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什麼醫院
1. 土耳其有哪些重要的城市
上面說過的我不說了,補充一下; 特別重要及主要留學城市: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扼黑海出入門戶,當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人口950萬(不含流動人口)。
伊斯坦布爾為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築城,取名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將其重修,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成為東羅馬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工業運輸、貿易和文化中心。全國50%的進口、15%的出口通過該市進行。該市的工業資本、工人人數以及產量均佔全國的50%,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51.5%。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水泥、煙草、船舶修理等。附近耕地面積較少,但農業發達,作物主要有小麥、燕麥、大麥和甜菜。此外,漁業、畜牧業、園藝業也比較發達。
伊斯坦布爾是聯系歐亞的樞紐,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1973年建成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使該市歐亞兩部分連在一起。1998年第二座海峽大橋落成。該市阿塔圖爾克機場是土最大的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可起降各種大型噴氣式飛機,現仍在擴建中。
伊斯坦布爾多名勝古跡和伊斯蘭教教寺院。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宮博物館、道爾巴馬赫切宮殿、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阿亞索非亞博物館等。大學有伊斯坦布爾大學、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海峽大學以及其它高等院校。
安卡拉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海拔978米,人口約369萬,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公元前13世紀,赫梯人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當時被稱為「安庫瓦」或者變音「安基拉」,之後幾經演變就成了「安卡拉」。該地區先後被弗利吉亞人、高盧人、羅馬人和拜占庭人佔領。1345年,蘇丹奧爾汗·加齊攻克安卡拉,將其並入奧斯曼帝國版圖。
土耳其首都原為伊斯坦布爾,本世紀初,阿塔圖爾克·凱末爾領導土耳其人民進行反抗外國侵略和推翻蘇丹封建帝制的資產階級革命。由於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漸成了斗爭的中心,同時也出於安全的考慮,革命勝利後於1923年10月13日正式定為共和國首都。
安卡拉市區分新、舊城兩部分。老城以古城堡為中心,街道狹窄,建築破舊,至今仍保留著奧斯曼時代的風貌;新城環繞在老城東、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區最為整齊,大國民議會和政府主要部門都集中在該地區。
安卡拉以政治中心和商業城市聞名。工業不很發達,有一些工廠生產軍火、機械、電子、紡織、水泥、和食品等。農業發達,是土耳其的主要小麥產區之一。此外還產土豆、蠶豆、甜菜等。水果以西瓜、甜瓜、蘋果、梨著名。牲畜主要以飼養牛、羊為主,安卡拉山羊及其皮毛馳名世界。安卡拉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沖,鐵路和空中航線通向全國各地,是連接土東西兩部分的樞紐。
安卡拉的名勝古跡有:阿塔圖爾克陵墓、赫梯博物館、丘布克水庫等。
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緊靠愛琴海,有優良的港口和鐵路網,工業和貿易都十分發達。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曾被希臘佔領,1922年土耳其人奪回了伊茲密爾。
伊茲密爾的工業產品主要有:紡織品、煙草、肥皂和加工食品。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土豆、棉花、煙草、橄欖油、葡萄和無花果。
伊茲密爾周圍到處都是愛琴文明的遺跡。距伊茲密爾六七十公里處,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古城——以弗所(古名Ephesus,現名Efes),至今已兩千餘年。
公元前六世紀,希臘亞歷山大大帝開始這座城市的建設,羅馬帝國入侵後,繼續這座城市的建設。該城設施完善,有城牆、劇院、浴場、體育館、市集、妓院、音樂廳、圖書館,是龐貝古城的8倍。其中的劇院是世界上最大的羅馬古劇場,現在還有很多演出在此舉辦。圖書館是公元二世紀該城的總督為紀念其父親而建造的,至今大門依然挺立。該城在公元17世紀的一次大地震中被嚴重摧毀,後經修復和遺棄,成為現在的樣子。 國家基本概況: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代碼TR(Turkey )
國名釋義:「土耳其」一詞由「突厥」演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家主權日: 4月23日。
國土: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
面積:780576平方千米(3% 在歐洲,97%在亞洲,歐洲部分稱為色雷斯,亞洲部分稱為安納托利亞)
坐標:北緯39°,東經35°。
土耳其國旗 人口:7200 萬(2006年)。
民族:土耳其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其餘為庫爾德人(15%)、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等。
宗教:居民中99%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1% 的人口為亞美尼亞東正教,希臘東正教,猶太教,天主教和其它 。
語言:土耳其語為官方語言,庫爾德語、扎扎其語、阿澤里語、卡巴爾達語。
首都:安卡拉/Ankara。
貨幣:土耳其里拉(YTL)。
政體:議會民主制
法律體系:源於歐洲大陸法系的民法體系,尚不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2小時;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
憲法:1982年11月7日頒布。
國際電話碼: 90。
