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經濟怎麼樣

土耳其和塞爾維亞經濟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28 11:00:22

1. 塞爾維亞人口與面積

塞爾維亞共和國,簡稱塞爾維亞,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國土總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公元9世紀,南斯拉夫人在巴爾干半島形成國家,建立塞爾維亞王國。1918年12月,它與其他南斯拉夫人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後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後,其與黑山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但黑山在2006年正式宣布獨立。
古代時期
塞爾維亞在六千年前已有村落,也許是當時歐洲比較大型的村落。

公元6~7世紀,南斯拉夫人的一支塞爾維亞人定居於巴爾干半島薩瓦河中下游迤南至亞得里亞海沿岸一帶。在拜占庭帝國的影響下居民改信東正教。

最早以「塞爾維亞」為名的國家是10世紀中葉由察斯拉夫‧卡羅尼米洛維奇(塞爾維亞語:Кнез Часлав Клонимировић,拉丁化:Časlav Klonimirović)所建立。12世紀時尼曼雅王朝崛起,14世紀中葉的沙皇斯特凡‧杜尚在位期間更是把塞爾維亞國家的發展推向巔峰。[3]

興起於小亞細亞半島西北部的伊斯蘭教封建軍事帝國奧斯曼帝國於此時開始征服巴爾干半島,並於1389年在科索沃戰役中擊潰塞爾維亞人(該戰役的結果如今尚有爭議),到15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已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開始了長達5個世紀的亞洲式伊斯蘭教的封建軍事統治。

近代時期
塞爾維亞在1804年和1815年兩次革命當中獲得了高度自治。1878年,塞爾維亞在俄國的協助下獲得完全的獨立,1882年成立王國,其國土僅包括今塞爾維亞的中部。在1910年代初的第一次巴爾干戰爭和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當中,塞爾維亞的國土向南擴展,兼並了包括科索沃、今馬其頓共和國等地區,但北部的伏伊伏丁那地區當時為奧匈帝國所管轄,不在塞爾維亞國土范圍之內。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在薩拉熱窩街頭用伯朗寧M1900型自動手槍連開七槍,刺殺了正在對薩拉熱窩進行訪問的奧匈帝國王儲弗朗茨·斐迪南和他的妻子索菲。7月28日,奧匈帝國因此事向塞爾維亞宣戰,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塞爾維亞於1914年末成功地抵抗了奧匈帝國三次進攻,1915年,同盟國(包括奧匈帝國、德國、保加利亞)共同向塞爾維亞發動攻勢,佔領了全境。

1918年,同盟國戰敗,塞爾維亞得以復國,該年12月,塞爾維亞、鄰國黑山以及由原奧匈帝國所管轄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伏伊伏丁那共同組建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即南斯拉夫王國的前身。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南斯拉夫三面受敵,除希臘外所有鄰國都是軸心國成員。1941年4月,軸心國侵入南斯拉夫,並將其瓜分,如伏伊伏丁那大體被匈牙利兼並,科索沃並入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其餘部分則由德軍佔領。此時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在鐵托的領導下開始反抗德國的佔領。
1945年,蘇聯紅軍進入南斯拉夫,鐵托在其幫助下成為國家最高領袖,建立了共產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聯邦),但在1948年南聯邦與蘇聯決裂。1961年鐵托和埃及總統納賽爾、印度總理尼赫魯共同創立了不結盟運動。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在鐵托的領導下,推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著重各民族團結以及國家的統一。南斯拉夫在這個時期成為了東歐共產主義國家當中較富裕的國家。

鐵托於1980年逝世後,民族矛盾開始激化,最終導致了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期解體。南斯拉夫的六個加盟共和國中的四個先後宣布獨立。1992年之後,剩下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國,重組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聯盟)。1999年,塞爾維亞共和國在科索沃戰爭中遭到北約的轟炸,戰爭以國際社會接管科索沃告終。

