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進行曲是什麼類型
A. 貝多芬土耳其進行曲是什麼曲式
貝多芬 土耳其進行曲
《土耳其進行曲》,本曲全稱為《"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為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為不朽的古典小品。
樂曲的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像這種快活的節奏,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各個變奏並不著力渲染技巧,但朴實有力,而又不陷於單調,是一種巧妙的關聯。
http://colandfain.bokee.com/2352586.html
B. 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背後的情感是什麼
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是一首單獨的進行曲小品。本曲全稱為《「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為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為不朽的古典小品。
《土耳其進行曲》,為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V.331)的第三樂章,又稱為 Alla Turca(土耳其風迴旋曲)。於1781年至1783年間在慕尼黑或維也納所作。而這首樂曲亦曾被改編為香港動畫《麥兜故事》插曲《仲有最靚嘅豬腩肉》 及香港無線電視處境喜劇《同事三分親》之主題曲(片頭曲)。
C. 什麼是狂想曲什麼是協奏曲什麼是進行曲求解答
1.所謂」 狂想曲「,通常是指一種以歌謠樂句和自由形式譜成的短曲。
狂想曲的名稱源出於希臘文,原來的意思是用軒昂的語調朗誦的一段史詩。十九世紀以來,狂想曲作為一種音樂體裁,是指一種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於民族音樂、民間音樂或流行音樂的音調。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寫過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是根據匈牙利城市歌曲和舞曲的音調加工發展而成的鋼琴曲,反映了匈牙利人民的生活和斗爭,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第十五首《匈牙利狂想曲》是根據《拉科西進行曲》加工改編的。《拉科西進行曲》相傳是十八世紀初葉匈牙利民族獨立運動領袖拉科西的士兵創作的,後來經過匈牙利吉卜賽小提琴家比哈里的加工,成為一首著名的士兵舞曲,在十八、十九世紀匈牙利民族獨立運動中,是一首廣泛流傳的戰歌。這首狂想曲分三大段:第一大段是雄健的進行曲,在短短的引子以後,出現在a小調上。第二大段優美生動,和第一大段形成對比。第二大段的主題經過變奏發展以後,發展為輕巧的華彩段,導致第一大段的再現,最後以氣勢豪邁的尾聲結束全曲。
2.現在所說的協奏曲,主要是指有樂隊伴奏的一件或者若干件獨奏樂器的大型作品。
協奏曲 音樂體裁的一種。十六世紀指義大利的一種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十七世紀後半期起,指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巴羅克時期形成的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一組與樂隊競奏者稱為大協奏曲。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一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海頓、莫扎特、貝多芬以及浪漫樂派的許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獨奏協奏曲作品。另有兩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復協奏曲(或和雙重協奏曲)、三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三重協奏曲,單樂章的小協奏曲,樂隊與樂隊競奏的控化的大協奏曲等。控化的協奏曲多用三樂章的套曲曲式構成: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快板。古典樂派及浪漫樂派的部分協奏曲的第一樂章多採用雙重呈示部,先由管弦樂隊演奏第一個呈示部,之後獨奏樂器加入演奏,隨後由獨奏樂器為主演奏另一個內容不完全一樣的第二個呈示部。除此外,在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再現部結束、結尾開始前的主和弦第二轉位和弦後安插由獨奏樂器演奏的華彩樂段,並用屬和弦上長時值的顫音過渡至管弦樂合奏的結尾。
協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競賽。十六世紀義大利的協奏曲多指有樂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別於無伴奏合唱。十七世紀後半葉起,指由幾件或一件獨奏樂器,與一小型弦樂隊互相競賽的器樂套曲。用幾件樂器者稱「大協奏曲」。義大利作曲家托萊里和科萊里是大協奏曲的創始者。亨德爾和巴赫都作有大協奏曲。巴赫的《勃蘭登堡協奏曲》就是大協奏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樂器(有時還帶有伴奏)與樂隊競奏的古協奏曲,叫做「獨奏協奏曲」,如維瓦爾第的協奏曲。
