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土耳其發生什麼戰爭
Ⅰ 誰知道關於「亞美利亞大屠殺」的資料
亞美尼亞大屠殺
1915年4月24日傍晚,在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數百名亞美尼亞社會領導人被政 府圍捕並殺害,這一事件是對亞美尼亞種族實施大規模屠殺的前兆。接下來發生的慘劇,是20世紀第一起滅絕種族的大屠殺。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年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
19世紀中期,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氣數將盡。奧斯曼帝國把國家分裂歸咎於亞美尼亞等民族與外部勢力勾結,決定「攘外必先安內」。一戰時任土耳其內政部長的塔拉特·帕夏說:「要一勞永逸地解決亞美尼亞問題,就必須從肉體上消滅亞美尼亞這個種族。」 1914年,奧斯曼帝國主動與德國結盟,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的一員。戰爭期間,德國向土耳其提供了軍事援助。土耳其人在戰爭中要與基督教國家俄國交戰,由於擔心國內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會揭竿而起,站在敵人一邊,青年土耳其黨領導人制定了一項滅絕人性的屠殺亞美尼亞人的殘暴計劃。
1915年初,奧斯曼土耳其政 府開始逐步清除國家軍隊里的亞美尼亞人,發配他們去當築路工或苦力,直到勞累而死,甚至被槍殺。一些亞美尼亞人還被迫在臨死前自掘墳墓。 1915年4月24日傍晚,政 府開始實施下一步計劃:殺害居住在伊斯坦布爾的亞美尼亞政治、文化精英。因為這些人很可能是反種族滅絕運動的組織者。 截至1915年5月,這一地區亞美尼亞男性人口已經被消滅殆盡。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政 府下令將所有亞美尼亞人驅逐出境。事實上,「驅逐」只是一個相對好聽的借口。在這次事件中,成千上萬名婦女、兒童和老人被迫離開家園,徒步跋涉數百英里。一路上,很多人由於疾病和飢渴橫屍荒野,其他人則被軍隊組織的「屠宰營」殘忍殺害。年輕的亞美尼亞婦女被賣到土耳其人家裡做奴役,更多的亞美尼亞人在這場暴行中被弔死、槍殺,甚至燒死。無數嬰兒被活活摔死,年齡大一些的兒童則被毒死,連教堂也被夷為平地。少數逃過一劫的亞美尼亞人來到了敘利亞北部,被送進骯臟的難民營,隨後又被發配到沙漠,乾渴而死。
1915年5月底,土耳其中央下令將全部亞美尼亞族裔「押運」到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沙漠地帶。流亡者中的婦女或低齡兒童被掠為奴隸,其餘的在歷經劫掠、屠戮之後,抵達敘利亞時已不足原先數目的20%。而在那裡等待他們的依然是無止境的飢餓、疾病和勞碌。兩個月後,同樣的命運也落在土耳其西部省份的亞美尼亞人頭上,他們的遭遇與東部的亞美尼亞人一模一樣:精英人物先被斬殺,殘餘人口又被強擄。而且,在押運過程中,悶罐車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大規模使用。沙漠中,土耳其政 府沿幼發拉底河建立了25個集中營,70萬人被不斷地從一個集中營轉運到另一個集中營。直到1916年4月,這些集中營最終被一個個「清掃」干凈,最後的倖存者也被斬草除根。
1915到1918年間,大約有100萬亞美尼亞人被殺害,這是土耳其當局籌劃的種族滅絕政策的一部分。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與會各國代表強烈譴責了屠殺亞美尼亞人的罪行,迫於國際壓力,土耳其法院依據其國內法缺席審判了屠殺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內閣部長和政黨領袖,並將肇事者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土耳其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民族主義運動,結果,倖存下來的亞美尼亞人又有一大批慘遭殺害。截止到1923年,又有數十萬亞美尼亞人被殺戮。 希特勒曾說過:「現在還有誰會談起亞美尼亞人的滅絕?」
種族大屠殺之後,倖存下來的幾萬名亞美尼亞人來到世界各地定居,他們的後代今天依然生活得很好。1922年,大屠殺的元兇塔拉特·帕夏在柏林被大屠殺倖存者亞美尼亞人所羅門·特利里揚刺殺。1948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經過多年努力通過了《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以下簡稱《防滅公約》)。公約第一條明確規定:「締約國確認滅絕種族行為,不論發生於平時或戰時,均系國際法上的一種罪行,承允防止並懲治之。」
亞美尼亞位於外高加索南部,與土耳其東部接壤,在歷史上曾被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據亞美尼亞方面的史料記載,1915至1923年期間,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導致150萬人死亡。
亞美尼亞人提出「大屠殺」的根據是由兩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撰寫的人稱「藍皮書」的一份報告,題目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亞美尼亞人受到的遭遇1915-1916年」。「藍皮書」有150處引用了「大屠殺」證人的表述,稱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鎮壓始於1877年的俄羅斯-奧斯曼戰爭之後。報告中有如下的描述:大屠殺之前,亞美尼亞男子和他們的家庭往往會接到被驅逐的命令,命令通知他們被驅逐的目的地和時間。如果有人不到規定地點的話,奧斯曼政府的安全部隊就會搜查他的家,然後把他投入監獄,最後在不通知他們家屬的情況下就把這名「犯人」轉移到摩蘇爾或者巴格達的一家監獄。被關押的這些亞美尼亞人的結局通常是幾百個人一組地被用鏈條綁在一起,然後帶到空曠地帶執行大屠殺……
