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多少年文明
❶ 土耳其在公元前13世紀的歷史
摘自:赫梯帝國(古土耳其)一些歷史資料
在赫梯文明出現之前,安納托利亞高地上就有人定居過。考古學家們現在了解到土耳其豐富而復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之前的幾千年。安納托利亞高地上的廢墟遺址是世界上已知的遠古文明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更早。
在這一漫長的歲月里,文明不斷地興起,又不斷地頹敗;這些早期的安納托利亞文化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公元前1950年,巴卡科依廢墟遺址上就已經矗立起城堡和定居點了,他的居民稱之為漢梯息,意為漢梯人的土地。
公元前18世紀晚期,漢梯人和另一支遷徙而來的好戰部落之間發生了戰爭,漢梯息在戰火中被毀滅,現代考古學家仍然不大清楚新來的民族從何處而來;也不知道他們是突然大舉遷徙而來,還是一批一批,積少成多的。反正他們中的一支突然向漢梯人發難,將漢梯息夷為平地;他們的領袖詛咒那些還膽敢在這塊土地上定居的人們,然而一個世紀的時間不到,新來人民族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漢梯息,並重新命名為漢梯沙,使它成為自己的首府。這個部落的領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漢梯沙里,意為「漢梯沙的國王」,由此建立了一個王朝,這就是赫梯王國的開始。他的臣民被稱為赫梯人。這是一個罕見的事例,即征服者採用了被征服者的名字來奠基立國。與最初的漢梯人不同,赫梯人喜愛征戰,他們很快將自己的國王擴展到了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大部份地區,現代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大量他們留下的廢墟遺址。赫梯人的軍事擴張冒險遠不止於這一地區,公元前16世紀中葉,一個赫梯國王先征服了安納托利亞以南的敘利亞,後又帶領軍隊南下500英里,想征服巴比倫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首府。由於安納托利亞後方出現內訌,赫梯軍隊才迅速回撤,回到家園中。
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赫梯人與埃及人之間不斷地打打和和:他們之間不時有戰爭發生,但皇室也有通婚。公元前1246年,國王漢梯沙里三世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後來發現於埃及卡納克廟宇牆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繪了當時埃及法老與赫梯公主的結合。
為了保衛安納托利亞的家園和對外進行擴張,赫梯歷代國王保持有一支人數多達30萬的軍隊,使用短斧、利劍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漢梯沙城堡里出土過高質量的鐵制工具、武器和盔甲。然而赫梯人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戰車;在戰場上,他們驅趕披著鐵甲的馬拉戰車沖鋒陷陣,所向披靡,使來敵聞風喪膽。
漢梯沙的心臟是一個建於山丘上的城堡,由於兩面有陡峭的峭崖保護,確實易守難攻。赫梯人在城堡的另外兩面修築了又厚又高的斜牆來防範來敵,城堡同時也是皇室的駐地。20世紀50年代中期,一支由考古學家柯特·比特爾率領的德國考古隊在城堡的北角發現了國王和王後的寢官。城堡同時也是王國的檔案文件保存地,大多數的陶碑都是在這里被發現的,公元前1400年後的一段時期里,由於修建了一道蜿蜒曲折,長達4英里長的城牆,漢梯沙從幾個方向大大擴展了自己的面積,亞塞尼亞卡發現的一個廟宇和牆雕也是大約在那個時代興建的。赫梯人的社會被嚴格地分成了幾個等級,最上層的自然是國王和王後了。然而,王室的權力並非至高元上,他們的行為由一個貴族組成的委員會來監督。王室之下是貴族階層;這一階層下面是將軍和朝廷的官吏;再往下則是商人和手工藝者,諸如鐵匠和陶匠;他們之下則是那些耕種小麥、大麥、經營蜂蜜和果樹,為城堡提供食糧的農民;處於最下層的是奴隸,所有這一切都由一個已形成文字,又極為詳盡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該條文對謀殺、強奸、叛國和其它罪行的懲罰做了詳細的規定。
