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摔跤為什麼要把手

土耳其摔跤為什麼要把手

發布時間: 2022-07-31 21:09:14

① 那些摔交,柔道的在倒地時為什麼要用手拍地

我是武警,我們都要練摔擒,這是摔擒的一個部分,倒功的前倒,正確的動作可以減少身體倒地的傷害,長期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不過一般剛練的人摔個幾次就不行了,肘部會腫的老大,吃飯拿不動筷子,起床全身其痛,建議你一個人別學。我可以教你些散打套路:
個人以為,格鬥技術包括五個原則:

1、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2、以最大的力量攻擊敵人最脆弱的位置;

3、在攻擊敵人並使其失去身體平衡的同時,必須盡量保證自身的平衡;

4、善於藉助敵人的動作增強自己的攻擊力量,也就是傳統武術中的『四兩撥千斤』;

5

、在准確掌握每個格鬥基本動作的前提下,通過鍛煉、對練甚至實戰,不斷提高攻擊動作的速度、准確和力量!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二)

在這里首先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攻擊敵人!

1、在進行徒手格鬥時,自己的生命隨時處於危險之中,因此,應當運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制服敵人,總之就是什麼招管用就用什麼招,千萬別不好意思啊!

常見的招數有朝對手臉上扔沙土,用身邊可以找到的東西(以戰場上為例)比如挖戰壕的工兵鍬,構築工事的鋼筋、隨身的鋼盔、皮帶等等等等打擊對手!(如果在大街上那就用傳統的十八般兵器好啦~比如斗毆兵器譜上的第一利器——板磚,還有折疊凳西瓜刀高跟鞋啤酒瓶子等等等等)

如果運氣實在不好,找不到任何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屁股後面一摸,假裝掏出個飛刀暗器什麼的向對手投擲,使對手退縮或閃避、遮擋,如對手出現上述動作,可利用其迷盲之際向其迅猛攻擊,並將其置於死地!

2、如果真的什麼武器都找不到,則應該運用你自身的武器了!

比如:

手掌外側——手指緊緊並攏伸直,使手掌外側盡量堅硬;拇指緊貼食指。這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任何一個受過訓練的軍人都懂得的招式,稍加訓練,找准打擊位置,手掌的打擊效果並不亞於一根木棍,至少可以至敵傷殘!

小拳——一般成年人的拳頭打擊面大概是50平方厘米左右,但如果在握拳時,以拇指緊扣食指將手綳緊,腕關節保持挺直以手指第二關節構成打擊面,用尖銳的拳刃攻擊敵人,其著力更好!通常一個成年人的小拳打擊接觸面大概是11平方厘米,壓力壓強作用力什麼的不用我多說了吧?

拳尖——也就是傳統無數中的鳳眼拳的改版,主要用來攻擊敵人的全身比較軟弱、容易受傷的部位。握拳時,彎曲中指的第二關節,相臨兩個手指的第二節固定住中指兩側;拇指的末端緊扣中指的指甲(一定要扣緊,要不很容易傷到手指),腕關節保持挺直,然後你看對手哪脆弱就往哪敲吧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三)

實拳——只要用力抓緊手掌就可以啦!但打法上的差異就多了,直線攻擊和側擺勾拳之類的就不在此贅述了,但大部分人都只習慣用拳頭的正面、側面攻擊,其實用拳頭小指外側好象使用破冰錐那樣錘擊也相當有效的,尤其是反手攻擊太陽穴,馬上可以讓敵人斃命,至少也讓對手暈乎半天

掌後部——也就是掌跟啦!一般的動作是手指微曲,手掌後仰,盡量保證掌後部的堅硬,用掌後部攻擊敵人,往往比拳頭更有效果:彎曲的手指可以挖敵人的眼睛,要不就乾脆從上到下逮著什麼是什麼一路猛抓下來!這種方法尤其適合身材不是很高大的人使用,試想一下,當一個身高165厘米的人攻擊一個180厘米的對手,在近身後用掌後部攻擊對手下巴,然後從眼睛一路抓下來恐怖啊

有一雙上好的皮靴其實就擁有了一件犀利的武器——個人認為用皮靴的內、外側蹬踹比用靴尖踢更有效果,因為蹬踹的接觸面比較大,用意攻擊敵人的手部位較小和突出外露的骨骼最為合適,而靴尖的攻擊往往只針對小腿的骨骼才能顯出良好的攻擊效果。

