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什麼畫
1. 19世紀歐洲油畫:從天堂神話到人間真情指的是什麼(二)
泉法國安格爾
作為法國古典主義畫派最後的代表,安格爾代表著保守的學院派,與當時新興的浪漫主義畫派對立,形成尖銳的學派斗爭。
泉安格爾
安格爾並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師的樣式,他善於把握古典藝術的造型美,把這種古典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從古典美中得到一種簡練而單純的風格,始終以溫克爾曼的靜穆的偉大、崇高的單純作為自己的原則。他的繪畫吸收了15世紀義大利繪畫、古希臘陶器裝飾繪畫等遺風,畫法工緻,重視線條造型,尤其擅長肖像畫。在具體技巧上,務求線條干凈和造型平整,因而差不多每一幅畫都力求做到構圖嚴謹、色彩單純、形象典雅。這些特點尤其突出地體現在他的一系列表現人體美的繪畫作品中,如《泉》、《大宮女》、《瓦平松的浴女》、《土耳其浴室》等。
1805年,安格爾完成了《里維耶夫人肖像》一畫,這幅肖像在色彩方面無疑也是安格爾的傑作之一。勻整的顏色如同鑲嵌一樣和諧地結合在一起,色彩顯示著形體,帶有某些起伏的暗示,但沒有求助於陰影。身體和衣服用象牙白突出來,組成畫面的受光部分,深藍色的沙發則組成畫面的陰影部分。這兩種顏色都被納入到黑色的背景之中。紅、黃兩色的小小變化無害於整體效果。個性和朴實的表情、明暗和單純——使這幅肖像畫別有一種優美滋味的就是這些。這幅作品於1806年在沙龍中展出,但是它獨特的、革命的、哥特式的風格特點招來了許多批評家的憤怒。事後,安格爾去了義大利,在當時奉承研究15世紀的佛羅倫薩繪畫,目的是要把自己的風格提高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水平,改造當時的繪畫。他曾說過:「藝術發展早期階段的那種未經琢磨的藝術,就其基礎而論,有時比臻於完美的藝術更美。」那時他被中世紀的藝術深深吸引著。
1824年安格爾在巴黎開辦了自己的學校,那些追求原始主義的年輕人都投向了他。他追求直率而純潔的原始風格,把宗教畫當作心愛的體裁,對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感興趣。他認為使藝術健全的道路在於通過希臘人和拉斐爾·桑西去研究自然,注重細節的刻畫,而主要是務求線條干凈和造型平整。他強調純潔而淡漠的美,這與大衛的藝術觀點是相對立的。在對待古希臘的態度上,安格爾無疑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和熱情。
安格爾的聲譽如日中天時,也正是古典主義面臨終結、浪漫主義崛起的時代。他和新生的浪漫主義代表人德拉克羅瓦之間發生許多次辯論。浪漫主義強調色彩的運用,古典主義則強調輪廓的完整和構圖的嚴謹。安格爾把持的美術學院對新生的各種畫風嗤之以鼻,形成學院派風格。
安格爾生前享有很大的聲譽,死後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泉》大概從1830年安格爾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就開始醞釀,但一直沒有完稿。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他早在1807年就畫過一些草圖,後來不滿足前人已畫過的維納斯樣式,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26年以後,當他已是76歲高齡時才畫完此畫。據說曾有助手幫他繪制,如有人認為這幅畫最初是由他的兩個學生保羅·巴爾澤和亞歷山大·德戈弗協助完成的。
叔本華在兩個世紀之前就這樣寫道:「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這種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譯的……他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說的一切。」《泉》表現的是一個寧靜、優雅的少女,帶有天真少女所特有的純潔與青澀、夢幻與活潑,在一泓清泉的流溢下,與蔥郁的背景相得益彰。就畫面本身而言,《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體的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少女的肌肉因安格爾美麗柔緩的曲線而更具魅力,色彩運用的非常柔和而富於變化。從作品的意義而言,《泉》並沒有晦澀的隱喻和做作的批判,僅僅是作者對寧靜安詳的嚮往之情的藝術依託,是作者畢生追求的美的載體。有一位評論家參觀了《泉》後說:「這位少女是畫家衰年藝術的產兒,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們各自的美於一身,形象更富生氣也更理想了。」