現代時期
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重新組建,將國名改為塞爾維亞和黑山。

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過公民投票決定正式獨立,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布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布獨立並且成為塞黑聯邦的法定繼承國,塞黑聯邦因而解散。10月28日,塞爾維亞就是否接受新憲法草案舉行全民公決。結果顯示草案獲得通過。

2007年1月21日,塞爾維亞共和國舉行獨立後的首次議會選舉。塞爾維亞激進黨在議會250個席位中獲得81席,民主黨64席,塞爾維亞民主黨-新塞爾維亞黨聯盟47席,塞爾維亞名人黨19席,塞爾維亞社會黨16席,塞爾維亞自由民主黨為首的競選聯盟15席,另外8個議席由5個少數民族政黨和競選聯盟分享。

另外,塞爾維亞共和國南部的科索沃地區自1999年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就脫離了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實際管轄,並且成為了聯合國的保護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各方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自行宣布獨立。

2018年12月1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在北京宣布其理事會已批准新一批6個意向成員加入,其中包括塞爾維亞。

2. 塞爾維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塞爾維亞全稱:塞爾維亞共和國(塞爾維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Србија或Republika Srbija,英語:Republic of Serbia)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的內陸國,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首都是貝爾格萊德。與黑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的五分之一流經其境內。

歷史上的塞爾維亞王國由南斯拉夫人建立。一戰後成為南斯拉夫的主體部分。1992年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南聯盟(後改名為塞黑),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國正式獨立。

塞爾維亞的經濟近年來出現較快增長(2006年經濟成長率達到6.3%),因而被一些人稱為「巴爾干之虎」。其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在2008年,服務業佔了國民生產總值的63%。足球是塞爾維亞人最為熱衷的集體運動項目。

3. 北約成員國中土耳其為何最不受待見

我們知道雖然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北約和土耳其之間可謂是矛盾重重,14日土耳其就因為向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發動空襲而遭到其他北約成員國的聲討,土耳其對此進行了強硬的回應,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土耳其和其他北約其他成員國之間矛盾重重?

1、地緣、民族上。

土爾其從歷史上看其大部分領土就在亞洲,歐洲只有一小部分。從民族上來說,土耳其是突厥人;歐洲人要不是拉丁人;要麼是日耳曼人;連斯拉夫人都受歧視,更別說突厥人了。

2、宗教上土爾其是一個伊斯蘭國家(其世俗化只是近幾十年的事,現在還在世俗化和宗教化中搖擺),這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類,其他歐洲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

3、歷史上。斯曼帝國在歷史上同歐洲發生過沖突,甚至長達上百年,與一些國家之間缺乏認同感。而且不少歐洲國家都是土耳其殖民地,例如希臘、保加利亞、匈牙利、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還有有歐洲國家與土耳其積怨甚深――希臘。土西關系如同中日關系。

4、經濟上土耳其不屬於發達國家,人均GDP為1萬美元出頭,歐盟的標准線應該為2萬美元的人均GDP。土耳其從一戰時期發展到今天,還有歐洲列強的輸血,才這么一點GDP,只能是土耳其人太懶了。

5.軍事上來說,土耳其是北約第二強國,僅次於美國,有60萬軍隊。加入歐盟後,自然要爭取歐盟的話語權。綜上所述:民族、宗教、歷史、地理、經濟都跟歐洲不是一條路上的,所以矛盾很多。