維也納古典樂派大師莫扎特以大量的創作—二十多首鋼琴協奏曲,六首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長笛、單簧管、小號、圓號等為獨奏樂器的協奏曲確立了至今還被襲用著的協奏曲形式。這種協奏曲由一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獨奏部分具有鮮明的個性和高度的技巧性。樂曲通常包括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多為抒情的慢板,第三樂章常用回族曲式或奏鳴曲式。第一樂章的後部有一個華彩段(第二、三樂章有時也插入較短的華彩段)。起初,華彩段由演奏家根據樂曲的基本主題作即興發揮,到十九世紀後則由作曲家寫成固定的曲譜。現代音樂家演奏古典協奏曲時所用的華彩段曲譜,是由後來的作曲家寫成的。貝多芬為協奏曲形式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內容,並使獨奏部分與樂隊部分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實現交響性的發展,使協奏曲的思想性、藝術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他的小提琴協奏曲,五首鋼琴協奏曲,都是對協奏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傑作。
浪漫樂派以及後來各國民族樂派作曲家的作品中,獨奏樂器更富於鮮明的表現力、感人的歌唱性和高難度的技巧性,整個樂曲往往也具有更強的動力感和交響性。肖邦的鋼琴協奏曲,門德爾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協奏曲,格里格的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鋼琴、小提琴協奏曲等都成為世界音樂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的珍品。李斯特把多樂章套曲的藝術構思集中凝聚起來,創造了單樂章的協奏曲形式,他的兩部單樂章的鋼琴協奏曲成為儈炙人口的名著。二十世紀以後,如蘇聯的格里埃爾的聲樂協奏曲,則以人聲與樂隊結合而成。西方現代主義音樂流派的某些協奏曲,則更顯出「濃縮」、簡短的特點,「新維也納樂派」韋伯恩以無調性的十二音序列形式寫成的協奏曲,現今仍居同類型作品的「鰲頭」地位。
3.進行曲: 進行曲 (march) 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的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 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基本特點。進行曲也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樂曲或器樂樂曲。它起源於16世紀西方的戰樂;從17世紀起,由通常伴隨隊伍行進或用於世俗性的禮儀活動,逐漸進入音樂會演奏以及歌劇、舞劇音樂中,最終成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體裁。
Triumphant March(Verdi)凱旋進行曲(威而第)最喜歡
Bridal(Richard Wagner)婚禮進行曲(瓦格納)
Wedding March(Mendelssohn)婚禮進行曲(門德爾松)
March Milltaire(Schubert)軍隊進行曲(舒伯特)
Buji Captain March布基上校進行曲(亞而福特)
Turkish Milltaire(Mozart)土耳其進行曲(莫扎特)
Two Cobbra Eagle March雙鷹之下進行曲
Bosi March(Johann Strauss)波斯進行曲(絲特老斯)
Coronation Ceremony March加冕典禮進行曲(華而頓
以上是比較著名的進行曲
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進行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常用2/4 ,4/4 的拍子。
進行曲最初出現在古希臘的悲劇中。
進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於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轉入音樂藝術的領域。
我會謝你一輩子的!!!
D. 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和《魔笛》是同一支曲子嗎
不是啊!!! 魔笛 Magic Flute 德文原名 Die Zauberflöte 1791年9月30日在維也納郊外的狄亞·維登劇院(Theater auf der Wiede)首次公演。用德語演唱的《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寫作的,也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
《土耳其進行曲》,為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A大調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KV.331)的第三樂章,又稱為 Alla Turca(土耳其風迴旋曲)。於1781年至1783年間在慕尼黑或維也納所作。
E. 我要用六種樂器來一塊奏土耳其進行曲,現場表演怎麼弄
編配得當還是很不錯的組合!
架子鼓為骨架節奏,電子琴完成和弦低聲部(貝斯)與弦樂和弦墊底,電吉他負責節奏和弦聲部。
薩克斯為主奏,古箏、二胡、笛子則選擇適合他們音域和技巧的旋律部分來穿插進行!到最後高潮部分可以齊奏、合奏(但這3樣樂器的拾音必須做好,要做到各聲部音量均衡,突出主旋律!)
