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土耳其 » 埃及什麼時候脫離土耳其

埃及什麼時候脫離土耳其

發布時間: 2022-09-02 16:02:44

1. 埃及什麼時間脫離奧斯曼帝國而獨立

奧斯曼帝國分裂成土耳其、匈牙利、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馬其頓、希臘、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聯酋、卡達、巴林、阿曼、葉門、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 。

2. 埃及是怎樣爭得獨立的

1921年底,埃及再次爆發人民起義。開羅和亞歷山大;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1922年2月,全國人民拒絕從英購買商品,並拒絕被迫承認埃及為英國的獨立王國。

英國在1918年11月成立後,為埃及,制定了一部“憲法草案”,繼續使埃及成為“保護國”,並引起埃及人民的強烈不滿。由柴魯爾和其他人組成的代表團主張通過“和平與合作”的方式爭取民族獨立。他們把埃及獨立的希望寄託在英國的“幫助”上,而不是依靠人民的斗爭。

這表明了埃及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然而,柴魯爾寺民眾的被捕進一步激起了埃及,人民的憤怒,罷工、罷工、示威和示威變成了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工人和學生站在斗爭的最前線。埃及婦女第一次打破舊習俗走上街頭,手持瓷製服飾抗擊英侵略軍。起義過程中,一些當地群眾還組織了革命政權——“人民委員會”,農民組織起來隻身前往共和農村,一些人成立了名為“魏”的革命政權,服飾起義的烽火燒遍了兩岸。一方面,帝國主義派出6萬軍隊鎮壓起義另一方面,它被迫釋放柴魯爾等人,以麻痹人民的戰斗精神。1921年底,埃及再次爆發人民起義,開羅和亞歷山大;發生大規模示威遊行。全國人民拒絕購買英國商品,拒絕被迫承認埃及為英國的獨立王國。1922年2月,埃及仍保留著各種特權。1923年,埃及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制。

3. 埃及是怎麼被征服,消亡的

約公元前3100年 上埃及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史稱第一王朝。 約公元前2686年 第三王朝建立,定都孟裴斯,逐漸形成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這和後來的第四、五、六王朝構成古王國時期,歷代國王建造大量金字塔為陵墓,也稱「金字塔時代」 約公元前1567年 第十八王朝建立,建都底比斯,中央集權強化,法老成為國王正式頭銜。 公元前945年 利比亞僱傭軍推翻第二十一王朝,建立二十二王朝,即利比亞王朝。 公元前525年 波斯軍隊打敗埃及軍隊,滅第二十六王朝,史稱第二十七王朝,即波斯王朝。 約公元前333年 埃及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法老時代結束。 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5年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托勒密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 公元前48年 羅馬統帥愷撒支持女王克里奧帕特拉掌握政權。 公元前30年 屋大維率軍佔領埃及,滅托勒密王朝,埃及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 640年 阿拉伯進攻埃及,埃及成為阿拉伯帝國的屬地。 1517年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軍隊佔領開羅,埃及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省。 1798年 拿破倫率法國軍隊入侵並佔領埃及。 1801年~1802年 英國與土耳其聯軍打敗法軍,埃及重歸奧斯曼統治。 1869年 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 1882年 英國宣布埃及為英國「保護國」。 1922年 英國宣布埃及為獨立國家,埃及王國成立。 1953年6月 埃及共和國成立,廢除君主制。 1958年 埃及與敘利亞組成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簡稱「阿聯」。 1961年 敘利亞發生政變,宣布退出阿聯。 1971年9月 改國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981年 薩達特總統遇刺身亡,副總統穆巴拉克當選總統。 1999年 穆巴拉克連續第四次當選總統。

4. 埃及是什麼時候宣布獨立的

1517年,埃及淪為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土耳其蘇丹雖然宣布埃及的土地屬自己所有,但實際上除了較肥沃的土地掌握在總督和官吏手中之外,埃及2/3的土地仍在原有埃及封建主於中。在土耳其征服之前,埃及安郁比王朝曾組織了一支衛隊,後來逐漸壯大成為一個擁有極大權勢的封建集團,稱馬木路克。從13世紀中期起,馬木路克軍官集團控制埃及政權。土耳其入侵後,馬木路克的勢力受到削弱。但到18世紀時,他們仍有大片土地,保持著封建割據勢力。18世紀中期,隨著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和埃及人民反土斗爭的發展,馬木路克封建主乘機擴張勢力,企圖恢復馬木路克王朝。1769年,馬水路克佔領阿里貝克利用俄土戰爭爆發後土耳其無力顧及埃及的時機,趕走了土耳其總督。

從此以後,土耳其總督被軟禁在撒拉丁堡壘之中,埃及宣布獨立,直到18世紀末期。雖然土耳其蘇丹並沒有承認埃及獨立,但埃及實際上處於馬木路克封建軍官集團的統治之下!

