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為什麼同情巴勒斯坦

土耳其為什麼同情巴勒斯坦

發布時間: 2022-07-22 07:52:08

⑴ 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為什麼不幫巴勒斯坦打以色列

以色列和土耳其都是美國的盟國,但是在中東地區,兩國的立場是截然相反的。之前美國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此舉激化了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的矛盾,以色列殘酷鎮壓了巴勒斯坦人的抗議活動。土耳其對以色列和美國的行為大為不滿,埃爾多安宣布驅逐以色列大使,而以色列也立即採取對等措施回擊,兩國關系立即劍拔弩張。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但是目前土耳其和以色列都還沒有真正在軍事上交手,這一點和伊朗、敘利亞的情況還是有所區別的。土耳其和以色列其實都是美國的小弟,沒有美國點頭,這倆國家也不敢輕易生事。

⑵ 有人說巴勒斯坦被以色列打到快滅亡了,為什麼沒有幾個國家幫它呢

首先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自身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盛行恐怖主義名聲也不怎麼好還搞武裝割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再加上以色列有美國在背後支持,哪一個國家也不願意與美國為敵,所以沒有幾個國家支持也是形勢。

⑶ 關於以巴局勢的看法。

美國的確是以色列的生命線。許多觀察家認為,沒有美國供給的武器,以色列是不可能打贏1967年中東戰爭的。 在1973年戰爭中,以色列起先幾乎戰敗,直到美國採取兩項非常措施以後,形勢才得以扭轉。猶太人掌握著美國的經濟命脈。美國約有600萬---700萬猶太人,佔全球猶太人的三分之一,超過以色列本土的公民.美國猶太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僅紐約一個城市就有220萬,猶太人人口超過1萬的美國城市就有60個,猶太人大都在美國東西部的重要城市。 美國的百萬富翁中有案可查20%是猶太人,當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沙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全球「金融鱷魚」大投機商喬治;索羅斯;全球超級富豪排榜第二名的「股神」沃倫;巴菲特都是猶太人。所以在美國社會,猶太人左右著美國經濟的發展。
在美國親以色列的勢力從白宮、議會、國務院、到國防部,從學術、新聞界到宗教界等進行著各種觸目驚心的活動。
美國把控制中東石油作為自己全球利益的選擇,因為石油資源是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血液和命脈,誰控制了中東石油市場,誰就會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了王牌.
1917年-1947年
一戰之後,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瓦解,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一個國際問題。根據國際聯盟通過的《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有關委任統治的條款,巴勒斯坦與其它幾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地區一起交由英國委任統治。除一個委任統治地之外其它委任統治地全部按照最早的設想紛紛獨立。巴勒斯坦成為一個例外。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不是僅限於「協助管理和提供建議」,其首要任務是執行英國在1917年頒布的《鮑爾弗宣言》,該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

從 1922年到1947年巴勒斯坦被委任統治期間,大量猶太移民從其它地方,尤其是東歐湧入,30年代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該地區猶太人口急劇膨脹。巴勒斯坦人對獨立的訴求和對猶太移民的抵制導致了1937年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其後,在二戰期間和二戰之後,來自雙方的恐嚇和暴力從未間歇過。英國曾經嘗試過不同的方法讓這塊飽受暴力蹂躪的土地獨立,但均未成功。1947年英國將巴勒斯坦問題移交給了聯合國。

1947年-1977年

考慮了不同的方案之後,聯合國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阿拉伯獨立國,另一個是猶太獨立國,並在耶路撒冷市建立特別國際政權(181號聯大決議第二部分)。分治計劃中設想的兩個國家中一個成為後來的以色列,在1948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77%的土地,以及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區。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當地居民要麼逃離要麼被驅逐出了巴勒斯坦。約旦和埃及佔領了分治決議本來劃分給巴勒斯坦阿拉伯國的其它部分領土,這個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從未正式成立過。

在1967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當時約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其它地區(即西岸和加沙地帶),這包括之前未被以色列佔領的耶路撒冷殘留的地區,其後這些地區也被以色列兼並。這次戰爭導致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的大量外逃,據估計外逃人數達50萬人。安理會於1967年11月22日通過第242號決議,促請以色列從它在1967年的沖突中佔領的地區撤離。

1974年,聯合國大會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實現自治、民族及主權獨立以及重返家園的不可分割的權利。隨後一年,聯合國大會建立了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剝奪權利委員會。聯合國大會授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聯大以及其它由聯合國主辦的各會議中以觀察員資格。

