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希臘為什麼要從土耳其獨立

希臘為什麼要從土耳其獨立

發布時間: 2022-08-05 18:20:34

㈠ 希臘獨立戰爭是怎麼爆發的

希臘獨立戰爭。希臘獨立戰爭發生於19世紀20~30年代,歷時九年,這是一場反殖民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以希臘獨立、奧斯曼帝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也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希臘近400年的軍事封建統治,在希臘社會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希臘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廣大人民飽受痛苦和磨難。土耳其封建主殘酷壓迫希臘人民,強迫他們履行各種封建義務,激起廣大希臘人民的強烈反抗。另一方面,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內部昏庸無能,封建軍事專制制度嚴重製約希臘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同時,土耳其境內暴動、反叛活動此起彼伏,這一切都給希臘獨立戰爭創造了良好的時機。

戰爭第一階段(1821年3月~1822年1月),希臘全民奮起,其中農民和新興民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821年3月4日,僑居俄國的希臘「友誼社」總負責人依普希蘭狄斯越過俄國國界,率領起義軍在羅馬尼亞的雅西號召希臘人民起義。3月23日,起義波及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各區。4月7日,斯佩采島宣布起義,支援伯羅奔尼撒半島起義。4月22日,普薩拉宣布起義;28日,伊德拉島起義軍民控制科林斯地區。5月7日,阿提卡地區的武裝村民沖進雅典,迫使土軍退守科林斯城。至此,起義軍幾乎席捲整個希臘的大部分陸地和愛琴海許多島嶼。6月,依普希蘭狄斯率起義軍進入希臘時,在德拉戈尚與土軍交戰,被土軍打敗,依普希蘭狄斯逃亡奧地利,不久被捕。7月,戰斗日趨激烈。10月5日,希臘軍民攻佔特里波利斯城。起義軍不久幾乎全部解放伯羅奔尼撒半島。1822年1月,起義軍在厄皮道爾召開首屆國民議會,宣布希臘獨立,成立國民政府。戰爭第二階段(1822年6月~1827年6月),起義軍暫時失挫。土耳其政府不甘心失敗。面對希臘人民的勝利,開始對起義軍血腥鎮壓。開俄斯島軍民10萬人,一次就被土耳其軍隊血洗2.3萬人,4.7萬人被出賣當奴隸。1822年6月,土耳其軍隊對伯羅奔尼撒半島發動大規模反攻。土軍出動近3萬人,未遇抵抗,就到達科林斯衛城。隨後,向南深入伯羅奔尼撒內地,遭農民起義軍的伏擊,傷亡很大,潰不成軍,除少數逃脫外,全部被殲。

在海上,希臘小船敢於同裝有大炮的土艦作戰。一名水兵駕駛一艘著火的船沖進土艦停泊場,燒毀1艘軍艦,其餘土艦全部逃入達達尼爾海峽。

希臘軍民的勝利嚴重挫傷了土軍的士氣,士兵害怕送命。拒絕參戰,土軍陷入一片混亂。然而,希臘起義軍領導集團內部發生分裂,軍政首腦忙於權力之爭,貽誤了有利戰機。起義軍未能乘土軍混亂之際,擴大戰果,解放中、北部地區,以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824年4月,希臘召開第二屆國民議會,科羅克特洛尼斯被解除總司令職務。以科為代表的「民主派」不服,拒絕承認政府。希臘出現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伯羅奔尼撒的封建勢力乘機聯合「民主派」,反對「新歐派」。經過兩次激烈的武裝沖突,「民主派」遭失敗,科羅克特洛尼斯本人被捕。希臘內部戰爭結束,起義軍力量蒙受重大損失。

