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後人現在怎麼樣了
① 土爾扈特人東歸後被迫留在俄羅斯的4萬人後裔目前狀況怎樣
2006年04月07日 《東方網 》爆出:俄羅斯最貧窮共和國之一———卡爾梅克共和國的領導人基爾桑·伊柳姆日諾夫近日表示,他打算從中國移民1萬人,以幫助振興本民族語言、文化、宗教和日漸衰微的畜牧業的消息。因卡爾梅克共和國位於裏海沿岸,是歐洲惟一信仰佛教的地區,講衛拉特蒙古語。早在16世紀時,卡爾梅克人離開現在的新疆和內蒙古地區,向西遷徙尋找更加肥沃的牧場,最終在現在的卡爾梅克共和國定居。卡爾梅克共和國就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中著名的土爾扈特大遷移的土爾扈特人的後裔的原因。收集了一下這方面的資料。也回顧一下當年 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歷史。
當年一部分人東遷回到祖國,也有一部分留在當地,就是現在的卡爾梅克共和國. 卡爾梅克是歐洲人對厄魯特 (Eleut或Olot)蒙古人即衛拉特(Oyrat或Oirat)亦即元代的斡亦剌、明代的瓦剌的稱呼。土爾扈特部源出歷史上的克烈惕部,其早期歷史可上溯到八九世紀的九姓韃靼。土爾扈特部始祖為翁罕。12世紀後半葉,翁罕為克烈惕部首領,其時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在蒙古諸部中被尊稱為「也可汗」(大皇帝),而此時的鐵木真,童年喪父,屢遭磨難,身處逆境。因翁罕是其生父也速該的「安答」(異姓兄弟),有著「親宜世繼」的關系,便成為鐵木真最理想的保護者和同盟者。宋慶元5年(119年)當鐵木真援助翁罕擊敗了乃蠻部的襲擊後,兩人在土兀刺河再次結為父子,確立了「父子安答」的關系。
土爾扈特部(克烈惕)12世紀時游牧於蒙古高原偏北地區。此後隨著鐵木真部落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滅亡,該部落逐漸衰落,並向西部游牧,正是這個階段,克烈惕部分易名為土爾扈特。土爾扈特屬於號稱瓦剌(即衛拉特)的西蒙古集團,約16世紀後期,衛拉特聯盟受其東蒙古主系的驅迫,活動中心從蒙古高原移往阿爾泰山以西天山北路一帶,後來在由此向青海草原,欽察草原等處擴張。土爾扈特部一度駐牧於塔爾巴哈台山南側,因苦於該地狹小貧瘠,決計西遷,17世紀曾活動於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不久又遠里衛拉特其餘各部,冒險挺進到伏爾加草原,形成了單獨的土爾扈特汗國,亦即俄國所稱的卡爾梅克汗國。但是,這里屬於沙皇俄國的勢力范圍。沙皇派軍隊來騷擾,強迫他們宣誓效忠沙皇俄國。土爾扈特蒙古牧民不肯宣誓效忠,經常與沙俄發生沖突。公元1640年除已歸附清朝的漠南蒙古外,喀爾喀與衛拉特各部28位首領舉行了塔爾巴哈台會盟,制定了著名的《衛拉特法典>,其主要規定就是要蒙古民族聯合一致,共御外敵。土爾扈特蒙古牧民非常懷念故國,多次派使者向清朝政府上表,進獻土特產品,訴說苦難,表示他們的思念和忠心。
公元1712年,土爾扈特的使節又來到北京。康熙皇帝對遠道而來的使節,給予熱情款待,嘉獎他們的忠誠。接著,康熙帝派出圖理琛,率領使團,經過俄國的西伯利亞,去探望土爾扈特。兩年後,他們到達伏爾加河下游,見到久別的蒙古族同胞,向土爾扈特的首領阿玉奇汗,轉達皇帝的問候。清朝的使者受到土爾扈特牧民的熱烈歡迎。他們說,蒙古族與滿族有共同的根源,衣帽服飾與祖國人民相似。他們也是祖國的兒女。
公元1756年,土爾扈特首領又派使節,走了三年,到達北京,向乾隆皇帝呈獻禮物,表示敬意。
土爾扈特人對沙皇俄國的侵略與奴役,不斷地反抗。十七世紀六十年代,他們響應俄國著名農民領袖拉辛領導的頓河農民起義,起兵反抗;十七世紀末,又起兵支持巴什基爾人的起義。
