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博物館是干什麼的
『壹』 從古至今土耳其都幹了哪些惡事,現在的土耳其怎麼樣了
土耳其國家的前身就是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前期是非常強大的,而且也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早期的通過侵略其他國家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許多,其中沙特,伊朗,希臘等地方都是他曾經的領土,而且有01的時候禁止我國的遼寧艦通過其海峽,還要我們交10億的保證金,現在的土耳其也算是世界的軍事強國,但是早就沒有昔日那麼輝煌了。
現在學術界認為,土耳其是公元七世紀時,被大唐滅亡的西突厥烏古斯布塞爾柱人,在吃了敗仗後,被迫遷徙到西亞地區,和當地波斯人及其他民族結合。
『貳』 在土耳其有一座博物館,共收藏有中國瓷器萬余,怎麼運往西方的
在土耳其有一座博物館,共收藏有中國瓷器萬余,,通過「絲綢之路」運往西方的!
『叄』 土耳其為何堅持把博物館改為回教堂
因為聖索菲亞他是屬於全人類的並不能單獨以博物館來顯示。土耳其總裁埃爾多安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將伊斯坦布爾的地標 聖索菲婭博物館改為清真寺,這其實並非不可能。7月10日,土耳其當地時間,壞消息傳來,土耳其最高行政法院做出裁決,廢除了1934年通過的將聖索菲婭清真寺變成博物館的內閣法令,埃爾多安在他的個人社會賬戶上宣布。
這是當時世界的建築奇跡,也是拜占庭建築的巔峰,在建設完成後的近 1000 公里內,聖索菲婭教堂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公元 1453 年,當奧斯曼帝國突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的拜占庭帝國滅亡時,蘇丹的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將聖索菲婭大教堂改為清真寺,儀式所用的東正教祭壇和器皿被移走,馬賽克畫被石膏覆蓋。
『肆』 博物館有什麼用處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
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
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伍』 伊斯坦布爾出名嗎
伊斯坦布爾(ISTANBUL)地跨歐亞兩洲的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工商業中心和主要的旅遊勝地。伊斯坦布爾省省會。全市面積 254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180萬,9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占庭。公元330年改建為拜占庭帝國首都,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土耳其人作為奧斯曼帝國首都後,始稱伊斯坦布爾,但西方國家仍習稱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遷都安卡拉,伊斯坦布爾成為正式名稱。現市區已包括海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峽中、南段兩岸以及與之相連的馬爾馬拉海北岸地段,包括海峽東岸的於斯屈達爾,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城市。1973年築成跨越海峽的博斯普魯斯公路橋。有紡織、食品、陶瓷、玻璃、機械、汽車製造、船舶修造等工業。也是重要漁港。有蘇里曼尼耶清真寺等名勝古跡。伊斯坦布爾還是一座文化古城,擁有伊斯坦布爾大學、海峽大學等34所大學和高等學府。
城市地位
土耳其全稱土耳其共和國,橫跨亞、歐兩洲,面積約78萬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36位),大部分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瀕臨地中海和黑海,海岸線長達8333公里,戰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作為世界文明之都的伊斯坦布爾,許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土耳其的「心動之地」。 在土耳其的歷史、商業、民間傳說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均獨占鰲頭。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伊斯坦布爾自古以來即為交通、軍事、商業和宗教的重地,並曾為羅馬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有3000多年歷史,其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不管是羅馬式斗獸場還是妻妾成群的後宮,都令人怦然心動。從羅馬帝國留下來的君士坦丁堡古城的古典支柱、高低錯落的圓形拱頂、高聳的尖塔裝飾著整個市區。
土耳其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區屬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內陸及東部地區溫帶大陸型氣候明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酷寒。
伊斯坦布爾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它把亞洲和歐洲大陸分割開來,其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爾)海峽,總稱黑海海峽。此「黃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爾就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從這里出發向北從海上直達黑海沿岸各國;向南接著地中海,從海上可通歐、亞、非三個大陸;站在伊斯坦布爾的高處向西望去,歐洲大陸近在咫尺;向東雖有帕米爾高原阻隔,但200O年間絲綢之路上商賈不斷往來。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悠久的古國名都伊斯坦布爾建於公元前668年,舊址是古希臘的城邦國--拜占庭,後來經過戰爭和重建,成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於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別稱新羅馬;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該城以後,才開始叫伊斯坦布爾。從那時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國的首都。