1824年7月,土耳其統治者與其藩臣埃及統治者簽訂協定,共同鎮壓希臘人民起義。1825年2月,埃及陸海軍9萬大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登陸。希臘軍隊雖英勇抵抗,仍未能阻攔埃軍的進攻。希臘政府迫於社會輿論壓力,解放科羅克特洛尼斯,再次委任其為總司令,但是,戰局已難扭轉,埃軍佔領特里波利斯及半島絕大部分地區。1825年5月,土埃軍近4萬人聯合圍攻希臘西部重鎮——米索隆基市。經11個月的圍攻和封鎖,守城軍民頑強戰斗,寧死不屈。1826年4月22日,守城軍民英勇突圍,僅有300多居民生還。

1827年6月,科林斯地區以北的希臘國土落入土耳其軍之手。自由希臘僅保留伯羅奔尼撒一部分國土和愛琴海上的若干島嶼。但是希臘人民的斗爭並沒有結束。

戰爭第三階段(1827~1829年),戰爭國際化。由於希臘獨立戰爭曲折的發展歷程,世界輿論加大,對歐洲大國利益的影響加深,促使俄、英、法等國的關注,尤其是沙俄政府。早在1825年,俄國政府為鞏固俄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就認為必須支援希臘人的獨立戰爭。俄國一旦佔領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無論在貿易和政治方面,無疑都是對英國實力的一個沉重打擊。英國政府是絕對不會同意的,也不願意讓俄國單獨進行干預。於是,英國先與俄國達成某些讓步,以此牽制俄國的行動。1826年4月4日,兩國在彼得堡簽訂關於聯合調處希土停戰和希向土納貢獲取自治的議定書。議定書規定,英俄兩國都不在希臘謀取特權。

面對國際環境的變化和國內斗爭的嚴峻形勢,希臘政府內部兩派斗爭暫時緩解。1827年4月,在特萊辛召開第三屆國民議會,各派達成妥協,一致選舉卡波狄斯特里亞為總統。該總統曾任職於俄國政府,他的當選進一步證明俄國對希臘政治的影響,從而加速了歐洲列強對希臘戰爭的干涉。

1827年7月6日,英、法兩國與俄國在倫敦簽訂三國協約,重申1826年彼得堡議定書的條款,並補充規定,要求希土雙方立即停火,否則三國將共同採取強制措施制止希臘戰爭。土耳其當局駁斥倫敦協約的一切條件,拒絕停止軍事行動。1827年10月20日,英、法、俄三國艦隊與埃土艦隊在納瓦里諾海灣進行交戰。經4小時激烈海戰,埃土聯合艦隊遭重創。1828年4月,俄土戰爭相繼爆發,俄軍穿過巴爾干半島,進入馬里查河谷,攻佔阿德里安堡。1829年,土耳其被迫與俄國簽訂《阿德里安堡條約》,接受俄、英、法三國倫敦協約。

希臘起義軍利用俄土戰爭之際,先後解放了部分國土。1829年5月14日,解放米索隆基市;9月,起義軍在別特拉與土軍交戰,大獲全勝。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於1830年2月3日新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㈡ 土耳其和希臘的關系為什麼如此緊張呢

土耳其核希臘一直存在著歷史矛盾和民族矛盾。土耳其作為一個亞洲的國家但是卻一心想加入到歐盟,但是希臘作為歐盟國家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所以產生了矛盾,在另一個方面來說歐盟國家的很多國家同樣是反對土耳其加入到歐盟的。


對於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可謂是歷史悠久了,在11世紀的時候在希臘的就已經有了民族的矛盾,所以在如見兩國的矛盾不僅僅在民族矛盾逐漸演變成了國家間的的矛盾。所以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還是有必要緩解一下矛盾的。

㈢ 希臘是如何從土耳其手中,獲得愛琴海大部分島嶼主權的

那就是因為土耳其的軍隊勢力不及希臘,而且在他們偷襲的戰術上,也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就這樣愛琴海的大部分都成為希臘的了。打仗打輸了。在奧斯曼人稱雄西亞的年歲里,何止是希臘,幾乎整個巴爾干半島都在突厥人的彎刀下瑟瑟發抖。那個時期奧斯曼的大軍數次直逼維也納,包括愛琴海在內的半個地中海都任由穆斯林船隻馳騁。

