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的哪個國家
㈠ 一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是哪個國家
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1299年—1922年),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
㈡ 曾經的強大一時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它的國家性質是什麼
奧斯曼土耳其(目前已滅亡)的國家性質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國家。
奧斯曼帝國(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1299年—1922年),為土耳其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
土耳其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
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分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
(2)奧斯曼土耳其的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奧斯曼帝國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奧斯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奧斯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
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斯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基督徒國家的伊斯蘭勢力,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會議》里,奧斯曼帝國被承認為歐洲國家,但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列強的沖擊,以卡洛維茨條約為主要標志而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並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敗於協約國之手,奧斯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起義,擊退歐洲勢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國,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
參考資料:網路_奧斯曼帝國
㈢ 奧斯曼帝國是現在的那些國家
土耳其、敘利亞、摩爾多瓦、伊拉克、保加利亞等。
1、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
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人主要是歐洲人種-地中海血統,1299年奧斯曼一世建立奧斯曼帝國。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
16世紀~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統治時達到鼎盛時期,統治區域地跨歐洲、亞洲和非洲。因此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 土耳其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此得以統合。
19世紀時國力開始衰落,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並於1918年戰敗。喪失了大片領土,帝國從此土崩瓦解。1919年,土耳其擊退外國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
2、敘利亞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語:The Syrian Arab Republic;法語:La République arabe syrienne),簡稱敘利亞。
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塞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
敘利亞在公元前3000年時就有原始城邦國家存在, 公元前8世紀起,先後被亞述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歐洲十字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統治。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為法國委任統治地。1946年4月17日獲得獨立。1963年起由阿薩德家族領導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至今。從2011年年初開始,爆發了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曠日持久的沖突。
3、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共和國(摩爾多瓦語:Republica Moldova,英語:Republic of Moldova),簡稱摩爾多瓦,是位於東南歐的內陸國,與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接壤,首都基希訥烏。
摩爾多瓦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境內平原和丘陵相間分布,中部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為黑鈣土。北部和中部屬森林草原帶,南部為草原。河流眾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為境內兩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約有2200個天然泉。
摩爾多瓦祖先為達契亞人,1359年建立摩爾多瓦公國,1487年淪為奧斯曼帝國附庸,1812年部分領土(比薩拉比亞地區)被俄羅斯帝國吞並。
1918年1月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並。1940年6月,蘇聯將其再次吞並,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5月改為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27日宣布獨立。現為獨聯體成員國。
4、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庫爾德語:كۆماری عێراق),簡稱「伊拉克」,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南方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敘利亞,伊朗和約旦各位於其東西兩側。
伊拉克所在地歷史悠久,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公元前4700年就出現了城邦國家。公元前2000年阿摩利人建立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550年起,先後遭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入侵和統治。1920年淪為英國「美索不達米亞託管地」。
1921年8月伊拉克王國獨立,1958年7月14日成立共和國。如今生活在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並不是阿摩利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5、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保加利亞語: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簡稱保加利亞。是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東南部的一個國家,與羅馬尼亞、塞爾維亞、馬其頓、希臘和土耳其接壤,東部濱臨黑海。
保加利亞國土面積為110994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總量為705萬人。1990年2月27日,將3月3日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的紀念日定為國慶日。
1990年11月15日,保加利亞改國名為保加利亞共和國。1991年7月12日通過的憲法規定,定為議會制國家。
保加利亞人的祖先來自中亞,公元395年並入拜占庭帝國,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保加利亞第一王國),1018年被拜占庭再度侵佔,1185年建立保加利亞第二王國。
1396年被奧斯曼帝國吞並,1878年獨立,1946年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東歐劇變後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斯曼帝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耳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保加利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拉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敘利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摩爾多瓦
㈣ 土耳其是哪個國家