奧斯曼士兵在搜查亞美尼亞村莊時,還會告訴亞美尼亞婦女,如果她們和穆斯林男子結婚、改信伊斯蘭教的話,就可以免遭被驅逐的命運。盡管如此,還是有數萬名亞美尼亞婦女被迫踏上了遷徙之路,成千名亞美尼亞婦女在途中因飢餓、缺水和傳染病而喪生。
作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證據之一,當時奧斯曼帝國內政部長帕夏給迪亞巴克爾省長發的一份電報經常被引用。電報說,得知最近一段時間來,你省不加區分地對亞美尼亞和其他所有基督教徒實施大屠殺計劃。情報表明,在馬爾丁已經有700名亞美尼亞人和其他基督教徒在夜間被帶出城外後,像羊一樣遭到割喉殺害,估計目前已經有2000人死於這場屠殺。如果不迅速加以阻止,恐怕會擴大到其他地方。因此我命令:馬上停止這種可能對公眾輿論產生壞影響、並可能威脅到所有基督教徒生命的行為!
聯合國、歐洲議會、比利時、法國、希臘和俄羅斯均承認「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稱這宗屠殺為「違反人性的罪行」。
聯合國於1978年將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歐洲議會20年來也一直在提「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在去年10月6日公布的「土耳其進展報告」中談到了這一問題,希望土耳其政府就此問題與亞美尼亞達成協議,這為在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中提出這項要求埋下伏筆。
去年12月15日,就在決定正式啟動與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前兩天,歐洲議會通過了一個譴責土耳其實施大屠殺的報告。英國、法國等國家紛紛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犯下的「大屠殺」史實。
其中,法國巴黎市議會一致通過一項決議,決定在巴黎市豎立一尊高6米的青銅雕像,紀念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的死難者。這項決議是在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於「法國公開承認奧斯曼帝國在1915年屠殺了生活在帝國境內的150萬亞美尼亞人」的決議後作出的。
國內看法 兩派觀點不一
塞利姆是土耳其海峽大學的老師,近15年來一直在研究奧斯曼帝國檔案。他表示,當時亞美尼亞人有組織的武裝反抗是事實,也沒有人否認他們和俄羅斯人的合作。但另一方面,不管法律上怎麼定義,「有計劃的滅絕」是存在的。研究發現,那些亞美尼亞人被從這片土地上趕走,並踏上沒有希望的旅途。作為一名歷史學家,塞利姆認為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是一個道德責任。
對於政府提出的由土耳其、亞美尼亞兩國歷史學家來共同調查研究的說法,塞利姆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這其實是浪費時間。因為檔案館不是實驗室,兩國歷史學家本來就是有傾向性的,讓一方來說服另一方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相反,雙方受到的傷害可能更深。
塞利姆同時建議開放與亞美尼亞之間的邊界,邊界打開了,兩國關系自然而然地就會正常化。
另有一派認為奧斯曼帝國歷史上不存在種族屠殺一說,其代表人物是土耳其歷史學會會長尤素夫教授。
尤素夫表示,亞美尼亞人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不和與沖突早在1881年就開始了,期間受到了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干涉。翻開這個時期的檔案就可以發現,在阿納托利亞東部的亞美尼亞人在俄羅斯人的支持下,對穆斯林村莊發動了襲擊,其後又開始了大規模的起義。
面對這種情況,奧期曼帝國決定把亞美尼亞人驅逐到其他地方。尤素夫教授稱,開始時,新教徒、天主教徒、寡婦和兒童不在被驅逐之列。南部阿達納市的2.5萬名亞美尼亞人只有1.7萬人被驅逐,這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歷史上並不存在「亞美尼亞大屠殺」。至於遷徙過程中的死亡現象,尤素夫把它歸咎於疾病,稱有20萬人死於疾病。
主動出擊 強硬策略進行「全球斗爭」
1923年推翻奧斯曼帝國後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一直堅決否認「大屠殺」一詞,指稱當時處於種族動亂時期,雙方互有傷亡。土耳其方面還表示奧斯曼帝國也留有官方文獻,證明在1916—1917年間,土耳其人也遭到亞美尼亞人屠殺,死亡人數在50萬人左右,因此拒絕向亞美尼亞政府及人民道歉。
當來自美國、歐盟等方面的壓力加大時,土耳其決定主動出擊,採取強硬的新策略。
土耳其大國民議會4月13日發表聲明認為,一些外國議會懷著政治目的對有關奧斯曼帝國亞美尼亞族人有爭議的歷史問題作出決定(通過「亞美尼亞大屠殺」法案),是對一個事實尚未弄清的歷史問題作出決定,這是不公正的。
土耳其議會在即將遞交給英國議會的信中,要求英國議會宣布「藍皮書」只是一個宣傳材料,不能作為歷史資料。這封信將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所有550名議員簽名後遞交給英國議會。
土耳其總參謀部也宣布,將向公眾公開所擁有的近1000個文件。這些文件有奧斯曼語、土耳其語和英語3種語言,主要包括1914―1918年期間奧斯曼帝國政府部門之間的一些文書往來。
另外,土耳其副總理兼外長居爾也在4月13日舉行的議會會議上發表講話稱,土耳其將採取新策略進行「全球斗爭」,還歷史以真相。「歷史不會原諒那些在『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上毫無根據地譴責土耳其的人。」
而就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舉行會議的當天,亞美尼亞外長奧斯卡尼揚發表講話指出,在「種族滅絕日」90周年之際,土耳其本應該更加慎重的,但它卻採取了反擊態度。他說,土耳其不僅想單獨篡改歷史,還想把它灌輸給其他國家。
與兩國政府針鋒相對的態度所不同,土耳其和亞美尼亞兩國人民卻希望盡早解決問題,發展兩國關系。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0.9%的土耳其人和62.7%的亞美尼亞人都希望兩國開放邊境。
