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今天多少度
❶ 殘酷的伊斯坦布爾結局
殘酷的伊斯坦布爾結局是男主站了起來,和女主在一起。
癱瘓了20多年的富家少爺終於自由了,他們來到一片樹林,享受著陽光和大自然。重獲自由是如此令人欣喜,托尼非常興奮,他似乎忘記了所有的煩惱,艾麗推著托尼來到海邊大道坐下,她告訴托尼以後只要不再服用神經性的葯物,病就會逐步痊癒的。
殘酷的伊斯坦布爾的劇情以及演員:
Seher和她的三個孩子住在伊斯坦布爾。 Seher和Agah的相遇將影響每個人的生活。殘酷的伊斯坦布爾發布於2019年。由傑夫代特.馬爾強執導,並且由編劇Sirma Yanik、Rana Mamatlioglu攜幕後團隊創作。
集眾多位菲克雷特·庫斯坎、Deniz Ugur、梅娜.圖戈伊、Ozan Dolunay、Sera Kutlubey、Berker Güven、Simay Barlas、Bahar Sahin等著名實力派明星加盟。並於2019-04-02(土耳其)公映的電視劇。
❷ 伊斯坦布爾是哪個國家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城市。
伊斯坦布爾省是土耳其最重要的省份之一,位於土耳其西北部馬爾馬拉地區,北臨黑海,南瀕馬爾馬拉海,面積5220平方公里,人口1400萬(其中市區920萬),下轄13個市、縣和20個區。氣候屬地中海型,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4.2度,最高為攝氏31.7度,最低氣溫-1.6度,平均相對濕度76.2%,平均降雨量57.1毫米。
伊斯坦布爾市是伊斯坦布爾省的首府,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全國的經濟、貿易、金融、新聞、文化、交通中心。地跨歐亞兩洲,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扼黑海出入門戶,為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商埠,在土耳其的地位舉足輕重,以下數字可反映伊斯坦布爾在土耳其的地位,人口佔全國的五分之一,國民生產總值佔23%,進出口貿易佔48%,稅收佔37%,存款佔40%,貸款佔37.7%,銀行總部數量佔89%,銀行分支機構數量佔27.3%,車輛佔20%。人均GDP約為6000美元。工業主要有紡織、食品、電子、水泥、煙草、皮革、金屬、電器、運輸工具、船舶修理等。全省的可耕地不多,但農業發達,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大麥和甜菜,還有漁業、畜牧業和園藝業,旅遊業發達,金融活動十分活躍。
伊斯坦布爾為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希臘人在今「皇宮鼻」的地方依山築城,取名拜占廷。公元324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將其重建,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成為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的首都。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邁赫邁特攻佔該城,滅了東羅馬,改名為伊斯坦布爾,自此至1923年為奧斯曼帝國首都。
伊斯坦布爾是聯結歐亞的樞紐,海路、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1973年和1988年建成的兩座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使該市歐亞兩部分聯為一體。該市的阿塔圖爾克機場是土耳其最大的國際機場,規模宏大,可起降各種大型噴氣式飛機,與歐洲各大城市及中亞、中東、北非等地均有航班。
伊斯坦布爾旅遊資源豐富,許多名勝古跡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旅遊者。最著名的有托普卡帕故宮博物館(老王宮)、道爾馬巴赫切宮(新王宮)、蘇丹阿赫邁特清真寺(即藍色清真寺)、阿亞索菲亞博物館(即聖·索菲亞教堂)、阿塔圖爾克革命博物館、女兒塔、卡帕勒市場(意思是封閉的市場)、埃及市場、王子島、步行街、塔克西姆廣場等。大學有伊斯坦布爾大學、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海峽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❸ 世界上主跨最長橋梁在土耳其建成通車,這座大橋跨越了哪座海峽
跨馬爾馬拉海西端的達達尼爾海峽,位於伊斯坦布爾西南200公里處。在這一領域,酷威還參與了其他幾個重要橋梁項目的設計,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三號橋。恰納卡萊橋的位置非常重要。根據橋梁選址標准,由於離外海很近,橋梁受強風條件影響。這是一座卓越的、跨度創世界紀錄的懸索橋項目。
這座橋因其巨大的規模而吸引了全球的關注,同時對土耳其也具有特殊的意義。恰納卡萊1915大橋這個名字本身就包含了土耳其的歷史,代表了土耳其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在這里擊退了英法聯軍的入侵。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著名的“達達尼爾海峽之戰”。戰場離橋不遠,所以那次戰斗的日期就記在了橋上記在名字里。
❹ 伊斯坦布爾的經濟