1977年-1990年

然而事情繼續朝相反的方向發展。1982年,以色列侵略黎巴嫩,宣稱要消滅巴解組織。後來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在得到保證在其撤離之後上千萬留下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有安全保證之後,巴解組織的軍隊撤出貝魯特,轉移到了其它鄰近國家。其後在薩布拉和夏提拉發生了大規模屠殺難民的事件。

關於巴勒斯坦問題國際會議於1983年9月召開,參加人數眾多,除其它事項之外,這次會議通過了包括如下原則的《日內瓦宣言》:必須反對和拒絕以色列在被佔領領土上建立定居點,以及其所採取的改變耶路撒冷地位一切行動;該地區所有的國家均有權在安全和國際公認的邊界內生存,所有的人民均有權享受公正的待遇並過安定的生活;承認並實現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得合法權利。

1987年12月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發生了集體反對以色列佔領的抗暴行動。以色列軍隊對這次抗暴行動的鎮壓傷及大量人員並導致了巴勒斯坦平民的大量傷亡。

1991年至今(和平進程)

1973年阿以戰爭後,整個19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各方在不同論壇為安全理事會第242和338號決議基礎上實現中東全面和平而不斷努力。冷戰結束與海灣戰爭及其影響等全球性變化對中東局勢都產生了影響。1991年10月,阿以認真恢復談判進程,在美蘇兩國共同主持下在馬德里召開中東問題和平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的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但到1993年年中,談判似乎在若干政治和安全問題上停滯不前。在這些公開的外交努力的同時,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在挪威舉行秘密會談。雙方於1993年8月末結束會談並達成協議,這一消息使國際社會既吃驚又萌生希望。

1993年9月10日,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就相互承認換文,雙方代表並於9月13日在白宮舉行的一個儀式上簽署《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出席簽字儀式的有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俄羅斯外長安德烈·科濟列夫。聲明簽署後,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與巴解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握手。這一歷史性協定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帶和西岸實現自治開辟了道路。它標志著一個談判解決永久地位問題的進程的開始。

大會在1993年屆會上通過一項題為「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對《原則聲明》表示支持,同時重申大會自己提出的若干原則以指導最後解決。此外,大會重申,聯合國將繼續承擔對巴勒斯坦問題應盡的職責,直至該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1994年7月,亞西爾·阿拉法特返回巴勒斯坦,在加沙和西岸耶利哥地區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此後達成的若干協定使更多地區歸屬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控制。

為了結束沖突,已就「最後地位問題」協定開始談判。尚待談判的困難問題包括:以色列撤出被占巴勒斯坦領土、最後邊界、難民、定居點、耶路撒冷的地位。中東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1995年9月28日,簽署了歷史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關於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臨時協定》,即《奧斯陸第二項協定》,取代了1993年的《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奧斯陸第二項協定》規定了解散以色列行政公署,撤銷以色列軍政府,並將西岸分成三個區,每個區都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同程度地各司其責。

聯合國大會對迄令為止和平進程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支持。

在巴勒斯坦,第一次大選已於1996年1月舉行。阿拉法特主席當選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他隨後任命了由21名成員組成的巴勒斯坦委員會執行局。安全理事會對選舉表示熱烈歡迎,稱之為「中東和平過程中邁出的重大一步」。

1990年代中期至末期,和平談判停滯不前,此後,以色列埃胡德·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主席簽署了1999年9月4日的《沙姆沙伊赫備忘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對這一協議表示熱烈歡迎。

定居點建設和持續暴力給談判造成問題,此後,和平進程再度停頓。

2000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戴維營召開了中東和平問題首腦會議。秘書長科菲·安南對會議表示歡迎,希望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建立「勇敢者的和平」。然而,以色列的巴拉克總理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阿拉法特主席未能消除分歧,達成協議。

2000年9月,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爆發。

2001年1月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代表在埃及的塔巴會晤,再度作出努力。雙方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達成最後解決。然而以色列迫近的選舉導致巴拉克總理中止了會談。阿里爾·沙龍當選為以色列的新總理。

2000年9月以來,政治、社會經濟和人道主義狀況日益惡化。2002年間,安全理事會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對每況愈下的局勢表示了嚴重關注,並呼籲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從巴勒斯坦城市撤出以色列軍隊,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在2002年3月通過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決議中,安全理事會確認了兩個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一個地區各自安全和得到承認的邊界內並存的想法。