歷經九死一生的土耳其終於避免了亡國的命運,但也造就了今天西部海域被近乎鎖死的狀態。高傲的「安納托利亞雄鷹」空有數千公里的海岸線卻怎麼也飛不到海的中央去,這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㈣ 希臘獨立戰爭是怎麼回事

19世紀20年代,希臘人民開展了一場反抗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這場戰爭結束了奧斯曼帝國對希臘近400年的軍事封建統治,是希臘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希臘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廣大人民飽受痛苦和磨難。土耳其封建主殘酷壓迫希臘人民,強迫他們履行各種封建義務,激起廣大希臘人民的強烈反抗。另一方面,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內部昏庸無能,封建軍事專制制度嚴重製約希臘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同時,土耳其境內暴動、反叛活動此起彼伏,這一切都給希臘獨立戰爭創造了良好的時機。

戰爭第一階段(1821年3月—1822年1月),希臘全民奮起,其中農民和新興民族資產階級是革命的主要力量。1821年3月4日,僑居俄國的希臘「友誼社」總負責人依普希蘭狄斯越過俄國國界,率領起義軍在羅馬尼亞的雅西號召希臘人民起義。3月23日,起義波及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各區。4月7日,斯佩采島宣布起義,支援伯羅奔尼撒半島起義。4月22日,普薩拉宣布起義;28日,伊德拉島起義軍民控制科林斯地區。5月7日,阿提卡地區的武裝村民沖進雅典,迫使土軍退守科林斯城。至此,起義軍幾乎席捲整個希臘的大部分陸地和愛琴海許多島嶼。6月,依普希蘭狄斯率起義軍進入希臘時,在德拉戈尚與土軍交戰,被土軍打敗,依普希蘭狄斯逃亡奧地利,不久被捕。7月,戰斗日趨激烈。10月5日,希臘軍民攻佔特里波利斯城。起義軍不久幾乎全部解放伯羅奔尼撒半島。1822年1月,起義軍在厄皮道爾召開首屆國民議會,宣布希臘獨立,成立國民政府。

戰爭第二階段(1822年6月—1827年6月),起義軍暫時失挫。土耳其政府不甘心失敗,面對希臘人民的勝利,開始對起義軍血腥鎮壓。開俄斯島軍民10萬人,一次就被土耳其軍隊血洗2.3萬人,4.7萬人被出賣當奴隸。1822年6月,土耳其軍隊對伯羅奔尼撒半島發動大規模反攻。土軍出動近3萬人,未遇抵抗,就到達科林斯衛城。隨後,向南深入伯羅奔尼撒內地,遭農民起義軍的伏擊,傷亡很大,潰不成軍,除少數逃脫外,全部被殲。

在海上,希臘小船敢於與裝有大炮的土艦作戰。一水兵駕駛一艘著火的船沖進土艦停泊場,燒毀1艘軍艦,其餘土艦全部逃入達達尼爾海峽。

希臘軍民的勝利嚴重挫傷了土軍的士氣,士兵害怕送命,拒絕參戰,土軍陷入一片混亂。然而,希臘起義軍領導集團內部發生分裂,軍政首腦忙於權力之爭,貽誤了有利戰機。起義軍未能乘土軍混亂之際,擴大戰果,解放中、北部地區,以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1824年4月,希臘召開第二屆國民議會,科羅克特洛尼斯被解除總司令職務。以科為代表的「民主派」不服,拒絕承認政府。希臘出現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面。伯羅奔尼撒的封建勢力乘機聯合「民主派」,反對「親歐派」。經過兩次激烈的武裝沖突,「民主派」遭失敗,科羅克特洛尼斯本人被捕。希臘內部戰爭結束,起義軍力量蒙受重大損失。