伊斯坦布爾有一個多元化的工業經濟,生產商品不同的橄欖油,煙草,運輸車輛,和電子產品。[ 178 ]盡管具有高附加值的工作重點,其低附加值製造業是實質性的,只佔伊斯坦布爾GDP的百分之26,但五分之四全市出口總額。伊斯坦布爾除了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前首都之外,還一直是土耳其經濟生活的中心,因為它地處國際陸上和海上貿易路線的交界位置。伊斯坦布爾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工業中心。它僱用土耳其大約20%的工業勞動者,貢獻土耳其38%的工業區。伊斯坦布爾和周邊省份生產棉花,水果,橄欖油,絲綢,和煙草。食品加工,紡織品生產,石油產品,橡膠,金屬製品,皮革,化工,醫葯,電子,玻璃,機械,汽車,運輸車輛,紙及紙製品以及酒類飲品是本城裡的主要工業產品。根據《福布斯》雜志,2008年3月,伊斯坦布爾共有35名億萬富翁,居世界第四位。
伊斯坦布爾證券交易所(ISE)是土耳其唯一的證券市場,1866年成立時名為奧斯曼證券交易所(Dersaadet Tahvilat Borsası),在1986年初改組為如今的結構。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加拉塔的銀行街曾是奧斯曼帝國的金融中心,奧斯曼中央銀行(1856年成立)和奧斯曼證券交易所(1866年)的總部都位於這里。銀行街仍然是伊斯坦布爾的主要金融區,直到20世紀90年代,大多數土耳其銀行開始將他們的總部遷往現代中央商務區Levent和Maslak。1995年,伊斯坦布爾證券交易所遷往位於伊斯蒂尼耶(İstinye)區的大廈內。
今天,該市擁有土耳其55%的貿易額和45%的批發貿易,國民生產總值占該國的21.2%。伊斯坦布爾貢獻土耳其40%的稅收。2005年,伊斯坦布爾市的國內生產總值為一千三百三十億美元。2005年在伊斯坦布爾的公司出口總值為四百一十三億九千七百萬美元,進口值為 六百九十八億八千三百萬美元;分別占土耳其的56.6%和60.2%。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該市有成千上萬的酒店和其他旅遊導向的產業,服務於度假者和來訪的專業人士。2006年,共有23,148,669名遊客到訪土耳其,其中大部分人是通過伊斯坦布爾和安塔利亞的機場和海港進入土耳其。通過伊斯坦布爾的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和薩比哈·格克琴國際機場進入土耳其的遊客總數達到5,346,658人,比起2005年的4,849,353人又有上升。伊斯坦布爾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會議目的地之一,是世界頭號的國際組織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選擇。 沿舊城牆有鐵路。城市的亞洲部分是海達爾帕夏車站,是巴格達鐵路的起點。海上交通服務有多種形式:有港口的小舢板,小輪渡,也有國際大輪船。耶希爾柯機場在城西約27千米處。市內交通有公共汽車,渡輪最遠可達南面海上的克孜勒群島王子島,航程往返需要數小時。
❺ 土耳其大地震的2011年
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0月23日18時41分,在土耳其(北緯38.8度,東經43.5度)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地震研究中心23日發布消息說,土耳其東部凡省當天發生的地震級別為里氏7.2級,而非先前公布的里氏6.6級。凡省救災中心29日發表聲明說,地震死亡人數升至582人,伊斯坦布爾地震研究中心說,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13時41分(北京時間18時41分),震中位於和伊朗接壤的凡省的塔巴利村,震源深度5公里。
據土耳其《今日時代》報道,已有約50人受傷。另據當地媒體報道,總理埃爾多安已取消其他行程,當天將赴災區視察。
電視畫面顯示,震區凡省姆拉迪耶縣的一些建築物倒塌,有些居民來不及從樓房中逃出,被埋在廢墟下。地震剛發生時,當地居民紛紛從建築中逃出,場面比較混亂。待餘震稍歇,不少居民開始竭力搶救埋在廢墟下的人,同時盡快把受傷人員送往附近診所醫治。但也有人仍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還有人跪在地上失聲痛哭。
土耳其政府已著手從附近省市抽調人員趕往災區救援,並派遣直升機赴災區運送傷者。
❻ 伊斯坦布爾的歷史簡介
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
伊斯坦布爾始建於公元前660年,當時稱拜占庭。公元324年,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從羅馬遷都於此,改名君士坦丁堡。
1453年成為奧斯曼帝國首都,習慣上稱為伊斯坦布爾。直到凱末爾建立土耳其共和國之後,遷都安卡拉。
(6)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今天多少度擴展閱讀:
於伊斯坦布爾現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紅銅時代的人,定居於伊斯坦布爾安那托利亞方向的土丘,當地發現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
鄰近的卡迪凱爾(或稱卡爾西頓)發現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遺址。早於前667年在墨伽拉國王拜佔率領下他在海峽歐洲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區殖民之前,卡爾西頓的摩達角是希臘人城邦麥格拉在前685年第一個選擇殖民的地點。
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個古舊的港口城鎮「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紀建立,鄰近的是「西美斯策拉」,是老普林尼曾在他歷史著作中記述過的一個城鎮。
