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土耳其交戰會發生什麼
『壹』 土耳其與俄羅斯有過幾次戰爭都誰贏了
17-19世紀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之間為爭奪高加索、巴爾乾等地進行的系列戰爭,其中重要的有10次。俄土戰爭斷斷續續前後共長達241年,是歐洲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系列。戰爭的結果是俄國擴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漸衰落了。
俄土戰爭的開始,為了爭奪第聶伯河下游地區。1676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戰爭持續5年未能分出勝負,於1681年簽署和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沙皇俄國對第涅伯河左岸地區的統治,俄土戰爭第二次,1683年7月土軍圍困維也納。次年奧地利、波蘭和威尼斯結成反奧斯曼的「神聖同盟」,俄國加盟。戰爭的結局是:亞速和延伸到米烏斯河的亞速海沿岸一帶歸俄國,俄國獲得亞速要塞。
俄土戰爭第三次1710年,土軍北伐收復頓河河口。俄土戰爭爆發。1711年,沙皇彼得一世親征普魯特河,陷入重圍。戰爭以俄國失敗告終,被迫放棄亞速,並需拆毀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俄土戰爭第四次,1735年底克里米亞韃靼人襲擊烏克蘭和高加索成為了戰爭的借口。之後,俄國面臨瑞典入侵的威脅,而盟國奧地利又退出戰爭。
最終戰爭的結果是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最後簽署的巴黎和約使俄羅斯喪失了幾乎歷次對土戰爭的成果,這也是土耳其在對俄作戰中取得的唯一一次勝利。
『貳』 俄羅斯和土爾其的矛盾會引起世界大戰嗎
針對俄羅斯戰機被擊落,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這起事件就像「有人在背後捅了一刀」。
「我們的戰士不惜生命,與恐怖主義作戰,但今天的事件就像是有人在背後捅了一刀,」普京說,「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普京警告,這一事件將為俄土關系帶來「嚴重後果」。
那麼,普京口中的「嚴重後果」會是什麼?俄羅斯與土耳其會不會爆發沖突?
有分析人士認為,土耳其近期俄羅斯盡管在政治層面有些不合,尤其是就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去留,雙方態度迥異。然而,俄羅斯與土耳其間存在著較為穩固的經貿合作,土耳其的能源供應對俄羅斯有長期依賴。因此,這一事件或許會在短期內影響雙方的外交關系,雙方會相互推卸責任,相互指責,但大規模熱沖突的可能性不高,冷處理的希望更大。
在另一個層面,土耳其是北約的一員,也是美國的地區盟友。美聯社稱,先前,無論是北約還是美國,對於土耳其保護領空安全的訴求,都是全力支持。
11月6月,美國方面從英國基地調派了6架F-15戰機前往土耳其,理由是幫助土方維護領空安全。10月,北約方面也曾經表態,警告俄羅斯軍機進入土耳其領空的做法「極度危險」。
土耳其戰機24日擊落俄戰機後,北約表態稱將關注事件進展。法新社報道,土耳其方面要求,北約24日晚將召開緊急會議,由土耳其方面通報相關情況。
有分析人士稱,美國、北約可能會站在土耳其一邊,加入同俄羅斯的口水仗。同樣,冷處理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各方就打擊「伊斯蘭國」以及推進敘利亞和平進程都有攜手的需求。
『叄』 俄國和土耳其之間的錫諾普海戰結果是什麼
錫諾普海戰簡介指出錫諾普是土耳其的重要港口,地理位置是處於君士坦丁堡和巴統運輸航線中間。
11月17日納西莫夫和諾沃什斯基分艦隊匯合,擔心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土耳其及英國和法國艦隊啟航,所以直接發動了對奧斯曼帕夏艦隊的攻擊,但奧斯曼帕夏艦隊數量眾多且能得到交叉火力的保護。趁著霧靄和夜色,納西莫夫艦隊計劃從南向進入海灣,使得土耳其艦隊無法瞭望到後方襲來的俄國艦隊,且納西莫夫艦隊主桅上懸掛的是英國的國旗,土耳其人大多認為是趕來支援的英國艦隊,所以沒有產生任何警惕也就無法進行警戒。
錫諾普海戰簡介記載,在奧斯曼帕夏突然警覺後,對方故弄玄虛的英國國旗也被降下,安德烈旗陡然升起,俄國艦隊趁土耳其士兵混亂時抓住時機展開猛烈齊射,俄國艦隊隨之使用可靠性炸彈猛攻土耳其戰艦。土耳其炮台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中終於反應過來,開始反攻俄國戰艦,但因為濃煙滾滾使得炮台無法發揮瞄準作用,在俄國艦隊不斷調整位置後,東面土耳其炮台有一大半失去作用。在海港內的土耳其戰艦悉數被摧毀後,俄國戰艦以20倍炮火向土耳其的海岸炮台發射,爆炸彈不斷發揮巨大作用,光是彈道的曲射就讓整個炮位都被摧毀。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100多年來,俄國都沒辦法對土耳其進行這樣的炮擊戰,到落日前錫諾普全部炮台都被摧毀或被迫停止射擊。
