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床為什麼這么小
『壹』 人高馬大的歐洲人,為什麼那麼喜歡睡窄床
對於睡覺這個事,現代人越來越重視。以前睡覺不怎麼講究,但是現在有了剩餘的資金之後,就會考慮到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要在床上度過,所以一般都會考慮買個好床。
在我國,不管結沒結婚,不管有沒有需要,一般都喜歡買個大的床。因為大床滾起來舒服,再鋪上軟軟的床墊的話,一趟上去,彷彿能陷下去,很多人喜歡這種觸感。而歐洲人雖然普遍比較高,但是在結婚前,沒有必要的話都不會要很大的床。看起來很奇怪其實很有道理。
對於睡覺這件事,以前的人比我們有研究。古代認為,睡覺的屋子要小,這樣才能聚氣。人在夜裡,要養護好身體的話要睡小房間。古代的皇帝就是這觀點的忠實執行者。清朝的皇帝在養心殿睡覺,都是睡在一間小屋子裡,各種尺寸都有講究,尤其不能過大。
而歐洲人也許也有這方面的認識。另外,歐洲的生活節奏快,人也比較外向,喜歡在外面玩。這就更不需要大的床了。
『貳』 土耳其文化習俗的風俗習慣
土耳其從城市到鄉村,到處都是清真寺,5次從宣禮塔傳出贊頌安拉的聲音。清真寺是可以定時參觀的,女士進清真寺一定要包頭巾、穿裙子。 男孩子長到7歲左右要舉行割禮,割禮之後的小男孩身穿白袍,頭戴王冠,手握權杖,神氣活現地躺在床上,親朋好友都要來送紅包,還有一個陪伴男孩進行割禮的人,將和這個男孩一生關系密切,相當於男孩父親的地位。土耳其比較保守的婦女穿袍子戴頭巾,而城市開放的婦女則更喜歡穿緊身衣,以顯露她們迷人的體形。婦女大多出門工作,結婚後隨夫姓。雖然大多數公共場合都不分男女,但按摩、理發必須男女分開。土耳其的婚禮要宴請親朋好友,賓客給新娘的禮物一般是金手鐲,新娘兩個手臂上戴滿金手鐲,日後即可衣食無憂。土耳其實行土葬,不允許火葬,死者必須由同性洗凈,頭朝麥加方向,否則不能升入天國。 土耳其人非常好客,見面要親臉頰,而且不停地問好。土耳其人對中國人也十分熱情友好。如果到土人家做客,進屋之前必須脫鞋,土人家裡一定鋪滿地毯,再窮的人家裡都是一塵不染。在公共場合千萬不能用手指別人、揩鼻涕、剪指甲等,這些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土耳其的手工地毯在歐洲很有名氣,土耳其的食品以烤肉、甜點聞名,土耳其菜被譽為世界第三大菜系。土耳其知名的還有:土耳其浴、肚皮舞。土耳其人生活節奏很慢,在餐館吃一頓飯,至少要兩三個鍾頭,但他們開起車來卻像騎馬一樣橫沖直撞。土人喜歡飲茶和咖啡,和一般的茶和咖啡不同,土耳其的茶和咖啡要煮很長時間。雖然他們不喝中國的綠茶或花茶,但如果送他們一小桶中國茶葉,他們也會非常高興的。
『叄』 人高馬大的歐洲人,為什麼要睡1米的小床
「克羅埃西亞酒店這張床和我們的美容院按摩床一樣大。我無法想像歐洲尺寸的睡衣是怎麼睡的?哈哈哈!這家旅館的樣子簡直是童話。這是兒童床嗎?"「空調只能降溫,供暖需要等兩個星期,蜷縮在1.2米的床上,我已經很多年沒住過這么艱苦的旅館了。它仍然是歐洲的五星級酒店……"
「我參觀過英國女王的游輪,女王和王子睡在分開的床上。它們也是90厘米的小床。他們非常悲傷和木訥後來,我參觀了一座古堡的遺跡。在廢墟中,牆上有一個凹槽,意思是我身高1.7米。也許我只能躺在床上,在外面等著。"由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歐洲人出來展示他們的經驗,有很多原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論。香港居民認為:在歐洲,地價太高,不能用大床。大床也搬不進老式房屋,因為歐洲不僅是居住空間小,往往樓梯也小,大床你想搬也搬不進去,而且歐洲人很重視歷史建築的保護,房屋改裝的難度很高。"
『肆』 奧斯曼帝國領土很大,為什麼土耳其很小
奧斯曼帝國強盛時期的15、16世紀歐洲英法德奧俄這些列強還沒有真正崛起,所以有很大擴張空間。在不斷的軍事入侵下領土不斷擴大,但進入19世紀後土耳其開始衰落(歐陸德法奧俄崛起,奧斯曼土耳其在列強擠壓下不好混啊),二次世界大戰跟德國混造成大量領土損失(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及其小弟們都被眾多國家群毆)。所以今天的土耳其領土相比奧斯曼帝國時期小了很多。希望採納^ω^謝謝!