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土耳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西臨愛琴海,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4)奧斯曼土耳其的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與屬於歐洲人種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後裔,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到1453年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拜占庭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19世紀時開始衰落。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故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間得以統合。
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土崩瓦解。
土耳其雖為亞洲國家但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作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㈤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現在的什麼國家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為土耳其人所創立之國。始王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極盛興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其領土東迄高加索和波斯灣,南抵非洲內地,西達非洲摩洛哥,北迄奧地利邊界直到俄國境內,囊括今歐、亞、非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土地,領土面積約600多萬平方公里。
1571年,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在勒班多戰役中被西班牙和威尼斯的聯合艦隊打敗,失去了對地中海的控制。從此,奧斯曼帝國開始走下坡路。
16~17世紀的傑拉勒運動、18世紀初伊斯坦布爾的帕特羅納·哈利勒起義時間長、規模大,動搖了帝國的統治基.1683年,圍攻維也納失敗,喪失大量土地。18世紀末兩次俄土戰爭失利,帝國所屬黑海北岸土地劃歸俄國。
19世紀初,境內民族解放運動興起,埃及、敘利亞、葉門脫離控制,巴爾干半島諸國先後獨立。
1821年3月4日,希臘獨立戰爭爆發,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於1830年2月3日新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1878年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先後宣布獨立。
1908年保加利亞宣布獨立
1912年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爆發,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打戰爆發,土耳其加入同盟國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土耳其戰敗,簽定了《色佛爾約》,
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被徹底瓜分。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安那托利亞的部份。
1919年,今日之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民族抗戰運動,擊退外國勢力。1921年1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1922年11月1日,廢蘇丹制,奧斯曼帝國正式滅亡。翌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建立。
期間還爆發了幾次俄土戰爭與第二次巴爾干戰爭就不一一多說了。
㈥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前領土大致包括今天的哪幾個國家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前已衰弱不堪, 疆域與之前相比大大縮減,涵蓋了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科威特、約旦、阿爾巴尼亞、希臘北部;另外利比亞名義上也是其屬地。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 )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個帝國。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之大部分領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維尼亞。自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6)奧斯曼土耳其的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政治
奧斯曼帝國實行的是軍政合一政體,同時兼有沙里亞政體的色彩,是伊斯蘭教法確認的政治體制之一。國家政權必須符合沙里亞的精神,國家元首(即哈里發、素丹、埃米爾等)亦必須遵循伊斯蘭教法治國。
教法學家們提出此說,意在為伊斯蘭國家政權的合法性提供一種權威的理論根據,以調和日益封建化、世俗化的國家政體同神聖律法的矛盾,強調神聖的沙里亞的普遍適用性。
為了捍衛伊斯蘭教義的神聖性、純潔性和連續性,教法學家們後來提出了比較系統的哈里發學說,就哈里發的資格、職能、產生辦法等作了一系列原則規定,認為哈里發作為「安拉之公僕」,必須尊重伊斯蘭教法,只能在沙里亞容許的有限范圍內行使其權力。
這些權力主要是行政立法權,包括頒布政令、制定行政法規、確定國家的行政建制、任免官吏等。但所有這些行政立法在理論上皆被視為對沙里亞的一種應用和補充,不能有悖於沙里亞的精神。
教法學家們認為,沙里亞政體是對君主專制的一種限制,但實際上只是一種道義上的限制,封建君主只要在名義上宣布忠誠於沙里亞,即可合法地行使其權力。歷史上封建君主常以此為據來頒布行政法規,如著名的《奧斯曼帝國法規》。
近代以來,還經常據此頒布政令和法規,限制沙里亞法院的司法權,並以行政立法的方式對教法的實體加以修訂。
㈦ 土耳曼帝國指的是現在哪個國家
就是現在的土庫曼共和國一帶,過去的古國家很多,疆域也是不斷變化,名稱也是輪回不定,歸屬也是東王西李,沒有任何一個標准可以延續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就是證明那塊土地是誰的。美利堅合眾國過去的疆域很多都是英國、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俄羅斯、荷蘭的,現在卻是你們的領袖,這就是滄海桑田變化的結果。
㈧ 奧斯曼大帝蠻王是哪個國家的
奧斯曼大帝的奧斯曼三個字就是指的古代土耳其奧斯曼帝國。
而蠻王這款皮膚的造型留著小鬍子還有穿著方面典型就是土耳其穆斯林的風格。
奧斯曼大帝是游戲《英雄聯盟》中角色蠻族之王·泰達米爾的皮膚之一,這款皮膚是TGA限定版本,屬於有錢也買不到的類型。
蠻族之王·泰達米爾,是競技游戲《英雄聯盟》中一個英雄,是游戲當中數一數二的高傷害戰士,傷害主要以AD普通攻擊為主。也可走AP路線。
其主要戰斗特質就是獨特的怒氣系統,怒氣值將會極大的影響蠻王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除此之外大招5秒免死的能力也是蠻王的一大特色。
超高的傷害加上免疫死亡的能力使得蠻王成為游戲當中最強大的後期核心之一,但缺點就是發育周期較長,且十分懼怕針對和控制。
(8)奧斯曼土耳其的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蠻族之王·泰達米爾其他皮膚:
1. 勇敢的心:價格:4500點劵
2. 國王:價格:7900點券
3.諸神的黃昏:限定,有特效
4. 惡魔之刃:價格:7900點劵
5. 關羽雲長:價格:19900點劵
6. 夢魘:價格:4500點券
7. 野獸獵人:價格:6900點券,網吧特許可權定
8. 生化領主:限定,有特效
㈨ 奧斯曼土耳其是哪個國家的
是奧斯曼帝國的,奧斯曼帝國、鄂斯曼帝國、鄂圖曼帝國或奧托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文: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文:Osmanlı İmparatorluğu,又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帝國等)為突厥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奧斯曼人初居中亞,建立塞爾柱帝國,並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干半島、中東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皇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伊斯蘭文化,東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統合。
㈩ 奧斯曼帝國是哪個國家
奧斯曼帝國,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國家。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後領土擴張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1453年滅掉東羅馬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
極盛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包括整個巴爾干半島、細亞細半島、整個中東地區及北非的大部分,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帝國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控制了整個西歐到東方的通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17世紀後逐漸衰落,領土不斷沙皇俄國和英法等國被蠶食。1922年,奧斯曼帝國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