當然啦,膝蓋、手肘、肩膀甚至頭部的頂撞攻擊也相當有效,尤其是個子不高的人,利用近身攻擊的瞬間以較短的發力過程搶先攻擊,往往能戰勝比自己高大的對手。

在這里還說個缺德招式啊——如果您使用的是某種牙好胃口就好吃啥啥香的牙膏,那麼恭喜您咯!近身格鬥、尤其是貼身纏斗的過程中,只要有一秒鍾時間發揮你的生存本能,就有可能改變格鬥的結局。當你的門牙狠狠地咬在對手的頸動脈或喉結上的時候,估計你還沒怎麼使勁,對手已經給嚇軟了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四)

好了,現在聊聊用最大的力量攻擊敵人最脆弱的地方和如何保持格鬥中的身體平衡。

用最大的力量攻擊敵人最脆弱的地方,這個原則不但適用於格鬥,也同樣適用於作戰。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無論面對多麼強大的敵人,對手總有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也一定有疏於防範的漏洞。

根據實際情況,用最大的力量攻擊主動攻擊敵人最脆弱的地方,可以取得速戰速勝的效果!積極進攻是徒手格鬥的關鍵所在,因為只有積極進攻才有可能制服甚至殺死對手!

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使敵人失去平衡,是格鬥中克敵制勝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在戰場還是在街頭,在遇到敵人後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迅速調整成防守姿勢,首先保護好自己才能K別人嘛~~

一般的防衛姿勢有很多,這里就說一種比較簡單實用的姿勢吧!(別告訴我你是黃飛鴻的徒弟啊~那姿勢打死我都不用,太費勁了!)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左腳跟與右腳尖基本在同一個直線上,上身微微前傾,雙膝稍微彎曲,注意一定不能讓雙腿僵化啊!

雙手成立掌,至少左手要保持立掌,這樣方便撥擋對手的攻擊,距離自己的臉部大概十五厘米,掌外側向前,側身面對敵人。這姿勢有點象拳擊的姿勢,但平衡效應比較好,在與對手接觸前,這個姿勢可以最大限度保持自己的平衡。

在與對手進行搏鬥時,記得按照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重心,腳掌稍微向外斜擺以保持自己的平衡!當然,如果你自認為嗓子不錯比得上張學友那記得用吼叫來亂敵精神啊~~(還記得武俠電影里出招前那些高手哈哈嘿嘿的沒完沒了的吧)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五)

格鬥中利用敵人的沖力,保證自己的准確和速度都相當重要!

沖撞攻擊通常出現在一些身材高大,體魄強健的對手身上,尤其是某些國家的打法中經常出現腰間發力的抱摔,肩頭發力的扛摔和頂摔,這些打法的前奏就是沖撞!

針對亞洲(那雜種國家不算啊!)人均身高比歐美國家人均身高低十五CM左右的現實,對於進攻中出現的沖撞只有採取利用、閃避為主的打法,要不就太(別人我不知道,我是不去找那個不痛快,幾年前和個俄羅斯軍爺友誼比賽了一把,被那傢伙的肩頭側撞掃了一下,我肋骨疼了一星期,喘氣都疼啊!)

善於利用敵人的沖力也是格鬥的另一個原則。毛主席說得好,要在戰

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啊!在格鬥發生的時候,應該永遠假設對手比你強大N倍,盡量不要馬上與對手進行體力消耗上的較量。

利用對手的沖力和體力將對手制服,比如說看見對手沖過來,在調整好自己的姿勢的同時往側面橫跨一大步,迅速閃過對手的攻擊或撞擊,順便把對手絆倒等等等等

在與敵人格鬥的時候,絕對沒有任何時間讓你考慮該用什麼招式!也沒有任何時間讓你耍帥擺POSS之類的,任何格鬥動作都必須成為人的本能一般流暢的出現才能起到效果!

在訓練格鬥的時候,從掌握格鬥的基本要領開始,必須盡量加快自己的動作,一招一式都要准確無誤,再通過不斷地鍛煉、對練和積累實戰經驗來提高動作速度!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六)

尋找正確的攻擊目標是一個格鬥者的必修科目,格鬥是人與人之間的殊死爭斗,格鬥對象的弱點也就是自己的弱點,下面列出的這些人體上的位置基本上是人體最脆弱、最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大家看看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啊!