『伍』 如今有很多人寧願選1米5的床,也不選1米8的床,這是為什麼呢
市場行情可以很好印證這個問題,在一些家居廣場,你很難看到1米8的床,取而代之的是1米5和1米2的,因為1米8的床根本就無人問津。那麼從現實出發,1米8的床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弊端?
另外每次在打掃床底的時候,1米5的床也比1米8的床好抬一些,特別對於家庭主婦來說,她們應該是深有體會。
『陸』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寧願選1.5m的床,也不選1.8m的床
1、佔有卧房室內空間
一張1米8的床放到卧房,卧室床的間距能夠實現3.7米,而絕大多數卧房的總寬不容易超出6米,那樣一張床就佔有了卧房絕大多數的室內空間。剩餘的室內空間還需要放衣櫥、化妝台,顯而易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室內空間有多麼的擁堵,乃至連過道都騰不出來。因此挑選許多家中放棄了1米8的雙人床,委屈求全選擇了1米5的寶寶床,終究現在房價這么貴,選購一套小戶型房子就掏做了幾輩人所有的積蓄,只有想盡辦法把不足的空間利用下去。特別是放寬「二孩政策」之後,本來就十分不足的居住環境越來越更為擁擠。
4、更好打理
床大的確入睡較為舒服,但相對的,管理下去都是十分地不便,例如每一次洗換被單、被罩的情況下,不論是將被罩卸下來或是再套回家,亦或是晾下去,1米5的床都需要比1米8的床更容易。
『柒』 礦床類型
根據硼礦床的成因不同,將硼礦床分為以下7種類型。
一、火山噴氣型硼礦床
本類型是與現代地表火山活動有關的原生硼礦床,以含硼溫泉和硼酸噴氣孔為最重要。噴氣的溫度高達140~240℃,壓力達(3~6)×105Pa,噴氣中富含硼酸,高達0.3~0.5g/L,此外還含有 H2O、CO2、CH4、H2、H2S、N2、NH3等氣體。噴氣經人工濃縮後獲得硼酸與氨氣,利用噴氣還可發電。含硼溫泉附近可形成鈣華,其中產有硼砂與鈉硼解石。礦床規模小,很少構成工業礦床,但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上著名的含硼噴氣孔分布在義大利的托斯卡那,此外俄羅斯的千島群島、日本等地都有與近代火山活動有關的含硼噴氣孔與溫泉。
二、矽卡岩型硼礦床
礦床常產於酸性岩漿岩與碳酸鹽岩類接觸帶附近的矽卡岩中,因圍岩成分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矽卡岩礦床。
當圍岩為鎂質碳酸鹽岩(白雲質灰岩、白雲岩)時,則形成以鎂質硅酸鹽礦物為主的鎂矽卡岩,其中的硼礦床為鎂硼酸鹽礦床,即硼鎂石-硼鎂鐵礦礦床。礦體常呈不規則的透鏡體、扁豆體,礦石礦物主要為硼鎂石,常與硼鎂鐵礦、硅鎂石、金雲母、透閃石、電氣石、葉蛇紋石、磁鐵礦等礦物共生。礦石中B2O3含量一般不高,可達5%~10%。
當圍岩為石灰岩和大理岩時,則形成以鈣硅酸鹽為主的鈣矽卡岩,在其中或附近大理岩中可形成鈣硼硅酸鹽礦床,即硅硼鈣石礦床。礦體呈透鏡狀,由於成礦作用受構造裂隙控制,也可形成網狀、細脈狀硅硼鈣石礦體。礦石礦物主要為硅硼鈣石,與其共生的有透輝石、石榴子石、方解石、石英、透閃石及少量的斧石和賽黃晶。富礦石硅硼鈣石含量可達50%以上,礦石中B2O3的含量變化大。