F. 進行曲的種類
進行曲的種類有典禮進行曲(例:《運動員進行曲》)、音樂會進行曲(例:《土耳其進行曲》)、頌歌型進行曲(例:《歌唱祖國》)、戲劇進行曲(例:《婚禮進行曲》)、舞曲中的進行曲、三拍子進行曲(例:《三色旗》)、群眾進行曲(例:《我們走在大地上》)、器樂進行曲(例:《華盛頓郵報進行曲》)。
進行曲,起源時間是16世紀,特點是富有節奏步伐,樂曲形式是二部或三部曲式,少數作品(器樂曲居多)採用迴旋曲式。成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體裁。
G. 肖邦的降E大調夜曲與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哪個難度高一些
呃...土耳其進行曲是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集Nr.311的最後一個樂章.降E大調夜曲是肖邦Op.9nr.2.屬於樂曲范疇.舒緩柔情.兩首曲子類型都不一樣.但都很有名.程度如何去說?看自己比較適合哪種類型吧!本人覺得肖邦這首降E大調夜曲技巧上沒土耳其進行曲難度大.但音樂造詣較高.
H. 請推薦幾首進行曲
現今的進行曲大多已經娛樂化,如「藍天進行曲」、「企鵝進行曲」等,但嚴格的講,進行曲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基本特點。進行曲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曲或器樂曲。主要是軍隊中用來統一進行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數拍作周期性反復,常用2/4 ,4/4 的拍子。 進行曲最初出現在古希臘的悲劇中。 進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於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轉入音樂藝術的領域。 現代進行曲則指十七世紀以後,用銅管樂隊吹奏的樂曲。
定義
進行曲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產生於軍隊的戰斗生活,用以鼓舞戰士的斗爭意志,激發戰士的戰斗熱情,後來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也常採用這種體裁來 表達集體的力量和共同的決心。雄勁剛鍵的旋律和堅定有力的節奏是進行曲的基本特點。進行曲也是一種用步伐節奏寫成的聲樂樂曲或器樂樂曲。它起源於16世紀西方的戰樂;從17世紀起,由通常伴隨隊伍行進或用於世俗性的禮儀活動,逐漸進入音樂會演奏以及歌劇、舞劇音樂中,最終成為一種特定的音樂體裁。
詞典解釋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進行曲是適合於隊伍行進時演奏或歌唱的樂曲,節奏鮮明,結構嚴整,由偶數拍子構成的一種樂曲形式。
進行曲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類型(根據用途)
1.軍隊進行曲
曲調激越昂揚,威武雄壯,用管弦樂隊或鋼管樂隊演奏,並廣泛使用打擊樂器。
《義勇軍進行曲》 (1835) 田漢詞、聶耳曲
1931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侵華序幕,「不作亡國奴」的吼聲喚起了全國人民高昂的愛國熱忱。田漢、聶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中。1934年春,田漢決定寫一個以抗日救亡為主題的電影劇本。在他剛完成一個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題歌的歌詞時,就被國黨反動派逮捕入獄。聶耳主動要求為田漢寫就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譜曲。當他讀到歌詞,他彷彿聽到了母親的呻吟、民族的呼聲、祖國的召喚、戰士的怒吼,愛國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壯、激昂的旋律從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譜初稿。一首表現中華民族的剛強性格,顯示祖國尊嚴、充滿同仇敵愾、團結御敵豪邁氣概的革命戰歌就這樣誕生了。這是聶耳短暫一生中最後一個作品。
