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政府出了什麼事
⑴ 杜魯門主義出台前的希臘土耳其危機究竟是怎麼回事
1944年到1949年,希臘發生了內戰。內戰一方是先後受到英美支持的希臘政府軍。另一方是戰爭時期領導抗德運動的希臘共產黨武裝,內戰中一直受到南斯拉夫的支持。 內戰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1944年—1945年),控制希臘大部分領土的左翼抵抗力量對抗回到祖國的希臘流亡政府,這一流亡政府戰爭期間在英國的支持下成立於開羅。在第二階段(1946年—1949年),經過不公正選舉上台的右翼政府繼續和希臘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作戰。最後,由於蘇聯與南斯拉夫關系的破裂,希臘左翼內部也分列為贊成斯大林和贊成鐵托的兩派,結果希臘放棄了支持他們的那斯拉夫,選擇了蘇聯,蘇聯卻沒有給他們有力的支持,最終失敗。內戰給希臘留下了嚴重的經濟問題和政治分裂,這一局面直至20世紀70年代才結束。
二戰結束後,蘇聯向土耳其提出共管黑海海峽和割讓卡爾斯-阿爾達漢地區的要求,遭到土耳其拒絕後,蘇聯在蘇土邊境集結兵力,土蘇關系緊張。面對蘇聯在中東北部地帶造成的威脅,美國立即給予反擊,並乘機擴大在土耳其的影響。
⑵ 20世紀初土耳其發生的大事
1900左右?
從1914開始的
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色佛爾條約》,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土崩瓦解。1919年穆斯塔法·凱末爾發動土耳其獨立戰爭,奪回了在戰敗後失去的東色雷斯和小亞細亞半島,同時廢除蘇丹,奧斯曼帝國正式滅亡。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凱末爾成為土耳其第一任總統,其後由他領導的共和人民黨長期實行一黨制,直至1950年由保守的民主黨取代其執政地位。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60年及1980年土耳其軍方兩度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的政府。2002年,中間偏右的溫和伊斯蘭政黨正義與發展黨在大選中獲勝,埃爾多安成為新任總理。
⑶ 屢遭恐襲,土耳其怎麼了
一方面是土耳其接收了大量的難民,空不分子容易進入其中,進行襲擊。一方面是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和解,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的公敵。
同時,襲擊大目標,可以引起國際關注。
成極端分子加入IS中轉站「面對恐怖襲擊活動,土耳其顯得十分脆弱。」戰略與國際研究專家布雷特接受采訪時如此表示。在過去一年,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土耳其發動多起恐怖襲擊,光今年,就至少有5起了。
3月19日,伊斯坦布爾繁華的獨立大街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4名外國人死亡,36人受傷;1月12日,伊斯坦布爾著名旅遊景區蘇丹艾哈邁德廣場發生自殺式襲擊,造成至少10名外國遊客遇難,15人受傷;去年10月10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火車站附近發生兩起自殺式爆炸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02人死亡,200多人受傷;去年7月20日,土耳其東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敘呂奇鎮一處文化中心發生爆炸,造成32人死亡、100餘人受傷……
以上這些恐怖活動都被認為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所為,而這份清單可以更長……
土耳其頻頻遭遇恐怖襲擊,與其地理位置有關。土耳其緊鄰中東動盪地區,與伊拉克、敘利亞都有較長邊界,而IS的「老巢」就在這兩個國家。自從「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北部崛起之後,土耳其已成為許多外籍極端分子從世界各地前往伊敘兩國加入「伊斯蘭國」的「中轉站」。土耳其內政部長埃夫坎·阿拉稍早前曾透露,土耳其已阻止近3.6萬名疑似「伊斯蘭國」極端分子入境,而這些措施被認為或招致IS 的報復。
IS戰場失利製造襲擊泄憤
事實上,最開始,土耳其對「伊斯蘭國」態度曖昧,對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的行動更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盡量避免發生武力對抗,更像是在打冷戰。
不過,從去年開始,土耳其加入到美國與西方國家打擊IS的行列中,與此同時,IS也開始針對土耳其展開更多恐怖襲擊活動。
美國媒體援引研究IS網路宣傳分析人士稱,在IS發表的各種聲明中,可以發現,針對土耳其的言論明顯增加,特別是去年美國獲准使用土耳其的印吉利克空軍基地後。
