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種的是什麼品種的柑橘
⑴ 土耳其盛產什麼水果
這里是世界上主要的阿月渾子(開心果)、葡萄乾和水果蔬菜的產地之一,盛產石榴、葡萄、櫻桃、桃子、李子、柑橘、蘋果、橙子、檸檬、橄欖等
土耳其的氣候類型變化很大,東南部較乾旱,中部安納托利亞高原比較涼爽,夏季長,氣溫高,降雨少;冬季寒冷,寒流帶來了降雪和冷雨,氣候多樣性說明土耳其的農作物品種極為豐富。
果園、麥田和水庫儲有充沛的雨水,葡萄園和去海灘遊玩的人有充足的日照。
(1)土耳其種的是什麼品種的柑橘擴展閱讀: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也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和二十國集團的成員。大體上相當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瀕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東經25°~45°,北緯37°~43°
土耳其的大多數糧食作物可以自給。大部分可耕地用來種植糧食作物,其中小麥和大麥的種植面積最大。經濟作物(棉花和煙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
狹窄海岸地區的低地得到大面積灌溉,生產榛子、無核小葡萄、葡萄乾和水果(包括柑橘、檸檬和甜瓜),也種植蔬菜供應國外市場。
安納托利亞大體上相當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北臨黑海,西臨愛琴海,南瀕地中海,東接亞美尼亞高原。東經25°~45°,北緯37°~43°。
具有集中的耕作地、高達海拔2000至2750米的『托魯斯山脈』(可譯作『金牛座山脈』,Taurusmountains]從中將地中海地區狹窄的沿岸平原跟安納托利亞高原分隔開。肥沃的土壤和溫暖的氣候使致地中海海岸很適合種植柑桔、葡萄、無花果、香蕉、各種蔬菜、大麥、小麥,還有在進行灌溉的地方-稻米和棉花。
⑵ 柑橘是什麼水果
柑橘是柑桔類的一種水果。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較柚、酸橙、甜橙稍強。芸香科柑橘亞科分布在北緯16°~37°之間。是熱帶、亞熱帶常綠果樹,用作經濟栽培的有枳屬、柑橘屬和金柑屬。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屬。
植物學史柑橘,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
中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柑橘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經過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
湖南石門,種植柑橘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里寫下了《桔頌》名篇。據研究,柑橘起源於中國雲貴高原,途經長江而下,傳向淮河以南。長江下游,直到嶺南地區。經過中國人民長期栽培。選擇,柑橘成了人類的珍貴果品。15世紀,葡萄牙人把中國甜橙帶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當地稱為「中國蘋果」。後來,甜橙又傳到拉丁美洲和美國。1821年,英國人來中國採集標本,把金柑帶到了歐洲,1892年,美國從中國引進椪柑,叫「中國蜜桔」。英語把柑和桔總稱「曼達寧」(Mandarin),其原意就是「中國珍貴的柑」。溫州蜜柑,是唐代日本和尚田中間守來中國浙江天台山進香,帶回柑橘種子,在日本鹿兒島、長島栽植,變異選擇而來。柑橘栽培遍及五大洲,而以巴西、美國、中國、日本、西班牙、義大利、摩洛哥、墨西哥、以色列、南非、阿爾及利亞、埃及、希臘、土耳其、阿根廷、印度、澳大利亞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居多。