使這一憧憬變成現實的「路線圖」是由四方(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聯邦和聯合國)制定的。「路線圖」設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平行步驟,以便至遲於2005年年底達成最後的、全面的和平解決。雙方於2003年6月在亞喀巴首腦會議上作出了執行「路線圖」的堅定承諾。安全理事會於2003年11月對「路線圖」表示贊同。

盡管有一些進展的跡象,但暴力、以牙還牙和報仇的循環繼續不已,和平進程停滯不前。

以色列決定在被巴勒斯坦領土、包括在東耶路撒冷及其周圍修建圍牆。為了對此作出回應,大會於2003年12月請國際法院就修建圍牆的法律後果發表咨詢意見。2004年7月,國際法院認定在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修建的圍牆的路線違反國際法,表示以色列必修停止修建圍牆,拆除已經修建的部分圍牆,並對巴勒斯坦人的財產所蒙受的一切損失作出賠償。

2004年初,以色列宣布從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和西岸一小部分地區撤出的計劃。2004年5月,「四方」為這項撤出計劃訂立了一些原則,表明撤出必須是徹底的,而且應繼而在西岸採取類似的步驟。「四方」還表示所有關於最後地位的問題,例如邊界和難民問題,均應由雙方根據國際公認的和平進程框架進行談判。

於此同時,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人道主義狀況繼續惡化。秘書長一再呼籲國際社會竭盡所能緩解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並敦促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必需的步驟,毫不遲延地達成和平解決。

⑷ 土耳其對巴以沖突的種種態度

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重視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並將加入歐盟作為既定戰略目標。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
重視建立和維護同鄰國的友好關系,推行與周邊鄰國「零問題」政策,強調發展同世界及地區大國的關系。在中東、黑海和巴爾乾地區,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突出其地區大國的重要性。在中亞,利用與突厥語國家在民族、宗教、歷史、文化和地緣方面的聯系,密切與地區國家關系。注重發展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關系,承認阿拉伯、以色列的合法權益,支持中東和平進程。重視發展同中國、日本等亞太國家的關系。

⑸ 繼承了奧斯曼帝國遺產的土耳其,為何喜歡在國際上到處"認爹"

土耳其在國際上到處「認爹」是為了做他那個曾經繁榮的夢,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以前也是非常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確實非常強大,所以分裂出了40多個國家,而土耳其僅分到了遺產中的百分之七,但是土耳其依然覺著自己才是正宗的奧斯曼帝國的遺留國。

土耳其這樣想也是讓奧斯曼帝國分裂出去的其他國家哭笑不得,他們不但不會因此有任何愧疚和不適,反而嘲笑土耳其自說自話,痴人說夢。也正是沒有本事的人才會只用歷史說話,如果追根溯源有用的話,還打什麼戰,還有什麼好爭的。就算土耳其說得是真的,都是一些弱者的無稽之談罷了。