伊斯坦布爾現時只有數座屬於力高斯時期的城牆和建築存在,鄰近薩拉基里奧角(土耳其語: Sarayburnu),現時著名的托普卡帕宮位處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時代,其衛城正位於現時托普卡帕宮位處的地方。
拜占庭在奈哲爾與塞維魯的戰爭中支持奈哲爾,使拜占庭於196年被羅馬帝國軍圍困,受到極嚴重的破壞。
後來成為皇帝的羅馬皇帝塞維魯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復繁榮,以他兒子的名字一時改稱為 Augusta Antonina 。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憑夢中先知的指示讓拜占庭城成為帝國新首都的理想選址。
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卓里波里斯戰役終於擊敗了剩下與他共治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李錫尼烏斯,結束了四位皇帝爭斗的時代。
終於結束了名存實亡的四帝共治體制,而且當時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底亞(今伊斯坦布爾以東100公里的伊茲密特)亦是較高級的羅馬首府城市。
六年後的330年,拜占庭(當時更名為新羅馬,後來亦稱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布成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
395年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後其兩個兒子瓜分了羅馬帝國,其中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部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作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於歐亞兩陸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發起而奪取耶路撒冷,但十字軍卻轉而攻佔君士坦丁堡,該市被洗劫和褻瀆。該市隨後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希望以這個國家代替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分裂成為數個國家,當中的尼西亞帝國在米哈伊爾八世率領下於1261年重奪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國是希臘文化的傳承,並成為了東正教的中心。很多宏偉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聖索非亞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
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現時仍然在伊斯坦布爾法納爾區的聖喬治大教堂內。
在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興而強大的帝國包圍,最明顯的是奧斯曼土耳其人。
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圍城之後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該市很快就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
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數十年,君士坦丁堡因與外間隔絕及日益嚴重的經濟破產而衰落,它的人口驟減至三至四萬人,市內大片地區無人居住。
因此蘇丹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復原該市的經濟,建立了大型的有蓋市集和邀請逃難了的東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虜亦被釋放,在城中定居。
同時,魯米利亞和安那托利亞地區的行政首長被下令要運送四千個家庭入城居住,當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人,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多種族社會。
蘇丹亦與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築瑰寶,包括托卡比皇宮和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宗教遺址亦賦予地方以興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並毗鄰學校、醫院和公眾浴場。
蘇萊曼一世的統治是藝術和建築學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築師西蘭設計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築,同時陶藝與書法藝術亦興旺起來。
該市於1890年代開始現代化,興建了大橋、完善的供水系統、鋪設電燈和引入了有軌電車與電話。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卡拉。在共和國早年,君士坦丁堡被以為會成為共和國新的首都。
土耳其政府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正式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布爾」。1950年代伊斯坦布爾的建築經歷了很大的改變,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廠建成。