人體在格鬥中劃分為三大部分:頭和頸部、軀干、四肢。其各個部分的要害部位有:

頭和頸部:耳、太陽穴、眼睛、鼻樑、上唇、下巴、喉結、咽喉、頸側、頸背。

軀干:鎖骨、腋窩、太陽神經叢、腹部、襠部、肋部、腰部、脊椎。

四肢:手指、手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膝關節、腳腕關節、腳背。

在格鬥中只要攻擊這些要害部位,至少可以使人受傷,嚴重一點的就所以最好別找個沒訓練過的嘗試啊,那會死人D!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七)

在人體的重要部位,只要輕輕地壓迫或攻擊,就有可能使人至傷,致死!所以嘛~~~~呵呵,萬一有兄弟願意照著練練那千萬記住啊!動作一定要由慢到快,由輕到重,通過訓練和適應逐漸加大攻擊的力量,千萬別把你的對練玩死了啊那是要賠錢D!

先說說頭部和頸部上的一些重要位置的攻擊!

1、耳:一般的打法就是傳統武術中的雙風貫耳,最好是從後面攻擊!兩手保持杯狀,同時排擊敵人的雙耳,尤其要記得用比較堅硬的掌根發力,效果更好!

一般來說吧,被一個成年男人來這么一下子,輕則會擊穿敵人的兒膜,使其神經受到沖擊,或者是耳內出血,重一點嘛那就是腦震盪,要不就OVER了!

2、太陽穴:為什麼太陽穴是每個格鬥者的首選目標之一呢?太陽穴部位的骨質脆弱,還有一條動脈和大量的神經叢集中在皮下,稍加打擊,最少就是個中度腦震盪,重一點的攻擊就只有一個後果了(我親眼看見一個身高不到160CM的女人,用菜籃子打一個身高至少178以上的傢伙,一擊斃命!那男人是個城管,天天早上去菜市場沒收人家東西,他家裡的塑料臉盆都一千多個了)

3、眼睛:傳統武術中的雙龍戲珠大家應該知道吧?是用食指和中指成V字形刺入敵人的雙眼,手指和手腕要挺直!但是一般沒有受過訓練的都玩不好這招,一是對手不會站著不動讓你瞄準,二是發力的過程中產生偏差,搞不好想插眼睛的反倒捅進人家鼻孔了

這里說一種安全系數高,成功率大的方法啊,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關節在近戰的時候,尤其是貼身纏斗的時候,猛戳對手眼窩,這樣的打法攻擊距離短,發力過程也短,容易擊中目標!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八)

接著上一章的說說啊~

1、鼻子:只要是打過架的都知道鼻子上挨一下的後果吧?但一般的兄弟都習慣正面攻擊,那樣看起來效果不錯,但本人以為,從側向攻擊,尤其是用掌或拳頭橫擊鼻樑效果更好,至少是個暫時失明!

要是用的力度夠大,還可以將鼻樑骨的碎片嵌入敵人腦部,做到一擊斃命!如果已經是貼身纏斗的局面了,那試試用掌後部從下至上頂擊,只要擊中了那就熱鬧咯~~~~~你可以在一分鍾內看到不同顏色的人體分泌物!

2、上唇:估計知道打上唇的人不多。上唇是鼻軟骨與硬骨的連接處,這里的神經很靠近皮層,是臉的要害部位之一!可以用角度稍微向上的手掌外側或小拳猛擊敵人上唇,就算是輕輕地來一下子,那疼痛的感覺啊我是疼得當時就暈乎了,腿都打顫!

3、下巴:用掌後部的攻擊比用拳頭來得安全有效!用拳頭攻擊有可能傷到自己的手指,而且發力時間比較長,對手會有防備D!

4、喉結:提倡的攻擊方式是用掌外側攻擊喉結,但在這里與大家交流一下啊~個人認為用小拳攻擊效果也不錯D,還有種打法是將右手八字張開,就象是要抓住對手脖子一樣猛地撞過去,呵呵~~我試過最好的效果是我的對練狂吐了十分鍾,一個下午喘氣都帶血腥味!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九)

在這里說明啊,凡是有興趣照著這些動作操練的兄弟,千萬別隨便找個人就試!萬一出現什麼不良後果可就違背了我交流探討的初衷了,再次感謝那些關心我的朋友,是你們給我提了個醒!

