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水災小鎮消失是什麼時候
㈠ 消失在大西洋的 亞特蘭提斯 是什麼東西
亞特蘭提斯是一個傳說中的高文明城市,在很久之前突然沉入深海消失。到現在仍未有人證明或否定它的存在。最先提及亞特蘭提斯的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圖在「對話錄」中提及這一片已消失的地方後,陸續有千餘本書提及亞特蘭提斯,但這些書多是杜撰的。
這一張古代的地圖上方是南方,根據這張地圖,亞特蘭提斯位於美洲和直布羅陀(左)之間。
在對話錄中,柏拉圖曾在其中兩節提及亞特蘭提斯,其中一節稱為提瑪友斯Timaeus,書中提及在公元前9600年,一支來自大西洋的軍隊准備進攻歐洲,甚至亞洲,而這支軍隊就是來自亞特蘭提斯,這是一個強大帝國。後來亞特蘭提斯發生嚴重的地震和水災,一夜間整個國家就滅亡,陸地便沉入水中。對話錄中的另一段柯里西亞斯Critias中柏拉圖再次提及亞特蘭提斯沿岸地方多山,中央為一片廣闊而肥沃的大平原,礦產量豐富而且動物、食用植物及木材眾多。島的中心為王宮及供奉海神波塞冬的神殿,鑲滿金、銀象牙等珍貴物品。主島被一條寬六百尺的運河圍繞,外圍是一環寬一千七百尺的土地,再外面有一千七百尺的環形運河。
亞特蘭提斯的遺址,對話錄中柏拉圖曾提及亞特蘭提斯的所在地是直布羅陀海峽對開的大西洋中部,因此大多數的亞特蘭提斯專家都認為阿速爾群島威德角群島加那利群島等就是一片大陸唯一未沉入海中的地方, 更可能就是環繞王城的山脈頂峰。
但時至今日,仍舊未能有任何證據證明亞特蘭提斯的存在,事實上要找到這一些證據極不可能。根據大陸飄移學說,大西洋根本沒有沉沒的大陸,即使有也不可能如柏拉圖所描述的亞特蘭提斯般大,亦不會有如此復雜的環形結構。
1968年,一支水底探測隊在巴哈馬群島北彼密尼島對開半里的海底發現一個由巨大長方形石頭砌成的丁字形結構, 每個石塊最少有16立方英尺,整個結構長達一千九百尺,就像城牆和道路的一部分。一些地質學家,以及亞特蘭提斯學家都堅決相信這一些是人工建築物,而且仿如一個沉沒多年的碼頭。因此又與亞特蘭提斯拉上關系了。但是大多數的學者只認為這些巨大岩石只是一些天然岩石結構。
亞特蘭提斯的滅亡
亞特蘭提斯滅亡的傳說一直都歸咎於火山爆發,洪水及地震。但這一些災難真的能在一晚之間令這個擁有高度文明的大城市消失得無影無蹤嗎\?現今的地球物理學家認為這一類災難並不足以在四十八小時內把一個大洲摧毀於無形。因此有一些其他災難的學說支持亞特蘭提斯被毀。其中在星球相撞說之中提出亞特蘭提斯的滅亡可能與一場全球性的災難有關。
其實曾有人對亞特蘭提斯有這樣一個想法,認為亞特蘭提斯可能就是克里特島上延續到公元前一千四百年的邁諾斯文明。當時克里特帝國勢力強大,控制古代地中海一帶。公元前一四七零年左右發生了一次火山大爆發,專家想像過程是火山先噴出大量致命的灰塵,然後發生驚天動地的爆發,繼而發生海嘯和地震。近年考古學家在聖多里火山遺址發現大量邁諾斯人的文物,這一種說法就受到更多的支持了。邁諾斯文化與亞特蘭提斯的高度文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聖多里尼的形狀與柏拉圖所描述的亞特蘭提斯都是環狀的,而且都有高度文明,最後聖多里尼的火山猛烈爆發亦解釋了它的滅亡原因。雖然邁諾斯文化與亞特蘭提斯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如果這一種說法要成立,最起碼柏拉圖的說法要有幾個錯誤。包括這一個地方的位置,它的規模以及毀滅的年份。其實柏拉圖所得到的資料先由埃及傳出,輾轉間來到柏拉圖時已經自自然然地改變了不少,再加上翻譯的錯誤,亞特蘭提斯的資料已經有大量錯誤。但這種說法始終有些牽強,更有人懷疑邁諾斯文明的存在。
至於另一種說法提出亞特蘭提斯只是虛構出來的一個神話。根據對話錄的記載,亞特蘭提斯擁有高度文明,國家富強,後來人民的生活開始腐敗到處入侵其他國家,最後整個亞特蘭提斯因大災難消失。這一種故事可能只是一種寓言,它所要說明的道理就是本來正直善良繁榮安定的社會,一旦開始腐敗,觸怒上帝就會有這樣的後果。
㈡ 大洪水傳說背景是什麼
壁畫,280×570cm,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創作於1508-1509年間。
《創世記》神話中的九個故事裝飾了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最高部分。其中五個畫面稍小些,周圍有四個裸體人像各佔一角。這些畫面分別是:《諾亞之醉》《諾亞的獻祭》《創造夏娃》《分開海水與陸地》以及《分開光明與黑暗》。另外四幅大一些的畫面被安排在幾對拱弧之間,即:《大洪水》《原罪》《創造亞當》和《創造眾星》。
米開朗基羅並沒有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歷史畫面,而是以大洪水這一有強烈震撼力的場面和兩幅有關諾亞的壁畫開始。此幅作品在構圖上被分為一系列單獨的群體,並呈曲線狀分布,在單調的、鉛灰色背景襯托下,這些人群顯示出浮雕效果。
表現人類絕望和受上天懲罰的戲劇性場面是通過那些迷途罪人的姿態和表情展現出來的,他們有的互相幫助和照顧,另一些則在為苟延性命而苦苦掙扎。綠色、藍紫色和粉紅色之間的色彩反差增強了大難臨頭的氣氛。看著這些由於受磨難而表情滯重的人物向前行進,我們幾乎能聽到狂風搖撼樹枝時的呼嘯,幾乎能感覺到上帝憤怒時的恐怖氣氛。
大洪水
[編輯本段]
大洪水是世界多個民族的共同傳說,在人類學家的研究中發現,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印度、中國、瑪雅等文明中,都有洪水滅世的傳說。當中,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各民族的傳說很明顯有同一來源,基督教徒相信並聲稱由於往後各民族的居住地逐漸分散,使這個傳說也變得變化多端。而另一方面,隨著世界各地重新認識他們過去的文化和傳說,大家都驚奇地發現原來這個「大洪水」傳說在世界各地都有流傳。因此,歷史學家現在都致力找尋各地的傳說,並試圖從當中找出一些過去的信息。
不過也有一些有久遠歷史之民族,如蒙古、朝鮮、日本及中亞地區的民族則完全沒有「洪水滅世」的傳說,引起反對者之質疑。
傳說的歷史意義
[編輯本段]
由於大多的大洪水傳說是帶有民族性,所以它未必與基督教有關。很多基督徒聲稱大洪水是上帝用來毀滅世界的腐敗人類的。但不見得世界上其他民族有大洪水之傳說。因此有部份人士認為,基督徒將世界的大洪水傳說串聯在一起,不過是一種穿鑿附會和一廂情願。
但是,這一個出現的特殊現象引起了基督徒為主的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之興趣,使他們決意找出造成這個傳說的普遍性的原因。
現時,一個比較可信的理由,是由於在7000-8000年前,全球的海平面曾經大幅上升超過一米。這一次海平面上升,使不少近岸及地勢較低的地方都被水淹浸。
大洪水與諾亞方舟
[編輯本段]
各個大洪水傳說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定當是《聖經·創世記》第6至8章的記載。《聖經》記載由於人類在地上作惡,所以使上帝決心要毀滅這個世界的文明。上帝命令義人諾亞建造一個巨型的方舟,把世上每一種生物都留下至少一對,放入方舟里。這只方舟長130米,寬22米,高13米,分上、中、下三層,每層都有一間間隔開的小艙房。然後天上降下暴雨,使水位不斷上升。大水涌來,把地上一切的生物都消滅掉,唯有在諾亞方舟里的得以保存。於是,水退之後,諾亞一家就在片新土地上繼續生活。他們並成為了中東地區的各個民族的祖先。
蘇美爾傳說
[編輯本段]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傳說和聖經很近似。有不少民族在故事開始之前,還有一段天上諸神就是否要用洪水毀滅世人而展開過一段激烈的辯論。
蘇美爾人神話中,風之神與眾神之王恩尼爾覺得人類太吵鬧,於是放出洪水、乾旱和瘟疫來消滅他們。但是,個性良善的水神恩基傳授阿拉哈西斯灌溉、貯存穀物以及醫葯的知識,人類因此得以存活下來。恩尼爾相當生氣,決定秘密召幾位神來放一次巨大的洪水完全滅絕人類,但是還是被恩基知道,並且事先安排烏塔那匹茲姆 (Utnapishtim)搭船避難,日後便予烏塔那匹茲姆永生的能力,囑其隱居深山。恩尼爾大怒,控告恩基妨礙他的計劃,恩基則向他解釋,為了必須的平衡,不應該完全滅絕無辜的人類,讓剩下來的人類進行節育即可。但是,相對地,如果人類不信神只而墮落,就可以任憑眾神屠殺。這是大洪水記載的最早版本。
瑪雅人傳說
[編輯本段]