5. 埃及是怎樣的

1517年,埃及淪為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土耳其蘇丹雖然宣布埃及的土地屬自己所有,但實際上除了較肥沃的土地掌握在總督和官吏手中之外,埃及2/3的土地仍在原有埃及封建主於中。在土耳其征服之前,埃及安郁比王朝曾組織了一支衛隊,後來逐漸壯大成為一個擁有極大權勢的封建集團,稱馬木路克。從13世紀中期起,馬木路克軍官集團控制埃及政權。土耳其入侵後,馬木路克的勢力受到削弱。但到18世紀時,他們仍有大片土地,保持著封建割據勢力。18世紀中期,隨著土耳其帝國的衰落和埃及人民反土斗爭的發展,馬木路克封建主乘機擴張勢力,企圖恢復馬木路克王朝。1769年,馬水路克佔領阿里貝克利用俄土戰爭爆發後土耳其無力顧及埃及的時機,趕走了土耳其總督。
從此以後,土耳其總督被軟禁在撒拉丁堡壘之中,埃及宣布獨立,直到18世紀末期。雖然土耳其蘇丹並沒有承認埃及獨立,但埃及實際上處於馬木路克封建軍官集團的統治之下!

6. 埃及西奈半島的歷史

西奈自史前時代起就一直有人居住。最早的文字記載約始於西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記錄他 西奈半島
們來此找尋開采銅礦一事。西奈似乎在更早便已聞名,其名可能源於中東最早的一個宗教(崇拜月神辛〔Sin〕)名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曾經過西奈是無疑的,但路線及時間仍有爭議。西奈同樣也以摩西接受律法的地點聞名,但那一座山是確實的所在仍然存疑。一條沿著西奈北岸的道路是埃及和巴勒斯坦間許多世紀以來的主要貿易路線,埃及可能曾建築一連串的要塞來守衛這條路線。埃及帝國沒落後,來自佩特拉(Petra)的納巴泰人(Nabataean)控制了西奈的貿易路線達2個世紀,直到西元106年遭羅馬打敗,該地區遂成為羅馬帝國阿拉比亞行省的一部分。 西元初期,西奈變成許多隱士和苦行者的居地,特別是南部山區。530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西奈山的低坡上興築聖凱瑟琳修道院,該院成為該地區散布的各基督教團體的中心,並且一直是中世紀的朝聖地。1517年後,西奈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部分,並由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派來的官員治理。19世紀初埃及脫離土耳其的直接統治而獨立後,西奈的情況變糟且商旅困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里什地區成為英國與土耳其的戰場,戰爭結束時西奈復歸埃及,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侵入西奈半島前一直受埃及治理。自1949年以來,西奈一直是以埃每次兵戎相見的爭奪焦點,半島東北部的吉迪(Giddi)及米特拉(Mitla)兩山口曾經在1956、1967及1973年分別發生過慘烈的戰爭。 考古學家根據邁加拉山谷發現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記載,認為西奈至少有7000年的人類文明史。1992年,一支美國考古隊在費蘭窪地發掘出一具距今3.3萬年的人類骨骼化石,說明西奈的文明史還可追溯到更遙遠的年代。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半島上開采銅礦、綠松石礦。從這里開採的花崗石,供作在尼羅河河谷修建寺院、宏偉宮殿的建築材料。半島的東北部地區,在紀元前和1世紀時曾是人煙稠密的地方,人們在那裡修建儲水池,灌溉山坡耕地。 西奈半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古戰爭中的「行軍之路」。公元前1479年4月,新王國時期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率領埃及士兵遠征亞洲,曾途經西奈。如今在上埃及的神廟里,還有記載那次在西奈荒漠和石山中艱難行軍9天的壁畫,其行軍路線仍清晰可辨。公元前13世紀,拉美西斯二世率軍穿過西奈沙漠,征服巴勒斯坦、黎巴嫩,並在貝魯特郊外的狗河邊,豎起一塊銘記其戰功的石碑。公元前6至4世紀,古亞述人、波斯人和希臘人都是從這里入侵埃及的。後來的阿拉伯穆斯林軍隊和奧斯曼帝國軍隊,也選擇了這條進入埃及的道路。近代名將拿破崙,則將阿里什看成是打開埃及和敘利亞等國大門的「一把鑰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經歷了4次大規模的阿以戰爭,西奈是主戰場之一。 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來,「歷史之路」又是埃及同西亞國家和海灣國家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尼羅河文明與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文明等的交匯點。另外,西奈也是幾種宗教信徒崇敬的地方。 近二十多年來西奈半島幾經戰火的洗劫。1956年,以色列第一次佔領它,埃及軍民在 西奈半島
其它阿拉伯國家和世界人民的支持下英勇抵抗,以色列被迫撤走。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再次發動侵略戰爭佔領了西奈。1973年,埃及發動十月戰爭,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從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埃及人普遍認為,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打開了通往和平之路,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締結和約,按照條約規定,到1980年1月,埃及收復了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1982年又收復了三分之一的領土。