國歌: 《獨立進行曲》 。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桿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五角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志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 和國」。
國花:鬱金香。
國鳥:紅翼鶇。
名勝:里洛瓦溫泉,特洛伊城遺址,卡帕多西亞,庫石湖。
世界遺產:伊斯坦布爾歷史區,戈雷邁谷地和卡帕多西亞石窟區,迪夫斯大清真寺和醫院,哈圖沙,內姆魯特山,桑索斯和萊頓遺址,赫拉波利斯和斯帕姆科卡萊,桑美蘭博盧城。
國家政要:總統阿卜杜拉·居爾 (Abllah Gul),2007年8月28日正式就任。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2007年7月辭去職務,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發黨在7月贏得議會選舉,8月,總統授權他組建第六十屆新政府;大國民議會議長柯克薩爾·托普坦,2007年8月當選 。
法定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土耳其語 備注 。
元月一日 元旦 Y�0�3l ba�0�6�0�3 -
四月二十三日 國家主權和兒童節 Ulusal Egemenlik ve Çocuk Bayram�0�3 -
五月十九日 國父紀念日,青年和運動節 Atatürk'ü Anma Gençlik ve Spor Bayram�0�3 -
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陵 八月三十日 戰勝紀念日 Zafer Bayram�0�3 -
十月二十九日 共和國紀念日 Cumhuriyet Bayram�0�3 -
伊斯蘭歷十月一日 開齋節 Ramaz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3天 。
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 古爾邦節(宰牲節) Kurban Bayram�0�3 宗教節日 4天 。
2.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簡介
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
伊斯坦布爾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稱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改名君士坦丁堡。
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習慣上稱為伊斯坦布爾。直到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之後,遷都安卡拉。
(2)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什麼醫院擴展閱讀:
於伊斯坦布爾現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紅銅時代的人,定居於伊斯坦布爾安那托利亞方向的土丘,當地發現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
鄰近的卡迪凱爾(或稱卡爾西頓)發現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遺址。早於前667年在墨伽拉國王拜佔率領下他在海峽歐洲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區殖民之前,卡爾西頓的摩達角是希臘人城邦麥格拉在前685年第一個選擇殖民的地點。
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個古舊的港口城鎮「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紀建立,鄰近的是「西美斯策拉」,是老普林尼曾在他歷史著作中記述過的一個城鎮。
伊斯坦布爾現時只有數座屬於力高斯時期的城牆和建築存在,鄰近薩拉基里奧角(土耳其語: Sarayburnu),現時著名的托普卡帕宮位處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時代,其衛城正位於現時托普卡帕宮位處的地方。
拜占庭在奈哲爾與塞維魯的戰爭中支持奈哲爾,使拜占庭於196年被羅馬帝國軍圍困,受到極嚴重的破壞。
後來成為皇帝的羅馬皇帝塞維魯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復繁榮,以他兒子的名字一時改稱為 Augusta Antonina 。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憑夢中先知的指示讓拜占庭城成為帝國新首都的理想選址。
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卓里波里斯戰役終於擊敗了剩下與他共治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李錫尼烏斯,結束了四位皇帝爭斗的時代。
終於結束了名存實亡的四帝共治體制,而且當時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底亞(今伊斯坦布爾以東100公里的伊茲密特)亦是較高級的羅馬首府城市。
六年後的330年,拜占庭(當時更名為新羅馬,後來亦稱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後其兩個兒子瓜分了羅馬帝國,其中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部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作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於歐亞兩陸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發起而奪取耶路撒冷,但十字軍卻轉而攻佔君士坦丁堡,該市被洗劫和褻瀆。該市隨後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希望以這個國家代替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分裂成為數個國家,當中的尼西亞帝國在米哈伊爾八世率領下於1261年重奪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是希臘文化的傳承,並成為了東正教的中心。很多宏偉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聖索非亞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
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現時仍然在伊斯坦布爾法納爾區的聖喬治大教堂內。
在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興而強大的帝國包圍,最明顯的是奧斯曼土耳其人。