瑪雅印第安人有一部他們視為命根子的神聖典籍《波波武經》,其中也有關於這場天神發怒懲罰人類的洪水記載。書中講到天神在開天闢地初創造了人類,然而這是一場不那麼順利的試驗,天神先用木頭雕成人像,並讓他們開口說話。這些木頭人後來失去了他的歡心,因為他們忘記了造物主的存在。於是天神決定發起一場洪水,以毀滅人類……
大禹治水
[編輯本段]
在中國也有大禹治水的傳說,講述從大禹的父親開始,就已經開始著手於防洪的工作。但由於工作沒有成效,所以被堯帝殺了。到舜帝接任,他叫鯀的兒子禹繼續父親的工作(有另外兩個版本: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黃帝之命,將大禹的父親鯀殺死在羽山;另一說是鯀被帝舜殺死在羽山的)。由於這次工作成效很好,使百姓安居樂業,舜於是禪位於禹,開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
現時根據中國的考古學家在中國東海沿岸的發掘,都指出曾有一段時間,海岸線比現在的海岸離開得更遠。
我國上古的這次大洪水的記載:
《山海經·海內篇》記載:「洪水滔天,鯀竊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記載:「當饒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於天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
女媧補天
[編輯本段]
除大禹治水外,我國另一次著名的大洪水出現在女媧補天的故事裡。《淮南子·覽冥訓》曰:「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台灣原住民的大洪水傳說
[編輯本段]
阿美族
阿美族的大洪水傳說,又稱作撒基拉雅的洪水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神要人們在重要的節日前必需要祭祠神靈,但是連年豐收讓人們遺忘了敬神,神明大怒降下洪水,淹沒了許多部落,其中一位部落酋長帶領他的人民爬到撒基拉雅高山上避難,但是洪水還是不停地向上漲,後來酋長接到了神明的指示,要一對男女當作祭品,酋長的女兒和一位青年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讓撒基拉雅人得以繁衍。
泰雅族
泰雅族的傳說中,他們的祖先誕生在太古時代的Pasvakan,Pasvakan意指石頭裂開,人由此誕生,誕生的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生下泰雅族的祖先,並繁衍許多子孫。一日,天忽然降下大雨,到處都受到洪水的侵襲,人們逃到了大霸尖山山頂後,發現有一對兄妹,觸犯了禁忌結為夫妻,族人將他們丟入水中,大水立即退去,並形成了兩條河,一條是雄河(大安溪),另一條則是雌河(大甲溪)。
此外,美國印第安人中最大的一支阿風族的蒙登亞人以及加州南部屬於諾瑟族的印第安人都有類似的洪水傳說。在人類神話記憶中,這場大洪水鋪天蓋地,非常遼闊壯觀。據有關專家統計,全世界已知的洪水神話和傳說有50多則。大多脈絡清晰,敘事完整,而且經考證,絕大部分洪水傳說各自獨立形成,即純粹是本民族的口頭傳敘,與某一類主導地位的文化毫無關系。
關於大洪水傳說的爭論
[編輯本段]
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最基本的問題上:一是遠古初民時代究竟有沒有一場世界大洪水?二是世界上普通流行的大洪水傳說是怎樣起源的?比較有影響的說法有3種:
克萊默等學者認為:世界性的大洪水純系子虛烏有;各地的洪水傳說大多起源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他們依據是考古發現。本世紀初發現了載有最早洪水傳說的蘇美爾泥飯;爾後在蘇美爾古城烏爾的發掘中,又在地下發現了11英尺厚的沙層。據考是公元前4500年前後兩河流域的一次特大洪水堆積出來的,洪水還淹沒了一個叫烏博地安的史前民族。故克萊默等人深信,蘇美爾的洪水故事是這一次大災難留下的記憶,經民間傳說誇大為世界大洪水。這一故事通過在古巴比倫人、猶太人等許多民族中的流傳而逐步演化為世界性文化現象。
另一種意見截然相反。他們認為,地球第四紀冰期在12020年前開始退卻時,氣候轉暖,冰河大量融化泛濫,海水不斷上升,吞沒了出露的大陸架和陸橋,並發生普遍的大海浸,淹沒了許多海岸和部分陸地。故世界性的大洪水確實發生過,但並沒達到淹沒一切的程度。當時靠海及靠水的人們損失巨大,被迫向高地遷徙,隨之帶去了可怕的洪水故事。因此世界上大多數地方都有關於世界大洪水的傳說。許多淹沒在海水之下的文明遺跡及大海浸的痕跡成為此說的有力論據。
以英國富勒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世界大洪水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各種洪水故事的起源不盡相同,並不是共出一源。在古代世界的各個地方,火山地震引起的海嘯、颶風掀起的海水猛漲、大雨或融雪造成的大泛濫,都有可能被深受其害的人們傳說為世界大洪水。並且,不少故事純粹是神話,是主觀想像的結果,因而是不足信的。
大洪水的成因
[編輯本段]
傳說中的原因
《聖經》里說:「耶和華見人在地上罪惡極大,於是宣布將使用洪水,毀滅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氣息的活物,無一不死!」
在我國的傳說里,大洪水的原因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發生戰爭,共工在一怒之下,撞折了支撐天的大柱子不周山以致於天崩地陷,洪水滔天。
而猶太人的傳說里有另一種傳說,認為是「主改變了兩個星辰的位置」。
在巴比倫有這樣的預言:「當各大行星會聚在天蠍座的時候,排列成一條貫穿它們軌道的直線時,地球上的一切人類將被毀掉;而同樣的聚會發生在魔蠍座的時候,地球上將再次發生大洪水的災難,前者將在盛夏,而後者將在嚴冬。」而歐洲著名的預言家諾查丹瑪思在1555年給家人的信中寫到:「在世界毀滅之前,洶涌的潮水將吞沒一切。持久不退。而殘留在水面上的幾塊陸地也將被從天而降的火焰和石塊覆蓋,美麗的世界將毀於一旦!」
現在主要的解釋有三,即外來撞擊說、地球火山說、星球異動說。
外來撞擊說: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太平洋造成海嘯、地震等災難,造成大洪水。
地球火山說:地球火山爆發引起了大洪水。
星球異動說:地軸移動造成南北極改變,氣候劇變,原來的溫帶變成極地,極地冰雪融化,海面上升,整個過程大氣變化劇烈,形成超級暴風雨,從而形成大洪水。
以上解釋都是從地球內部出發的。
隨著研究人們又提出了新的解釋,即星球間的相互作用引發地球上的大洪水。
但是以上所有關於洪水的解釋都不能令人信服。傳說中所包含的未知之迷依然需要我們來解答。
㈢ 苦兒流浪記中第二部第三章水災講了什麼
《水災》
第二天早上,我們又在礦井見面了。
「怎麼樣?老夫子,」加斯巴爾大叔問,「這小傢伙還能叫你滿意嗎?」
「呵,當然。他很會聽。我希望他很快就學會看。」
「在等著他學會以前,我倒希望他馬上就能有兩條有點力氣的胳膊。」加斯巴爾大叔說。
他讓出一塊地方,要我過去幫他把一大塊被他用鎬從底部挖鬆了的煤從煤層上掰下來。這種時候,挖煤工總是需要推車工幫忙的。
在我把煤車第三趟推往聖阿爾封齊納井的時候,聽到從這口井的方向傳來一種可怕的聲音,是一種嚇人的隆隆聲,是一種從我下井以來還從未聽到過的可怕的聲音。是塌頂還是總崩塌?我聽著。噼哩啪啦的響聲繼續在各個角落回響著。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害怕,我想馬上奔到梯子那邊去逃命,可是,從前別人經常笑我膽小,如今我拔腿就逃,這使我感到難為情,我停了下來。這是井下的一次爆炸還只是有輛煤車在井裡掉了下來?也許只不過是溜槽中有些廢石塊在掉下來也未可知。
突然,有一群老鼠從我的兩條腿中間擦著竄了過去,它們似乎驚恐萬狀,就象一隊騎兵在逃命。接著,我好象聽到有流水在巷道中沖擊著地面的奇怪的沙沙聲。我站著的地方,地面是乾的,這水聲實在無法解釋。
我拿著礦燈到近處的地面上照了照,想看個究竟。
這真的是水。它正從井口的方向流來,正在巷道中逐漸升高。那大得嚇人的轟隆隆的聲音,是因為有瀑布般的大水正從井口向井下傾瀉著。
我把煤車扔在鐵軌上,向采區奔去。
「加斯巴爾大叔,礦井進水啦!」
「又說假話了。」
「蒂汶納河底下有了漏洞啦!快逃命吧!」
「別鬧了!」
「您聽呀!」
我的喊聲十分激動,加斯巴爾大叔把短鎬放下,也認真地聽了起來。同樣的聲音繼續響著,而且越來越響、越來越可怕。小傢伙沒有弄錯,確實有水在沖過來。
「快跑!」他對我喊道,「礦井進水啦!」
