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正步為什麼要跺腳
⑴ 為什麼人撒嬌的時候要跺腳
為撒嬌的時候,支配大腦的運動神經正好做用到腳上,反應出來的就是跺腳
撒嬌時,身體是會抖的吧,一抖身體就會不平衡,跺腳可以使身體保持平衡!!!!!!!!!!!!!!!!!!!!!!!咭~咭~~咭~~~
⑵ 語文高手進來吧
1.軍訓苦也樂
20多天的軍訓生活匆匆過去了,卻留給我許多難忘的回憶,回首走過的日子,真是苦,甜,酸,辣,樣樣皆有.
我們的教官是一位玉樹臨風,英俊瀟灑的二炮學生.從我看到他的第一眼起,就暗暗慶幸遇到一個好教官.可是好景不長,苦的日子還在後面呢.我們站軍姿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教官卻拿著手機發簡訊去了.最讓我們不能忍受的是,穿著那水貨牌膠鞋,走正步時還要使勁跺腳.不僅腳受了那麼大的委屈,手也不例外.擺手時不小心打在同學手上,疼的他齜牙咧嘴.我們的目標是:出手如射箭,踢腿似閃電,厲害吧.總之,一個字,苦!
到了晚上,總算是苦盡甘來了.要開晚會了,這可是我們狂歡的時候.露天舞台上,同學門放聲高歌,來宣洩一天的憤懣.歌聲響徹雲霄,看來周圍宿舍的學生是別想睡覺了.我們排的女同學也並不甘示弱,幾首歌下來,傾倒了在場觀眾,男同胞爭著上台送花.舞台周圍的幾棵小樹倒大霉了,樹枝快被人拔光了.保護樹木,人人有責啊!
酸也是經常有的,不過不是心酸,而是腿酸.在訓練中,端腿是最難受的.記的當年全真七子中有個傢伙站在懸崖邊端了一天腿,那才叫真功夫.不過我們可不行,不到五分鍾便受不了了.關鍵時刻還是身邊的同學夠義氣,我們手挽著手,肩並著肩,一起唱團結就是力量.有這樣的兄弟,就算有天大的困難擺在面前,我也不怕.
我們受訓時應該是最辣的,聽軍官做報告也是相當難受的.他們講話總是滔滔不絕,開始還能聽上幾句話,後來就不行了.同學們終於耐不住寂寞,也開始發表看法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會兒,會場氣氛就熱鬧起來了.有的學長還以為我們在開辯論會呢.會後當然是免不了一場口水之戰了,一陣血雨腥風之後,我們都像斗敗了的公雞,再也不敢抬頭,真夠辣的!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這20多天的生活.也許20多天在生命中不算太長,但我們卻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值得我們終生去回味 .
2.軍訓,永恆的記憶
短暫的7天軍訓結束了,我並沒有因為會馬上看到媽媽而高興,反而有一絲的傷感。仔細的想想,在這7天中我並不是只擁有身體上的疲憊,並且我從中還懂得了許多,許多。
記得是歌聲與笑聲陪伴著我們開始了軍訓旅程;回來時,卻與哭聲做伴,盡管教官一直在告訴我們不要哭,可真情並不在理智的管理范圍內,我們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哭了許久。在回家的路上,腦海里想的不是與媽媽相見後的場面,而是我們在烈日下認真軍訓的模樣。我曾抱怨過教官太過於嚴厲,現在回想起來不知怎的,總覺得這種抱怨是多於的;我曾埋怨過教官的口頭禪過於不雅,而現在想聽卻也聽不到了;而當我們身體不適時,教官卻親自為我們買蜂蜜……回想起這樣的場面,心中總有一些的酸楚。
在這七天中,有歡笑,有淚水;有病痛,有堅持。
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天下午的軍訓,天氣熱的厲害。太陽毒辣辣地烘烤著大地,整天沒有一絲的風。院子里的綠色植物都垂頭喪氣的,沒有一點兒生氣,與上午生機勃勃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知了拚命的叫著「熱……熱……」;地面上連只螞蟻也難尋——它們也受不了這熱魔。而我們卻要在這暑氣灼人的天氣下進行訓練。站了連5分鍾的軍姿都不到,大地就把它烈焰升騰的溫度迅速傳達到了我們的腳心,我們立刻覺得身上就像著了火一般。然而就在這難耐的天氣下我們居然站了25分多的軍姿,盡管在烈日當頭下站軍姿是難熬的,但當自己堅持下來的時候我們是快樂的。教官讓我們在這樣的天氣下站立,教會了我們堅持。