1824年7月,土耳其統治者與其藩臣埃及統治者簽訂協定,共同鎮壓希臘人民起義。1825年2月,埃及陸海軍9萬大軍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登陸。希臘軍隊雖英勇抵抗,仍未能阻擋埃軍的進攻。希臘政府迫於社會輿論壓力,釋放科羅克特洛尼斯,再次委任其為總司令,但是,戰局已難扭轉,埃軍佔領特里波利斯及半島絕大部分地區。1825年5月,土埃軍近4萬人聯合圍攻希臘西部重鎮——米索隆基市。經11個月的圍攻和封鎖,守城軍民頑強戰斗,寧死不屈。1826年4月22日,守城軍民英勇突圍,僅有300多居民生還。

1827年6月,科林斯地區以北的希臘國土落入土耳其軍之手。自由希臘僅保留伯羅奔尼撒一部分國土和愛琴海上的若干島嶼。但是希臘人民的斗爭並沒有結束。

戰爭第三階段(1827—1829年),戰爭國際化。由於希臘獨立戰爭曲折的發展歷程,世界輿論加大,對歐洲大國利益的影響加深,促使俄、英、法等國的關注,尤其是沙俄政府。早在1825年,俄國政府為鞏固俄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就認為必須支援希臘人的獨立戰爭。俄國一旦佔領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無論在貿易和政治方面,無疑都是對英國實力的一個沉重打擊。英國政府是絕對不會同意的,也不願意讓俄國單獨進行干預。於是,英國先與俄國達成某些讓步,以此牽制俄國的行動。1826年4月4日,兩國在彼得堡簽訂關於聯合調處希土停戰和希向土納貢獲取自治的議定書。議定書規定,英俄兩國都不在希臘謀取特權。

面對國際環境的變化和國內斗爭的嚴峻形勢,希臘政府內部兩派斗爭暫時緩解。1827年4月,在特萊辛召開第三屆國民議會,各派達成妥協,一致選舉卡波狄斯特里亞為總統。該總統曾任職於俄國政府,他的當選進一步證明俄國對希臘政治的影響,從而加速了歐洲列強對希臘戰爭的干涉。

1827年7月6日,英、法兩國與俄國在倫敦簽訂三國協約,重申1826年彼得堡議定書的條款,並補充規定,要求希土雙方立即停火,否則三國將共同採取強制措施制止希臘戰爭。土耳其當局駁斥倫敦協約的一切條件,拒絕停止軍事行動。1827年10月20日,英、法、俄三國艦隊與埃土艦隊在納瓦里諾海灣進行交戰。經4小時激烈海戰,埃土聯合艦隊遭重創。1828年4月,俄土戰爭相繼爆發,俄軍穿過巴爾干半島,進入馬里查河谷,攻佔阿德里安堡。1829年,土耳其被迫與俄國簽訂《阿德里安堡條約》,接受俄、英、法三國倫敦協約。

希臘起義軍利用俄土戰爭之際,先後解放了部分國土。1829年5月14日,解放米索隆基市;9月,起義軍在別特拉與土軍交戰,大獲全勝。1830年4月,土耳其政府接受英、法、俄於1830年2月3日簽訂的新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希臘獨立戰爭是一次民族大起義,是一場反殖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最終以希臘人民的勝利、奧斯曼帝國的失敗而結束。

這場希臘獨立戰爭幾乎席捲全國各地,不僅有陸上交戰,而且有海戰。戰爭歷時八年半之久,作戰雙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在戰爭過程中,起義軍隊伍不斷壯大,全希臘各階層的愛國人士幾乎都積極投入戰斗。起義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熟悉地形的優勢,運用運動戰和游擊戰相結合的戰術,採用伏擊或奇襲戰法,大量消耗土軍有生力量。在戰爭初期,起義軍以陸戰為主,後期,特別是英法俄三國向土宣戰後,海戰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為最後的勝利提供了保證。