加斯巴爾大叔一面抓起礦燈,這永遠是一個礦工的第一個動作,一面大聲喊著「礦井進水啦!」他在巷道里非常機敏地奔跑著。
我還沒有走出十步,就看見老夫子也從采區下到了巷道里,想弄明白這使他驚訝的聲音。
「礦井進水啦!」加斯巴爾大叔喊著。
「蒂汶納河下面有漏洞啦!」我說。
「你真是傻瓜!」
「快逃吧!」老夫子喊道。
水面在巷道中迅速上漲,現在已經沒到我們的膝蓋,我們跑不快了。
老夫子也和我們一起跑了起來。我們三個人在跑過一個個采區的時候,大聲喊著:「快逃命吧!礦井進水啦!」
水面繼續迅猛地上漲,但很幸運,我們離梯子不遠,要不然,我想我們這一輩子也休想再夠得著它了。老夫子第一個跑到,但他停了下來。
「你們先上。」他說,「我最老,再說,我的靈魂很平安①。」
現在不是講謙讓的時候,加斯巴爾大叔第一個上,我跟在他後面,老夫子最後上。在他後面隔著相當的距離,又有幾個工人跟了上來。
我們到了第二水平。現在必須趕緊爬上第一水平。
從第二水平到第一水平之間的這段四十米的距離,從來也沒有這樣迅速地跑完過。但是,在到達最後一個梯級前,一股大水劈頭沖了下來,把我們的礦燈撲滅了。這簡直是瀑布。
「站穩了!」加斯巴爾大叔喊道。
他,還有老夫子和我,我們牢牢地抓住梯級不放,可是走在我們後頭的人卻被捲走了。如果我們象他們一樣,還有十多個梯級要爬的話,那肯定也會被沖走的。因為我認為是瀑布的那股大水,其實並不是瀑布,而是正在洶涌地沖下井口的,比瀑布更兇猛的泥石流。
到了第一水平了。但是我們還不能算得救,因為還須穿越五十米的距離才能走上地面,而大水已經淹沒了這里的巷道。我們又沒有照明,礦燈已經熄滅。
「我們完了。」老夫子的聲音幾乎是平靜的,「祈禱吧!雷米。」
就在這時,巷道中有七、八盞燈火正朝著我們的方向移動。水已沒到我們的膝蓋,用不著彎腰就能碰到水面。這不是靜止的水,而是一股洪流,也不止是洪流,而是能把它所經過的地方一切都捲走的一個大漩渦。我看到一段段的木頭象羽毛一樣在水面上打著旋。
我們看到的那些提著礦燈的工人正向我們這邊跑過來,他們想順著巷道走到梯子跟前去,因為到了梯子跟前,也就上了台階了。但是在這樣的激流面前,這是做不到的;怎麼能迎著這股激流前進呢?怎樣去頂住激流的沖擊和迎面沖來的坑木呢?
這些人喊著老夫子喊過的話:「我們完了!」
他們來到了我們身邊。
「對了。從那邊過。」老夫子若有所悟地喊道,他似乎是我們中唯一頭腦還清醒的人,「有一個地方我們可以躲一躲,在廢井那邊。」
廢井是一個久已廢棄的礦井的一部分,除了老夫子以外,誰也沒有去過,他在尋找收藏品的時候經常去。
「往回走!」他喊道,「給我一盞燈,我給你們帶路。」
平時他一開口,人們不是當面嘲笑他,就是轉過身去聳聳肩。但是,眼下最強壯的人也已失去他們引以自豪的力量,他們在五分鍾之前還嘲笑這個老漢,現在一聽到他的聲音,卻只好聽從了,他們都本能地把各自的礦燈遞了過去。
他一手迅速地抓住一盞燈,一手拉著我,走在我們這伙人的前頭。由於我們是順著激流的方向走的,我們行進的速度相當快。
我們沿著巷道走了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是幾分還是幾秒,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時間的概念。他停了下來。
「我們來不及了,」他喊道,「水漲得太快。」
水確實在飛快地追趕我們,它已經從我們的膝蓋漲到腰部,又從腰部漲到了胸口。
「我們應當躲到一個上山眼的工作面上去。」
「以後怎麼辦?」
「到了上山眼,可就哪兒都不通了。」
到上山眼的工作面里去實際上是死路一條。但是我們沒有等待和選擇的餘地。要麼去上山眼工作面,那樣我們就還有幾分鍾可以活下去,也就是說,還有逃生的希望;要麼繼續沿著巷道跑,那是註定要被水淹沒的,幾秒鍾之內就會被吞沒。
老夫子在前面領路,我們走進了一個上山眼工作面。但是有兩個夥伴不願跟著我們去,他們繼續沿巷道走去,我們以後再也沒有見到他們。
我們剛一恢復生命的知覺,便聽到一種使我們震耳欲聾的響聲,這是從我們開始逃命以來還從未聽到過的聲音:礦井的塌陷聲、漩渦的呼嘯聲、洪水的傾瀉聲、坑木的斷裂聲以及被擠壓的空氣的爆炸聲,我們被整個礦井中的這種恐怖的喧嘯聲吞沒了。
「這是『洪水』②!」
「世界末日到了!」
「天主啊,可憐我們吧!」
我們來到這個工作面以後,老夫子沒有說過一句話,他的思想不在這些無益的悲嘆和訴苦上。
「孩子們,」他說,「我們不應當把自己累垮了。手腳老這樣使勁抓著,連動也不敢動,不用多久,我們就會精疲力盡的。我們應當在煤層頁岩上挖一些放腳的坑。」
老夫子的建議無疑是正確的,但實現起來卻有難處,因為我們在逃命的時候都忘了帶上短鎬,我們現在每人都有一隻礦燈,但誰也沒有刨坑的工具。
「大家用礦燈上的鐵鉤挖。」老夫子接著說,口氣已經近乎是在發命令。
於是每個人都著手用礦燈上的鐵鉤刨地。這工作非常難,工作面又陡又滑,只要一滑下去,就是死亡,這是誰都明白的,正因為這樣,大家都產生了機智和力量。不到幾分鍾功夫,我們每人挖好了一個可以站住腳跟的小坑。
坑挖好以後,大家喘了一口氣,這才互相認識了。我們一共七個人:老夫子,最靠近他的是我,另外是加斯巴爾大叔和巴契、貢貝魯、貝關烏這三個挖煤工,還有一個叫卡洛利的推車工。其餘的礦工都在巷道中失蹤了。
筆墨也難以形容的可怕的、強烈的聲音繼續在礦井中轟隆隆地響著,就是大炮的轟鳴夾雜著霹靂雷鳴和天崩地塌也決不會產生比這更可怕的響聲。
我們驚恐萬狀,面面相覷,都想在旁邊的人的眼睛裡找到在自己腦子里所想不出來的解釋。
「這是『洪水』。」一個人重復說。
「一場大地震。」
「礦井的神明發怒了,是報應吧。」
「是礦井中的積水造成的水災。」
「我們頭頂的岩層上有了漏洞,這是蒂汶納河的河水。」
最後的這種假設是我想出來的,我堅持我的「漏洞」說。老夫子什麼也不說,他挨個兒看了看我們,聳聳肩,那副樣子同他在大白天桑樹下面吃著洋蔥頭談論問題時一樣。
「這肯定是一場水災。」他終於最後一個開口說話了。
他還剛剛說了這一句,其餘的人就都爭著重復各自已經說過的話:
「是地震引起的。」
「是礦神的旨意。」
「從廢井來的積水。」
「是從我們頭頂上的漏洞里灌進來的蒂汶納河的河水。」
「這是一場水災。」老夫子和大家一樣,也重復了他說過的話。
「那您就說下去,水是從哪兒來的?」幾個聲音同時問他。
「不知道。說到礦神,這是蠢話;說是廢井的水,那它只能淹沒第三水平,可現在連第二、第一水平也都淹沒了。你們知道得很清楚,這水不是從下面漲上來的,它一開始就是從上面瀉下來的。」
「上面岩層上有了一個漏洞。」
「一個漏洞是不會造成這樣大的水災的。」
「是地震。」
「我不知道。」
「那好。常言道:『您不知道,就免開尊口。』」
「我知道是一場水災,是一場從上面來的水災。要知道,這是能說明一點兒問題的。」
「廢話!這也用得著說?水在跟著我們跑哩!」
打從我們到了這塊乾燥的地方以後,我們有了一種安全感,水也不再上漲了,大家也就不願再聽老夫子的了。
「別裝出那副有學問的樣子,你並不比我們懂得更多。」
他在危急情況下表現出來的果斷所給予他的權威已經消失,他默不作聲了。
為了壓住喧嘯的聲音,我們聲嘶力竭地講活,但是,說也奇怪,我們的聲音彼此聽起來並不清楚。
「說點什麼吧。」老夫子對我說。
「您要我說些什麼呢?」
「隨便。你講吧,你現在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我說了幾句話。
「好。現在,再說得輕一點兒看看。對。正是這樣,很好。」
「你丟魂了吧?嗯,老夫子!」巴契說。
「你嚇瘋了吧?」
「你以為你死了嗎?」
「我相信水不會再淹到我們這里來了,如果我們會死,至少不會是淹死。」
「你是說……老夫子?」
「瞧瞧你的礦燈吧。」
「嗯,它在燃著哩!」
「象往常一樣嗎?」
「不,火苗很亮,但很短。」
「那裡面還有瓦斯嗎?」有一個人插了一句。
「不。」老夫子說,「不用擔心沒有瓦斯,也不用擔心水的威脅,水現在決不會再漲一尺。」
「不要再裝神弄鬼了。」
「我沒有裝神弄鬼。我們是在一個充滿空氣的鍾型空間里,是壓縮的空氣阻止了水位的上升。我們是在一個頂端封閉了的工作面中間,就好象在一口潛水鍾里一樣;被水擠壓的空氣現在都聚積在這個工作面里,它抵擋著水的上升,把水推開。」
聽著老夫子的解釋,說我們好象在一口潛水鍾里,因為空氣的阻擋,水才沒有漲到我們的位置。有人便嘀嘀咕咕地表示了懷疑。
「聽聽這蠢話!難道水的力量不比什麼都大嗎?」
「對了,如果水在外面隨意泛濫的話,那確實是這樣;可是,當你把一隻杯口向下的玻璃杯,扔到一隻盛滿了水的桶里去的時候,難道水能一直升到杯子的底部嗎?不能,對嗎?杯底還有一塊空隙。那好,這個空隙是由空氣占據著,我們這里也是同一個道理。我們現在就在杯子底部,水不能淹沒我們。」
「這個道理,我懂。」加斯巴爾大叔說,「現在我認為你們都錯了,你們這些人哪,常常譏笑老夫子,可他懂得我們不懂的東西。」
「那我們得救了。」卡洛利說。
「得救?我可沒這么說。我們不會被淹死,這我能向你們保證。救我們的,是這個封閉著的工作面,因為空氣跑不出去。可它既能救我們,也能致我們於死地。它是關閉著的,我們也被關閉在裡面了,我們出不去。」