在上述各種矽卡岩帶內有時可伴生有色金屬礦化,有的成為具一定規模的金屬礦床,可綜合利用。但在硅硼鈣石礦床內,有色金屬礦化一般不發育。本類型礦床多屬中、小型礦床。
此類礦床在俄羅斯、美國、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都有產出。近年來在我國湖南常寧和浙江北部都找到這類礦床。以下介紹湖南常寧半邊街-七里坪硼礦床:
湖南常寧矽卡岩型硼礦床有七里坪及半邊街兩個礦床,它們位於耒陽-臨武南北向構造帶中段,大義山花崗岩體北部西側。礦床賦存於花崗岩體與中上石炭統壺天群白雲岩接觸帶中(圖16-1)。
大義山岩體為一復式岩體,岩性為細-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系燕山早期第二階段產物,年齡為164~185Ma。花崗岩中富含B、Li、As、W、Sn、Bi、F等元素,B 可達109.1×106,是地殼中B豐度的9倍。這一重要地球化學特點是在其附近形成硼礦床的重要因素。岩體周圍有半邊街及七里坪礦床及其他一些礦點,礦床規模均達中型。
圖16-1 半邊街礦區11勘探線地質剖面圖
(據周榮文等,1990)
1—硼礦層;2—石炭系中上統壺天群;3—二疊系棲霞組;4—燕山早期花崗岩;5—礦體編號
半邊街礦床似層狀、透鏡狀、火焰狀,受接觸面的形態、產狀和圍岩裂隙的控制。半邊街礦床共有Ⅰ、Ⅱ號2礦體。Ⅰ號礦體產於矽卡岩(由尖晶石、透輝石、石榴子石、符山石、方柱石等組成)及矽卡岩化大理岩中,長800m,傾向延伸698m,平均厚5.72m。B2O3含量5.03%~8.59%,平均6.34%。沿礦體走向、傾向均有尖滅再現、膨大、縮小等特徵。Ⅱ號礦體在Ⅰ號礦體之上,平行產出,賦礦圍岩為接觸帶上部的大理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和白雲質大理岩。礦體長568m,傾向延伸498m,平均厚3.31m。B2O3含量10.91%~3.08%,平均6.84%,沿走向礦體有尖滅再現等現象。
礦石組成礦物復雜,有用礦物主要為硼鎂石(含量10.3%)、鎂硼石(7.3%)、硼鎂鐵礦(9.9%)、氟硼鎂石(7.8%)及剎哈石(sakhaite)(1.8%);脈石礦物主要有方解石(51%)、白雲石(2.5%)、透輝石(2.3%)、符山石(1.7%)、硅鎂石(2.5%)、水鎂石(1.0%)、磁鐵礦(1.1%)等。據礦石的結構構造特徵,上述礦物主要分為2個成礦期:矽卡岩期和熱液成礦期。從礦石礦物來看,鎂硼石、硼鎂鐵礦、氟硼鎂石形成於矽卡岩期,硼鎂石及白鎢礦、錫石、輝鉬礦、斑銅礦、黃銅礦等硫化物形成於熱液成礦期。
三、火山沉積型硼礦床
該類型礦床主要分布於新生代構造帶內的晚第三紀陸相盆地中。盆地是在造山晚期階段形成的山間盆地、斷陷盆地或狹窄的地塹,並受深大斷裂帶控制。在礦床附近廣泛發育有新生代花崗岩類和各種成分熔岩,在大多數硼酸鹽礦床中發現有與湖相含硼沉積物同時形成的基性或酸性的火山岩。
硼礦床賦存於陸相火山-沉積岩系中,形成時代主要是晚第三紀上新世與中新世,礦床儲量佔80%以上,小部分礦床屬早第三紀和第四紀。