4. 塞爾維亞VS阿爾巴尼亞,兩者如今單論軍事實力誰更強

巴爾乾地區指巴爾干半島,為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歐、亞聯系的陸橋,南臨地中海重要航線,東有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那麼巴爾乾地區哪個國家軍事實力最強呢?下面是2019年最新巴爾乾地區國家軍事實力排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最新巴爾乾地區國家軍事實力排名
註:指數越小軍事力量越強。
10、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 軍事實力指數:2.5483
9、馬其頓 軍事實力指數:2.3838
8、阿爾巴尼亞 軍事實力指數:1.5783
7、斯洛維尼亞 軍事實力指數:1.5186
6、塞爾維亞 軍事實力指數:1.3041
5、克羅埃西亞 軍事實力指數:1.0065
2019年最新巴爾乾地區國家軍事實力排名
2019年最新巴爾乾地區國家軍事實力排名(圖片來源攝圖網)
4、保加利亞 軍事實力指數:0.7525
3、羅馬尼亞 軍事實力指數:0.6461
2、希臘 軍事實力指數:0.4955
1、土耳其 軍事實力指數:0.2089
以上就是關於2019年最新巴爾乾地區國家軍事實力排名的詳細信息,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阿爾巴尼亞民族和塞爾維亞民族,對科索沃地區都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和民族感情,前者把它視為自己的「搖籃」,而後者認定它是自己的「聖地」。

1、科索沃地區最早的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遠古時期)

阿爾巴尼亞人的祖先,也就是巴爾干半島上的土著伊利里亞人,遠古時期就生活在科索沃,後來歸順古羅馬帝國並信奉基督教。

2、科索沃地區最早建立國家的是塞爾維亞人。(中世紀早期)

塞爾維亞人是公元6世紀末、7世紀初由從中東歐南下到巴爾乾的斯拉夫人與當地人融合而成的一個南部斯拉夫民族,在拜占庭帝國時期信奉了東正教。也就在此過程中,科索沃被越來越多的南斯拉夫人占據並於1014年並入拜占庭帝國。

1217—1459年間,塞爾維亞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在其鼎盛時期,巴爾干半島的2/3都屬於他們的疆域,國王斯蒂芬·杜尚當時就自稱「塞爾維亞人、希臘人、保加利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的皇帝」。

3、科索沃地區是兩個民族共同的「聖地」。(14世紀)

14世紀奧斯曼帝國侵入巴爾干半島之後,塞爾維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都在科索沃同入侵者進行了英勇的戰斗, 1389年6月和1448年10月發生的兩次科索沃戰役就是很好的見證。

第一次科索沃戰役是塞爾維亞大公率領巴爾干聯軍抵抗奧斯曼軍隊;第二次科索沃戰役是阿爾巴尼亞人抵抗奧斯曼軍隊。因此,科索沃對他們來說都是民族的聖地。

4、對伊斯蘭教和奧斯曼帝國不同的態度,導致了兩個民族在科索沃地區分道揚鑣。(中世紀後期)

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巴爾干之後,利用稅賦作為籌碼迫使科索沃的居民改變宗教信仰。阿爾巴尼亞人為了不交賦稅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改信了伊斯蘭教,成了穆斯林;而不肯改變宗教信仰而又難以承擔稅收重負的塞爾維亞人被迫離開科索沃前往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地區。

土耳其統治者將流亡者留下來的土地與房屋分給了改變了宗教信仰的阿爾巴尼亞人,並把居住在相鄰地區的阿爾巴尼亞人遷入科索沃。到18世紀,科索沃已成為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的地區。總的來看,在奧斯曼帝國統治的五百多年中,阿爾巴尼亞人是受益者,而塞爾維亞人是受害者。

5、塞爾維亞人奪回科索沃後的民族政策,導致與阿爾巴尼亞人結下深仇。(近代)

兩次巴爾干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塞爾維亞人才在俄國人支持下重新控制了科索沃。在1919年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國中,佔主導地位的塞爾維亞人對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採取了報復政策,將許多阿爾巴尼亞人驅逐到土耳其。

在各方面給予歧視,阿爾巴尼亞人的許多基本公民權利被剝奪。正因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不是與南斯拉夫人一起進行抵抗德意法西斯斗爭,而試圖在德意的支持下建立一個大阿爾巴尼亞。