⑶ 土耳其都有什麼水果
土耳其的水果 石榴最有名,還有葡萄(人類種植葡萄和釀葡萄始於土耳其),盛產櫻桃、桃子、李子、柑橘、蘋果,橙子,檸檬,橄欖還有乾果杏仁
祝生活愉快,望採納,謝謝
⑷ 全世界的橘子種類有多少
美國說,我有2300多,中國道,也有1200多,浙江說有300多,黃岩報告近200個。 這里將部分橘子名稱列一列:
阿巴卡西臍橙
阿波柚柑
阿巴斯窄葉苦橙
酸萊檬
無酸甜橙
足立臍橙
阿達姆檸檬
阿達莫鮑羅斯檸檬[四季性,無核]
阿田和溫州蜜柑
愛知夏蜜柑
相川早生溫州蜜柑
紅蜜柑
紅伏令夏橙
紅甘夏(紅甜*本夏橙)
朱見
秋山臍橙
秋山溫州蜜柑
阿久根文旦 (本田文旦、小藤太文旦)
菲律賓大翼檸檬
阿根廷枳珠心系
阿爾及利亞橘
阿爾及利亞酸橙
阿拉恩西奧百拉多那橙
阿倫尤力克檸檬
奧爾斯派斯橘柚
甜香
天草
增田系甘夏
甘夏(川野*本夏橙,甜*本夏橙)
甘夏滋露蜜(滋露蜜甜*本夏橙)[甘夏枝變]
琥珀甜橙
爪哇酸橘
穴門蜜柑
阿那名蜜柑
安藤柑(卡拉斯蜜柑)
安政柑
安東柑
清江早生(川野早生)溫州蜜柑
青木溫州蜜柑
青島溫州蜜柑
(4)土耳其種的是什麼品種的柑橘擴展閱讀:
橘(英語:Mandarin orange;學名:Citrus reticulata)是芸香科柑橘屬的一種水果。
「橘」(jú)和「桔」(jú)都是現代漢語規範字,然「桔」作橘子一義時,為「橘」的俗寫。在廣東的一些方言中二字同音,「桔」也曾做過「橘」的二簡字。
閩南語稱橘為柑仔。西南官話區的各方言中呼為「柑子」或「柑兒」。
「柑橘」與「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屬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義。
柑和橘都屬於芸香科柑橘屬的寬皮柑橘類,果實外皮肥厚,內藏瓤瓣,由汁泡和種子構成。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果部》中記載:「橘實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於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黃,葉辛而甘。」
一般說來,柑的果形正圓,黃赤色,皮緊紋細不易剝,多汁甘香;橘的果形扁圓,紅或黃色,皮薄而光滑易剝,味微甘酸。
柑和橘雖有區別,但在日常語言中常混用,如廣柑也說廣橘,蜜橘也說蜜柑。
橘子中的維生素A還能夠增強人體在黑暗環境中的視力和治療夜盲症。
橘子不宜食用過量,吃太多會患有胡蘿卜素血症,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若因吃太多橘子造成手掌變黃,只要停吃一段時間,就能讓膚色漸漸恢復正常。
明代張岱季叔張燁芳對橘子情有獨鍾,據載其「性好啖橘,橘熟,堆砌床案間,無非橘者,自刊不給,輒命數僮環立剝之」,吃到手腳都呈現黃色。
⑸ 柑橘新品種啊
雜柑之王:天草。
血橙之王:塔羅科血橙新系等。
碰柑品種
如檸檬等。
⑹ 土耳其可以種植香蕉那
土耳其的水果 石榴最有名,還有葡萄(人類種植葡萄和釀葡萄始於土耳其),盛產櫻桃、桃子、李子、柑橘、蘋果,橙子,檸檬,橄欖還有乾果杏仁
香蕉是日常最常見的水果之一,其種植技術在我國已經相當完善。但是其高產的方式一直是廣大的蕉農的追求,那麼怎麼種植香蕉才能獲得高產呢?就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香蕉高產的技術,讓大家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1、品種選擇