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阿玉奇汗的曾孫渥巴錫繼承了汗位,這是一個血氣方剛的人。當時,沙皇俄國正與土耳其打仗,急需兵員,於是強令土爾扈特十六歲以上的男子都要到俄國軍隊去當兵,上前線送死,同時削弱土爾扈特的力量,一箭雙雕。一些老人嘆息道:「土爾扈特的末日來臨了。」這時,沙俄又強迫渥巴錫交出他的兒子與三百個貴族子弟,作為人質。憤怒的渥巴錫率領全體牧民,喊出:「我們永遠不做奴隸,我們要去太陽升起的地方!」
公元1771年1月4日,渥巴錫召集部落全體戰士,宣布要脫離沙皇俄國葉卡捷琳娜女皇的統治。第二天,一次震驚世界的土爾扈特部落反對沙皇的起義爆發了。他們殺死沙俄官員,收拾起自己的帳篷、財物,帶著婦女、老人、兒童,分成三路,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進發。
葉卡捷琳娜女皇得知土爾扈特蒙古族牧民發生暴動,要離開俄羅斯國境,大發雷霆,說:「這將使羅曼諾夫家族和頭戴彼得大帝皇冠的守護神鷹,蒙受永不可洗凈的恥辱!」她下令,派出大批軍隊團團圍追堵截,企圖讓土爾扈特牧民永遠留在沙皇俄國受奴役。
土爾扈特蒙古族牧民在渥巴錫汗的率領下,終於沖破沙皇軍隊的阻擊,克服惡劣的氣候帶來的困難,走了半年,行程萬里,回到伊犁。然而,他們也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出發時的十七萬部落民眾,安全回到伊犁的只有七萬人,大多數人被戰爭、疾病、飢餓奪走了生命。活著的人,個個形容憔悴,衣衫襤褸,孩子們更是面黃肌瘦,一絲不掛。他們賴以為生的牛羊駱駝,幾乎全部喪失。
乾隆皇帝知道土爾扈特人到達伊犁後,馬上派官員前往伊犁,發放慰問、救濟物品,將他們安置在伊犁河流域放牧。伊犁及甘肅、陝西、寧夏、蒙古各地各族百姓籌集了二十多萬頭牛羊、四萬多石米麥、五萬多件皮大衣、六萬多匹棉布,還有大批的氈帳,送到伊犁,交到遠道歸來的兄弟姐妹手上。
公元177?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66ff'>的昵鍰歟�鶘��至吮狽?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66ff'>的大地,乾隆皇帝在熱河(今河北承德)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多次接見、宴請了渥巴錫等首領。乾隆封渥巴錫為卓哩克圖汗,賜給「管理舊土爾扈特部南右旗札薩克之印」。乾隆還親撰《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兩篇碑文,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廟內,刻石立碑,永作紀念。
② 土耳其是什麼人種他們是什麼人的後裔
突厥人的後裔
③ 土耳其人的祖先
土耳其是突厥人的後代,滅東羅馬帝國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開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帝國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了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④ 土耳其當地居民怎麼樣啊像美國人嗎他們的黃種人是不和我們一樣的啊,有黃皮膚,黑頭發.....
祖先是突厥人,大多混有希臘人血統,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正宗百人,長的和南歐人,阿拉伯人比較像
⑤ 匈奴是古代非常兇殘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後人都怎麼樣了
說到匈奴大家應該都不會感到陌生,他是我國古代非常有名的一個少數民族,因為是游牧民族他們非常擅長射箭,騎馬,他們也非常的英勇善戰,經常打到中原地區,威脅到中原地區的政權。可是為何這個在古代如此有存在感的少數民族在現代居然消失了呢,他們的後人都去了哪裡?