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圍城之後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該市很快就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
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數十年,君士坦丁堡因與外間隔絕及日益嚴重的經濟破產而衰落,它的人口驟減至三至四萬人,市內大片地區無人居住。
因此蘇丹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復原該市的經濟,建立了大型的有蓋市集和邀請逃難了的東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虜亦被釋放,在城中定居。
同時,魯米利亞和安那托利亞地區的行政首長被下令要運送四千個家庭入城居住,當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人,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多種族社會。
蘇丹亦與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築瑰寶,包括托卡比皇宮和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宗教遺址亦賦予地方以興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並毗鄰學校、醫院和公眾浴場。
蘇萊曼一世的統治是藝術和建築學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築師西蘭設計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築,同時陶藝與書法藝術亦興旺起來。
該市於1890年代開始現代化,興建了大橋、完善的供水系統、鋪設電燈和引入了有軌電車與電話。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卡拉。在共和國早年,君士坦丁堡被以為會成為共和國新的首都。
土耳其政府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正式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布爾」。1950年代伊斯坦布爾的建築經歷了很大的改變,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廠建成。
有時有些歷史建築被拆卸以興建現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大街和公眾廣場。該市一度數目眾多和繁盛的希臘社群,當中剩餘的希臘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布爾大屠殺後,有很多離開回到了希臘。
1970年年代伊斯坦布爾人口開始急速上升,從安那托利亞來的人都湧入伊斯坦布爾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廠在市郊建成。
這一陣子的人口增長導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長。很多偏僻的村落被並入城市版圖。
今日,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是現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經濟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斯坦布爾
3. 土耳其醫療系統怎麼樣
土耳其醫療衛生條件較好,各個城市均有健全的醫院、診所和急救設施,治療方式以西醫為主。醫療保險覆蓋大部分城鎮。享受醫療保險者在公立醫院就醫幾乎免費,但預約時間較長。
4.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無愧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原因在於什麼
有一首歌這樣唱: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
內心就真的跟著蠢蠢欲動了。
東京和巴黎都是我們熟知的城市,但土耳其相對來說,還真是比較陌生的。但其實土耳其除了可以坐熱氣球,還有其他的好玩兒的城市,比如伊斯坦布爾,下面就來說說伊斯坦布爾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1.藍色清真寺
大巴扎
大巴扎是伊斯坦布爾最大的室內集市。據統計,這里有4千多家商鋪,超過2萬人在這里工作,對於很多遊客愛說,這里不僅可以購物,更是遊玩的景點。
大巴扎主要售賣糖果,首飾,地毯,燈飾等當地特色產品,看得人眼花繚亂。還有著名的土耳其陶瓷,五顏六色,很是養眼。琉璃燈點亮後,一片絢麗,非常好看。
去土耳其一定要去的就是伊斯坦布爾,好看又好玩兒。
5. 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
地跨歐亞兩洲的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伊斯坦布爾省省會。全市面積 254平方公里,人口 548萬,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羅馬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築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橋。有紡織、食品、陶瓷、玻璃、機械、汽車製造、船帕修造等工業。也是重要漁港。有蘇里曼尼耶清真寺等名勝古跡。
伊斯坦布爾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峽,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爾)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爾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里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布爾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O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布爾建於公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占庭,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於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布爾。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國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遷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布爾仍然是土耳其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