產硼岩系為陸相沉積岩夾火山岩組合,由粘土質、硅質、碳酸鹽-粘土質沉積岩和各種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紋岩以及凝灰岩互層組成,有時還夾有鹽層。礦床產於岩系中的粘土質、泥灰質或凝灰質沉積物中,具有一定的層位。礦體呈巨大的層狀體、透鏡體,其厚度可由1~3m到30~90m。礦石成團塊狀或結核狀產在粘土岩或凝灰岩中,礦物成分簡單,主要為易溶硼酸鹽類。礦石含B2O3達30%~50%。按礦石中主要硼酸鹽不同,將之分為4種類型:①硼砂-斜方硼砂礦床;②硬硼鈣石礦床;③白硼鈣石礦床;④硬硼鈣石-鈉硼解石礦床。
該類礦床規模大,可達數千萬噸至數億噸,如著名的礦床有美國的克拉麥爾、土耳其的克爾卡、阿根廷的廷卡勞等礦床。國內還沒有見到這種類型礦床的報道。
本類礦床處於大陸主動邊緣及其碰撞帶內(太平洋帶和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帶),由於火山和與其有關的熱液活動,對沉積盆地中硼的成礦作用有重要影響,火山灰和熱液同時進入湖盆地造成盆地中大量硼的聚集,使淡水逐漸變為鹵水,在乾旱的氣候條件下,從盆地中沉積形成各種硼礦床。但在第三紀巨大硼礦床內沒有見到其他可溶鹽類的共生,這可能是由於硼酸鹽類沉澱時,其他鹽類還不足以沉澱之故。
本類典型礦床為美國加州克拉麥爾礦床,其特點如下:
該礦床是一個火山沉積型硼礦床,位於太平洋內帶美國西部加州莫哈維沙漠中部的一個大型第三紀盆地中。盆地基底由侏羅紀和白堊紀的花崗岩和變質岩組成,不整合其上的為晚第三紀中新世湖相沉積岩和火山岩,厚約600m。下部由礫岩、砂岩、凝灰岩和淡水灰岩組成,厚約300m;中部為玄武岩(薩德白克玄武岩),厚約36~180m,還有次火山岩英安岩;上部為粘土岩、凝灰岩夾硼砂透鏡體(頁岩層+阿科斯層),厚約45~160m,共有7層礦(圖16-2)。
其上為更新世和現代砂、礫石層覆蓋。在上部粘土岩中含有雄黃、雌黃、輝銻礦,在凝灰岩中出現冰長石、方沸石等礦物。上部岩石中含量高的元素有As、Sb、Ge、Li。主礦體平均厚45~60m,大的礦體長450m。礦石組成礦物主要為硼砂、貧水硼砂和三方硼砂,鈉硼解石和斜硼鈉鈣石等。礦石平均含量B2O3為25%,富礦段B2O3>30%。估算硼砂儲量8000×105t到1.2×109t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硼酸鹽礦床之一。據研究認為,礦床是在玄武岩噴溢和英安岩侵入之後形成的,玄武岩流從周圍的高地注入高地之間的淺水盆地(估算深10~20m),該湖盆主要受伴隨玄武岩噴溢和英安岩侵入而出現的溫泉補給礦質,溫泉除了帶來硼以外,還帶來As、Sb、Ge和Li,流入該湖的含硼溶液的蒸發最終導致硼酸鹽的沉積,最初沉積有鈉硼解石,而後沉積硼砂,再後又與板硼鈣石一起沉積鈉硼解石。
圖16-2 美國克拉茂硼礦柱狀圖
(據王有德等,1989)
四、淺海相沉積型菱錳礦-錳方硼石礦床