目前我國的香蕉品種有很多種,其側重點各不相同。有些偏向口味、有些偏向結果數量、有些偏向病害抗性,大種高把就是目前比較廣泛種植的一種,其則重點在產量上面,但是其對於自然災害的抗性有些不錯的抵禦能力。大家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當地種植香蕉比較困難的地方,從而選擇相對應的品種,這樣產量方面才能高產。
2、園區管理
品種選好後就是香蕉園的選擇與前期處理了。香蕉本身的副根系分布很淺,主根系卻深入土底,所以焦園一定是選擇在土壤比較肥厚的地方,其次表層的土壤要相對較疏鬆,最佳的選擇莫過淺層為砂壤,下面土層相對緊實的地方。排水灌溉這一塊是必須要方便的就不多說了,將土壤整理成壟狀後要卻保淺層土壤不易積水成窪,不然香蕉會光張葉子不結果的。
3、肥水施放
肥水是保證高產的一個重要方向,種植的全程需要保持薄肥多施的核心。香蕉各個時間段的肥料側重點都不同,鉀肥是香蕉需要最多的,因為翠姆鉀肥能讓香蕉結出來的果實又大又飽滿,但是鉀肥的佔比要在香蕉開始結果後才能慢慢提高肥料佔比。前期的則要以磷肥、氮肥佔比重一些,這樣能讓香蕉有更好的生長空間,這樣後期香蕉的產量自然就會高產了。
4、田間管理
香蕉是一種田間管理需要時間較多的水果,以為其中間要去掉多餘的芽和果穗。香蕉生長的芽過多的話會抑制救過數量,甚至不結果,所以每次出芽後留一個左右即可。果穗也是如此,一株香蕉樹能承載的果樹是有限制的,但是香蕉樹的果穗量往往要極大的超過其承載的限制。這往往也是野外的香蕉很難成熟或者很小很澀的原因,因為母體植株的營養無法供給這么多,導致最後整株樹都浪費了。
香蕉種植很是很注重田間管理的,這樣才能保證其豐收。以上就是保證香蕉高產的一些方法了,打擊種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這些,這些方法能一定程度的保證香蕉的高產。
⑺ 土耳其橙汁為什麼那麼好喝
土耳其種植橙子地理環境好。
土耳其的柑橘類水果產量居世界第8位,土耳其柑橘類的產地位於地中海沿岸地區。
橙子產汁率高,便於大規模生產,價格便宜,口感適宜,營養豐富,尤其富含VC,易吸收。
⑻ 柑橘類果樹的起源和分布
世界柑橘生產的重要種類大都起源於中國。枳屬和金柑屬中重要的種,分別原產中國中部和中南部。柑橘屬種類繁多,原產地分布於亞洲南半部和大洋洲部分地區,而以中國南部和印度支那、西至印度東北部一帶為主。目前栽培區域分布在南、北緯40°之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海拔1000米以下的范圍內;經濟栽培則集中在南、北緯20°~33°之間,現有90多個國家生產柑橘。按產量多少為序,主產國家有巴西、美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印度、以色列、阿根廷、埃及、土耳其、中國、摩洛哥和希臘等。中國柑橘分布於北緯18°~37°之間,包括20個省(自治區);經濟栽培區集中在四川、台灣、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和雲南11個省(自治區)。
⑼ 柑橘類如何分布
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亞科(Auramtioideae)柑橘族(Citreae)柑橘亞族(Citrinae)植物的統稱。其中的真正柑橘果樹組植物,共6屬:澳沙檬屬(Eremocitrus)、澳橘檬屬(Microci-trus)、多蕊橘屬(Clymenia)、枳屬(Poncirus)、金柑屬(Fortunella)、柑橘屬(Citrus),但實際上具重大經濟價值真正供果樹栽培或砧木利用的是後3屬。
起源與分布