欣賞舒伯特的《軍隊進行曲》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於1818年前後。作品音樂語言朴實流暢,形象逼真生動,通俗易懂,曾被改編為鋼琴獨奏和管弦樂曲。該曲為復三部式。作品為活潑的快板,D大調,2/4拍。
音樂的引子形象地模擬軍號的音響和小軍鼓的節奏,高亢嘹亮。
第一部分為帶反復的單三部曲式。在富於跳躍感的伴奏音型襯托下,A段主題描繪出士兵行進時的雄姿,頗具色彩。A段反復後經過門出現建立在小調基礎上的B段主題,它與A段形成鮮明對比。隨後A段再現。
第二部分的間奏與引子基本相同。該段主題由A段主題發展變化而來,柔美而富有歌唱性,調式的變化使樂曲的色彩更顯得絢麗多姿。
最後是再現部。
2.婚禮進行曲
速度一般較快,表現歡樂的氣氛。
(1)欣賞瓦格納的《婚禮進行曲》
原是三幕傳奇歌劇《羅恩格林》里的一首混聲四部合唱。這首婚禮進行曲是降B大調,2/4拍,中速,復三部曲式。
前面有一個短小的、庄嚴的引子。
A段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副題。
然後是樂曲的中段,它轉到了D大調,這個曲調是從A段發展而成的。
最後是主題再現A段,轉原調,接尾聲結束。
這首《婚禮進行曲》充滿著歡樂和幸福的氣氛,但我們現在聽到的錄音,多是用這個旋律改編的管弦樂曲。
(2)欣賞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
樂曲用復三部曲式寫成,C大調,4/4拍。
第一主題從輝煌的號角開始,引出熱烈而隆重的旋律.第二主題是從上面
這個主題發展而成,它仍然保持著熱烈的氣氛.中段旋律柔美、情意甜蜜,給
人以幸福感。
最後,第一部分的兩個主題再現,接尾聲。
瓦格納和門德爾松的《婚禮進行曲》是齊名,人們習慣地把這兩
首《婚禮進行曲》一並使用,瓦格納寫的作為新人入場時舉行婚禮的
慶典音樂;門德爾松寫作為禮成之後,新人退場,進入洞房時的音樂。
3.喪禮進行曲
速度較慢,常用小調,情緒沉鬱哀傷。
欣賞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第二樂章
4.其他
有「凱旋進行曲」,「典禮進行曲」等
(1)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
此曲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背景:這首曲子本是老約翰·施特勞斯題獻給拉德斯基將軍的,但實質上拉德斯基是一個鐵腕人物,曾殘酷鎮壓了鄰國的人民起義,可以說是一個反動軍閥。後來,就連施特勞斯本人及其子小約翰·施特勞斯也不願再演出這首進行曲。
這首曲子由對比鮮明的兩部分構成。強勁有力的引子之後是第一部分主題,彷彿讓人們看到了一隊步兵輕快的走過大街。反復一遍之後,音樂經過一個全樂隊齊奏的過渡句,隨後出現的是與前面主題相對比的輕柔主題,優美動聽。音樂最後在反復第一部分的主題後結束。
(2)《星條旗永不落》
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是蘇薩的代表作,創作於1897年(另一說1896年),管樂合奏曲。這首進行曲充分發揮銅管樂隊的表現功能,以磅薄的氣勢和熱烈的情緒歌頌自己的國家和軍隊,頗有鼓動力。
音樂在降E大調、2/2拍子快速的引子之後,出現了雄壯奮進的旋律。隨後出現舒展明快的第一主題,先由木管聲部弱奏,並立即由以長號為主的銅管樂器強奏而出。隨後,音樂進入降A大調,第二主題流暢歡快,由木管樂器主奏。在長號的雄壯的過渡之後,音樂第二次進入第二主題,並有短笛作裝飾性的演奏。當音樂第三次進入第二主題時,情緒飽滿而高漲,低音聲部響起長號的對位旋律,同第一主題和短笛演奏的曲調相重疊,進入高潮,在異常熱烈的情緒中結尾。
總結
