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有什麼鑽井工程
① 什麼是科拉鑽井它的最深處是多少米
科拉超深鑽井是前蘇聯在冷戰期出於與美國競賽和科研目的而挖掘,最深的一個鑽孔達12226米,至今保持世界最深鑽井紀錄,以地溫梯度3℃/100m計算,12226m相當於近400℃。
② 海上鑽井平台是什麼
隨著人類對油氣資源開發利用的不斷深化,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區域從陸地轉入海洋。因此,鑽井工程作業也必須在浩瀚的海洋中進行。在海上進行油氣鑽井施工時,幾百噸重的鑽機要有足夠的支撐和放置的空間,同時還要有鑽井人員生活居住的地方,海上石油鑽井平台就擔負起了這一重任。由於海上氣候的多變、海上風浪和海底暗流的破壞,海上鑽井裝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顯重要。
海上鑽井平台
海上鑽井平台(Drilling Platform)是主要用於鑽井的海上結構物。平台上安裝鑽井、動力、通訊、導航等設備,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員生活設施,是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不可缺少的建築。按結構可分為移動式平台和固定式平台兩大類。
固定式平台包括導管架式平台、混凝土重力式平台、深水順應塔式平台等。固定式鑽井平台大都建在淺水中,它是藉助導管架固定在海底而高出海面且不再移動的裝置,平台上面鋪設甲板用於放置鑽井設備。支撐固定平台的樁腿是直接打入海底的,所以固定式鑽井平台的穩定性好,但因平台不能移動,故鑽井的成本較高。
鋼質導管架式平台使用水深一般小於300m,通過打樁的方法使其固定於海底,它是目前海上油田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平台。自1947年第一次被用在墨西哥灣6m水域以來,發展十分迅速,到1978年,其工作水深達到312m,目前世界上大於300m水深的導管架平台有7座。
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的底部通常是一個巨大的混凝土基礎(沉箱),用三個或四個空心的混凝土立柱支撐著甲板結構,在平台底部的巨大基礎中被分隔為許多圓筒型的貯油艙和壓載艙,這種平台的重量可達數十萬噸,正是依靠自身的巨大重量,平台直接置於海底。不過由於混凝土平台自重很大,對地基要求很高,使用受到限制。現在已有大約20座混凝土重力式平台用於北海。
張力腿式鑽井平台(TLP)是利用綳緊狀態下的錨索產生的拉力與平台的剩餘浮力相平衡的鑽井平台或生產平台。張力腿式鑽井平台也是採用錨泊定位的,但與一般半潛式平台不同。其所用錨索綳緊成直線,不是懸垂曲線,鋼索的下端與水底不是相切的,而是幾乎垂直的。張力腿式平台的重力小於浮力,所相差的力量可依靠錨索向下的拉力來補償,而且此拉力應大於由波浪產生的力,使錨索上經常有向下的拉力,起著綳緊平台的作用。
為解決平台的移動性和深海鑽井問題,又出現了多種移動式鑽井平台,主要包括:座底式鑽井平台、自升式鑽井平台、鑽井浮船和半潛式鑽井平台。
座底式鑽井平台又叫鑽駁或插樁鑽駁,適用於河流和海灣等30m以下的淺水域。目前已有幾座座底式平台用於極區,它可加壓載座於海底,然後在平台中央填砂石以防止平台滑移,完成鑽井後可排出壓載起浮,並移至另一井位。
自升式鑽井平台由平台、樁腿和升降機構組成,平台能沿樁腿升降,一般無自航能力。
鑽井平台樁腿的高度總是有限的,為解決在深海區的鑽井問題,又出現了漂浮在海面上的鑽井船。鑽井船是浮船式鑽井平台,它通常是在機動船或駁船上布置鑽井設備。目前,海上鑽井船的定位常用的是拋錨法,但該方法一般只適用於200m以內的水深,水再深時需用一種新的自動化定位方法。