新華網蘇黎世10月10日電(記者 劉國遠)亞美尼亞外長納爾班江和土耳其外長達烏特奧盧10日在蘇黎世簽署了關於兩國結束長期敵對狀態並實現雙邊關系正常化的協定。
雙方簽署的協定為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和開放封閉多年的共同邊界確定了時間表。按照協定,兩國還將建立一個共同委員會來調查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不過,協定還須經過雙方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法國外長庫什內、歐盟負責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等專程前來參加這次被認為是「歷史性的」簽字儀式。
亞美尼亞自1991年獨立以來一直沒有和土耳其建立正常外交關系。雙方主要在所謂的「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上存在分歧。「亞美尼亞大屠殺」是指1915年至1917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150萬亞美尼亞人死亡的事件。土耳其歷屆政府均否認這是大屠殺事件。另外,在亞美尼亞同亞塞拜然的領土爭端中,土耳其一直站在亞塞拜然一邊。土耳其還於1993年關閉了與亞美尼亞的邊界,以示對亞塞拜然的支持。
在瑞士調解下,亞土兩國於8月31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國將開始為建立外交關系而進行政治磋商。
同題報道: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段秀傑):土耳其外長達烏特奧盧和亞美尼亞外長納爾班江10日晚在瑞士經濟中心蘇黎世簽署有關實現雙邊關系正常化的和平協議,這意味著兩國間將結束持續近一個世紀的敵對關系。
當晚簽署的和平協議包括兩個協議,根據第一個協議兩國將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實現關系正常化,並在協議經本國議會批准生效後兩個月內開放共同邊境;根據第二個協議兩國將成立由歷史學家組成的國際委員會,共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發生的所謂「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
協議簽字儀式由瑞士外交部長卡爾米-雷伊(女)主持,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女)、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法國外長庫什內以及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事務高級代表索拉納均出席了儀式。
由於在所謂「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上存在分歧,土亞兩國一直沒有建立正常外交關系。2008年7月以來,兩國就改善關系問題在瑞士舉行多輪秘密談判。今年下半年,這一談判取得突破,兩國最終決定於本月10日在瑞士簽署和平協議。
Ⅱ 加里波利之戰過程
加里波利之戰(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留下約131,000死亡, 262,000受傷。
序幕
在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之後,協約國和同盟國在法國北方和比利時一角的戰線上陷入了僵持狀態。法國大臣推薦採取「外圍戰略」的辦法打破僵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至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設澳新軍團節紀念4月25日登陸日期。
1914年11月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提出憑借英國海軍的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登陸,然後在加里波利登陸,直取鄂圖曼首都君士坦丁堡(今),把土耳其逐出戰爭。一方面又減輕俄羅斯高加索山戰線的壓力。得到君士坦丁堡控制的金角海就可直通黑海,支援血戰的俄國軍隊。並且,希望幾次開辟南線,攻打奧匈帝國。此設想,在戰略上固然相當高明,但實行起來卻搞得一團糟。1915年1月2日英國政府接受了尼古拉二世的請求,決定在達達尼爾海峽展開一條新戰線。
海戰
3月18日。英法兩國投入戰役的共計有62艘戰艦,以及大量輔助船隻,並指定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Sackville Carden)上將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艦隊從2月19日炮轟達達尼爾海峽。3月18日,16艘軍艦企圖強行闖入狹窄的海峽通道, 4艘軍艦立即觸發水雷,艦只慌忙撤退。
在陸地上,土耳其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沖上海岸。至此,德國軍事顧問奧托·馮·贊德爾斯(Otto Liman von Sanders)已洞悉對方計劃中的加里波利登陸戰,火速調動軍隊至戰區。土耳其軍隊掘壕堅守,依據半島復雜的地形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系,又在該地集結炮兵部隊。
在英法軍隊准備擴大戰果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開火,把正在攀登懸崖的英軍也打了個措手不及。3月3日,聯軍的首輪登陸行動宣告失敗,卡登上將也被當作傷員送回英國。
陸戰
為奪回海灘,盟軍判斷一定要以陸軍佔領加里波利,才可得到達達尼爾海峽控制權。協約國在埃及和希臘群島倉促中集結了一支近八萬人的遠征軍,其主力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組成,即「澳新軍團」(ANZAC)。英國兵部大臣赫瑞修·基欽納(Horatio Kitchener)命有「詩人將軍」之稱的英國陸軍上將伊恩·漢密爾頓(Ian Hamilton)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與其對陣的是由馮·贊德爾斯率領的土耳其新編第五集團軍,有八萬四千人。當協約國遠征軍抵達時,兵力已被對方超過,土軍居高臨下,火力又占壓倒優勢。