這名分析人士稱,雖然IS並未宣布對絕大多數襲擊事件負責,但過去一年的宣傳中,IS對土耳其埃爾多安政府政策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外界也因此預計IS會進一步擴大在土耳其的恐怖襲擊力度。
尤其IS現在在中東戰場遭遇失利,這讓IS開啟了復仇模式,瘋狂地製造暴力襲擊案進行泄憤,而土耳其就是重要目標國。
對於此次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發生的自殺式爆炸襲擊,有分析指出,雖然土耳其在去年加入到打擊IS的行列中,但一直試圖搞平衡,一方面與美方合作打擊IS,另一方面,預防IS開展打擊報復。但此次在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發生的自殺式爆炸襲擊若確認為IS所為,那麼,土耳其很可能將把抗擊IS作為該國第一要務,對IS也展開瘋狂報復。
⑷ 土耳其金融危機2001
有什麼好鄙視的,至少他花時間找了這篇資料!頂2樓
一、危機始末
20世紀90年代,土耳其經濟出現滯脹,而且長期的經濟不景氣使得國際投資者對土耳其漸漸失去信心。為了使國內經濟走出困境、清償以美元標價的國際債務和穩定投資者信心,土耳其迫切需要IMF的緊急貸款。2000年1月,土耳其為了獲得IMF和世界銀行80億美元的貸款,採納了IMF一些令人懷疑的建議,開始實行緊縮性的貨幣與財政政策、改革銀行體系和對國有資產進行私有化等等。這一系列緊縮政策降低了通貨膨脹率,但是對困境中的土耳其經濟無疑雪上加霜。
2000年11月,土耳其政府接管了10家陷入困境的銀行,導致投資者產生恐慌心理,全國范圍內出現擠兌風潮,金融危機首次爆發。土耳其政府為了穩定銀行體系,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銀行部門注入了約60億美元的資金。這一數量遠遠超過了1999年底與IMF達成的關於控制貨幣發行規模的協議。為了固守協議,11月30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停止向市場投放資金,導致隔夜同業拆借利率很快漲到接近2000%的年利率水平。如此高的利率吸引了大量股市資金,結果伊斯坦布爾股交所的全國100指數在12月份下跌幅度超過50%。土耳其政府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緊急干預,主要包括:銀行業重組和對擁有巨額不良貸款的國有銀行進行私有化;開放電信業;積極尋求國際援助等等。歐盟和IMF也分別提供1.5億歐元和77億美元的援助。到當年12月中旬,危機暫時平息,土耳其經濟開始步入正軌。
誰知好景不長,短短三個月後,金融危機竟又卷土重來。由於土耳其長期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土耳其總統和總理在治國方略上曾出現重大分歧並有多次爭執。2001年2月19日,他們在國家安全委員會月度例會上再次針鋒相對。消息傳出後,投資者信心大受打擊,紛紛撤資,土耳其又爆發了貨幣危機。外匯市場上投資者拋售土耳其里拉,土耳其政府有限的外匯儲備(2000年底不到200億美元)根本無法維持釘住匯率制。2月22日,土耳其政府宣布允許匯率自由浮動。此舉立即引起外匯市場劇烈動盪,美元對里拉的匯率從前一天的1比65萬飆升至1比120萬。土耳其政府在金融危機再次爆發後痛下決心,推行金融市場化改革,抑制壟斷,引入競爭。IMF和世界銀行也認可了土耳其政府的做法並再次提供援助,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危機很快被遏制住了。
二、危機的原因
(一)宏觀經濟不平衡
1.經常項目巨額赤字。20世紀90年代,受到重要貿易夥伴俄羅斯金融危機、兩次大地震、98年底以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土耳其出現大量貿易赤字。2001年1月至8月貿易逆差為232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佔GDP的比重為5.2%。
2.通貨膨脹嚴重。據2000年10月公布的數字,土耳其的通脹率為44.4%。
3.債務負擔沉重。2000年土耳其債務總和達110億美元,佔GDP比重為50%左右。
(二)匯率制度不合理
IMF2000年向土耳其提供貸款的一個條件是當年1月1日起土耳其開始實行爬行釘住匯率制,要求里拉同由美元和歐元組成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一年內最大調整幅度為15%。要實現穩定匯率和降低通脹的雙重目標,土耳其有限的外匯儲備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雖然名義匯率水平保持穩定,但是高通脹率造成了里拉的實際升值,使得經常項目赤進一步字擴大。
(三)銀行體系不健全
長期以來土耳其一直實行金融為國家發展政策服務的策略,政府和銀行關系過於密切,造成銀行業集中度很高、銀行經營效率低下。同時政府對於出現問題的大規模銀行歷來都採取資金支持而非清理整頓的做法,使得國內銀行業缺乏自律和監管機制。
(四)政局不穩定
