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土耳其怎麼改製成功的

土耳其怎麼改製成功的

發布時間: 2022-08-21 02:25:59

『壹』 《沉痾猛葯——土耳其的凱末爾改革》

從1925年夏開始,凱末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深刻的改革運動,目的是將土耳其社會從封建和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主要內容包括:

1,改革國家體制。1922年11月大國民議會宣布廢除素丹制。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為共和國。1924年3月廢除哈里發制。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被稱為「土耳其之父」600年之久的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寢。1928年,土耳其從憲法中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土耳其國教」的條文。

2,改革法制。廢除了伊斯蘭教法規,並且以歐洲國家法律為藍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

3,改革經濟。以國家主義為改革的指導思想,鼓勵發展民族經濟,建立國營企業,保護關稅,控制外匯和外國投資。學習蘇聯,從1933年起執行經濟的五年計劃,這奠定了土耳其現代化軍基礎。

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學校,規定學校必須加強非宗教的現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識教育,必須向受教育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和思維方式。1928年,進行了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5,改革社會生活習俗。廢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蘭教的各種陋規,提倡男女同樣,婦女不戴面紗,拋棄封建時代裝束,採用西裝禮貌。

『貳』 同為伊斯蘭國的土耳其與伊朗,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能成功

因為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本質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伊朗是傳統的政教合一國家,土耳其則是現代民主國家,所以土耳其的政治和教派改革會成功,而伊朗則失敗。土耳其作為一個現代民主的國家,實行著政治與教派分離的治理方式,而且他們和西方的強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也是導致伊朗改革不成功而土耳其改革成功的一方面原因,因為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很糟糕。

後來由於伊朗越來越富有,導致伊朗政府開始揮霍不計成本。例如他們將每年的軍費從9億美元增加到了100億美元,之後的伊朗雖然也在發展著經濟,不過卻慢慢脫離了他們原先設定的軌道,經濟發展出現了失衡現象,而且沒有人可以站出來主導拯救經濟發展失衡的問題,所以到了最後伊朗回到了從前,也就是說伊朗的改革失敗了。

『叄』 為什麼同樣是中東世界世俗化改革,土耳其成功了而伊朗失敗

土耳其當年改革是從執政和意識形態為先,首先建立世俗的共和國,凱末爾基本把宗教分子,傳統知識分子,巴扎商人,大地主全部清算了一遍而且嚴格的用憲法將這些保守勢力排除在土耳其的政治生活之外。但是應該說土耳其的改革在經濟方面並沒有具體綱領,因此雖然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並保證了世俗化的前提,但是經濟發展和工業化一直不是很順利,畢竟土耳其那裡一沒有石油,二沒有礦藏,投資條件也一般。即便到現在土耳其人均GDP才勉強過了10000美元大關。因此土耳其一直想搭上歐共體(後來歐盟)的順風車。當時土耳其近年來宗教極端勢力逐步抬頭,再加上土耳其現政府的不作為,凱末爾建立的體系可能被打破。
伊朗巴列維王朝上台不是以意識形態為先的改革,而是以民族主義和經濟發展工業化為先的改革策略。巴列維王朝建立過程中,吸納了大量的保守勢力,比如開明地主,包括宗教人士,而且很長時間宗教集團對王權還是比較支持的。巴列維王朝改革的特點主要在於利用石油收入進行貸規模的進口替代性工業化,尤其在1960-1970年代達到了高潮,一度是西亞的經濟奇跡。巴列維王朝通過石油美元大量引進西方技術,建立了現代化大工業,至1974年伊朗基本建成了涵蓋 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鋼鐵冶金,信息電子,核工業,輕紡工業等門類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這在伊斯蘭國家是第一個。1978年伊朗的人均GDP可達2500美元(當時日本人均GDP4500美元左右),工業產值世界排名第9,GDP總量世界第10.在當時中東可以算是首屈一指的大國了。。巴列維王超倒台其實跟快速工業化後一些列的問題(中等收入陷阱),比如國王專制,收入分配不均衡,政治參與度不高,社會不滿情緒嚴重。。。在左派分子,自由派,宗教極端分子都反對過往的大潮中,巴列維倒台了。但是不幸的是最後最反動最極端的宗教分子上台,極大地影響了伊朗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革命30年以來,伊朗的基礎設施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人均GDP現在僅有6400美元,而如果折算通貨膨脹和幣值影響,現在伊朗GDP僅相當於1978年的1200美元左右,可以說是大倒退。