當軍訓要臨近尾聲時,老師讓我們給家中寫一封家信,晚上寫信的時候,宿舍里失去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替代它們的是抽涕聲。想起父母對我們的關心,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我們想媽媽、爸爸;想姥姥、姥爺;想家中的一切一切。軍訓讓我懂得了親情的可貴。
軍訓雖然很苦,很累,但軍訓給予了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軍訓時的場面,軍訓的場地,教我們該如何做好每一個動作的教官,軍訓時同學、教官、老師之間的插曲都將是我永恆的
3.軍訓體會
火熱的軍訓生活結束了。四天的風風雨雨,四天的摸爬滾打,增強了我的體質,更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在炎炎烈日下,我們踢正步,排方隊;在激昂的訓練場上,我們歡呼,吶喊。軍營生活苦中有樂,春風化雨,使我終身難忘!這也為我們的「小學生涯」留下一份永久的紀念與回味。
就是這樣一段生活,使每個人在滾爬摔打中慢慢成長;就是這樣一段經歷,使每個人在汗水中變得堅強。軍訓這一課所留下的是讓每個人永遠也讀不完的。它從點到面改變著一個人,增強體質,磨練意志。這一課,令我們難忘終身,受用一世。軍訓生活,使我們與軍人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不斷糾正我們觀念上的偏差,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軍訓同樣也改變了我們的點點滴滴,使我們這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在這段亦苦亦樂的日子裡,我們懂得了珍惜父母的付出,理解了父愛母愛的偉大,明白了一個人要自立於社會難……軍訓的苦讓我們這群昨日溫室中花朵變成了今天飽經風霜雨雪搏擊長空的雄鷹。軍訓也將組織和紀律觀念深深地注入了「兩耳不聞窗外事」只知道埋頭苦讀的莘莘學子的心中,讓「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白面書生變成了有組織、有紀律學生。軍訓,磨練了我們的意志,練就了我們的錚錚鐵骨,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詩人泰戈爾在詩中曾說:「生活如同渡過一重大海,只有揚起風帆,沖破巨浪,才能到達彼岸。」那麼軍訓只是大海中的一個浪頭,以後還有更多的浪等著我們去沖破。短暫的軍訓生活已經落下了帷幕,它卻賦予了我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將加倍珍惜。
4.再見朋友
看那兩行青山,
總是蒙上一層白霧;
看那綠色的草地,
開滿勝利的花朵;
看那白色的長廊,
總是會走到盡頭。
軍訓,是你讓我變的成熟,
總在困難中挑戰自己;
軍訓,是你讓我更加自信,
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
軍訓,是你讓我學會獨立,
離開父母卻依然堅強。
攀岩、跳傘,
無疑是對自己的挑戰,
周圍總有朋友幫助是如此的溫暖。
我們總在軍訓中結交新的朋友,
但可恨離別。
我們只能漠然回首
說聲再別軍訓,
再見朋友。
⑶ 英國軍隊向右轉的時候,為什麼還要跺腳
這就是他們一個習慣,為了方便
⑷ 軍訓時:起步走轉正步走的動作要領,有什麼要注意的!最好能詳細點。
一〉齊步行進與立定
齊步是軍人常用的步法,一般用於隊列整齊行進,是隊列訓練的重點。
一、動作要領
口令:齊步——走,立——定。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夏季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與第五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與腰帶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月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聽到「立------正」的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二、動作標准與要點