90年代以來,土耳其一直由各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執政,各項政策在政府內部經常不能達成一致,導致政策貫徹不力。政治危機就直接誘發了2001年2月的金融危機。
三、危機的影響與啟示
土耳其金融危機除了使俄羅斯、波蘭、阿根廷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證券市場出現輕微震盪外,並沒有向其它地區擴散,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也較小。在2001年中期,土耳其經濟也開始復甦,僵硬的匯率制度已經廢除,里拉在貶值後提高了國內貿易品的出口競爭力,減少了進口需求,改善了國際收支狀況。危機雖然遠去,但有一些問題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土耳其接受了IMF的一系列葯方,依照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來管理經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新自由主義主張管住貨幣,其它的一切讓市場自由決定,政府應該放棄干預。新自由主義以貿易自由化、資本流動自由化、公營事業私有化為主導思想來管理經濟。這體現的實際是世界市場強者的聲音,新自由主義硬把強者邏輯說成對弱者也有好處。土耳其稀里糊塗地成為了跨國公司和國際金融巨頭的盤中佳餚。當土耳其陷入危機,IMF開出了緊縮性政策的葯方,認為緊縮能降低需求、減少進口和改善經常賬戶,但是緊縮政策會使本已低迷的國內經濟大受打擊。同時IMF反對央行充當最後貸款人,認為應通過兼並解決國內的問題銀行,這樣就不僅失去了維護國家金融穩定最後一道屏障,還大開外資進入的方便之門。國際銀行就能以國際援助為名,以投資者身份跟進,大肆掠奪危機國的財富。
事後看來,如果土耳其早些拒絕IMF的建議,金融危機或許能夠避免。就算在危機發生時,央行也可以充當最後貸款人來穩定市場信心,緩和危機。然而固守新自由主義的原則使得土耳其政府放棄了這個選擇。可見,控制國家信貸、實行適度干預才能保證發展中國家經濟健康、平穩地發展。(范坤祥整理)
非出自本人
⑸ 土耳其為什麼發生軍事政變
主要是世俗社會和伊斯蘭主義之間的爭斗。
1960年至2016年間,土耳其軍隊發動了5次軍事政變,平均每十年一次。1960年4月27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傑馬勒·古爾塞勒將軍發動政變,推翻時任曼德列斯政權,並出任臨時總統、總理兼國防部長。1961年10月大選後,軍人政權還政於民。1971年3月12日,因不滿土耳其各種激進組織出現,土耳其軍方向蘇奈總統和國民議會提交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建立「一個強大的可信賴的政府」。當天,1965年開始執政的德米雷爾正義黨政府被迫辭職,史稱「備忘錄政變」。1980年4月,土耳其選舉期間,由於左右勢力勢均力敵,選舉曠日持久,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同年9月12日,土耳其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科南·埃夫倫發動武裝政變,宣布解散議會和內閣,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埃夫倫將軍自任國家元首,建立軍政府。後來的1997年6月18日,在軍方的強大壓力下,宗教色彩濃厚的總理埃爾巴坎辭去職務。2016年7月16日,土耳其爆發了第六次軍事政變。
根據土耳其政變軍方發表的聲明,他們此次政變是為了恢復民主與自由。當然這只是對外宣傳的說辭,或者說表面原因。究其根本,土軍方發動政變恐怕還是要歸根到世俗力量與伊斯蘭之間的交鋒上來。
現代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奧斯曼土耳其時期,伊斯蘭教被奉為國教,其採取政教合一的政體,民眾接受的是伊斯蘭化的教育。伊斯蘭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土耳其有著深厚的伊斯蘭文化傳統。
一戰後,凱末爾領導的革命獲得了勝利,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革命勝利後凱末爾採取了一系列世俗化的措施。取消了政教合一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世俗法律代替伊斯蘭教法,撤銷伊斯蘭法庭;撤銷伊斯蘭長老委員會,設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政府管理宗教活動;改革伊斯蘭化的教育制度,改以西式教育等。凱末爾的世俗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土耳其也成為伊斯蘭世界中,世俗化最徹底的一個國家。
凱末爾的世俗化改革勢必要觸及伊斯蘭勢力的利益,伊斯蘭勢力一直沒有放棄重拾影響。伊斯蘭勢力與世俗化力量一直都在交鋒,但總體而言,世俗力量一直占據優勢。作為世俗化力量象徵的土耳其軍隊一直都是世俗化成果的堅定捍衛者。1960年、1971年和1997年,土耳其軍方曾多次發動政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擊伊斯蘭主義的抬頭。