原為軍隊中用以整步伐、壯軍威、鼓士氣的隊列音樂,其起源可以上溯至16世紀的戰爭曲。以曲調規整、節奏鮮明並多帶附點音符為特點。早期進行曲不拘拍子,結構短小,如J.-B.呂利所作由雙簧管和鼓隊演奏的《集合進行曲》為三拍子,二段式,分兩段各自反復,僅14小節。近代進行曲都用復三段式寫成,用雙拍子或四拍子(4/4,4/2,2/2,6/8等),三拍子的進行曲屬於少數(如R.舒曼的《大衛盟員進攻庸夫俗子進行曲》)。除了器樂作品外,歌曲中的進行曲也很常見。《馬賽曲》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著名的聲樂進行曲。中國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歌曲,如《工農兵聯合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戰斗進行曲》、《志願軍戰歌》、《娘子軍連歌》等,都是進行曲樣式的歌曲。近世進行曲的用途日益擴大,除軍隊進行曲外,尚有用於婚、喪、節慶的進行曲及專供藝術欣賞用的進行曲。婚禮進行曲有兩種:一種是速度較快表現節日氣氛的,如F.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配劇音樂中的婚禮進行曲;一種是速度較慢用於婚禮行列的,如R.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2幕的婚禮行列音樂和第3幕的婚禮合唱。喪禮進行曲速度緩慢,多用小調式寫成,早期也有用大調式的,如G.F.亨德爾的清唱劇《掃羅》中的《死亡進行曲》。L.van貝多芬降A大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中《紀念一位英雄之死的喪禮進行曲》(後用於《普洛哈什卡》配劇音樂)和《第三交響曲》第2樂章,以及F.F.肖邦《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都是喪禮進行曲的典範作品。G.馬勒的《第一交響曲》第3樂章的喪禮進行曲,主題採用法國民歌《約克兄弟》的曲調。馬勒用卡農手法發展這個主題,構成1首模擬體的喪禮進行曲。
有趣的進行曲名
1婚禮進行曲
2義勇軍進行曲
3結婚進行曲
4運動員進行曲
5g小調進行曲
6土耳其進行曲
7拉德斯基進行曲
8大刀進行曲
9解放軍進行曲
10歡迎進行曲
11婚禮進行曲
12頒獎進行曲
13拉德茨基進行曲
14葬禮進行曲1
5g小調進行曲2
16g小調進行曲3
17魔獸進行曲
18d小調進行曲
19檢閱進行曲
20鐵克禁衛軍進行曲
21運動會進行曲
22菠菜進行曲
23銼冰進行曲
24歡送進行曲
25軍艦進行曲
26迎賓進行曲
27團結友誼進行曲
28運動進行曲
29獅王進行曲
I. 鋼琴曲有哪些類別
鋼琴曲歷史介紹:18 世紀出現了以斯卡拉蒂、巴赫、亨德爾為代表的古鋼琴音樂興盛時期;19 世紀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完成了古鋼琴音樂向現代鋼琴音樂的歷史轉變,是鋼琴史上最偉大的發展時期;緊接著出現的就是19 世紀到20 世紀初歐洲新興的浪漫主義樂派的鋼琴音樂發展時期,涌現出一大批有卓越責獻的作曲家。繼古典時期特別發展的鋼琴奏鳴曲之後,這一時期又出現多種多樣體裁的作品,即使是練習曲也有它的創新,成為音樂會的演奏曲目。19 世紀末、20 世紀初以來,鋼琴音樂中出現了不同的流派,比如德彪西的印象派、拉赫瑪尼諾夫的晚期浪漫派、勛伯格的十二音體系等等.
一、卡農曲(canon )
這是一種復調音樂。卡農曲運用卡農手法寫成。卡農手法是指一個聲部模仿另一個聲部的旋律,各個聲部依次先後出現,上下、高低交疊進行。卡農曲有二部、三部、四部,以至無數聲部。精確模仿原旋律的卡農稱「嚴格卡農」,改變音程關系或有其它變化的模仿稱「自由卡農」。卡農曲出現於13 、妞世紀,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曲的主題,如巴赫的《 五首卡農變奏曲》 等。現代鋼琴小品中出現的「小卡農曲」,多為孩子們練習所用。
二、賦格曲(fugue )
又稱「遁走曲」,是復調音樂中最復雜而嚴謹的曲式。它以一個簡短、富有特*的旋律主題為基礎,這個旋律先由一個聲部奏出,其餘聲部依照一定的規則依次模仿。斌格曲包括主題、對題、答句、插句等幾個組成部分,結構通常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再加一個結尾。賦格曲的種類除嚴格賦格曲外,還有自由賦格曲和小斌格曲。巴赫創作的前奏曲與賦格曲聯合成套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 ,使斌格曲的發展達到了成熟與輝煌的頂峰。