齊步行進時,要精神振奮,姿態端正,臂腿協調,節奏分明。擺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幅,步速准確,兩眼注視前方,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要求做到「腳跟先著地,腳腕稍用力,膝蓋向後壓,身體向前移」。
立定時,兩腿挺直,做到不彎腰,不外掃,不跺腳,靠腳要迅速有力,腿臂靠放一致。
三.訓練重點和難點
重點:擺臂的定型定位和臂腿動作的協調自然。臂腿協調是動作的關鍵,強調出腳的同時擺臂,腳跟著地手擺到位,身體向前移(從腳跟到腳尖的時間)時注意臂不要擺動。
練習時,強調軍姿端正,擺臂自然,步幅,步速准確。可結合步幅線,秒錶和樂曲進行訓練。
四、常犯毛病和糾正方法
1、上體松,左右晃動。
糾正方法:行進時上體要直,自然收腹挺胸,腰要挺直,頭有上頂的感覺,肩關節要放鬆,兩臂自然擺動,兩膝用力要適當。
2、擺臂路線不正確。
糾正方法:強調以小帶動大臂輕擦身體前後兩側左右擺動,可結合擺臂線進行糾正。
3、擺臂不自然、聳肩。
糾正方法:強調肩關節下沉放鬆,大臂不要夾得過緊,手和手腕適當用力,使兩臂自然擺動。
4、臂腿不協調。
糾正方法:強調在出腳的同時擺臂,腳跟著地時,手擺到位;在腳跟著地後,身體向前移時,注意臂不要擺動,以免同手同腳。練習時可採用踏步的方法進行反復練習糾正。
5、腳尖著地方向不正。
糾正方法:行進時要按選定的目標直前進,腳掌著地時腳尖想里合,兩腳內側走直線。
6、步幅、步速不準確。
糾正方法:採用走步幅線、踏樂和卡秒錶等方法反復練習糾正。
7、立定時身體後仰、彎膝。
糾正方法:向前大半步步幅要准確,左腳全部著地的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到位;右腳跟抬起,右膝適當用力向後挺壓,保持力量取捷徑迅速向左腳靠攏。
8、行進中兩眼看地。
糾正方法:行進中強調挺胸挺頸,兩眼注視遠方水平線略高的物體。
9、立定時,臂腿不協調。
糾正方法:強調靠攏的同時手腕稍用力,放手到位,做到靠放一致。
〈二〉 正步行進與立定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它禮節性場合,是隊列訓練的重點和難點。
一、動作要領
口令:正步——走,立——定。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約7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小,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二,動作標准與要求
正步行進時,要軍姿端正,神色從容,動作自然大方,節奏分明,擺臂定型定性,步幅、步速准確,要求做到「三快兩穩一協調」,「三快」即,踢腿擺臂快、著地快、跟體快;「兩穩」即踢腿到位要穩,腳著地上體要穩;「一協調」即,臂腿結合要協調自然。
三、訓練重點和難點
重點:踢腿的速度、定位及臂腿的協調。踢腿時,應將力量集中到腳上,以腳帶動小腿,以小腿帶動大腿猛力向前踢出,同時迅速綳壓腳面。做到「踢、壓、綳」相結合;行進中,做到踢腿的同時迅速擺臂,腳著地時臂不動。
難點,擺臂的定型定位及步幅、步速的准確。
四、練習步驟
1、擺臂練習,一、二、停。
要領:聽到「擺臂練習,一」的口令後,按要領右臂向前擺,左臂向後擺。聽到「二」的口令,兩臂交替擺動;聽到「停」的口令,兩手迅速放下(通常右臂在前時下達「停」的口令),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擺臂的路線、彎臂加速的時機及定位的准確。擺臂時,兩臂要輕擦身體前後擺動,前擺時,當肘部超過身體前平面時屈肘時,同時小臂加力上端,肘部前迎下壓。將小臂擺至略平,使小臂與大臂略成直角。
擺臂的要領可歸納為:「擺」、「平」、「直」、「松」。
「擺」——即以小臂帶動大臂,按正確要領前後自然擺動;向後擺臂時,注意應先下手,後下肘。