1961年,土耳其通過了《土耳其軍隊內部服務法》,其後1982年又修改了憲法。兩者都賦予了土耳其軍隊在國家危難之際極大的許可權。
土耳其軍方此次政變,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滿埃爾多安的伊斯蘭主義傾向。埃爾多安在還未當任國家領導人時,就曾表露出強烈的伊斯蘭主義傾向。1998年,他還因朗誦鼓吹原教旨主義的禁詩被判處四個月的監禁。2003年上台執政後,他採取了一些不利於世俗化的措施,導致土耳其國內日益伊斯蘭化。埃爾多安上台後,大肆建造清真寺,從2002年至今大約建造了17000座。在教育改革方面,他採取了偏向於宗教學校的政策,10年間,宗教學校的學生翻了10倍。
除此以外,埃爾多安失敗的周邊外交政策也有可能是此次政變的原因之一。2002年,埃爾多安上台後,積極推動「零問題」外交。土耳其通過這一政策改善了同周邊國家之間的關系,地區影響力得到了提升,與此同時也為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有力的周邊環境。土耳其經濟在此期間高速發展,躋身為「新鑽國家」,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隨著實力的增強,土耳其燃起了重做大國的雄心壯志。不斷插手周邊事務,導致與周邊國家交惡。土耳其的「零問題」外交也變成「零朋友」外交。此外,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先是放任不管,後又惹火燒身,導致土耳其國內安全惡化。一系列政策的失誤,引發了民眾的不滿。
最後,埃爾多安加速集權進程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埃爾多安於2003年11月受命組閣,正式執掌政權。作為一個強勢的政治人物,此後的土耳其政壇打上了深刻的埃爾多安個人色彩。顯然,埃爾多安也是一個迷戀權力的人。2007年埃爾多安獲得連任。當年,土耳其通過全民公決修改了憲法,將議會選舉總統制改為直選。此事也被看作是埃爾多安在為自己的政治前途作安排。2014年,埃爾多安在卸任總理後,成功當選土耳其第一任直選總統。土耳其實行的議會制,總統本是虛位的,沒有實權。但是埃爾多安,不甘於做一個沒有實權的總統,他試圖想推動土耳其成為一個總統制國家,但是這涉及到修改憲法。從目前正發黨在議會所佔席位來看,通過議會修憲顯然是不可能的,埃爾多安也只能另謀他法。
⑹ 土耳其發生什麼事了
土耳其總理當地時間7月15日晚稱,土武裝部隊部分軍官於當天企圖發動軍事政變。
⑺ 有人說土耳其是「流氓國家」,他究竟干過哪些「流氓」的事情
買我們國家的國旗-9說是競拍成功的。
2015年,俄羅斯在敘利亞啟動了IS,因為IS經濟的來源是向土耳其私下出售石油。這個夥伴覺得這筆錢受到了傷害,當他越過邊界時,敘利亞擊落了俄羅斯飛機。以北約國家為背景,他直接擊敗並打中了它。你想殺死土地嗎?出乎意料的是,在傲慢的骨頭變熱之前,它們被盟國出賣並趕往俄羅斯道歉。2017年,土耳其外交大臣計劃在荷蘭鹿特丹的土耳其領事館舉行公開演講,以投票表決關於土耳其憲法修正案的全民投票。但是,荷蘭拒絕了土耳其外交部長查武什格魯(Chavushoglu)的入境,並取消了飛機的著陸許可。所以土耳其人很生氣,熱血的青少年走上街頭燒毀了法國國旗。
⑻ 從古至今土耳其都幹了哪些惡事,現在的土耳其怎麼樣了
土耳其國家的前身就是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前期是非常強大的,而且也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早期的通過侵略其他國家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許多,其中沙特,伊朗,希臘等地方都是他曾經的領土,而且有01的時候禁止我國的遼寧艦通過其海峽,還要我們交10億的保證金,現在的土耳其也算是世界的軍事強國,但是早就沒有昔日那麼輝煌了。
現在學術界認為,土耳其是公元七世紀時,被大唐滅亡的西突厥烏古斯布塞爾柱人,在吃了敗仗後,被迫遷徙到西亞地區,和當地波斯人及其他民族結合。
⑼ 土耳其攻打敘利亞,為什麼說土耳其得罪了全世界
因為這樣使國際形勢更加復雜,有些國家認為破壞了北約內部的和諧,對中東地區形式也產生了不好的影響。
利用軍事行動在敘利亞北部推進建立「安全區」,讓仍身居土耳其的部分敘利亞難民返回自己的國家。自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有300多萬的敘利亞難民逃往鄰國土耳其,而土耳其東部庫爾德人區原本就是發展不利、社會穩定性不佳的區域。加之過去這兩年土耳其金融和經濟的大幅波動,大量敘利亞難民的存在也是土耳其政府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
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國在第一時間譴責土耳其對敘利亞的進攻或入侵。這幾個北約國家同時譴責同為北約國家的土耳其,充分顯示了北約內部在這件事上的嚴重分裂。
除了對敘利亞主權的侵犯外,土耳其的這次軍事行動很可能對中東地區的反恐局勢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