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什麼地方有鑽石
Ⅰ 到底有沒有『海洋之心』鑽石如果有,那它到底在哪
有,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
海洋之心,藍色鑽石。具有鮮艷深藍色的鑽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名鑽「希望」,就是其中之一。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是用坦桑石來頂替的。
這顆歷盡坎坷,蒙受了無數不白之冤的美麗藍鑽「希望」,得到了它適宜的歸宿。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從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華和財富,或增加個人嬌美的裝飾品了,而是成了科學研究的標本。
(1)土耳其什麼地方有鑽石擴展閱讀:
關於這顆鑽石會帶來厄運的故事,首先出於1909年,當時,May Yohe和紐卡斯爾公爵離婚,並將自己婚姻和演藝生涯的失敗歸罪於這顆鑽石。在當年6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報上,一位駐巴黎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聲稱這顆鑽石曾給許多擁有者帶來厄運。1920年,May說服著名默片導演喬治·克萊恩拍攝了一部長篇希望鑽石之謎,並親自出演主要角色。該片編劇編造了許多故事,比如發現者塔韋尼埃被狗咬死(其實他以84歲高齡在俄羅斯善終),以及馬拉塔人因此失敗於英國等等。麥克林也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些故事,再加上麥克林本人後來也確實遭遇不幸,都為這顆鑽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Ⅱ 土耳其的名勝古跡
我在土耳其呆過一年,土耳其非常棒,且門票便宜,最貴的才20LR,摺合RMB70元,比國內強多了
istabul就有很多:老皇宮(有世界第3大鑽石)、新皇宮(很輝煌可以看到中國的瓷器)、Sofia大教堂,地下水宮、藍色清真寺、rumelli城堡、大巴扎,需要至少3天時間
卡帕多奇亞(方圓幾百公里、有三條旅遊線路、3天時間才基本可玩完)
棉花堡(包括HIEROPOLIS古城是同一個景點),才20LR
恰那卡萊、特洛伊古城、izimir愛琴海(和希臘愛琴海對望)
其它沒那摩出名的古跡遍布土耳其,基本都是免費的
Ⅲ 鑽石的產地分布
世界各地均有鑽石產出,已有30多個國家擁有鑽石資源,年產量一億克拉左右。產量前五位的國家是澳大利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南非。這五個國家的鑽石產量佔全世界鑽石產量的90%左右。其它產鑽石的國家有剛果(金)、 巴西、蓋亞那、委內瑞拉、安哥拉、中非、迦納、幾內亞、象牙海岸、利比利亞、納米比亞、獅子山、坦尚尼亞、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印度、中國、加拿大等。
世界主要的鑽石切磨中心有:比利時安特衛普,以色列特拉維夫,美國紐約,印度孟買,泰國曼谷。安特衛普有世界鑽石之都的美譽,全世界鑽石交易有一半左右在這里完成,「安特衛普切工」便是完美切工的代名詞。
納米比亞
對於鑽石的毛坯和寶石級鑽石所佔比例來說,最好的鑽石來自於納米比亞沖積礦床中開采出來的鑽石。這些鑽石經歷的自然風化搬運到海邊,路程長達1000英里。經過這段旅程鑽石中脆弱部分都分離。在特定沉積環境中鑽石按不同粒級不同形狀一定規律分布於岩層中。該礦區寶石級鑽石最高達到97%。對切磨好的鑽石戒面,很難分辯出產自哪個國家和礦區。
任何礦區產出的鑽石都有好、中、差。拿礦區中最好的鑽石與納米比亞產出最差的鑽石比,納米比亞沖積礦床的鑽石也不一定就好。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鑽石的國家,3000年前,印度是鑽石的唯一產地。自2500年前至18世紀初印度克里希納河、彭納河及其支流是世界唯一產出鑽石的地方,歷史上許多著名鑽石如光明之山(kohi-noor)、奧爾洛夫(orloff)和大莫卧兒(great mogul)都來自印度,但印度的鑽石產量很小。