6、南聯盟解體後,兩族發生慘烈戰爭,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人在國際力量支持下終於獨立建國。

1998年2月阿族分裂分子對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發動攻擊,雙方都有傷亡,科索沃戰爭爆發。北約宣布派軍艦前往亞得里亞海,六國聯絡小組要求南聯盟和科索沃解放軍開始和平談判。兩次談判都流產了。南聯盟不僅不接受協議,而且加緊對科索沃解放軍發起猛烈的進攻。

1998年3月24日晚8時起,北約開始對南聯盟發動長達七十多天的大規模空襲。在空襲的巨大壓力和俄羅斯、芬蘭等國的斡旋下,1999年6月9日,塞爾維亞和北約的代表簽署了協議。經過多輪談判後,科索沃終於在2007年2月17日宣布獨立。

5. 在近30個北約成員國中,為何土耳其成為了最不受待見的國家

因為不少歐洲國家都是土耳其殖民地、土耳其的不是屬於發達國家、地緣和民族上來看等等原因,所以導致土耳其變成了最不受待見的國家。


三、土耳其的不是屬於發達國家

從經濟上看,土耳其根本就屬於發展中國家,國家的人均GDP從來沒有上歐盟的標准線2萬美元,怎麼看讓土耳其加入北約是拖累會員呢,加上土耳其的人是很懶的,經常不想怎麼搞好經濟,就想不勞而獲,自然其他成員國不待見了。

6. 塞爾維亞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因受戰亂、制裁影響,塞經濟長期低迷不振。

塞爾維亞政府將融入歐洲-大西洋一體化進程作為外交的首要戰略目標,重視同美歐大國和俄羅斯的關系。堅持睦鄰修邊,積極參與區域合作。注重開展經濟外交。

塞爾維亞是位於巴爾干半島的內陸國,北部為多瑙河平原,多瑙河橫貫東西;南部多山脈、丘陵。塞爾維亞最高點是位於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邊界的Daravica(達拉維察山),海拔2656米。

塞爾維亞族為塞爾維亞的主要民族,其他少數民族包括阿爾巴尼亞族、匈牙利族、穆斯林族(不認同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波斯尼亞族、羅姆族、克羅埃西亞族、斯洛伐克族、保加利亞族、羅馬尼亞族等。其中,阿爾巴尼亞族主要居住在科索沃自治省,而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則是多民族聚集區。

1955年1月2日,南斯拉夫與中國建交。2006年6月14日,外交部歐洲司司長孔泉約見塞爾維亞共和國駐華大使烏多維契基,通知塞方自即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和黑山特命全權大使轉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和黑山大使館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塞爾維亞共和國大使館。

7. 中國投資振興塞爾維亞百年老礦,具體振興手段和方式是什麼

塞爾維亞東部的波爾市靠銅繁榮起來。作為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波爾銅礦自開礦以來,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波爾也受到銅的影響。波爾銅礦因技術裝備更新滯後、管理不善,瀕臨破產,嚴重的環境債務一度給城市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根據與塞爾維亞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紫金礦業集團接手波爾銅礦,短短幾個月內,波爾銅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說,紫金礦業重生了塞爾維亞一座百年老礦這是中國企業赴塞投資的一種模式。我要用最美的語言表達我的敬意和感謝。

治理環境,還要建立綠水青山的生態模式。光禿禿的山巒,灰色的廠區,工人們一身灰黑,這曾經是礦山企業周邊居民的共同場景。天空中的塵土,看不見的太陽,水中流淌的泥漿,都是波爾的印象。面對嚴重的生態環境債務,紫金礦業下大力氣治理。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城市欣欣向榮,生活越來越好。波爾銅礦是當地經濟的支柱。前幾年的虧損導致城市經濟活力不足,許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紫金礦業接手波爾銅礦,投資楚卡魯佩吉銅礦,保障了當地就業。這兩個項目共有5451名土耳其雇員,2021年chukarupegi銅金項目建成投產後將創造約1200個新的就業崗位。

8. 塞爾維亞和土耳其哪個國家強一些

塞爾維亞和土耳其相比,土耳其更強些。

9. 介紹塞爾維亞和黑山

我就知道這么多!

