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什麼武器
『壹』 歐洲的甲,土耳其的刀!翼騎兵裝備大剖析
翼騎兵的裝備,是在斯特凡?巴托雷在位期間確定的。根據他擬定的一份清單,翼騎兵的主要裝備包括:鎧甲,頭盔,臂鎧,長矛,刀劍,火槍,以及翼飾等飾品。
至於長管火器,如火繩槍、卡賓槍等是否裝備了翼騎兵的使用似乎還有爭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翼騎兵的弓。對於出身貴族同伴們來說,弓是他們身份的象徵,乃至是他們日常服飾的一部分。甚至直到火器早已全面取代弓箭之後,波蘭翼騎兵身上還是會掛著一張弓。揚?索別斯基時代一批裝備弓箭的輕甲騎兵(Pancerny)連隊被改編為翼騎兵連隊,也幫助這一傳統繼續堅持了下來。根據當時人們的記載,甚至到了1710年,即大北方戰爭期間的波蘭翼騎兵仍然會佩戴弓箭。這一過時的行頭遭到了其他西歐國家軍人的嘲笑。對翼騎兵來說,弓與其說是武器,不如說是飾品。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沈師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貳』 土耳其投入戰場的豹2為何不堪一擊,跟德國自用的有什麼區別呢
德制武器一直是高精尖的代名詞,尤其是豹2坦克一直以火力強大,防護出色,性能先進著稱,常年位居世界坦克排行榜的榜首,但在敘利亞戰場上,豹2的不敗神話卻被打破,在2016年的「幼發拉底之盾」行動中,土耳其曾經一次性損失10輛豹2!在2019年的「和平之泉」行動中,也出現豹2殉爆,炮塔被掀飛的慘狀!
土耳其沒有制空權由於俄羅斯的介入,土耳其空軍為避免直接和俄羅斯戰機發生沖突,沒有爭奪制空權,這就導致了大批的地面目標成為戰機的活靶子,此前俄羅斯發布的視頻顯示,大量的坦克裝甲車等目標被俄軍機擊毀,這其中自然包括豹2A4
『叄』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軍用武器:土耳其彎刀
歐洲曾有「勇悍需如土耳其人」的說法。土耳其人的確驍勇善戰,他們曾縱橫於地中海周邊地區,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個洲的土耳其帝國。這其中除了人的因素以外,和他們常用的兵器土耳其彎刀。
後來雖然消失在西歐的舞台,但到了十九世紀時,成為波蘭的代表性刀劍,形狀上也有了多種的變化,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期都還持續生產來作為軍用刀劍。
對刀劍有興趣可加龍泉鑄劍師,龍泉章師傅微信:Lqbj689
獲取更多知識兵器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zhonghuajian (中華刀劍)
『肆』 擁有蜥炮、蛇炮、巨型臼炮的土耳其是如何拿下羅德島的
蘇萊曼一世的怒吼:必須滅掉那幫海盜!
發起沖鋒的奧斯曼軍隊
雖然騎士團扛住了一波波的進攻,不過一旦城牆出現漏洞,就意味著離失敗不遠了。到10月初,來自英國的騎士非死即傷,損失慘重。西班牙人防區的城牆也被突破,土耳其人在突破口站穩了腳跟……
沒有援兵,城內火葯消耗殆盡,士兵傷亡不斷,騎士團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能寄希望於雨季來臨,蘇萊曼一世主動撤退。結果,連綿的大雨沒有對蘇萊曼一世產生影響,他甚至專門修建了住所,要長期耗下去。
最後的結果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因為戰事陷入僵局,雙方主動接觸,騎士團願意有條件的投降。12月20日,雙方終於達成協議,騎士團承認了失敗。之後,倖存的180名騎士們登上了船隻,離開了羅德島。
最後說一句,奧斯曼軍隊的攻城水平,在當時絕對算是頂尖的了。最起碼,工兵隨便死……
『伍』 土耳其用什麼武器打下俄羅斯飛機
美國製造的AIM120主動制導導彈
土耳其F-16戰機擊落俄空軍蘇-24殲擊轟炸機的可能戰術是:F-16戰機從低空出航,使用最小航路捷徑攔截高度6000米的俄機,在地面預警雷達指揮下,利用地面雜波的掩護,從低空隱蔽接近蘇-24戰機,在進入導彈的不可逃逸區射程後,於十幾公里距離上突然開啟火控雷達,採用上仰掃描模式,並迅速鎖定俄機,隨後土耳其F-16戰機躍起發射紅外製導和格鬥空空導彈或AIM-120主動雷達制導的中程空對空導彈,由於發射導彈時距離俄機可能只有數公里,所以俄戰機將無法做出有效的躲避機動,俄機被當即擊落。
這種低空隱蔽出擊打高空目標的戰術,在我國空軍近些年的演習中,尤其是自由對抗演習中也經常採用,比較適合於敵方沒有預警機,只能依靠地面雷達預警信號的戰術背景情況下。我方戰機通常超低空出航,在無線電靜默下飛行,由中程地面引導站引導至距離敵方數十公里的下方,開始轉彎並上升,此時我方戰機打開火控雷達向上搜索,以雷達信號平均截獲次數作為對抗輸贏的批判標准。
另外還有個前提,執行低空出航任務的戰機,應該攜帶動力射程儲備大,阻力小,低空打高空性能強的先進空空導彈,例如美製AIM120導彈和中國產PL-12主動中距空空導彈。
『陸』 土耳其有核武器嗎
Turkey is one of five NATO member states which are part of the nuclear sharing policy of the alliance, together with Belgium, Germany, Italy, and the Netherlands.[10] A total of 90 B61 nuclear bombs are hosted at the Incirlik Air Base, 40 of which are allocated for use by the Turkish Air Force in case of a nuclear conflict, but their use requires the approval of NATO.
