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統治塞爾維亞多少年
① 1386年6月28日在塞爾維亞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塞爾維亞從此把6月28日稱為「國恥日」
不是1386年6月28日,是1914年6月28日。
1914年6月28日
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遇刺
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夫人
1914年6月28日,歐洲到處感到沖擊波的壓力,因為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暗殺了奧匈帝國的王位繼承人大公弗朗西茨-斐迪南德和他的妻子霍恩伯格公爵夫人。當他們的汽車穿過波斯尼亞薩拉熱窩的大街時,他們雙雙中彈身亡。
查明行刺者是個19歲的波斯尼亞學生,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他從手槍里射出7粒子彈。一位子彈擊中公爵夫人的胃部;另一粒子彈擊中大公的脖子,幾乎是立即身亡。公爵夫人在送住醫院途中身亡。
警方報道普林西普對行刺毫無懊悔之意。暗殺者告訴一位法官他要替受壓迫的塞爾維亞人報仇。有跡象表明這些暗殺活動是塞爾維亞組織的政治陰謀的一部分。
這天的早些時候,有一次暗殺大公的未遂企圖。他和公爵夫人正驅車前往薩拉熱窩市政廳參加一個招待會,突然一顆炸彈扔到他們的汽車上。一位目擊者說:「由於大公反應迅速和沉著,炸彈沒有達到目的。他從汽車座位上拾起炸彈,扔到大街上。我幾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
炸彈爆炸時,8人受傷,包括大公的副官。警察逮捕了一個叫加布里諾維克斯的年輕人。他們說他是一個在黑塞哥維亞當排字工人的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據說他也沒有懊悔之意。
在第一次事件後,隊伍繼續前往市政大廳,大公庄那裡氣憤地宣布:「諸位先生,真是令人不能容忍。我們來到薩拉熱窩訪問卻有人向我們投炸彈。」開始,大廳中的群眾不明白大公在談些什麼,後來,當他們得知有一個人試圖用炸彈殺害他時。很多人歡呼起來。
有人告誡弗剛西茨-斐迪南德不要到波斯維亞去,但是他沒有理睬。一位塞爾維亞部長說巴爾干半島對奧匈帝國很有反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皇室家族中大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傾向於在這緊張地區做些讓步。他曾希望給予斯拉夫人更多的自主權,甚至可能在巴爾干半島創立第三個君主國。
整個歐洲似乎對這些暗殺活動有一種不祥的反應。從羅馬教廷發來的報道說,庇護教皇重病在身,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正在祈禱。他昏厥過去並不得不由他人護送他回房間。威廉二世中斷了在波羅的海的一次賽馬,匆忙回到柏林。弗朗茲-約瑟夫皇帝病倒了,他悅,「可怕,太可怕了,我悲傷極了。」在倫敦,每日新聞寫道:「這次暗殺對歐洲來說像一次雷鳴。」倫敦泰晤士報說它使世界的良心在發抖。
這次暗殺事件點燃了巴爾干半島這個火葯桶,由此引發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 介紹塞爾維亞和黑山
我就知道這么多!