安格爾一生中在裸體素描上下過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當他面對裸體模特兒時,他的現實主義的真知灼見才特殊地顯現出來。他曾說:「標準的美——這是對美的模特兒不間斷觀察的產物,」還認為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於作者的豐富的素描知識,撇開絕對的准確性,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准確,就等於失去准確。那樣,無異於在創造一種本來他們就毫無感受的虛構人物和虛偽的感情。
這位古典主義繪畫的末代風流畫家,吸收了文藝復興時期前輩大師的求實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境地。不同的只是,像馬薩卓、米開朗琪羅、喬爾喬奈等大師的裸女體現的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時代理想,而安格爾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則是永恆的美這一抽象概念。究其實,乃在於尋求以線條、形體、色調相諧和的女性美的表現力。這在他那些描寫土耳其宮女的裸女畫上尤為明顯。晚年,安格爾畫了這一幅《泉》,則進一步反映了畫家對美的一種全新觀念,那就是他深深覺得用精細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抽象的古典美典範的必要性。76歲高齡的安格爾,終於在這一幅《泉》上,為他心中長期積聚的抽象出來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結合的形式。
安格爾經常在同一主題或構思中進行復制,有時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工夫。例如,他的一幅《羅哲與安吉莉卡》有2幅復制,均作於1841年。《保羅與弗朗切斯卡》有5幅復制,最早的作於1819年,其餘的分別作於1856年以後。有時,他的這幅畫上出現了另一幅畫上曾經出現過的個別人物形象,比如《瓦平松的浴女》上的形象,再次出現在後來的《土耳其浴室》一畫上;《授聖餐的聖母》中的聖母,是從《路易十三的誓言》一畫的構圖中搬來的,其中有一個天使的臉差不多和他的《土耳其浴室》上的裸女一模一樣。這一幅《泉》基本上與《阿納底奧曼的維納斯》(1848年作,現藏於法國尚蒂伊貢德美術館,畫的內容為從海水泡沫中誕生的女神,故此處畫的是維納斯從海水泡沫中升起,周圍有許多小愛神簇擁著)雷同,僅具有微小的變化。此外,周圍一群小天使形象被刪去了。這種創作特點過去有人認為是安格爾創作思想枯竭的表現,這樣說未免太武斷了些。當然,古典主義畫家除了畫模特兒很少到現實生活中去,但安格爾本人卻解釋為,這是使主題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更趨完美的一種求索精神的反映。
當《泉》完成之後,畫家對人說:「同時出現了5個買主,有人簡直向我猛撲過來。他們爭執不休,我幾乎要讓他們抓鬮。」《泉》確實具有人們所嚮往的那種純粹的美的品質,盡管她是畫家深藏心底達半個世紀的理想化身,一旦付諸畫布,人們確對這位藝術家的鏤月裁雲之作而發出由衷的贊嘆。1857年,《泉》被迪麥泰爾伯爵(也翻譯為為玖沙泰里伯爵)收購,成為私人藏畫品。後根據這位伯爵的遺囑,他的家屬於1878年將此畫贈給國家,成為巴黎盧浮宮內又一鎮館之寶。
安格爾願意把自己稱為歷史畫家,這是因為自17世紀法蘭西皇家繪畫雕刻學院成立以來,傳統的古典主義信徒一直把歷史畫視為最高的等級(第一等級為歷史畫、神話宗教畫;第二等級為風俗畫、肖像畫;第三等級為風景畫、靜物畫)。但是,從美術史的角度來看,安格爾最出色的是肖像畫和人體畫,如果把他的肖像畫和人體畫再加以比較,就會發現他成就最高的是女人體畫。
梅杜薩之筏法國籍里科
此畫的創作,源於當時的一個真實的丑聞事件。19世紀初,法國海軍部任用了一個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馬雷任遠洋船「梅杜莎號」的船長。這艘巨型船在駛往非洲途經布朗海峽時觸礁沉沒,船上有權勢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遺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員。他們為生存造了一隻木筏漂泊海上,半個月後得救的時候,筏上生還者只有15人,上岸後又死去2人。這宗海難事件激起法國人的強烈不滿,法國海軍部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譴責。富有正義感的畫家籍里科從這一真實事件出發,創作了這幅世界名作——《梅杜薩之筏》。
