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與土耳其哪個發達
㈠ 世界上公認的發達國家是哪些
發達國家這一概念各國和各國際組織的認識都不一樣,於是得到的發達國家數目也不相同。
廣義的發達國家24個,主要是:
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瑞士、比利時、荷蘭、芬蘭、挪威、丹麥、瑞典、希臘、冰島、葡萄牙、西班牙、盧森堡、奧地利、澳大利亞、紐西蘭、愛爾蘭、南非等。
2010年11月4日聯合國發布的《201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認定的發達國家或經濟體有44個:
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捷克、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義大利、韓國、盧森堡、荷蘭、紐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國、安道爾、巴林、新加坡、巴貝多、汶萊、塞普勒斯、愛沙尼亞、中國香港、以色列、列支敦斯登、馬爾他、摩納哥、卡達、聖馬利諾、斯洛維尼亞、阿聯酋
其中,中國的香港算的是經濟體。新加坡一直都認為自己還不算發達國家,但不論從哪方面來看,新加坡都是國際公認的發達國家。南非,有一些國際組織認為按人均收入,南非不能列為發達國家,但是從國內工業體系構成來看,南非又可算為發達國家。像巴貝多、汶萊、塞普勒斯、阿聯酋等國,被列入發達國家,是有一定爭議的。
總之,關於發達國家這一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絕對權威的標准。各個國際組織都有自己的標准。不過,廣義的24個發達國家,是得到全世界的公認的。
㈡ 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土耳其哪個比較強
哪方面?問的太朦朧了,經濟德國第一,軍事法國第一,英國綜合實力強,義大利奢侈品跑車好,土耳其和這些國家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㈢ 土耳其發達還是中國發達土耳其這個國家經濟發達嗎
軍事方面是中國。經濟方面是土耳其。
軍事方面:
毋庸置疑,中國是世界一流軍事強國。土耳其屬於第三流軍事強國。
經濟方面:2014年土耳其人均GDP是10815美元,2014年中國人均GDP是6747美元。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西部工沿海,工業,農業都很發達,東部內陸相對封閉,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加上庫爾德人搞恐暴不斷較貧困。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1億噸,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森林面積2000萬公頃。但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
現在土耳其的通貨膨脹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尤其是政府推出新土耳其里拉(Yeni Turk Lirasi)以後。現在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在1.45-1.49之間波動。另外,你說的土耳其是不是很窮的問題,該國不是你說的那樣很窮。雖然國家整體經濟並不像歐美其他發達國家那麼雄厚,但是相比跟其他東歐,亞洲和非洲國家比還是很不錯的。土耳其的富人也非常的富裕,但窮人也不少。但那些窮人也不是極度的窮。在土耳其,哪怕是口袋裡沒一份錢了,沒有一點麵包吃了,人家也不會沒地方住,沒東西吃。因為,該國的伊斯蘭氛圍很濃厚,有很多宗教徒們賺了錢就專門捐給那些慈善機構,而那些機構又是負責幫助那些窮人的。所以,你去了土耳其會發現周圍的那些人哪怕是再窮可臉上依然帶著一幅幸福和滿意的樣子。在很多時候土耳其被列為發達國家的行列,可在有些時候卻又被列為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最值得讓人注意的是該國的軍力,是北約里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強。
土耳其發達還是中國發達 - : 土耳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他們發達的畜牧業,除了海峽非常發達,與土耳其海峽大發其財,與中國相比,土耳其並沒有很多支持的地方,但我們是中國人,巨大的資源遠遠高於他們,而我們的人均資源比別人小,但我們共同仍比土耳其強很多.
土爾其發達還是中國發達 - : 中國.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 : 是中國發達還是土耳其發達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稱作開發中國家、欠發達國家,指經濟、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較低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相對. 發展中國家的...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不過他們的牧業很發達,另外還有海峽也很發達,藉助土耳其海峽大發其財,與中國相比,土耳其有很多的不撐的地方,我們中國地廣而且資源遠遠高於他們,另外我們的人均資源量是比不上人家,但總起來說我們還是比土耳其強很多的.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 :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 :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世界上有24個發達國家: 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義大利、瑞典、芬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亞、紐西蘭、希臘、冰島、愛爾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 :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
土耳其算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 : 統計指標,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就算發達國家 土耳其算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這個國家經濟發達嗎? - : 現在土耳其的通貨膨脹沒有以前那麼嚴重,尤其是政府推出新土耳其里拉(Yeni Turk Lirasi)以後.現在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在1.45-1.49之間波動.另外,你說的土耳其是不是很窮的問題,該國不是你說的那樣很窮.雖然國家整體經濟並不像歐美...