伊斯坦布爾不僅地理上橫跨兩洲,而且還兼收並蓄歐、亞、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藝術之精粹,從而成為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隨之遺留下許多源遠流長的名勝古跡。伊斯坦布爾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築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東西方交匯點的生動見證。在古代東方博物館展有蘇美爾人的頭像、巴比倫人的瓦器、亞述人的浮雕等,這些都是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各民族史前時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有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其中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藝術的傑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關於聖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畫,是拜占庭藝術的代表作。在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雕梁畫棟、鏤金刻銀,有許多奧斯曼時期的藝術珍品。在市內西岸舊城區里,歷代各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最能說明伊斯坦布爾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匯點的名勝古跡是阿亞索菲亞博物館、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和托普卡珀博物館。
阿亞索菲亞博物館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堂。它是一個氣勢宏偉的長方形石頭建築,上面巨大的穹頂,直徑31米,離地面55米。底部四周有40個大玻璃窗,4座雄偉的拱門,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築。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禮塔,將這座千年歷史的大教堂改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將它改為博物館。
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建成於1616年,與一般清真寺不同的是它有6個宣禮塔。由於它的四周牆壁鑲嵌著兩萬多塊藍色花瓷磚,使得大廳里光線顯得格外柔和、靜謐,故又稱「藍色清真寺」。據傳燒制這些瓷磚的工匠是從波斯招來的,所以它展示了奧斯曼建築藝術和東方建築藝術的淵源關系。
托普卡珀博物館建於1478年。這里除了收藏著土耳其歷史上許多珍貴文物和文獻以外,還收藏著1.7萬多件中國古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據說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德累斯頓藝術博物館,為世界第三位。
伊斯坦布爾市分成三個區:位於歐洲的舊城區和貝依奧盧商業區,以及位於亞洲的於斯屈達爾區。1973年建成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橋長1560米,一橋飛渡歐亞,天塹成通途。該市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轉運全國57%的進口和11%的出口貨物,生產全國1/3的工業品。伊斯坦布爾不僅海上運輸發達,鐵路運輸也相當發達,這里是歐洲「東方鐵路」的終點,又是「巴格林鐵路」的起點。商業繁榮有其悠久的歷史,位於西岸歐洲的貝依奧盧區有個商場建於1461年,佔地3萬平方米,內有16條街巷,3000多家店鋪,出售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風光秀麗、古跡繁多、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使伊斯坦布爾成為一座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 *) =*">
6. 土耳其有哪些大學
公立大學:
一、伊斯坦布爾大學(İstanbul Üniversitesi)
成立於1453年,是土耳其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歐洲最早的十所大學之一。該校在伊市共有9個校區,下設17個學院(醫學院、法學院、文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政治學院、神學院等)、5個系(體育系、信息系、土耳其語系、外語系、藝術系)、12所高等教育培訓學院及數十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現有教職員工5000餘名,在校學生55000人(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預科生)。
二、海峽大學(Boğaziçi Üniversitesi)
成立於1971年,前身為羅伯特高中(美國人於1863年所建)。下設4個學院(教育學院、科學與文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建築工程學院)、3所高等教育培訓學院(外語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學院)、6個研究所(社會學研究所、Kandilli地震研究所、自然科學研究所、環境學研究所、化工研究所、阿塔圖爾克研究所)。現有教職員工900餘人,在校學生11000人。
該校確立了以研究為主的建校體制,重視研究生培養和學術研究,是土最知名的大學之一,其經濟管理學院尤為出名,土商界成功人士大多畢業於該校。
7. 土耳其的醫療實力怎麼樣
公共數據表明,土耳其國際衛生機構認證標準的醫院數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四。目前土耳其約有1,500家醫療機構,其中600名是私營機構,至少100家醫療機構都擁有吸引外國遊客的實力。
近年來,土耳其的醫療旅遊服務行業增長迅速。在權威數據分析機構Numbeo最新發布的全球健康醫療水平排名上,土耳其已攀升至第28名,名列美國、義大利、中國香港特區等傳統經濟發達國家與地區之前。
先進的治療方法、較低的治療成本和相對自由的醫療體驗是遊客選擇醫療旅遊的主要原因。例如,公開數據顯示,心瓣膜手術在美國的費用約為150,000$,但在土耳其僅為17,000美金;雖然土耳其病人等待時間長達兩周(不包括移植),但在其他國家可達18個月;作為土耳其公民可以享受由社會安全局保險的免費手術。
截至2020年11月,土耳其的健康醫療水平已經位居世界No.28,力壓美國、義大利、瑞典
土耳其擁有更加安穩的國內外局勢