7. 西奈半島的歷史

西奈自史前時代起就一直有人居住。最早的文字記載約始於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記錄他們來此找尋開采銅礦一事。西奈似乎在更早便已聞名,其名可能源於中東最早的一個宗教(崇拜月神辛〔Sin〕)名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曾經過西奈是無疑的,但路線及時間仍有爭議。西奈同樣也以摩西接受律法的地點聞名,但那一座山是確實的所在仍然存疑。一條沿著西奈北岸的道路是埃及和巴勒斯坦間許多世紀以來的主要貿易路線,埃及可能曾建築一連串的要塞來守衛這條路線。埃及帝國沒落後,來自佩特拉(Petra)的納巴泰人(Nabataean)控制了西奈的貿易路線達2個世紀,直到公元106年遭羅馬打敗,該地區遂成為羅馬帝國阿拉比亞行省的一部分。
公元初期,西奈變成許多隱士和苦行者的居地,特別是南部山區。530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西奈山的低坡上興築聖凱瑟琳修道院,該院成為該地區散布的各基督教團體的中心,並且一直是中世紀的朝聖地。1517年後,西奈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部分,並由君士坦丁堡(如今的伊斯坦堡)派來的官員治理。19世紀初埃及脫離土耳其的直接統治而獨立後,西奈的情況變糟且商旅困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里什地區成為英國與土耳其的戰場,戰爭結束時西奈復歸埃及,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侵入西奈半島前一直受埃及治理。自1949年以來,西奈一直是以埃每次兵戎相見的爭奪焦點,半島東北部的吉迪(Giddi)及米特拉(Mitla)兩山口曾經在1956、1967及1973年分別發生過慘烈的戰爭。
考古學家根據邁加拉山谷發現的古埃及象形文字記載,認為西奈至少有7000年的人類文明史。1992年,一支美國考古隊在費蘭窪地發掘出一具距今3.3萬年的人類骨骼化石,說明西奈的文明史還可追溯到更遙遠的年代。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在半島上開采銅礦、綠松石礦。從這里開採的花崗石,供作在尼羅河河谷修建寺院、宏偉宮殿的建築材料。半島的東北部地區,在紀元前和1世紀時曾是人煙稠密的地方,人們在那裡修建儲水池,灌溉山坡耕地。
西奈半島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了古戰爭中的「行軍之路」。公元前1479年4月,新王國時期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率領埃及士兵遠征亞洲,曾途經西奈。如今在上埃及的神廟里,還有記載那次在西奈荒漠和石山中艱難行軍9天的壁畫,其行軍路線仍清晰可辨。公元前13世紀,拉美西斯二世率軍穿過西奈沙漠,征服巴勒斯坦、黎巴嫩,並在貝魯特郊外的狗河邊,豎起一塊銘記其戰功的石碑。公元前6至4世紀,古亞述人、波斯人和希臘人都是從這里入侵埃及的。後來的阿拉伯穆斯林軍隊和奧斯曼帝國軍隊,也選擇了這條進入埃及的道路。近代名將拿破崙,則將阿里什看成是打開埃及和敘利亞等國大門的「一把鑰匙」。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經歷了4次大規模的阿以戰爭,西奈是主戰場之一。
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來,「歷史之路」又是埃及同西亞國家和海灣國家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是尼羅河文明與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文明等的交匯點。另外,西奈也是幾種宗教信徒崇敬的地方。
近二十多年來西奈半島幾經戰火的洗劫。1956年,以色列第一次佔領它,埃及軍民在其它阿拉伯國家和世界人民的支持下英勇抵抗,以色列被迫撤走。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再次發動侵略戰爭佔領了西奈。1973年,埃及發動十月戰爭,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從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埃及人普遍認為,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才打開了通往和平之路,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締結和約,按照條約規定,到1980年1月,埃及收復了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1982年又收復了三分之一的領土。 傳說,古代的時候伊茲去西奈半島尋找烏祖利斯。法老在西奈半島發現了金子。摩西使者看到了燒毀的樹木,從西奈半島阿拉伯軍隊在阿姆爾·本·阿斯將領的領導下,征服埃及。
西奈山是埃及最高的山峰,《聖經》中記載有古猶太人領袖摩西在此接受「十誡」的故事。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的聖凱瑟寺院坐落在西奈山腳下,寺院內雅利克教堂、凱瑟琳教堂和奧馬爾清真寺三座古建築鼎足而立,是猶太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每年來這里的遊客和教徒數以萬計。 西奈半島,幾經戰火洗劫,經歷了太多的滄桑變化。在西奈解放25周年的日子裡,踏上了美麗誘人的西奈半島,在層巒疊嶂、碧海藍天和五光十色的酒吧街里感受西奈永恆的魅力。
1956年,埃及人民在這里英勇抵抗以色列的第一次佔領,以色列軍隊被迫撤走;1967年,以色列再次佔領西奈;1973年,十月戰爭讓埃及摧毀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解放了西奈部分土地,從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的神話;1980年,埃及根據1979年簽署的埃以和約,收復了西奈半島三分之二的領土;1982年,埃及又收復西奈另外三分之一的領土,西奈全部回歸埃及。西奈是埃及在亞洲的領土和行政區,位於非洲和亞洲的交界處、亞洲的最西端,酷似一隻嵌在兩塊大陸之間的楔子。西奈半島面積為6.1萬平方公里,占埃及總面積的6%。
位於西奈半島南端的聖凱瑟琳修道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里曾是《聖經》故事中先知摩西受十誡的地方,如今已成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和睦相處的象徵。登上摩西山,眺望山麓的聖凱瑟琳修道院和其中的清真寺,離世隔俗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
離開聖凱瑟琳修道院,在蜿蜒的山路上穿越秀美奇特的山峰和沙丘,宛若置身於畫中。在隨後抵達的「和平之城」——沙姆沙伊赫,細軟的沙灘、溫熱的海水和常年充足的日照以及幾乎沒有污染的紅海珊瑚礁海域和光怪陸離的海底奇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海灘邊不遠處清澈透明的海水中,五顏六色的魚兒在成群地游弋,似乎一點都沒有受到遊客的驚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走在沙姆沙伊赫酒吧一條街上,腳下的青石板在燈光的照耀下透著潔凈清爽。遊客們有的坐在露天酒吧里享受各式美味,有的吸著埃及傳統的水煙噴雲吐霧,有的在街道上閑庭信步。燈火輝煌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遊客讓昔日的恐怖陰影盪然無存。
2005年7月,沙姆沙伊赫發生的連環爆炸案造成80多人死亡,約200人受傷,給埃及旅遊業蒙上濃重的陰影。而今,埃及政府採取嚴格的安全保衛措施,旅遊警察和安全人員在前往沙姆沙伊赫的沿途多次檢查,每一道關口都需要遞交通行路條,有時還要檢查遊客的身份證件,防患於未然。
在與以色列接壤的西奈半島北部塔巴地區、距埃以邊界檢查站僅200米的塔巴希爾頓飯店,2004年10月曾發生爆炸案。當年飯店入口處被炸塌的部分外牆已看不出任何損壞痕跡,但警衛依然森嚴,非飯店旅客不得入內。
1982年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島,但埃以雙方在塔巴歸屬問題上的爭端又持續了6年之久。1988年9月,國際仲裁大陪審團作出了塔巴歸屬埃及的裁決,並於同年12月19日在塔巴豎起了最後一個界標。根據埃以雙方協議,以色列公民不需要簽證就可以在西奈半島范圍內旅遊。西奈半島是以色列人最喜愛旅遊的地點之一。
西奈歷經滄桑,但不管是戰爭還是恐怖活動都難以掩飾其賞心悅目的美麗。在這里,人們會更加渴望純凈,企盼和平,追求美好,這也許就是西奈的魅力所在。