土耳其是不是發達國家 - : 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
㈣ 二戰時,蘇聯和德國哪個整體軍事實力較強
在不列顛戰役失利之後,希特勒不得不把目光東移。當時德國可選擇的餘地已經非常小,不過兩處,一是經希臘進入土耳其進入中東,從反向打擊英國勢力,一是強行佔領蘇聯,從蘇聯尋找突破口。二戰中土耳其和德國的關系類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國的關系,都是親德但卻拒絕捲入戰爭,這種半同盟關系使德國無法直接對其進行軍事佔領,而且經土耳其進入亞洲,同樣要和蘇聯發生正面沖突,而從土耳其進攻其補給線要通過情況復雜的巴爾干半島,不如進攻蘇聯便利。另外有幾個錯誤判斷使德國認為進攻蘇聯是最佳選擇。一是三九年到四零年的芬蘇戰爭蘇聯損失巨大,人員損失達百萬之眾,此戰充分暴露了蘇軍戰鬥力非常低下軍隊組織能力差指揮員在遭到大清洗後素質不高的一面,而德國陸軍的實力顯然不是芬軍能相比的,芬蘇戰爭中德國向芬蘭派了大量的軍事觀察員,其主要目的是考察蘇軍的作戰能力,他們得出了錯誤的結論,影響了德國統帥部的決策。二是西線的速勝使德國統帥部對德軍的信心大增,二戰時一般認為法軍是歐洲最強大的陸軍,其戰鬥力在蘇軍之上,而這支最強大的陸軍不過一個多月就被消滅掉,使德國統帥部高估了德軍的實力。三是在蘇聯剛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請洗,有經驗的軍隊指揮員被大量清洗掉,嚴重影響了蘇軍的實力;四是蘇聯剛經歷的大清洗使德國人錯誤地覺得蘇聯人已經不會再支持斯大林政權,錯誤地估計了政治形式。五是對蘇聯後續作戰能力和英美等國對蘇聯超越意識形態的堅決支持估計不足,錯誤地判斷西方會因為意識形態的分歧坐視蘇聯滅亡,而英國在歐洲一貫的方針是縱容德國人東進,這種方針加深了德國統帥部的錯誤判斷。
此外從經濟上考慮,蘇聯當時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烏克蘭則是蘇聯的糧倉,高加索有歐洲最重要的油田,頓巴斯有最大的煤礦,這些生產能力及資源,是德國異常渴望得到的,德國希望通過佔領蘇聯而獲得巨大的戰略物質,可以成倍地加強德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應付將來可能的美英聯合對德作戰。
此外,從更大的戰略方針考慮,擊敗蘇聯可以迅速和日本匯合,打通更有意義的亞歐大陸線,徹底切斷英國殖民主與本土的聯系,徹底突破英國現實乃至美國潛在的封鎖,將美國孤立在美洲,進行反封鎖。
至於說奪取生存空間等等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宣傳報道,希特勒是個政客,政客的特徵之一就是不為情緒左右只為利益左右,他的野心只有在具體的利益驅動及利害關系的衡平下才有實現的可能,而且德國總參謀部、最高統帥並不僅僅只有希特勒一個人,實際上德國的將軍們在四一年也對進攻蘇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德國已經上了戰船,只有兩條路,勝利或毀滅,希特勒的賭徒心態只是加重了下注的籌碼而已。
那麼,德國不進攻蘇聯可以不可以呢?這對德國同樣是危險的,德國軍事指導思想就是速勝而不是相持,相反,英國的指導思想卻是相持,可以說,德英相持,對德不利,對英有利。作為蘇聯來說,尤其希望看到這種相持,當德國在相持中逐漸被弱化的時候,蘇聯必然會採取和德國一樣的方法: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單方面進攻,這一點,德國統帥部應該有共識,而且看得非常清楚,從蘇聯在波蘭戰役及其後的吞並波羅地海各國、芬蘇戰爭來看,蘇聯的胃口不亞於德國。現實的危險是,德英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德國在空前的勝利下暗藏著致命的危機,就好比一個人練就了吸星大法但卻損害了心臟一樣。德國進攻蘇聯是看到戰勝英國無望而且有著非常現實的失敗危險時,不得已採取的賭博行為。這才是德國在四一年進攻蘇聯的真正原因。
㈤ 歐洲最強的國家是哪個
足球方面西班牙,德國,義大利,法國。(個人意見)
㈥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土耳其不是發達國家,土耳其是發展中國家。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 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