柑橘屬、金柑屬和枳屬中,除檸檬、葡萄柚外,大多數種類原產於中國,金沙江、大渡河上游的河谷地帶現在還有野生、半野生的大翼橙、甜橙(見橙)和柚的原始群落。中國古書上有關柑橘的記載,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據《禹貢》記載,公元前3~2世紀長江流域一帶已有橘、柚、枳的栽培。《周禮·冬官考工記》(公元前3世紀):「橘踰淮而北為枳……地氣使然也。」《呂氏春秋》載:「果之美者……江浦之橘,雲夢之柚」的記述。漢代,柑橘栽培已相當普遍,在經濟上也占重要位置。《史記·貨殖列傳》提到蜀漢江陵間種植千樹橘者,其人富與千戶侯等。唐宋時期,柑橘栽培更為發達,出現了大面積的果園。關於柑橘種類和品種、生產管理技術、繁殖技術和採收貯藏等方面,中國很早以前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有較詳細的記載。其中《橘錄》(1178年)一書,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柑橘學專著,較詳盡地描述了27個柑橘品種的特性及其栽培技術。至元、明、清各朝代,柑橘栽培愈益發展,新品種日益增多,有關品種和栽培技術的文獻記載更為廣泛。1952年以後,中國柑橘生產已作為主要項目列入國家農業發展計劃,產量不斷上升;尤以1980年以後發展更快,1988年中國柑橘總面積已達95.5萬公頃,總產256萬噸。
中國原產的枸櫞,約在公元前325年傳到波斯,1世紀波斯人帶到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其他較溫暖的地區,約在14~15世紀時,甜橙傳入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等國,1493年由哥倫布帶到美洲大陸。寬皮柑橘在12世紀以後陸續由中國傳到世界各國,目前世界上主要產區廣泛栽培的大多數品種,都是從中國引至歐洲和美洲的品種中通過選育獲得的。
柑橘的主要商品生產地區是在南、北緯20°以上的亞熱帶地區,分布於世界上的90個國家和地區。1988年全世界柑橘總產量為6739.8萬噸以上,其中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的國家有巴西、美國;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的有日本、西班牙、義大利、中國、墨西哥、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等國。中國的柑橘主要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南,18°N~37°N之間的亞熱帶區域,共有20個省(自治區、市)生產柑橘,主產於四川、廣東、台灣、湖南、浙江、廣西、福建、湖北、江西、貴州、雲南等省(自治區),在江蘇、上海、陝西、甘肅、河南等省(市)小氣候良好的地方,也有栽培和發展。在廣東、福建、台灣3省的大部分地區及雲南南部,年平均溫度為22℃以上的南亞熱帶地區,主要栽培甜橙,椪柑、蕉柑。在浙江、湖南、江西南部,廣西大部及四川盆地和湖北宜昌以西的長江峽谷區,年平均氣溫17~21℃的中亞熱帶地區,主要栽培甜橙、柚、檸檬和寬皮橘;年平均氣溫15~17℃的北亞熱帶地區則主要栽培溫州蜜柑等寬皮柑橘類。
特徵與特性
具刺的喬木或灌木,除枳外均為常綠。復葉,螺旋狀排列於枝梢上。花白色或帶紫色,具芳香。果實為典型的柑果,果皮革質,油泡富含香精油,囊瓣內充滿汁泡。種子具多胚現象,實生時通常無性胚占優勢。種間和屬間均易雜交。一般樹冠較大,豐產。
根
實生樹和砧木苗的根系由種子的胚根及其分枝生長而成,扦插或壓條樹的根為枝條的不定根分生而成。在一般土壤環境下缺乏根毛,由苗根幫助吸收養分。根在一年中有幾次生長高峰,與枝梢生長高峰呈相互消長關系。根群分布的深淺稀密,常因品種、砧木、樹齡、繁殖方法、環境條件和栽培技術等的不同而異。
乾和枝
柑橘地上部包括主幹和樹冠兩大部分。實生樹常較高大,乾性強,層性較明顯,枝梢多直立,樹冠多呈塔形,因而童期長,結果晚;嫁接樹乾性不強,層性也不明顯,主枝分枝角度大,枝梢開張,樹冠多呈圓頭形或扁圓形。樹冠由各級枝幹構成,由主幹分生主枝,依次再分生大側枝、側枝、小側枝和枝組等。一年中可抽發3~4次新梢,按其生長季節可分為春梢、夏梢、秋梢和冬梢,其中春梢和秋梢常是優良的結果母枝。一般由結果母枝的頂端一芽或附近數芽萌發形成結果枝。
芽