8.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樣爆發的

1914年6月28日,奧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大戰歷時4年又3個月(1914.8~1918.11),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戰爭是兩個資本主義列強集團——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蓄謀已久的、為著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而挑起來的。

19世紀70年代,號稱「世界工廠」的英國的煤、鐵、棉布的產量比美、德、法3國的總和還要多。可是過了20年,到了90年代,美國的工業生產就跑到了前面,躍居世界第一位;到了20世紀初,德國的工業生產也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第二位。1870年,德國生產的煤、鐵、鋼的產量分別為英法兩國總和的21%、18%、26%,到了1913年,則猛增為57%、123%、152%。

19世紀90年代以前,德國根據當時的實力,只推行「歐洲政策」,集中力量在歐洲爭霸;90年代以後,它開始推行「世界政策」,提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當時殖民地主要被英、俄、法等帝國主義列強所搶占,其中搶得最多的是英國。1914年,英國侵佔殖民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約為英國本土面積的130多倍;其次是沙皇俄國,1914年,沙俄侵佔的殖民地面積達1700萬平方公里,約為其本土面積的3.2倍;第三是法國,1914年,法國霸佔的殖民地面積已達1060萬平方公里,約為本土面積的21倍。德國於1884年在非洲奪得多哥、喀麥隆、西南非洲,1885年又在太平洋上強佔了新幾內亞的一部分及其附近島嶼。德國嫌自己的殖民地太少,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這就引起了帝國主義之間的尖銳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主要矛盾有:

英德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德矛盾激化的結果。英國倚仗自己的實力,通過與荷蘭的競爭、與法國的爭奪,於1815年最終戰勝拿破崙以後,確立了世界霸權,形成一個地跨五大洲、號稱「日不落」的殖民大帝國。

德國與英國爭奪最激烈的地區是在中近東,這是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樞紐,加上20世紀初,波斯灣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油資源,英國不僅要保住自己的霸權地位,還想進一步奪取德國等國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並打敗德國。

俄德矛盾。俄德兩國爭奪的地區主要是在巴爾干半島和土耳其。沙俄一直把巴爾乾和土耳其看成自己的勢力范圍;德國也想在此建立自己的統治。1903年,德國和土耳其簽訂條約,取得了巴格達鐵路的建築權。這條起自博斯普魯斯海峽,經小亞細亞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直抵波斯灣的巴格達鐵路,使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達聯成一氣,德國的軍事和經濟勢力就能直搗近東和波斯灣,控制整個土耳其和小亞細亞。這不僅激化了俄、德矛盾,也加劇了英、德矛盾,因為它威脅著英國在北非、西亞和印度的殖民利益。

法德矛盾。1871年普法戰爭後,通過《法蘭克福和約》,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強迫法國賠款50億法郎,還想通過戰爭徹底摧毀法國;法國則一直在准備著「復仇」戰爭,要收復被德國佔領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還想奪取德國的薩爾區。此外,德國要按實力重新瓜分世界也威脅了法國,因為法國的殖民地僅次於英俄兩國。20世紀初,法德矛盾的焦點集中在對摩洛哥的爭奪。