如果說赫梯人的法律相當嚴厲,那它也非常公正,反映了社會問的一種平衡。諸如酷刑一類的野蠻懲罰為法律所不容,取而代之的是讓大多數的罪犯向他們的受害人提供某一種形式的賠償。例如,一個謀殺犯必須向受害者家屬提供巨額賠償。與那一時期出現的其它文明一樣,赫梯人也蓄用奴隸,通常都是捕獲來的戰俘。但是在赫梯社會里,奴隸也享有某些權力,他們被允許擁有財產和贖買自身的自由。
在赫梯王國里,婦女享有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婦女所享受不到的權力和自由。赫梯法律充許婦女和男子一樣擁有職業;皇家的文件和國寶顯示國王和王後共享大權,赫梯王朝的某一時期,曾有王後單獨臨朝統治的記載。赫梯人信奉神祗,但與歷史上其它文明不同的是他們也容忍別的宗教信仰。他們被稱之為「萬神的民眾」,因為他們允許信仰敘利亞、巴比倫和其它國家的神,並把這些神請迸了自己修建起的萬神殿里。考古學家在漢梯沙廢墟遺址上找到過31座神廟的遺址,其中最宏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被稱之為大殿。它佔地5英畝左右,是一座建築復雜,四通八達的廟宇,可能曾經擁有200多名僧侶、神職人員、樂師以及其他供奉神祗的人。考古學家們曾於1962在大殿的一間貯藏室里發現一塊陶碑,其文字顯示此廟宇是為供奉風雨雷電之神和太陽女神而修建的。他們是赫梯人供奉的最高神明。在赫梯王國最後的幾個世紀里,赫梯的國王也被認可為眾神之一。赫梯文明繁榮了5個多世紀,但到了公元前1200年,災難降臨了。科學家們已找到證據證明大約在不長的幾年時間內,漢梯沙和其它許多赫梯城市就被夷為平地。雖然說赫梯王朝的覆滅來得迅猛而突然,但致使它遭此滅亡的各種條件因素卻已孕育了好幾十年。長達一個世紀,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乾旱,一系列的莊稼歉收,似乎嚴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國的實力,學者們相信長時期的旱災給整個地區帶來了不安和騷動,人民開始遷徙,尋找好一些的生活環境。於是,自身臣民的不穩定,再加上北部遷徙而來的擄掠性游牧部落和西部入侵民族的合力,把赫梯王國推向了覆滅的深淵。
❷ 土耳其的歷史有多久,俗話說中華上下5000年 那土耳其有多少年
土耳其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祖先在中國文獻中被稱為丁零、高車、鐵勒、突厥、回紇等,在六至九世紀間,土耳其族開始往中亞移動,不久中亞地區便成為世界史上所謂的土耳其斯坦(Turkistan),這些地方包括了現在的土庫曼(Turkmen)、烏茲別克(Uzbek)、哈薩克(Kazakh)、塔吉克(Tadk)、吉爾吉斯(Krighiz)等地。而在這些土耳其族中有另一支經由伊朗進入當時已回教化的西亞,並開始接觸回教,信仰回教。西元1055年土耳其族人佔領當時回教文明中心-巴格達,並成立塞爾柱王朝,成為西亞回教世界的統治者。西元1071年,塞爾柱軍隊大破當時位於小亞細亞的東羅馬帝國軍隊,小亞細亞因此成為土耳其人的勢力范圍。由於西亞(尤其是耶路撒冷)及小亞細亞為回教勢力所據,對信仰基督教的歐洲諸國是一大打擊,於是有了世界史上著名為爭奪聖地的十字軍東征。十字軍大敗後,建立塞爾柱王朝的土耳其族在小亞細亞的西北部一角另建立了鄂圖曼帝國,不久即入侵巴爾干半島,並於西元1453年佔領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使這個頗具聲威的東方基督教盟主從歷史上消失。隨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開始沿多惱河向西征伐,1529年終於包圍了歐洲第一名都維也納.雖然鄂圖曼土耳其終究未能攻克維也納,但是整個東歐的南半部至此歸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
❸ 求古代土耳其的那段歷史!詳細點最好!