1、咽喉:知道具體位置吧?就是脖子下面的那個窩窩!一般的方法就是戳擊,用一到兩個手指挺直,迅速地戳擊咽喉下部的凹處。效果很明顯,至少可以讓對手感到劇痛,嚴重點的會窒息、咳嗽,再嚴重點~如果戳破了咽喉皮層,那

2:頸外側:自己把手放在脖子兩側感覺一下,找到那兩條血管沒有?用手掌外側猛然砍擊對手的頸外側(要是沒找著血管的我說明一下、就是耳朵下面略微靠前的地方),可以馬上使對手失去知覺。這方法無論用正手或反手都可以,不必拘泥於自己的站位或一定用右手,這么打一下,對手將因為頸動脈、頸靜脈和迷走神經受到打擊而昏迷,但是不至於馬上斃命,用於純粹的防衛比較合適。

3、頸後部:用手掌外側和拳頭外側猛擊對手的頸後部,一般的效果是一擊必殺!當對手低頭向前或沒有用手保護其上部的時候,通常用這樣的方法。這種打法最普遍的出現是在二戰的歐洲戰場,通常用來襲擊敵方的哨兵,有時候也用來搶啊~大家知道了吧?

腦袋上的一些位置就先說到這里,有遺漏的或失誤的地方,請大家不吝賜教,我等著各位高手的板磚啊~不過我說過的位置就不要打了,會死人~~~~~~~D!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

—— 腦袋和脖子都說完了,該輪到軀幹了!

人體的構造很奇特,所有的骨骼都有支撐人體重量,保護內部器官的作用,就象是一套鎧甲!但再好的鎧甲也有空隙可鑽,現在說說軀幹上薄弱的地方。

1、鎖骨:打這位置有個身高限制,萬一你的對手比你高大半個頭就不用想了,估計你的攻擊沒什麼效果,除非他坐著蹲著什麼的。用手掌外側向下用力直砍對手的鎖骨位置,可以打斷對方的鎖骨,馬上達到使對方癱瘓的效果,最少也可以讓對方的胳膊抬不起來!在這里我說說切身體會啊,如果身高懸殊太大,可以用肘關節攻擊,效果更好。

2、腋窩:腋窩皮下有一條粗大的神經,打擊腋窩可以讓對手感到劇痛並導致局部癱瘓,好象在傳統武術中那地方叫『血藏』,一般是不允許隨便攻擊的。這種方法適合在對手倒地的時候用靴尖攻擊,讓對手進一步失去反抗能力!

3、太陽神經叢:這地方就是心窩,傳統武術中的『黑虎掏心』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針對太陽神經叢來的!打擊這個部位,一般提倡用尖拳猛戳,用尖拳攻擊太陽神經叢這樣的小目標比較有穿透力,比用拳頭或手掌更有效果!

對太陽神經叢的任何有穿透力的攻擊,都可以讓對手感到劇痛,或向前趔趄,或乾脆就地癱倒;猛烈的打擊,也可以起到一擊必殺的作用!

4、腹部:這個位置適合用小拳攻擊,也就是拳棱。一般對腹部的攻擊都是其他攻擊的前提輔助動作,如果在遭受攻擊後對手屈身向前,則可以用膝蓋撞擊其臉部,或用手掌猛擊其頸後部!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一)

1、襠部:這個就不用我詳細說了吧?大家都是男人,還是留點餘地比較好,萬一造出個太監來了就影響人家家庭幸福生活美滿了

2、肋部:正面或後面攻擊肋部都可以產生比較好的效果,但本人的意見還是提倡攻擊對手的右肋,因為肝臟的位置在右策肋部下方,在右邊肋部的攻擊可以導致肝臟的嚴重損傷!

對肋部的攻擊,手掌外側、拳外側、折疊的第二指關節、腳後跟和膝蓋都可以攻擊,效果差異不大。

3、腰子:學名好象叫腎吧?腎部皮層下面有一些從脊椎骨分支的大神經,打擊這個部位,可以使對手的腰子損傷,並引起嚴重的神經震動,至少要上醫院里躺上好幾天。

打擊的時候,拳外側、折疊的第二指關節、膝蓋和靴尖都可以,效果比較相近!

4、脊椎:脊椎裡面的東西是脊髓,打擊脊椎,可以導致對手的脊椎關節脫位,輕的癱瘓,重的當場掛掉!其中用膝、肘、腳跟或腳尖的攻擊效果比較好,建議攻擊對手腰帶上方7到9厘米的地方,這個位置比較薄弱!

總的來說,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而在進攻前確保自身安全也是很有必要的,武俠小說里那種以命搏命的打法最終結局就是同歸於盡,絕不是格鬥的中心!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二)

在格鬥中,一般最危險的就是對方的手臂攻擊,但最常見的也是針對對方的手臂進行攻擊!