巴西
至1725年巴西鑽石的發現及開采,使巴西取代印度,成為當時全球鑽石的最重要產地。
南非
1867年以後,南非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得南非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其產量長期處於世界前列,並由此開創了鑽石業的新紀元。1905年,在南非阿扎氏亞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普列米爾岩筒,並在此發現最大的鑽石(庫利南鑽石)。南非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且最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南非鑽石顆粒大,品質優,50%的金剛石均是可切割的,其產量雖不及澳大利亞等國,但產值一直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亞
自1979年澳大利亞西部發現鉀鎂斑岩中含有金剛石起,至1986年,澳大利亞的金剛石產量已居霸主地位,但寶石級僅占其產量的5%。澳大利亞鑽石主要分布西澳新南威爾斯的bingara和copeton,尤其是阿蓋爾(argle)礦床儲量為5.5億克拉。
波札那
盛產優質金剛石,寶石級佔50%,其產值居世界首位。波札那的鑽石來自露天開採的金伯利岩,巨大的礦山有orapa岩筒(1967年)、letihakena岩筒(1977年)和jwaneng鑽礦(1982年),三個礦的總產量在1989年超過1500萬克拉。
俄羅斯
俄羅斯的鑽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亞中部雅庫特地區,該區找到有一百多個含金剛石金伯利岩筒,1988年,俄羅斯在靠近歐洲附近又找到新的鑽石礦。俄羅斯鑽石產量在1200萬克拉左右,一半為寶石級。多年來俄羅斯形成了獨立的鑽石開采加工銷售體系,其鑽石數量大、質量優、均勻性好,在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加拿大
前幾年報道加拿大北部地區發現大量金伯利岩,幾年後鑽石產量可佔全世界產量的10%。
1871年7月16日,堅持向深處挖掘的庫力斯堡合夥採掘隊獲得了成功,他們在占據的幾十平方米的土地上,一直往深處挖掘,在這一天終於找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鑽石。全世界第一座鑽石礦也就誕生了。命名「庫力斯堡礦」也叫「新熱潮礦」。
南非
南非產出的鑽石素以顆粒大,質量佳而著名。從礦山開采出來的鑽石英鍾毛胚中有50%可以達到寶石級。五十幾年前,南非的鑽石產量居世界首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南非的鑽石產量逐年減少。1987年南非鑽石產量為1000萬克拉是世界總產量的10%左右。
2014年8月,非洲南部內陸國家賴索托的旗艦礦發現198克拉的白色鑽石。該顆超乎尋常的白鑽石擁有高品質,無瑕疵。該鑽石可以賣「超過1千萬美元,可能達1500萬美元。
中國
中國金剛石探明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第10名左右,年產量在20萬克拉,主要在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和湖南沅江流域,遼寧瓦房店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金剛石礦山。
中國於1965年先後在貴州和山東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鑽石原生礦床。1971年遼寧瓦房店找到鑽石原生礦床。仍在開採的兩個鑽石原生礦床分布於遼寧瓦房店和山東蒙陰地區。鑽石砂礦則見於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廣西以及跨蘇皖兩省的郯廬斷裂等地。
中國鑽石主要產地有三個:遼寧瓦房店,山東蒙陰—臨沭,湖南沅江流域.都是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礦.其中遼寧的質量好,山東的個頭較大.