西亞古代奴隸制國家。由赫梯古王國發展、擴張而形成。都城為哈圖沙什城。
赫梯帝國創立者圖達里亞斯二世曾進攻並毀滅哈爾帕城,似表明赫梯開始復興。約公元前1380年,蘇皮盧利烏馬斯一世嗣位。在完善都城哈圖沙什的防禦之後,發動對米坦尼的戰爭,收復伊蘇瓦城,並與基諸瓦德納、巴比倫(以聯姻方式)等城邦結盟。繼而,赫梯軍隊利用米坦尼反攻伊蘇瓦之機,攻佔其都城瓦蘇卡尼,滅米坦尼王國,敘利亞北部的大部分城邦也臣服於赫梯。約公元前1370年,敘利亞中部部分地區歸於赫梯版圖。此後,蘇皮盧利烏馬斯一世再度南下,攻陷卡赫美士城,完成對敘利亞的征服。蘇皮盧利烏馬斯一世幼子穆爾西利斯二世即位後,東征西討,在位28年,建立起一個名副其實的帝國。其繼承者穆瓦塔利斯統治時期,埃及第19王朝塞提一世重新進入巴勒斯坦,並推進到奧倫特河畔卡迭石境內,與赫梯相對峙。拉美西斯二世即位後,發生著名的卡迭石戰役(約公元前 1300年前後),赫梯獲勝,穆爾西利斯二世進至大馬士革,在敘利亞的統治得以維持。穆瓦塔利斯幼子烏里特蘇布及其叔父哈圖西利斯三世在位期間(約公元前1289 ~前1260),亞述勢力不斷增強,赫梯與埃及開始接近。約公元前1283年,哈圖西利斯三世與拉美西斯二世締結和約,埃及承認赫梯對敘利亞的控制,雙方的關系得到穩定。哈圖西利斯三世統治期間,赫梯帝國相對安定和繁榮。他修建哈圖沙什都城,整理復制國家檔案,改革法律。其繼承者圖達里亞斯四世擴大改革范圍,並對宗教制度作某些改進。哈圖西利斯三世之後,赫梯衰落的跡象也日益明顯,奴隸逃亡現象日趨嚴重,被征服地區居民的反抗也愈演愈烈。阿爾努萬達三世再度遠征叛變的阿扎瓦城邦。公元前13世紀末,海上民族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入侵,導致帝國的崩潰。但西里西亞和敘利亞北部仍殘存一些使用魯維語象形文字的赫梯人小城邦。公元前8世紀始被亞述所滅。
【歷史】
赫梯王國位於小亞細亞半島,講赫梯語的哈梯人和公元前2000年代遷來的講涅西特語的涅西特人共同創造了赫梯國家。赫梯王國公元前2000年代興起於小亞細亞這一古老的文明地區。小亞細亞是近東文明與愛琴文明聯系的橋梁和紐帶。亞述人曾經於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在小亞細亞建立了若干商業殖民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尼什商業公社。亞述人還把楔形文字帶到了小亞細亞。
形成於公元前19世紀中葉的赫梯國家當初只是若干小國。人們知道的最早的統治者是庫薩爾的皮哈納及其子阿尼塔。在皮哈納時期,庫薩爾毀滅了涅西特人的哈圖什城,其子阿尼塔兩次戰勝了皮烏斯提統治的哈梯人的國家,並征服了普魯斯漢達。阿尼塔時期,已不復存在亞述商業殖民地。
赫梯國家記載自己的歷史從庫薩爾的另一位統治者拉巴爾納時開始。拉巴爾納征服了小亞東部的地區,使赫梯國家的版圖從地中海擴大到黑海。拉巴爾納二世(哈圖西里一世)使北部敘利亞的阿拉拉赫臣服於自己,還戰勝了該地區的烏爾蘇和哈蘇這兩大城市。此時「赫梯」作為一個國家的名字開始用於表示整個赫梯人的國家。
拉巴爾納二世死後,赫梯發生了所謂「王子們的奴隸的起義」。即被庫薩爾征服的地區人民的起義。王親貴族們在哈圖什爾一世的繼承者穆爾西里一世的聯合下,鎮壓了這次起義,並遷都哈圖什。他野心勃勃地把征服的矛頭指向了兩河流域南部,於公元前1595奪取並毀壞了巴比倫城。哈圖什爾和穆爾西里兩人的征服活動使赫梯國家成了當時近東地區的一個大國。
穆爾西里一世死於宮廷陰謀,赫梯王國陷入王位爭奪的內戰之中。赫梯國王鐵列平於公元前16世紀後期進行了改革,解決了赫梯王國的王位繼承問題。改革前的赫梯國王的權力受到彭庫斯會議(公民會議)和圖里亞斯會議(貴族會議)的制約。這兩種會議有權決定王位繼承,還管理司法等事務。王位繼承問題常常造成政治上的動亂。
鐵列平確定了王位繼承的原則,即首先應由長子繼承王位,長子如果不在,由次子繼承,依此類推;如果沒有王子繼承,就讓長女選擇丈夫做國王。王室內部互相爭斗殺戮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國王不得任意殺戮其兄弟姊妹,王室內部糾紛由彭庫斯會議做出裁決,國王親屬犯了罪,只由其本人負責,不得牽連其家屬,也不得沒收其財產。