「水退了之後可以出去。」
「水會退嗎?我不知道。要知道這一點,先要知道水是怎麼來的,誰能回答這個問題呢?」
「這不是一場水災嗎?」
「對,但那又怎麼樣呢?這確實是場水災,可水是從哪兒來的呢?是蒂汶納河的河水漫到礦里來了嗎?是暴雨?還是泉眼裂開了或者是地震?這只有到了外面去看過以後才能弄清楚,不幸的是,我們卻關在裡面。」
「可能連城市都被捲走了吧?」
「可能……」
接著是片刻的沉寂和恐懼。
水聲停止了,只是間或可以聽到地面上傳來的沉悶的轟鳴聲,我們有一種被震動的感覺。
「礦井大概灌滿水了,」老夫子說,「因為水不再往裡面涌了。」
「唉,馬利尤斯!」巴契絕望地喊了起來。
馬利尤斯是他的兒子,跟他一樣是挖煤工,在井下的第三水平幹活。直到現在,他因為自身難保,還沒有來得及想到他兒子。但老夫子的「礦井大概灌滿了」這句話使他驚醒了過來。
「馬利尤斯!馬利尤斯!馬利尤斯!」他的聲調撕人心肺。
沒有回答,甚至連回聲也沒有。在這口潛水鍾里,聲音減弱了,壓低了的聲音不可能從水裡傳出去。
「他也會找到一個上山眼工作面的,」老夫子說,「一百五十人都淹死,這簡直太可怕了,不會的,仁慈的天主也不願意啊!」
我感到他說這話的聲音並不那麼自信。至少有一百五十人早上下了礦井,那麼有多少人能從井口出去,或者至少能象我們這樣找到個藏身之所?我們所有的夥伴,他們失蹤了,是全叫大水淹了?是不是全都死了?沒有人敢回答哪怕只是一個字。
但是,處在象我們這樣的情況下,支配我們的心靈和頭腦的並不是同情和憐憫。
「那麼我們呢?」經過片刻沉默後,貝關島問道,「我們將怎麼辦呢?」
「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別人也這樣問。
「只有等待。」老夫子回答。
「等待什麼?」
「等吧。你想用你礦燈上的鐵鉤,穿透這四、五十米使我們不見天日的土層嗎?」
「我們會餓死的。」
「飢餓不是最大的威脅。」
「你瞧瞧,老夫子,你倒是說呀,你盡嚇唬我們。威脅在哪兒?什麼是最大的威脅?」
「飢餓是對付得了的。我在書本上讀到過,有些工人也跟我們一樣,意外地被水堵在礦井裡,他們在那裡待了二十四天沒有吃一口東西。這是許多年以前的事了,大概是宗教戰爭年代的故事。可是,要是這是昨天發生的事,那也一樣。使我害怕的並不是飢餓。」
「那你在擔心什麼呢?你不是說水不會再漲了嗎?」
「你們覺得腦袋發沉和耳鳴嗎?你們呼吸好受嗎?我反正感到不好受。」
「我頭疼。」
「我胸悶。」
「我的太陽穴跳得厲害。」
「我的腦袋象一盆漿糊,不管事了。」
「對了。這就是眼下的危險所在。我們在這樣的空氣里能生活多久?我不知道。如果我是一個學者而不是無知的人,那我就可以告訴你們了,可是我不知道。我們是在地下四十米深的地方,在我們上面大約有三十五到四十米深的水,這就是說,空氣承受著四至五個大氣壓。人們在這樣的壓縮空氣里,怎樣才能活下來,能活多久?這是應當知道的,也許我們能從我們的遭遇中學到這些知識。」
我對什麼叫壓縮空氣一無所知,也許正因為如此,我非常害怕老夫子的那些話;我的同伴對這些話並不懂得比我多,無知也在他們身上產生了同樣的效果。他們感到非常恐慌。
而老夫子呢,在我們絕望的情況下,他並沒有失去理智,盡管他已看出這裡面所包含的一切危險,可他想的只是該採取什麼辦法來使我們共同得救。
「現在,」他說,「最重要的是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待在這里,而不要滾到水裡去。」
「我們已經有了踩腳的地方。」
「那麼你以為老是這樣在原地站著不動,不會感到疲勞嗎?」
「你認為我們要在這兒待很久嗎?」
「我怎麼知道!」
「人們會來救我們的。」
「這當然。但是,人們來救我們之前,首先要想出用什麼方法救,這是需要花些時間的。需要多少時間呢?那隻有地面上的人才能說清楚。我們在地下,應當好好安排一下,盡可能減少危險。誰要是滑了下去,他只有死。」
「我們應當捆在一起。」
「那得要有繩子。」
「我們應當互相手拉著手。」
「我覺得最好是挖一個象兩級台階那樣的平台,我們是七個人,挖一個這樣的平台,大家就可以都站在上面了。四個人站在第一級上,三個人站在第二級上。」
「用什麼挖?」
「我們可沒有鎬頭。」
「軟的地方用燈上的鐵鉤挖,硬的地方用小刀。」
「我看永遠也挖不成。」
「巴契,別這么說。在我們這樣的處境下,為了活命,什麼都應當干。眼下的情況是:誰只要打個瞌睡,誰就會掉下去再也活不成了。」
由於他的冷靜和果斷,老夫子漸漸在我們中間贏得了威望,他變得非常有威信,他的勇氣使他顯得高大、完美,不能不使人對他肅然起敬。我們都本能地感覺到,他的精神力量正在同災難較量,而我們的確已被這場災難所摧毀,因而正需要他的這種力量來拯救我們。
現在大家的看法已經一致,我們須要做的第一件工作是挖出一個平台,它應該有兩級談不上舒適、但起碼能保證我們不掉進面前的深水裡去的台階。我們點亮了四盞礦燈,亮度夠了,我們便動手於起來。
「找不太難挖的地方動手。」老夫子說。
「聽著,」加斯巴爾大叔說,「我向大家提個建議。現在,我們中間只有老夫子一個人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當我們大家亂成一團時,他卻始終保持著冷靜的理智;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人,他心腸也好,他還象我們一樣,當過挖煤工,但很多東西他比我們懂得多。我要求他當我們的頭,領著我們干。」
「老夫子?他!」卡洛利嚷了起來。「他不過是一隻畜生那樣的玩意兒,拉車的牲口,他除了推煤車那幾下子外,還有什麼別的本事?我不也象他一樣是推車工嗎?選推車工當頭,他行,我干嗎不行?」
「聽著!畜生!我們選的不是推車工,我們選的是個最了不起的人。在我們所有的人中間,他最能幹。」
「你昨天可不是這么說的。」
「昨天我和你一樣,是個笨蛋。我和別人一樣,嘲笑過老夫子,不承認他比我們懂得多。今天我要求他來領導我們。曖,老夫子,你想讓我干什麼?你是知道的,我的胳膊很有勁。還有你們大家呢?」
「你瞧,老夫子,大家聽你的。」
「大家以後都聽從你。」
「大家聽著!」老夫子說,「既然你們要我當頭,我願意當,但有個條件,必須我怎麼說你們就怎麼干。我們還要在這里待很長時間,甚至很多天,我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就象在一個木排上的遇難者,甚至情況比這還嚴重,因為在木排上,人們至少有空氣,還見得到天日,可以呼吸和觀看。如果要我做你們的領頭人,那麼不管發生什麼事,你們都得聽從我。」
「我們以後都聽你的。」大家異口同聲說。
「以後,當你們相信我的話是正確的時候,那你們當然會聽從我;如果你們不相信呢?」
「大家會相信的。」
「大家都知道你是個正派人,老夫子。」
「一個勇敢的人。」
「一個對什麼事情都懂得清清楚楚的人。」
「老夫子,你可不要把嘲笑你的事往心裡去呀!」
我當時還遠沒有我後來所具有的經驗,因此,我異常驚訝地看著,這些在幾個鍾頭以前還在用各種各樣的玩笑話去羞辱他的人,現在突然間都承認了他的高貴品質,我真不知道,環境竟然能如此迅速地改變某些人的觀點和感情。
「肯定嗎?」老夫子問。
「我們起誓!」大家同聲回答。
於是大家更認真地幹了起來。我們所有的人口袋裡都有小刀,那是很好的小刀,有結實的柄和鋒利的刀口。
「三個人,三個最強壯的人挖工作面。」老夫子說,「力氣小的人,雷米、卡洛利和我,我們清掃場地。」
「不。不用你干。」巨人般的大個子貢貝魯打斷了他的話,「老夫子,你身體不壯實,不該幹活;你是工程師,工程師是不幹力氣活的。」
所有的人都支持貢貝魯的意見,說老夫子既然是我們的工程師,那就不應該幹活;大家非常清楚地意識到老夫子的領導作用,因此大家都樂於照顧他,使他避免危險和事故;他是我們的掌舵人哪!
如果手頭有工具,那干我們這種活是再簡單也沒有了;但是用小刀挖,那就又難又費時。實際上,我們必須在煤層的頁岩上挖出一個相當於有著兩級台階的平台,才能使我們不至於從工作面的斜坡上滾下去,那就需要一個相當寬的平台,在那上面,有一級要容下我們中間的四個人,另一級容下三個人。眼前大家干著的這個活,就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兩個人在各自的位置上挖工作面底上的頁岩,第三個人把碎岩片扔下去。老夫子一手拿著燈,從這一頭到另一頭來回忙著。
正在挖著的時候,有人發現在碎煤渣中埋著幾根坑木,這東西用來擋住我們工作面外沿的填方、不讓它們滾到水裡去是大有用處的。
一刻不停地挖了三個鍾頭以後,我們終於在這個上高下低的、傾斜的工作面上挖成了一個台階式的平台,大家可以坐在上面了。
「現在夠了。」老夫子命令說,「一會兒我們還要把平台加寬一點,讓我們能夠躺下來;但不應當一次消耗太多的體力,以後還用得著它哩。」
大家安頓了下來;老夫子、加斯巴爾大叔、卡洛利和我在這個平台的低的一頭;三個挖煤工在平台高的一頭。
「我們的燈油該省著點用。」老夫子說,「大家把燈都滅了,只留下一盞。」