中國現存發現的最大鑽石為常林鑽石,於1977年12月21日發現於山東,由常林大隊魏振芳發現,故而得名「常林鑽石」,現藏銀行國庫中。常林鑽石重158.786克拉,呈八面體,質地潔凈、透明,淡黃色。
另據傳,中國最大的鑽石曾是金雞鑽石,也發現於該地區,重281.25克拉,但在二戰期間被日軍掠走,至今下落不明。
Ⅳ 鑽石有怎樣的發展史
鑽石被現代人譽為尊貴永遠的象徵,質量與體積均為上呈的自然也就越珍貴。「希望」藍鑽石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鑽石王之一。1947年,「希望」藍鑽石的標價為1500萬美元,這是它的最後一次標價。而如今,「希望」藍鑽石的價格已遠不如此了。自從1947年後,「希望」藍鑽石再也沒有被拍賣過。
1958年,「希望」藍鑽石被佔有它的最後一個主人、美國珠寶商海里•溫斯頓捐贈給了華盛頓史密斯研究院。在該院的珠寶大廳內,「希望」藍鑽石陳列在一個防彈玻璃櫃里,與各國帝王加冕禮上用過的珠寶媲美。那幽幽的藍光彷彿在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訴說著它那神秘的歷史。
「希望」藍鑽石問世於500年前。在鯿基伯那河畔的一座廢棄的礦井裡,一個路過的老人偶爾瞥見一塊熠熠閃光的石頭。經辨別,竟是一枚碩大的藍鑽石。老人請工匠將鑽石進行粗加工,加工後的藍鑽石還有112.5克拉。老人去世後,他的3個兒子為這枚鑽石大打出手,結果鑽石被族長充公,下令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一天深夜,一個抵不住鑽石藍光誘惑的年輕人偷走了鑽石。但僅僅幾個小時,他就被守護神像的婆羅門捕獲,活活被打死,成為藍鑽石的第一個犧牲者。藍鑽石重新被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17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用斧頭劈死兩個婆羅門,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將藍鑽石攫為己有。傳教士將藍鑽石帶回了自己的故鄉,可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割斷了喉管,藍鑽石也不知去向。
40年後,藍鑽石落入巴黎珠寶商瓊•泰弗尼爾手中,他隨即脫手,將鑽石賣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數年後,瓊•泰弗尼爾到俄國做生意,竟被一條野狗活活咬死。
路易十四對這枚藍鑽石愛不釋手,經過琢磨,藍鑽石鑲嵌在象徵著王權的王杖上,取名為「法國藍寶」。可是不久後的一天,他最寵愛的一個孫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路易十四受此打擊後,不久也撒手歸天。
路易十四死後,「法國藍寶」落入蓓麗公主之手。她將鑽石從王杖上取下,作為裝飾掛在她的項連上。1792年9月3日,在一次偶發的事件中,蓓麗公主被一群平民百姓毆打致死。
「法國藍寶」由蓓麗公主的寵物變為路易十六的珍玩。可是一場法國大革命的風暴把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東尼送上了斷頭台。「法國藍寶」在這場大革命中被皇家侍衛雅各斯•凱洛蒂乘亂竊取。
法國臨時政府在清點國庫時,發現「法國藍寶」失蹤,於是貼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寶者處以死刑。侍衛雅各斯•凱洛蒂聞訊後終是不安,精神發生錯亂,最後自殺而死。
「法國藍寶」40年後為俄國太子伊凡覓得。伊凡在尋花問柳時,為了討得一個妓女的歡心,竟將「法國藍寶」拱手相贈。一年後,伊凡另結新歡,對贈寶之事後悔不已,決定追索回來。可是,那個妓女死活不依,伊凡一劍刺死妓女,奪寶而歸。然而時過未久,伊凡皇太子在宮中死於非命。
神秘的「法國藍寶」給佔有它的主人帶來的厄運比巫師的詛咒還要靈驗,人們視之為不祥之物。盡管如此,世界上還是有許多貪婪的目光盯著它,希冀有朝一日成為擁有它的主人。