「平」——即前擺定位後、小臂與大臂略成直角,後擺時臂要伸直。
「松」——即擺臂時肩關節和大臂要放鬆。
訓練中可結合擺臂限制線、多功能檢查尺等器材進行練習,首先掌握動作要領,並逐漸做到擺臂快、定位準。
2、原地踢腿練習。
口令:踢腿練習准備,左(右)腳練習,一、二,停。
要領:聽到「原地踢腿練習,准備」的口令後,;兩手後背(左手在上握右臂,右手在下托左肘)同時兩腳尖並攏;聽到「左腳練習」的口令後,左腳跟離地,腳尖上翹,靠在右腳跟內側,聽到「一」的口令,左腳按要領迅速踢出;聽到「二」的口令、左腳迅速收回,使腳內側彎曲部位靠在右腳跟內側,爾後按「一、二」的口令依次反復進行。聽到「右腳練習」的口令後,進行交換(即左腳著地,右腳抬起)。聽到「停」的口令,兩手放下,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踢腿的速度、力量、定位以及上體穩固。
踢腿的要領可歸納為:「踢」、「壓」、「綳」、「挺」、「端」。
踢——即在踢腿時,將力量集中到腳上,按腳帶動小腿、小腿帶動大腿的順序向前猛力踢出。
壓——即向前踢腿時、邊踢邊壓腳尖,使腳掌與地面平行。
綳——即支撐腿和腰桿挺直,收小腹,頭部向上頂,胸部稍向前傾,以控制身體的平衡。
端——即腿踢出後,大腿稍向上端(提臂)以控制踢腿的高度,使其定位。訓練中可結合踢腿高度線、沙袋、檢查尺等器材進行練習,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做到踢腿快、姿態穩、定位準。
3、一步兩動練習。
一步兩動練習分為背手一步兩動和臂腿結合一步兩動兩種。
口令:一步兩動,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一步兩動,正步——走」的口令後,左腳迅速踢出後停住,同時右臂前擺左臂後擺;聽到「二」的口令後,左腳著地,右腳迅速前跟(此時右腳跟離地並下蹬,腿伸直,腳尖上翹,彎曲部位靠在左腳跟內側),兩臂不擺動,爾後按「一、二」的口令反復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背手一步兩動主要是解決行進間踢腿的力量、速度
腳著地的力量以及跟體、跟腿的速度。臂腿結合的一步兩動主要解決臂腿結合的時機及動作的協調。臂腿結合要領可歸納為:踢腿擺臂要同時,腳跟定型手到位,著地用力臂不動,跟體跟腿要迅速。練習時可結合步幅線、沙袋等器材訓練,應做到「三快一穩」。即,踢腿快、著地快、跟體跟腿快、上體穩。
4、一步一動練習。
一步一動練習分為背手一步一動和臂腿結合一步一動兩種。
口令:一步一動,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一步一動,正步——走」的口令,左腳迅速踢出後停住,同時兩臂擺動;再聽到「一」的口令後,右腳著地,左腳踢出兩臂隨之擺動,依次反復練習。聽到「停」的口令,動作同一步兩動。
主要解決的問題:臂腿動作的協調及行進的節奏。
聯系時應做到,收腹挺腰,擺臂踢腿定型定位,著地有力不回拖,臂腿結合緊密、協調。
5.快慢步練習。
口令:快慢步,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快慢步,正步——走」的口令,左腳迅速踢出後著地,右腳靠左腳後三分之一處,踢腿的同時,兩臂擺動;聽到「二」時,右腳照此法動作,交替進行。「停」的口令和動作同一步兩動。
主要解決的問題:行進間臂腿結合的時機及協調。
練習時應做到:踢腿迅速,稍穩再著地,並同時擺臂。練習時結合步幅線、沙袋等器材訓練。
6、連貫動作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行進間臂腿動作的協調和步幅、步速的准確。
練習時應強調腰往上拔,上體挺直,頭上頂,面部表情自然,踢腿迅速,著地有力,臂腿結合緊密,協調一致,節奏分明。在訓練中,結合步幅線、沙袋、秒錶、等器材進行練習。
五、常犯毛病和糾正方法
1、擺臂時聳肩。
糾正方法:強調肩關節下沉放鬆,用手腕和小臂內側的力量帶動大臂擺動。
2、擺臂時外掃。
糾正方法:強調向前擺臂過垂直部位時,小臂內側
上迎迅速彎臂,向後擺臂時,肘部稍想里合,手腕向後擺至定位。
3、踢腿時掏腿。
糾正方法:擺動腿向前運動,過垂直線時,膝蓋向後壓,壓腳尖加速踢出,踢腿時以小腿帶動大腿,以膝蓋向後、腳尖向下的壓力綳直腿猛力踢出,腳尖對正前方。