命令一傳達下來,立即就執行了,大家正要把多餘的燈都滅掉時,老夫子卻示意停止。
「等一等,」他說,「氣流有可能把我們的燈吹滅,這種可能性不太大,但要以防萬一。誰有點燈用的火柴?」
盡管在礦井中嚴禁點火,然而幾乎所有工人的口袋裡都有火柴;再說,現在也沒有檢查違章的工程師在場,所以一聽到「誰有火柴」的問話時,四個人同時回答說「我有」。
「我也有,」老夫子說,「但泡濕了。」
別人的也一樣,因為每個人的火柴都放在褲兜里,而水一直淹到我們的胸口,甚至直到肩膀上面。
卡洛利在理解力方面,反應比別人遲鈍;他的話,出口也總是最慢。他終於也開口了:「我有火柴。」
「濕了嗎?」
「不知道。我是放在帽子里的。」
「那把你的帽子遞過來。」
人家讓他把帽子遞過去,他沒有把他的那隻肥大得象集市上土耳其人戴的水獺皮軟帽那樣的帽子遞過去,而只是遞過去一盒火柴。我們被水淹的時候,他的火柴盒幸虧是在頭頂上,所以沒有被泡濕。
「現在把燈滅了吧。」老夫子說。
只留下一盞點燃著的燈,恰恰夠把我們的水牢照亮。
㈣ 迄今為止,地球上都有哪些城市消失了
下面列舉了旁貝、吳哥、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大陸、樓蘭和曾經是傳說後來被證實了的特洛伊
龐培城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龐培也是一位古羅馬政治及軍事家。
龐培又譯做龐貝,義大利語Pompeï,是一座古羅馬的城市,位於那波利灣的岸邊(北緯40°45',東經14°29'),以紀念古羅馬政治及軍事家龐培。龐培於79年8月24日被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的火山灰覆蓋。
龐培
放大
龐培
放大
目錄
[隱藏]
* 1 城市歷史
* 2 龐培的末日
* 3 重見天日
* 4 地震和火山的破壞
* 5 歷史的一瞬
[編輯]
城市歷史
龐培於前600年左右在義大利沙諾河畔的一個小丘上建城。這個地方當時已經被希臘人和腓利基人作為良好的港口被使用。當時當地的希臘人非常強大。前5世紀薩姆尼特人佔領龐培和它附近的地區。龐培的建築受到薩姆尼特人的影響非常深。薩姆尼特人還擴大了這座城市。前89年,羅馬當權者蘇拉的軍隊包圍龐培,前80年,羅馬佔領龐培,龐培成為羅馬的一個殖民地。由於龐培是一個良好的海港,而且位於交通要道亞必古道的附近,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一個興旺的商業城。63年,一場劇烈的地震給龐培帶來了巨大的摧毀,但龐培很快就被重新建立起來了。
[編輯]
龐培的末日
對龐培的末日最可信和最詳細的記錄來自羅馬學者小普林尼。在一封給羅馬歷史學家塔西圖的信中,他寫下了他的所見所聞:一朵形狀象松樹似的黑雲出現在火山口,過了一段時間,這朵黑雲沿著山坡滾下來,將周圍的一切都覆蓋了,包括附近的海面。
小普林尼看到的黑雲是火山噴發出來的熾熱的氣體、灰塵和石塊。普林尼報道說,在火山噴發時,地面不斷地顫動,後來地震非常強烈。他寫到,灰塵如同厚厚的板塊一樣落下來,他所在的村莊必須被撤離。海面突然退回去了,然後又被一陣地震逼了回來。今天的地質學家將最後的這個現象稱為海嘯。他還說,太陽被灰塵遮掩,白天如同黑夜。
他的叔叔,一位同樣著名的羅馬學者,老普林尼,在指揮一支艦隊救援難民時殉難。他是被地面的二氧化碳窒息死的。
[編輯]
重見天日
龐培
放大
龐培
龐培被掩蓋在六米多深的火山灰下。它的名字和位置被人遺忘了。1599年,一個建築師在挖河的時候發現了龐培的遺跡,但一直到150多年後,人們才真正開始挖掘這座古城。1738年,與龐培遭到同樣命運的古城赫庫蘭尼姆被發掘出來,1748年龐培也被重新發現。有人說,1599年那個建築師發現龐培時挖出了一些後來非常著名的色情的壁畫,當時的宗教觀念對這些色情藝術的控制非常嚴,因此他又悄悄地將它們掩蓋了。雖然這個傳說至今為止並未完全被證明,但後來的挖掘者的確報告說他們有時發現有的地方是被挖開過後來又被填上了。
市內的中心廣場、許多房屋和一些別墅都被保存得非常好。在市外不遠的地方還發掘出一個旅館。
龐培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其構造完全與當時向符的城市,它一點變化也沒有。今天許多義大利的城市的結構都已經被改變了。龐培的街道完全是棋盤似的縱橫交錯的,這是正宗的古羅馬的傳統。街面鋪有多邊形的石塊,它們完全是東西或南北走向的。
1997年,龐貝考古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
地震和火山的破壞
近年的研究中的一個重點是研究被63年的地震破壞,後來又修復的建築物。先進的技術可以發現舊的,被破壞的,後來被新的圖畫覆蓋了的壁畫。這些建築物在震後10多年了還一直不斷地被修復,是因為後來的小地震給它們不斷地帶來了新的破壞。這些小地震是後來火山爆發的前兆。
在發掘的初期,人們偶爾發現人體留下來的空洞。後來有人向這些空洞中注入石膏,其結果是一個個細節清晰的古龐培人的塑像。這些人不幸未能逃離這場災難。他們身前的最後一刻就這樣被保留下來了。甚至他們的恐懼都栩栩如生。
[編輯]
歷史的一瞬
龐培保存良好的壁畫向今天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放大
龐培保存良好的壁畫向今天展示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龐培為我們今天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歷史的一瞬。通過對龐培的挖掘,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了解到了許多1世紀羅馬人的生活情況。在火山爆發的那一刻,龐培是一座繁華興旺的城市。比如在一個巨商的房子的地面上寫著「錢,歡迎你。」(Salve, lucru)這句話可能是詼諧的意思,但它反映了當時商人的思想。在其他的房子里,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關於當時的職業和等級的記錄,比如關於「洗衣店」(Fullones)的東西。牆壁上塗鴉展示了拉丁俚語到底是怎樣的。
火山爆發時龐培大約有兩萬人居民。大多數在他們的假日別墅中。通過對龐培的發掘考古學家們才了解到文獻中提到的當時的許多服務性行業到底是怎樣的,如食品商場(Macellum)、磨場(Pistrinum)、酒吧(Thermopolia)、小酒店(cauporioe)和劇院。
2002年龐培的港口也被發現了。科學家們發現那裡也住人,他們住在類似於今天的威尼斯的運河上。對這里的研究工作現在正在進行,新的結果正在不斷地被發現。
維基共享資源圖標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多媒體資源:
龐培城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BA%9E%E5%9F%B9%E5%9F%8E"
Category: 義大利世界遺產
樓蘭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樓蘭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代小國,距今約1600年前樓蘭國消失,只留下處古城遺跡。樓蘭古城位於東徑89°22′22〃,北緯40°29′55〃,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7公里處。
目錄
[隱藏]
* 1 遺跡現狀
o 1.1 旅遊
* 2 樓蘭文明
o 2.1 歷史上的樓蘭國
o 2.2 樓蘭消失之謎
o 2.3 樓蘭古城的發現
* 3 外部鏈接
[編輯]
遺跡現狀
樓蘭古城現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接近正方形,邊長約330米,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群中。
樓蘭王國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1900年3月初,赫定探險隊沿著乾枯的孔雀河左河床來到羅布荒原,在穿越一處沙漠時才發現他們的鐵鏟不慎遺失在昨晚的宿營地中。赫定只得讓他的助手回去尋找。助手很快找回鐵鏟甚至還揀回幾件木雕殘片。赫定見到殘片異常激動,決定發掘這廢墟。1901年3月,斯文.赫定開始進行挖掘,發現了一座佛塔和三個殿堂以及帶有希臘藝術文化的木雕建築構件、五銖錢、一封(亻去)盧文書信等大批文物。隨後他們又在這片廢墟東南部發現了許多烽火台一起延續到羅布泊西岸的一座被風沙掩埋的古城,這就是樓蘭古城。