『肆』 俄羅斯與土耳其曾經打了多年的戰爭,兩者究竟在爭什麼
為的是土地,為的戰略地區。土地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上這么多強大的帝國外擴,為的就是土地。其次就是戰略地區了,歐洲很多地方戰略位置都有著很多的意義,俄羅斯後來打仗也是為了爭奪黑海的利益。
可是土耳其不明白,俄羅斯是多麼渴望土地。可能俄羅斯毛子天生就喜歡大的東西,他們的寵物都是熊,所以他們的土地也要大。於是後來的戰爭,基本上都是俄羅斯挑起了,雙方打打停停,一共打了十次土俄戰爭,勝負雙方都有。土俄戰爭,見證了奧斯曼帝國和沙俄帝國的興衰,見證了歷史,至於土俄雙方,打著打著都打出熟悉感來了,所以現在雙方鬧矛盾是一點都不著急,又不是沒打過。
『伍』 俄羅斯跟土耳其有啥仇為何兩國的戰爭持續了200多年
俄羅斯和土耳其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才會結下仇怨。而且還是在沙俄時期的時候,俄羅斯和土耳其就是仇敵了。當時的奧斯曼帝國打敗了拜占庭帝國之後,繼承拜占庭衣缽的沙俄便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就已經成為了死對頭。而俄羅斯人不僅繼承了拜占庭帝國的名譽和文化,甚至和土耳其之間也是有很大仇怨的,因此兩國之間的戰爭不斷。
2、政治因素俄羅斯和美國的關系並不怎麼好,而土耳其作為北約國的成員,自然是美國利用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來對抗俄羅斯的靶子了。所以在美國人的慫恿和支持下,當時的土耳其便出兵在敘利亞和俄羅斯對抗。而且土耳其還是一個不要命的,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對手,俄羅斯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陸』 如果俄羅斯突然襲擊土耳其,北約會怎麼做
按照北約共同防禦規則,當北約任何一個成員國遭遇襲擊,就意味著襲擊了北約所有國家,所以北約會進行集體反擊,按照這個條約,如果俄羅斯襲擊土耳其,那麼北約就會啟動反擊措施,也會對俄羅斯展開襲擊。
此外在敘利亞,俄羅斯也襲擊過土耳其,並不是公開襲擊,雙方都知道怎麼回事,但是並不會公布出來,由於土耳其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兩個勢力有時會出現在一個地方,俄羅斯獲知消息後,會以空襲敘利亞反對派的名義進行空襲,土耳其出現士兵傷亡,也不會公開,俄羅斯和土耳其也屬於桌子上關系不錯,但是桌子底下,雙方的腳在踢來踢去。
『柒』 俄國土耳其歷史上有什麼恩怨,為什麼發生那麼多次戰爭呢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
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那麼,俄土兩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恩怨,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種水火不容的局面呢?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
真正讓土耳其痛不欲生的,是沙俄歷史上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女沙皇。第五次俄土戰爭爆發後,俄軍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敗土軍,攻入克里木汗國和巴爾干,愛琴海的俄海軍也大獲全勝。
土耳其不得不休戰求和,俄國獲得了第聶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間地區和刻赤海峽,成功打通了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但是葉卡捷琳娜並不滿足。1783年,克里木半島、塔曼島和庫班地區也被俄國強行佔有。至此,俄國得到包括黑海重要港口在內的大片海岸線,成為黑海沿岸國家。國勢日衰的土耳其,只能間接承認了俄羅斯的吞並。
俄國在黑海區域的擴張,和英國的龐大殖民利益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英國希望利用土耳其,控制兩個海峽,遏制俄國與其爭霸。
第十次俄土戰爭時,俄軍一直挺進到離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地方,差點實現彼得大帝的夙願。這次戰爭,不僅土耳其在整個巴爾乾地區的領土被肢解獨立,卡爾斯、阿爾達漢等也落入了俄國手中。
和俄國打了數百年的土耳其,慢慢淪落到牆倒眾人推的境地。1911年發生意土戰爭,1912年發生巴爾干聯盟戰爭。土耳其在巴爾干半島上的廣博領地,僅剩下伊斯坦布爾所在的一小塊東色雷斯。
