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什麼時候加入的聯合國
❶ 所以聯合國成立的時間以及所以聯合國的名字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10月24日
成員國:
截止到2006年6月,聯合國共有會員國192個。其中亞洲39個,非洲53個,東歐及獨聯體國家28個,西歐23個,拉丁美洲33個,北美、大洋洲16個。另外,有2個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國:梵蒂岡和巴勒斯坦(地位高於梵蒂岡)。具體情況如下(國家前面加 * 號者為聯合國創始國,後面為加入日期):
亞洲國家(39個): 阿富汗 (1946.11.19)
巴林 (1971.9.21)
孟加拉國 ( 1974.9.17) 不丹 (1971.9.21)
緬甸 (1948.4.19) *中國 (1945.10.24) 塞普勒斯 (1960.9.20)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亞 (1950.9.28) *伊朗 (1945.10.24) *伊拉克 (1945.12.21) 以色列 (1949.5.11)
日本 (1956.12.18) 約旦 (1955.12.14) 柬埔寨 (1955.12.14) 科威特 (1963.5.14)
寮國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馬來西亞 (1957.9.17) 馬爾地夫 (1965.9.21)
蒙古 (1961.10.27) 尼泊爾 (1955.12.14) 阿曼 (1971.10.7) 巴基斯坦 (1947.9.30)
*菲律賓 (1945.10.24) 卡達 (1971.9.21) *沙烏地阿拉伯 (1945.10.24) 新加坡 (1965.9.21)
斯里蘭卡 (1955.12.14) *敘利亞 (1945.10.24) 泰國 (1946.12.16) *土耳其 (1945.10.24)
阿聯酋 (1971.12.9) 葉門 (1947.9.30) 越南 (1977.9.20) 汶萊 (1984.9.21)
大韓民國 (1991.9.17) 朝鮮 (1991.9.17) 東帝汶 (2002.9.27)
非洲國家(53個): 阿爾及利亞 (62.10.8)
安哥拉 (1976.12.1)
貝南 (1960.9.20) 波札那 (66.10.17)
布吉納法索 (60.9.20) 蒲隆地 (1962.9.18) 喀麥隆 (1960.9.20) 維德角 (1975.9.16)
中非 (1960.9.20) 查德 (1960.9.20) 葛摩 (1975.11.12) 剛果(布)(60.9.20)
象牙海岸 (60.9.20) 吉布地 (1977.9.20) * 埃及 (1945.10.24) 赤道幾內亞 (68.11.12)
* 衣索比亞 45.11.13 厄利垂亞 93.5.28 加彭 (1960.9.20) 甘比亞 (1965.9.21)
迦納 (1957.3.8) 幾內亞 (1958.12.12) 幾內亞比索 (1974.9.17) 肯亞 (63.12.16)
賴索托 (66.10.17) * 賴比瑞亞 (45.11.2) 利比亞 (1955.12.14) 馬達加斯加 (60.9.20)
馬拉維 (1964.12.1) 馬里 (1960.9.28) 茅利塔尼亞 (1961.10.7) 模里西斯 (1968.4.24)
摩洛哥 (56.11.12) 莫三比克 (1975.9.16) 納米比亞 (1990.4.23) 尼日 (1960.9.20)
奈及利亞 (60.10.7) 盧安達 (1962.9.18)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75.9.16 塞席爾 (1976.9.21)
塞內加爾( 60.9.28) 獅子山 (61.9.27) 索馬里 (1960.9.20) * 南非 (1945.11.7)
史瓦濟蘭 (68.9.24) 坦尚尼亞 (61.12.14) 多哥 (1960.9.20) 突尼西亞 (1956.11.12)
烏干達 (1962.10.25) 剛果(金) (60.9.20) 尚比亞 (1964.12.1) 辛巴威 (80.8.25)
蘇丹 (1956.11.12)
東歐國家及獨聯體國家(28個):
阿爾巴尼亞 (55.12.14)
保加利亞 (1955.12.14)
*白俄羅斯 (1945.10.24) 波黑 (1992.5.22)
克羅埃西亞 (1992.5.22) 捷克 (1993.1.19) 愛沙尼亞 (1991.9.17) 匈牙利 (1955.12.14)
拉脫維亞 (1991.9.17) 立陶宛 (1991.9.17) * 波蘭 (1945.10.24) 馬其頓 (1993.4.8)
摩爾多瓦 (1992.3.2) 羅馬尼亞 (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斯洛維尼亞 92.5.22
亞美尼亞 (1992.3.2) * 烏克蘭 (1945.10.24) 哈薩克 (1992.3.2) 吉爾吉斯斯坦 (92.3.2)
烏茲別克 (92.3.2) 喬治亞 (1992.7.31) 塔吉克 (1992.3.2) 亞塞拜然 (1992.3.2)
土庫曼 (92.3.2) * 俄羅斯 (45.10.24) * 塞爾維亞共和國 45.10.24 黑山共和國 (2006.6.28)
西歐國家(23個):
安道爾 (1993.7.28)
奧地利 (1955.12.14)
* 比利時 (1945.12.27) * 丹麥 (1945.10.24)
芬蘭 (1955.12.14) * 法國 (1945.10.24) 德國 (1973.9.18) * 希臘 (1945.10.25)
冰島 (1946.11.19) 愛爾蘭 (1955.12.14) 義大利 (1955.12.14) 列支敦斯登 (1990.9.18)
* 盧森堡 (1945.10.24) 馬爾他 (1964.12.1) 摩納哥 (1993.5.28) * 荷蘭 (1945.12.10)
* 挪威 (1945.11.27) 葡萄牙 (1955.12.14) 聖馬利諾 (1992.3.2) 西班牙 (1955.12.14)
瑞典 (1946.11.19) * 英國(1945.10.24) 瑞士 (2002 .9.10)
拉丁美洲國家(33個):
*阿根廷 (1945.10.24)
安地卡及巴布達(81.11.11)
巴哈馬 (1973.9.18) 巴貝多(66.12.9)
貝里斯 (1981.9.25) * 玻利維亞 (1945.11.14) * 巴西 (1945.10.24) * 智利 (45.10.24)
*哥倫比亞 (1945.11.5) * 多米尼加 (45.10.24) 多米尼克(78.12.18) * 哥斯大黎加45.11.2
*厄瓜多 (1945.12.21) * 薩爾瓦多 (1945.10.24) 格瑞那達 (74.9.17) * 瓜地馬拉 45.11.21
蓋亞那 (1966.9.20) * 海地 (1945.10.24) * 宏都拉斯(45.12.17) 牙買加 (62.9.18)
* 墨西哥 (1945.11.7) * 尼加拉瓜 (1945.10.24) * 巴拿馬(45.11.13) * 巴拉圭 45.10.24
* 秘魯 (1945.10.31) 聖露西亞 (1979.9.18) 蘇利南(75.12.4) * 委內瑞拉 45.11.15
* 烏拉圭 (1945.12.1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62.9.18 * 古巴 (45.10.24)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83.9.23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80.9.16)
北美、大洋洲國家(16個):
*澳大利亞 (1945.11.1)
斐濟 (1970.10.13)
* 紐西蘭 (1945.10.24) 巴布亞紐幾內亞 (75.10.10)
索羅門群島 (78.9.19) 萬那杜 (1981.9.15) 薩摩亞 (1976.12.15) 馬紹爾群島 (91.9.17)
帛琉 (1994.12.15) * 美國 (1945.10.24) * 加拿大 (1945.11.9) 密克羅尼西亞 (91.9.l7)
吉里巴斯 (99.9.14) 諾魯 (1999.9.14) 湯加 (1999.9.14) 吐瓦魯 (2000.9.5)
☆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93年1月1日分成捷克、斯洛伐克兩個國家。捷、斯於1993年1月19日同時加入聯合國。
☆ 埃及和敘利亞均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58年2月21日,埃、敘合並為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獨立國家地位,同時恢復其聯合國成員資格。1971年9月2日,阿聯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73年9月18日同時加入聯合國。民主德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兩個德國合並為一個主權國家。
