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玉米是哪個國家的
① 世界三大糧食產量及分布
1、小麥、稻穀、玉米被稱為三大糧食作物,其產量如下:
【1】小麥 世界播種面積最大、產量最多和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1990年小麥播種面積為23150萬公頃,約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1/3,小麥產量59510萬噸,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31%.
【2】水稻 世界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1990年播種面積14580萬公頃,約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20%以上,年產量51850萬噸,約佔世界糧食總產量的27%.
【3】玉米 人們的食糧又是飼料作物,被視為「雜糧」或「粗糧」.1990年播種面積12910萬公頃,佔世界糧食總播種面積的18.5%僅次於小麥和水稻,居第三位.
2、世界小麥生產的分布
世界小麥集中分布在25°N—55°N和25°S—40°S的溫帶地區.
北半球主要有4個產區:西歐平原—中歐平原、東歐平原南部—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中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印度河與恆河平原;北美中部大平原.四個小麥帶佔世界小麥產量的90%以上.主要商品小麥區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法國,小麥出口佔世界小麥出口總量的80%以上.
南半球主要分布區:南非、澳大利亞南部、南美的潘帕斯草原等地.
3、世界玉米生產的分布
玉米原產於中美洲,是一種喜溫作物.玉米分布較為普遍,大多集中在夏季高溫多雨、生長季節較長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亞洲和歐洲,佔世界玉米總產量的4/5以上;其中以北美洲產量為最多,佔世界的46.75%,居世界首位.次為亞洲(佔1/5)、歐洲(佔1/7).世界玉米主要集中在三大地帶:①美國中部的玉米帶,生產世界2/5以上的玉米.②中國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關中平原、四川盆地等.③歐洲南部平原,西起法國,經義大利、南斯拉夫,至羅馬尼亞.1991年產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1.89億噸),次為中國(0.99億噸).
4、世界水稻生產的分布
水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2]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② 土耳其國家主要物產
農產品:橄欖 葡萄 番茄 小麥 大麥 玉米 甜菜 棉花 煙草 馬鈴薯 無花果 向日葵
礦產資源:主要有硼 鉻 銅 鐵 鋁 礬土及煤等
但石油 天然氣緊缺
主要特產:櫻桃 榛子 奶製品 茶樹 煙草 裝飾陶磁及彩蛋 金飾 銀銅首飾
③ 土耳其屬於哪個洲
土耳其是亞洲國家。
土耳其共和國,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3)土耳其的玉米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一、土耳其地形地貌
土耳其地形復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里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阿勒山(又譯作亞拉臘山或亞拉拉特山)高達5,165米,山頂終年積雪覆蓋,景色最為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此外,這還是一個河流湖泊眾多的國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發源於此。
二、土耳其資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花崗石、大理石、硼礦、鉻、釷和煤等,總值超過2萬億美元。其中,花崗石和大理石儲量佔世界40%,品種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三氧化二硼儲量7000萬噸,價值3560億美元;釷儲量佔全球總儲量的22%;鉻礦儲量1億噸,居世界前列。
此外,黃金、白銀、煤儲量分別為516噸、1100噸和155億噸。石油、天然氣資源匱乏,需大量進口。水資源短缺,人均擁水量只有1430立方米。
④ 玉米的傳播有哪些歷程
在人類的幫助與選擇下,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傳播發展,玉米已在世界廣泛的區域安家落戶,成為人類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這一過程首先是哥倫布成功到達美洲大陸,掀開了玉米這一神奇作物世界性傳播的序幕。之後,許多航海家接踵而至,他們均發現了當地人種植的玉米。顯然,歐洲人了解美洲新大陸前,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就開始種植玉米了,並已成為美洲文明的一部分。然而現存關於當時玉米的文字記載卻十分有限,據考古學家推測,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玉米在北美洲很多地方種植,並已作為重要的栽培作物。
1494年哥倫布第二次遠航歸來,把玉米果穗作為珍品奉獻給西班牙國王以後,玉米聲譽鵲起,從而也推動了玉米的傳播。另外,16世紀世界性航線的開辟也為玉米的傳播提供了客觀便利條件。首先地中海的航船把玉米果穗帶到南歐和北非一些地區,而東歐國家玉米傳入的時間要晚些,17世紀末傳播到俄國。接著通過地中海沿岸國家民間的商業往來,玉米從非洲北部的突尼西亞傳入埃及、蘇丹和衣索比亞。16世紀5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把玉米帶至西非的象牙海岸,玉米也被作為奴隸的食品攜帶到南非很多國家。玉米向亞洲傳播的時間要晚於歐洲。玉米傳入亞洲可能的途經:一是通過陸路從西亞土耳其經伊朗、阿富汗傳入東亞;二是通過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開辟的東方航線,經非洲好望角至馬達加斯加,爾後傳播至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玉米引到世界各地,在一段時間僅種植在宮廷花園供作觀賞植物,隨著對玉米的認識和時常發生的災荒,玉米的食用與飼用價值逐漸體現出來。