柑橘的芽是裸芽,外面無鱗片,為肉質的苞片所包裹。每一苞片的腋部均有一個副芽,因而又構成為復芽。當芽抽生後死亡或人工抹除後,能刺激復芽中的其他芽再萌發。在10℃以上開始萌發抽枝,枝梢停長後頂芽自行脫落,形成自剪。枝梢上部的芽具頂端優勢,當枝梢短截或折斷時,能刺激側芽和處於休眠狀態的隱芽抽發。葉芽和花芽在形態上難於區別,葉芽抽發成營養枝,花芽是由葉芽原始體在一定條件下發育轉變而成。
葉
圍繞枝條呈螺旋狀排列,除枳為三出掌狀復葉外,均是單身復葉,具羽狀網脈。葉身與葉柄連接處具節。葉柄兩側有翼葉,翼葉大小因種類、品種而異。小葉和葉柄之間,葉柄和枝條之間都有脫離區,葉片脫落通常在葉柄基部的脫落區處。葉表面具角質層,布滿油胞,有特殊香味;葉背和葉面均密布氣孔,尤以橙類最多。除少數種類幼葉呈紫色外,均為綠色,一般壽命為1.5~3年,結果枝的葉片壽命為15個月左右。
花
除枸櫞、檸檬等為紫紅色外,均為白色。單花或具花序。因具有明顯的花冠、濃郁的香氣,大量的花粉和花蜜而屬典型的蟲媒花。萼片3~5裂,花瓣多為5,與萼片互生,革質,很厚;雄蕊20~60,花白色。雌蕊常先於雄蕊成熟,在花瓣開放前5~7天即具受精能力;花葯有2個縱裂的室,多在花開放後半小時到2天內開裂散出花粉;正常的花粉呈鮮黃色,授粉後花粉管通過花柱從珠孔進入胚囊,1個雄配子與卵結合成合子胚,另1個同2個極核結合發育成三倍體的胚乳;在合適的環境條件下,授粉後5~7天完成受精。子房3~18室,每室有還珠若干。
果實
由子房發育而成。果實連接果柄部分叫果蒂,與蒂部相對的一端稱為臍部,又稱為果頂。果頂常有花柱脫落後的柱痕。有的品種果頂有圓形印圈,稱為印環。果實由果皮和果肉組成。果皮包括外果皮和中果皮。外果皮又稱色素層,布滿油泡。中果皮稱作白皮層或海綿層;也有少數品種為紅色(如柚的一些品系)或淡黃色(如紅橘)。色素層由子房外壁細胞發育而成,白皮層由子房中壁發育而成。柑橘的果肉相當於果實的內果皮,由瓤囊、汁泡(或稱沙囊)和果心組成。瓤囊由心皮發育而成,汁泡由心室內壁細胞凸起發育而成。汁胞為柑橘果實最重要的食用部分。除少數品種自交不親和外,一般可自花授粉結實,大多數品種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單性結實能力。種子由子房中的胚珠發育而成,形狀、大小、色澤因品種而異;按一粒種子中所含胚數的多少分為單胚型、多胚型和單胚多胚混合型。胚由子葉、胚根、胚芽和胚軸組成,被兩層種皮包圍著,外種皮堅韌而帶革質,內種皮為膜質。發芽時子葉是留在土中(大翼橙除外),在25~28℃條件下發芽最快。
柑橘原產於熱帶、亞熱帶的雨林地區,性喜溫暖潮濕的氣候,對外界環境條件的反應很敏感。祖度是影響柑橘生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絕對最低溫度的高低常成為栽培成敗的關鍵。柑橘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29℃,低於13℃和高於37℃時都會停止生長。商品生產地區要求年平均溫度高於15℃,一月平均氣溫5℃以上,大部分柑橘品種在-5℃以下低溫或冬季氣溫驟然下降時,容易發生凍害。
柑橘的生長季節長,水分對抽梢和果實生長關系極大,均衡供水最有利於生育,但春夏雨水過多常致授粉不良或積水爛根。柑橘是耐陰性較強的植物,其最適光照度為1.2萬~2萬勒克斯(lx),光飽和點為3萬~4萬勒克斯(lx)。日照不足時,著果率低,果實小,著色差,含糖少,枝梢易枯死。花期和幼果期缺乏光照,常加劇生理落果,造成嚴重減產。夏季強光照易灼傷果實,對枝葉稀少的溫州蜜柑尤甚。柑橘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pH5.0~8.5的范圍內都能生長,但以pH5.5~6.5最適宜,在偏鹼的土壤中栽培易出現缺素褪綠症,影響樹勢、產量和品質,尤以枳砧更敏感。在土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力強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壤土、粘壤土中,根系發育好,樹勢強,產量高。在粘重土中,通氣性和排水性均差,根系生長不良,樹勢弱,產量低。
