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與庫爾德人信仰是什麼
1. 庫爾德是怎回事,歷史由來現在的態勢經濟文化宗教信仰等等。
庫爾德人是西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總人口約3000萬。庫爾德人聚居地被稱為庫爾德斯坦。這一地區原先大部分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庫爾德人信仰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講庫爾德語。庫爾德文的書寫在伊拉克和伊朗用阿拉伯文字母,在土耳其和敘利亞用拉丁字母。
分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庫爾德斯坦被劃分到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敘利亞
、黎巴嫩、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其中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占伊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是伊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一直在謀求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伊拉克的庫爾德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約占總人口的20%左右,有約500萬人。從伊拉克20年代成立以來,庫爾德人就在為自治而斗爭著。庫爾德人大多聚居在伊北部地區包括杜胡克、蘇萊曼尼亞和埃爾比勒省以及基爾庫克、摩蘇爾和迪亞拉省地區,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這里地勢險要,石油產量占伊全國一半以上,而且農、牧產品豐富,有「谷倉」之稱。庫爾德人主要以農牧業為生,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已有部分庫爾德人成為石油工人。庫爾德人有著強烈的民族獨立願望。庫爾德人同伊政府進行過多次談判。1970年3月,伊政府與庫爾德民主黨簽訂和平協定,規定四年內給予自治,但庫爾德人認為伊政府在4年中只給了他們有限的自治。1975年3月,庫爾德人和伊政府曾達成協議,建立了包括蘇萊曼尼亞等三個自治省在內的伊拉克北部自治區。
兩伊戰爭時,庫爾德人與伊朗聯合在了一起。因此在戰爭末期的1988年3月,伊拉克軍隊用化學武器報復攻擊了庫爾德人居住的城鎮哈拉卜賈。在兩伊之間達成停戰協定之後,海珊政權對庫爾德人實施了殘害和強制搬遷等,鎮壓庫爾德人的自治運動。
在1991年海灣戰爭停戰後,美國、英國呼籲伊拉克國民推翻海珊政權,於是與南部的什葉派相呼應站了出來,開始了伊拉克內戰。不過,因為美、英未有何動作,結果是被伊拉克軍隊鎮壓了下去,海珊政權未被推翻,害怕報復的庫爾德人成千上萬的開始去土耳其和伊朗等國家避難。為了敦促這樣的難民回國,國際安保理事會決定保護庫爾德人。多國部隊把伊拉克北部的北緯36度以北地區作為了伊拉克飛機的禁飛區,美英的空軍從土耳其基地起飛監視此地區的飛行。
伊朗的庫爾德
伊朗總人口的約10%,也就是約700萬人是庫爾德人。庫爾德人為了謀求獨立與自治,成立了庫爾德民主黨(KDP)。在伊朗,大部分的國民都是什葉派,庫爾德人大多是遜尼派。庫爾德人一直在謀求自治。
土耳其的庫爾德
土耳其總人口的約1/4是庫爾德人,約有1500萬人。土耳其共和國自1923年成立以來,政府都表示說土耳其沒有庫爾德人,有的只是」忘記了母語的、生活在山裡的土耳其人「。曾發生過幾次武力鎮壓庫爾德抵抗運動的事件。土耳其的」庫爾德問題「還有一個舞台就是在歐洲,大多在德國工作的土耳其人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庫爾德人,據推測約有50萬人。他們在歐洲各地建立組織,1999年,庫爾德斯坦勞動黨(PKK)的領導者奧賈蘭被捕後,進入了停戰狀態。
近年來,土耳其為了加入歐盟,也採取了允許使用庫爾德語等退讓的姿態。不過,庫爾德人製造的爆炸事件,還有很多庫爾德人受到了伊斯蘭激進派的影響。
兩大軍事組織
庫爾德武裝分子
伊北部庫爾德地區主要有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兩大軍事武裝組織,它們為控制該地區爭鬥了20多年。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伊境內的庫爾德人曾趁機舉事試圖脫離伊拉克,但相繼遭到伊政府軍的嚴厲彈壓。1991年5月,美、英等國以保護庫爾德人為由,在伊領土北緯36度以北劃出了一個面積為4.4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安全區」,禁止伊飛機或軍隊進入。伊政府因此失去了對北部庫爾德人地區的控制。