三、創意曲(invention " )
一種自由對位式的短曲,山某一個動機即興發展而成。巴赫創作的二部、三部《 創意曲染》 ,她一都瓜耍的鋼琴復調練習曲。
四、變奏曲( variation )
以某個主題為基礎,運用各種不同的手法多次變化奏山主題,這種樂曲稱為變奏曲。變奏曲的結構布局是先奏出主題音樂,緊接著是它的第一變奏、第二變奏、第三變奏「二,還可能有更多次的變奏,直到結束。巴赫、亨德爾、貝多芬、勃拉姆斯、海頓、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都著有變奏曲。變奏曲除作為獨立的樂曲外,也可用作奏鳴曲的一個章。亨德爾古鋼琴組曲中的《快樂的鐵匠》 ,就是為人們所喜愛的變奏曲。
五、小步舞曲(minuet )
是一種起源於法國的土風舞曲,燈世紀傳入宮廷,流行於歐洲貴族社會。這種舞曲速度徐緩、風格典雅,採用三段體結構,三拍子節奏。17 、18 世紀開始逐漸與舞蹈脫離關系,常用作古典奏鳴曲成交響樂曲中的「個樂章,亦可作為獨奏曲演奏。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唐喬望尼小步舞曲、貝多芬的C 大調小步舞曲等等。
六、練習曲(etude )
這是一種專門為訓練某~方面的演奏技巧而設計的樂曲。它包括兩種類型:純屬技巧訓練的傳統練習曲和既有嚴格的技巧訓練、又具較高藝術*的音樂會練習曲。奧地利作曲家、俐琴家卡爾.車爾尼為鋼琴系統教學創作的練習曲作品599 、849 、299 、74 。等是前者的代表作。波蘭鋼琴家肖邦創作的二十七首鋼琴練習曲,在有相當難度的技巧訓練中,融進了深刻的思想內涵、鮮明的音樂形象,是音樂會練習曲的典範之一。他的。小調《革命練習曲》 、卜C 大調《 黑鍵練習曲》 等等,至今深受著人們的喜愛,是音樂會中保留曲目。
七、進行曲(march )
進行曲原是舞曲中的一種。在古希臘的悲劇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多用在群眾出場、退場的音樂。燈世紀以後,進行曲主要指管樂器演奏的樂曲。開始,進行曲主要用於軍隊,以激奮人心、鼓舞士氣。以後,進行曲漸漸進入音樂藝術領域,陸續出現更多的婚禮、喪禮、凱旋、慶典的進行曲。進行曲後來被用於歌劇、組曲、鋼琴套曲之中。著名的進行曲有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 中的《 大軍隊進行曲》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中的《 喪禮進行曲》 、莫扎特人大調鋼琴奏鳴曲中的《 土耳其進行曲》 、舒柏特的《 陸軍進行曲》 等等。
八、奏鳴曲(sonata )
奏鳴曲是一種由三至四個獨立樂章構成的大型器樂套曲。其第一樂章由奏鳴曲式構成,為快板樂章,第二樂章為抒情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通常為中速的舞曲;第四樂章常用快速的迴旋曲。第三樂章常常可以省略。第一樂章的奏鳴曲式分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三個主要部分。呈示部主要由主部和副部兩個在情緒,*格上相互對比的部分構成。貝多芬創作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是這類作品的傑作,其中「悲槍」、「月光」、「黎明」、「暴風雨」和「熱情」尤為著名。小奏鳴曲〔 sonatina 〕 一般指比較短小、技術不很復雜的奏鳴曲而言。作曲家克雷門蒂、庫勞、海頓都創作有許多為人們喜愛的小奏鳴曲。
九、協奏曲(concerto )