登陸
根據計劃,英軍和澳新軍團在同一天,分別從兩個不同登陸點上岸,英國軍隊從海麗絲岬(Cape Helles)登陸。在英國登陸之前,澳新軍團先在更北面近伽巴帖培(Gaba Tepe)的海灘登陸。
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實施炮火准備後,協約國部隊同時展開登陸行動。由於澳新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新軍團灣)。同一天,英國和印度部隊在海麗絲岬同樣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法軍在海峽對面,達達尼爾亞洲一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雖然建立了灘頭陣地,登陸軍根本就無法把部隊有效展開,實際上陷入了不穩固的、難以防守的立足點。
土耳其軍隊在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後來「土耳其之父」阿塔土克)的指揮下,隨即進行了猛烈的還擊。經過一夜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已登陸的1.6萬名澳新軍團士兵在土耳其軍隊炮火的壓制下,被困在臨時掩體中動彈不得,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面。
僵持
5月1日,土耳其軍隊大舉反攻協約國部隊最南面的一個登陸場。在戰斗中,英國戰列艦霍萊伊特號(HMS Goliath)、勝利號(HMS Triumph)和威嚴號(HMS Majestic)驅逐艦相繼被擊沉。結果英國撤離了大批艦只,這樣一來,登陸部隊便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也失去了火力優勢。
5月6日至8日,協約軍向克里希亞(Krithia)進攻,死傷慘重,最終失敗。19日土耳其沿著整個澳新軍團前線又發起反攻。士兵在一連串自殺式沖鋒中戰死。澳新軍團無法佔領預定的山頭目標,他們被困守在一條從海灘到前沿不過400米的單薄的陣地上。
隨著夏季的來臨,上坡上遍地屍體,帶來痢疾、腹瀉和腸熱等疾病。半島上的澳新軍團士兵因氣候不適導致非戰斗減員持續增加。但協約國為了贏得此次行動的勝利,又調配了3個師的英軍前往半島。與此同時,馮·贊德爾斯也在拚命集結土耳其軍隊,准備迎擊新一輪的進攻。
8月進攻
1915年8月6日,新一輪的登陸戰在澳新軍團登陸場西北面的蘇弗拉灣(Suvla Bay)拉開。配合這個計劃的兩場戰斗在獨松(Lone Pine)和尼克山谷(The Nek)展開。這次行動由英國陸軍資深將領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Frederick Stopford)將軍指揮,由於土耳其人在蘇弗拉灣的防守比較薄弱,英軍在登陸時未遇到太多抵抗。可惜的是部隊上岸後未能及時擴大登陸場、鞏固灘頭陣地和向內陸推進佔領制高點,寶貴的戰機再次被錯過了。馮·贊德爾斯緊急從其他防線抽調了近2萬土耳其軍隊抵達蘇弗拉灣,搶先在薩里巴依爾山脊設置了一道臨時防線。凱末爾親自領土軍成功遏制了協約國軍隊前進的步伐。9月戰事開始又陷入僵局。
撤退
半島南岸W海灘,1月7日。9月,漢密爾頓被召回並被解除了指揮權,察爾斯·門羅(Charles Monro)將軍接替了他,但協約國軍隊的傷亡人數仍與日俱增。初冬寒冷,許多兵士患病,嚴重凍傷迅速在部隊中蔓延,超過16,000人凍傷,有人甚至凍死。11月23日,國防大臣基欽納視察戰場後,不得不下令按階段撤退。9萬軍人秘密撤離加里波利,而土耳其人完全沒有發覺。整個戰役中,撤退是最成功的行動,傷亡不到10人。1916年1月9日,當最後一名澳新軍團士兵離開海灘後,這次一戰中最大的登陸戰也就正式宣告徹底失敗。
史學家分析此次作戰,計劃疏漏,指揮不當,配合不力,導致傷亡慘重。其中,失敗很大原因歸咎於指揮者的優柔寡斷,正如一名英國歷史學家所言:「這是一個正確、大膽而有遠見的計劃,但卻被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錯誤給斷送了。」
Ⅲ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參戰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
為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戰爭先在8個歐洲國家
(德國、奧匈帝國及其敵對國英國、法國、俄國、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黑山)之間開始,
後來逐漸有38個國家15億人捲入戰爭。戰場遍及歐、亞、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戰場是決定戰爭全局的主戰場。海上則以北海為主戰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導
致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由自由競
爭階段發展到以壟斷為特徵的帝國主義階段,各國政府代表本國壟斷資本集團為獲取最
大限度的壟斷利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爭奪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國英、俄、法佔據了世界絕大部分殖民地,而經濟發展迅速、國家實力急劇膨
脹的德、日、美等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所擁有的殖民地卻相對很少,這種經濟發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導致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強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殖民地。其次,資本主義國家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國內階