在我國河北省首次發現的具有工業意義的錳-硼礦床,屬於一種新的類型。所處大地構造位置屬於克拉通北緣燕山裂陷槽帶,產礦岩系為中元古代長城系的淺海相硅質白雲岩夾含錳頁岩建造。建造下部具海相粗面岩-粗玄武類火山岩、火山角礫岩、集塊岩,礦床位於建造的白雲岩中或頁岩和白雲岩之間,與圍岩為漸變關系。礦層由富礦體和貧礦體組成,富礦體在礦層中呈扁豆狀、透鏡狀、餅狀、串珠狀。富礦體之間或其上、下盤,往往分布有條帶狀、不規則囊狀、團塊狀、浸染狀的錳方硼石和菱錳礦,構成貧礦體。
礦石中礦物主要有菱錳礦、錳方硼石(Mn3[B2O12]OCl),其次有錳方解石、黃鐵礦、赤鐵礦、磁鐵礦、黃銅礦、黑電氣石、鐵白石、石英、長石碎屑、蒙脫石、水雲母、玉髓、磷灰石、膠磷礦、燧石、石膏、金紅石、鋯石等。
礦石的構造主要有豆狀、假鮞狀、團塊狀、條帶狀以及浸染狀等構造。礦石的品位,在貧礦石中B2O3為2%左右,富礦石中B2O3為17%左右,一般硼與錳之間為正相關關系。
含礦岩系主要由白雲岩組成,含礦層常見水平層理,亦見波痕構造,說明礦床是在海水較淺而平靜的海盆環境中沉積的,推測當時氣候乾旱而炎熱,海水鹽度較高,pH值大於8,在這些條件綜合影響下才有利於硼礦床形成。礦床下伏地層存在一套粗面岩-粗玄岩類火山岩,其中富含Mn(達 0.5%)和B(達0.1%)等元素,其噴發過程中為成礦提供了成礦物質來源。
本類型硼礦床規模較小,但B、Mn可綜合利用。
五、潟湖相沉積型硼礦床
此類硼礦床與潟湖相鹽類礦床有關,礦體呈層狀或透鏡狀夾於鉀鹽層或石膏層之中。礦石呈團塊狀或浸染狀構造,礦石中主要硼礦物為方硼石,共生的有硼鉀鎂石(KMg[B5O6OH)4][B2O3(OH)5]2)、硼鎂石、鈉硼解石、石鹽、鉀鹽、石膏、硬石膏、方解石等。這類礦床是由於含硼海水經蒸發後,硼酸鹽與其他鹽類同時發生沉積作用而形成。礦床中大部分硼酸鹽分散於硬石膏、石鹽和鉀鹽層中,開采鹽類礦床時加以回收。德國斯塔斯孚特鉀鹽礦床的光鹵石帶中產有硼、每年綜合回收數萬噸方硼石。在北美、西歐和東歐一些國家的二疊系海相鹽類沉積層中都分布有硼礦床或硼礦化。
六、淋積型硼礦床
原生的鉀鹽礦床中常含有少量的硼酸鹽類,受到風化後經淋濾富集可以形成巨大的淋積型硼礦床。礦床產於鹽丘頂部的石膏帽或粘土層中,礦床呈透鏡狀、似層狀以及不規則的囊狀充填於石膏之洞穴或裂隙中。其中常見的含硼礦物有硬硼鈣石、單斜硼鈣石、細晶硼鈣石、鈉硼解石和纖維硼鎂石等。硼礦床規模較大,但多為貧礦。前蘇聯因傑爾礦床較為著名,該礦床有富礦石(B2O315.9%~42.6%)38.3×104t,貧礦石(B2O30.6%~5.37%)643×104t。
七、區域變質型硼礦床
本類礦床主要分布於太古代克拉通內的古元古代裂谷帶中,有的分布於太古代變質岩系中,如俄羅斯、瑞典。產礦地層為古元古代變質岩系中,它由斜長角閃岩、黑雲斜長片麻岩、變粒岩、淺粒岩、電英岩夾斑花狀大理岩、菱鎂岩組成,原岩屬為海相含硼火山-沉積岩系。
硼礦床具一定層位,斷續延長數百千米,構成大型硼礦帶。礦體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有時呈多層出現。礦體受到變形時,可與圍岩發生同步褶皺。礦體多賦存於含硼建造的白雲石大理岩-菱鎂岩中,或它們與變粒岩,淺粒岩的接觸處,礦體與圍岩整合接觸,礦體中也可有圍岩的夾層;單個礦體厚達幾米到幾十米,延長幾十米至幾百米。