樓蘭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與敦煌鄰接,公元前後與漢朝關系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以《漢書·西域傳》、法顯還有玄奘的記錄為基礎。《漢書·西域傳》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法顯謂:「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餘僧,悉小乘學。」玄奘三藏在其旅行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編輯]
旅遊
樓蘭古城遺址西北距庫爾勒市350公里,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公里。
[編輯]
樓蘭文明
[編輯]
歷史上的樓蘭國
據《史記 大宛列傳》和《漢書 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編輯]
樓蘭消失之謎
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消聲匿跡。 水源改道?入侵?
[編輯]
樓蘭古城的發現
1900年,樓蘭古城被重新發現。有說法是新疆農民所發現,也有說法是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所發現。在20世紀初的考察過程中,大量樓蘭文物被國外考察團帶走。
[編輯]
外部鏈接
* 揭開樓蘭文明消失之謎(專題) - 百年樓蘭(專題) - 樓蘭古城(簡介)
* 樓蘭古城(若羌縣網站)
* 「樓蘭美女」復原記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6%A5%BC%E5%85%B0"
Category: 中國古代民族與國家
吳哥窟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重定向自吳哥)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吳哥窟正門
放大
吳哥窟正門
吳哥窟(Angkor Wat)位於柬埔寨暹粒市(Siem Reap)北5.5公里,是古時真臘國國都,中國古籍稱為祿勿、桑香佛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據說它所使用的石塊與埃及卓甫斯(Cheops)金字塔一樣多。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吳哥城有大小之區分。小吳哥(即吳哥窟)是真臘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Ⅱ)舉全國之勞力花了近30年時間,動用無數大象,平地興建的石窟。它是吳哥遺址中最雄偉壯麗的廟宇。
大吳哥城(Angkor Thom)又名百塔城在吳哥窟北約2公里處,由闍耶跋摩三世(850年—877年)開始建造,到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在位1181年—1219年)完成。
元成宗鐵穆爾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周達觀和他的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真臘風土記》對吳哥窟有詳細的敘述。
1431年暹羅破真臘國都吳哥,真臘遷都金邊,吳哥窟被遺棄,直到400多年後的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亨利·毛歐(Henri Mouhot)為尋找熱帶動物,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現,這才使吳哥古跡重見天日。
[編輯]
參考
* 《真臘風土記校注》元周達觀著 夏鼐校注 中華書局, 2000 ISBN 7-101-02028-3
[編輯]
外部鏈接
* 文化旅遊系列 - 吳哥窟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90%B3%E5%93%A5%E7%AA%9F"
頁面分類: 世界文化遺產 | 祭祀建築 | 柬埔寨
亞特蘭蒂斯大陸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亞特蘭蒂斯(Ατλαντις),又譯阿特蘭蒂斯,一片傳說中有高度文明發展的古老大陸,被稱作大西洲。到現時為止,還未有人能證實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文章里。據他所言,亞特蘭蒂斯在他九千年前已被一場自然災難毀滅。
目錄
[隱藏]
* 1 傳說
* 2 考證
o 2.1 塞普勒斯說
o 2.2 克里特說
o 2.3 直布羅陀說
o 2.4 愛爾蘭說
* 3 參見
* 4 外部鏈接
[編輯]
傳說
有關亞特蘭蒂斯的傳說,始於古希臘的哲學之祖--柏拉圖。在柏拉圖最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邁奧斯》兩本對話錄中都有提示。 在柏拉圖的提示中,有這樣的話:在約公元前11500年之前,「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峽」(直布羅陀海峽)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從那裡你們可以去其它的島嶼,那些島嶼的對面,就是海洋包圍著的一整塊陸地,這就是「亞特蘭蒂斯」王國。當時亞特蘭蒂斯正要與雅典展開一場大戰,沒想到亞特蘭蒂斯卻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災,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沒入海底,成為希臘人海路遠行的阻礙。 傳說中,創建亞特蘭蒂斯王國的是海神波塞冬。在一個小島上,有位父母雙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這位少女並生了五對雙胞胎,於是波塞冬將整座島劃分為十個區,分別讓給十個兒子來統治,並以長子為最高統治者。 因為這個長子叫做「亞特拉斯」,因此稱該國為「亞特蘭蒂斯」王國。 大陸中央的衛城中,有獻給波塞冬和其妻的廟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這個神殿內部以金、銀、黃銅和象牙裝飾著。亞特蘭蒂斯的海岸設有造船廠,船塢內擠滿著三段槳的軍艦,碼頭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亞特蘭蒂斯王國十分富強,除了島嶼本身物產豐富外,來自埃及、敘利亞等地中海國家的貢品也不斷。十位國王分別在自己的領土握有絕對的權力,各自採行不同的國家組織,彼此間為了保持溝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齊聚一堂,討論彼此的關系及其統治權力,當協議成立後就割斷飼於波塞冬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賽冬神殿的柱子上寫下決議條文,以增添決議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威性。十位國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國家也都很富強。不幸的是,這些國家不久以後便開始出現腐化現象。眾神之首宙斯為懲罰人們的墮落,引發地震和洪水,亞特蘭蒂斯王國便在一天一夜中沒入海底。 在柏拉圖的亞特蘭蒂斯故事中,還暗示柏拉圖時代以前的希臘,所使用的文字與柏拉圖時代的希臘文字不同。
[編輯]
考證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亞特蘭蒂斯是一個神話,柏拉圖只不過借它比喻雅典社會的價值觀,但不少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希望找到,還它一個真面目。
[編輯]
塞普勒斯說
一名自稱神話學及古代研究專家的美國探險家羅伯特·薩馬斯特(Robert Sarmast),在其出版的書《發現亞特蘭蒂斯》中則認為有其事,並以柏拉圖的描述作為其研究的主要依據。