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遷都安卡拉,但伊斯坦布爾仍然是土耳其經濟、文化的重心所在。 伊斯坦布爾不僅地理上橫跨兩洲,而且還兼收並蓄歐、亞、非三洲各民族思想、文化、藝術之精粹,從而成為東西方思想文化的一個重要交匯點,隨之遺留下許多源遠流長的名勝古跡。伊斯坦布爾現有40多座博物館、20多座教堂、450多座清真寺。這些美麗的建築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東西方交匯點的生動見證。在古代東方博物館展有蘇美爾人的頭像、巴比倫人的瓦器、亞述人的浮雕等,這些都是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小亞細亞地區各民族史前時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館有大量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物,其中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藝術的傑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關於聖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畫,是拜占庭藝術的代表作。在蘇萊曼尼耶清真寺,雕梁畫棟、鏤金刻銀,有許多奧斯曼時期的藝術珍品。在市內西岸舊城區里,歷代各帝國時期遺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樓、渡槽隨處可見。
景觀
景觀:托普卡匹皇宮,蘇雷曼尼亞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藍色清真寺,考古博物館,卡里耶博物館,朵馬巴恰皇宮,地下宮殿.
藍色清真寺,伊斯坦布爾的地標名勝古跡 最能說明伊斯坦布爾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交匯點的名勝古跡是阿亞索菲亞博物館、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和托普卡珀博物館。
阿亞索菲亞博物館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堂。它是一個氣勢宏偉的長方形石頭建築,上面巨大的穹頂,直徑31米,離地面55米。底部四周有40個大玻璃窗,4座雄偉的拱門,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築。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後,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在教堂外修建了4座宣禮塔,將這座千年歷史的大教堂改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建立後,將它改為博物館。
蘇丹阿赫梅特清真寺建成於1616年,與一般清真寺不同的是它有6個宣禮塔。由於它的四周牆壁鑲嵌著兩萬多塊藍色花瓷磚,使得大廳里光線顯得格外柔和、靜謐,故又稱「藍色清真寺」。據傳燒制這些瓷磚的工匠是從波斯招來的,所以它展示了奧斯曼建築藝術和東方建築藝術的淵源關系。
托普卡珀博物館建於1478年。這里除了收藏著土耳其歷史上許多珍貴文物和文獻以外,還收藏著1.7萬多件中國古瓷器,上至唐宋,下至明清,據說僅次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德累斯頓藝術博物館,為世界第三位。
伊斯坦布爾市分成三個區:位於歐洲的舊城區和貝依奧盧商業區,以及位於亞洲的於斯屈達爾區。1973年建成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橋長1560米,一橋飛渡歐亞,天塹成通途。該市是土耳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轉運全國57%的進口和11%的出口貨物,生產全國1/3的工業品。伊斯坦布爾不僅海上運輸發達,鐵路運輸也相當發達,這里是歐洲「東方鐵路」的終點,又是「巴格林鐵路」的起點。商業繁榮有其悠久的歷史,位於西岸歐洲的貝依奧盧區有個商場建於1461年,佔地3萬平方米,內有16條街巷,3000多家店鋪,出售著各式各樣的商品。
風光秀麗、古跡繁多、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使伊斯坦布爾成為一座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也是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同時跨越歐、亞兩大洲的名城,而位於黑海(Kara Deniz)和馬爾馬拉海(Marmara)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I tanbul Bog zi)及金角灣(Hali)橫貫其中。做為古代三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首都的伊斯坦布爾,保留了輝煌的歷史遺產,也是土耳其人民值得驕傲的。伊斯坦布爾確實由於豐富多彩的文化遺跡,使遊客著迷,其所擁有的博物館、教堂、宮殿、清真寺、市場以及美妙的大自然風光,會讓人們流連忘返。夕陽西下時,佇立在博斯普魯斯海岸邊,當看見對岸的窗戶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射出的點點桔紅,這時你就會深深理解了若干世紀前的人們為何選擇了這樣一個非凡的地方,也會由衷地感嘆伊斯坦布爾無愧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北緯40度)伊斯坦布爾,北緯40°的明珠
北緯40º,被譽為「地球的金項鏈」。 全球唯一地跨歐亞兩洲的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爾就坐落其間。
風光秀麗、古跡繁多、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始建於公元前658年的伊斯坦布爾,堪稱歐亞兩大洲共有的一顆明珠,是享譽全球的旅遊勝地。作者曾隨中國海軍環球航行艦艇編隊先後兩次途經伊斯坦布爾,有幸飽覽了該城古老而又現代的迷人風光。
『陸』 在今天的土耳其,伊朗等中東國家的博物館中,為什麼收藏著中國元代時期的青花瓷
元朝時海上貿易十分繁榮,遠達中 東 地區,而瓷器是中國對外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所以,在中東可以發現青花瓷。
『柒』 為什麼土耳其的」純真博物館「總是讓前來參觀的人忍不住落淚
要說起最令人感動的博物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純真博物館必須擁有姓名。它是土耳其國寶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作品,這座實體版博物館於2012年開放,可以說這是一座因為一部書而特別建立的博物館。那麼這部書是什麼呢?他講述了什麼讓人大為動容?