成立政府
美、英、法在伊北部建立「安全區」後,「庫民黨」和「庫愛盟」兩派曾達成分享權力的協議,伊北部局勢一度出現緩和。但自1994年以來,兩派因權力分配不均多次發生武裝沖突。1992年5月,「庫民黨」和「庫愛盟」舉行歷史上首次選舉,6月成立議會,7月組成政府,但未得到伊中央政府的承認。2001年1 月,雙方進一步達成有關相互減少對峙兵力、提供交通便利等協議,簽訂了關於加強安全合作的聯合公報。同年11月,薩達姆也曾表示願同庫爾德人以對話方式解決問題。「倒薩」運動以來,美國一直寄希望於利用庫爾德人幫助推翻薩達姆政權。
2. 土耳其是什麼民族
土耳其有兩個主要種族。土耳其國籍佔全國人口的80%以上。庫爾德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5%。仍然有一些轉變。
1、土耳其國籍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要種族。他們都在11世紀之後從中亞移居到小亞細亞。大多數人相信伊斯蘭遜尼派。少數人相信一支伊斯蘭什葉派隊伍。-阿拉維
2、土耳其民族是土耳其人和歐洲起源的最初地中海居民的混合種族後裔,使用土耳其語,屬於阿爾泰語突厥語的烏克蘭分支。土耳其的總人口是80,745,020(2017)。
(2)土耳其與庫爾德人信仰是什麼擴展閱讀:
土耳其人信仰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
土耳其人是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源自奧斯曼帝國時期。該民族主要分布於土耳其、德國、法國。
及其他一些國家如伊拉克、亞塞拜然、北塞普勒斯、希臘、俄羅斯、保加利亞、喬治亞、馬其頓、科索沃、波斯尼亞、羅馬尼亞、奧地利、英國、荷蘭、比利時、列支敦斯登、澳大利亞、中亞、北美等地。
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血統,多數是安納托利亞的安納托利亞人、希臘人、高加索民族、庫爾德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呂底亞人與後來巴爾干半島的居民的血統。
3. 土耳其人是什麼民族的
土耳其主要有兩大民族,土耳其族佔全國人口80%以上,庫爾德族約佔全國人口15%,還有一些少數民族。
1、土耳其族,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全部都是從11世紀以後由中亞遷入小亞細亞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一支——阿拉維派(Alevi)。
土耳其族是突厥人與屬於歐洲人種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後裔,使用土耳其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土耳其全國總人口有80,745,020人(2017年)。
2、庫爾德族,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400萬人,其中大約700萬人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大片地廣人稀的地區。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在語言、文化和家庭傳統上與土耳其人大相徑庭。
庫爾德族是西亞庫爾德斯坦地區的游牧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
3、其他少數民族。大概200萬左右的切爾殼子族,大概50萬左右的格里吉亞族,大概50萬的塔塔爾族,大概10萬亞美尼亞族等少數民族。
4、宗教信仰方面,居民中99%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屬遜尼派。1%的人口為亞美尼亞東正教,希臘東正教,猶太教,天主教和其他。
5、語言方面,土耳其語為官方語言,還有庫爾德語、扎扎其語、亞塞拜然語、卡巴爾達語。
(3)土耳其與庫爾德人信仰是什麼擴展閱讀
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是土耳其人,他們使用的語言為土耳其語。他們的血統,多數是安納托利亞的安納托利亞人、希臘人、高加索民族、庫爾德人,以及古代的赫梯、呂底亞人與後來巴爾干半島的居民的血統。
土耳其人最早是與拜占庭希臘人混血。1071年之後,突厥人開始在安納托利亞建國,後來蒙古伊兒汗國時代大量烏古斯人進入,是民族真正奠定時代。