畫家創作過程中,閱讀了生還者的回憶文字,並訪問了倖存的那幾個人,請他們作指導,還自己做了一隻類似梅杜薩的木筏,親自在海上漂泊,以獲取真實的環境、氣氛和對大海風浪變幻的體驗。他構思良久,先後構圖多幅。為了能真實地再現當時的情景,他親自到病院觀察垂死的人的情態。為了描繪死者的肉體色彩,他將解剖的死人體浸於海水中觀察其色彩變化,他還請黃膽病人為他做模特兒,據說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曾做過他的模特兒。這幅畫描繪了遇難者呼救的緊張瞬間,他們居高呼喊遠方的救生船。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一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後吹行,遇難者嚮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後吹的現實造成對立的緊張氣氛。激情正是浪漫主義精神所在,但畫中那座人體構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義的遺風。在這幅畫中浪漫主義的激情和古典主義的造型交織在一起,構成由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的傑作。
2. 這個列賓的哪幅畫背後是不是又什麼背景以及故事
列賓《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
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全名:1581年11月16日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兒子) 1885年 列賓 俄國 199.5cm×254cm 現藏於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術館
在80年代列賓的2幅最大的歷史畫便是《查波羅什人給土耳其蘇丹的信》與《伊凡雷帝和他的兒子》。該畫選擇了伊凡四世在日常生活中的暴行,在一與兒子的的爭吵中,伊凡四世用笏杖擊中兒子的太陽穴,這一偶然的沖動致使兒子喪命。該畫具有如此強烈的感染力,以致評論家斯塔索夫幾乎每天在報紙上收集個方面的反應。油畫所描繪的驚人事件,引起了官方的抗儀。俄國聖宗務院總檢察官波畢得諾斯澤夫在給皇上的奏摺寫道:「現今藝術真是不可思議,不作一點好的榜樣,卻是一些帶有批判和揭發傾向的赤裸裸的現實主義感情。費解的是畫家偏以全部真實去描繪這些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為什麼要畫伊凡雷帝?除了某種傾向外,找不到別的理由."該畫展出不久即被摘下,再見到它時已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3. 為什麼那兔中土耳其是毛斯(老鼠),而不是火雞
土耳其橫跨亞歐大陸,經常在東西兩大陣營間玩平衡,可謂首鼠兩端,因此將土耳其比作老鼠。
4. 您知道水影畫 水拓畫(土耳其館那個畫的)的顏料特性不或者配方不
水影畫(水拓畫)是使用水和油脂類顏料運用油水分離的原理進行高技巧作畫的表演藝術形式。用底部投射有白光的透明的容器裝滿水,然後在水面點滴油基的彩墨或顏料,用針筆進行引導塑形。形成不斷變化的美輪美奐的形象或者唯美的花紋,給人以深刻的視覺體驗和哲學感悟。表演結束後用宣紙輕鋪水面,可將水面上的畫進行拓印保存。 山東菏澤的黃珠琳是中國水影畫(水拓畫)藝術第一人。他自幼痴迷美術,熱衷藝術創意,有著驚人的藝術天賦和文化感知能力。經過多年潛心鑽研,於2010年獨創水影畫(水拓畫)藝術。以異乎尋常的表達方式給人以無比震撼的視覺體驗和超唯美的藝術享受。自水影畫問世以來,博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和眾多媒體的追捧。
我個人觀點:更准確的說應該叫水拓畫,中國繪畫技法一種,源於唐朝。 如今可以單獨成為一種表演藝術,暫介紹為水影畫,古法稱水拓畫,其實在中國古代已經出現,現在是全新的表演藝術!表演符合現代化城市人們對藝術欣賞要求,傳統的藝術類演出活動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觀眾的要求,新興的表演,瞬間萬變,同時也是轉瞬即逝的一種藝術,但其表演形式變化萬千,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5. 世界名畫《土耳其浴室》,如何理解安格爾的這幅油畫
土耳其浴室》是安格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安格爾晚年創作的最後一幅人體油畫力作。
安格爾(1780一1867),法國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油畫大師,學院派首席代表,同時也是西方著名的長壽畫家之一。
安格爾以素描和人體肖像油畫著稱,他的素描功底被認為是十九世紀西方畫家中首屈一指的,而他的人體油畫更是在西方畫壇獨領風騷。