級矛盾的尖銳化也使帝國主義各國統治不穩,各國紛紛擴軍備戰、尋找同盟,企圖通過
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緩和國內階級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在維也納簽訂同盟條約,形成了侵略性
的軍事政治集團——同盟國。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國先後簽訂協約,逐步形成了與同盟國相對立的協約
國。兩大軍事集團的對立,加速了雙方擴軍備戰和爭奪戰略要地的步伐。巴爾干半島和
地中海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從1905—1913年,兩大軍事集團為爭奪戰略要地製造了一
系列國際危機,甚至引起局部戰爭。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的加深,各帝國
主義集團迫切希望從戰爭中尋求出路。
戰爭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都加緊擴充軍備。交戰雙方總的經濟軍事力量對比,協
約國占優勢。1914年僅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就達7.045億人,動員完畢
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只有1.3億人,動員完
畢時,陸軍兵力為634萬人。在空軍和海軍力量上,協約國也明顯強於同盟國。英國有
飛機258架,法國有156架,俄國有263架;德國僅有232架軍用飛機。戰爭開始前,協約
國海軍編制內有各種水面艦艇762艘和潛艇74艘;德國和奧匈帝國有水面艦艇403艘和潛
艇35艘。
各主要參戰國的戰略方針都是根據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點是:片面強調
戰略進攻,輕視防禦;都企圖依靠一兩次決戰決定戰爭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
打短期戰爭,沒有挖掘經濟潛力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和進行持久戰爭的准備。反映在戰爭
計劃上,各國都把打一場速戰速決的短期戰爭作為制定戰爭計劃的前提。德國為避免東
西兩線同時作戰,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計劃(或稱施利芬一小毛奇計劃),准備在6-8周
內首先征服法國,爾後揮師東進,幾個月內打敗俄國,結束戰爭。鑒於法國極欲奪回阿
爾薩斯-洛林地區,德國對法作戰的設想是:以部署在德法邊境的兵力牽制和吸引法軍
主力,同時以強大的主攻集團突然通過中立國比利時,向法國腹地實施深遠遷回,從背
後打擊法軍主力。
在東歐戰場,則以少量兵力牽制俄軍。在海上,集中海軍主力對付英國海軍,同時
以少量兵力牽制俄國海軍於波羅的海。
奧匈帝國的戰爭計劃受制於德國,准備以主力與俄國作戰,同時又對巴爾乾地區的
塞爾維亞、黑山作戰。法國的戰爭計劃是以主力集結於法國東北部地區,視戰局發展情
況進攻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反擊德軍入侵。法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並封鎖奧匈帝國海軍於亞得里亞海。俄國的戰爭計劃富有極強的進攻色彩,准備
對德國的東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同時發動攻勢。英國計劃把戰爭中陸上作戰的
重擔推給法國和俄國,只派遣為數不多的遠征軍配合法軍行動。海軍則用於保障英國及
協約國交通線的安全,破壞德國的海上交通線,封鎖德國海軍,伺機與敵艦隊進行爭奪
制海權的總決戰。
綜觀各國戰爭計劃,各國都過分誇大了純軍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於爭奪本國
利益,各自為戰,各軍種也是單獨作戰。因此,各國沒有很好協調陸軍和海軍的行動。
盟國之間也沒有制定總的聯合作戰計劃。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為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亞檢閱部隊,在薩拉熱窩遇刺。
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
國根據有關條約,為支持塞爾維亞,於7月30日宣布軍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
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大戰由此全面展開。
在歐洲大陸首先點燃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其中歐洲
戰場是主要戰場,由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巴爾干戰場以及義大利戰場組成。參戰國還
進行了多次海戰,並把空軍第一次用於實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按戰爭進程可分為以下幾
個階段:
1914年,雙方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大戰爆發後,德軍擔任主
攻的部隊和擔任牽制任務的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同法軍和英國遠征軍
在法國東北邊境進行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德軍突破法軍防禦,向法心臟
地區進軍。9月,法軍組織了反擊德軍的「馬恩河戰役」,迫使貿然南進的德軍撤退,
瓦解了德軍的速決戰略。至此,西線大部地段的軍事行動開始形成陣地戰。
但9—10月,在法國北部地區,德軍和英法聯軍相互迂迴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
作戰。在東線,東普魯士德軍挫敗了俄國優勢兵力進攻,迫使俄軍退守涅曼河和鮑勃爾
河一帶。但俄軍在加里西亞打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軍發動了大