土耳其人是屬於歐羅巴人種,是地中海原始居民東羅馬人與突厥的混血後裔,使用土耳其語,屬歐洲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烏古斯語支。1928年改用拉丁字母。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
7世紀西突厥滅於唐後,其中烏古斯部塞爾柱人自中亞遷至西亞、歐洲,同當地波斯人結合。奧斯曼一世在1299年建立奧斯曼帝國。至16世紀和17世紀,尤其是蘇萊曼一世時期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
奧斯曼帝國的君主蘇丹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4. 中東國家主要信仰什麼宗教。
中東地區的人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
生活在西亞地區的穆斯林主要屬於四個民族,即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
在這四個民族中,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都有自己的國家,分別是阿拉伯國家、土耳其和伊朗。
土耳其人只有一個國家土耳其,波斯人也只有一個國家伊朗。
阿拉伯人有很多國家,如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敘利亞、約旦、葉門、阿曼、埃及、卡達、巴林等很多國家。
作為阿拉伯民族英雄的薩拉丁的直系後代族人庫爾德人,其人口約有3000多萬,分布在許多國家,其中土耳其1800萬、伊朗700萬、伊拉克500萬、敘利亞100萬、黎巴嫩10萬、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10萬。
另外還有猶太人(信仰猶太教),黎巴嫩的阿拉伯人信天主教與基督教的佔多數。
對於「阿拉伯人」的分類,劃分的標准不同,結果也自然不同。根據仗史實,最廣義上的「阿拉伯人」可以分為阿拉伯人、阿拉伯化的科普特人、阿拉伯化的柏柏爾人。
5. 關於土耳其的宗教信仰
洗劫君士坦丁堡時,土耳其還在東羅馬帝國統治下。後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擊敗了東羅馬,於15世紀攻陷君士坦丁堡,並佔領了巴爾干半島,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土耳其將其回教信仰帶至土耳其半島,但巴爾乾的東正教徒卻大部分堅持下來了,並未改宗。但阿爾巴尼亞人和少部分塞爾維亞人(今波黑的穆斯林)改奉回教。
6. 庫爾德人信伊斯蘭教,但為什麼似乎宗教外觀
庫爾德人本身並不是宗教的問題,而是民族的問題,不管那個政府執政都沒有給庫爾德人更多的自治權,甚至還有先許諾給自治權又反悔的情況。
宗教不過是政治工具而已。
以下來自網路。
其中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占伊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是伊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一直在謀求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受政府的特殊冷遇,政府試圖剝奪庫爾德人的身份而稱之為「山地土耳其人」。伊朗的庫爾德人也感到政府的強大同化壓力,並忍受著伊朗什葉派穆斯林多數派的宗教迫害。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遭到文化壓抑比較少。
7. 為什麼土耳其人都信奉穆斯林
土耳其人不是「信奉穆斯林」,而是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因為如今的土耳其,是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這個國家的延續;當年奧斯曼土耳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所以遺風至今。
8. 庫爾德人一般信什麼宗教
西亞庫爾德地區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 ,北至亞美尼亞的埃里溫 ,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分屬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少數散居在黎巴嫩、阿富汗、約旦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使用庫爾德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分為南北兩種方言。伊拉克的庫爾德文字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俄羅斯的庫爾德文字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數屬什葉派。希望建立庫爾德斯坦。