首先說說指關節的攻擊,以敵人從後方抱腰攻擊為例,當對手從後面抱住自己腰部時,以一隻手抓住對手的一隻手指,另一隻手則必須緊緊抓住對手的手腕,在將對手手腕用力向下拉的同時,將其手指作反關節別壓,然後就會聽到一聲清脆的骨折和對手發自肺腑的吶喊

手腕關節的攻擊也是比較常見的攻擊方式,將對手的手腕向任何方向用力折別,都會讓對手產生劇痛,一般的方式是將雙手的拇指置於對手的掌背,將對手的手腕向前臂方向折別成直角,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快讓對手喪失攻擊能力!

在中國武術中,用以折別關節的方式數不勝數,都具有較強的攻擊效果,但關鍵在於熟練地掌握格鬥技巧並熟悉人體結構,才能達到一擊制敵、一擊必殺的目的,因此,長期的鍛煉和不斷地實踐(一定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啊!!!)才是掌握格鬥技巧的關鍵所在!

感謝言言大大的指教,感謝各位高手的指點,有任何謬誤和錯失,請馬上在書評區指出,本人不勝感激!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三)

摔打在格鬥技巧中佔有比較大的比重,在徒手格鬥中,有時候需要將對手摔倒後才能有效地攻擊其要害部位,常見的摔打方法有「臀部頂摔、臀部轉動頂摔、過肩扛摔、過頭摔、絆腿摔、由後摔等等等等。

本人以為,在摔打的練習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幾點有:

1、速度是摔打制敵的首要因素,但在訓練中應該首先注重動作的精確,只要完全掌握了這些動作,速度就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來得到提高!

2、在摔打過程中,一般首先不強調在對方反抗的狀況下進行練習,彼此間只要注意倒地時的姿勢就可以了,讓對練配合自己准確地完成摔打的動作!

在傳統武術中,個人以為摔交就是格鬥中摔打的鼻祖,格鬥中的摔打幾乎全是摔交中演變出來的動作,在這里希望懂得摔交的朋友不吝賜教,謝謝謝謝!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四)

先說說臀部頂摔,一般在臀部頂摔開始時,首先面向對手成防守姿勢,左腳置於對手左腳內側前,同時以左手掌後部猛力頂擊對手右肩並揪住或抓住其衣服,以首先讓對手失去平衡為主要目的!

以左腳為軸心向左轉動180度,同時以右臂摟住對手腰部,雙臂猛然發力前拉,將對手拉至己方右臀部,使其離地懸空,在完成這個動作的時候應盡量保持雙膝彎曲,這樣效果更好!

迅速伸直雙腿,用臀部猛頂敵腰部!與此同時,向前彎腰並用雙手往前往下猛拉將敵摔倒在地。就是以臀部為支撐點,將敵頂在右臀部上(一定記住啊~不是腿外側哦!)!

最後將敵摔倒在地成左側倒姿勢,爾後攻擊敵要害部位。整個動作要盡量保持自身的平衡,尤其是在轉體的時候,切記要把握好用力的方向的力度,要不自己就一起倒了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五)

臀部轉動頂摔和臀部頂摔的差別比較大,一定要注意不要搞混淆了!

開始時面向敵人成防守姿勢,比臀部頂摔距敵稍微近一些;左腿向前跨一大步,置於敵後右腳外側幾厘米的地方,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左腳;與此同時,左手猛擊敵右臀上部並牢牢抓住這個部位,此一擊可使敵失去平衡而後仰!

右腳繞敵跨步置於其身後,同時右臀抱住敵腰部;臀部盡量向右擠轉,與敵屁股相對,將敵拉向已之右臀部使其懸空;然後以左肘夾住敵右臀。

伸直雙腿,以右臀部為支撐點將敵猛地摔在地上。務必記住,應將敵置於右臀部,而非右腿外側;始終挽抓敵右臀;將敵摔倒成左側倒姿勢。格鬥中,這種打法可以置於敵於昏迷狀態並可任意打擊其要害部位。

這里多說兩句啊~這種打法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力度掌握,萬一在摔打過程中出現力量不到位的狀況,那就有可能受制於人,所以最好是玩得熟練了再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六)

過肩扛摔,在傳統摔交里好象叫背包吧?(不一定對哦)

開始時面向敵人成防守姿勢。這個開始動作及步法與右臀部頂摔的技巧相同。左腳置於敵左腳的前內側。與此同時,以左掌後部狠擊敵右肩並牢牢抓揪其衣服。

以左腿為軸向左轉體180度,並在轉體之時始終以右臀護住頭,頸部位。靠近敵人,並以右手抓揪其右肩,然後用雙手牢牢揪住此處;在完成轉體的同時,將敵前拉並將其腰部置於臀部處;右腳位於敵右腳之前並稍靠外側,臀肘緊靠自己的身體,兩膝彎曲。

雙腿伸直,彎腰,兩手往前下猛拉,一下子將敵扛上肩,並將其仰摔在地。

過頭摔(好象又叫滾摔吧?)