規模進攻,德軍失利。德國對東線戰爭規模的擴大使其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遠東地區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宣布對德宣戰,乘機奪取德國在華利益,出現
了遠東戰場。土耳其於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國作戰,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戰局更
趨復雜。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爭奪也非常激烈。在這一階段,英德海軍的海上軍事行
動,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
雙方圍繞著封鎖與反封鎖,進行了一系列規模不等的海上戰役。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部戰場進入了對峙狀態戰爭使雙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軍隊的後備兵員和後勤補給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英法
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恢復元氣。為了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
它們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了戰略方針,在穩定西線戰局的情況下,集中
兵力進攻俄國,企圖一舉擊垮俄國,爾後打敗英法。1915年1—3月,俄軍對德奧聯軍發
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冬季攻勢,均遭慘敗。德國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於5月初對俄國
戰線中部發動了著名的戈爾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
企圖迫使俄國退出戰爭。同年5月,原同盟國成員義大利轉而對奧匈帝國宣戰,在奧匈
東南部開辟了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同年10月,保加利
亞參加同盟國作戰,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這一年,西線戰局相對平靜。英法聯軍利用德軍兵力東調之機,發起了幾次規模不
大的進攻戰役,企圖牽制德軍,減輕俄國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過數次局部反擊。其
中在4—5月的伊珀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到西線,協約國逐步取得戰略主動權。
1916年,德國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爭打敗法國。
從2月21日起,德法展開了歷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由於兵力不足,德軍猛攻不
克,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與此同時,英法聯軍為了減輕凡爾登所受的壓
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史稱「索姆河戰役」。
此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戰。
東線俄軍按照協約國協調一致進攻的戰略方針,為策應西線英法聯軍作戰,對德軍
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突破了奧匈軍隊的防線。此間,意軍也對奧匈軍隊進行了數次規模
不等的進攻戰役。同年8月,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作戰。1916年的海上戰場,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禦,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
經過兩年半戰爭,德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協約國方面卻增強了實力,戰場形勢越
來越不利於德國。德軍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寄希望於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
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在戰爭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的美國借
口德國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反美聯盟,於1917年
4月對德宣戰,成了協約國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參戰者。同時也使美得以參
與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德軍發動的「尼維爾攻勢」戰役。由於德
軍預有準備,法軍的進攻遭到慘敗,並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為配合法軍作戰,英軍也
單獨發動了數次有限進攻,均未取得重大進展。東部戰線,該年9月,德軍發起里加戰
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了十
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國主
義大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機。1918年,德國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