主要種類
柑橘屬包括大部分栽培的柑橘類,在植物分類或果品分類上,意見分歧:日本田中長三郎(Tanaka,T.)認為全世界共有159種(小種分類);美國施文格(Swingle,W.T.1943)認為共有16種(大種分類);中國曾勉(1960)主張把柑橘屬(Citrus)分為5個屬,即大翼橙屬(Papeda)、枸櫞屬(Citrus)、柚屬(Ce-phaiocitrus)、橙屬(Aurantium)及柑橘屬(Sino-citrus Tseng),把柑橘屬再分為柑亞屬(Macroacru-men Tseng)、橘亞屬(Microacrum Tseng)、香橙亞屬(Osmocitrus Tseng)和金橘亞屬(Pseudofortune-na Tseng)。
柑橘屬在經濟栽培上具有主要地位的種如下(採用大種命名法):①枸櫞(Citrus medical.)。又名香櫞。原產中國,在南方各主要柑橘產區,均有栽培。灌木或小喬木。樹冠開張。葉大、厚、長橢圓形,兩端圓,柄上無翼葉,且無節。花為總狀花序,簇生於葉腋,花瓣外側淡紫色,四季開花。果實長橢圓形,表面粗糙而有肋紋,先端有乳狀突起,熟時呈檸檬黃色,皮厚而具芳香;肉酸而苦。種子小,子葉白色,單胚。尚有一變種名佛手(C.medica var.sarcodactylis(Noat)Swingle),果實先端開裂,分散成指狀或捲曲成拳狀。多次開花。產廣東肇慶市,浙江金華,蘇州一帶。②6846檬(Citrus limonia Osbeck)。又名廣東檸檬、楠檬。也有認為是檸檬和柑或橘的自然雜交種。原產中國華南,廣東、廣西、雲南、台灣、福建、貴州、四川等省(自治區)有少量栽種;印度次大陸、印度支那、南洋一帶也有栽種。有兩個品種:紅6846檬,果肉與果皮橙紅色;白6846檬,果肉果皮淺黃色。③檸檬(Citrus limon(L.)Burm.f.)。原產地未明確,中國四川、台灣栽培較多。義大利的西西里、希臘、西班牙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等為主要產區。含檸檬酸3~7%,維生素C豐富,耐貯藏。④綠檬(Citrus aurantifolia(Chrism.)Swingle)。又名萊檬。原產印度尼西亞。中國只在雲南、台灣、廣西有零星栽種。中南美洲尤以墨西哥栽種較多,美國有少量栽種。成熟期最早,5月至6月即可採收。廣東四季開花,但以冬、春最多。果小、球形,有小乳頭狀突起,皮薄、青綠色,不耐寒,易感梢枯病。有甜綠檬和酸綠檬兩類型。主要品種有墨西哥綠檬,果小;Tahitic,果較大,適宜高溫濕潤;Bears,適冷涼乾燥。⑤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為世界上經濟價值最大、栽培面積最多的柑橘類果樹。耐寒性較弱,栽培地域仍受到一定限制。從氣候適應性而論,有的只適於濕潤的亞熱帶地區(太平洋氣候型),也有兩種氣候都適應的,在品種區域化上應加以注意。從果實性狀特點可分為普通甜橙、臍橙、血橙與糖橙。⑥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原產中國。浙江、福建、江蘇、湖南、四川、江西、湖北、廣東均有分布。現已遍布世界各柑橘產區。性狀與甜橙相似。葉柄較長,葉翼較大,萼片有毛,果皮粗厚。酸橙品種頗多,重要的有:中國浙江黃岩的構頭橙(耐寒又耐鹽鹼),浙江、福建、江蘇等省栽培的代代(花香氣特濃),四川綦江的川東枳殼(酸橙),湖南的酸橙(果作葯材);義大利栽培的巴甘檬(Berga-mot)(酸橙與來檬的雜交種),西班牙Seville酸橙,日本夏橙(酸橙與柚的天然雜交種)等。⑦柚(Citrus grandis(L.)Osbeck)。又名文旦、拋。是熱帶亞熱帶的馳名果品。廣東、廣西、福建、湖南、浙江、台灣、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省(自治區)均有栽種。泰國和印尼的柚也很馳名。亞洲以外栽種不多。柚樹冠高大。葉花果均大,嫩梢、新葉、幼果均有茸毛,為其特點。