希臘獨立戰爭經歷了曲折而又艱難的歷程。勝利的取得,首先是希臘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其次,有利的國際環境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戰爭始終得到歐洲進步人士的同情和支持。隨著戰事的發展和變化,歐洲列強出於各自的目的參與戰爭,客觀上牽制了土軍力量,削弱了土軍的戰鬥力,為希臘人民爭取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希臘獨立戰爭的勝利,為希臘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使巴爾干半島其他國家的人民受到了鼓舞,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對歐洲乃至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㈤ 土耳其和希臘為什麼是世仇呢你了解其中的故事嗎

土耳其與希臘可以說是世仇,他倆之間的矛盾正是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領土、文化、宗教的矛盾。古代西方文化被引入歷史教科書,古希臘是絕對繞不開的。公元前800年左右出現的古希臘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學、哲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公認為西方文化的源頭。比如古希臘人阿基米德,至今仍是科學史上不可分割的人物。

因此,在殖民和獨立的過程中,希臘和土耳其之間形成了深刻的矛盾。歷史反映現實,這導致了兩國之間的一些小摩擦。今年3月25日,希臘總理乘坐直升機訪問該島,紀念希臘獨立戰爭中的遇難時,土耳其飛機在直升機下飛行,引發兩國外交糾紛。

㈥ 土耳其和希臘兩國已經打了幾百年,為什麼關系如此緊張

從東羅和突厥人的恩怨算起
打了差不多一千年
這關系能好才奇怪了

㈦ 土耳其為什麼在希臘獨占愛琴海島嶼後,很不服氣

說起愛琴海,大家聯想到的是浪漫、美妙的愛情,和自己愛的人來到愛琴海沐浴海風,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

愛琴海地處地中海東部,屬於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蒸發旺盛,確實適合度假旅行。

然而,當今國際版圖上的愛琴海,卻是暗流洶涌的一片海域。從地圖上看到出來,希臘將愛琴海幾乎所有的島嶼劃入自己領土,國界線已然畫到鄰國土耳其家門口了。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出現在一張帶有地圖的照片中,該地圖描繪了愛琴海的近一半以及直到克里特島東海岸的地區都屬於土耳其。這張圖暴露出土耳其當局對愛琴海的野心

愛琴海海域的石油資源很豐富,土耳其和希臘本土石油資源有限,對於愛琴海的石油資源兩國都是寸桶必爭。領空問題也困擾著土耳其,飛機不小心就會飛過界,情況嚴重了很有可能爆發戰爭。

愛琴海諸島的問題一直是土耳其和希臘的主要矛盾點,土耳其認為島嶼劃分太不公平了,心裡不服,希臘覺得這些島嶼是自己通過合法途徑爭取過來的,讓步就等於出賣自己的主權,危害國家利益,絕不會作出讓步,兩國又存在各自的隱患和顧慮,沒有一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來解決糾紛,愛琴海島嶼爭端問題也只能一直這么拖著。

不過了,他們爭他們的,我們玩兒我們的,退一萬步來說,愛琴海是屬於全世界人民的,對於各國旅客來說,一趟愛琴海之旅是浪漫愜意的旅行。

這就是美好愜意與不和諧交織的愛琴海,和平終將是世界的主旋律,愛琴海諸島的爭端也會有解決的那天,無論它屬於希臘或是土耳其,美麗的愛琴海會一直是人類景觀史上的一座瑰寶,有天你也會去到那裡,沉浸在愛琴海的美好。