『肆』 介紹一下土耳其的坦志麥特時期的改革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帝國現代化的時期[55]。帝國在前線失去不少領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導致管治不穩,帝國在坦志麥特時期試圖對帝國進行改革及重組。在坦志麥特時期,帝國須應對外國的入侵,帝國獨力難支,於是開始與歐洲國家結盟,如法國、荷蘭、英國等[56]。在克里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聯合英國、法?國等國抵?抗俄國。

1839年,馬哈茂德二世頒布坦志麥特法令,開始將土耳其現代化,直接帶來的影響涉及歐式服裝、武器、農業及工業改革、建築、教育、法律、典章制度及土地改革。坦志麥特時期一系列的憲政改革包括建立現代化軍隊、改革銀行系統,以現代工廠取締同業公會。1856年,哈特-艾·於馬雲(Hatt-ı Hümayun)法令保證所有奧斯曼帝國的公民,不論種族及信仰,都享有平等的地位,把1839年哈特-艾·沙里夫(Hatt-ı Şerif)法令的內容進一步擴充[57]。基督教米利特享有特權,如1863年的亞美尼亞國民憲法(Armenian National Constitution)是底萬批準的法規,包括150條條文,由亞美尼亞知識份子及新成?立的亞美尼亞國民議會草擬[58]。一部稱為坎寧-厄·埃沙西(Kanûn-ı Esâsî,奧斯曼土耳其語解作「基本法」)的憲法使改革時期達到頂峰,該憲法由新奧斯曼人的成員編寫,於1876年11月23日發布,為國民建立了自由及平等的概念[59][60][61]。

一次立憲時期維期甚短,但其意念(奧斯曼化)對改革派新奧斯曼人具有影響,新奧斯曼人在西方大學接受過教育,他們相信君主立憲制能解決帝?國社?會不穩的問題[62]。1876年的一次軍事政變廢黜了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63],穆拉德五世繼位,因精神問題,穆拉德五世在上任短短數個月內再遭廢黜[64]。1876年12月23日,一如人們所期待,繼位的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制[65],然而,憲政下的議會運行了僅僅兩年就被蘇丹封禁,但沒有被廢除,其後礙於壓力下,議會再度召開,坎寧-厄·埃沙西的有效性被降至最低。

『伍』 凱末爾改革的簡介

從1925年夏開始,凱末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場深刻的改革運動,目的是將土耳其社會從封建和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主要內容包括:
1,改革國家體制。1922年11月大國民議會宣布廢除蘇丹制。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為共和國。1924年3月廢除哈里發制。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被稱為「土耳其之父」。600年之久的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寢。1928年,土耳其從憲法中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土耳其國教」的條文。
2,改革法制。廢除了伊斯蘭教法規,並且以歐洲國家法律為藍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
3,改革經濟。以國家主義為改革的指導思想,鼓勵發展民族經濟,建立國營企業,保護關稅,控制外匯和外國投資。學習蘇聯,從1933年起執行經濟的五年計劃,這奠定了土耳其現代化軍基礎。
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學校,規定學校必須加強非宗教的現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識教育,必須向受教育者傳授西方科學技術文化和思維方式。1928年,進行了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5,改革社會生活習俗。廢除一夫多妻制和伊斯蘭教的各種陋規,提倡男女同樣,婦女不戴面紗,拋棄封建時代裝束,採用西裝禮貌。