「法國藍寶」從伊凡皇太子手裡轉移到女皇加德琳一世手裡。女皇意欲將鑽石鑲在皇冠上,於是命人將「藍寶」送至荷蘭,交由堪稱世界上一流手藝的威爾赫姆•佛爾斯進行精心加工。經過威爾赫姆•佛爾斯的精心雕琢,「法國藍寶」被切割成現在見到的樣子,它的每個面都閃著誘人的藍光。加工後的鑽石重44.4克拉。鑽石加工好以後,鑽石匠的兒子不辭而別,將鑽石帶到英國倫敦去了,無法交差的鑽石匠服毒自殺,以謝女皇。而他的兒子後來在英國也自殺身亡,死因不明。
英國珠寶收藏家享利•菲利浦在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人手裡以9萬美元購得了這顆鑽石,命名為「希望」。1839年,享利•菲利浦暴死。他的侄子成為「希望」藍鑽石的主人。這位鑽石的主人將鑽石置於展廳公展,後來據說他壽終正寢。
本世紀初,一個叫傑奎斯•賽羅的商人購得了「希望」鑽石,但不久莫名其妙地自殺了。
鑽石又流落到一個俄國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死而。
哈比布•貝購下了鑽石,接著轉賣給西蒙。傳來消息說,哈比布•貝及其家人在直布羅陀附近的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則在一次車禍中全家喪生。
鑽石輾轉到了土耳其蘇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個王妃為此喪生,蘇丹本人於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黨人廢黜。
「希望」藍鑽石的下一個主人是華盛頓的百萬富翁沃爾斯•麥克林夫婦。自從擁有這顆鑽石以後,災難就像影子一樣追隨著他們,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先後遭遇不幸。
1947年,海里•溫斯頓以1500萬美元購進「希望」藍鑽石,成為鑽石的最近一個主人。
「希望」藍鑽石自問世以來,歷經滄桑,周遊列國,其間,更易的主人有數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藍鑽石並沒有給佔有它的主人帶來希望,相反,除少數幾個人外,其餘的主人屢遭厄運,甚至命喪黃泉。這是為什麼呢?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存在著一種人們尚未所知的神奇的力量呢?也許有一天,「希望」藍鑽石能滿足人們探究這個秘密的希望。
Ⅳ 世界十大宮殿的托普卡普皇宮(土耳其)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的交匯點上有一座輝煌的建築,這就是從15-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中心——托普卡普皇宮,這迷宮般的豪華至極的地方,是當年蘇丹們辦公的地方。宮殿外側是綠木蔥郁的第一庭院,原本是宮廷餐室的第二庭院,現在成為帝國時代水晶製品、銀器以及中國陶瓷器的藏館。左側是蘇丹的後宮,當年這里發生了種種陰謀。在第三庭院有謁見室、圖書館、服裝珠寶館(可看到世界第二大的鑽石)以及價值連城的中世紀的繪畫書籍。宮殿的中央是聖遺物室。
Ⅵ 泰坦尼克號里的那個海洋之心鑽石現實中有嗎有的話現在在哪裡
有,叫希望,在史密森尼博物院。
希望藍鑽石是歷史上有名的「厄運之鑽」,首先出於1909年,總是伴隨著兇殺以及搶奪,是沾滿了鮮血的不祥之物。
這塊厄運之鑽幾經易主,而主人都相繼離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獻給美國的史密森研究所,厄運才得以中止。1958年11月7日,希望鑽石被捐給了史密森尼博物院。
傳說:
關於這顆鑽石會帶來厄運的故事,首先出於1909年,當時,May Yohe和紐卡斯爾公爵離婚,並將自己婚姻和演藝生涯的失敗歸罪於這顆鑽石。
在當年6月25日出版的泰晤士報上,一位駐巴黎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聲稱這顆鑽石曾給許多擁有者帶來厄運。
1920年,May說服著名默片導演喬治·克萊恩拍攝了一部長篇希望鑽石之謎,並親自出演主要角色。該片編劇編造了許多故事,比如發現者塔韋尼埃被狗咬死(其實他以84歲高齡在俄羅斯善終),以及馬拉塔人因此失敗於英國等等。