☆ 印度尼西亞於1965年1月20日宣布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印尼決定重新參加聯合國的活動。1966年9月28日,印尼返回其在聯大的席位。
☆ 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在接納新加坡、沙巴(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加入後,改國名為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獨立。1965年9月21日,新加坡加入聯合國。
☆ 蘇聯為聯合國創始成員(1945.10.24)。1991年12月24日,俄羅斯承續蘇聯在安理會和聯合國其他機構的成員資格。
☆ 坦噶尼喀於1961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桑給巴爾於1963年12月16日加入聯合國。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成員國,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加入日期:1947.9.30)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加入日期:1967.12.14)和平成為一個成員國,稱為「葉門」。
☆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45.10.24),其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成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0年11月1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加入聯合國。2006年5月3日,黑山宣告脫離塞黑成為主權國家。塞爾維亞共和國隨後繼承了原塞黑國家共同體的國際法主體地位而成為主權國家。
☆ 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聯合國。
☆ 2002年9月27日,東帝汶加入聯合國。
☆ 2006年6月28日,第60屆聯大舉行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決議接納黑山共和國為聯合國第192個成員國。
❷ 我們國家在什麼時候成為聯合國一員的
很抱歉因為不知道你是哪個國家的公民我只好全部發出來
繼黑山共和國於2006年6月28日加入為會員國之後,聯合國現在一共有192個會員國。
全體會員國和它們的加入日期如下:
A 加入日期
阿爾巴尼亞 1955.12.14
阿爾及利亞 1962.10.8
阿富汗 1946.11.19
阿根廷 1945.10.24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 1955.12.1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71.12.9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1945.10.24
阿曼 1971.10.7
亞塞拜然 1992.3.2
埃及 1945.10.24
衣索比亞 1945.11.13
愛爾蘭 1955.12.14
愛沙尼亞 1991.9.17
安道爾 1993.7.28
安哥拉 1976.12.1
安地卡及巴布達 1981.11.11
奧地利 1955.12.14
澳大利亞 1945.11.1
B 加入日期
巴貝多 1966.12.9
巴布亞紐幾內亞 1975.10.10
巴哈馬 1973.9.18
巴基斯坦 1947.9.30
巴拉圭 1945.10.24
巴林 1971.9.21
巴拿馬 1945.11.13
巴西 1945.10.24
白俄羅斯 1945.10.24
保加利亞 1955.12.14
比利時 1945.12.27
秘魯 1945.10.31
貝南 1960.9.20
冰島 1946.11.19
波蘭 1945.10.24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玻利維亞 1945.11.14
貝里斯 1981.9.25
波札那 1966.10.17
不丹 1971.9.21
布吉納法索 1960.9.20
蒲隆地 1962.9.18
C 加入日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91.9.17
赤道幾內亞 1968.11.12
D 加入日期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1945.10.24
大韓民國 1991.9.17
丹麥 1945.10.24
德國 1973.9.18
東帝汶 2002.9.27
多哥 1960.9.20
多明尼加 1945.10.24
多米尼克 1978.12.18
E 加入日期
俄羅斯聯邦 1945.10.24
厄瓜多 1945.12.21
厄利垂亞 1993.5.28
F 加入日期
法國 1945.10.24
菲律賓 1945.10.24
斐濟 1970.10.13
芬蘭 1955.12.14
維德角 1975.9.16
G 加入日期
甘比亞 1965.9.21
剛果 1960.9.20
剛果民主共和國 1960.9.20
哥倫比亞 1945.11.5
格瑞那達 1974.9.17
喬治亞 1992.7.31
哥斯大黎加 1945.11.2
古巴 1945.10.24
蓋亞那 1966.9.20
H 加入日期
哈薩克 1992.3.2
海地 1945.10.24
荷蘭 1945.12.10
黑山 2006.6.2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
2006年6月28日,黑山共和國由大會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宏都拉斯 1945.12.17
J 加入日期
吉里巴斯 1999.9.14
吉布地 1977.9.20
吉爾吉斯斯坦 1992.3.2
幾內亞 1958.12.12
幾內亞比索 1974.9.17
加拿大 1945.11.9
迦納 1957.3.8
加彭 1960.9.20
柬埔寨 1955.12.14
捷克共和國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 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捷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捷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辛巴威 1980.8.25
K 加入日期
喀麥隆 1960.9.20
卡達 1971.9.21
葛摩 1975.11.12
象牙海岸 1960.9.20
科威特 1963.5.14
克羅埃西亞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肯亞 1963.12.16
L 加入日期
拉脫維亞 1991.9.17
賴索托 1966.10.17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立陶宛 1991.9.17
賴比瑞亞 1945.11.2
列支敦斯登 1990.9.18
盧森堡 1945.10.24
盧安達 1962.9.18
羅馬尼亞 1955.12.14
M 加入日期
馬達加斯加 1960.9.20
馬爾地夫 1965.9.21
馬爾他 1964.12.1
馬拉維 1964.12.1
馬來西亞 1957.9.17
馬里 1960.9.28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1993.4.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大會1993年4月8日A/RES/47/225號決議決定接納該國為聯合國會員國,在該國國名引起的爭端解決之前,該國在聯合國內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 1991.9.17
模里西斯 1968.4.24
茅利塔尼亞 1961.10.27
美利堅合眾國 1945.10.24
蒙古 1961.10.27
孟加拉國 1974.9.17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991.9.17
緬甸 1948.4.19
摩爾多瓦共和國 1992.3.2
摩洛哥 1956.11.12
摩納哥 1993.5.28
莫三比克 1975.9.16
墨西哥 1945.11.7
N 加入日期
納米比亞 1990.4.23
南非 1945.11.7
諾魯 1999.9.14
尼泊爾 1955.12.14
尼加拉瓜 1945.10.24
尼日 1960.9.20
奈及利亞 1960.10.7
挪威 1945.11.27