《土耳其浴室》同安格爾的其他人體油畫一樣,從人物動作表情到構圖用色都展示出畫家極為高超的繪畫造詣和審美修養,處理和表現的恰到好處,釋放著典雅寧靜純正質朴的氣息。《土耳其浴室》現收藏於巴黎盧浮宮。
《土耳其浴室》反映了那個時代土耳其浴室和洗浴的習俗和文化,這是我們在欣賞和解讀這幅畫時應該考慮到的。
6. 濕拓畫的發源地是中國嗎
濕拓畫在十四世紀經絲綢之路從伊朗傳入安納托利亞,流傳到了奧斯曼土耳其,並在奧斯曼帝國發揚光大。
濕拓畫,輕輕滴落在水間的顏料漸漸隨水波暈開,等到水上圖畫完成後,創作者就將白紙蓋在上面吸取顏料,然後再將紙慢慢抽離水面,這種神奇的「水中畫」就是土耳其奧斯曼時期的傳統藝術。
7. 土耳其Ebru(濕拓畫)
「高爾」是gall(膽汁)。土耳其濕拓畫要放牛膽汁,這是它的一個特點。也可以用黃蓍膠代替。
濕拓畫的顏料可能和油畫顏料相近,用顏料粉、植物油等成。
8. 誰是著名的西方人體油畫大師,卻畫出了東方女性神韻的美
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享有世界「藝術之都」之譽。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等等,都在這一時期產生。這里大師雲集,群英薈萃,各派競秀,異彩紛呈。
這其中,有一位重量級的繪畫大師,以擅長人體油畫著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人體油畫中大都透著一種娟秀溫婉柔潤靈動纖巧典雅的東方女性的美。說到這里,大家或許已經想到這位畫家的名字:安格爾。對,就是他,讓-奧古斯特-安格爾。
《泉》的畫面中,一位正在沐浴的美麗少女雙手擎舉著一隻醬紫色的陶罐,一隻腿略微前傾以垂直構型站立於一面墨綠色的壁龕前,展示出青春女子特有的身體曲線美;少女表情單一,面向前方,目光中透著青純無邪的神韻;畫家用缺少光澤的天鵝絨般的筆觸描繪出女子柔潤彈性充滿青春活力的肌膚;從陶罐中瀉出的清冽透明的泉水更加烘托出少女美麗皎潔的容貌和清澈純凈的內心。《泉》中女子的面容身段都透著東方女性纖巧秀麗清純溫婉典雅莊重的美。
《泉》被譽為西方人體油畫的巔峰之作。安格爾用這幅畫再次詮釋了他「靜穆的偉大,崇高的單純」的藝術理念。
9. 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代表作《泉》《土耳其浴室》《大宮女》,他的繪畫有什麼樣的影響
安格爾崇拜希臘羅馬藝術和拉斐爾,和大衛一樣捍衛古典法則,但又對中世紀和東方異國情調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而被一些藝術史家戲劇性地劃入浪漫主義畫派。
安格爾是一個對自然崇拜得五體投地的多情者。安格爾在向希臘人和拉斐爾討教之前,先學習了自然。他曾斷言:「希臘人就是自然;拉斐爾之所以是拉斐爾,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更了解自然。」安格爾並不能完全放棄明暗的處理,他還使用很強的,鮮艷得過分而不真實的顏色,以彌補作品色彩的冷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安格爾的畫通常會有這樣的感覺:線條畫得太乾凈了。正是這種線條的乾凈把安格爾引向抽象,會使畫面毫無內容,但為了表現明暗和反射(使作品富有內容),他也會把線條打斷,使之帶有「繪畫性」,可是在這種有如金屬一般堅硬的「繪畫性」中,卻沒有一般「繪畫性」所必不可少的那種流暢和「靈魂」。當他的線條變得過於准確時,他就以細節來壓倒它,畫上一堆純屬低級的趣味的裝飾物。但當他模仿提香時,那簡直就是拉斐爾,這時的作品就成為珍貴的傑作。當他初訪羅馬之後,他又完善了自己的繪畫風格,越來越多的傑作出現了,他的藝術也到達了鼎盛期。
安格爾對表現女性裸體充滿了熱情,他的自然道路就是愛神的道路。他對女色的嗜好是深刻而一貫的。當安格爾的天才同青春美麗妖嬈的女性結合在一起時,創造力往往是空前的。肌肉、曲線、酒窩、 土耳其浴女柔韌的皮膚——一切的一切,我們都可以從他的油畫上看到。
《土耳其浴女》是安格爾的優秀創作之一。畫中的裸體組成了一個中間性的基調,小小的藍、紅、黃各色斑塊,如寶石一樣嵌綴其間,只是稍顯模糊,但非常和諧一致。在女性美的表現上,安格爾克服了他那種感官上的愛好,賦予了它以傳奇的魅力。這幅畫反映了安格爾藉助眾多的「潔凈」、「洗練」優美的人體來表現一種單純與豐富、動態與靜態的完美結合。每個浴女是一種「洗練」和「潔凈」的形式,眾多的「洗練」和「潔凈」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形式更為豐富。這冷靜、幽雅精於用線和微妙的明暗色調來體現人體表達方式,是來自古典主義的傳統;但是,這種真切而又超越真實,單純而又變化豐富,柔美而又不柔弱甜媚的抽象意味,以及作品中所流露出來的濃郁的東方情調,是傳統的古典藝術中所從未有過的。
安格爾把對古典美的理想和對具體對象的描繪達到了完美統一的程度。 在安格爾畫的所有描繪女子裸體的油畫之中,《瓦平松的浴女》和《泉》無疑是最好的二幅。《瓦平松的浴女》作於1808年,安格爾時年28歲。美妙的女子背影使他激動得竟至無暇過多顧及技術。半明和半暗的調子在這柔嫩的背上顫動著。色彩雖然相當原始,卻也不無悅人之處。綠色的簾子、淺黃色調的身體、白色的床單、白色帶紅的綢頭巾一一全部安排在一個平面上,如在鑲嵌飾物中一樣和諧地交織在一起。