應用這種扛摔方法的時侯應該充分藉助敵人的沖力。開始時以防守姿勢面對敵人,距敵約五至六步;當敵沖來時,即已雙手抓揪其衣領,迅速抬腿(左、右腿都可以,反正怎麼順腿怎麼來),以腳掌牢牢蹬住其腹部。

雙手始終牢牢抓住敵衣領,腳掌牢牢蹬住敵腹部;藉助敵人沖力,用力猛拉敵人並以腳將其蹬懸空;同時,趁勢後坐,待臀部著地成坐地姿勢時,繼續向後翻滾,直到背部和肩部著地。

手抓牢不放,弓背,雙臀回拉,雙肩著地以腳猛蹬敵腹部,將其彈向空中。敵摔下成後倒姿勢。

雙手牢牢抓住敵衣領,使自己完成後翻動作,並騎坐在敵胸部之上。

作品相關 格鬥技巧探討(十七)

絆腿摔(嘿嘿~估計大家小時候沒少用這招吧!不過我小時侯巨胖,基本上是擺出個駕架勢,然後乾脆利落地被別人摔在地上)

開始時面對敵人成防守姿勢,然後左腳跨出置於敵右腳外側,迅速以雙手掌跟猛力擊敵雙肩並抓住其衣服。這種方法可以使敵失去平衡而後仰。

身體前移,重心置於左腳,兩手始終抓住敵肩部;在轉移身體重心的同時,右腿向前成弧形,在自己的左腿和敵右腿之間擺動。

以抬起的右腿猛然向下後方擺動,以小腿部猛力擊敵小腿;在擊中其右腿的同時,猛推敵肩部,將其摔倒在地;接著猛擊敵要害部位。

(個人推薦部位是肋骨,還有就是啊~呵呵~知道了吧?)

由後摔

開始時為防守姿勢,站於敵背後,面向其背部;然後左腳向敵跨步置於其左腳稍後處,同時雙手迅速舉起,手掌向下,至敵雙肩上方處。

用腳踹敵膝窩,同時以雙手猛力打抓敵雙肩並向右後拉,使敵失去平衡仰摔在地,當敵倒地後,馬上以膝頂撞其頭頸部位,可以使敵人瞬間失去知覺,然後就看個人愛好作第二次攻擊了!

② 土耳其摔跤的介紹

土耳其摔跤(土耳其語:yağlı güreş),又稱油脂摔跤或橄欖油摔跤,是土耳其當地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每年舉辦一次。這項運動因參賽者在比賽中赤裸上身和腳,只穿一條緊身皮褲,全身上下包括皮褲都要塗滿橄欖油而得名。

