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總兵多少

土耳其總兵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7-21 13:29:31

A. 總兵管多少人千戶是什麼官職

總兵,正二品武官,轄 一萬五千 兵馬。
千戶,世襲武職,統兵數百人到千人不等。

B. 明朝一個總兵能帶多少人

一般省級總兵有一萬多人。邊防重鎮總兵所轄士兵要多得多,比如四大鎮薊鎮遼東宣府大同總兵所部一直都在十萬左右。戰爭時期除外。

C. 大清朝的正二品高官,鎮守一方的總兵,到底能調動多少軍隊呢

總兵大概可以調動幾萬人的軍隊,總兵的兵權還是挺大的。

D. 明朝軍隊中的總兵、副將、參將、游擊、千總、把總各有多少人

根據明朝的軍職,各級別軍隊人數如下:

1.把總:管理500軍戶,約100兵士(明朝京師三大營的千總、把總,以及巡撫、總督、督師親兵的千總、把總則是實打實的1000兵);

2.千總:管理1000軍戶,約200兵士(明朝京師三大營的千總、把總,以及巡撫、總督、督師親兵的千總、把總則是實打實的2000兵);

3.游擊:500兵,獨立營級別的獨立防區,可臨時管理2000兵;

4.參將:1000兵,獨立團級別的獨立防區,可臨時管理5000兵;

5.副將:1000兵,獨立團級別的獨立防區;

6.總兵:1000兵,獨立團級別的獨立防區,可臨時管理20000兵。


(4)土耳其總兵多少擴展閱讀:

明朝軍隊分類

明軍,通常泛指中國明朝時期的軍隊,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亦即垛集軍,是由戶籍中抽丁而來,屬於徵兵形式。

明軍軍隊大抵分為三類,邊軍,南軍,京軍,以及水軍,地方土司兵,錦衣衛等特殊軍事組織。

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正統時期開始使用募兵制度,開始和衛所制並存。

1.衛所兵

衛所制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衛有軍隊中,一衛為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征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

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

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由於社會穩定,相對和平,衛所軍官開始侵佔軍田,剝削士兵,軍人生活水平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

2.京軍三大營

明代京軍編制,洪武初即設,隸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隸五軍都督府。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分設京師京營和南京京營,規制漸臻完備。

京師京營又稱三大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

五軍營:分為中軍,左、右掖和左、右哨。

軍士除來自京師衛軍外,又調中都留守司及山東、河南、大寧三都司衛所馬步官軍輪番到京師宿衛和操練,稱為班軍。隸屬五軍營的還有掌隨駕馬隊官軍的十二營,掌操練上直叉刀手及京衛步隊官軍的圍子手營,以及幼官舍人殫忠、效義諸營。

神機營:因用兵交址(今越南),得火器法,立營肄習而名,其下亦分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中軍分設四司,掖、哨各分設三司,掌銃、炮等項火器。隸屬該營的還有五千營,掌操演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軍。

三大營各設提督內臣、武臣、掌號頭官統領。各軍、各司分設坐營官、把總、坐司官、監槍內臣、把司、把牌不一。洪熙時(1425年),命武臣一人總理三大營營政。

平時,五軍營練習營陣,三千營練習巡哨,神機營練習火器。當皇帝親征時,三大營環守於皇帝大營,一般是神機營居外,騎兵居中,步兵居內。

3.大明水師

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流的中國海軍,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

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E. 古代時候將軍 總兵 提督 參將 偏將 千總 把總這些官各帶多少兵

你說的基本上是綠營兵制。
清朝在統一全國過程中,將收編的明軍和其他漢人按明軍舊制,以營為單位組建軍隊,因用綠色旗而名綠旗兵,又因是以營為主要基層編制亦稱綠營兵。綠營兵除在京師五城戍衛以外,絕大部分分駐全國各省。在京師擔任衛戍的稱為巡捕五營,與八旗步軍營同隸步軍統領。步軍統領下轄左右翼總兵及 16 門千總。其營制為「標」、「協」、「營」、「汛」。
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清朝,將軍為宗室爵號之一;駐防各地的軍事長官也稱將軍(這是尊稱,不是官位)。這時候,將軍更多是一個珍貴的散官位。不一定統兵。
標分督標,由總督統轄;撫標,由巡撫統轄;軍標,設於四川、新疆,由將軍統轄;河標,由河道總督統轄;漕標,由漕運總督統轄;提標,由提督統轄;鎮標,由總兵統轄。實際各省綠營獨立組織為提標、鎮標。
提督:為各省綠營的最高武官,分為陸路與水師,共設水陸提督 23 人,惟東北三省不設。提標一般設左、右、中、前、後 5 營,並轄城守營與分防營。所轄軍隊一般為五六千人或六七千人。
總兵:統轄鎮標的總兵是僅次於提督的武官,也分陸路與水師,共有 83 人,鎮標所轄一般為三營、二營,兵力一般為三四千人。
各軍標下設協,由副將統領,協下設營,由參將〈參考:明 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公(袁可立)於皇城島請設參將、守備各一員,練兵三千,以為登萊外藪。」〉游擊、都司,守備(掌營務糧餉)、分別統領,營下設汛,由千總(500-千人左右)、把總(百總,100人左右)分別統領。兵分步兵、馬兵兩種,此外還有馬兵(騎兵)和水師。
綠營兵直轄於兵部,將官的銓敘也屬於兵部。綠營兵初期作為清王朝的輔助兵力,配合八旗兵駐守京師與全國各地,並受到八旗兵的監視和控制,中葉以後變為主力,其兵額時有增減,最多時達到 60 多萬。清末漸裁,僅存營制而已。
所以統兵並不一定,給個大楷參考。

F. 大清朝的正二品高官鎮守一方的總兵,能夠調動多少軍隊

清朝的軍事衙門,除了晚期地主武裝的團練和新式陸海軍外,主要有兩套班子,也就是八旗和綠營,各地八旗的領導機構是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各省綠營的領導機構是提督、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等。

蔡攀龍,平定林爽文叛亂,一路升遷為台灣鎮總兵、福建陸路提督,繪像紫光閣。

全國的綠營大致在60萬人,分為標、協、營、汛四種,汛不在編,類似於現在的哨所或警務室,差不多佔了3分之一,也就是20萬,標是總兵直接統領的主力部隊,協和營是下面的分屬部隊,綠營兵力一般以營來計算,大概一營500人,而每個總兵根據轄區的不同,所統領的兵力差別很大,少則幾千人,比如拱衛北京的直隸有7個總兵之多,但兵力很少,比如馬蘭鎮總兵常備才2000人,而台灣鎮總兵就有12000人,如果平均下來,清朝總兵統領的部隊人數在6000-7000人。

G. 裁30萬兵,中國總兵數多少

中國現役部隊總人數280萬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