鋼琴協奏曲是指由獨奏樂器鋼琴與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一種大型作品。樂曲通常包含三個樂章,即第一樂章:快速的奏鳴曲式,第二樂章:抒情的慢板,第三樂章:迴旋曲或變奏曲。作品中出現有鋼琴的華彩樂段,展示獨奏家的高度技藝,構成全曲的高潮部分。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李斯特等都創作有膾炙人口的鋼琴協奏曲名著。例如貝多芬的卜E 大調「皇帝」鋼琴協奏曲、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李斯特的『E 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的。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等等。
十、圓舞曲(waltz )
這種舞曲原來是奧地利北部的一種農民舞曲,多為緩慢的三拍子。17 、18 世紀流入宮廷後,速度逐漸變快。到19 世紀,它作為一種舞曲形式得以大發展,主要應歸功於維也納作曲家約瑟夫· 蘭納、老約翰· 施特勞斯以及小約翰· 施特勞斯。現代圓舞曲大多指由這些作曲家創立的維也納式的圓舞曲,其速度多為小快板,旋律輕快、明亮、熱情奔放。著名的圓舞曲有肖邦創作的十五首,勃拉姆斯創作的十七首,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 ,約翰· 施特勞斯的《 藍色多瑙河》 、《 春之聲》 、《 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等等。
十一、即興曲(impromPtu )
早期浪漫派作曲家舒柏特等創立的一種鋼琴小品的體裁。樂曲帶有即興創作的特點,結構短小、精練,每一首都有鮮明的意境。著名的即興曲有舒柏特的卜a 小調即興曲,肖邦的卜A 大調、卜B 大調即興曲等。
十二、前奏曲(Prelude )
在15 世紀及16 世紀初,這是一種形式自由的鍵盤短曲。17 世紀以後,作曲家將它編入組曲中,作為組曲的序奏;又與賦格曲結成一體,組成「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代表作曲家有亨德爾、巴赫等。18 世紀後,前奏曲開始成為獨立的樂曲,在音樂會中演奏。肖邦、斯克里亞賓、拉赫瑪尼諾夫、德彪西、肖斯塔科維奇等作曲家都創作有相當數量的前奏曲。著名的前奏曲有肖邦的b 小調前奏曲《 雨滴》 、拉赫瑪尼諾夫的耘小調前奏曲等。
十三、迴旋曲(rondo )
這是一種由一個主題及多個插部反復交替出現而構成的樂曲。其結構特點可用這樣的公式表明:A 十B + A 十C 十人「. " . ( A 代表主題,B 、C 代表插部)。這種形式可作獨立的樂曲,也可作為奏鳴曲、交響曲或協奏曲的末樂章。海頓的《 匈牙利風格迴旋曲》 、韋伯的《 華麗的迴旋曲》及莫扎特的《 『小調鋼琴迴旋曲》 等都是這類作品的佳作。
十四、波爾卡舞曲(polka )
這種舞曲於19 世紀30 年代起源子波希米亞,是一種快速的二拍子的捷克舞曲。它很快在歐洲和美國流傳並風行一時。它的曲調明快、輕巧而熱情,節奏鮮明,強音往往在每小節的第二拍上。卡爾· 漢斯的《 森林波爾卡》 及拉赫瑪尼諾夫的《 義大利波爾卡》 就是十分有代表*的樂曲
十五、組曲(suite)
是指由若千短曲連成一體的鋼琴曲或管弦樂曲。組曲分舞樂組曲和情節組曲兩大類別。舞樂組曲又稱古代組曲,多採用同一調*的各種舞曲連接而成。巴赫創作的《法國組曲》 和《 英國組曲》 就是十分典型的舞樂組曲。情節組曲又稱現代組曲,它不限於由舞曲組成,樂曲的數目也沒有限制,話劇的配樂以及舞劇音樂的精彩部分,神話、傳奇、兒童故事等都可以作為組曲的題材。舒曼第一個將獨立的鋼琴小品貫穿成不可分割的藝術整體,寫成了《狂歡節》 組曲,是這一形式的代表作之一。著名的鋼琴組曲作品還有舒曼的《 童年情景》 、穆索爾斯基的《 圖畫展覽會》 、柴科夫斯基的《 四季》 等等。
十六、敘事曲(ballad )
是指19 世紀和20 世紀的一種抒情、浪漫並富有一定戲劇*的鋼琴作品.有的敘事曲篇幅相當長。肖邦是創作敘事曲的先驅,寫有四部成功的作品,其中以他的g 小調第一敘事曲尤為著名。
十七、無言歌(song without words ) 這是由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創立的富有特色的鋼琴小品體裁。作品的結構和演奏技巧都不十分復雜,樂曲旋律富於歌唱*、抒情*。口德爾松創作出版了八集共四十八首《無言歌》 ,其中有以《 威尼斯船歌》 為題的三首,《 春之歌》 則是最為著名的。
