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為什麼幫土耳其
① 二戰期間,土耳其為何一直保持中立,直至雅爾塔會議後才對德宣戰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土耳其直接站隊,被列強瓜分了。所以在土耳其不確定哪邊會可靠一點的時候是不敢再輕易站隊的。但是土耳其的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列強不會容忍土耳其這種模糊的態度,各方都在注意著土耳其,都想將土耳其拉到自己這一方。
但土耳其還在猶豫,直到實在不能再保持中立的時候,向德國宣戰,還趕在蘇聯前面。雖然蘇聯覺得土耳其很狡猾,但西方對土耳其比較寬容,土耳其最終倒向西方。
② 1877年的俄土戰爭,英法為何沒像克里米亞戰爭時那樣直接支援土耳其
時代不同,沒有利益就不會支持
③ "英法加強了在土耳其人世界的殖民勢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關於克里米亞戰爭的影響中說到)
克里米亞
克里米亞戰爭,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爆發的一場戰爭,土耳其、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斗爭。這場戰爭中英法聯軍使用了線膛槍、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陸海軍作戰效能,鐵路和電報也使軍事行動的後勤指揮產生了革命性變革。
英法作為一個崛起的新興的國家開始干涉昔日扼斷東西方貿易路線的奧斯曼帝國,說明奧斯曼已經向英法的崛起而妥協,甚至它無法再向昔日維也納之圍那樣獨擋一面,甚至被俄羅斯這樣的弱國牽制,夾在毛子和英法之間,自己的領土淪為英法聯軍的駐扎地,維護地甚至戰場,自己的主權必須依靠英法的援助,黑海和東地中海出現的是英法的艦隊,英法也成為克里米亞戰爭的主力軍,奧斯曼早已失去昔日的榮光,淪為任英法擺布的半殖民地國家。
④ 英國 英國為什麼要出兵幫助烏克蘭奪回克里米亞
英國什麼時候幫助烏克蘭奪回克里米亞了?
.
歷史上,有一次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當時發生沖突的是土耳其和沙俄。
土耳其信奉伊斯蘭教,沙俄信奉東正教。
而在土耳其毗鄰沙俄的區域,居住著一些天主教民族------他們是完美的開戰借口。
19世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擴張成性的沙俄開始不斷對土耳其發動攻擊,逐步獲得土耳其的原領土。而奧斯曼帝國面對日益強盛的沙俄帝國的攻擊,抵擋的非常困難。
而由於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弱,當時世界的中心英法正逐步擴張自己在土耳其的影響力,說白了,也正在一步步的蠶食土耳其。
這樣,兩個勢力都要吃掉土耳其,一個是沙俄,一個是英法聯盟。
沙俄毗鄰土耳其,所以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吃的不亦樂乎。
英法距離較遠,吃的比較斯文也比較慢。
嫉妒沙俄吃土耳其的速度,英法以沙俄虐待吞並土耳其地區的天主教徒(沙俄是東正教)為由,對沙俄發動了克里米亞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以沙俄大敗告終,英法再次向世界表明,他們依然是世界的核心。
沙俄因為慘敗而陷入了國內革命,停止了對土耳其的鯨吞,英法可以放心大膽的慢慢吃土耳其了。
不過,克里米亞半島在戰後的和平談判中,被劃給了沙俄。而土耳其獲得的好處就是【列強保證了土耳其的「獨立與完整」】
也就是說,英國並沒有為土耳其奪回克里米亞。
.
然後是現代的克里米亞之爭。
克里米亞的主要居住者為俄羅斯裔,但是在蘇聯時代,被赫魯曉夫劃給了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
這本來無所謂,因為對於蘇聯來說,一塊地盤給哪個加盟共和國都無所謂-------但是也不排除,這是赫魯曉夫高瞻遠矚,為日後可能的各加盟共和國沖突埋下伏筆。
果然,隨著蘇聯解體,問題出來了。
之前,烏克蘭由親俄派掌權,沒有關系。
但是,隨著烏克蘭日益偏向西方,俄羅斯就有意見了。
前兩年的烏克蘭民主運動,親俄派的總統被親西方的老百姓踢下台,俄羅斯隨即震怒。
但是,在西方占據世界道義優勢和實力優勢的今天,出兵屠殺親西方民眾是不可能的,於是普京決定給烏克蘭一點顏色出口惡氣。
俄羅斯以克里米亞的俄羅斯裔要求為理由,出兵克里米亞半島,製造了克里米亞共和國獨立的事實並予以承認。
剛剛趕走通俄總統的烏克蘭政府,根本無力應付,只得向歐盟和美國求助。
之前,好像歐美領導人都在口頭上承諾了保護烏克蘭的獨立和領土完整。說過的話不可能吃回去,所以包括英國在內的西方各國不情不願的對俄羅斯進行了譴責和禁運。
但是誰都知道,烏克蘭必然會丟掉克里米亞半島了。
問題只在於,烏克蘭毗鄰克里米亞的那些地區,會不會被俄羅斯順勢吞掉。
西方各國不願意為了一個區區的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惡,因為在西方各國內部的白人左派們(尤其是美國的白左)看來,同為白種人且基本民主的俄羅斯並非敵人,只有中國才是他們的敵人。
所以在烏克蘭問題上,西方國家僅僅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程度很低的經濟制裁,以便向國內民眾顯示自己的正義態度,實際上,他們是打算默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並,並試圖逼迫烏克蘭也認賬。
相對來說,德國對俄羅斯的擴張比較警惕,而美國、英國、法國都不願意真與俄羅斯對抗,因為逐漸崛起的中國才是他們的敵人。
.