礦石由磁鐵礦、含硼礦物(硼鎂鐵礦、硼鎂石、遂安石)、稀土元素礦物(褐簾石、獨居石、鈰硼鈣石)及其他榍石、磷灰石、粒硅鎂石-斜硅鎂石、方柱石、透輝石、陽起石等組成,各種礦物以不同的比例共生,構成條帶或薄層,或呈互層產出。礦石具片狀構造、柔皺構造、變餘角礫狀構造、變余結核構造等以及各種變晶結構。礦石品位變化大,低者B2O3<10%,一般B2O315%~25%,最高達40%。
因礦石中共生礦物不同可分為硼鎂石礦床、硼鎂石-硼鎂鐵礦礦床及磁鐵礦-硼鎂鐵礦-稀土元素礦床(Fe-B-TR礦床)。
當含礦岩系受到混合岩化或花崗岩侵入時,則引起礦床中一些元素的活化、遷移,在含硼岩系的裂隙內產生電氣石、磁鐵礦、硼鎂鐵礦、遂安石、金雲母等礦物的細脈,還可伴隨某些交代現象,如蛇紋石化、硼鎂石化等。
本類礦床屬區域變質型硼礦床,規模小型-大型都有,個別為超大型硼礦床。我國該類型礦床主要分布於遼東、少量分布在吉南,目前以硼鎂石礦床、硼鎂石-硼鎂鐵礦礦床為主要開采對象,有較大的工業意義。Fe-B-TR礦床規模較大,因冶煉技術尚未完全解決,目前工業利用還有一定困難。
以下介紹遼東典型的變質礦床的地質與成因研究。
(一)古元古代變質含硼岩系及其原岩建造
含硼岩系主要分布於遼吉裂谷帶軸部,屬古元古代遼河群里爾峪組,岩石中以富硼為其突出特點,總厚370~800m。岩系較完整的剖面自下而上由4個岩石組合組成:斜長角閃岩夾鈉長淺粒岩(>120m),鈉長淺粒岩與黑雲變粒岩互層夾斜長角閃岩(320m),蛇紋岩(蛇紋大理岩)與硼鎂鐵礦互層(220m),角閃變粒岩與鈉長淺粒岩互層(>100m),原岩包括基性、酸性火山熔岩、凝灰岩、粘土質-半粘土質碎屑岩、富鎂碳酸鹽岩及富硅、富硼、鐵的熱水沉積岩,屬含硼火山岩-富鎂碳酸鹽岩-鎂(鐵)硼酸鹽岩岩系,於古元古代末期(1900Ma)遭受了角閃岩相區域變質作用。
(二)礦床類型
1.硼鎂石礦床
礦石礦物以纖維硼鎂石為主或纖維硼鎂石和遂硼鎂石為主,含少量硼鎂鐵礦、磁鐵礦。脈石礦物以鎂橄欖石、硅鎂石、金雲母、蛇紋石為主及少量透閃石、菱鎂礦、白雲石、滑石及少量硫化物。如前述礦石具有變質與變余的組構特點。有的礦床中見有硬石膏薄層。本類礦床品位較高,質量較好,規模大,是最重要的礦床類型,如磚廟、花園溝、後仙峪等礦床(圖16-3)。
圖16-3 遼寧磚廟硼礦剖面圖
(據馮本智等,1978)
1—角閃混合片麻岩;2—斜長角閃岩;3—電氣石角閃石岩;4—蛇紋岩夾硼鎂石岩;5、12、17—硼鎂石岩;6—蛇紋石大理岩;7—透輝石斜長角閃岩;8、10—偉晶岩;9—斜長角閃岩;11、13—蛇紋岩;14—角閃混合片麻岩;15—黑雲片麻岩;16—含黑雲、電氣石變粒岩;18—角閃石岩;19、22—長英岩;20—斜長角閃岩;21、23—黑雲片麻岩;24—黑雲電氣變粒岩;25—鈦磁鐵礦和透輝石斜長角閃岩;26—電氣石變粒岩;27—黑雲電氣變粒岩夾電氣石石英岩;28—含鈦磁鐵礦斜長角閃岩;29—黑雲片麻岩、黑雲電氣石變粒岩夾含鈦磁鐵礦和透輝石斜長角閃岩;30—含鈦磁鐵礦和透輝石斜長角閃岩
2.硼鎂鐵礦礦床或磁鐵礦-硼鎂鐵礦-稀土元素(Fe-B-TR)礦床
礦石礦物以硼鎂鐵礦為主,次之為磁鐵礦、纖維硼鎂石、遂硼鎂石、脈石礦物與上相似。礦石中纖維硼鎂石明顯交代了硼鎂鐵礦,同時析出磁鐵礦。礦床中還含有獨居石、鈰硼硅石(Ce-BO[SiO4])等稀土元素礦物,且見其交代硼礦體中電氣石透輝石岩。稀土元素含已達工業要求,礦床可綜合利用Fe-B-TR。區內最著名的是翁泉溝硼礦床(圖16-4)。