『陸』 凱末爾革命後土耳其的主要改革

凱末爾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奧斯曼帝國6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和神權統治,建立了土耳其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共和國。1908至1909年青年土耳其革命後,建立了君主立憲制。凱末爾革命後,把君主立憲制變為共和政體,廢黜了封建社會的總頭目素丹及他代表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凱末爾革命的勝利,使土耳其擺脫了民族危機,為發展民族經濟、文化和社會進步,創造了前提條件。
建立民族國家體系,是20世紀亞洲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發展的趨勢。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開創了這一趨勢的先聲。
建立民族國家後,進行現代化改革成為落後國家的當務之急,也是以後獨立民族國家走向富強的道路。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以後所進行的、以世俗化為特徵的現代化改革,具有深遠意義
1、在社會生活方面,凱末爾進行了破除封建、宗教舊習俗,實行現代新風尚的改革。如封閉修道院,廢除舊的歷法,採用公歷;將每周假日由星期五改為星期日;在服裝方面推行西服和便服,並廢除了婦女戴面紗、頭巾的舊習俗。1934年6月,議會通過採用姓氏的決定,取消了象徵封建等級的舊稱號與舊頭銜……
2、在文化教育方面,凱末爾實行教育與宗教分離,發展民族文化和現代教育的方針。土耳其政府停辦了舊宗教院校,取消了大學神學系,整頓了外國人和基督教會辦的學校,普及五年制小學義務教育,發展工、農、礦、師范及成人夜校等各類職業技術學校,改建和擴建了高等學校。凱末爾提倡文字改革,於1928年廢除舊文字,改為拉丁字母。凱末爾親自教人民讀寫新文字,獲得「首席教師」的稱號……
3、在經濟方面,凱末爾提出了復興國家經濟,重建金融機構和國家控制經濟命脈的思想。大會通過經濟方面的當前任務是:促進小生產向大型輕、重工業企業的過渡;迅速發展國內有原料供應的部門,特別是紡織和食品等部門;實行關稅自主;創辦國家銀行,以支持私人企業的發展等。土耳其政府採取了限制外國資本的政策,它用贖買的方式將一些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外國企業,如鐵路和公用事業部門收歸國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第一批國營企業……

『柒』 同是進行世俗化改革,土耳其改革成功,為何伊朗改革則失敗了

主要是因為伊朗是傳統的政教合一的國家,而土耳其是一個現代民主國家,土耳其實行政治和教派之間的分離,和西方國家也是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關系,而現在的伊朗卻和土耳其走了不一樣的路,和西方國家的關系也是越來越糟糕。

慢慢的發展也脫離了他們原本的軌道,經濟發展也開始失衡,也沒有一個能夠站出來主導這一切的人,直到最後又回到了從前,他們才深刻地意識到問題,不過也已經晚了,也造就伊朗政府辛辛苦苦幾十年,一朝又回到了解放前。

『捌』 為何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成功了,伊朗的則失敗了

土耳其和伊朗,為什麼同樣是中東國家,在進行世俗化改革方面,一個成功而另一個失敗呢?

那是因為土耳其的基礎,和伊朗的基礎不一樣。並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兩個人又走著不同的路線所導致的。


在他的領導班子建設過程當中,以及發展過程當中,他還吸納了大量的,甲在發展過程當中所不要的東西。那就意味著,乙在以後想要進行世界世俗化改革,就埋下了很多的隱患和伏筆。

雖然乙的經濟發展比甲要好的多的多,按道理說人應該思想很開放。但是架不住乙把過去舊的東西保留的太多,想要去除很難。

『玖』 土耳其新政府實行了哪些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改革

土耳其新政府實行了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改革,如發展民族經濟;廢除伊斯蘭教主(「哈里發」)制度,實行政教分離;以資產階級的民法和刑法代替伊斯蘭教法規;擴大世俗教育;給予婦女在選舉、教育和就業方面以一定的平等權利,廢除陋習,等等。後來,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共和黨的黨綱,把凱末爾主義概括為六項原則:「共和主義」、「民族主義」、「平民主義」、「國家主義」、「世俗主義」和「改革主義」。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題。從總體說來,凱末爾革命起了振興土耳其的作用。

『拾』 為什麼伊朗的世俗化失敗了,而土耳其的卻成功了

因為土耳其結果結合國內的情況制定了一套適合土耳其的改革制度,而伊朗則是沒有考慮到國內的情況,再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素才導致沒有改革成功的。

1、在制度方面的改革

土耳其的領導人凱馬爾為了世俗化改革能成功,同時還要打破更深低估的權利壟斷觀念,不僅廢除了蘇丹和哈里發的制度,並且還通過政黨制度來取代它們,並且將改革者手中的權利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而且凱馬爾還參考了義大利的刑法,並且在借鑒和吸收優點的同時,直接推出了適合土耳其的刑法,比如廢除一夫多妻制、婚姻離婚自由,以及男女平等和女服不能戴面紗等宗教傳統,而是通過刑法來替代宗教傳統。

不過,讓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凱馬爾原本就是均是出身的士兵,如果不聽從改革的話,那麼只有通過武力來鎮壓了。因此當反叛平息之後,改革也就順利推行了。對於掌權者來說,在推行改革的時候,其實有時候拳頭可能會讓改革更順利。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30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4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8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1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7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2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9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