㈧ 土耳其和希臘的矛盾

希臘和土耳其之間的糾葛由來已久。11世紀時,塞爾柱突厥人進攻希臘所屬的拜占庭帝國,希臘人和突厥人開始交惡。14-15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拜占庭帝國的沖突達到高潮。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被奧斯曼土耳其攻佔,拜占庭帝國滅亡。希臘大部分領土被突厥人統治。
希臘人具有悠久的古代文明,而突厥人是落後的游牧民族。因此,突厥人統治時期被希臘人視作黑暗時代。希臘人的反抗也從未停止。在奧斯曼帝國與威尼斯人、俄羅斯人作戰時,希臘人總是暗中支持突厥人的對手。
1821年,希臘獨立戰爭爆發。希臘人的獨立訴求得到英國、法國、俄國的支持。1827年,希臘人在在納瓦里諾(Navarino)海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1830年,土耳其接受英法俄簽署的《倫敦議定書》,承認希臘獨立。
彼時,眾多希臘語地區如塞普勒斯等仍被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而希臘人的理想是恢復拜占庭帝國的疆域。因此,在後來的克里米亞戰爭、俄土戰爭、歷次巴爾干戰爭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都站在奧斯曼帝國的對立面。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希臘參戰目標是獲得伊斯坦布爾、伊茲密爾等地。英法則承諾將希臘族為主體的塞普勒斯歸還希臘。1918年奧斯曼帝國崩潰,希臘軍隊佔領了伊茲密爾等地,但是很快被土耳其共和國軍隊驅逐出去。
1930年,希臘和土耳其簽署協議,希臘放棄對土耳其的領土訴求。1934年,希臘和土耳其與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簽署《巴爾干協定》,承諾相互提供援助,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1941年,希臘遭遇災荒,土耳其是第一個提供援助的國家。
二戰結束後,希臘和土耳其均成為美國盟國。1952年,兩國同時加入北約。1954年,希臘、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簽署新的《巴爾干協議》,相互支持共同防禦蘇聯。但是好景不長,從20世紀50年代起,希土關系就因為塞普勒斯問題顯著惡化。
當時,塞普勒斯的希臘人強烈要求和希臘合並,這引發塞普勒斯土耳其族的不滿。兩國針對對方族裔的攻擊開始出現,雙邊關系惡化。最終,希臘停止了和土耳其的所有合作,《巴爾干協定》也名存實亡。1960年,英國允許塞普勒斯獨立,希臘和土耳其均在島上駐軍,保護各自族裔居民。同年,塞普勒斯共和國成立,希土兩族組成聯合政府。但是1963年,兩族發生武裝沖突,聯合政府崩潰。1974年,土族的北塞普勒斯宣布獨立建國,由此造成塞普勒斯的南北分立局面。時至今日,塞普勒斯問題一直是希臘和土耳其關系的「痛點」。

㈨ 希臘為什麼發生獨立戰爭

希臘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廣大人民飽受痛苦和磨難。土耳其封建主殘酷壓迫希臘人民,強迫他們履行各種封建義務,激起廣大希臘人民的強烈反抗。另一方面,奧斯曼帝國統治集團內部昏庸無能,封建軍事專制制度嚴重製約希臘迅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經濟。同時,土耳其境內暴動、反叛活動此起彼伏,這一切都給希臘獨立戰爭創造了良好的時機。

㈩ 希臘從土耳其手中獲得99%的愛琴海島嶼,希臘是如何做到的

希臘從土耳其手中獲得99%的愛琴海島嶼。希臘是怎麼做到的?其實並不是希臘自己做到的。希臘只是特別會站隊而已。而且他不是一次性獲得的99%的愛情海島嶼。而是在一步一步的拼圖。拼到最後。99%的愛琴海島嶼屬於了希臘。

直到今天,土耳其都為這個劃分而感到憤怒。土耳其名義上瀕臨愛琴海,但實際上土耳其的船隻一出自己的海岸線,沒多遠就進入希臘地盤。土耳其控制著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黑海各沿海國要進入地中海,都要看土耳其的臉色。可土耳其要從愛琴海進入地中海,也要看希臘的臉色。土耳其統治希臘四百年,被希臘人稱為史上最恥辱的四百年,恨土耳其堪稱入骨。所以,土耳其的船隻(軍用、民用)要經過希臘的地盤進入地中海,不是那麼輕松的。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9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3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8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60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90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