半潛式鑽井平台(SEMI)由座底式平台發展而來,上部為工作甲板,下部為兩個下船體,用支撐立柱連接。工作時下船體潛入水中,甲板處於水上安全高度,水線面積小,波浪影響小,穩定性好、自持力強、工作水深大,新發展的動力定位技術用於半潛式平台後,工作水深可達900~1200m。據統計,目前世界范圍內有深水自升式鑽井平台65艘,大部分在墨西哥灣和北海工作,其運營商主要為美國石油公司。
③ 科拉鑽井被迫叫停,十年才挖了200米,萬米地底究竟藏著什麼
在當時科拉鑽井往下探索的過程當中,有傳聞指出科學家在鑽井到達12公里深處的時候,鑽頭在地底下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空間,在這個空間當中,研究人員放進了一個探測聲音的探測器,在探測器當中發現了疑似人類的慘叫聲,現如今網路上關於這段傳聞比比皆是,還有當時探測器錄下來的聲音,聲音聽起來非常的恐怖,對於這種傳言有過之而不及,更有傳言蘇聯因為這件事情不得不停止鑽探。
本來有錢、有技術可以打洞的國家,無論是石油還是科研打洞,再也沒有超過12263米,也就是科拉鑽井的深度,大家異常的默契,全部將這個數字當做一個警告,或者是一條紅線,絕不敢再往下多挖。
這項工程超級巨大的工程,總共持續了20多年的時間,投入了難以想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產出和投入相比卻略顯單薄。最大的收獲可能就是在7000米的時候,發現了遠古的單細胞生物的化石,9000米時候發現了富含金的岩石存在。
2008年,科拉鑽井那被廢棄巨大的井口,被已經銹跡斑斑的金屬蓋蓋住,地面上殘存的鑽探設備和其他的地面建築也均被拆除。
④ 科拉鑽井為什麼不繼續鑽了它那裡有什麼
科拉超深鑽井在勘探界里是一個巨無霸般的存在,它是前蘇聯時期所進行的一項超級工程,根據蘇聯的歷史記載,科拉超深鑽井垂直深度達到了驚人的12262米,這個記錄至今還沒有被超越,是現如今垂直鑽孔最深距離保持者,因在超深鑽井勘探方面需求比較少的原因,這一記錄將還會保持一段時間。
終上所述,俄羅斯人在接過科拉超深鑽井後,因為資金和各方面技術,以及在需求上而選擇放棄繼續往下挖,是非常明智之舉。而在9500米處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也同樣是因為技術和成本問題,不得不讓一些對黃金鑽石覬覦的人放棄。
⑤ 科拉超深鑽井工程在底下一萬米聽到的奇怪聲音究竟是什麼
上個世紀美國和蘇聯一直處在競爭的位置上,不論是經濟,科技還是各方面的發展,二者都要爭個高低。雖然蘇聯最後因為經濟解體了,但是蘇聯曾經也確實強盛一時,甚至將美國碾壓在身後。比如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以及第一個將宇航員送上太空的國家都是蘇聯。這激怒了美國,才有了美國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之舉。
蘇聯航空局自知無法辦到,但為了不輸給美國宇航局,於是就想到開啟另一項跨世工程,那就是地球深處是否隱藏著一些神秘未知的東西呢?由於人類無法觸及,所以蘇聯決定要在科拉半島地區開啟一個科拉超深鑽孔工程。
不論是錄音的真實來源,還是有沒有人在這項工程開展時受到身體重創,都並沒有得到證實,但是謠言傳的人數多了之後,不少人就已經信以為真了。認為地下1萬米深處確實存在著一些奇怪的東西。還有人認為地球根本不是實心的,地心深處是空心的。不然為什麼海洋每年都在數10億噸的吞水,但是海平面沒有下降,反而還有上升的趨勢呢?有沒有可能在地心的深處同樣也存在著一個不輸給地面的人類的文明世界呢?