黑山共和國面積為13812平方公里,人口68萬,是前南聯盟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位於塞爾維亞西南部,瀕臨亞得里亞海。該國人口中,40多萬人為黑山族,其餘的為塞族、阿爾巴尼亞族和波黑族。黑山共和國是塞爾維亞通往亞得里亞海的唯一通道,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後,黑山共和國對於塞爾維亞來說具有重要的地位。

黑山共和國多高山,風景秀麗,瀕臨海岸,歷史上黑山一直遭受巴爾甘地區其它民族的統治。該國的獨立運動可追溯到公元1878年至1918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斯拉夫一些民族聯合成立了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王國,塞爾維亞和黑山成為其中的一部分。二戰時期,黑山在義大利法西斯主義的支持下表面上取得了獨立,但鐵托領導的游擊隊取得勝利後,南再次侵佔黑山,直到1980年鐵托去世前,黑山一直與南斯拉夫執政的社會主義黨有著密切的合作。

自鐵托去世後,黑山政治領導人與中央政府出之間現了意見分歧,尤其自前蘇聯解體、東歐的社會主義陣營瓦解後,其中包括黑山在內的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效仿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要求獨立。然而,南斯拉夫的種族沖突使巴爾甘地區變成歐洲的一個危機中心。1991年至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和馬其頓宣布獨立後,1992年四月,黑山通過全民公決仍保留為南聯盟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是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宣布南聯盟由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

關於黑山人民為何不願從南聯盟中獨立出來,政治分析人士們眾說不一,有的人說,黑山人民不願獨立的原因是擔心塞族人在克羅埃西亞和波黑製造的悲劇在黑山重演,因此,他們寧願放棄獨立,也不願與塞族戰爭。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黑山共和國不象南聯盟其它國家存在嚴重的種族矛盾,黑山族和塞族之間雖然存在分歧,但不太嚴重,所以,黑山人民不希望從南聯盟中獨立出去。

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不關注黑山人民的權力,以及歐洲和美國在巴爾甘地區的政策致使黑山人民走上了爭取獨立的道路。1998年黑山共和國總統久卡諾維奇提出黑山獨立的口號,贏得了黑山人民的大力支持,從而使他在總統選舉中戰勝對手,成功當選為黑山共和國總統,黑山的歷史也出現了新的變化。當塞族軍隊瘋狂襲擊科索沃,重演波黑悲劇的時候,久卡諾維奇認為,這是爭取黑山獨立的最好時機,他首先要求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同等看待黑山和塞爾維亞,不要搞歧視政策。由於米洛舍維奇是一位民族主義極端分子,加上黑山所處的地位不能與塞爾維亞相比,很自然久卡諾維奇的要求遭到了米洛舍維奇的反對。與此同時,米洛舍維奇警告黑山共和國總統,如果要把黑山從南聯盟分裂出去,他將派兵襲擊黑山。此時,西方國家為了推翻米洛舍維奇,表面上支持久卡諾維奇的觀點,並派遣4萬名北約部隊士兵進駐科索沃地區。黑山共和國總統久卡諾維奇也抓住這一時機加強與西方國家的聯系,爭取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和政治支持,並與其鄰國簽署雙邊合作協議,而且斷絕了與塞爾維亞的經濟和政治合作。與此同時,久卡諾維奇還將黑山通用貨幣改為馬克,漸漸取消南聯盟迪納爾。