⑹ 現存國家對巴勒斯坦的承認意味著什麼

應該認識到歷史上猶太人曾經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過自己的國家。後來古猶太國家被羅馬帝國滅亡。猶太人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古代猶太人亡國以後,猶太人流亡世界各地。中國當然也有。比如河南開封歷史上就有猶太人。但是很快被漢族同化了。興許你或者你就是猶太人的後裔。中國並不歧視或者迫害猶太人。由於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能夠使得外來者被同化。這是自願的融和。比如古代匈奴人、突闕人、契丹人都已經融入漢族了。蒙古興起以後,元征服了中國。一部分蒙古人現在也融入了漢族。元時從西域過來的一些少數民族(所謂色目人),他們中間部分一直信仰***教的就成為今天的回族。其實他們的語言、生活習慣已經基本和漢族無異。
基督教就是從猶太人中間發展起來的。傳說中的基督就是生活在巴勒斯坦伯利恆的猶太木匠,所以他後來在耶路撒冷被釘死在他自己製造的十字架上。據說基督就是被羅馬人處死的(據電影《基督的最後誘惑》)。但是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分裂成羅馬天主教和東方正教。中世紀後期,歐洲又發生宗教革命,產生了新教。猶太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就是猶太教。猶太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宗教,基督教和***教都是來源於猶太教。
阿拉伯人是在七世紀***教興起以後才形成的一個民族。***教創始人****及其後裔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勢力曾經達到歐亞非三大洲。所以現在有這么多阿拉伯國家。所以以為古猶太國家是被阿拉伯人滅亡是不正確的。
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以後,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宗教信仰,就是猶太教。維系著自己的民族特徵,就象我國的回族一樣。於是希特勒主要就是根據他們的宗教信仰把他們從人群中篩選出來。猶太人特別是到歐洲以後,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大眾不同,而且猶太人善於經商,許多人生活比較富裕,所以遭到歐洲一般民眾的不滿,就象華僑在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樣。所以歐洲歷史上一直有排猶情緒。不斷發生排猶浪潮。特別是希特勒上台以後,需要製造一個對立面,發泄群眾的不滿,於是發動了空前的排猶浪潮,把猶太人打入另冊,就象我國文化大革命初期把所謂黑五類打入另冊,進行激烈的階級斗爭一樣。
希特勒更極端地把一切「罪惡」都歸結為猶太人,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行動,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這些猶太人所以被殺,僅僅是由於自己種族和宗教信仰。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罪惡。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行動是非常秘密地進行的。只有在希特勒失敗以後,事情的真相才大白於天下。但是現在還有些人企圖否認歷史。特別是一些新納粹分子和極端的***教教徒。其中最狂妄的就是伊朗,就是這個伊朗的總統內賈德。內賈德這樣的連納粹大屠殺都要否認的極端的法西斯,為什麼還要支持它呢?既然納粹大屠殺這樣的歷史事實可以否認,那麼南京大屠殺當然更可以否認了。我們不能執行雙重標准。不能由於納粹大屠殺沒有涉及到中國人,就可以熟視無睹。
由於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以後,特別是在歐洲,經常受到排斥和迫害。從十九世紀起歐洲猶太人中間就產生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它們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這個它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重新恢復猶太國家。但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還處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當地居民大多數是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土耳其參加了德國和奧地利方面,最後戰敗。奧斯曼帝國崩潰。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外交大臣發表宣言,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家園。這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大規模移居巴勒斯坦。這樣就引發了和阿拉伯人的矛盾。雙方沖突不斷。1947年,聯合國通過巴以分治的決議。阿拉伯人拒絕接受,並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結果是阿拉伯人戰敗,喪失了大片國土,形成了現在所謂的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前的邊界。即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埃及佔領了加沙地帶,約旦佔領了約旦河西岸。以色列控制了耶路撒冷西部。約旦控制了耶路撒冷東部。以後阿拉伯國家又與以色列進行了四次中東戰爭,結果都是阿拉伯人戰敗,阿拉伯方面現在只有通過恐怖活動與以色列對抗。手段越來越極端,傷及無辜,路越來越窄。但是現在看來阿拉伯人還是沒有打夠。中東「和平」還遠遠沒有到來。
一些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把不管哪裡發生的問題歸結為外部勢力插手。他們忘記了毛主席教導的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中東問題的症結是巴以矛盾。就那麼豆腐乾大的地方已經爭奪了幾千年了。中世紀時歐洲人組織了多次十字軍東征,目標就是要把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裡「解放」出來。結果耶路撒冷還是被***教徒控制。現在以色列已經在巴勒斯坦紮下了根,已經成為巴勒斯坦問題不可排除的一方面。只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再堅持極端的主張,接受以色列的存在,和平才有可能。
美國有600多萬猶太人,超過在以色列的猶太人。是以色列堅強的後盾。所以美國最維護以色列的利益。發現新大陸以後,許多歐洲猶太人為了躲避迫害移民美洲。所以美國成為猶太人最多的地方

⑺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為什麼老是一對冤家

大家可能因為以色列地處中東,就一般的以為以色列也是富產石油的國家,其實不然,以色列的水資源嚴重匱乏, 自建國以來,節水及開發新的水資源一直是以政府的工作重點, 天然氣及石油資源也不豐富, 大部分能源依靠進口。
另,順便提提,一直與以色列敵對、沖突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一樣,也是石油資源貧乏的。

http://..com/question/3978.html?si=1

以巴沖突兩千年的由來與發展

美國受到阿拉伯恐怖分子的攻擊,使阿拉伯回教極端勢力與美國結怨的以巴沖突成為新聞的焦點之一。很多人不明白美國為何要「偏袒」以色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又由何而來?
說來話長,這要由猶太人的復國運動(也稱錫安山運動Zionism:錫安山位於耶路撒冷,相傳古猶太國王大衛在錫安山建猶太教聖殿,現遺址只有一段哭牆。錫安山被猶太人視為聖山,因此成為猶太人復國的象徵。)說起。