安格爾從1830年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就開始創作《泉》,但一直沒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後,當他已是七十六歲高齡時才畫完此畫。這幅畫是安格爾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體的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現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是他畢生致力於美的追求的結晶。這雖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繪的女性的美姿卻超過了他過去所有的同類作品。「泉」也是西歐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的優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見,安格爾的造型力純粹是對現實的一種感性的佔有,在他的構圖創作中,只有當他的可能拜倒於女人面前時,他才創造了真正的藝術作品。
安格爾一生中在裸體素描上下過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當他面對裸體模特兒時,他的現實主義真知灼見才特殊地顯現出來。他曾說:「標準的美——這是對美的模特兒不間斷觀察的產物」,還認為: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於作者的豐富的素描知識;撇開絕對的准確性,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准確,就等於失去准確。那樣,無異於在創造一種本來他們就毫無感受的虛構人物和虛偽的感情。這位古典主義繪畫的末代風流畫家,吸收文藝復興時期前輩大師的求實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境地。這里所不同的只是,象馬薩卓、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奈等大師的裸女體現的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時代理想,而安格爾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則是「永恆的美」這一抽象概念。究其實,乃在於尋求以線條、形體、色調相諧和的女性美的表現力。這在他那些描寫土耳其宮女的
裸女畫上尤為明顯。晚年,安格爾畫了這一幅《泉》,則進一步反映了畫家對美的一種全新觀念,那就是他深深覺得用精細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抽象的古典美典範的必要性。76歲高齡的安格爾,終於在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長期積聚的抽象出來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結合的形式。
他在這幅畫上展示了可以得到人類普遍贊美的美的恬靜、抒情和純潔性。有一位評論家參觀了《泉》後說:「這位少女是畫家衰年藝術的產兒,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們各自的美於一身,形象更富生氣也更理想化了。」 《泉》大概在義大利佛羅倫薩時就開始醞釀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為什麼事隔36年後才最終完成此稿呢?這還得從他的學生保羅·巴爾澤和亞歷山大·德戈弗兩人說起。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義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他早在1807年就畫過一些草圖,後來不滿足前人已畫過的「維納斯」樣式,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有人認為這幅畫最初是由上述兩個學生協助完成的。 安格爾經常在同一主題或構思中進行復制,有時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工夫。 1857年,《泉》被迪麥泰爾伯爵收購,成為私人藏畫品。後根據這位伯爵的遺囑,他的家屬於1878年將此畫贈給國家,終於成為巴黎盧浮宮內又一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