P 加入日期
帛琉 1994.12.15
葡萄牙 1955.12.14
R 加入日期
日本 1956.12.18
瑞典 1946.11.19
瑞士 2002.9.10
S 加入日期
薩爾瓦多 1945.10.24
薩摩亞 1976.12.15
塞爾維亞 2000.11.1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根據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第60條規定,塞爾維亞共和國將承續塞爾維亞和黑山在聯合國、包括聯合國系統內所有機構和組織的成員資格。
獅子山 1961.9.27
塞內加爾 1960.9.28
塞普勒斯 1960.9.20
塞席爾 1976.9.21
沙烏地阿拉伯 1945.10.24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5.9.16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983.9.23
聖露西亞 1979.9.18
聖馬利諾 1992.3.2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1980.9.16
斯里蘭卡 19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斯洛伐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斯洛維尼亞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史瓦濟蘭 1968.9.24
蘇丹 1956.11.12
蘇利南 1975.12.4
索羅門群島 1978.9.19
索馬里 1960.9.20
T 加入日期
塔吉克 1992.3.2
泰國 1946.12.16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1961.12.14
湯加 1999.9.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62.9.18
突尼西亞 1956.11.12
吐瓦魯 2000.9.5
土耳其 1945.10.24
土庫曼 1992.3.2
W 加入日期
萬那杜 1981.9.15
瓜地馬拉 1945.11.21
委內瑞拉 1945.11.15
汶萊達魯薩蘭國 1984.9.21
烏干達 1962.10.25
烏克蘭 1945.10.24
烏拉圭 1945.10.24
烏茲別克 1992.3.2
X 加入日期
西班牙 1955.12.14
希臘 1945.10.25
新加坡 1965.9.21
紐西蘭 1945.10.24
匈牙利 1955.12.14
Y 加入日期
牙買加 1962.9.18
亞美尼亞 1992.3.2
葉門 1947.9.30
伊拉克 1945.12.21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45.10.24
以色列 1949.5.11
義大利 1955.12.14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亞 1950.9.28
約旦 1955.12.14
越南 1977.9.20
Z 加入日期
尚比亞 1964.12.1
查德 1960.9.20
智利 1945.10.24
中非共和國 1960.9.20
中國 1945.10.24
聯合國新聞部聯合國網站事務科製作 &;聯合國版權所有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❸ 世界各國加入聯合國的時間都是什麼時間
一下圖片標明了世界各國加入聯合國的時間:
(3)土耳其什麼時候加入的聯合國擴展閱讀: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逐漸發展起來,也因此有很多國家想要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想要加入聯合國,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那麼加入聯合國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首先聯合國主要以五大戰勝國組建而成,分別都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這五個國家。並且他們都是二戰的戰勝國,也就是說在二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說白了,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非常大貢獻的幾個國家。
其次,加入聯合國的國家必須要有一定的潛力,比如中國。在聯合國剛剛建立的時候,中國各方面的條件根本不滿足於加入聯合國,但全世界各國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國家,事實證明,人們的觀點和想法都是非常正確的。
最後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當然這也是三個條件中必不可少的硬要條件,畢竟聯合國的成立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對於一個創始國來說,在國際上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❹ 世界各國加入聯合國的時間都是什麼時間
全體會員國和它們的加入日期如下:
會員國--(加入日期)
阿富汗--(1946.11.19)
阿爾巴尼亞--(1955.12.14)
阿爾及利亞--(1962.10.8)
安道爾--(1993.7.28)
安哥拉--(1976.12.1)
安地卡及巴布達--(1981.11.11)
阿根廷--(1945.10.24)
亞美尼亞--(1992.3.2)
澳大利亞--(1945.11.1)
奧地利--(1955.12.14)
亞塞拜然--(1992.3.2)
巴哈馬--(1973.9.18)
巴林--(1971.9.21)
孟加拉國--(1974.9.17)
巴貝多--(1966.12.9)
白俄羅斯--(1945.10.24)
比利時--(1945.12.27)
貝里斯--(1981.9.25)
貝南--(1960.9.20)
不丹--(1971.9.21)
玻利維亞--(1945.11.14)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波札那--(1966.10.17)
巴西--(1945.10.24)
汶萊達魯薩蘭國--(1984.9.21)
保加利亞--(1955.12.14)
布吉納法索--(1960.9.20)
蒲隆地--(1962.9.18)
柬埔寨--(1955.12.14)
喀麥隆--(1960.9.20)
加拿大--(1945.11.9)
維德角--(1975.9.16)
中非共和國--(1960.9.20)
查德--(1960.9.20)
智利--(1945.10.24)
中國--(1945.10.24)
哥倫比亞--(1945.11.5)
葛摩--(1975.11.12)
剛果--(1960.9.20)
哥斯大黎加--(1945.11.2)
象牙海岸--(1960.9.20)
克羅埃西亞--(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古巴--(1945.10.24)
塞普勒斯--(1960.9.20)
捷克共和國--(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 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捷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捷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9.17)
剛果民主共和國--(1960.9.20)
丹麥--(1945.10.24)
吉布地--(1977.9.20)
多米尼克--(1978.12.18)
多明尼加--(1945.10.24)
厄瓜多--(1945.12.21)
埃及--(1945.10.24)
--埃及和敘利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58年2月21日,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了獨立國家的地位,同時恢復了它自己的聯合國會員資格。1971年9月2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將國名改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薩爾瓦多--(1945.10.24)
赤道幾內亞--(1968.11.12)
厄利垂亞--(1993.5.28)
愛沙尼亞--(1991.9.17)
衣索比亞--(1945.11.13)
斐濟--(1970.10.13)
芬蘭--(1955.12.14)