猶太人被迫害了一千多年
猶太民族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大概也是人類歷史上命運最悲慘的一個民族。世人知道二戰時希特勒屠殺600萬猶太人,但很少人知道在此之前猶太人已被迫害了一千多年,對他們的屠殺已不知有多少次。復國是他們在絕望中最後的自救之道。猶太人是在公元2世紀被羅馬帝國大屠殺150萬人亡國後被驅逐出巴勒斯坦,開始流散在歐洲各國。

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本是同源宗教,三教都崇拜同一個上帝。但自中世紀開始,在漫長的一千多年間,猶太人被歐洲基督教社會視為異教徒和殺基督者而遭到歧視、隔離,一波又一波的反猶浪潮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殺。當時的猶太人等同賤民,被視為「道德上的麻瘋病患者」,不得與基督教徒混雜,被強迫集中在猶太人貧民區「隔都」(ghetto)實行圈禁,有的國家甚至規定猶太人外出必須配戴醒目的黃色標章加以羞辱和隔離。

法國大革命首次解放猶太人
猶太人第一次解放是18世紀的法國大革命,基於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法國猶太人首次獲得平等的公民權利,然後拿破崙大軍打破了西歐各國的猶太隔都,解放了猶太人。但法國革命後,反猶太主義在歐洲又卷土重來,德國各邦、奧地利、義大利等國取消了拿破崙時代給予猶太人的權利,一些國家的猶太人又被趕進隔都。當時德國一位反猶太主義者公開鼓吹說,猶太人應該被徹底滅絕,將他們的女人送進妓院,把他們的孩子賣給西印度的英國人做奴隸。而在東歐猶太人處境始終未獲改善,在19世紀上半葉,俄國掀起一場德國納粹之前最大規模的反猶太屠猶太狂潮,波及波蘭、羅馬尼亞和奧匈帝國,猶太人血流成河。歷史學家指出,這場「屠猶太運動」共殺害了數以萬計的猶太人。
正是這一場大屠殺促成猶太人復國主義的興起。當時一批俄國猶太知識分子著書立說,指出猶太人要獲得徹底解放,不能再寄人籬下等待寄居國的統治者施予解放,要實行自我拯救,必須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但當時境況較好的西歐猶太人精英分子則主張融入歐洲主流社會,他們紛紛改信基督教,以獲得進入歐洲文明的入場券。如德國著名猶太詩人海涅在經過痛苦的掙扎後,皈依了基督教。不過後拿破崙時代殘酷的現實很快使許多精英分子融入歐洲的希望破滅,猶太復國運動遂獲得壯大,並產生了「猶太復國之父」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
赫茨爾是維也納的名作家和記者,出生匈牙利猶大富商家庭,本來他已自視為已被歐洲同化的「半個猶太人」,但1894年發生在法國的猶太上尉軍人德雷福斯被誣以叛國罪判終身監禁的大冤案改變了他。雖然有良心作家佐拉仗義執言,高呼「我抗議」,但審案期間全法彌漫一片「殺死猶太人」、「猶太人滾出去」的叫囂。前往法國采訪的赫茨爾親眼目睹此一幕深受刺激,他痛心地感到這一切竟發生在「現代的文明的法國——在人權宣言發表一百年後的法國。」他認為既然當時歐洲最倡言博愛的法國都如此,則歐洲已非猶太人的長居之地,猶太人的唯一出路只有返回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在赫茨爾的努力游說下,成立了世界性的猶太復國運動組織,赫茨爾任主席。直到他1904年去世。
猶太復國運動雖然聲勢壯大,但猶太人內部對復國仍然意見分歧。希特勒上台後對猶太人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終於使得最後一批歐化派的猶太人都成為狂熱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包括愛因斯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里茨·哈伯、著名畫家利伯曼。這些猶太精英享譽世界,但納粹上台一樣遭到迫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甚至被斥為「猶太人的物理學」,到1945年,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聚集到了猶太民族主義和錫安主義的大旗下。
用中國的政治術語來說,猶太復國運動就是猶太人反壓迫求解放的運動。因此中國輿論對猶太復國運動都是同情支持的。孫中山1920年曾致信猶太復國運動領袖說,「我對這場運動——當代最大的運動之一滿懷同情之心,所有愛好民主的人士,對於復興你們偉大而歷史悠久的民族必然會給予幫助和支持。」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一些政要甚至提到要在中國劃出一塊土地捐給苦難的猶太人作為猶太區民族家園。
戰後猶太人被屠殺真相震驚全世界,喚醒了世界的良心,除阿拉伯國家,全世界都支持猶太人建國,包括戰前曾堅決反對的蘇聯。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地區分建猶太國和巴勒斯坦國的決議。
猶太人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國家,建在什麼地方,最初是有好幾種選擇:回巴勒斯坦,在東非烏干達或南美阿根廷建立新國家,但在1904年第六次世界猶太復國大會上最終選擇了返回故土,這些建國之父當時絕沒想到,他們的新國家將會同四周的阿拉伯鄰居陷於長達近一個世紀而仍看不到出路的暴力沖突之中。