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則決定在西線固守陣地,待美軍主力到
達後發動總攻。為實現統一指揮,法國將軍福煦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軍事統帥。7—9月,
英法軍發動局部進攻,取得進展。9月,美國遠征軍在總司令潘興率領下,發動了聖米
耶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在協約國軍步步緊逼下,德國的興登堡防
線全面崩潰。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奧匈投降。11月
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
4218萬人,損失221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
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帝國主義各國的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德國戰敗,割地賠款;
奧匈帝國徹底瓦解;英法雖取得了勝利,但在戰爭中元氣大傷,受到削弱;美國在戰爭
中牟取暴利,一躍成為經濟強國。戰後帝國主義奴役掠奪戰敗國和宰割弱小國家的《凡
爾賽和約》等分贓條約,雖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關系,但沒有消除它們之
間的根本矛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第一次世界大戰促進了各國的革命運動。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德國和匈牙利等
國,也先後爆發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1919—1920年召開的
巴黎和會,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蘇俄遭到排斥和敵視;塞爾維亞等小國
受歧視。作為協約國一員參戰的中國,在會上非但未能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反而成為列
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爆發偉大的「五四運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
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
驗的結果。
Ⅳ 1915年發生的歷史事件
1、1915年1月9日 一戰中,丘吉爾組織的加里波利戰役開始。
加里波利之戰,又稱達達尼爾戰役,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
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協約軍44,072戰死,97,037負傷。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至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設澳新軍團節紀念4月25日登陸日期。
2、1915年5月9日 袁世凱屈服日本,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同日 各城市紛紛集會,拒不承認「二十一條」,誓雪國恥。全國教育聯合會決定,各學校每年以5月9日為「國恥紀念日」
「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秘密條款。日本帝國主義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的時機,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並要求政府「絕對保密,盡速答復」。
此後日本帝國主義以威脅利誘的手段,歷時五個月交涉,企圖迫使袁世凱政府簽訂,企圖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於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條無理要求,這些條款稱中日「二十一條」,後經中日協商,袁世凱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日民四條約》」。
3、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退出三國同盟以後與奧地利開戰。
在義大利與奧匈帝國交戰的第一天,奧地利飛機轟炸了義大利亞德利亞海岸上的7個城市。義大利於5月22日下午8點15分向奧地利宣戰並下達總動員令。宣戰及總動員令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當月初,義大利退出3國同盟。3天前,內閣獲得了戰時的一切權力,德國召回她的駐羅馬大使,與奧地利共同對義大利作戰。義大利已經同英、法、俄聯合起來反對同盟國。德奧阻止3萬多名義大利人離開這兩個國家回國參戰,這已在義大利國內引起了強烈憤慨。
4、1915年5月24日,上海國民對日同志會等團體在城內九畝地新舞台召開國民大會,「徵集眾意電請中央停止簽字」,到會者七八千人。鄭汝成派軍警到現場鎮壓。
大會代表至製造局表達眾意,要求電達「政府毀約力爭」,又被拘押營倉。次日,仍在九畝地召開大會,鄭汝成再派軍警前往「彈壓禁阻」。
5、1915年6月2日 中國的「羅賓漢」王金發被殺。
王金發,字季高,浙江紹興人。18歲加入反清會黨,被舉為「龍頭」,畢生從事反清斗爭。曾任紹興軍政分府都督、國民軍副司令、駐滬討袁軍總司令等,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風雲人物,短短一生中充滿傳奇色彩,曾被孫中山譽為「東南一英傑」。
秋瑾遇害後,王金發發誓要為烈士報仇。他率部眾深入浙東山林草澤之中,劫富濟貧,鋤強扶弱。他以暗殺叛徒、清吏而聲名大振,先後被他處決的有叛徒汪公權、秋案告密者胡道南等多人,且行動利落,蹤跡倏忽,被人喻為是「今之聶政」。