十月革命後的蘇聯,和土耳其的凱末爾運動一拍即合。兩個世仇國家出現了少有的親密。但二戰後兩國關系再次走入冰點。在冷戰時期,土耳其一直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蘇俄的最前沿陣地。
直到今天,俄羅斯還念念不忘君士坦丁堡和南方出海口的夢想,讓土耳其如芒在背。這對十世之仇的冤家,圍繞各自的政治利益,在敘利亞局勢中,暗地裡仍然摩擦不斷。
『捌』 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吵學生剛接觸時事,看新聞看不太懂啊
因為土耳其把俄羅斯的戰斗機給打下來一架,造成俄羅斯一飛行員被恐怖分子殺害
『玖』 俄羅斯與土耳其這對老冤家,它們有著怎樣的恩怨糾葛呢
就在最近的土耳其航空展上,一架俄羅斯的蘇-35戰機參加了航展。也是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普京的陪同下查看了蘇-57、蘇-35等制先進戰機,作為遭美國拒絕交付的F-35戰斗機的替代方案。同時前段時間網上還爆出了俄羅斯向土耳其出售了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新聞。作為北約組織成員國的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的防空導彈系統先進戰斗機,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俄土這對冤家,現在搭得火熱,原因是各自都需要對方,俄羅斯長期受遭西方國家的打壓,國際活動空間有限,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與俄羅斯保持著火熱的關系,對俄羅斯有著特殊的意義,同時也有利於改善經濟和外交上的被動。而土耳其邊境上的庫爾德問題,土耳其希望得到俄羅斯的支持,而且土耳其更是需要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發展經濟。
『拾』 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十戰之仇是怎樣的
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十戰之仇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十一世殉國,羅馬鷹旗倒下,國祚長達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徹底滅亡。
1469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與拜占庭帝國末代公主索菲亞結婚。伊凡三世正式宣布莫斯科公國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並以拜占庭雙頭鷹為國徽。
第一次俄土戰爭:
為取得黑海的出海口,彼得大帝親政後發動了對土耳其帝國的遠征,在土耳其帝國與克里木汗國的拚死抵抗下,彼得大帝的遠征徒勞無功。
第二次俄土戰爭:
1696年,在吸取第一次遠征的教訓後,彼得大帝發起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二次遠征。本次戰爭,俄國奪取了亞速要塞及附近地區,為向黑海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次俄土戰爭:
1711年,彼得一世率兵親征土耳其,卻陷入土耳其和克里木汗國軍隊的重圍,最終戰爭以俄國放棄亞速要塞而告終。
第四次俄土戰爭:
1735年,俄國大破土耳其帝國,迅速攻佔亞速要塞,但是,在瑞典的威脅下,俄國被迫放棄擴大戰果。
第五次俄土戰爭:
1768年10月6日,土耳其帝國主動對俄國宣戰,此時俄國在女皇葉卡捷琳娜統治下國力強盛。俄國名將魯緬采夫和蘇沃洛夫大破土軍,控制了克里木汗國,奪取了刻赤海峽附近地區。
第六次俄土戰爭:
1787年,土耳其帝國再度對俄國宣戰,依然是俄軍所向披靡。俄國正式吞並克里木汗國,俄國國界向土耳其一方大大推進。
第七次俄土戰爭:
1806年,在拿破崙的支持下,土耳其再次對俄國宣戰。此時俄軍主力要應對拿破崙,只能派出偏師抵抗土耳其。但在巴格拉季昂和庫圖佐夫的指揮下,俄軍偏師擊敗了土耳其,俄國從土耳其手裡獲得比薩拉比亞和西喬治亞。
第八次俄土戰爭:
1828年4月26日,俄國對土耳其宣戰,在俄軍的進攻下,土耳其軍隊依然不堪一擊。依然西方列強的干涉,土耳其與俄國求和、避免了亡國的命運。
第九次俄土戰爭:
為控制黑海、吞並土耳其,俄國挑起戰爭。1854年,為避免俄國全面吞並土耳其,英法介入戰爭、全力支持土耳其。在英法的打擊下,俄軍慘敗,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殺,俄國被迫簽訂城下之盟。
第十次俄土戰爭:
1877年4月24日,俄國以支持塞爾維亞、黑山為名義,再度向土耳其宣戰。腐朽的土耳其軍隊無力抵抗俄軍,只能依靠英國與奧匈帝國的干涉而苟延殘喘。在將巴爾干半島變成勢力范圍後,俄國見好就收,與土耳其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