與阿位伯人本是同血緣
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本是同血緣的阿拉伯半島閃族人,排猶太主義這一詞實際也包含排斥阿拉伯人在內。在漫長的中世紀時代伊斯蘭教徒遠比基督教寬容,在伊斯蘭統治的地方,猶太人被視為大衛王的後裔而很少受歧視,留在故土的猶太人和伊斯蘭教徒一直和平相處,很少糾紛。歷史在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時,巴勒斯坦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多數居民是伊斯蘭農民,在城市有一部分阿拉伯基督教徒和土生猶太人。這時移民巴勒斯坦的,主要是處境險惡的東歐猶太人,由猶太復國運動成立的基金會為他們出資購置土地,助他們安家樂業,他們與阿拉伯鄰居尚相安無事。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英國託管巴勒斯坦,1917年,英國外相貝爾福代表英國政府致函猶太復國領袖,支持猶太人建國。此稱為貝爾福宣言,是猶太人復國獲承認的第一份國際文件。但隨著歐洲猶太人源源不斷移入,以及猶太人定居點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巴勒斯坦已成為中東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造成猶太移民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徒的矛盾也開始浮現。1920年首次發生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的騷亂。但在希特勒上台之前,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人數並不多。

希特勒上台的猶太難民潮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猶太人在歐洲面臨滅族大禍,這時前往巴勒斯坦的已不是移民,而是逃命的難民。這是世界近代史中的首次大難民潮。但當時英國在阿拉伯國家的壓力下,反而對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和購置土地安家定居作了嚴格限制。甚至有一個巴勒斯坦回教領袖哈賈·阿明·阿爾·胡桑尼跑到德國,與要置猶太人於死地的希特勒談判巴勒斯坦前途。但全世界猶太人組織和歐洲人道團體伸出援手,幫助猶太難民以各種方式逃亡到巴勒斯坦。有許多猶太人是穿過重重關卡,翻越阿爾卑斯山,千里跋涉到西歐海岸,再坐船橫渡大洋到巴勒斯坦。我看過一部記錄片,這些猶太難民抵達巴勒斯坦時,英軍不準他們上岸,用水龍頭沖他們,有人即冒險跳水游向岸邊。其景真是甚為凄慘。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歐洲有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占整個歐洲猶太人的二分之一。戰爭剛結束時,許多猶太人仍關在集中營,有的波蘭猶太人曾嘗試返回故居,但竟然遭到鄰居的冷眼排斥,有的甚至被鄰居殺害。戰前波蘭有300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的就有150萬之多,戰後波蘭猶太人已所剩無幾。
建國次日阿拉伯五國宣戰
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結束,猶太人的以色列按聯合國決議,宣布正式建國。當時尚在延安的中*共表示支持,華北解放區的《冀中導報》社論為此歡呼道,「定名為以色列的新猶太國家,於14日宣告成立,兩千年來沒有祖國而到處流浪受著侮辱與屠殺的猶太人民,他們要求建立猶太國家的願望,開始實現了。」但阿拉伯國家則拒絕承認。以色列立國的次日,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和伊拉克五個阿拉伯國家組成盟軍向以色列宣戰,要將這個新國家從地圖上抹去。但結果是以色列戰勝,佔領了大片阿拉伯人土地,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這就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以巴沖突的開始,也是巴勒斯坦難民的由來。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前後共打了五次中東戰爭,三次由以色列發動,兩次由阿拉伯國家發動。每次戰爭都是以色列勝利,佔領更多的土地,製造更多的難民,雙方的你不仁我不義也產生了更多仇恨。