③ 自由式摔跤動作3種名稱

18世紀末,另一種更加自由的摔跤形式風靡了整個英國和美國。這種自由式摔跤,被稱為「想抓哪就抓哪」的運動,而且在這兩個國家裡成為了人們在集市和節日里常見的節目,甚至成為流行的娛樂職業。 又稱自由式角力。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比賽時可以手足並用,可以抱頭、頸、軀干、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1904年,在聖路易第3屆奧運會上,增添了一項摔跤項目,名為「自由式摔跤」。自由式摔跤允許選手用腿來壓迫、挑起和絆倒對手,也允許扭抱對手腰部以上或腰部以下的部位。在最初的比賽中,選手們不分級別都在一起參加比賽,這樣體重較重的就佔有一定優勢,比賽中經常出現大塊頭輕松戰勝體重較輕的選手的場面,比賽呈現一邊倒的局面。此後,摔跤比賽開始按體重分級別進行。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設男子自由式54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6公斤、85公斤、97公斤、130公斤級;古典式54公斤、58公斤、63公斤、69公斤、76公斤、85公斤、97公斤、130公斤級16個項目,共32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其中古典式、自由式各160人。 雖然可以使用腿進攻,但不可以使用剪刀腿。
[編輯本段]【自由式摔跤概述】
與希臘羅馬式摔跤近似。從站立開始,可以握抱頭頸、軀干、上下肢,可以用腿使絆,但不許抓摔跤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直至將對方摔到兩肩著地為止。 自由式摔跤於 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歐美各國興起,最後在英國定型。從1904年的第 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自由式摔跤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1950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決定舉行世界希臘羅馬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冠軍賽或錦標賽。美國的自由式摔跤有優良的傳統,其特點是力量大、耐力好。土耳其的自由式摔跤具有民族傳統,多以體力好取勝。蘇聯、保加利亞運動員技術精湛。伊朗、日本、蒙古、朝鮮等國的運動員動作靈活、技巧性強。 自由式摔跤技術除了包括希臘羅馬式摔跤技術外,還有用手臂握抱對方下肢的動作和用腿使絆的方法。站立摔時,抱住對方一腿或兩腿,把對方摔倒的方法是現代自由式摔跤站立技術的主要攻守方法。握抱對方的頭頸、軀干或四肢後,用腿腳勾絆對方腿腳的摔法很多,例如握臂抱腿里勾。還有在跪撐中手腳並用的騎纏,是應用最多的、威脅性最大的進攻方法。 過去比賽不分級別,自1904年第 3屆奧運會自由式摔跤比賽開始,按體重分級。現在不僅按體重分級,而且還按年齡分組:兒童組(13~14歲)和少年組(15~16歲)分為13級,青少年組(17~18歲),青年組(17~20歲)和成人組(19歲和19歲以上)分為10級。青年組和成人組的體重級別是48公斤級、52公斤級、57公斤級、62公斤級、68公斤級、74公斤級、82公斤級、90公斤級、100公斤級、100公斤以上級。 1920年,在比利時舉行的第 7屆奧運會上,開始有比賽時間的限制。現在一場比賽分兩局,每局 3分鍾,兩局之間休息1分鍾。少年和兒童組每局2分鍾。 正式比賽在不超過 110厘米高的台上進行。台上鋪有12米×12米的海綿墊子,墊厚 8~10厘米。墊子中央畫出直徑 7米的圓圈為比賽區,比賽區的中心畫有直徑1米的紅色圓圈,在比賽區外有1米寬的紅色消極區。在消極區外有 1.5米的保護區。運動員穿紅色或藍色的摔跤服及高腰軟底的摔跤鞋。 每場比賽有 3名裁判員,場上裁判員身穿白色服裝,左臂戴紅袖章,右臂戴藍袖章,在場上執行裁判任務,並評定分數和宣布勝負。側面裁判員及裁判長分別坐於台上相對的兩側,負責評定和記錄分數。 比賽時,一方運動員使對方的兩個肩胛骨同時著地,並有明顯的停頓時間(1秒鍾),即判為獲得兩肩著地的勝利,該場比賽就此結束。如果比賽沒有出現「兩肩著地」,則根據雙方運動員使用的進攻方法評定分數,得分多者為勝,每個進攻方法根據其質量和效果可以評為1分、2分或4分。 運動員為了逃避戰斗,只防守不進攻,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謂之「消極」。站立摔時,運動員踏入消極區,要自動退回比賽區,否則判為「消極」。比賽雙方一隻腳踏入保護區,應立即中止比賽。運動員表現消極時,裁判員應提醒。如果提醒無效、繼續消極,則罰跪撐(消極運動員做跪撐,另一名運動員做進攻姿勢,但兩手掌要張開平放在下邊運動員的背上,待裁判員鳴笛後,雙方均可進攻或反攻)。如果仍消極,則令其起立,如果再消極則取消其該場比賽資格。 比賽時,不許擊打對方,不許用手、肘、膝、頭撞擊或用腳蹬踹對方,也不許抓衣服或揪頭發,不許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不許使用反關節動作。 比賽分為預賽和決賽。預賽按抽簽排列順序,單號為A組、雙號為B組,每輪的小號同最近的大號比賽,輸兩場即被淘汰。小組名次按獲得場次分多少而定。每組前3名參加決賽:每組第1名爭奪決賽1、2名,以此類推。

④ 土耳其摔跤的土耳其摔跤 -簡介

「土耳其摔跤」比賽是土耳其僅次於奧運會的古老體壇盛事,每年在柯爾珀納爾舉辦一次。至2013年,土耳其橄欖油摔跤比賽已經舉辦了652屆,這項賽事已經成為土耳其人的節日,深受土耳其人民的喜愛,在土耳其人看來,比取勝更重要的是賽場上的禮儀和選手之間的互相尊重。時逢比賽,數以千計來自土耳其甚至是歐洲各國的摔跤愛好者慕名而來,或參賽,或觀看。