只是以上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並沒有確切的事實依據。如何才能揭開地心隱藏之謎?可能只有未來當人類文明科技繼續前進,人類又開始再次挖通地球的工程時,或許一切難題才會迎來迷霧揭開的那一天。
⑥ 海上石油鑽井是什麼
海上石油鑽井是在大陸架海區,為普查勘探海底石油和天然氣而進行的鑽探工程。鑽探深度一般為幾千米。目前,最深的海上石油鑽井可達6000多米。
海洋石油鑽井與陸地相比,主要有四點不同:一是如何在水面之上平穩地立起井架,並要經受得住風浪的襲擊;二是在轉盤至海底之間,如何建立一個特殊的井口裝置,把海水與井筒隔絕開來;三是海洋鑽井直井少斜井多,在海上鑽井,必須有保證鑽機等鑽井設備正常工作的海洋鑽井平台;四是海洋鑽井費用高,要比陸上鑽井高3~10倍。
海上鑽井裝置按其結構特點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類。前者包括樁基式平台和重力式平台兩種(圖6.5);後者又分為座底式平台和浮動式平台。座底式平台包括自升式平台和沉浮式平台;浮動式平台包括浮式鑽井船和半潛式鑽井平台兩種。在使用浮動式鑽井平台鑽井時,平台井口和海底井口是固定不動的。這種井口裝置類似於陸上鑽井導管的加長,用以隔絕海水,連接海底井口和平台井口,造成鑽井液返回的通路。這種固定不動的井口導管,可以用打樁的辦法打入海底一定深度,或者在海底鑽出一定深度的井眼,然後下入導管,並與平台基礎構架緊固在一起,從而達到能夠正常鑽井的要求。
在使用浮動式平台鑽井時,井口裝置就比較復雜。由於海水的運動,整個鑽井裝置就會發生升降、平移、搖擺活動。這樣,平台井口與海底井口之間,即產生相對運動。因此,這種井口裝置必須裝有能夠伸縮和彎曲的部件,也能隨著水面和水下兩個井口的相對運動而活動著,否則就不能適應正常鑽井的需要。
圖6.5海上鑽井平台
這種井口裝置,主要由三個系統組成。
(1)導引系統。包括井口盤、導引架以及導引繩張緊機構等。導引系統的作用是引導井口裝置和其他部件對正,以便安裝和拆卸;引導鑽具和其他下井工具進入海底井口。
(2)防噴器系統。海上鑽井的安全防火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安全鑽井,一般要求裝有三個防噴器:一個鑽桿防噴器,一個全閉式防噴器,一個萬能防噴器;或者用兩個鑽桿防噴器,一個全閉式防噴器。防噴器開關閘門安裝在近海海底的水域中,不在平台上,所以必須遙控。在鑽井過程中,因為每次固井要換井口,或因改變鑽具尺寸需要換防噴器芯子等。為了拆裝方便迅速,而且當水深超過潛水員的潛深能力時,仍能准確拆裝,所以需要有遙控連接器或快速接卸器等部件。
(3)隔水管系統。隔水管系統裝在防噴器的上部,由隔水管、伸縮隔管、變曲接頭和隔水管張緊器等組成。其作用是隔絕海水,導引鑽具入井,形成鑽井液迴路,並且承受浮動平台的升降、平移運動。其中伸縮隔管和彎曲接頭就是分別解決升降、平移運動的裝置。隔水管張緊器是防止隔水管在海浪、潮流的作用下產生彎曲,以免影響它的壽命和工作。因此,要有較大的張緊力來維持隔水管正常的工作狀態。
以上三個系統的完整裝置,就構成了海洋鑽井特殊的水下井口裝置。
⑦ 世界之最
世界熱極: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記錄:58.8℃ 世界冷極:南極點附近(東方站)最低記錄:一89.2℃ 年溫差最大的地區: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年溫差107.7℃,俄羅斯) 年溫差最小的地區:基多(年溫差0.6℃,厄瓜多) 世界濕極:懷厄萊阿萊(位於美國的夏威夷州) 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達12244毫米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南美洲) 平均年降水量小於0.1毫米,1845年~1936年的91年間未曾下雨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印度), 年降水量10841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達20447毫米 世界陸地的最高點: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 43米) 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海拔-415米)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且山峰最多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海拔7000米以上包括海拔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從結構體底部到頂部的最高峰:冒納凱亞火山(Mauna Kea,夏威夷島,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總高達10,203米) 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納羅亞火山(夏威夷島,海拔4,169米,火山體積達75,000立方公里) 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最高峰) 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海拔6,893米) 最高的島上山峰:查亞峰(新幾內亞島,海拔4,884米) 最長的陸上山脈:安第斯山脈(長7,500公里) 最長的海底山脈:中洋脊(長80,000公里) 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高112米) 最長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1.5萬千米) 最大的火山口:阿蘇山(周長100多千米,日本) 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埃特納火山(已達210次,義大利) 最深的及容積最大的天坑:重慶奉節小寨天坑(中國) 最長的河流:尼羅河,亞馬孫河有爭議。