黑山共和國面積為13812平方公里,人口68萬,是前南聯盟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位於塞爾維亞西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該國人口中,40多萬人為黑山族,其餘的為塞族、阿爾巴尼亞族和波黑族。黑山共和國是塞爾維亞通往亞得里亞海的唯一通道,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後,黑山共和國對於塞爾維亞來說具有重要的地位。
黑山共和國多高山,風景秀麗,瀕臨海岸,歷史上黑山一直遭受巴爾甘地區其它民族的統治。該國的獨立運動可追溯到公元1878年至1918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二戰時期,黑山在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支持下表面上取得了獨立,但鐵托領導的游擊隊取得勝利後,南再次侵佔黑山,直到1980年鐵托去世前,黑山一直與南斯拉夫執政的社會主義黨有著密切的合作。
自鐵托去世後,黑山政治領導人與中央政府出之間現了意見分歧,尤其自前蘇聯解體、東歐的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後,其中包括黑山在內的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效仿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要求獨立。然而,南斯拉夫的種族沖突使巴爾甘地區變成歐洲的一個危機中心。1991年至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後,1992年四月,黑山通過全民公決仍保留為南聯盟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是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宣布南聯盟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
關於黑山人民為何不願從南聯盟中獨立出來,政治分析人士們眾說不一,有的人說,黑山人民不願獨立的原因是擔心塞族人在克羅埃西亞和波黑製造的悲劇在黑山重演,因此,他們寧願放棄獨立,也不願與塞族戰爭。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黑山共和國不象南聯盟其它國家存在嚴重的種族矛盾,黑山族和塞族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不太嚴重,所以,黑山人民不希望從南聯盟中獨立出去。
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不關注黑山人民的權力,以及歐洲和美國在巴爾甘地區的政策致使黑山人民走上了爭取獨立的道路。1998年黑山共和國總統久卡諾維奇提出黑山獨立的口號,贏得了黑山人民的大力支持,從而使他在總統選舉中戰勝對手,成功當選為黑山共和國總統,黑山的歷史也出現了新的變化。當塞族軍隊瘋狂襲擊科索沃,重演波黑悲劇的時候,久卡諾維奇認為,這是爭取黑山獨立的最好時機,他首先要求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同等看待黑山和塞爾維亞,不要搞歧視政策。由於米洛舍維奇是一位民族主義極端分子,加上黑山所處的地位不能與塞爾維亞相比,很自然久卡諾維奇的要求遭到了米洛舍維奇的反對。與此同時,米洛舍維奇警告黑山共和國總統,如果要把黑山從南聯盟分裂出去,他將派兵襲擊黑山。此時,西方國家為了推翻米洛舍維奇,表面上支持久卡諾維奇的觀點,並派遣4萬名北約部隊士兵進駐科索沃地區。黑山共和國總統久卡諾維奇也抓住這一時機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聯系,爭取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和政治支持,並與其鄰國簽署雙邊合作協議,而且斷絕了與塞爾維亞的經濟和政治合作。與此同時,久卡諾維奇還將黑山通用貨幣改為馬克,漸漸取消南聯盟迪納爾。
但自米洛舍維奇下台後,巴爾甘地區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原先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久卡諾維奇要求黑山獨立的行動現今又成了巴爾甘地區的一大危機。在米洛舍維奇下台之前,西方國家支持黑山獨立的原因是為了向米洛舍維奇施加壓力,但自米洛舍維奇下台後,西方國家擔心一旦黑山獨立後,巴爾甘其它地區的人民將起來爭取獨立,因此,西方國家堅決反對黑山獨立。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派特使到黑山共和國,闡述西方國家的立場,明確反對黑山獨立。
但西方國家在阻止黑山獨立方面面臨到了另一個問題,即由塞爾維亞總理吉納吉奇領導的執政黨針對黑山的獨立採取比較溫和的立場,該黨雖然反對久卡諾維奇提出的在黑山與塞爾維亞之間建立松聯盟,兩個共和國在聯合國里都擁有獨立席位的建議,但對黑山人民通過全民公決來決定黑未來命運沒有表示反對。歐盟為了阻止黑山的獨立,採取了一系列政策。2001年末和2002年初,歐盟負責對外關系和安全事務的高級專員索拉納對塞爾維亞和黑山進行了多次訪問,打算說服塞黑兩個共和國維護南斯拉夫聯盟,但他的努力遭到了失敗。之後,維護南斯拉夫聯盟的談判交給布魯塞爾會議討論,實際上黑塞兩個共和國都受到了歐盟施加的壓力。在此方面,索拉納提出了一個維護南斯拉夫聯盟的方案,他的方案基本接近久卡諾維奇的方案。根據索拉納提出的方案,黑山與塞爾維亞建立一個鬆散的聯盟,但不承認黑山的獨立。
在索拉納通過四個月的外交努力後,黑山和塞爾維亞同意成立新的聯盟。3月1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兩個共和國——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在貝爾格萊德簽署歷史性計劃,雙方同意將南斯拉夫的名字從地圖上抹去,並以新名字「塞爾維亞和黑山」組建一個鬆散的聯合國家。
改組後,兩個半獨立狀態的共和國將共享國防與外交,暫時保持經濟、貨幣和海關等機構的獨立。三年以後,雙方都可以自由舉行全民公決選擇獨立或退出。
南聯盟總統科什圖尼察說,「這個計劃的簽署,使得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建立一種全新的關系形式」,「這一步是對原政體的突破」。
塞爾維亞和黑山建立的聯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兩個獨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國家。實際上塞爾維亞和黑山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在國際上,黑塞兩國是一個政體,總統、外長和國防部長只是象徵性的。鑒於此,南聯盟總統科什圖尼察說,塞爾維亞和黑山新聯盟既不是一個聯邦,也不是一個聯盟,而是包含各種因素的新體制。其實,歐盟竭力維護塞爾維亞和黑山的統一,哪怕是表面上的統一也罷,是為了避免在巴爾甘地區出現獨立的浪潮。但有一個問題是非常明確的,隨著新的協議的簽署,南斯拉夫這個名字已從地圖上消失,而成為歷史
③ 塞爾維亞王國問題