十八、馬祖卡舞曲(mazurka )
這種舞曲16 世紀起源於波蘭東部馬祖維亞地區的一種古老的、鄉土氣息很濃的民間舞蹈。18 、19 世紀後傳入德、英法等國。它是~種中速到快速的三拍子舞曲,與一般圓舞曲不同的是常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出現節奏重音,重音強烈而多變。作品的音樂情緒基本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明朗、歡快的,另一種則是傷感、憂郁的。肖邦一生從未間斷過馬祖卡舞曲的創作,創作有五十~首這種舞曲,並使其得以在全世界廣泛流傳。他的卜B 大調馬祖卡舞曲、a 小調馬祖卡舞曲等都是為人們喜愛的鋼琴曲。
十九、波洛奈茲舞曲(Polonaise )
又稱波蘭舞曲。它同馬祖卡~樣,也是波蘭主要的民族舞蹈音樂,不同的是馬祖卡主要流傳於鄉村,而波羅奈茲是流行於貴族宮廷的古典舞蹈。它的節奏莊重,中速,三拍子。肖邦是這類作品的代表作家,他創作有二十首波洛奈茲舞曲。肖邦的波洛奈茲舞曲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都已超出了舞曲體裁的范圍,具有史詩般的豐富內容和復雜的結構形式。他的《 A 大調波洛奈茲舞曲》 、《 牡小調波洛奈茲舞曲》 都以濃郁的民族風格和英雄凱旋的音樂形象及其愛國主義的思想而聞名於世。
二十、夜曲(nocturne )
一種形式自由,格調高難,充滿浪漫色彩的器樂短曲。傳說最早起源於18 世紀英國夭主教教會的晚禱歌調。英國作曲家約翰.費爾德首創了這一體裁的鋼琴曲。肖邦又在這一基礎上作了重大的發展,他共創作有二十一首夜曲。其中大多數都是在音樂會上經常演奏的、膾炙人口的曲目。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義風格,常出現華彩*的裝飾變奏,節奏自由,藝術手法豐富細膩,肖邦的。小調夜曲還具有比較強的戲劇*和深刻的思想內容,已超出一般抒情小品的范圍。著名的夜曲作品有肖邦的場小調、峨大調、番F 大調、G 大調、c 小調夜曲等.
二十一、狂想曲(rhapsody )
原文來自希臘文「r 五ap 。。idi 護,為「史詩」之意。這類樂曲一般氣勢宏大,表現重大的題材,結構較為自山。李斯特寫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震動了世界樂壇,被稱為匈牙利民族樂派奠基*的作品,其中尤以第二首、第六首匈牙利狂想曲在世界樂壇上享有盛譽。李斯特的狂想曲作品不論在演奏技巧上,還是在樂器的表現力上都有突破和創新,推動了匆琴演奏藝術的新的發展。勃拉姆斯、拉赫瑪尼諾夫、拉戚爾等作曲家都寫有著名的狂想曲。
游擊隊歌
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其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既給曲調以進行感,又表達了游擊戰士們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典型形像。歌曲以ABA再現二部曲式為結構。第一、二、四句相似,第三句則完全不同,它在節奏、旋律、調性上與其他各句形成明顯對比。
牧童短笛
這首鋼琴小品以清新、流暢的線條,呼應、對答式的二聲部復調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了中國民間樂器——笛子的特色,全曲共分三段。第一段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在田野里漫遊,天真無邪的神情令人喜愛(片段1)。 可以說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自我寫照。樂曲中段是傳統的民間舞蹈風格,用歡快的節奏和旋律寫成(片段2)。 最後,再現第一段的主題。這首樂曲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它是我國近代鋼琴音樂創作上一個具有創造性的範例。 一般來說,鋼琴曲的分類是按照它的創作技巧、風格和表現手法等方面來分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