他說柏拉圖提供了亞特蘭蒂斯的「具體線索」,當中45個線索顯示它位於塞普勒斯南部海域,並稱海洋影像圖顯示的塞普勒斯古代地貌與柏拉圖描述相符合。沙氏更說自己找到很多柏拉圖曾提及過的地點,包括一個長方形平原,中間就是亞特蘭蒂斯城。
他的理論中心是地中海盆地古時曾發生「洪水大災難」,令到地中海於現時直布羅陀海峽的地方連接大西洋。這個說法同柏拉圖說有個大洪水「吞沒」阿特蘭蒂斯島,以及聖經大洪水的說法相符合。其中,人們猜測亞特蘭蒂斯存在的理由時:全世界的金字塔建築源於亞特蘭蒂斯,是亞特蘭蒂斯毀滅後,亞特蘭蒂斯人將此文明傳播於世界的。
[編輯]
克里特說
另一個說法,認為亞特蘭蒂斯在克里特島,因為當地過去曾經發生大規模地震,使部份陸地下沉。
[編輯]
直布羅陀說
法國普羅旺斯大學地理學教授科林那·吉亞德(Collina-Girard)認為柏拉圖在書中描述的「亞特蘭蒂斯」位於今天的直布羅陀海峽一帶。
科林那研究了人類於19000年以前從歐洲向北非移民的歷史,認為在亞特蘭蒂斯大陸存在的時期,直布羅陀海峽有高於海平面的陸地存在,而亞特蘭蒂斯大陸就在今日的安達魯西亞(Andalusia)與摩洛哥之間。
[編輯]
愛爾蘭說
瑞典地理學家烏爾夫·埃林森於2004年出版的《地理學家眼中的亞特蘭蒂斯:勘探仙境之國》一書中認為,愛爾蘭島即為亞特蘭提斯大陸。主要論點來自於柏拉圖所描述的島國大小及地貌與愛爾蘭島極為相似,並且兩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亞特蘭提斯沉沒的傳說可能來自於公元前6100年,冰河期結束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許多沿岸島嶼。長時間的以訛傳訛將小島的沉沒誇大為毀滅性的災難。
[編輯]
參見
* 動畫片失落的帝國
[編輯]
外部鏈接
* 有關直布羅陀說的英/西語連結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4%BA%9A%E7%89%B9%E5%85%B0%E8%92%82%E6%96%AF%E5%A4%A7%E9%99%86"
頁面分類: 傳說 | 神話
特洛伊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特洛伊(Τροία),古希臘時代小亞細亞(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離達達尼爾海峽不遠,因十年特洛伊戰爭而聞名於世。
偉大的詩人荷馬為這場戰爭創作了西方文學史最重要的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據荷馬史詩,在這場戰爭中涌現了阿基里斯、奧德修斯、赫克托耳、帕里斯等許多英雄,而悲愴的是這一切不過起源於一隻金蘋果,一切不過是眾神的爭吵,最後結束於一隻木馬,一切也就是結束於眾神的一時和解。特洛伊城邦最後敗在希臘軍的木馬詭計之下,據考古研究,此城毀滅於公元前13世紀。公元1871年海因里希·希里曼發現特洛伊城廢墟。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89%B9%E6%B4%9B%E4%BC%8A"
頁面分類: 希臘神話 | 土耳其歷史 | 古希臘 | 世界文化遺產
㈤ 土耳其軍事襲擊敘利亞邊境小鎮為何白宮方面卻稱這是來自IS的恐怖襲擊
從各個方面來說美國已經放棄了敘利亞。對於美國或者是特朗普來說敘利亞對他已經無利可圖他也沒有必要再利用美國去給敘利亞提供任何的幫助。其次,在他上位以後做出的一系列舉措,是他現在在美國國內受著非常多的非議,自顧不暇,沒有心情再去管敘利亞。
10月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特朗普通電話,就在敘建立「安全區」交換了意見,美國白宮當天表示,美軍方不參與土耳其對敘利亞北部展開的軍事行動,將會撤出相關區域,對軍事行動「不支持、不參與」。特朗普為撤軍決定辯解,說他的最終目標是兌現競選承諾,即美軍撤離「戰事永無止境」的中東地區。
土耳其隨後在10月9日宣布,土耳其軍隊及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對敘北部的庫爾德工人黨展開代號為「和平噴泉」的軍事行動,土耳其軍隊對敘利亞邊境小鎮展開空襲。敘利亞外交部9日強烈譴責土耳其的入侵行為,表示將用一切合法手段對抗土耳其。敘政府還表示,庫爾德武裝要為此負責,因為這些後果是他們依賴美國政府造成的。擔心IS卷土重來的歐洲國家也紛紛譴責土耳其的軍事行動。
㈥ 20世紀人間十大災難是哪十個
20世紀十大災難之謎
一、百慕大的「死亡禁區」
在大西洋西部,美國佛羅里達波多黎各與百慕大群島之間,有一個神秘的三角區,被人們稱為「死亡禁區」,又稱為百慕大魔鬼三角區。從本世紀以來,在這方圓1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原因不明的空難和海難事件不斷發生。
1919年,一艘長180多米,載員309人的美國軍艦「賽克洛珀斯」號,從西印度群島的巴貝港口啟程,途經百幕大三角區,突然神秘地消失,全船無一人生還;1945年,在一資助美國海上空軍例行訓練中,5架「埃文格」型魚雷轟炸機飛越這一地區,14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1947年,一架C-54型美國飛機飛至百幕大海區時,來不級發出求救信號,就一頭栽入海底;1968年,載有29人的美國軍用運輸機「伊薩卡·伊斯蘭德」號在此失蹤。3年後,載員30人的「米爾頓艾切德斯」號美國飛機又在此方位附近失事;1971年,美國「費托煙2型」戰斗機在雷達嚴密監視下飛離邁爾密136公里時,便無蹤影了。此處屬淺海區,水深才6米,幾分鍾後抵達出事地點的求援飛機,搜尋的結果卻是一無所獲。
從50年代起,各國科學家開始著手攻克這個難題。但種種研究始終圍繞著機械故障、粗心的駕駛,雷擊、風暴、海嘯等假設回轉,無法自圓其說。某科學家將「死亡之地」與威力無窮的海底火山爆發聯系起來,可經過嚴密的勘測,那一帶海底根本沒有火山存在的跡象。1984年,加拿大國際研究學會研究員唐納德·戴維森發表了揭開百慕大真相的第一篇論文。他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環境等諸因素作了具體分析,認為百慕大三角區的海床很有可能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和石油,而高壓油氣是使人們屢遭災難的禍首。但遭到不少學者的反對。1990年,全美科學促進協會第156屆年會,成了向百慕大宣戰的機會,6000名科學家聚集一堂,重新研討了已去世的戴維森的理論。
二、龍卷風出現最多的地區
美國是世界上出現龍卷風最多的地區,年平均數達430多次。1980-1984年,發生龍卷風總計4500次,年平均達900次。龍卷風造成的損失平均達1億美元/年。1979年得克薩斯州發生的龍卷風,損失達8億美元,45人喪生。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尤其是佛羅里達半島以南海面上,是海龍卷風出現最多的地方。1968年8月的8天中,共出現27個漏斗雲,有一天竟出現了8個。有許多水龍卷同時或接連出現在海面上,極為壯觀。最強的龍卷風發生在1925年3月18日,穿越密蘇里、伊利諾斯、印第安納三個洲,行程254公里,風速96.6公里/小時,造成689人死亡,1980人受傷,大量財產損失。這是迄今世界上記錄較為詳細的最強的一次龍卷風。據研究,美國龍卷風發生地區與墨西哥灣暖濕氣團的氣旋有關。
三、降雨最多的地方
1952年3月16日,印度洋留尼汪島上的錫拉奧,一天內降雨1870毫米,成為世界上日降水量最高的記錄。1961年7月,喜馬拉雅山南坡,印度梅加拉亞邦的小鎮乞拉朋齊,一月內降水9300毫米,1961年的全年降水量達26461毫米,成為世界上年降水量最高的記錄;該鎮年平均降水量為11430毫米,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世界上下雨天數最多的地方,是智利的菲利剋期灣,一年325天下雨。
四、閃電奇聞
在法國某個小城,閃電把站在樹下躲雨的3名士兵擊斃了。在蘇聯某個集體農庄,兩個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的白楊樹下滾落一個橙黃色的火球直向他們逼來,一個孩子踢了它一腳,轟隆一聲,火球爆炸了,孩子們被震倒在地,但沒有受傷。事後,人們才知道那個火球是罕見的球狀閃電。在美國龍怪昂威爾的小城裡發生了一件怪事:一位主婦從市場回到家裡,打開電冰箱一看,她放進去的生鴨、生肉全都變成了熟食品。後經科學家的研究才明白,是球狀閃電把冰箱變成了電爐,奇怪的是冰箱竟沒有損壞!