阿拉伯帝國後期,庫爾德人曾建立幾個封建王朝。其後,突厥人、蒙古人幾次侵入庫爾德斯坦。12世紀時,塞爾柱蘇丹桑扎爾首建庫爾德斯坦省。16世紀初~17世紀30年代,封建制度逐漸形成。直至19世紀,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仍保持半自治狀態,成為土耳其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緩沖地帶。嗣後,由於奧斯曼帝國崩潰,庫爾德人分屬於數國。居住在山區的庫爾德人以游牧為主 ,飼養綿羊 、山羊、黃牛和馬,並織地毯、伐木材、制皮革 ;平原的 庫爾德人以農業為主,多種大麥、小麥、玉米、稻穀 、煙草和棉花 ,並經營果園。由於有關國家政府多迫使庫爾德牧民定居,棄牧就農者日眾。自伊朗、伊拉克石油工業興起,庫爾德人中又出現了石油工人。但無論游牧或定居,庫爾德人仍保留著許多部落制殘余,由酋長統率,土地為貴族所有,向佃戶收租。多數酋長系牧民出身,少數受過教育。庫爾德婦女不戴面紗,與外客自由交談,能參加管理工作。歷代庫爾德人用波斯文、阿拉伯語、土耳其語或庫爾德文寫作,有詩集、故事集 、歷史書多種。詩人富祖里的詩集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庫爾德人 Kurds
西亞庫爾德地區的民族。約1025萬人(1978),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北至蘇聯亞美尼亞的埃里溫,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分屬土耳其(40%)、伊朗(31.2%)、伊拉克(22.4%)和敘利亞(4.9%);還有少數人散居在黎巴嫩、 阿富汗、蘇聯、約旦等國。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使用庫爾德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分為南北兩種方言。伊拉克的庫爾德文字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蘇聯的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數屬什葉派。
阿拉伯帝國後期,庫爾德人曾建立幾個封建王朝。其後,突厥人、蒙古人幾次侵入庫爾德斯坦。元史稱其為「曲兒忒人」。12世紀時,塞爾柱蘇丹桑扎爾首建庫爾德斯坦省。16世紀初至17世紀30年代,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直至19世紀,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境內仍保持半自治狀態,成為土耳其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緩沖地帶。嗣後,由於奧斯曼帝國崩潰,庫爾德人則分屬於數國。
居住在山區的庫爾德人以游牧為主,飼養綿羊、山羊、黃牛和馬,並織地毯、伐木材、制皮革;平原的庫爾德人以農業為主,多種大麥、小麥、玉米、稻穀、煙草和棉花,並經營果園。近年來,有關國家政府多迫使庫爾德牧民定居,棄牧就農者日眾。自伊朗、伊拉克石油工業興起,庫爾德人中又出現了石油工人。但無論游牧或定居,庫爾德人仍保留著許多部落制殘余,由酋長統率,土地為貴族所有,向佃戶收租。多數酋長系牧民出身,少數受過教育。庫爾德婦女不帶面紗,與外客自由交談,能參加管理工作。歷代庫爾德人用波斯文、阿拉伯文、土耳其文或庫爾德文寫作,有詩集、故事集、歷史書多種。詩人富祖里的詩集已被譯成多種文字。
庫爾德人是一個生活於中東地區的游牧民族,總人口約3000萬,在中東是一個人口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相傳是古代亞述人的後代。他們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生活,過去他們都過著游牧式生活。但近年已開始出現希望立國的聲音。
庫爾德人大多數都是伊斯蘭教信徒,屬於遜尼派,講庫爾德語。庫爾德語有兩種書寫方式:在伊拉克和伊朗主要用阿拉伯文字母書寫,在土耳其和敘利亞主要用拉丁字母。雖然兩種書寫方式其實相通,但可能因為長久的分隔,使兩國語言在用詞方面已開始有顯著的不同。