這個要說清楚不簡單,簡單的給你介紹下,現在存在的塞爾維亞的王室來源,也就是他們的祖上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塞爾維亞處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在Karađorđe 的率領下發動第一次塞爾維亞革命,並慢慢形成了獨立於帝國之外的行政體系,在1815年在obrenovic的率領下第二次塞爾維亞革命成功。也就是最近的塞爾維亞王國的誕生,之後換了很多國王,主要是Obrenović 和Karađorđević家族統治,到了20世紀,巴爾干戰爭,一戰,一直到二戰前都是Karađorđevic家族統治,也就是現在王室的祖上,最後一位在位的是保羅王子吧,但被彼得二世通過政變取代了。現在的王室都是這位的後人吧。
詳細可查
塞爾維亞&kinu塞爾維亞之家網址導航
www.noviyugoslavia.cn
④ 塞爾維亞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它的歷史是什麼
6至7世紀,南斯拉夫人的另外3個部落集團,即塞爾維亞人、斯洛維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遷入巴爾干半島西部地區,逐步同化了當地土著居民伊利里亞人。8至9世紀,在民族部落組織瓦解的基礎上,塞爾維亞人建立大公國。10世紀,塞爾維亞大公國一度被保加利亞第一王國所吞並。11世紀,又曾臣服於拜占廷帝國。12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尼曼雅王朝建立,塞爾維亞逐漸強大起來。到12世紀末,保加利亞第二王國和拜占廷帝國先後承認其獨立地位。1217年,尼曼雅二世開始稱王,塞爾維亞遂成為王國。1331至1355年,斯提芬·杜尚在位期間,塞爾維亞王國國勢進入鼎盛時期。他曾先後13次遠征拜占廷,奪取了馬其頓、帖撒利亞、伊庇魯斯和阿爾巴尼亞等廣大地區,一時稱雄東南歐。1346年,杜尚自稱「塞爾維亞和羅馬人皇帝」。1349年,在參照查士丁尼法典的基礎上,塞爾維亞王國又頒布了《斯提芬·杜尚法典》,意在維護封建主義的土地所有制和社會制度。但杜尚死後,隨著奧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斷進逼,塞爾維亞王國迅速衰落。
塞爾維亞人7世紀來到巴爾干半島。9世紀為拜占廷統治。1459年起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1829年成為在土耳其宗主國和俄國保護下國際承認的自治公國。1878年獨立,1882年建立塞爾維亞王國 。1918年加入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45年加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2 年在南斯拉夫聯邦解體後和黑山共和國一起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在中世紀的過程中,斯拉夫人逐漸分為東、西、南三支。東斯拉夫人發展成為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西斯拉夫人即今天的波蘭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和索布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亞人、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馬其頓入、黑山人和波斯尼亞人。
⑤ 塞爾維亞王國的簡介
六世紀初,南部斯拉夫人的一支塞爾維亞人越多瑙河進入薩瓦河中下游以南山區定居。後被保加利亞征服。
1058年又成為拜占庭的附庸。
1190年獲得獨立。
十三世紀初,東羅馬內亂,君士坦丁堡淪陷,西方人進入巴爾干,塞爾維亞人 趁機擴充領土,在巴爾干半島建立了封建王國。
1217年大公斯提芬·尼曼雅二世加冕稱王,成為封建王國。
十四世紀五十年代,國勢強盛,陸續佔領拜占庭統治下的馬其頓、帖撒利、伊比魯斯和阿爾巴尼亞等地,定都斯科普里。以後分裂為許多公國,國勢衰弱。
十四世紀七十年代後,先後遭到匈牙利和土耳其入侵。
1459年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
奧斯曼土耳其佔領期間,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巴爾乾地區從來沒有真正服從過穆斯林的統治。進入工業時代後,奧斯曼土耳其逐漸衰落,塞爾維亞人終於在革命中於1830年獲得了奧斯曼政府的承認,塞爾維亞公國獨立,雖然公國只擁有貝爾格萊德。
⑥ 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歷史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干半島。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里亞(後稱澤塔,即現在的黑山共和國地區)等國家。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干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塞爾維亞,吞並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羅維那以及黑山部分領土,統治達500年。1878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相繼成為王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被擊敗。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地區-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一部分。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佔領。1945年5月15日全國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爾維亞和黑山與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4月改憲法,易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個共和國脫離南斯拉夫聯邦宣布獨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為主權國。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1992年2月12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決定組成新的國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正式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Serbia and Montenegro,簡稱「塞黑」)。塞黑成為建立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平等成員基礎上的國家共同體。塞爾維亞共和國還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
⑦ 誰能介紹一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塞黑)!