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據史籍記載大約在16世紀初期,因為1511年《潁州志》中就有關於玉米的記載。而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1496年將玉米帶回西班牙。據此推斷,玉米傳入中國的時間應在1500—1510年這十年間。其可能的途徑:一是先從北歐傳入西亞印度、緬甸等地,再由印度或緬甸最早引種到我國的西南地區;二是從西班牙傳至麥加,再由麥加經中亞最早引種到我國西北地區;三是從歐洲傳到菲律賓,爾後由葡萄牙人或者在當地經商的中國人經海路引種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從現有資料看,綜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玉米從西南陸路傳入中國的可靠性最大。因為它來自西方,故當時人們叫它番麥或者西天麥,又因為它是奉獻給皇帝的罕見珍品,所以又有御麥的美稱。根據我國各地有關玉米種植的最早記載,自16世紀初有記載傳入中國以來,就在安徽、廣西、河南、江蘇、甘肅、雲南、浙江、福建、廣東、山東、陝西等地開始種植,17世紀種植范圍擴展到河北、湖北、山西、江西、遼寧、湖南、四川等地,18世紀初台灣省已有種植。
⑤ 土耳其是屬於哪個國家的
1、土耳其是屬於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
2、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干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3、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其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獨特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氣候條件使土耳其成為遊人嚮往的樂園。
⑥ 土耳其糧食為什麼能自給
盡管工業和服務業的份額在不斷提高,但農業仍然是大多數土耳其人的職業。就食品而言,土耳其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自給自足的國家之一。土耳其的土壤肥沃,氣候宜人,降雨充沛,幾乎可以種植任何種類的農作物。土耳其的所有地區都進行農業耕作,但東部山區的耕作卻很少,那裡的主要活動是以畜牧業為基礎,占農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
⑦ 土耳其的工農業以及其它經濟產業的概述
概述: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土開始推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大力發展私營經濟,實行國營企業私有化,實現了由傳統國家計劃經濟向自由市場經濟的轉變,私人資本不斷擴大,金融實現完全自由化。土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高通貨膨脹率、高財政赤字、高失業率以及社會收入分配嚴重不均等問題。
工業:土耳其工業基礎好,主要有食品加工、紡織、汽車、采礦、鋼鐵、石油、建築、木材和造紙等產業。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
農業: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基礎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近年來,農業機械化程度提高,機耕面積不斷擴大。
交通運輸: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平相對滯後。
旅遊業:土耳其享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歷史古跡星羅棋布,有世界七大奇跡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廟,歷史名城伊斯坦布爾、埃菲斯古城等。旅遊業是土外匯收入重要來源之一。主要旅遊城市有: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安塔利亞、布爾薩、安卡拉、科尼亞等。亞洛瓦溫泉、特洛伊、埃菲斯等古城遺址和卡帕多西亞、庫什湖是主要風景名勝地。
對外貿易: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外貿易總值和數量不斷增加。主要出口產品是農產品、食品、紡織品、服裝、金屬產品、車輛及零配件等。近年來,鋼鐵、汽車、家電及機械產品等逐步進入國際市場。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油、天然氣、化工產品、有色金屬、機械設備、半成品、車輛及零配件等。土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國家。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⑧ 你覺得玉米的原產地是在哪裡
玉米,莎草科,別名玉米等,別名大棒,原產地美洲,是印第安人具體的農作物。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即向歐洲引入了玉米,但那時候是做為西班牙皇家的觀賞樹木在皇宮栽種。土耳其人將其引入中東,赴麥加朝拜的回教徒最終沿古絲綢之路將其帶回中國,超越河西走廊逐漸在中原地域散播。
16東方時傳到中國,最開始描述常見於明代嘉靖三十四年成冊的《鞏縣志》,稱其為「玉麥」,之後嘉靖三十九年《平涼府志》稱之為「番麥」和「西天麥」。
到明末,玉米的栽種已達十餘省,如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玉米」之名最開始常見於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在出產地美洲之外,中國是玉米栽種更為普及化的地域之一。玉米也是世界上總產值最大的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