這是維基網路上復制的,大概的意思是
土耳其與比利時、德國、義大利和荷蘭都是的五個北約成員國核共享策略聯盟的成員。總共有90枚B61核彈在土耳其英吉利克空軍基地,其中有40枚是分配給土耳其空軍在核沖突的情況下使用的,但它們的使用需要北約的批准。
說以說土耳其幾乎等於擁有核武器。
『柒』 土耳其有核武器嗎 是發達國家嗎
土耳其沒有核武器,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有意將國際影響力恢復到當年奧斯曼帝國的水平,但能不能實現還有待觀察。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捌』 土耳其F16擊落亞美尼亞戰機,土耳其為什麼越來越囂張
土耳其囂張的理由估計是覺得亞美尼亞好欺負,別看土耳其對抗美國、俄羅斯等大國有些吃力,但是對付亞美尼亞這種小國還是信手拈來的,對於軍事武裝、人員配備都沒有土耳其“豪華”的亞美尼亞來說,被土耳其盯上只能自認倒霉。
最後:土耳其就好像是一個跳樑小丑,真的是讓人看著惡心,聽著厭惡!
『玖』 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使用了什麼武器
土耳其陸軍主要列裝的還是較俄軍更為落後的前裝燧發滑膛槍,射程約500-600碼,以及「一匹馬拉的」12磅滑膛炮(射程約800-900碼),關於土耳其的軍艦的文獻記載只有於11月30日爆發的錫諾普海戰中土耳其7艘護衛艦和2艘輕巡洋艦被擊沉的全軍覆沒的事件,由於土俄雙方驚人的戰損比,我們有理由相信,1853初次在戰爭中現身的200一220毫米的所謂轟擊炮(這種炮發射爆炸彈,射程達15鏈(約2,800米))還沒有列裝這支低端的土耳其海軍艦隊,可推測這幾艘小船裝備的應該還是實心彈滑膛炮,船舶技術應該是停留在十七世紀的英法水品,即較為完善的木質雙層三桅快船(土俄雙方都沒有實質性的蒸汽船投入此次戰爭)。我家的一本老版的《劍與火的海洋》中有一幅油畫改來的插圖,其中土耳其軍艦比俄艦小一兩倍,其他的差不多。
『拾』 土耳其重騎兵的武器裝備
土耳其戰士所使用的刀劍主要有四種:基里克(kilic)馬刀刀身不長,刃很寬,與伊朗的軍刀相比,沒有多少裝飾的雕刻紋路;帕爾尤斯(palyos)是一種寬刃劍,也較為樸素;辛塞爾(simsir)是伊朗風格的軍刀,刀身較細;最後是常見的雅塔干(yatagan)短劍。雅塔干是非常具有突厥特色的武器,它的劍身呈很奇特的反弧形,單邊開刃,沒有護手。
14世紀早期歐洲旅行者們注意到,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只有一件簡陋的皮甲護身,只有詩人的作品中的部落英雄才能擁有一套閃閃發亮,足以自豪的金屬胸甲、頭盔、手套和脛甲,甚至,他們的戰馬也要披上鎧甲。當然,在詩歌中,這些護具的種類和名稱也和武器一樣,五花八門,諸如胸甲布德魯克(budluk),鎖子甲塞博(ceber),鱗片胸甲塞夫森(cevsen),圓盾卡爾卡恩,鱗片甲蘇卡(cukal),頭盔伊西克(isik)和圖古爾卡,前臂甲柯魯克(kolluk),鱗片長胸甲皮拉亨-阿赫寧(pirahen ahenin),環甲切赫(zirh)和鎖鏈盔切赫-庫拉。
成熟於15世紀穆斯林頭巾盔是最常見的一種土耳其頭盔,圓形的尖頂盔下連綴著一圈環甲遮蓋住整個面部和頸部,只露出眼睛,就像穆斯林婦女遮面用的紗巾。頸部通常是弓箭手們射擊的最主要和最致命的目標,而頭巾盔恰好為此提供了有效的防護。另一種值得一提的土耳其頭盔是奇恰克,它相對較小,在奧斯曼帝國中後期的騎兵部隊中普遍裝備,從外形看,它顯然學習了16世紀德國半圓護鼻頭盔(zischagge)和17世紀英國的龍蝦尾頭盔的設計思路。切赫-庫拉是極簡化的一種頭盔,它除了保護頭頂的碗狀鐵板,它全部由鐵環編織而成。
不同於埃及馬穆魯克人和波斯薩法維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偏愛鐵環和板甲混合的鎧甲,這種偏好或許是長期使用混合皮革與鐵片甲養成的習慣。另外,步兵和騎兵所使用的混合鎧甲區別很大,針對不同部位重點防護。16世紀步兵甲已經基本被廢棄,只有一種叫做卡扎甘德(kazargand)的步兵用覆布環甲一直存在到17世紀,它雖然外形不起眼,但重量很輕,穿著也較為舒適。科拉津是16世紀的西帕希騎兵甲,細密的鐵環將身體各部位的防護鐵板連綴起來,組成一副完整的全身甲,具有典型的土耳其風格,它的名稱表明它起源於歐洲。除了科拉津,環甲切赫,前臂甲柯魯克和圓盾卡爾卡恩也是奧斯曼騎兵的標准裝備,直到17世紀依然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