19世紀90年代,當德國資本主義日益趕上並超過英國的時候,英、德關系驟然大變。英國面臨著德國與它爭奪世界霸權的嚴重挑戰,便力求與其他國家聯盟。鑒於法國一直是德國誓不兩立的敵人,英國便轉而和法國接近。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使英法冰釋前嫌,結束了長期的宿怨,於1904年簽訂協約,調整了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法國放棄幾十年來對英國佔領埃及所抱的敵對態度,正式承認埃及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則同意法國奪取摩洛哥。英、法協約使兩國的爭斗得到了緩和,促使它們一起來對付德國。

1891年~1893年,俄、法進行了一系列外交協商,簽訂了軍事協定,這些協商和協定統稱為「俄法協約」。俄國為了對抗德國,除了法國的援助外,還需要尋找一個更強有力的同盟者英國。英俄兩國在1907年締結協約,調整了雙方在伊朗、阿富汗和中國西藏的勢力范圍。他們把伊朗劃分成三部分:北部屬於俄國,南部屬於英國,中部是緩沖區。俄國還承認阿富汗為英國的勢力范圍。關於中國的西藏,英俄雙方都詭稱負有不幹涉的義務,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同西藏交涉要通過中國政府等等。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協約」最終形成。

至於「同盟國」集團,早在19世紀80年代就已形成了。1879年,德、奧兩國為了共同對付俄國在巴爾乾的擴張,也為了孤立法國,就訂立了軍事同盟條約。1881年,義大利在與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加上德國的拉攏,義大利便投向德、奧一邊。1882年,德、奧、意三國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三國同盟中,德國是盟主,義大利是不穩定的暫時的同盟者。

20世紀初,國際政治危機和局部戰爭連綿不斷。例如1905年~1906年發生的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8年~1909年的波斯尼亞危機;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1911年~1912年的意土戰爭;1912年~1913年的兩次巴爾干戰爭。這一系列危機和戰爭,終於導致了1914年世界大戰的爆發。

20世紀初,巴爾干半島成了大國激烈爭霸的場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仍然控制著巴爾干半島的大片領土。不少南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和希臘人還受著土耳其封建主的統治和壓迫,阿爾巴尼亞人也還沒有得到完全獨立。各族人民要求推翻土耳其的統治,建立自己獨立、統一的民族國家。俄國竭力利用巴爾干各族人民的反土斗爭,以擴大自己在巴爾干半島的勢力,奪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奧匈帝國則害怕巴爾干民族解放運動會影響自己多民族國家的統治,堅決反對民族解放運動。德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阻撓巴爾乾的民族解放運動。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吞並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1911年,德法之間因爭奪摩洛哥引起新的戰爭危機。英國出面支持法國,德國被迫暫時讓步。摩洛哥危機尚未過去,義大利和土耳其之間的戰爭又接連爆發。義大利為爭奪土耳其的北非屬地的黎波里,乘英、德、法等國捲入摩洛哥危機時,發動了對土耳其的戰爭,土耳其很快被打敗,被迫把的黎波里和普蘭尼加割讓給義大利。

意土戰爭的硝煙未散,巴爾干半島上的戰爭又開始了。希臘、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和保加利亞經過長期斗爭,贏得了獨立。已獨立的國家要求徹底驅逐土耳其壓迫者,紛紛結成了同盟。1912年3月,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建立了反土同盟。不久,希臘和門的內哥羅也參加進來,形成四國反土同盟,於10月發動對土戰爭。戰爭開始不久,土耳其軍隊就被擊潰。12月中旬,土耳其被迫求和,這就是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不久,巴爾干同盟內部又發生了沖突。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和希臘建立反保同盟,接著羅馬尼亞也參加了這個同盟,它們和門的內哥羅、土耳其一起同保加利亞之間發生了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在巴爾於戰爭的影響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民族解放運動繼續向前推進,它們迫切要求擺脫奧匈帝國的統治,與塞爾維亞合並。奧匈帝國堅決反對,並以吞並塞爾維亞來絞殺南斯拉夫的民族統一運動。

進入20世紀以後,連續出現了幾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催化劑。

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的軍隊在鄰近塞爾維亞邊境的波斯尼亞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作為假想敵人。6月28日,斐迪南在觀看了三天的軍事演習並檢閱了軍隊之後,到達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訪問。當斐迪南夫婦參加完在市政廳舉行的歡迎儀式,乘車行駛到一個街口的轉彎處時,塞爾維亞愛國青年普林西普當場用手槍把他倆擊斃。

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政府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塞爾維亞嚴厲取締一切反奧組織。決心開戰的奧匈,仍以沒有得到滿意答復為借口,斷絕了與塞爾維亞的外交關系,並於28日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俄國出面支持塞爾維亞,宣布戰爭總動員,法國又支持俄國。