法國--(1945.10.24)
加彭--(1960.9.20)
甘比亞--(1965.9.21)
喬治亞--(1992.7.31)
德國--(1973.9.18)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國於1973年9月18日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後,兩個德國即合並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迦納--(1957.3.8)
希臘--(1945.10.25)
格瑞那達--(1974.9.17)
瓜地馬拉--(1945.11.21)
幾內亞--(1958.12.12)
幾內亞比索--(1974.9.17)
蓋亞那--(1966.9.20)
海地--(1945.10.24)
宏都拉斯--(1945.12.17)
匈牙利--(1955.12.14)
冰島--(1946.11.19)
印度--(1945.10.30)
印度尼西亞--(1950.9.28)
--1965年1月20日,印度尼西亞來信宣布,「在現階段和當前情況下」決定退出聯合國。1966年9月19日,它發來電報宣布,決定「恢復同聯合國全面合作,並重新參加它的活動」。1966年9月28日,聯大表示注意到這一決定,並由聯大主席邀請印度尼西亞代表返回其在聯大的席位。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45.10.24)
伊拉克--(1945.12.21)
愛爾蘭--(1955.12.14)
以色列--(1949.5.11)
義大利--(1955.12.14)
牙買加--(1962.9.18)
日本--(1956.12.18)
約旦--(1955.12.14)
哈薩克--(1992.3.2)
肯亞--(1963.12.16)
吉里巴斯共和國--(1999.9.14)
科威特--(1963.5.14)
吉爾吉斯斯坦--(1992.3.2)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1955.12.14)
拉脫維亞--(1991.9.17)
黎巴嫩--(1945.10.24)
賴索托--(1966.10.17)
賴比瑞亞--(1945.11.2)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1955.12.14)
列支敦斯登--(1990.9.18)
立陶宛--(1991.9.17)
盧森堡--(1945.10.24)
馬達加斯加--(1960.9.20)
馬拉維--(1964.12.1)
馬來西亞--(1957.9.17)
--馬來亞聯合邦於1957年9月17日加入聯合國。1963年9月16日,在接納新加坡、沙巴(北婆羅洲)和沙撈越加入之後,新的聯合邦將國名改為馬來西亞。新加坡於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國家,並於1965年9月21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馬爾地夫--(1965.9.21)
馬里--(1960.9.28)
馬爾他--(1964.12.1)
馬紹爾群島--(1991.9.17)
茅利塔尼亞--(1961.10.27)
模里西斯--(1968.4.24)
墨西哥--(1945.11.7)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91.9.17)
摩納哥--(1993.5.28)
蒙古--(1961.10.27)
黑山共和國--(2006.6.2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
--2006年6月28日,黑山共和國由大會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摩洛哥--(1956.11.12)
莫三比克--(1975.9.16)
緬甸--(1948.4.19)
納米比亞--(1990.4.23)
諾魯--(1999.9.14)
尼泊爾--(1955.12.14)
荷蘭--(1945.12.10)
紐西蘭--(1945.10.24)
尼加拉瓜--(1945.10.24)
尼日--(1960.9.20)
奈及利亞--(1960.10.7)
挪威--(1945.11.27)
阿曼--(1971.10.7)
巴基斯坦--(1947.9.30)
帛琉--(1994.12.15)
巴拿馬--(1945.11.13)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5.10.10)
巴拉圭--(1945.10.24)
秘魯--(1945.10.31)
菲律賓--(1945.10.24)
波蘭--(1945.10.24)
葡萄牙--(1955.12.14)
卡達--(1971.9.21)
大韓民國--(1991.9.17)
摩爾多瓦--(1992.3.2)
羅馬尼亞--(1955.12.14)
俄羅斯聯邦--(1945.10.24)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俄羅斯聯邦總統鮑里斯·葉利欽在1991年12月24日的信中通知秘書長,俄羅斯聯邦在獨立國家聯合體11個成員國的支持下,承續蘇聯在安全理事會和聯合國所有其他機關的成員資格。
盧安達--(1962.9.18)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983.9.23)
聖露西亞--(1979.9.18)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1980.9.16)
薩摩亞--(1976.12.15)
聖馬利諾--(1992.3.2)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9.16)
沙烏地阿拉伯--(1945.10.24)
塞內加爾--(1960.9.28)
塞爾維亞共和國--(2000.11.1)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根據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第60條規定,塞爾維亞共和國將承續塞爾維亞和黑山在聯合國、包括聯合國系統內所有機構和組織的成員資格。
塞席爾--(1976.9.21)
獅子山--(1961.9.27)
新加坡--(1965.9.21)
斯洛伐克--(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斯洛伐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斯洛維尼亞--(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索羅門群島--(1978.9.19)
索馬里--(1960.9.20)
南非--(1945.11.7)
西班牙--(1955.12.14)
斯里蘭卡--(1955.12.14)
蘇丹--(1956.11.12)
蘇利南--(1975.12.4)
史瓦濟蘭--(1968.9.24)
瑞 典--(1946.11.19)
瑞士--(2002.9.10)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45.10.24)
--埃及和敘利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58年2月21日,埃及和敘利亞合並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1年10月13日,敘利亞恢復了獨立國家的地位,同時恢復它的聯合國會員國資格。
塔吉克--(1992.3.2)
泰國--(1946.12.16)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1993.4.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大會1993年4月8日A/RES/47/225號決議決定接納該國為聯合國會員國,在該國國名引起的爭端解決之前,該國在聯合國內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東帝汶--(2002.9.27)
多哥--(1960.9.20)
湯加--(1999.9.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2.9.18)
突尼西亞--(1956.11.12)
土耳其--(1945.10.24)
土庫曼--(1992.3.2)
吐瓦魯--(2000.9.5)
烏干達--(1962.10.25)
烏克蘭--(1945.10.2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12.9)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45.10.24)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1961.12.14)