圖16-4 翁泉溝硼礦區地質和剖面示意圖
(據遼寧地礦局第七地質隊資料,1987)
1—鈉長淺粒岩;2—角閃石黑雲母變粒岩、角閃透輝變粒岩;3—含硼鎂鐵礦蛇紋岩、金雲母蛇紋岩、蛇紋石化大理岩;4—條痕狀混合岩
3.硼鎂石-硼鎂鐵礦礦床
和硼鎂鐵礦礦床的特點相似,礦石中硼鎂石的含量較硼鎂鐵礦為高,以開采硼鎂石礦石為主。礦床內含稀土元素礦物不明顯。
(三)硼礦床的形成條件
1.古火山-沉積斷陷盆地
沿遼吉古元古代裂谷,硼礦床集中於4個地區,結合重力與航磁異常分析,其位置處於東西向與南北向大斷裂交匯處或其附近,推測在裂谷海槽演化過程中,其內部受東西向與近南北深斷裂的影響,控制了更次一級斷陷成礦盆地的產生,沿盆地中的斷裂,由與火山作用有關的含硼熱泉與噴氣孔的活動為盆地帶來充分的成礦物質,有利於熱水沉積岩與硼礦床的形成。
2.成礦物質來源
含硼建造組成岩石由大量的基-酸性火山岩、凝灰岩、熱水沉積岩等組成,其中硼的含量較硼在地殼中的豐度值高10~300倍,表明在盆地中火山活動時,所產生的流體有可能為水盆地帶來成礦物質硼;裂谷海槽內下滲海水在岩石圈循環時也可能使基性火山岩中的鎂、鐵質浸出,補給成礦盆地;大陸殼岩石風化也可提供部分鎂、鐵或其他組分。
3.盆地古地理環境
由硼礦床的凝灰質圍岩中產出黃鐵礦條紋,夾有條紋、條帶狀構造的電英岩, 巨大硼鎂鐵礦層的存在等等,反映出這些沉積物中2價鐵占相當的比例,可以推測硼的成礦盆地為一較深水的盆地,並屬還原環境。含礦建造中白雲岩、菱鎂岩的大量出現,指示當時海水為鹼性,pH值達9以上。從礦石成分看,富含B、Fe、Mg、Si、K、Na以及
4.硼酸鹽的沉澱與富集
層狀硼礦床夾於鎂質碳酸鹽岩層中,後者也可夾硼礦床內。碳酸鹽岩中以富鎂為特徵,MgO為17.2%~36.28%之間,一般皆大於25%,屬菱鎂質白雲岩和菱鎂岩。對近代海洋的研究證明,白雲岩沉積地區共同特點是氣候乾旱炎熱,蒸發量大於降雨量,說明硼礦床沉積時是在乾旱的氣候條件,由於蒸發作用而沉澱與富集的。多年來,研究者們在硼礦圍岩發現有硬石膏層,在遂硼鎂石礦石中也發現共生的硬石膏。近年采,本區硼酸鹽和電氣石的硼同位素δ11B(一般為+9‰~+11‰,個別為+4‰~+14.5‰),研究表明,其與海相蒸發岩的一致。這些結果都表明,硼礦床形成在乾旱氣候條件。除上述的自然地理條件外,由於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也可導致鎂-鎂鐵硼酸鹽的沉澱、富集。當時從盆地中沉積的原始硼酸鹽,為含水的鎂硼酸鹽與含水的鎂鐵硼酸鹽,它們經過區域變質作用再轉變成為現在的硼礦床。
八、現代大陸鹽湖型硼礦床
現代乾旱地區的大陸鹽湖中,有時硼酸鹽的含量很高,形成硼酸鹽鹽湖。這些鹽湖大部分分布於年輕的火山活動帶內,小部分分布於天然氣和石油發育地區。鹽湖鹵水中硼的含量達到一定工業品位時,可供開采。湖底沉積物中有時蘊藏著固體硼礦層,小部分礦體也可分布於湖濱地帶。礦體常呈透鏡狀、巢狀產於湖底的淤泥中,厚度一般僅幾十厘米,很少有超過兩米者。礦石中的共生礦物以硼砂為主,其次有鈉硼解石、柱硼鎂石(Mg [B2O(OH)6])、庫水硼鎂石、水方硼石等,此外還有石鹽、芒硝、鈣芒硝、石膏、白鈉鎂礬、瀉利鹽等鹽類礦物。硼砂結晶粗大,一般直徑1cm左右,大者可達5~6cm。除固體硼砂外,湖底還有豐富的含硼、鋰、鉀、鎢、砷、銻、磷等鹽類的晶間鹵水。本類礦床分布面積廣,多是易溶的優質硼礦石,可構成工業價值極大且可綜合利用的鹽湖礦床。我國古代使用的硼砂主要來自這種類型。