尼羅河長度為6695公里,是公認的世界第一長河,但最近,由巴西,秘魯兩國組成的科考隊經過長途跋涉,發現亞馬孫河新源頭,這個源頭使得亞馬孫河長度達到了6800公里,成為第一長河,但引起了專家們的爭議。 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孫河 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中國) 最大的湖泊:裏海 最大的淡水湖:蘇必利爾湖 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連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俄羅斯,淡水最多) 最大的平原:亞馬遜平原(巴西)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非洲) 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非洲) 最大的半島:阿拉伯半島(亞洲) 最大的島嶼:格陵蘭島(北美洲) 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太平洋,-11,033米) 最淡的海:波羅的海(歐洲)(海水鹽度只有7~8‰,各個海灣鹽度更低,只有2‰) 最鹹的海:紅海(北部鹽度有42‰,比起世界海水準均鹽度35‰高得多) 最淺的海:亞速海(平均8米) 最大最深的海:珊瑚海 最潔凈的河:恆河(水質具有自動凈化的功效) 最小的海:馬爾馬拉海(土耳其) 最鹹的湖:死海(鹹度33.2%,位於巴勒斯坦和約旦的交界處) 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秘魯,玻利維亞) 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大堡礁(澳大利亞)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中國)
最大的陸上油田:加沃油田 (最大的採油量為820億桶,約合115億噸) 最重的石油鑽井平台:潘波鑽井平台 (重2.4萬噸) 最大的天然氣田:烏連戈伊冷凝天然氣田 (總儲量為80000億立方米) 最大的油田:加瓦爾油田 最大的油港:臘斯塔努拉油港 最厚的地區:南美洲厄瓜多的欽博拉索山處。 已發現最高的火山:奧林匹斯火山(火星)(面積相當於整個愛爾蘭,高度超過3個珠穆朗瑪峰) 第一座空間站:「禮炮」一號(前蘇聯於1971年4月成功發射) 迄今最大的空間站:「和平」號 第一個人造衛星:人造地球衛星一號(前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發射) 最強大的火箭:「土星」5號 最著名的天文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由美國發射) 首個穿越小行星帶的人造探測器:先驅者11號 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人馬座回飛棒星雲 第一個在太空漫步的人:前蘇聯宇航員A·列奧諾夫中校
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聯邦(總面積約17,075,200平方公里) 國土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總面積0.44平方公里) 人口最多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口約13億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梵蒂岡 (2008年時約有990人) 人口最少的國家和地區:皮特凱恩群島(2006年共50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摩納哥(面積1.95平方公里,共居住32,409人,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6,620人) 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蒙古國(面積1,564,000平方公里,共居住2,800,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 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澳大利亞(海岸線長達36375 公里) 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波札那(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就有29.36人死亡) 死亡率最低的國家:科威特(2005年時平均每一千人只有2.42人死亡) 出生率最高的國家:尼日(2005年時為千分之51.33) 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德國(2005年時為千分之8.33)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國家:德國 