--坦噶尼喀從1961年12月14日起就是聯合國會員國,桑給巴爾從1963年12月16日起成為會員國。在1964年4月26日坦噶尼喀與桑給巴爾聯合協定批准之後,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聯合共和國成為一個會員國,1964年11月1日改名為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美利堅合眾國--(1945.10.24)
烏拉圭--(1945.12.18)
烏茲別克--(1992.3.2)
萬那杜--(1981.9.15)
委內瑞拉--(1945.11.15)
越南--(1977.9.20)
葉門--(1947.9.30)
--葉門於1947年9月30日加入聯合國,民主葉門於1967年12月14日加入聯合國。1990年5月22日兩國合並成為一個會員國,稱為「葉門」。
尚比亞--(1964.12.1)
辛巴威--(1980.8.25)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加入聯合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1945.10.24),其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成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0年11月1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2002年9月10日,瑞士加入聯合國。
2002年9月27日,東帝汶加入聯合國。
2006年6月28日,黑山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2011年7月14日,南蘇丹加入聯合國。
❺ 聯合國目前有多少個國家加入
聯合國會員國:192個
阿富汗 —— 1946年11月19日
阿爾巴尼亞 —— 1955年12月14日
阿爾及利亞 —— 1962年10月8日
安道爾 —— 1993年7月28日
安哥拉 —— 1976年12月1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 —— 1981年11月11日
阿根廷 —— 1945年10月24日
亞美尼亞[1] —— 1992年3月2日
澳大利亞 —— 1945年11月1日
奧地利 —— 1955年12月14日
亞塞拜然[1] —— 1992年3月2日
巴哈馬 —— 1973年9月18日
巴林 —— 1971年9月21日
孟加拉國 —— 1974年9月17日
巴貝多 —— 1966年12月9日
白俄羅斯[1] —— 1945年10月24日
比利時 —— 1945年12月27日
貝里斯 —— 1981年9月25日
貝南[2] —— 1960年9月20日
不丹 —— 1971年9月21日
玻利維亞 —— 1945年11月14日
波黑[3] —— 1992年5月22日
波札那 —— 1966年10月17日
巴西 —— 1945年10月24日
汶萊達魯薩蘭[4] —— 1984年9月21日
保加利亞 —— 1955年12月14日
布吉納法索[5] —— 1960年9月20日
蒲隆地 —— 1962年9月18日
柬埔寨 —— 1955年12月14日
喀麥隆[6] —— 1960年9月20日
加拿大 —— 1945年11月9日
維德角 —— 1975年9月16日
中非 —— 1960年9月20日
查德 —— 1960年9月20日
智利 —— 1945年10月24日
中國注 —— 1945年10月24日
哥倫比亞 —— 1945年11月5日
葛摩 —— 1975年11月12日
剛果[7] —— 1960年9月20日
哥斯大黎加 —— 1945年11月2日
象牙海岸[8] —— 1960年9月20日
克羅埃西亞[3] —— 1992年5月22日
古巴 —— 1945年10月24日
塞普勒斯 —— 1960年9月20日
捷克[9] —— 1993年1月19日
朝鮮 —— 1991年9月17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10] —— 1960年9月20日
丹麥 —— 1945年10月24日
吉布地 —— 1977年9月20日
多米尼克 —— 1978年12月18日
多米尼加 —— 1945年10月24日
厄瓜多 —— 1945年12月21日
埃及[11] —— 1945年10月24日
薩爾瓦多 —— 1945年10月24日
赤道幾內亞 —— 1968年11月12日
厄利垂亞 —— 1993年5月28日
愛沙尼亞[1] —— 1991年9月17日
衣索比亞 —— 1945年11月13日
斐濟 —— 1970年10月13日
芬蘭 —— 1955年12月14日
法國 —— 1945年10月24日
加彭 —— 1960年9月20日
甘比亞 —— 1965年9月21日
喬治亞[1] —— 1992年7月31日
德國[12] —— 1973年9月18日
迦納 —— 1957年3月8日
希臘 —— 1945年10月25日
格瑞那達 —— 1974年9月17日
瓜地馬拉 —— 1945年11月21日
幾內亞 —— 1958年12月12日
幾內亞比索 —— 1974年9月17日
蓋亞那 —— 1966年9月20日
海地 —— 1945年10月24日
宏都拉斯 —— 1945年12月17日
匈牙利 —— 1955年12月14日
冰島 —— 1946年11月19日
印度 —— 1945年10月30日
印度尼西亞 —— 1950年9月28日[13]
伊朗[14] —— 1945年10月24日
伊拉克 —— 1945年12月21日
愛爾蘭 —— 1955年12月14日
以色列 —— 1949年5月11日
義大利 —— 1955年12月14日
牙買加 —— 1962年9月18日
日本 —— 1956年12月18日
約旦 —— 1955年12月14日
哈薩克[1] —— 1992年3月2日
肯亞 —— 1963年12月16日
吉里巴斯 —— 1999年9月14日
科威特 —— 1963年5月14日
吉爾吉斯斯坦[1] —— 1992年3月2日
寮國[15] —— 1955年12月14日
拉脫維亞[1] —— 1991年9月17日
黎巴嫩 —— 1945年10月24日
賴索托 —— 1966年10月17日
賴比瑞亞 —— 1945年11月2日
利比亞[16] —— 1955年12月14日
列支敦斯登 —— 1990年9月18日
立陶宛[1] —— 1991年9月17日
盧森堡 —— 1945年10月24日
馬達加斯加 —— 1960年9月20日
馬拉維 —— 1964年12月1日
馬來西亞[17] —— 1957年9月17日
馬爾地夫 —— 1965年9月21日
馬里 —— 1960年9月28日
馬爾他 —— 1964年12月1日
馬紹爾群島 —— 1991年9月17日
茅利塔尼亞 —— 1961年10月27日
模里西斯 —— 1968年4月24日
墨西哥 —— 1945年11月7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 1991年9月17日
摩納哥 ——1993年5月28日
蒙古 —— 1961年10月27日
黑山[3] —— 2006年6月28日
摩洛哥 —— 1956年11月12日
莫三比克 —— 1975年9月16日
緬甸[18] —— 1948年4月19日
納米比亞 —— 1990年4月23日
諾魯 —— 1999年9月14日
尼泊爾 —— 1955年12月14日
荷蘭 —— 1945年12月10日
紐西蘭 —— 1945年10月24日
尼加拉瓜 —— 1945年10月24日
尼日 —— 1960年9月20日
奈及利亞 —— 1960年10月7日
挪威 —— 1945年11月27日
阿曼 —— 1971年10月7日
巴基斯坦 —— 1947年9月30日
帛琉 —— 1994年12月15日
巴拿馬 —— 1945年11月13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 1975年10月10日
巴拉圭 —— 1945年10月24日
秘魯 —— 1945年10月31日
菲律賓[19] —— 1945年10月24日
波蘭 —— 1945年10月24日
葡萄牙 —— 1955年12月14日
卡達 —— 1971年9月21日
韓國 —— 1991年9月17日
摩爾多瓦 —— 1992年3月2日
羅馬尼亞 —— 1955年12月14日
俄羅斯 —— 1945年10月24日
盧安達 —— 1962年9月18日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 1983年9月23日
聖露西亞 —— 1979年9月18日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 1980年9月16日
薩摩亞 —— 1976年12月15日
聖馬利諾 —— 1992年3月2日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 1975年9月16日
沙烏地阿拉伯 —— 1945年10月24日
塞內加爾 —— 1960年9月28日
塞爾維亞 —— 2000年11月1日
塞席爾 —— 1976年9月21日
獅子山 —— 1961年9月27日
新加坡 —— 1965年9月21日
斯洛伐克 —— 1993年1月19日
斯洛維尼亞 —— 1992年5月22日