歷史告訴我們:一,首先違反聯合國決議的是阿拉伯國家。整個阿拉伯世界始終不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二戰後興起的泛阿拉伯主義一直要把以色列這個阿拉伯世界中的異族國家連根拔掉;二,激進的回教組織甚至用恐怖手段阻撓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和解。
1978年埃及總統沙達終於正視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必須與猶太人和平共處的現實,與以色列簽署大衛營和平協定,承認以色列國。以色列則以土地交換和平,向埃及交還了佔領的西奈半島。但理性的沙達竟因此在1981年被激進的阿拉伯人行刺殺害。一些中東專家認為,以色列在以巴沖突中強悍無比,堅持以暴易暴,常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大概是它能在充滿敵意的阿拉伯汪洋大海中,屹立半世紀而未致傾覆的因素之一。

美國是第二個猶太家園
另一個因素就是美國因素。20世紀前歐洲是猶太人的主要家園,有1200萬猶太人。目前,全世界的猶太人則主要分布在以色列(2001年統計約500萬)和美國(美國90年代統計有600多萬猶太人,甚至超過以色列),可以說美國是猶太人第二個民族家園。這就註定了美國在以色列沖突中感情的偏向。這種偏向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就像中國人特別關注海外華人的命運一樣。
猶太人17世紀開始移民美國。在舊大陸他們受迫害欺凌,在新大陸的自由主義氣氛中,他們獲得了平等的公民權利。美國國父華盛頓曾明確向猶太人社團表示,他反對排猶太主義(anti-semitism),他說,「我們不贊許偏執行為,也不幫助迫害者」。因此美國成為除巴勒斯坦外歐洲猶太人逃離迫害尋求自由的另一個新天地,而且是猶太復國運動興起之前的唯一逃亡之所。19世紀上半葉德國猶太詩人海涅即力倡猶太人移民美國。他說,為了所有熱愛自由的人民,包括猶太人,美國必須成為逃離歐洲壓迫的人的避風港。
19世紀來自捷克波希米亞的猶太教改革派領袖以撒克·懷斯剛到美國就愛上了這個國家,對美國的自由和機會平等贊不絕口。他說美國就是猶太人的錫安山,華盛頓就是猶太人的耶路撒冷。

因此,隨著舊大陸每次出現反猶太高潮,就會出現猶太人向新大陸移民的大浪潮。雖然美國社會也泛起過反猶太的波瀾,但總體環境是寬容的,自由的,猶太人在此安居樂業,通過他們的奮斗和智慧,在公平的機會下不但融入美國主流,還在各行各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今天一些歐洲左派指摘美國在以巴沖突中偏袒猶太人。但他們是否思考過一個相反的問題;被歐洲驅逐的被迫害民族為何在美國得到了自由和尊嚴? 世人只說以色列霸道,但在浩瀚的充滿敵意的阿拉伯世界,僅第一次中東戰爭向以宣戰的阿拉伯五國人口已上億,而且還有不少不惜玉石俱焚,要殺盡猶太人的回教極端分子,500萬猶太人內心的安全恐懼又有誰知。而且以色列雖然堅持以暴易暴,但很少不分青紅皂白地濫殺無辜。如在最新一輪以巴沖突中,以色列在遭到自殺炸彈攻擊後向巴勒斯坦武裝炮擊報復時,還事先廣播通知附近居民疏散。
如果歷史可以重寫,我想猶太人選擇返回巴勒斯坦復國,真是選錯了!早知今日,他們真該截斷了魂牽夢繞的故國之思,舉族投奔到能善待他們的新大陸。如是,他們還會有長達半個世紀做不醒的恐怖惡夢而要武裝自己嗎不錯,美國長期支持以色列。但如果不支持,以色列豈不是在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孤島上早被回教大軍踏平了嗎?
以巴沖突是美國背負的一個十字架。美國維護以色列,但也幾十年不鍥不舍地調停中東和平,以埃1978年和解,以色列與巴勒斯坦1993年簽署和平協定,互相承認,都是美國調停結果,在美國淌這個半世紀渾水的時候,世界其他大國做了什麼,以巴問題的始作俑者歐洲又做了什麼如今以巴雙方已回到1947年聯合國的分治決議的基本面。半世紀的爭執和沖突只是白白流了無數人的鮮血,但要消除積壓了整整一個世紀的仇恨則路仍漫長。