國名:塞爾維亞和黑山(Serbia and Montenegro,簡稱「塞黑」)。
面積:102173平方公里。
人口:1054.4萬(1995年)。塞黑是多民族國家,主要有塞爾維亞族(62.6%)、阿爾巴尼亞族(16.5%)、黑山族(5%)和匈牙利族(3.3%)等。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
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Beograd)。
簡況: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中北部。西部與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接壤,北部和東北部同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為鄰 ,東部與保加利亞交界,南鄰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西南部分地區瀕臨亞得里亞海,海岸線長約200公里。氣候主要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沿海地區為地中海式氣候。1月最低氣溫-1℃,7月最高氣溫28℃,年平均氣溫13.5℃。(2000年) �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干半島。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里亞(後稱澤塔,即現在的黑山共和國地區)等國家。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干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起,土耳其征服塞爾維亞,統治長達近500年;澤塔王朝淪陷,黑山在200年的時間里一直處於土耳其的邊境省地位。1878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相繼成為王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的一部分。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法西斯入侵並佔領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南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同年11月29日,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改稱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1992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四個聯邦單位相繼宣布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Savezna Republika Jugoslavija)。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Serbia and Montenegro)。塞黑成為建立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平等成員基礎上的國家共同體。塞爾維亞共和國還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頒布第一部憲法。憲法規定,南是建立在公民平等和各共和國平等基礎上的主權國家聯盟;聯盟總統由聯盟議會選舉產生,任期4年,屆滿後不能競選連任。聯盟總統和總理不能來自同一個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在總統離職期間,由聯盟議會共和國院主席代行總統職務。2000年7月,南聯盟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規定聯盟總統由議會選舉改為直選產生,任期4年,並允許同一名候選人能夠兩次擔任總統;共和國院(上院)代表直選產生,不再由共和國議會選舉產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塞爾維亞和黑山」擁有共同的總統、議會、部長會議、軍隊和法院以及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仍有自己的總統。
議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共和國院和公民院。共和國院設40個席位,塞黑兩共和國各佔20席。公民院設有138個席位,每個共和國至少擁有30個席位,每65000選民推選一名議員,議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通過直接選舉產生,任期4年。共和國院和公民院分別設主席和副主席。
政府是塞黑議會的權力執行機構,任期4年。政府總理由議會兩院議員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政府由總理、副總理和部長組成。
行政區劃:塞黑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組成。塞爾維亞共和國下設29個州,州下設189個區;黑山共和國下設21個區,無州建制。塞爾維亞共和國還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
重要人物:總統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Vojislav Kostunica,2000年10月就任)。 副總理兼對外經濟關系部長米羅留布·拉布斯(Miroljub Labus),外交部長戈蘭·斯維拉諾維奇(Goran Svilanovic),國防部長韋利米爾·拉多耶維奇(Velimir Radojevic,2001年1月24日就任)。
重要節日:國慶日4月27日(1992年); 建軍節6月16日(1876年)。
軍事:根據塞黑憲法,總統為軍隊最高統帥,並任最高國防委員會主席。
塞黑目前有現役軍人12.65萬人,其中陸軍9萬,海軍約7500人,空軍2.9萬人,後備役軍人40萬。
1997年軍費預算約53.78億美元,約占聯盟預算的72%。
兵役制度:塞黑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12~15個月
⑧ 塞爾維亞是什麼誕生的 -為什麼世界地圖上找不到塞爾維亞
你的地圖比較舊吧,找新的就可以了,在原南斯拉夫的位置
塞爾維亞共和國
(英語:The Republic of Serbia; 塞爾維亞語:Србија或Srbija)為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與黑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