麥克林也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些角色,甚至包括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些故事,再加上麥克林本人後來也確實遭遇不幸,都為這顆鑽石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Ⅶ 世界上哪個國家擁有最多的鑽石礦
一、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哪裡:
1、說到鑽石,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南非鑽石,而說到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哪裡,小編告訴大家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澳大利亞,並不是南非,雖然南非鑽石一直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在產量上並沒有澳大利亞的多,說到南非的鑽石史,主要是在1867年之後發現了沖積砂礦床和大量原生金伯利岩筒,使南非成為世界上鑽石出產量的主要國家,直到現在為止南非也擁有世界上產量最大,並且最有現代化的維尼蒂亞鑽石礦。
2、那麼為什麼說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澳大利亞呢,據相關的新聞報道,在澳大利亞已經勘探出天然鑽石儲量最大石礦,鑽石的產出量大約能達到25億克拉,而澳大利亞佔了6.5億克拉,扎伊爾佔5.5億克拉。就目前的鑽石開采來說,鑽石的儲存量能夠開采25年,但隨著人們技術水平的提高,每年都能發現不同地方的鑽石礦區,而澳大利亞礦區最多,其鑽石儲存量也是最大的。
二、哪些國家鑽石資源豐富:
鑽石最大的產出國是澳大利亞,其次是南非那麼哪些國家還有鑽石資源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1、波札那
波札那可是近年來新起的鑽石王國,不僅盛產鑽石,而且鑽石的質量名貴高檔,其工業儲量和儲量基礎分別佔世界的13%和15%,各種鑽石儲量近4億克拉,居世界第三。
2、俄羅斯
同時,俄羅斯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鑽石產出國之一,其儲量居世界第四位,也是天然金剛石的主要產地,金剛石的產量90%以上來自俄羅斯。
Ⅷ 世界上最大最貴的鑽石是什麼
您好·
您問的世界最大鑽石為庫里南鑽石,有3106克拉,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拳頭大小。庫里南由於太大,當時沒有人能買得起。後由南非的德蘭士瓦地方當局用15萬英鎊收購,在1907年12月9日,為祝賀英王愛德華三世的生日而贈送給英國皇室了。打碎工作由荷蘭著名工匠約·阿斯查爾進行。他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來研究庫里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狀造了一個玻璃模型,並設計了一套工具。他先用這些工具對玻璃模型試驗,結果模型按照預想的要求被劈開。經過幾天休息之後, 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來到專門的工作室中,將庫利南 放在一個大鉗子里緊緊鉗住,然後將一根特製的鋼楔放在它上面預先磨出的槽中。約·阿斯查爾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擊鋼楔,「啪」的一聲,庫里南紋絲不動,鋼楔卻斷了。阿斯查爾臉上淌著冷汗,在那緊張得像要爆炸的氣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鋼楔。再使勁地敲擊一下,這一次,庫里南完全按照預定計劃裂為兩半,而阿斯查爾卻昏倒在地板上了。
庫里南被劈開後,琢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最大的一粒命名為「庫里南1號」也就是「非洲之星」現鑲嵌在英國女王的權杖上,第二大的命名為「庫里南2號」鑲嵌在英國女王的王冠上。可以說,庫里南系列為無價之寶,擁有者不可估量的財富價值。