柚的品種較多,果實大小、果形、品質或成熟期等差異較大。較出名的品種,有廣東和廣西的沙田柚,福建坪山柚和文旦柚、琯溪蜜柚和渡尾蜜柚等。化州橘紅是柚的一個雜種,廣東化州特產,廣東高州和廣西合浦等地也有栽培。葉片嫩枝、花瓣及果皮被茸毛,葯用以茸毛濃密者為優。⑧葡萄柚(Citrus para-disii Macf.)。性狀與柚相似,但樹冠較矮小,枝梢較纖細披垂,葉較小。新梢、新葉、幼果均無茸毛。果常成穗狀似葡萄果穗故名。品種較少,主要有:白肉無核馬敘(Marsh Seedless)、紅玉(Ruby)、湯姆遜(Thompson)、鄧肯(Duncan)、星紅玉(Star Ruby)。⑨紅河橙(Citrus hongheensis Y.L.D.L.)。在雲南紅河發現的大翼橙的一個新種。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山地。喬木。單身復葉,葉翼特長,一般為12.5厘米,最長達18厘米,為葉身長度的2~3倍。總狀花序,偶有單花;花蕾紫色,萼片邊緣和表面均被毛。花白色,花徑3~3.5厘米,花絲分離,花柱細長,與子房連接處無關節。果大,橫徑11~12厘米,心室10~13,皮厚1.5~1.9厘米。種子大,單胚。此外雲南還有大翼厚皮橙(Citrus macioptera var.kerrii Swingle)系美拉尼亞大翼橙(Citrus macropter Montr.)的一個變種,葉大,翼葉與葉身等長或略短。⑩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 Swingle)。灌木狀小喬木,枝有尖刺。葉狹長,一般長為寬的4~6倍。葉翼大,與葉身等長或過之。果色黃,扁圓形、圓球形或梨形,先端呈盤狀突起,果面較粗糙,沙囊不發達,幾全為種子所佔據。果作葯用。湖北的宜昌、興山,四川的江津、合川、岳池、綦江、南充、奉節,湖南的懷化、辰溪及雲貴高原等地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均有野生。耐瘠瘦,極耐陰、耐寒,能耐-15℃低溫。⑾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e)。分為柑類(見柑)與橘類(見橘),兩者植物性狀大致相似,其共同特點是果皮寬松易剝,囊瓣易分離,故又稱寬皮柑橘。是中國柑橘類中最重要的樹種,也是亞洲地區重要的柑橘類。耐寒、耐旱、耐熱性比橙類強,故在世界分布地域較廣,經濟價值高。中國是柑和橘的發源中心,野生類型和栽培品種極為豐富。柑較著名的品種有溫州蜜柑和蕉柑。橘類較著名品種有椪柑、浙江本地早、南豐蜜橘、紅橘以及廣東茶枝柑等。
金柑屬
主要栽培品種有:①羅浮(Fortunella margarita(Lour.)Swingle)。又名金棗、牛奶金柑。②圓金柑(F.japonica(Thunb.)Swingle)。又名羅汶、金橘。③金彈(F.crassifolia Swingle)。中國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等省(自治區)栽培較多。其共同特徵為灌木狀小喬木,枝密葉小,翼葉不明顯,葉脈模糊。花小,單生。一年開花結果數次。果小,皮厚而甜,叮食,果肉微酸。耐寒,抗旱,抗病力強,適應性廣,豐產、穩產。
枳屬
僅有一種即枳(PoncirustrifoliataRafin)原產中國,性極耐寒,可忍受-15℃的低溫,因此是分布界限最北的柑橘果樹。北起山東、南至廣東都有栽培,以山東、河南、湖北、江蘇、福建較多。灌木狀小喬木,多刺,冬季落葉,三出復葉。花大腋生。果面有茸毛,果肉富粘性,汁胞苦味,不堪食用。種子多,呈三角形,多胚。喜酸性土,抗腳腐病,不耐鹽鹼。枳有大葉、小葉、大花、小花以及圓形果(光皮)、梨形果(皺皮)等類型和系源。在日本有一變種名飛龍枳(Poncirus trifoliata var.monstrasa(T.Iti)Swingle),樹矮葉小,枝刺均彎曲,常作盆栽。
栽培技術要點
繁殖