嬰兒死亡率最高的國家:安哥拉(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就有187.49名死亡) 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千名嬰兒出生只有2.29名死亡) 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尼日(平均每一名婦女就生育7.46名嬰兒) 婦女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新加坡(平均每一名婦女只生育1.06名嬰兒) 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立陶宛(2003年時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就有42.1人自殺,男性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74.3人,女性則平均每年十萬人當中有13.9人) 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美國 (2008年GDP為14.32萬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國家:盧森堡(2004年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約有75,130美元) 國民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安道爾(2006年平均壽命有83.51歲) 國民預期壽命最短的國家:史瓦濟蘭(2006年平均壽命有33.22歲) 世界上最年輕的共和國:尼泊爾(2008年5月28日宣布廢除君主制) 最長的國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歌《金色的孟加拉》它長達142小節。 最短的國歌:巴林國歌——Bahrainona 《我們的巴林》(只有7小節) 歌詞最短的國歌:烏干達國歌 全曲僅八小節 最古老的國旗:丹麥的紅底大白十字國旗。 最長的邊境: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邊境(長6416公里) 一天最早開始的國家:吉里巴斯(也是唯一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 生產椰棗最多的國家:伊拉克(1981年產量佔世界2/5) 產椰子最多的國家:菲律賓(佔世界產量1/4以上) 最早種植咖啡的國家:衣索比亞 最大橡膠生產國:泰國 最大蕉麻生產國:菲律賓 棕油產量最多的國家:馬來西亞 玉米、大豆、棉花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美國 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最多的國家:巴西 世界上出口羊毛和綿羊數最多的國家和鋁土礦、鉛鋅、鈾、鎳儲量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最富有的國家:瑞士(人均佔有財富64.8萬美元) 牛最多的國家:印度(約3億多頭,約佔世界上牛的總數的1/5) 羊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有2億多隻,平均每人12500隻) 湖泊最多的國家:芬蘭(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島嶼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由大小不等的13667個島嶼組成,其中6000個島嶼能住人) 火山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 水最昂貴的國家:科威特 最北的國家:芬蘭 最南的城市:烏斯懷亞 殘疾人比例最高的國家:安哥拉 平均海拔最高的國家:賴索托 地勢最低的國家:荷蘭 高峰最多的國家:尼泊爾 世界最長的不設防國界:美國與加拿大的國界
參考資料:網路
⑧ 我遇到一個朋友,他在土耳其海洋鑽井石油工作,郵寄包裹叫我代收,要我支付一筆錢才能接收郵寄包裹嗎
你得看是什麼樣的朋友?而且是怎麼認識的?如果是從小的朋友,或者是很熟悉的朋友代付就代付了,但如果只是一般的朋友,他既然是代收,那你可以讓他給你微信轉賬呀
⑨ 從「深海鑽探計劃」到「大洋鑽探計劃」意義是什麼
我們在前面提過,鑽探以採集地層深處的岩芯,為人類找礦提供服務,一直以來都是陸上的事情。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鑽探發展到了海上,它對海洋的考察研究起了莫大的推動作用。1961年,美國開始實施「莫霍計劃」。當時的一艘叫「卡斯1號」的鑽探船在東太平洋的瓜達盧佩島附近的海域,進行了人類第一次深海鑽探。鑽桿穿過3560米深的水體,然後在洋底往下鑽,直到鑽頭磨損再也不能鑽進時,才提鑽敲取岩芯更換鑽頭。但鑽桿再次下水後,怎麼也找不到先前的鑽孔,於是只好作罷。人類的第一次深海底鑽探只鑽了183米。
這次試鑽使人們對於深海鑽探的計劃感到灰心,有人估計,若要連續地重復同一鑽孔的鑽探,其鑽探船得建造成像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所花的錢也將是個天文數字。科學家們總結了「莫霍計劃」的失敗教訓,決定再次向深海鑽探進軍。
1966年,美國的斯普里克斯海洋研究所、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拉蒙特—多爾蒂地質研究所制訂了一個「深海鑽探計劃」,並湊集款項,建造一艘新的鑽探船。
通過公開招標,洛杉磯的環球海洋勘探公司承接了任務,僅用280天時間,便建造出一艘性能特別的船。為了紀念首次進行環球科學探險的「挑戰者」號船,科學家們把這艘新船命名為「格洛瑪·挑戰者」號。