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3日,德國又對法國宣戰。4日,德軍侵入比利時,同日,英國以德國侵犯比利時的中立為借口,對德宣戰。5日,門的內哥羅對奧匈宣戰,8日又對德宣戰。23日,日本對德宣戰,25日又對奧匈宣戰。

1914年8月28日,在北海赫耳果蘭附近的海戰中,德國海軍遭受失敗,從此德國的艦隊就被封鎖在自己的海軍基地里;同時,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海岸也都被封鎖了。

大戰爆發後,在歐洲戰場上形成了三條戰線:比利時、法國北部和德、法邊境構成了西線,那裡主要是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軍作戰;從波羅的海南岸直到羅馬尼亞構成了東線,那裡是俄國軍隊對德奧軍隊作戰;沿多瑙河和薩瓦河構成了巴爾干戰線,那裡是奧匈軍隊對塞爾維亞軍隊作戰。此外,在亞洲的南高加索,有俄、土軍隊交戰;在兩河流域和巴勒斯坦,有英土軍隊交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主戰場在歐洲。

1914年8月4日,德軍右翼首先發動突然襲擊,侵入中立的比利時。德軍統帥部原來以為攻佔比利時是輕而易舉的事,只要一個星期就可以通過比利時攻入法國。不料遇到比軍的堅決抵抗,德軍在列日要塞被阻3天,到20日才佔領布魯塞爾。在此期間,英國遠征軍迅速趕到了法國,22日進入了陣地。德軍在佔領布魯塞爾後,分五路向法國北部挺進。22日~24日,德軍在沙勒羅瓦和蒙斯戰役中擊敗英法軍隊,法軍全線潰退,德軍繼續向巴黎推進。9月3日,德軍前鋒距法國首都僅15公里,巴黎人心惶惶,法國政府遷往波爾多。

9月5日到10日,法、德兩國軍隊在馬恩河進行大戰,雙方投入兵力共達152萬人。戰斗十分激烈,法軍傷亡14萬餘人,德軍傷亡近21萬多人。10日,德軍被迫撤退,據守艾訥河,兩軍形成對峙的局面。

在東線方面,俄軍為了配合協約國軍作戰,牽制德軍,於8月中旬派萊寧堪普和薩松諾夫兩個集團軍向東普魯士發動進攻。東普魯士的德軍約有30萬人,而俄軍的數量幾乎兩倍於德軍。最初,俄國的兩個集團軍都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指揮官的無能和參謀工作的缺陷,兩個集團軍沒有密切地配合。中間留有110公里的空隙。德軍從截獲的俄軍電報中,得知俄軍的調動情況,迅速進行反擊。8月末,在坦能堡地區,薩松諾夫集團軍首先被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指揮的德軍包圍、擊潰。近3萬士兵被打死和淹死於湖泊中,9萬人被俘,薩松諾夫自殺。德軍轉過頭來又包圍了萊寧堪普集團軍,這個集團軍損失也達14.5萬人。俄軍被迫退守涅曼河,德軍侵入俄國領土。

在東線的西南戰場上,俄軍擊敗了奧匈軍隊;德軍從西線抽調部隊支援奧匈,亦被俄軍擊退。俄軍包圍普熱密斯耳要塞,進抵喀爾巴阡山麓。從9月下旬到12月中旬,雙方軍隊曾多次發動進攻,但彼此進展不大。到12月底,在東線也呈現出近似陣地戰的狀態。在巴爾干戰線上,裝備很差但士氣昂揚的塞爾維亞軍隊英勇抗擊奧匈軍隊。從8月到12月,奧匈軍隊曾三次侵入塞爾維亞,兩度佔領貝爾格萊德,但均被塞爾維亞軍隊擊退。到12月,奧匈軍隊已被全部逐出塞爾維亞。除上述歐洲大陸上的三條戰線外,戰爭也在西亞、非洲和遠東地區進行。土耳其於1914年11月14日正式向協約國宣戰後,英國乘機於18日宣布埃及脫離土耳其,成為自己的「保護國」。以後幾年內,英國又攻入美索不達米亞,佔領巴格達,進軍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在非洲,英軍乘機攻佔了德國的非洲殖民地:多哥、喀麥隆、德屬西南非和德屬東南非等地。在遠東,日本在英軍的協助下,佔領中國山東,於11月攻佔了青島。在這個期間,日軍還相繼佔領了太平洋上的馬紹爾、馬里亞納和加羅林等德屬諸群島。

1915年1月至3月,在東線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戰斗。俄軍佔領了喀爾巴阡山隘口,駐守普熱密斯爾要塞的12萬奧匈軍隊向俄軍投降,但俄軍再次進攻東普魯士時卻被德軍擊敗。

5月,德奧集中了18個師和2000門大炮的強大兵力,由德國將軍麥根遜指揮,在俄軍西南戰線長達30公里的地方發動進攻,突破俄軍戰線。俄軍被迫全線退卻,到9月中,俄軍陣線才穩定下來。5個月當中,俄國喪失了波蘭、立陶宛、波羅的海沿岸的部分地區,俄軍傷亡達85萬人,被俘達90萬人。沙皇尼古拉二世撤了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最高統帥的職務,自任最高統帥。到9月底,東線進入了陣地戰。