五、以嚴寒取勝的「二戰」蘇軍
「二戰」期間,德軍進攻蘇聯,已攻下基輔,准備進攻莫斯科,戰役代號為「台風」。戰役前夕,蘇軍統帥部里研究作戰方案,但與會者個個悉眉苦臉,一籌莫展,只有一個將領時而翻看情報,時而查看地圖,始終面帶微笑,似乎胸有成竹。
1941年10月2日,德軍進攻開始了,蘇軍的「奇兵」出擊了。這支「奇兵」迫使敵人有的殘廢,有的染病,有的倒斃,連敵人武器也失靈,坦克無法開動,大炮栓也無法射擊!德軍部隊完全失去了作戰能力。蘇軍派出一支冬訓有素,准備充分的西伯利亞部隊,身穿白衣,手持白色武器,向敵人猛撲過去。不到數日,德軍損兵折將100餘萬,「台風」戰役徹底失敗。蘇軍的「奇兵」是嚴寒。原來那個蘇軍將領根據氣象綜合預報,得知這年冬天特別嚴寒,溫度低達攝氏零下50℃。
六、在海底五年不死的水手
貨船「科里特魯達」號於1983年6月23日遇難在非洲象牙港外沉沒,14名水手隨船沉入海底,人們都認為他們均已罹難,誰也預料不到,這艘貨船沉沒5年後,1983年3月被救起,船員們均活著。這真是人間第一奇聞。這艘船裝有肉類罐頭和瓶裝食水,使船員在沉船中有水有食物活命,他們被困在船艙內,無法逃生,但有一條管子通出40英尺的水面,一直供給他們空氣,保持了他們不死。他們被救上來時,三分象人,七分象鬼,渾身蒼白,只有一付骨骼,與他們說話,他們都聽不懂,只能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
七、墨西哥大地震中倖存的嬰兒
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發生8.1級強烈地震,死1-2萬人。但有數十個新生嬰兒被從倒塌的樓房和混凝土下搶救出來,其中有兩名嬰兒在幾公斤重的混凝土下層居然忍受了10天之久而保全了性命。這些嬰兒之所以能夠活下來,首先因為嬰兒體內有大量的儲備水份,人在不進食的情況下只要體內有水份,可以維持生命15天以上;其次因為他們身體較小,受到大人們屍體的保護。另外,因為他們仍處於胎兒的狀態,不會象大人們那樣產生無比的恐懼心理而消耗更大的能量。
八、航空事故的預言家
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公司的DC10型噴氣式客機附落在巴黎郊外,機上346人全部死亡,是當時最嚴重的一次事故。令人費解的是,早在半個月前,美國的肖恩·羅並斯已對這次大事故作了詳細預言。2月16日在紐約的實驗會上,肖恩·羅並斯在催眠狀態下說了如下預言:「去倫敦的大型噴氣客機墜落……數百人死亡,無一生存者…發生時間3月或5月…美國外交官夫婦也在遇難者當中……與T字有關(土耳其的字頭)……機種DC10……」預言全部錄了音。因事關重大,吃驚的肖恩和他的朋友於19日拜訪了FBI紐約分局,向航空值班員提供了磁帶,希望引起關注防止事故發生。遺憾的是有關方面不相信這一預言,沒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
九、全球的四大「死亡谷」
在前蘇聯、美國、義大利和印尼,存在著地球上著名的四大「死亡谷」,但其恐怖景象則各不相同。蘇聯堪察加半島克羅諾基山區的「死亡谷」,長達兩公里,寬100米至300米不等,地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不少地方天然硫磺嶙峋露出地面,到處可見到狗熊、狼獾以及其它野獸的屍骨,滿目凄涼。據統計,這個「死亡谷」已吞噬過30條人命。蘇聯科學家曾對這個「死亡谷」進行過多次冒險性考察和探索,但結論仍是眾說紛紜。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相毗連的山中也有一條非常大的「死亡谷」長達225公里,寬約6-26公里不等,面積約1400多平方公里,峽谷兩側懸崖峭壁,地勢十分險惡。據說1949年,美國有一支尋找金礦的勘探隊伍,因迷失方向而涉及其間,幾乎全部喪生。有幾個人脫險爬出,但不久後也都神秘地死去。後來,有些前去探險的人員,也都葬身谷中,至今仍未查出死亡的原因。但科學家卻發現這個地獄般的「死亡谷」,竟是飛禽走獸的「極樂世界」。據調查統計,這個地方繁衍著200多種鳥類,19種蛇類,17種蜴晰,1500多頭野驢。這些動物在那裡生活得悠然自得,逍遙自在。至今,人們也弄不清它為何獨對人類如此兇殘。
十、昆蟲也釀災
1941年,一艘正在波期灣行駛的德國船,突然被一大群蝴蝶包圍了。數不盡的蝴蝶象一大塊厚厚的雲層落到船上,所有的甲板、纜繩,甚至煙囪的周圍,都是蝴蝶。那些沒處棲息,仍然在飛翔的蝴蝶就象大風雪似的在天空中飄浮,船員連呼吸都感到困難,眼睛也難以張開。船長下令開動救火機噴射,也無濟於事,結果船觸礁下沉。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一條開往蘇聯敷德薩港的海輪「化學家澤林斯基」號上。一大群不知從何飛來的蚊子向輪船發起「進攻」,機器房內群蚊亂舞,甲板上的蚊蟲堆積達十多厘米厚。航道上的能見度也因滿天飛舞的蚊子而下降到幾乎等於零。輪船被迫停航,折騰了幾個晝夜,直到天氣變涼,蚊群才「安靜」下來,被船員們用水沖走。
㈦ 土耳其小鎮宣稱發現「外星人」是真是假
土耳其西部烏夏克省艾西梅小鎮的多名居民曾異口同聲地說,在某天清晨的田間道路上,遭遇一個會跳躍升空的異形小人,全身罩在一個頭大腳小的橢圓形銀灰色太空衣里,只露出兩個大眼睛。
盡管居民言之鑿鑿,並有地方首長作證,但有人認為這不過是地方有心人士在觀光季節將屆之際製造噱頭而已。
艾西梅小鎮居民發現異形物的消息傳開後,立即成為當時土耳其所有新聞媒體的報道焦點。官派的烏夏克省長契維克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慎重表示,將發電至美國太空總署及世界各地有名的UFO研究中心,請求派人至艾西梅鎮調查真相。
據當時土耳其NTV電視台引述現場居民的話說,艾西梅鎮所屬納理村的8名村民,在那天清晨7時左右,乘坐拖拉機至煙草田上工時,突然見到前面路的盡頭出現一個奇異的物體,朝著大夥的方向行進,在雙方距離約20米遠的時候,拖拉機意外熄火停住。
受訪的一位40歲居民嘉安說:「大夥下車,朝著它走去,但它突然向後飛跳。高度約2米,我們立刻撿石頭,想打下它,但它飛得更高,約有20米高,然後消失不見。」
據嘉安形容異形物的外形說:「它的身高約60厘米一70厘米,全身罩在一件明亮的灰色衣服里,沒見手臂,橢圓形的大頭,只露出兩個大眼睛,腰前似有一塊黃色腰牌,兩腳短小,呈紅色。」
由於村民傳言沸騰,引起艾西梅鎮長尤瑪茲的關切,親自前往現場查訪。據尤瑪茲接受電視台訪問表示,8名目擊者的口述與繪圖均一致,加以自己對居民的了解,因此對當地出現外星人一事,自己是「深信不疑」。
尤瑪茲同時表示。在此之前,當地居民在田地中己發現多處可疑的煤灰堆,表示有外人人侵,並且在前一天,居民看到一隻大型的鵜鴿鳥突然自高空墜下摔死,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怪異的事。
尤瑪茲隨後又將詳情向烏夏克省長契維克呈報。契維克立即召開安全會議,下令警方、保安部隊及地方駐軍戒備搜尋,並將居民手繪的異形小人圖畫復印,分發全省,要求居民提高警覺。
契維克還在安全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表示,已授權艾西梅鎮長尤瑪茲,將居民發現異物的全部過程,以電子郵件方式通報美國太空總署及世界各地的UF0研究中心,請求派人至艾西梅調查真相。
地外「朋友」對人類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