順便說一句,通俄門事情上,普京大帝實際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競選期間,特朗普固然表示了支持俄羅斯吞並克里米亞的態度,而希拉里也私下裡表態會在當選後停止對俄羅斯的禁運-----希拉里等白左從來不打算和俄羅斯真正對抗。
而普京大帝對特朗普的支持和運作,反倒迫使特朗普上台後加大的對俄制裁。
⑤ 為什麼資本主義建國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耳其行得通
簡單地說,土耳其因為被歐洲殖民統治了幾百年,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和西方的價值觀相同或相似。
⑥ 土耳其以身做餌,英法緊隨其後,俄國是怎麼被玩殘的
在世界海戰歷史上,錫諾普戰役是一場名垂史冊的經典戰役。俄歷1853年11月18日,俄國黑海艦隊在海軍中將納西莫夫的指揮下,包圍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駐扎在黑海南岸錫諾普港灣的艦隊,在優勢火力的打擊下,這場「風帆戰艦時代最後的絕唱」以俄羅斯人徹徹底底的勝利而告終。從表面上來看,俄軍有力地打擊了土耳其人向黑海東岸高加索地區運送補給的意圖。但隨著海戰之後英法等國激烈的反應和克里米亞戰爭的結局來看,錫諾普海戰更像是土耳其人設下的一個圈套……
時任英國首相的帕麥斯頓正是這種不列顛民族主義的產物
因此,錫諾普海戰在英國人眼中有了別樣的韻味,納西莫夫艦隊炮擊錫諾普海岸炮台的行為,經英國媒體之手就成了「一場有預謀的對錫諾普土耳其居民的大屠殺」,這場海戰不過是俄羅斯人「野蠻」的又一注腳。游弋在地中海的英法艦隊蜂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場慘烈的戰爭剛剛結束它的序章,現在,到了聯軍「替天行道」的時候了。
⑦ 「西亞病夫」土耳其:為何實力嚴重衰落,仍能和西方列強硬杠
⑧ 俄羅斯與土耳其這對老冤家,它們有著怎樣的恩怨糾葛呢
就在最近的土耳其航空展上,一架俄羅斯的蘇-35戰機參加了航展。也是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普京的陪同下查看了蘇-57、蘇-35等制先進戰機,作為遭美國拒絕交付的F-35戰斗機的替代方案。同時前段時間網上還爆出了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售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新聞。作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先進戰斗機,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俄土這對冤家,現在搭得火熱,原因是各自都需要對方,俄羅斯長期受遭西方國家的打壓,國際活動空間有限,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與俄羅斯保持著火熱的關系,對俄羅斯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也有利於改善經濟和外交上的被動。而土耳其邊境上的庫爾德問題,土耳其希望得到俄羅斯的支持,而且土耳其更是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發展經濟。
⑨ 英國為什麼要跟土耳其一起研製五代戰斗機,而不是和法國以及德國一起研製
英國屬於游離於歐洲大陸之外的國家,而法德則是北約的主要國家,雙方之間有競爭關系
⑩ 在166年前,英法土為何在克里米亞大戰沙俄
1853年,發生了持續近三年的克里米亞戰爭。這場戰爭為什麼是英法土大戰沙俄?克里米亞戰爭的原因是什麼?始末過程是怎樣的呢?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這場戰爭死亡約50萬人,法軍傷亡最多,但大多數士兵不是因作戰死亡,而是因飢餓、缺乏營養、醫療條件差而死。當時在野戰醫院有一個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叫南丁格爾的英國女護士,想法設法改善了野戰醫院的衛生醫療條件,救了很多受傷的士兵。戰後她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事業的創始人,5.12國際護士節就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
再順便說一下克里米亞的歷史沿革。其實,克里米亞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從1478年至1777年,克里米亞汗國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因擁有黑海出海口並扼守南方不凍港的重要位置,讓沙俄覬覦。於是,打了6次俄土戰爭,在1792年,通過俄國《雅西和約》把克里米亞奪為已有。1918年至1954年,克里米亞一直是蘇聯的。1991年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成為烏克蘭的一部分。2014年3月6日,因為烏克蘭局勢動盪,克里米亞議會經過全國公投一致同意克里米亞「脫烏入俄」,但至今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