(6)德國與土耳其哪個發達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中央情報局將土耳其分類為發達國家,但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通常將土耳其認定為新興工業化國家,然而美林證券、世界銀行及經濟學人雜志將其歸類為新興市場。
土耳其擁有世界七大奇跡中的阿爾忒彌斯神廟和毛瑟陸斯陵墓。卡帕多奇亞石林的仙女峰和石駱駝。
㈦ 土耳其和德國哪個國家面積大
土耳其面積要比德國大
土耳其面積為783356km2 ;德國面積357168km2 。
土耳其是德國面積的2.1倍。
二者對比。紅色為德國,綠色為土耳其
㈧ 土耳其是發達國家嗎
應該跟周圍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差不多吧。
土耳其屬發展中經濟,私有和公有經濟成分並存,主要以農業和製造業為基礎。雖然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快於人口增長,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低於歐洲國家。
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5,使用一半左右的勞動力。在一般情況下,土耳其的大多數糧食作物可以自給。大部分可耕地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中小麥和大麥的種植面積最大。經濟作物(棉花和煙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狹窄海岸地區的低地得到大面積灌溉,生產榛子、無核小葡萄、葡萄乾和水果(包括柑橘、檸檬和甜瓜),也種植蔬菜供應國外市場。在常年長草的牧場,可牧放綿羊、少量的牛和山羊。森林主要是針葉林,大約佔全國面積的1/4,主要分布在黑海周圍,至今很少開發。
采礦業以國有公司為主,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地方開採的鐵礦、煤、褐煤、鋁土和銅為國家重要的新興工業提供原材料。土耳其是主要的鉻鐵礦生產國,多數用於出口。由於國內石油資源有限(只能滿足1/6的需求),該國不得不花費大量外匯進口石油。2/3的電力由熱電廠生產,大約1/3的電力由水電站提供。
製造業使用大約1/10的勞動力,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盡管生產率低,但由於棉花在當地種植,工人工資也低,紡織業(包括紗線、織物和地毯)仍然是20世紀70~80年代增長迅速的工業,盡管生產率不高。石化工業在80年代初發展很快。土耳其已成為中東地區主要的鋼鐵生產國。工程機械工業也發展迅速。旅遊業是國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農村失業狀況比城市更嚴重,但在伊斯坦布爾以外,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仍然短缺。根據1947年頒布的勞工法,工會為合法組織,此後發展迅速;工人工會聯合會是最大的組織。70年代,土耳其許多非技術工人前往西歐國家(主要是西德)尋找工作,但80年代以後,去國外打工的趨勢已從歐洲轉向中東國家。政府在80年代執行緊縮開支計劃,同時由於在國外工人的匯款增加,使土耳其能夠大大抵消其長期存在的貿易赤字。
土耳其的鐵路系統總長度為8400千米,公路系統中只有大約1/7鋪有路面,但汽車運輸仍然佔主導地位。國際和國內海運依靠伊斯坦布爾港、伊茲密爾港和梅爾辛港,但石油化工產品的主要海運終點則在伊斯肯德倫附近。國際機場位於伊斯坦布爾、安卡拉和伊茲密爾附近。
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佔一半。主要出口貿易夥伴有德國、義大利和美國。伊拉克的石油是主要進口貨物。德國為土耳其提供了大量進口機器和設備。
產業:紡織、食品加工、汽車、電子、礦業(煤、鉻、銅、硼)、鋼鐵、石油、建築、木材、造紙。
失業率: 9.9%,未充分就業率:4%(2007年統計)。
貧困人口比例:20%(2002年統計)
出口:油、電力、服裝、食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設備。
進口:電力、機械、化學製品、半成品、燃料、運輸設備。
㈨ 土耳其軍事實力怎麼樣 是世界強國嗎 跟德國關系好不好
土耳其是北約國家,尤其空軍實力頗為不俗。但是說強國嘛,應該軍事方面算二流強國吧。跟美國關系極好,跟德國倒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