索羅門群島 —— 1978年9月19日
索馬里 —— 1960年9月20日
南非 —— 1945年11月7日
西班牙 —— 1955年12月14日
斯里蘭卡 —— 1955年12月14日
蘇丹 —— 1956年11月12日
蘇利南 —— 1975年12月4日
史瓦濟蘭 —— 1968年9月24日
瑞典 —— 1946年11月19日
瑞士 —— 2002年9月10日
敘利亞 —— 1945年10月24日
塔吉克 —— 1992年3月2日
泰國 —— 1946年12月16日
馬其頓 —— 1993年4月8日
東帝汶 —— 2002年9月27日
多哥 —— 1960年9月20日
湯加 —— 1999年9月14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1962年9月18日
突尼西亞 —— 1956年11月12日
土耳其 —— 1945年10月24日
土庫曼 —— 1992年3月2日
吐瓦魯 —— 2000年9月5日
烏干達 —— 1962年10月25日
烏克蘭 —— 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1971年12月9日
英國 —— 1945年10月24日
坦尚尼亞 —— 1961年12月14日
美國—— 1945年10月24日
烏拉圭 —— 1945年12月18日
烏茲別克 —— 1992年3月2日
萬那杜 —— 1981年9月15日
委內瑞拉—— 1945年11月15日
越南 —— 1977年9月20日
葉門 —— 1947年9月30日
尚比亞 —— 1964年12月1日
辛巴威 —— 1980年8月25日
觀察員:5個
觀察組織:58個
❻ 聯合國成立的時間
1944年10月9日(甲申年八月廿三),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建議成立一個國際性安全組織機構。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准,《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
聯合國的前身是「國際聯盟」。該組織是在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類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構想出來的。「國際聯盟」是根據《凡爾賽和約》於191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和實現世界和平和安全」。
1947年10月24日,為紀念《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和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大正式設立「聯合國日」。
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三章第七條之規定, 聯合國設有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聯合國託管理事會、國際法院和聯合國秘書處等6個聯合國主要機構(聯合國主要機關)。
(6)土耳其什麼時候加入的聯合國擴展閱讀:
《聯合國憲章》是聯合國的基本大法,它既確立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組織機構設置,又規定了成員國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處理國際關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遵守聯合國憲章、維護聯合國威信是每個成員國不可推脫的責任。
聯合國共有六種用於政府間會議和檔的官方語言,分別為阿拉伯語、漢語(語言為普通話,文字使用簡體中文)、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
聯合國的宗旨是「維持世界各地和平;發展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幫助各國共同努力,改善貧困人民的生活,戰勝飢餓、疾病和掃除文盲,並鼓勵尊重彼此的權利和自由;成為協調各國行動,實現上述目標的中心。」
❼ 聯合國的主要成員國
A 加入日期 阿爾巴尼亞 1955.12.14 阿爾及利亞 1962.10.8 阿富汗 1946.11.19 阿根廷 1945.10.24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 1955.12.1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71.12.9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1945.10.24 阿曼 1971.10.7 亞塞拜然 1992.3.2 埃及 1945.10.24 衣索比亞 1945.11.13 愛爾蘭 1955.12.14 愛沙尼亞 1991.9.17 安道爾 1993.7.28 安哥拉 1976.12.1 安地卡及巴布達 1981.11.11 奧地利 1955.12.14 澳大利亞 1945.11.1 B 加入日期 巴貝多 1966.12.9 巴布亞紐幾內亞 1975.10.10 巴哈馬 1973.9.18 巴基斯坦 1947.9.30 巴拉圭 1945.10.24 巴林 1971.9.21 巴拿馬 1945.11.13 巴西 1945.10.24 白俄羅斯 1945.10.24 保加利亞 1955.12.14 比利時 1945.12.27 秘魯 1945.10.31 貝南 1960.9.20 冰島 1946.11.19 波蘭 1945.10.24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7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玻利維亞 1945.11.14 貝里斯 1981.9.25 波札那 1966.10.17 不丹 1971.9.21 布吉納法索 1960.9.20 蒲隆地 1962.9.18 C 加入日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91.9.17 赤道幾內亞 1968.11.12 D 加入日期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1945.10.24 大韓民國 1991.9.17 丹麥 1945.10.24 德國 1973.9.18 東帝汶 2002.9.27 多哥 1960.9.20 多明尼加 1945.10.24 多米尼克 1978.12.18 E 加入日期 俄羅斯聯邦 1945.10.24 厄瓜多 1945.12.21 厄利垂亞 1993.5.28 F 加入日期 法國 1945.10.24 菲律賓 1945.10.24 斐濟 1970.10.13 芬蘭 1955.12.14 維德角 1975.9.16 G 加入日期 甘比亞 1965.9.21 剛果 1960.9.20 剛果民主共和國 1960.9.20 哥倫比亞 1945.11.5 格瑞那達 1974.9.17 喬治亞 1992.7.31 哥斯大黎加 1945.11.2 古巴 1945.10.24 蓋亞那 1966.9.20 H 加入日期 哈薩克 1992.3.2 海地 1945.10.24 荷蘭 1945.12.10 黑山 2006.6.2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 2006年6月28日,黑山共和國由大會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宏都拉斯 1945.12.17 J 加入日期 吉里巴斯 1999.9.14 吉布地 1977.9.20 吉爾吉斯斯坦 1992.3.2 幾內亞 1958.12.12 幾內亞比索 1974.9.17 加拿大 1945.11.9 迦納 1957.3.8 加彭 1960.9.20 柬埔寨 1955.12.14 捷克共和國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 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捷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捷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辛巴威 1980.8.25 K 加入日期 喀麥隆 1960.9.20 卡達 1971.9.21 葛摩 1975.11.12 象牙海岸 1960.9.20 科威特 1963.5.14 克羅埃西亞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8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肯亞 1963.12.16 L 加入日期 拉脫維亞 1991.9.17 賴索托 