有人落淚是因為這段感情沒有好的結局,甚至沒有開始。最令人惋惜,最令人感嘆的感情莫過於此,如果曾經在一起過,可能都不會有這種感觸,如此美好的愛情,本應該成為世間的佳話,成為世間人心中的嚮往,可是這段感情都沒有開始過,可能真的想說的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吧,這份感情顯得如此美好,恐怕也是有這些原因,但是還想說,這著實令人惋惜。
『捌』 土耳其的名勝古跡
拜占庭時代的戰車競技場和市民中心的古「黑波德若姆」(Hippodrome),是位於藍色清真寺的正前面,現在被稱為蘇丹阿合麥特(Sultan Ahmet)廣場。裝飾該廣場的紀念碑,如今僅存三個:塞奧道西斯的「奧拜里斯克」方尖碑、 青銅制的蛇柱及君士坦丁「奧拜里斯克」方尖碑。在三個紀念碑的西南側可以看到大 競技場的彎月型牆壁遺跡。如今這里成了伊斯坦布爾的歷史、文化、旅遊中心。周圍的木造房子,尤其是梭烏克切什米(Sogukcesme)大街的18世紀的小木房非常引人注 目,經過精心修復,它們成為小旅館或收藏有關伊斯坦布爾城市書籍的圖書館。
克茲塔(Kiz Kulesi)是伊斯坦布爾最富浪漫情調的象徵,最初為12世紀建於伊斯坦布爾港入口處的小島上,今天聳立著的建築物是在18世紀重建的。 位於托普卡普宮入口處的阿合麥特三世泉亭(AhmetⅢ Cesmesi)建於1729年, 該泉亭的精心裝飾充分體現了奧斯曼後期的風格,不愧為其優秀代表作品。
如梅利堡壘(RumeIi Hisari)又稱之為歐洲堡壘,是全世界的軍事建築物中最美麗的傑作之一。(除周一外每日開放)
1348年由傑諾瓦人修建的尬拉他塔(Galata Kulesi)高62米,聳立在金角灣上。登其頂上,可以遠眺波斯普魯斯海峽和金角灣。夜晚,遊人們可以在塔頂餐廳、酒吧及各種夜總會中盡情享樂。
貝亞茲特塔(Beyazit KuIesi)建於1828年瑪赫姆特二世(Mahmut Ⅱ)時代,塔高85米,是當年的烽火台。今天它仍矗立在伊斯坦布爾大學校園內。
『玖』 博物館是干什麼的場所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博物館是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以學習、教育、娛樂為目的。
截至2020年底,中國全國備案博物館5788家,其中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達1224家,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基本形成。
同時,中國的博物館總量已經躍居全球前五位,即美國、德國、日本、中國、俄羅斯。
2021年5月24日,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發布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博物館強國。
『拾』 博物館是干什麼的
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從小里說,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說,這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並在這個氣氛中放鬆在工作、學習中綳緊的心弦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博物館如同歷史長河,源源地將過去的故事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