這只是一個說法,還有另外一個說法是:後來的匈奴族受到了其他民族的驅逐,這些民族有漢族等,因為匈奴的勢力不如從前了,他們只能逃走了,一些匈奴人和鮮卑族的人結合在一起,變成了鮮卑人,還有一些匈奴人則是逃到了國外。經研究發現,他們的血緣和匈牙利人的十分相似,因此有人說他們就是今天的匈牙利人。
關於匈奴人去哪裡了,他們的後人又怎麼樣了,其實有很多種說法,到底哪種是正確,就不得而知了。
⑥ 土耳其說自己的祖先是匈奴人,可為啥今天的土耳其人是白種人
其實應該是匈奴人,不過是許多不願臣服於大唐的突厥人開始西遷,這些突厥人在西遷的過程中逐漸開始了西化。
據我了解,其實「土耳其」是漢語「突厥」的另一種翻譯,土耳其就是「突厥」的意思,土耳其人祖先是突厥人的一個分支,叫塞爾柱人。
不過當但到了「對外」的時候,現在的中國人就不這么認為了,他們就開始認匈奴人與自己是同祖的,就從骨子裡把匈奴人當成中國人,並因為祖先打敗的祖先橫掃歐洲而覺得中國威武,並以此為榮,甚至還有那麼一點點炫耀的成分。
⑦ 請問:清朝時東歸的「土爾扈特族」的後裔今何在
一、國內
國內的土爾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部分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雲南省、台灣省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等。
二、瑞典
生活在瑞典的土爾扈特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佔領了原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一部分衛拉特的老人、婦女和兒童,既沒有能力參加蘇聯紅軍同法西斯作戰,也不想在納粹德國法西斯統治壓迫下生活,
只好到西歐各地流浪避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逐漸聚居在斯德哥爾摩,這就是現在生活在瑞典的土爾扈特人。
三、法國
生活在法國的土爾扈特人,是俄國十月革命時逃到西歐的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們又自動聯絡,聚居到法國的巴黎定居的。
1990年有3400多人(其它部落有2000多人),法國衛拉特蒙古人有5400多人,中產階級較多,生活優越,文化素質較高,大部分使用法語、法文,不少人會蒙語、蒙文和漢語、漢文。
四、蒙古國
生活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土爾扈特人)後裔在蒙古稱為衛拉特蒙古人,主要從事畜牧業,少數從事和畜牧業有關的手工業。信仰藏傳佛教,至今講托忒蒙語,使用托忒蒙文,許多風俗習慣至今和中國的土爾扈特人相同。
五、美國
生活在美國的土爾扈特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部分土爾扈特青壯年被納粹德國法西斯軍隊脅迫,參加了法西斯德國組織的反對蘇聯的偽軍,並參加了防禦美軍和英軍的戰役,英、美軍勝利後被俘。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們不敢回到蘇聯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⑧ 土耳其人是什麼人的後代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後代。
土耳其的氣候類型變化很大。東南部較乾旱,中部安納托利亞高原比較涼爽。一般來說,土耳其的夏季長,氣溫高,降雨少;冬季寒冷,寒流帶來了降雪和冷雨。果園、麥田和水庫儲有充沛的雨水,葡萄園和去海灘遊玩的人有充足的日照。
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
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由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組成的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海岸線長7200公里,陸地邊境線長2648公里。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⑨ 土耳其皇室貴族後代現在還存在嗎
大部分都不在土耳其境內了
⑩ 從古至今土耳其都幹了哪些惡事,現在的土耳其怎麼樣了
土耳其國家的前身就是奧斯曼帝國,這個帝國前期是非常強大的,而且也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早期的通過侵略其他國家將自己的領土擴張了許多,其中沙特,伊朗,希臘等地方都是他曾經的領土,而且有01的時候禁止我國的遼寧艦通過其海峽,還要我們交10億的保證金,現在的土耳其也算是世界的軍事強國,但是早就沒有昔日那麼輝煌了。
現在學術界認為,土耳其是公元七世紀時,被大唐滅亡的西突厥烏古斯布塞爾柱人,在吃了敗仗後,被迫遷徙到西亞地區,和當地波斯人及其他民族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