權威數據分析機構Numbeo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土耳其的安全指數已升至60.50分,和中國、西班牙、德國等大國相近,比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等歐美國家更靠前。
土耳其拒絕戰爭,更不用說戰爭的隱患了。土耳其一直奉行和平至上的外交政策,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歐洲的主戰場離北非邊界如此之近,它也沒有加入戰爭。
土耳其經濟實力一直在穩步提升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的2020年全球經濟預測,土耳其在全球GDP預測中排名第20位,超過中國香港和瑞士。目前土耳其旅遊市場經濟大熱,加上土耳其醫療火熱,吸引大量高醫療水平人才加入土耳其,土耳其經濟還在持續增長中,發展潛力巨大。
後疫情時代,土耳其經濟也釋放出很大的發展潛力,而民眾對於政府的信心也在不斷上升。加上目前土耳其政府為了重新刺激經濟復甦,出台了很多利好的政策,所以相信接下來一段時間,土耳其房產市場也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所以對於想要在土耳其房產市場一展拳腳的投資者來說,此時是絕佳的投資機會。
懷恩投資移民順利幫助客戶實現出國移民、子女輕松入讀名校、安家創業於異域的夢想。幫您移民土耳其,一站式服務,讓您全家無後顧之憂。
8.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大學有什麼專業
伊斯坦布爾大學,成立於1453年,是土耳其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歐洲最早的十所大學之一。該校在伊市共有9個校區,下設17個學院(醫學院、法學院、文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政治學院、神學院等)、5個系(體育系、信息系、土耳其語系、外語系、藝術系)、12所高等教育培訓學院及數十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現有教職員工5000餘名,在校學生55000人(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預科生)。現任校長為Mesut Parlak教授,畢業於伊斯坦布爾大學醫學院,曾長期在醫學院任職。
2006年該校與浙江大學建立友好校際關系
此大學的國際關系系,法律系,等政法之類的專科在土耳其看來是很不錯的,該大學的醫學院可以說是土耳其最厲害的了, 這個大學的很多系都分成土語和英語教學,比如說經濟管理方面的
9. 伊斯坦布爾的介紹資料漢譯英
英漢對照:
伊斯坦布爾 Istanbul
舊稱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古稱拜占廷(Byzantium)。
土耳其城市和海港。位於黑海口的一個半島上,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地跨亞歐兩洲。公元前8世紀拜占廷被建成一個希臘殖民地。公元前512年移交給波斯帝國,後來又被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公元1世紀拜占廷成為羅馬人治下的一個自由城。330年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定於該城,後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它一直是拜占廷帝國的都城,直到5世紀末羅馬帝國衰落。6~13世紀該城先後被波斯人、阿拉伯人、保加利亞人和俄羅斯人圍攻。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被佔領(1203),由拉丁基督教徒統治。該城1261年重歸拜占廷統治。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都城,取名為伊斯坦布爾。1923年土耳其將首都移到安卡拉,君士坦丁堡於1930年正式更名為伊斯坦布爾。該城許多歷史古跡都位於中世紀有圍牆的古城(斯坦布爾)。伊斯坦布爾的建築珍品包括聖索非亞教堂、蘇萊曼清真寺(1550~1557)和布魯清真寺。其教育機構有伊斯坦布爾大學(1453年成立),為土耳其最古老的大學。
Istanbul
formerly Constantinople ancient Byzantium
Situated on a peninsula at the entrance to the Black Sea, Turkey's largest city lies on either side of the Bosporus and thus is located in both Europe and Asia. Byzantium was founded as a Greek colony in the 8th century BC. Passing to the Persian Achaemenian dynasty in 512 BC and then to Alexander the Great, it became a free city under the Romans in the 1st century AD. The emperor Constantine I made the city the seat of the Eastern Roman Empire in 330, later naming it Constantinople. It remained the capital of the subsequent Byzantine Empire after the fall of Rome in the late 5th century. In the 6th–13th centuries it was frequently besieged by Persians, Arabs, Bulgars, and Russians. It was captured by the Fourth Crusade (1203) and turned over to Latin Christian rule. It was returned to Byzantine rule in 1261. In 1453 it was captured by the Ottoman Empire and made the Ottoman capital. When the Republic of Turkey was founded in 1923, the capital was moved to Ankara, and Constantinople was officially renamed Istanbul in 1930. Many of the city's historic sites are located in the medieval walled city (Stamboul). Among its architectural treasures are the Hagia Sophia, the Mosque of Süleyman, and the Blue Mosque. Its ecational institutions include the University of Istanbul (founded 1453), Turkey's olde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