自20世紀初起,塞爾維亞便成為了南斯拉夫聯邦的一部分,但是在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六個加盟共和國中的四個先後宣布獨立,只有塞爾維亞和黑山沒有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議會通過新憲法,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南斯拉夫聯邦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透過公民投票決定正式獨立,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布獨立並且成為塞黑聯邦的法定繼承國,塞黑聯邦因而解散。
⑨ 塞黑解體
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 (Serbia and Montenegro) 簡稱塞黑,面積102173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中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與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接壤。境內多山地和丘陵,氣候主要為大陸性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
塞黑人口為1065萬,主要民族是塞爾維亞族,其他為黑山族、阿爾巴尼亞族、匈牙利族等。主要宗教是東正教。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共和制政體,國家元首為總統。首都為貝爾格萊德(Belgrade),人口157萬人。
公元6至7世紀,斯拉夫人遷居巴爾干半島。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里亞(即現在的黑山共和國地區)等國家。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干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起,受土耳其統治達500年。1882年塞爾維亞成為王國。1910年黑山成為王國。1918年與其他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後改稱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後改稱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兩個共和國。1991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馬其頓四個共和國相繼脫離聯邦成為獨立主權國家。1992年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2003年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
⑩ 塞爾維亞和黑山以前是一個國家
公元6-7世紀,部分斯拉夫人越過喀爾巴阡山移居巴爾干半島。9世紀起,開始形成塞爾維亞、杜克里亞(後稱澤塔,即現在的黑山共和國地區)等國家。14世紀,塞爾維亞曾是巴爾干強盛的國家之一。15世紀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征服塞爾維亞,吞並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羅維那以及黑山部分領土,統治達500年。1878年,柏林會議承認塞爾維亞和黑山獨立。1882年和1910年,塞爾維亞和黑山相繼成為王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被擊敗。1918年12月1日,南部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克 羅地區-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一部分。1941年被德、意法西斯佔領。1945年5月15日全國解放,同年11月29日,塞爾維亞和黑山與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4月改憲法,易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個共和國脫離南斯拉夫聯邦宣布獨立。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布為主權國。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布獨立。1992年2月12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決定組成新的國家。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正式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法憲章》,改國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Serbia and Montenegro,簡稱「塞黑」)。塞黑成為建立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平等成員基礎上的國家共同體。塞爾維亞共和國還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
政治:1992年4月通過的《憲法宣言》表示,南聯盟共和國將繼續繼承原南斯拉夫國家、國際法和政治主體性,願履行原南斯拉夫所有的國際義務;主張和平解決南危機,沒有領土野心,願同原南各共和國發展各方面合作;主張民族平等,尊重民族和公民的權力;將繼續維護不結盟運動的宗旨,同各國開展平等合作。南是建立在公民平等和各共和國平等基礎上的主權聯盟國家,聯盟總統和總理不能來自同一個共和國。2003年2月,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塞爾維亞和黑山」擁有共同的總統、議會、部長會議、軍隊和法院以及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仍有自己的總統。塞黑議會實行一院制,由126名議員組成,其中91名來自塞爾維亞,35名來自黑山。 塞黑議會通過憲章修訂案。2006年5月21日,塞黑就黑山獨立問題進行全民公決,決定是否繼續維持現行國體。這件事的現實意義在於,分裂與否將影響從巴爾干到歐洲的政治版圖;歷史意義在於,將決定南斯拉夫殘存的血脈是否得以保留。
當地時間2006年6月3日晚,黑山共和國議會在首都波德戈里察舉行特別會議,通過了黑山獨立決議和獨立宣言,黑山正式成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2006年6月14日致黑山共和國外長米奧德拉格·弗拉霍維奇,表示中國政府決定自即日起承認黑山共和國,並強調中方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黑山共和國的友好合作關系。
塞爾維亞政府2006年6月15日宣布承認獨立的黑山共和國,並表示將同黑山建立起外交關系。
外交: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政策。
與中國關系: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與中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