至於那枚藍色鑽石——「希望」。又被稱之為「厄運之星」。因為曾經擁有過它的人全都命喪黃泉。直到1958年美國著名的大珠寶商溫斯頓有幸獲得了這枚鑽石又將它獻給了國家,收藏在美國華盛頓史密森研究所後,這個厄運才結束~也許它註定是屬於整個人類的~整個故事如下:
「希望」藍鑽石問世於500年前。在鯿基伯那河畔一座廢棄的礦井裡,一個路過的老人偶爾瞥見一塊熠熠閃光的石頭。經辯別,竟是一枚頂大的藍鑽石。老人請工匠將鑽石進行粗加工,加工後的藍鑽石還112.5克拉。老人去世後,他的3個兒子為這枚鑽石大打出手,結果鑽石被族長充公,下令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一天深夜,一個抵不住鑽石藍光誘惑的年輕人偷走了鑽石。但僅僅幾小時 ,他就被守護神像的婆羅門捕獲,活活被打死,成為藍鑽石的第一個牲牲者。藍鑽石重新被鑲嵌在神像的前額上。
17世紀初,一個法國傳教士用斧頭劈死兩個婆羅門,用沾滿鮮血的雙手將藍鑽石攫為己有。傳教士將藍鑽石帶回了自己的故鄉,可是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他被割斷了喉管,藍鑽石也不知去向。
40年後,藍鑽石落適應症巴黎珠寶商瓊泰弗尼爾手中,他隨即脫手,將鑽石賣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數年後,瓊·泰弗尼爾到俄國做生意,竟被一條野狗活活咬死。
路易十四對這枚藍鑽石愛不釋手,經過琢磨,藍鑽石鑲嵌在象徵著王權的王杖上取下,媽命為「法國藍寶」可是不久後的一天,他最寵愛的一個孫子不明不白地*了。路易十四受此打擊後,不久也撒手歸天。
路易十四死後,「法國藍寶」落入蓓麗公主之手。她將鑽石從王杖上取下,作為裝飾掛在她的項練上。1792年9月3日,在一次偶發的事情中,蓓麗公主被一群平民百姓毆打致死。
「法國藍寶」由蓓麗公主的寵物變為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珍玩。可是一場法國大革命的風暴把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後瑪麗·安東尼送上了斷頭台。「法國藍寶」在這場大革命中被皇家侍衛雅各斯·凱洛蒂乘亂竊取。
法國臨時政府在清點國庫時,發現「法國藍寶」失蹤,於是貼出告示:凡私藏皇家珍寶者處以死刑。侍衛雅各斯·凱洛蒂聞讀後終日不安,精神發生錯亂,最後自殺而死。
「法國藍寶」給佔有它的主人帶來的厄運比巫師的詛咒還要靈驗,人們視之為不祥之物。盡管如此,世界上還是有許多貪婪的目光盯著它,希冀有朝一日成為擁有它的主人。
「法國藍寶」從伊凡皇太子手裡轉移到女皇加德琳一世手裡。女皇意欲將鑽石鑲在皇冠上,於是命人將「藍寶」送到荷蘭,交由堪稱世界上一流手藝的威爾赫姆·佛爾斯進行精心加工。經過威爾赫姆·佛爾斯的精心雕琢,「法國藍寶」被切割成現在見到的樣子,它的每個面都閃著誘人的藍光。加工後的鑽生重 44.4克拉。鑽石加工好以後,鑽石匠的兒子不辭而別,將鑽石帶到英國倫敦去了。無法交差的鑽石匠服毒自殺,以謝女皇。而他的兒子後來在英國也自殺身亡,死因不明。
英國珠寶收藏愛享利·菲利浦在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人手晨以9萬美元購得了這顆鑽石,命名為「希望」。1893年,享利·菲利浦暴死。他的侄子成為「希望」藍鑽石的主人。這位鑽石的主人將鑽石置於展廳公展,後來據說他壽終正寢。
本世紀初,一個叫傑奎斯·賽羅的商人購得了「希望」鑽石,但不久莫名其妙地自殺了。
鑽石又流落到一個俄國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引人不久遇刺而死。
哈比布·貝購下了鑽石,接著轉賣給西蒙。傳來消息說,哈比布·貝及其家人在直布羅陀附近的海中不幸淹死。西蒙則在一次車禍中全家喪生。
鑽石輾轉到了土耳其蘇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個王妃為此喪生,蘇丹本人於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黨人廢黜。
「希望」藍鑽石的下一個主人是華盛頓的百萬富翁沃爾斯·麥克林夫婦。自從擁有這顆鑽石以後,災難就像影子一樣追隨著他們,他們的兒子和女兒先後遭遇了不幸。
為人類藝術之瑰寶~價格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