⑻ 巴以沖突中,土耳其為什麼如此執著地力挺巴勒斯坦

你這不是廢話么,猶太人戰後要求復國,恰好巴以地區在當時並沒有現代意義的國家,只有巴勒斯坦人的部落在該處游牧,所以受當時美英集團操控的聯合國作出決議,允許猶太人返回故鄉建國,把當地一分為二,建議建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人為主體的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在世界猶太財團的資助下,很快就建立了國家機器,而巴勒斯坦人本是游牧民族,倉促之間不僅丟失一半上千年的家園,還得迅速適應現代國際法,因此,遲遲的沒有建立國家,周邊同屬阿拉伯民族的國家以及同屬穆斯林信仰的國家都同情巴方,給與援助,可是迅速壯大之後的以色列,仗著現代軍事力量,不停的擠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周圍埃及等國看不過眼,就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可惜伊斯蘭世界戰鬥力實在太差,五次都是以色列方佔了優勢,這就導致了以色列同伊斯蘭世界結下不解之仇,已不再是同情巴勒斯坦人了,而是宗教和名族之間的仇恨了,不可調解了,所以在巴以沖突中,土耳其一定會站在同宗教的巴勒斯坦一方,客觀來講,以色列在對待巴勒斯坦問題上,確實很無恥;

⑼ 土耳其為什麼支持巴里斯坦而反對以色列

土耳其是伊斯蘭國家。當然支持穆斯林兄弟啦!不過在伊斯蘭國家中,土耳其對以色列態度是相對溫和的。它是最早承認以色列的伊斯蘭國家之一。

⑽ 土耳其和以色列有什麼矛盾為什麼關系很緊張

原因:

  1. 其實以色列和土耳其的關系是很不錯的。在二戰後,土耳其倒向西方,是非常支持以色列的。因此1948年以色列建國的時候,土耳其那是第一個承認的,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伊斯蘭國家。

  2. 可以說那個時候同為西方下,兩國關系密切。但是此後,土耳其逐步發現跟著西方不是長久之計,又要回歸阿拉伯世界,做阿拉伯的領袖。

  3. 而以色列卻不斷開啟戰爭模式,尤其是對巴勒斯坦貧民的襲擊,使得土耳其國內民族主義者,宗教主義者不滿。尤其是在1980年,以色列佔領伊斯蘭聖地東耶路撒冷,使得土耳其跟以色列關系徹底降溫,開始相互指責。

  4. 在2010年,土耳其抗議以色列封鎖加沙地帶,而土耳其派遣救援船的時候,還被以色列攻擊,造成十多位土耳其人死亡,一時之間兩國關系降到了冰點。

  5. 而土耳其要求以色列道歉,但是以色列就是不道歉,更加激怒土耳其,兩國開啟了對抗模式。而近幾年來,以色列支持庫爾德人,不斷的攻擊巴勒斯坦貧民,讓土耳其更加反感。

  6. 而以伊斯蘭領袖自居的土耳其,更加痛恨以色列的強硬,尤其是耶路撒冷問題,巴勒斯坦問題,讓土耳其無法忍受。

  7. 而且從埃爾多安上台後,土耳其宗教勢力抬頭,力爭讓土耳其恢復伊斯蘭影響力,恢復往日的榮光。

  8. 因此,更加在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矛盾上,採取更加激進,迎合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因此,在以色列攻擊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問題下,土耳其跟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同仇敵愾,現在直接驅逐以色列大使就是這個的表現。

  9. 對於土耳其來說,對以色列是歷史仇恨,加上宗教矛盾,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兩國走向死敵關系。

  10. 其實本質上來看,兩國的關系跟伊朗和以色列的關系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伊朗反美,而土耳其不敢反美。所以土耳其和以色列關系緊張,但是不會發生戰爭,畢竟都是一個老大,都在北約混呢。


領土紛爭

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攻克了約旦的約旦河西岸地區、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埃及的加沙地帶(當時被埃及佔領)與西奈半島。以色列在1982年從西奈半島撤出了所有的駐軍和殖民地,並在2005年9月12日完全撤出了加沙地帶,不過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歸屬問題仍未解決。

自從1967年以來耶路撒冷東部一直在以色列司法、行政管轄范圍之內,戈蘭高地自從1981年以來也屬以色列管轄,雖然它們都不屬以色列的正式領土。

以色列國的主權范圍,若去除所有以色列在1967年攻克的領土,總計為20777平方公里(1%水域面積)。而若加上以色列民法管轄范圍內的領域,包括耶路撒冷東部和戈蘭高地在內,則是22145平方公里,水面積不到1%。

而全部由以色列控制的領土,包括軍事控制和巴勒斯坦政府自治的西岸地區,則是28023平方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以色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801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