1966.10.17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1955.12.14 黎巴嫩 1945.10.24 立陶宛 1991.9.17 賴比瑞亞 1945.11.2 列支敦斯登 1990.9.18 盧森堡 1945.10.24 盧安達 1962.9.18 羅馬尼亞 1955.12.14 M 加入日期 馬達加斯加 1960.9.20 馬爾地夫 1965.9.21 馬爾他 1964.12.1 馬拉維 1964.12.1 馬來西亞 1957.9.17 馬里 1960.9.28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1993.4.8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大會1993年4月8日A/RES/47/225號決議決定接納該國為聯合國會員國,在該國國名引起的爭端解決之前,該國在聯合國內暫時稱為「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 1991.9.17 模里西斯 1968.4.24 茅利塔尼亞 1961.10.27 美利堅合眾國 1945.10.24 蒙古 1961.10.27 孟加拉國 1974.9.17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991.9.17 緬甸 1948.4.19 摩爾多瓦 1992.3.2 摩洛哥 1956.11.12 摩納哥 1993.5.28 莫三比克 1975.9.16 墨西哥 1945.11.7 N 加入日期 納米比亞 1990.4.23 南非 1945.11.7 諾魯 1999.9.14 尼泊爾 1955.12.14 尼加拉瓜 1945.10.24 尼日 1960.9.20 奈及利亞 1960.10.7 挪威 1945.11.27 P 加入日期 帛琉 1994.12.15 葡萄牙 1955.12.14 R 加入日期 日本 1956.12.18 瑞典 1946.11.19 瑞士 2002.9.10 S 加入日期 薩爾瓦多 1945.10.24 薩摩亞 1976.12.15 塞爾維亞 2000.11.1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由大會2000年11月1日A/RES/55/12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通過並實行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憲法,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議會通過了獨立宣言。根據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第60條規定,塞爾維亞共和國將承續塞爾維亞和黑山在聯合國、包括聯合國系統內所有機構和組織的成員資格。 獅子山 1961.9.27 塞內加爾 1960.9.28 塞普勒斯 1960.9.20 塞席爾 1976.9.21 沙烏地阿拉伯 1945.10.24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1975.9.16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1983.9.23 聖露西亞 1979.9.18 聖馬利諾 1992.3.2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1980.9.16 斯里蘭卡 1955.12.14 斯洛伐克 1993.1.19 捷克斯洛伐克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從1945年10月24日起就是會員國。1992年12月10日,該國常駐代表寫信通知秘書長,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從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作為繼承國的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將分別申請加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在接到斯洛伐克共和國的申請後,於1月8日建議聯大接納該國為會員國。這樣,斯洛伐克共和國便於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斯洛維尼亞 1992.5.22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於1945年6月26日簽署,1945年10月19日批准《憲章》 ,在下列國家成立並隨後加入為新會員國後解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由大會1992年5月22日A/RES/46/236號決議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史瓦濟蘭 1968.9.24 蘇丹 1956.11.12 蘇利南 1975.12.4 索羅門群島 1978.9.19 索馬里 1960.9.20 T 加入日期 塔吉克 1992.3.2 泰國 1946.12.16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1961.12.14 湯加 1999.9.14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962.9.18 突尼西亞 1956.11.12 吐瓦魯 2000.9.5 土耳其 1945.10.24 土庫曼 1992.3.2 萬那杜 1981.9.15 W 加入日期 瓜地馬拉 1945.11.21 委內瑞拉 1945.11.15 汶萊達魯薩蘭國 1984.9.21 烏干達 1962.10.25 烏克蘭 1945.10.24 烏拉圭 1945.10.24 烏茲別克 1992.3.2 X 加入日期 西班牙 1955.12.14 希臘 1945.10.25 新加坡 1965.9.21 紐西蘭 1945.10.24 匈牙利 1955.12.14 Y 加入日期 牙買加 1962.9.18 亞美尼亞 1992.3.2 葉門 1947.9.30 伊拉克 1945.12.21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945.10.24 以色列 1949.5.11 義大利 1955.12.14 印度 1945.10.30 印度尼西亞 1950.9.28 約旦 1955.12.14 越南 1977.9.20 Z 加入日期 尚比亞 1964.12.1 查德 1960.9.20 智利 1945.10.24 中非共和國 1960.9.20 中國 1945.10.24
❽ 聯合國剛建成時有幾個國家
聯合國剛建成時有51個國家,那時就加入聯合國的國家有一個榮譽叫聯合國創始會員國,這51個國家分別是:
亞洲:菲律賓共和國,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印度,中國;
非洲: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聯盟的南非;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歐洲: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比利時,波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丹麥,法國,荷蘭,捷克斯洛伐克,盧森堡,南斯拉夫,挪威,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希臘。
北美洲:巴拿馬,多明尼加,哥斯大黎加,古巴,海地,加拿大,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
南美洲:阿根廷,巴拉圭,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
❾ 聯合國共有幾個國家,又有哪些…
聯合國成員國,目前有191個國家。以下聯合國成員國列表依據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阿爾巴尼亞--(1955年12月14日)
阿爾及利亞--(1962年10月8日)
阿富汗--(1946年11月19日)
阿根廷--(1945年10月24日)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1955年12月14日)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71年12月9日)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45年10月24日)
阿曼--(1971年10月7日)
亞塞拜然--(1992年3月2日)
埃及--(1945年10月24日)
衣索比亞--(1945年11月13日)
愛爾蘭--(1955年12月14日)