同年4月間,英、法還派遣一支8萬人的遠征軍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最南端登陸,佔領了加利波利半島的南端,但在德國將領指揮下的土耳其軍隊阻止了英法軍隊的前進。8月,英國又派了10萬軍隊登陸,在佔領了17公里寬、4公里深的狹長地帶後,進路又為土耳其軍隊所阻。1915年底,英軍不得不放棄佔領達達尼爾海峽的計劃,將部隊撤走。

義大利於1915年5月底參加協約國方面作戰。它原是同盟國的成員之一,戰爭爆發後宣布中立。義大利統治階級向交戰雙方討價還價,經過談判,協約國答應了義大利的要求。1915年4月26日,英、法、俄、意四國在倫敦簽訂了秘密協定。根據這個協定,戰後,義大利可以得到蒂羅爾南部、特倫的諾、的里雅斯特、伊斯特里亞、達爾馬提亞和小亞細亞的部分領土。5月23日,義大利向奧匈宣戰。

義大利參戰,對整個戰局並沒有發生重大影響。從6月6日到12月23日,義大利出動了39個師,在依崇佐河畔舉行了4次進攻,損失了幾十萬人,但未取得什麼成果。

1915年,交戰國雙方都在繼續進行爭取保加利亞的斗爭。保加利亞統治階級也乘機向雙方討價還價,它要求得到馬其頓和多布魯查,同盟國同意了它的領土要求。保加利亞看到同盟國在東線的勝利,以為德、奧必勝,於是在1915年9月3日,同德、奧、土簽訂了軍事協定,決定參加同盟國方面與協約國作戰。

保加利亞參戰後,9月底,同盟國在奧塞邊境集中了35萬德、奧軍隊,在保塞邊境集中了30萬保加利亞軍隊,准備給塞爾維亞以致命的打擊。塞爾維亞只有25萬軍隊在抵抗德、奧、保三國軍隊。10月5日,德奧軍隊從北面進攻,佔領了貝爾格萊德,把塞軍壓向南方。12日,保軍從東面進攻,切斷塞軍退往希臘的道路。

1915年初,英法聯軍按照法軍總司令霞飛的計劃,進行了若干次進攻,企圖突破德軍陣線,迫使德軍退到馬斯河對岸來結束戰爭。結果,損失了幾十萬士兵的生命,卻無進展。在4月間的伊普爾戰役中,德軍第一次使用了毒氣,英法軍隊遭到巨大損失。之後,英法也使用了化學武器。這一年,德國齊伯林飛艇開始轟炸英國,這是歷史上遠距離對敵人大後方的第一次轟炸。戰爭初期,雙方已把飛機用在軍事上,主要是用於偵察和指揮炮兵射擊,以後才較大規模地用在戰爭中。

德國為了進攻凡爾登,從各個戰場調了17個師27萬人的兵力和1400多門大炮。法國在凡爾登只有10萬名守軍和600多門大炮。1916年2月21日,戰斗開始。德軍以空前強大的火力向凡爾登附近的狹窄的三角地帶猛烈攻擊,整整一天,密集的炮彈和燃燒彈不停地轟擊,還施放了毒氣。德軍炮擊以後,21日黃昏和22日,步兵主力就向法軍沖擊,兩軍展開肉搏戰。25日,德軍佔領了控制凡爾登要塞和整個地區的都蒙高地。法軍陣線被切成數段,與後方的交通線也全被斷絕。6月中,德軍已進逼到距凡爾登只有6公里的地方,法軍拚死抵抗,戰斗一直持續到年底。法國全國軍隊70個師當中有66個師先後參加過這次戰斗;德國則投入了46個師。由於法軍的堅決抵抗,以及其他戰線的配合,減輕了法軍的壓力,德軍始終未能攻佔凡爾登,這場大規模的流血廝殺,雙方傷亡總數達百萬餘人。

協約國於7月1日在索姆河畔發動大規模攻勢,由英軍擔任主攻。這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雙方傷亡達120萬人。這次戰役中,英國研製的新式武器——坦克首次投入戰斗。凡爾登和索姆河兩個戰役一直持續到1916年底,雙方傷亡已近200萬人。

當凡爾登戰役還在激烈進行的時候,德軍指揮部命令海軍出擊,於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在北歐日德蘭半島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展開了一場惡戰,這就是日德蘭海戰。英國出動151艘軍艦,德國出動了101艘,激戰結果,英艦損失14艘,德艦損失11艘。德國海軍未能打破被動局面,只得退回海軍基地,不敢出海了。

在南部戰線上,奧匈軍隊於5月15日開始向義大利軍隊進攻。意軍損失慘重;奧匈軍突入威尼斯平原,從後方威脅著依崇佐河意軍的防線。義大利向俄國緊急求助,俄國統帥部命令布魯西諾夫指揮俄軍從6月4日起在西南戰線展開全面進攻。俄軍突破奧匈戰線,佔領布柯維納和加里西亞的一部分,並重新佔領了喀爾巴阡山山隘,俘虜了奧匈軍40餘萬人。