但自米洛舍維奇下台後,巴爾甘地區的局勢發生了變化,原先得到西方國家支持的久卡諾維奇要求黑山獨立的行動現今又成了巴爾甘地區的一大危機。在米洛舍維奇下台之前,西方國家支持黑山獨立的原因是為了向米洛舍維奇施加壓力,但自米洛舍維奇下台後,西方國家擔心一旦黑山獨立後,巴爾甘其它地區的人民將起來爭取獨立,因此,西方國家堅決反對黑山獨立。美國和歐洲國家都派特使到黑山共和國,闡述西方國家的立場,明確反對黑山獨立。

但西方國家在阻止黑山獨立方面面臨到了另一個問題,即由塞爾維亞總理吉納吉奇領導的執政黨針對黑山的獨立採取比較溫和的立場,該黨雖然反對久卡諾維奇提出的在黑山與塞爾維亞之間建立松聯盟,兩個共和國在聯合國里都擁有獨立席位的建議,但對黑山人民通過全民公決來決定黑未來命運沒有表示反對。歐盟為了阻止黑山的獨立,採取了一系列政策。2001年末和2002年初,歐盟負責對外關系和安全事務的高級專員索拉納對塞爾維亞和黑山進行了多次訪問,打算說服塞黑兩個共和國維護南斯拉夫聯盟,但他的努力遭到了失敗。之後,維護南斯拉夫聯盟的談判交給布魯塞爾會議討論,實際上黑塞兩個共和國都受到了歐盟施加的壓力。在此方面,索拉納提出了一個維護南斯拉夫聯盟的方案,他的方案基本接近久卡諾維奇的方案。根據索拉納提出的方案,黑山與塞爾維亞建立一個鬆散的聯盟,但不承認黑山的獨立。

在索拉納通過四個月的外交努力後,黑山和塞爾維亞同意成立新的聯盟。3月14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兩個共和國——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在貝爾格萊德簽署歷史性計劃,雙方同意將南斯拉夫的名字從地圖上抹去,並以新名字「塞爾維亞和黑山」組建一個鬆散的聯合國家。

改組後,兩個半獨立狀態的共和國將共享國防與外交,暫時保持經濟、貨幣和海關等機構的獨立。三年以後,雙方都可以自由舉行全民公決選擇獨立或退出。

南聯盟總統科什圖尼察說,「這個計劃的簽署,使得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建立一種全新的關系形式」,「這一步是對原政體的突破」。

塞爾維亞和黑山建立的聯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兩個獨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的國家。實際上塞爾維亞和黑山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在國際上,黑塞兩國是一個政體,總統、外長和國防部長只是象徵性的。鑒於此,南聯盟總統科什圖尼察說,塞爾維亞和黑山新聯盟既不是一個聯邦,也不是一個聯盟,而是包含各種因素的新體制。其實,歐盟竭力維護塞爾維亞和黑山的統一,哪怕是表面上的統一也罷,是為了避免在巴爾甘地區出現獨立的浪潮。但有一個問題是非常明確的,隨著新的協議的簽署,南斯拉夫這個名字已從地圖上消失,而成為歷史

10. 土耳其1952年就加入了北約,但為什麼到現在都不能加入歐盟

土耳其做為北約成員國,之所以到現在依然不是歐盟成員國主要是因為土耳其不管是民族、宗教、歷史、地理又或者是經濟都跟歐洲不是一條路上的,本身兩者都是矛盾重重,所以土耳其沒有加入歐盟是一件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一、土耳其和歐洲國家民族各異,民族習俗迥然不同。土耳其是突厥人;歐洲人要不是拉丁人;要麼是日耳曼人;連斯拉夫人都受歧視,更別說突厥人了。

四、土耳其和歐盟國家經濟相差太大。土耳其不屬於發達國家,人均GDP為1萬美元出頭,歐盟的標准線應該為2萬美元的人均GDP。土耳其從一戰時期發展到今天,還有歐洲列強的輸血,才這么一點GDP,只能是土耳其人太懶了。中國人均GDP都有7000美元多了。

綜上所述,土耳其迄今為止還不是歐盟成員國,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