該類型礦床分布於北美和南美西部、小亞西亞、伊郎高原、柴達木盆地、西藏高原;我國青海大柴旦鹽湖、西藏班戈湖硼礦床屬於本類型,美國加州的西爾斯鹽湖是工業價值較大的大陸鹽湖型硼礦床。
1.青海大柴旦鹽湖硼礦床
該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北緣山間盆地內。湖面海拔分別為3110m和3118m,屬於高原溫干氣候區。盆地周圍山系及基底岩系均由前震旦紀變質岩系及較年輕的中酸性侵入體構成。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層零星見於盆地邊緣,盆地內有巨厚的第三紀-第四紀沉積。盆地北緣南祁連山斷裂帶至今仍有活動,構成溫泉-泥火山活動帶,至少自第四紀更新世晚期以來即有含硼熱水自深部湧出,並通過塔塔陵河、溫泉河以及由泉水等途徑匯入大柴旦湖。
該湖形成於印支期,在第四紀更新世至全新世期間,演化為鹽湖。鹽湖中有細碎屑-粘土的沉積,夾有石膏、石鹽以及硼礦層。鹽湖屬硫酸鎂亞型鹽湖硼礦,可分為湖濱硼礦和湖底硼礦。湖底硼礦又包括固體硼礦和鹵水硼礦兩種。該礦床為以硼、鋰為主,伴有鉀、鎂、石鹽、芒硝的大型綜合性鹽湖礦床。
2.美國加利福尼亞西爾斯鹽湖硼礦床
西爾斯湖礦床位於加州干莫哈維沙漠北部。硼礦床賦存第四紀湖相沉積物中,沉積總厚度約300m,由粘土和鹽類組成。沉積物之上產有下部和上部2層鹽礦體,其厚度分別為9~12m和21~24m。這些礦體是在晚更新世和早全新世期間形成的,它們之間隔有3~4.5m厚的粘土沉積物。
鹽礦體具層狀構造。上部鹽礦體含有約4000×105t鹽類,由天然鹼、石鹽和碳鉀鈉礬組成,還存在易溶鹽類25種,包括芒硝、鹵鈉石、氟硫鹽等,硼礦物有硼砂、三方硼砂以及氯硼鈉石、水硅硼鈉石和鈉硼解石。硼砂在上部鹽礦體中,成透鏡體或厚達1.5m的礦層,其他硼礦物呈結核狀或包體出現。鹽礦體的晶間空隙被鹵水充滿,鹵水礦化度為35%。硼含量約3~4g/kg。
下部鹽礦體與上部鹽礦體相比,鹵水中鈉的含量較高,鉀的含量較低。下部鹽礦體鹵水中,硼的含量為4.2g/kg。
除硼外,鹵水中還含有大量(以mg/kg計)的Li(90)、W(56)、As(150)、Sb(5)、P(300)和其他組分。
上下部鹽礦體的鹽類和鹵水中硼的儲量估計約為600×104t元素或約1×109t硼酸鹽。西爾斯湖鹵水中所含的Li約15000t、W約60000t。
在西爾斯湖周圍,廣泛分布著上新世-更新世的流紋岩、玄武岩及近代的火山渣錐和凝灰岩錐,溫泉的活動與火山作用有關,溫泉與流入湖中河水補給了西爾斯湖的硼及其他組分。
『捌』 土耳其 男人 在床上愛
汗腺發達造成的,土人毛發太多.而且和他們那種飲食習慣也有關系,愛吃奶製品,如乳酪(還是那種我們看來聞著發臭的乳酪).洋蔥.加糖紅茶.高油高糖的點心,肉.
都是高熱量食品,所以體熱,自然愛出汗,而且味道極其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