俄軍在西南戰線的勝利,吸引了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方面作戰。8月17日,英、法、俄、意和羅馬尼亞簽訂秘密條約,承認羅馬尼亞戰後合並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納特。28日,羅馬尼亞正式對同盟國宣戰。9月,保加利亞軍隊和德軍分別攻入羅馬尼亞;12月,德軍佔領了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被擊潰。德奧集團佔領羅馬尼亞後,奪取了它們所急需的糧食和石油。羅馬尼亞的潰敗,使協約國東部戰線又延長了500公里。

1917年,俄國各地發生了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示威和政治罷工。3月12日(俄歷2月27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號召下,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統治俄國達300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武裝的工人和士兵在起義中建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12月,美國又對奧匈帝國宣戰。

美國的參戰,加強了協約國的實力。由於德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觸犯了許多中立國,引起舉世義憤。美國抓住這一時機參戰,政治上的影響也很大。許多中立國紛紛倒向協約國一邊,古巴和巴拿馬緊隨美國之後對德宣戰。接著,中國、希臘、巴西、賴比瑞亞和暹羅(泰國)也對德國宣戰。

俄國二月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勝利後,在列寧的領導下,布爾什維克黨提出了「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號召人民乘著國內的大好革命形勢,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進到社會主義革命。經過重新組織和積聚力量,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工人和革命的士兵成功地發動了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的第二天,即1917年11月8日,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提出立即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協定的建議。

1917年12月,協約國拒絕了蘇維埃政府的和平建議。於是,蘇維埃政府就同德國單獨進行談判,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

1918年3月,德軍在西線開始進攻。德軍投入兵力197個師。英法投入167個師。雙方都有近1萬門輕型炮和6000門重炮。德軍有3000架飛機,英、法有3800架。德國有200輛坦克,英法有800多輛。

德國共舉行了4次大規模的進攻。第一次從3月21日持續到4月4日,德軍進攻的主要目標是亞眠。50萬德軍在長達90公里的戰線上發動進攻,突破了英、法防線,並使英、法軍隊失去了聯系。德軍在一些地方向前推進了60公里。但英軍一邊退卻,一邊增援,終於堵塞了缺口,把戰線穩定了下來,德國的戰略目標沒有達到。

經過這次戰斗,協約國為了加強統一指揮,組成了聯軍指揮部。4月4日,法國福煦將軍被任命為聯軍總司令,英國遠征軍司令海格、美軍司令潘興都受他的指揮。

9日,德軍開始了第二次攻勢。德軍以44個師的兵力向英軍左翼進攻,戰斗一直延續到30日。德軍向前推進了15至20公里,並俘虜了一些英軍,繳獲了許多戰利品,但德軍也傷亡了14萬人。

從5月27日到6月4日,德軍發動了第三次攻勢,佔領了蘇瓦松,渡過馬恩河,距巴黎僅37公里。德軍雖然可用遠程大炮轟擊巴黎,但仍然沒有達到殲滅英、法聯軍的目的。

7月15日,德軍發動了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攻勢,戰線延伸到蘭凱斯兩側長達100公里的地方,德軍向南進攻。戰斗僅兩天,德軍就遭到慘敗,損失了16萬人。

在這為時4個月的4次攻勢中,德軍損失70萬人,德軍兵源枯竭,軍火匱乏。

8月8日,聯軍總司令福煦下令反攻,在亞眠一帶就消滅了德軍16個師。9月,協約國軍隊全線出擊,迅速突破興登堡防線。

同盟國的困難越來越大。首先是保加利亞支持不下去了。1918年9月29日宣布投降。土耳其也於10月31日宣布退出戰爭,與協約國簽訂了投降協定。曾經是中歐龐然大物、多民族監獄的奧匈帝國也開始土崩瓦解,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蘭、匈牙利相繼宣布獨立,前線士兵拒絕繼續作戰,奧匈帝國也打不下去了,於11月3日宣布投降。至此,同盟國只剩下德國了。它在戰場上的敗局,已無法挽回;國內的革命烈火,已成燎原之勢。1918年11月9日,柏林的工人、士兵在李卜克內西、盧森堡等人的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霍亨索倫王朝的反動統治,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蘭。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壟斷資產階級、容克地主為了保存反動政權,加緊與協約國帝國主義集團勾結,希望盡快訂立停戰協定,以便保存反動武裝,鎮壓革命運動。協約國集團也認為,如果德國人民革命成功,協約國利用德國反動勢力來扼殺蘇維埃俄國的企圖就無法實現,革命將危及它們自己的統治。帝國主義列強出於以上共同的目的,雙方都需要停止戰爭。1918年11月11日凌晨5時,雙方簽訂協定,德國宣布投降。根據協定的條款,德國必須於15天內把在法國、比利時、盧森堡、阿爾薩斯和洛林以及萊茵河左岸地區的德軍撤退完畢;德軍還必須全部撤出土耳其、羅馬尼亞、奧匈帝國以及非洲殖民地。協定規定:德國必須交出5000門大炮、3萬挺機槍、3000門迫擊炮、2000架飛機、5000台火車頭、15萬節車廂和1萬輛卡車;德國還必須交出160艘潛水艇以及70多艘各種戰艦。

貢比涅停戰協定的簽訂,標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29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63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77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20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26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9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87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57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89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