,可以切斷德國與中東油源間的通道.但1942年盟軍戰事不利,丘吉爾一度希望土耳其參戰開辟中東戰線牽制德國,但羅斯福依然堅持土耳其中立較好.後來盟國考慮,土耳其一旦戰敗會造成無法收拾的災難性影響,因此還是決定讓土繼續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諾努雖然內心傾向盟國並且與美英領導人多次密晤,但他考慮,當時土耳其的凱末爾改革仍在進行中,經過多年戰亂的國民經濟並未完全恢復,仍需休養生息,而且土軍裝備與素質遠不能與德國相提並論,冒然與德宣戰將帶來一場民族災難.因此他決定繼續保護中立,同時與盟國保持友善關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戰後獲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蘇聯染指海峽. 伊諾努的計劃無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國家利益的聰明選擇,使土耳其在二戰中得到休養和發展,改革也繼續推進並獲得成功.二戰後,伊諾努就全面倒向美英並加入北約. 圖為1943年1月丘吉爾在安達納郊外一節列車車廂內密會伊諾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國的立場可見一斑.

希望採納

⑨ 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夜總會遭恐襲,你怎麼看

每年的新年跨年夜都是妖魔邪祟出沒的高危時期,法國跨年夜的街頭打砸搶已經成了慶祝新年的「保留節目」,儼然成為新的節日傳統了。去年法國跨年夜結束後,法國內政部長說,2015年至2016年的跨年夜,法國全境總計804輛汽車被狂歡者縱火,相比前一年下降約14.5%,洋溢著治安喜人的語氣,揭示的卻是移民問題帶來的社會無奈。今年法國跨年的燒車數據還沒出來,土耳其倒是出事了,聯想起前些日子柏林卡車襲擊,讓人不禁想問歐洲這樣的日子難道要沒完沒了的過下去嗎?


吃個牛排都能上頭條的特朗普


戰火紛飛的敘利亞每天都有人無聲無息的死在炮火下,與此同時CNN等世界級媒體正在頭條關注特朗普一家外出吃牛排的」突發新聞「,並經過激烈討論得出」新總統的對外透明度不高「的結論,理由是當選總統每一次外出,都需要和專門的總統媒體團隊打招呼,允許各大媒體跟隨。而特朗普卻甩開了媒體獨自去吃晚飯。


2016年是公認的冷戰結束後最動盪不安的一年,太多的意外事件出現一次次沖擊著人們的承受力。土耳其這種歐洲不要、亞洲不認的發展中國家近些年不斷的向極端主義靠攏,這是引火自焚的行為。巴爾干半島本來就是歷史上三大火葯桶之一,太多的戰亂災難發生在這里。極端宗教思潮一旦被煽動,最後必將吞噬始作俑者,土耳其新年恐襲案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土耳其人只能在這種尷尬和焦慮中提心吊膽的防備下一波恐怖襲擊的到來

⑩ 土耳其現在是否戰亂

土耳其目前並無戰亂,但是土耳其民族成分復雜,東南部的庫爾德武裝以及境內的突厥勢力,都是其內部不穩定因素。
土耳其曾經出兵干涉過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目的是想從石油產地分一杯羹。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5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9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1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