4、踢腿時弓腿端腿。
糾正方法:強調踢腿時擺動腿過垂直線時,膝關節後壓,使腿拉直,踢出時要壓腳尖、綳腳面,膝關節用力使小腿帶動大腿。
5、踢腿無力,速度過慢。
糾正方法:擺動腿超過垂直部位10厘米時。腿綳直猛力踢出,訓練中可結合綁沙袋進行。
6腳著地無力,上體不穩。
糾正方法:強調上體正直上頂,腳著地時上體要跟上,腳要正直向下落地;著地時,以腳腕的力量使全腳掌適當用力著地。
7、上體後仰,步幅小,身體下坐。
糾正方法:強調踢腿同時擺臂,腳著地臂不動,反復練習。
9、步速不準。
糾正方法:訓練時結合卡表、踏樂、反復練習。
10、步幅不準。
糾正方法:採取走步幅線的方法反復練習。
⑸ 正步走的起源在哪
正步走是軍隊或其他組織的隊列行進的一種步伐,在英語里叫做goose_ stapping 是鵝步的意思。其特點是像鵝那樣高抬腿向前邁步。如果比較一下正步走和鵝的走路方式就會發現兩者的基本要領是相同的。這種走步的方式是德國統一前的普魯士軍隊操練行進時最早開始使用的。千百人的方隊正步走由於整齊劃一動作鋼勁有力,氣勢磅礴,因而具有強烈的震撼和炫耀效果。普魯士軍隊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說是最職業化的軍隊.內部組織等級嚴密, 是一套典型的高威權體制.軍隊上下紀律極其嚴明,效率很高,調動力強,戰鬥力出眾.普魯士職業軍人則素以極強的職業操守和規范而著稱.普魯士得以擊敗法國,正因為其強大的軍隊 普魯士軍官出身多為貴族.地位很高, 在國內是領導階層。德國統一後,普魯士職業軍人繼續在德國的軍事體系中處於領導地位.把普魯士軍事傳統發揚廣大.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納粹德國時代。 眾所周知,納粹德國有非常強大的陸軍. 納粹德國在軍事操演/閱兵式中把普魯士鵝步(正步走)發揮到了極致, 而且通過現代媒體--電影影像--傳播到了全世界各地. 德國軍隊的職業化,專業化,森嚴的紀律,強大的戰鬥力量以及權威, 以及在強大統一的極權體制下個人對組織的絕對服從,都在他們無與倫比的正步走中體現了出來。這給世界人民(確切地說,是西方人),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強烈印象。加之德國人在歐洲侵略,每成佔領一國,都要進行這種閱兵式,展現其軍威。德國陸軍在巴黎的正步走閱兵式,已經成了世界歷史影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國的兵學思想和軍隊管理對世界影響較大,後來很多國家紛紛效仿,並根據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規定自己正步走的動作規范。例如,蘇俄軍隊正步走是昂著頭用力擺手臂,而北韓軍隊則昂著頭不擺手臂;法國軍隊外籍軍團有點像邁四方步,英國的則像跺腳,美國的要比齊步走稍微板正一點,等等。但是很多國家對閱兵式卻十分謹慎,如美國、英國、丹麥、比利時、現在的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國。因為這些國家都極力防止軍隊對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干預和影響。而有些國家對閱兵式樂此不疲。例如,蘇聯幾乎每年都要在莫斯科進行規模宏大的閱兵式展示政權的武力,印度也是喜歡搞閱兵式的國家之一。其中搞得最出色的是中國大陸、朝鮮和蘇聯。
⑹ 英國士兵立正時為什麼要跺腳
為什麼士兵立正時要跺腳?
世界各國軍隊的《隊列條令、條例》規定不盡相同,
但在「立定」(包括立正)時,有一個共同點,就是
隊列在「立定」時,要整齊劃一地「落」在一個「點」
上。
英國、德國、義大利、俄羅斯等等,採用的是「立定」
時「跺腳」,我國採用的是「立定」時「碰腳跟」。
⑺ 如何不加准備動作的走加擺臂的一令兩動正步
聽到1,在立正姿勢上,踢出左腿,出右臂。聽到2,左腳砸地,右腳迅速靠腿(保持提跨),不換臂。聽到1,踢出右腿,擺臂換臂,聽到2,右腳砸地,左腳迅速靠腿(保持提跨),不換臂,如此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