公元前15世紀末至前13世紀中葉是赫梯歷史上的新王國時期,正值赫梯王國最強盛的時期。這一時期編制了《赫梯法典》。在國王蘇庇努里烏馬什統治時期,赫梯摧毀了由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國的實力,攻佔了米坦尼王國的首都瓦努坎尼,扶持了傀儡國王。他自己的兒子也成為其他一些小國的國王。
赫梯在新王國時期在敘利亞同埃及進行了爭霸戰爭。霍連姆赫布、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拉美西斯二世這些埃及第19王朝前期的法老們同赫梯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交戰雙方在卡迭什戰役中受到慘重損失。在赫梯新王哈圖西里二世執政時,赫梯同埃及的拉美西斯二世在公元前1283年締結了和約。公元前1246年,國王哈圖西里三世採取和親政策,將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埃及的拉美西斯法老。後來發現於埃及卡納克廟宇牆上的一幅雕刻,就描繪了當時埃及法老迎娶赫梯公主的情景。
公元前13世紀末,「海上民族」席捲了東部地中海地區,赫梯王國亦被其肢解。公元前8世紀,殘存的赫梯王國被亞述帝國所滅。
赫梯人是一個習慣於征戰的民族,世代征戰讓赫梯人認識到沒有強勁的軍隊是不行的。赫梯歷代國王保持有一支人數多達30萬的軍隊。他們的武器先進,使用短斧、利劍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鐵方面頗具名氣,是西亞地區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赫梯王把鐵視為專利,不許外傳,以至鐵貴如黃金,其價格竟是黃銅的60倍。赫梯的鐵兵器曾使埃及等國為之膽寒。赫梯人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戰車;在戰場上,他們驅趕披著鐵甲的馬拉戰車沖鋒陷陣,所向披靡,使來敵聞風喪膽。
❹ 土耳其的歷史悠久嗎誰學過西方歷史的說下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末期開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了奧匈與俄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❺ 奧斯曼土耳其建立時間是1299年還是1293年不同的書上寫的不一樣
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國家。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初居中亞,後領土擴張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1453年滅掉東羅馬帝國,定都伊斯坦布爾。極盛時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包括整個巴爾干半島、亞細亞半島、整個中東地區及北非的大部分,西達摩洛哥,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奧地利帝國和羅馬尼亞,南及蘇丹。控制了整個西歐到東方的通道,是名副其實的大帝國。17世紀後逐漸衰落,領土不斷被沙俄和英法等國蠶食。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領土僅保有土耳其本部。1922年,奧斯曼帝國被推翻。
奧斯曼土耳其人原本居住中亞阿姆河流域,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奧加部落。自古從事游牧,逐水草而居。14世紀時,蒙古人開始向西擴張,迫使他們遷移。最初他們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羅姆蘇丹國,在和拜占庭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部落酋長埃爾托格魯爾死後,他的兒子奧斯曼(1282-1326年)繼位。繼其父擔任部落首領,1299年,奧斯曼趁塞爾柱羅姆蘇丹國分裂,正式宣布獨立,稱號「加齊」,奠定了奧斯曼國家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