⑤ 土耳其摔跤為什麼會把手伸進褲子里

有橄欖油,太滑,這樣可以固定手位吃上勁

⑥ 土耳其摔跤的土耳其摔跤 -賽事起源

傳說這項賽事是為了紀念兩名勇猛強悍的奧斯曼帝國士兵,他們在經過整整一天的角力後終因體力耗盡而死。此後,兩人被埋葬在柯爾珀納爾。而另一個起源,是相傳在14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為鼓舞軍隊士氣,命令士兵們全身塗滿橄欖油,只穿一條皮褲進行摔跤比賽

⑦ 土耳其雪地摔跤比賽是怎樣的

日前,一場特殊的摔跤比賽在土耳其北部村莊Velikoy上演。比賽中,選手們要頂著嚴寒赤膊上陣,在雪地中一決高下。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大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⑧ 關於摔跤的知識有哪些

是兩個人徒手較量,力求把對方摔倒的一項競技運動。最簡單的摔跤技術產生於原始社會,人們為了生存,在狩獵或在部落沖突中,利用徒手搏鬥,逐漸形成摔跤動作,演變成一項人們喜愛的體育運動。

古埃及和古印度盛行過摔跤活動。摔跤在古希臘已相當普及,是奴隸主訓練青少年的軍事體育項目之一,也是古代奧運會最受歡迎的競技項目。當時很多著名的哲學家、詩人、活動家以及軍隊統帥都是傑出的摔跤手。如大哲學家柏拉圖就是一名摔跤能手。第1次職業摔跤比賽於公元前284年在羅馬舉行。

現代摔跤運動分以下6類:

(1)不許抓握下肢,不許用腿使絆的站立摔跤(摔倒終止)。藏族、維吾爾族、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的摔跤都屬這一類。

(2)可用腿使絆,但不許抓握下肢的站立摔跤。如蒙古族、蘇聯的喬治亞族摔跤。

(3)可抓握下肢,也可用腿使絆的站立摔跤。如中國式摔跤、朝鮮族摔跤和日本的相撲等。

(4)不許抓握下肢,不許用腿使絆的站立和跪撐摔跤(倒下後繼續翻滾角斗)。如希臘、羅馬式摔跤。

(5)可抓握下肢,也可用腿使絆的站立摔跤和跪撐摔跤。如自由式摔跤、土耳其摔跤、古埃及摔跤等。

(6)可抓握下肢,可用腿使絆,可逼迫關節,可勒絞頸部使對方窒息的站立和跪撐摔跤。如柔道、美國自由式摔跤、荷蘭摔跤等。

中國古代摔跤稱「角柢」,又叫「角力」,後來又稱「相撲」或「爭跤」。1958年10月在北京舉行了「全國體育學院自由式、古典式摔跤比賽」。1959年4月在上海第1次舉行了全國自由式、古典式摔跤錦標賽。

⑨ 土耳其摔跤跟國際摔跤(古典式+自由式)有哪些區別

土耳其摔跤,土耳其語:yağlı güreş 是土耳其的一種摔跤運動,在比賽時選手們會全身塗上油脂,所以又被稱為「油脂摔跤」。 它至今已有649年的歷史,據傳說,這項賽事是為了紀念兩名勇猛剽悍的奧斯曼帝國士兵,他們在經過整整一天的角力後終因體力耗盡而死。此後,在兩人被埋葬的柯克珀納爾每年都要舉行類似的摔跤賽。 這項運動因參賽者赤裸上身和腳,只穿一條緊身皮褲,全身上下包括皮褲都要塗滿橄欖油而得名。 橄欖油摔跤比賽的規則十分簡單,只要把對手撂倒,使其雙腳離地,或著將對手舉起了走三步等都算獲勝。

起源和發展
世界最古老的競技項目之一,中國、日本、希臘以及埃及等國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膠的文字記載。公元前708年古代奧運會已有摔跤比賽項目。比賽形式有古典式和自由式兩種,按體重分級別進行比賽。古典式於1896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自由式於1904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僅男子項目。
規則和知識
比賽在每邊長12米的墊上進行,墊的厚度根據使用材料的彈性而定,一般6厘米左右。墊中間直徑9米的圓圈為比賽區。比賽時運動員必須身穿紅色或藍色摔跤服,鞋為平底軟靴。每場比賽兩個回合,每個回合3分鍾,中間休息1分鍾。
古典式摔跤
又稱古典式角力。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盛行摔跤。後國際奧委會認為法國摔跤就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的摔跤,故將法國摔跤命名為希臘羅馬式摔跤。比賽時不許抓衣服、不準用手和腿進攻對方的下肢,只許用手臂抱頭、頸、軀乾和上肢。將對方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自由式摔跤
又稱自由式角力。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美國家。比賽時可以手足並用,可以抱頭、頸、軀干、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後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