該船全長122米,總噸位1.05萬噸,裝有一台塔高59.74米的永久性鑽機,備有鑽桿7000米。它的形狀笨拙,但卻裝有動力定位系統,能使船在打鑽時穩定地保持在幾十米的范圍內。它的重返井孔系統能使鑽探連續進行,而不會像「卡斯」1號那樣,更換新鑽頭以後,再找不到原先的鑽孔了。
1968年8月,「格洛瑪·挑戰者」號在墨西哥灣進行了它的首次鑽探。這次鑽探是試驗性的,所以選擇並不太深的海域以考驗它的性能。鑽台高出甲板約50米,鑽機操作人員把一根根長27米、直徑12.7厘米的鑽桿逐次連接,從鑽台的中央開口處向海底鑽入。經過了整整8個小時,鑽頭才到海底開始向岩石鑽去。這時人們仍然不敢相信「格洛瑪·挑戰者」號會獲得成功。
然而奇跡出現了,「格洛瑪·挑戰者」號不僅取得了海底的岩芯,而且在更換鑽頭後能再次在原來的鑽孔里繼續鑽進。這次試鑽成功使科學家們相信它具有深海鑽探的能力。
1970年,首批深海鑽探在大西洋進行。「格洛瑪·挑戰者」號從西非的最大港口達喀爾啟程,駛向遼闊的南大西洋。在南緯30度附近,9個鑽探點沿著垂直於大西洋洋中脊的走向排列。
人們懷著極大的興趣期待著深海鑽探的結果。初探進行了兩年,鑽探已積累了相當可觀的資料。在這兩年裡,科學家們不辭勞苦地每次隨「格洛瑪·挑戰者」號出航,每個航次時間為55天,每天三班倒24小時連續不停,一個航次與另一航次之間休息5天,工作極其繁重艱辛。但是他們所得到的補償是巨大的,那就是鑽探不斷送給他們新的地球的信息:鑽探得來的岩芯,其最古老的年齡不大於1.6億年,而大陸的最古老的岩石年齡可達38億年。相比之下海洋的地殼非常年輕。這表明,洋底地殼的更新和破壞的過程,是一種全球性的、無處不在的運動過程。更老的大於1.6億年年齡的洋殼全都被海溝俯沖帶吞沒了,甚至連小塊老洋底地殼都沒倖存下來。
這樣,「格洛瑪·挑戰者」號為板塊構造理論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1972年3月,正值「格洛瑪·挑戰者」號在大洋之上出盡風頭之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將深海鑽探計劃擴大為國際聯合項目,其目的一是可吸取各國的先進技術,增進國際科學界的合作,二是可使深海鑽探向著更廣泛、更深入的方向發展。
各國海洋界踴躍響應。蘇聯、西德、日本、瑞士、義大利、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都派出優秀的科學家參加「深海鑽探的國際階段」工作。期間「格洛瑪·挑戰者」號也獲得了水深萬米以下的鑽探能力。這樣,它可直鑽到洋底岩石圈的更深處。
「格洛瑪·挑戰者」號從此活躍在世界各大洋。它像100年前的「挑戰者」號一樣,長年累月漂泊在海上。當年的「挑戰者」號只在海面上作些常規的考察,至多在海底用抓鬥抓上一把沉積的淤泥,而「格洛瑪·挑戰者」號卻在深海底鑽探大洋岩石圈,這不能不說是海洋探險史的巨大進步。
「深海鑽探計劃」實施的結果大大超過計劃設計者的最樂觀的期望。它除了為板塊理論提供令人信服的證據外,在尋找海底礦產資源方面也發現了許多重要的線索。例如,它在墨西哥灣的深海區找到含油氣的鹽丘構造,在南極羅斯海鑽探時,也明顯發現油氣的跡象,在大西洋和印度洋,某些鑽孔有含煤沉積,在地中海和紅海,則提取了富含銅、鋅等多金屬礦物的岩芯,在馬達加斯加海盆,鑽得的岩芯中,有含銅和錳的細礦脈。此外,「深海鑽探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對海洋海底水體的物理現象也作出了貢獻。過去認為,海洋底部深處無洋流,而「格洛瑪·挑戰者」號卻揭示,大西洋深部多處存在著強大的洋流運動。
到1981年底,「格洛瑪·挑戰者」號由於長期顛簸,已顯得力不從心了。它銹跡斑斑,常出故障。在該計劃行將結束之際,所有參加國的代表在美國奧斯汀召開了一次會議。鑒於地球上的某些地區(特別是高緯度地區)還未被考察,已取得的資料又蘊含著不少新的問題,所以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有必要制定一項新的海洋鑽探計劃,以便將海底調查工作更深入地開展下去。代表們還建議集資裝備一條更為先進的鑽探船。
1983年10月,「格洛瑪·挑戰者」號完成最後一個航次正式退役,由「喬迪斯·堅決」號接替。
「喬迪斯·堅決」號船長143米,寬21米,總噸位1.86萬噸,船上鑽塔高出海面61米,備有鑽桿總長度達9144米,船的上層甲板還設有直升飛機平台。它是當代最先進的深海鑽探船。
隨著更換船隻,「深海鑽探計劃」更名為「大洋鑽探計劃」。參加該計劃的除老的成員外,又增加了冰島、丹麥、瑞典、芬蘭、挪威、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希臘和土耳其等國家。
「深海鑽探計劃」和目前正在執行的「大洋鑽探計劃」是海洋領域科學研究的偉大創舉,它代表地球一海洋科學發展史的一個無比輝煌的里程碑。
1998年4月,我國正式加入「大洋鑽探計劃」組織,成為第一個「參與成員」。5年間共派出8人次乘船出海,10餘人次參加相關國際會議,國內有10多個實驗室積極投身到大洋鑽探采樣和資料分析,從而促進了我國深海基礎研究及基地建設,增強了我國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
1999年,汪品先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成功實施了在中國南海的第一次深海科學鑽探,這是第一次由中國人設計和主持的大洋鑽探航次,實現了中國海域大洋鑽探零的突破,也建立了西太平洋最佳的深海地層剖面,在氣候演變周期性、亞洲季風變遷和南海盆地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初步形成了一支多學科結合的深海基礎研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