普遍採用嫁接繁殖。四川、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常用枳作甜橙、寬皮柑橘和金柑等的砧木,矮化,早結果,豐產,耐寒,抗腳腐病,適於酸性土壤栽培。廣東等地用紅6947檬、酸橘作椪柑、蕉柑、甜橙的砧木,適應性強,紅6947檬砧表現早結果、豐產;酸橘砧表現抗風性強、質優。紅橘作寬皮柑橘和甜橙的砧木,在四川等地表現樹勢旺盛,結果稍晚,壽命較長,抗腳腐病。浙江沿海多用構頭橙作甜橙和寬皮柑橘的砧木,樹冠大,壽命長,耐旱、抗鹽鹼。柚類常用酸柚作砧木,樹冠大,豐產性好。此外尚有用香橙、枳橙、宜昌橙和甜橙等作砧木的。嫁接時期因各地氣候而異,凡氣溫穩定在20~29℃之間均適於嫁接,但大多集中在春秋兩季。春季氣溫回升快而穩定,雨量充沛的地方以單芽切接為主,春季氣溫不穩定並常有乾旱的產區,宜秋季單芽腹接。
建園
山地柑橘園應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攔洪蓄水,修建排水渠道和道路系統,實行深翻改土和加強肥培管理,從根本上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水田柑橘宜採用深溝高畦栽植,修建好排灌系統,實行集約化栽培。海塗栽培柑橘應採用開深溝,栽綠肥,深翻深施及補鐵等措施,克服因土壤鹽鹼及地下水位高所帶來的困難。在周期性凍害的產區,主要是選擇溫暖的小氣候環境栽培,輔以冬季灌水,樹干塗白,培土熏煙,設風障及加強管理等防凍措施。定植時期分春植和秋冬植,在新梢生長前和老熟後均適於栽植。實行計劃密植可以早結果、豐產、持續高產。丘陵山地果園栽植甜橙、寬皮柑橘和檸檬,水久樹行株距以4米×3米或3米×3米較宜,肥沃的平坦地或緩坡地行株距宜稍寬。
果園管理
幼樹期施肥要增加氮肥的施用和次數,重點是各次新梢抽發以前,使之迅速長成健壯樹冠。投產後需肥量大增,此時可根據葉片分析結果進行科學施肥,對結果樹除適量施用氮肥外,要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冬季重施有機肥,夏梢抽生期則要避免使用速效氮肥,春、秋梢萌發期則增施速效肥,並進行合理修剪,均衡供水,及時防治病蟲害,保持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與柑橘樹有共生關系的菌根真菌,可改善柑橘植株對磷、銅、鋅、錳等元素的吸收,因此引進篩選好的菌根真菌,可以有效地提高植株的營養水平。
為防止大小年結果,於大年的花芽形態分化前1~2個月內,噴1~2次20~50ppm的赤黴素,以抑制花芽分化;在小年抽發夏、秋梢前噴500~600ppm的萘乙酸(NAA),可防新梢抽發,促使春梢充分地著花坐果。影響柑橘產量和品質的主要病害有黃龍病、潰瘍病、腳腐病等,對前兩種病害主要通過繁育無病菌,消滅傳病媒介和加強檢疫等措施防治。在各柑橘產區,發生較為普遍的主要蟲害是蟎、蚧類,採用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措施較為有效。
經濟價值
柑橘果實色、香、味兼優,鮮食加工俱宜,經濟價值很高,是目前世界上生產最多、最暢銷的水果之一。柑橘不僅富含糖和各種礦物質,尚含多種維生素,尤以維生素C和P最多。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院分析,橘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纖維0.2克,無機鹽0.4克,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3克,維生素C30.70毫克。還含有鈣、磷、鎂、鈉、鐵、氯、硅等元素,都是人體所必需。果實除鮮食外,可加工成柑橘汁、橘瓣罐頭、果醬、果酒、檸檬酸等,加工後的下腳料還可作牲畜飼料。果皮可鹽漬、制蜜餞和制陳皮,提制果膠、酒精及維生素A、P。種子富含維生素E,並可榨油和提取蛋白粉。橘皮、橘絡、種子和枳實是重要的中葯材。果皮、花、葉可提取芳香油,木材可製作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