愛沙尼亞--(1991年9月17日)
安道爾--(1993年7月28日)
安哥拉--(1976年12月1日)
安地卡及巴布達--(1981年11月11日)
奧地利--(1955年12月14日)
澳大利亞--(1945年11月1日)
巴貝多--(1966年12月9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1975年10月10日)
巴哈馬--(1973年9月18日)
巴基斯坦--(1947年9月30日)
巴拉圭--(1945年10月24日)
巴林--(1971年9月21日)
巴拿馬--(1945年11月13日)
巴西--(1945年10月24日)
白俄羅斯--(1945年10月24日)
保加利亞--(1955年12月14日)
貝南--(1960年9月20日)
比利時--(1945年12月27日)
冰島--(1946年11月19日)
波蘭--(1945年10月24日)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1992年5月22日)
玻利維亞--(1945年11月14日)
貝里斯--(1981年9月25日)
波札那--(1966年10月17日)
不丹--(1971年9月21日)
布吉納法索--(1960年9月20日)
蒲隆地--(1962年9月18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91年9月17日)
赤道幾內亞--(1968年11月12日)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45年10月24日)
大韓民國--(1991年9月17日)
丹麥--(1945年10月24日)
德國--(1973年9月18日)
東帝汶--(2002年9月27日)
多哥--(1960年9月20日)
多米尼加--(1978年12月18日)
多明尼加--(1945年10月24日)
俄羅斯聯邦--(1945年10月24日)
厄瓜多--(1945年12月21日)
厄利垂亞--(1993年5月28日)
法國--(1945年10月24日)
菲律賓--(1945年10月24日)
斐濟--(1970年10月13日)
芬蘭--(1955年12月14日)
維德角--(1975年9月16日)
甘比亞--(1965年9月21日)
剛果--(1960年9月20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1960年9月20日)
哥倫比亞--(1945年11月5日)
哥斯大黎加--(1945年11月2日)
格瑞那達--(1974年9月17日)
喬治亞--(1992年7月31日)
古巴--(1945年10月24日)
蓋亞那--(1966年9月20日)
哈薩克--(1992年3月2日)
海地--(1945年10月24日)
荷蘭--(1945年12月10日)
宏都拉斯--(1945年12月17日)
吉里巴斯共和國--(1999年9月14日)
吉布地--(1977年9月20日)
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3月2日)
幾內亞--(1958年12月12日)
幾內亞比索--(1974年9月17日)
加拿大--(1945年11月9日)
迦納--(1957年3月8日)
加彭--(1960年9月20日)
柬埔寨--(1955年12月14日)
捷克共和國--(1993年1月19日)
辛巴威--(1980年8月25日)
喀麥隆--(1960年9月20日)
卡達--(1971年9月21日)
葛摩--(1975年11月12日)
象牙海岸--(1960年9月20日)
科威特--(1963年5月14日)
克羅埃西亞--(1992年5月22日)
肯亞--(1963年12月16日)
拉脫維亞--(1991年9月17日)
賴索托--(1966年10月17日)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1955年12月14日)
黎巴嫩--(1945年10月24日)
立陶宛--(1991年9月17日)
賴比瑞亞--(1945年11月2日)
列支敦斯登--(1990年9月18日)
盧森堡--(1945年10月24日)
盧安達--(1962年9月18日)
羅馬尼亞--(1955年12月14日)
馬達加斯加--(1960年9月20日)
馬爾地夫--(1965年9月21日)
馬爾他--(1964年12月1日)
馬拉維--(1964年12月1日)
馬來西亞--(1957年9月17日)
馬里--(1960年9月28日)
馬紹爾群島--(1991年9月17日)
模里西斯--(1968年4月24日)
茅利塔尼亞--(1961年10月27日)
美利堅合眾國--(1945年10月24日)
蒙古--(1961年10月27日)
孟加拉國--(1974年9月17日)
秘魯--(1945年10月31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91年9月17日)
緬甸--(1948年4月19日)
摩爾多瓦共和國--(1992年3月2日)
摩洛哥--(1956年11月12日)
摩納哥--(1993年5月28日)
莫三比克--(1975年9月16日)
墨西哥--(1945年11月7日)
納米比亞--(1990年4月23日)
南非--(1945年11月7日)
南斯拉夫--(2000年11月1日)
諾魯--(1999年9月14日)
尼泊爾--(1955年12月14日)
尼加拉瓜--(1945年10月24日)
尼日--(1960年9月20日)
奈及利亞--(1960年10月7日)
挪威--(1945年11月27日)
帛琉--(1994年12月15日)
葡萄牙--(1955年12月14日)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1993年4月8日)
日本--(1956年12月18日)
瑞典--(1946年11月19日)
瑞士--(2002年9月10日)
薩爾瓦多--(1945年10月24日)
薩摩亞--(1976年12月15日)
獅子山--(1961年9月27日)
塞內加爾--(1960年9月28日)
塞普勒斯--(1960年9月20日)
塞席爾--(1976年9月21日)
沙烏地阿拉伯--(1945年10月24日)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975年9月16日)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1983年9月23日)
聖露西亞--(1979年9月18日)
聖馬利諾--(1992年3月2日)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1980年9月16日)
斯里蘭卡--(1955年12月14日)
斯洛伐克--(1993年1月19日)
斯洛維尼亞--(1992年5月22日)
史瓦濟蘭--(1968年9月24日)
蘇丹--(1956年11月12日)
蘇利南--(1975年12月4日)
索羅門群島--(1978年9月19日)
索馬里--(1960年9月20日)
塔吉克--(1992年3月2日)
泰國--(1946年12月16日)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1961年12月14日)
湯加--(1999年9月14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2年9月18日)
突尼西亞--(1956年11月12日)
吐瓦魯--(2000年9月5日)
土耳其--(1945年10月24日)
土庫曼--(1992年3月2日)
萬那杜--(1981年9月15日)
瓜地馬拉--(1945年11月21日)
委內瑞拉--(1945年11月15日)
汶萊達魯薩蘭國--(1984年9月21日)
烏干達--(1962年10月25日)
烏克蘭--(1945年10月24日)
烏拉圭--(1945年12月18日)
烏茲別克--(1992年3月2日)
西班牙--(1955年12月14日)
希臘--(1945年10月25日)
新加坡--(1965年9月21日)
紐西蘭--(1945年10月24日)
匈牙利--(1955年12月14日)
牙買加--(1962年9月18日)
亞美尼亞--(1992年3月2日)
葉門--(1947年9月30日)
伊拉克--(1945年12月21日)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45年10月24日)
以色列--(1949年5月11日)
義大利--(1955年12月14日)
印度--(1945年10月30日)
印度尼西亞--(1950年9月28日)
約旦--(1955年12月14日)
越南--(1977年9月20日)
尚比亞--(1964年12月1日)
查德--(1960年9月20日)
智利--(1945年10月24日)
中非共和國--(1960年9月20日)
中國--(1945年10月24日)注1
此外,宗座(梵蒂岡)在聯合國永久性的保持一個觀察員代表團。一些國際組織也有相似的觀察員地位。
注1:1945年代表中國加入聯合國的是中華民國政府。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替中華民國席位至今,中華民國從此退出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