有時有些歷史建築被拆卸以興建現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大街和公眾廣場。該市一度數目眾多和繁盛的希臘社群,當中剩餘的希臘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布爾大屠殺後,有很多離開回到了希臘。
1970年年代伊斯坦布爾人口開始急速上升,從安那托利亞來的人都湧入伊斯坦布爾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廠在市郊建成。
這一陣子的人口增長導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長。很多偏僻的村落被並入城市版圖。
今日,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爾是現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經濟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伊斯坦布爾
❼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氣候為什麼這么好
土耳其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屬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內陸及東部地區溫帶大陸型氣候明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酷寒。
主要是靠海。
❽ 伊斯坦布爾成為土耳其最大港口的原因
(1)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2)冬季,黑海西北部受西風帶的影響,且西風勢力較強;黑海輪廓形狀南寬北窄;風力使黑海西部形成波濤。
(3)黑海平均鹽度明顯比大洋低原因:黑海周邊地區氣候降水量較多;黑海地處封閉海區,受大洋影響較少;海區緯度較高,蒸發量較小;黑海周圍有較多大河匯入淡水。
表層海水鹽度較深層低原因:黑海周圍徑流注入,起到稀釋作用;表層海水受降水和徑流的影響大;海水中鹽類物質下沉,使深層海水鹽度大;黑海和地中海之間存在密度流,鹽度較大的地中海海水從海峽下層流入黑海,使深層海水鹽度大。
(4)伊斯坦布爾地跨亞歐兩州,地理位置優越;伊斯坦布爾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觀光旅遊人口多;土耳其最大城市,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國內外市場廣闊,客源充足;海港城市,水陸交通便利;重要的金融和工商業中心,人口的流動量大;第三產業發達,服務實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ISTANBUL/伊斯坦布爾#
港口性質:海峽港、設有自由貿易區、基本港(M)#
經緯度:41°01′N,028°58′E#
位於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TRUKEY)西部沿海伊斯
坦布爾海峽西南岸,瀕臨馬爾馬拉(MARMARA)海的東北側,是土耳其的最大海港
。它是一個跨越歐、亞兩洲的歷史名城。它控制了從地中海經馬爾馬拉海去黑海
的通道。在1973年建成橫跨伊斯坦布爾海峽大橋,橋身高出水面64m,水中無一橋
墩。該港不僅扼歐亞交通的要沖,而且是國際陸運交通的樞紐。它是全國運輸、
貿易和文化的中心,又是全國進、出口貿易中心,全國有50%的進口和15%的出
口都是通過該港的。主要工業有煙草、紡織、船舶修理、製糖、麵粉、皮革、玻
璃、汽車及水泥等。舉世聞名的清真寺、雲塔及阿亞索菲亞等地是旅遊勝地。港
口距機場約20km,每天有定期航班飛往世界各地。
該港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盛行東北風。年平均氣溫8~20℃。每年有霧日
36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500mm。本港潮汐變化甚小。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如下:
港
區
名
稱
泊位(個)
岸線長(m)
最大水深(m)
―――――――――
――――――
――――――
――――――
土耳其海運公司
12
2483
10
海達帕薩(TCDA)
14
2688
12
――
―――
26
5171
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門吊、汽車吊、浮吊、集裝箱吊、可移式吊及拖船等
,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250噸,拖船功率最大為1839kW。在AMBARLI油碼頭最
大可泊25萬載重噸的大型油船。港區糧倉容量達7萬噸,另有倉庫及堆場等。裝卸
效率:穀物每小時裝200噸。1992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7.9萬TEU。主要進口貨物為
煤、鐵、鉛、銅、錫、木材、牛油及工業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羊毛、棉花、干
木、煙葉、絲、水果、皮張及地氈等。
伊斯坦布爾(ISTANBUL)
❾ 上海到伊斯坦布爾經過那些地方
土耳其,阿聯酋。在上海通往伊斯坦布爾的飛機每周飛行5班,預計飛行11個小時主要經過的地方有烏魯木齊,土耳其,阿聯酋,內夫謝希爾等。
❿ 土耳其國+伊斯坦布爾長途區號多少
土耳其 區號: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