庫爾德人是西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總人口約3000萬。庫爾德人聚居地被稱為庫爾德斯坦。這一地區原先大部分為奧斯曼帝國所統治。庫爾德人信仰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講庫爾德語。庫爾德文的書寫在伊拉克和伊朗用阿拉伯文字母,在土耳其和敘利亞用拉丁字母。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庫爾德斯坦被劃分到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其中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占伊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是伊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一直在謀求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聚居在伊北部地區包括杜胡克、蘇萊曼尼亞和埃爾比勒省以及基爾庫克、摩蘇爾和迪亞拉省地區,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0萬。這里地勢險要,石油產量占伊全國一半以上,而且農、牧產品豐富,有「谷倉」之稱。庫爾德人主要以農牧業為生,隨著石油工業的興起,已有部分庫爾德人成為石油工人。庫爾德人有著強烈的民族獨立願望。1958年伊拉克共和國成立後,庫爾德人同伊政府進行過多次談判。1970年3月,伊政府與庫爾德民主黨簽訂和平協定,規定四年內給予自治,但庫爾德人認為伊政府在4年中只給了他們有限的自治。1975年3月,庫爾德人和伊政府曾達成協議,建立了包括蘇萊曼尼亞等三個自治省在內的伊拉克北部自治區。
伊北部庫爾德地區主要有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兩大軍事武裝組織,它們為控制該地區爭鬥了20多年。1980年至198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伊境內的庫爾德人曾趁機舉事試圖脫離伊拉克,但相繼遭到伊政府軍的嚴厲彈壓。1991年5月,美、英等國以保護庫爾德人為由,在伊領土北緯36度以北劃出了一個面積為4.4萬平方公里左右的「安全區」,禁止伊飛機或軍隊進入。伊政府因此失去了對北部庫爾德人地區的控制。
美、英、法在伊北部建立「安全區」後,「庫民黨」和「庫愛盟」兩派曾達成分享權力的協議,伊北部局勢一度出現緩和。但自1994年以來,兩派因權力分配不均多次發生武裝沖突。1992年5月,「庫民黨」和「庫愛盟」舉行歷史上首次選舉,6月成立議會,7月組成政府,但未得到伊中央政府的承認。2001年1 月,雙方進一步達成有關相互減少對峙兵力、提供交通便利等協議,簽訂了關於加強安全合作的聯合公報。同年11月,薩達姆也曾表示願同庫爾德人以對話方式解決問題。「倒薩」運動以來,美國一直寄希望於利用庫爾德人幫助推翻薩達姆政權。
引自http://ke..com/view/122444.htm
9.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宗教信仰是什麼
我大學是土耳其語專業畢業,並在土耳其留過學. 對土耳其各方面算是比較了解,希望能幫到你!我的MSN:[email protected]
土耳其人絕大部分是突厥人,另有一部分人是庫爾德人.土耳其人口大約7000萬,有99%以上是信奉伊斯蘭教.但是由於土耳其從1923年開始文字改革以及涉及政治\法律\經濟\文化各個方面的西化和民主開放改革到現在土耳其的穆斯林不同於其他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那麼極端那麼保守.在土耳其東部大部分城市的人口相對很開放,與西歐人的生活習慣類似,打扮也很開放.只有在東部落後地區的人才比較封閉,一般還保留蒙頭巾,穿黑袍的宗教規定.這部分人主要以庫爾德人積聚區為住.另外,在土耳其內部的伊斯蘭教也分兩個派別,遜尼和什葉,在上實際80年代以前,這兩個教派在土耳其國內存在著嚴重的沖突和矛盾.80年代後隨宗教意識的開化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轉移而得到改善.
10. 庫爾德人信奉何種宗教
庫爾德人西亞庫爾德地區的游牧民族 ,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脈和托羅斯山脈地區:東起伊朗的克爾曼沙漢,西抵土耳其的幼發拉底河 ,北至亞美尼亞的埃里溫 ,南達伊拉克的基爾庫克,遠及敘利亞的阿勒頗。分屬土耳其(45%)、伊朗(31.2%)、伊拉克(22.4%)和敘利亞(4.9%),少數散居在黎巴嫩、阿富汗、約旦、俄羅斯等國。在中東是一個人口僅次於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