二次革命失敗後,王金發遭通緝,1915年在杭州被誘捕,遇害於浙江陸軍監獄。
Ⅳ 第一次世界大戰d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戰爭的背景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皇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與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范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爭奪摩洛哥事件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能夠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其中由法國來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就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給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的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的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只好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給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德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法國正式成為摩洛哥的保護國。 因此也使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還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更加的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帝國的出兵令其希望毀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波斯尼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一種偉大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日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編輯本段]戰爭的過程
【西面戰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十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第一次世界大戰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十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魏瑪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4年11月 土耳其加入同盟國 1915年5月 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5年10月 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 1916年3月 葡萄牙加入協約國。 1917年2月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戰。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Ⅵ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是怎樣發生的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1915年2月~6月),又稱加利波利半島戰役,是以英國為首的協約國為打破一戰僵局而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從海上向陸地進攻的兩棲戰役。
戰爭背景
1914年年底,一戰中的西線戰場已完全從機動戰轉入陣地戰,整個大戰進入僵持階段。為了打破這種僵局,盡快取得戰爭的勝利,德國打算襲擊英國的海上生命線,而英國人則決定發起兩棲進攻。土耳其成為其首選的進攻點。因為土耳其作為連接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的橋梁,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達達尼爾海峽。該海峽山脊陡峭,沿海多懸崖峭壁,便於憑險據守,是封鎖黑海出海口和控制歐洲通往中東地區的咽喉。德國與土耳其在此構築了大批的防禦工事和海岸炮兵陣地,石崖上布滿碉堡,連接成堅固的「地城」。岸邊凡是能夠上陸的地段全部被火力封鎖,雷區比比皆是。協約國軍隊要想打通通向東方的道路,就必定要攻取達達尼爾海峽,以阻斷土耳其與德國的陸上聯系,迫使土耳其退出戰爭。1915年1月2日,俄軍為減輕土耳其軍隊對高加索方面俄軍的壓力,請求英軍派出陸軍或者海軍對土耳其軍隊進行一次佯攻,而這一要求正好激起了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要奪取達達尼爾海峽的想法。之後,丘吉爾積極倡導,並讓當時指揮達達尼爾封鎖分艦隊的卡登海軍中將制定了相應的奪取計劃,即先由英法聯合艦隊用艦炮火力逐次摧毀土軍海岸炮連和要塞,掃除海峽水雷,強行通過達達尼爾海峽,攻佔君士坦丁堡。1915年1月28日,英國戰爭委員會批准了這一作戰計劃。英軍開始為這次作戰進行全力准備。
在此次戰爭中,英軍共投入15艘戰列艦(其中裝備15英寸火炮的最新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4艘法國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16艘艦隊驅逐艦,7艘潛艇,1艘飛機母艦,21艘掃雷艇,1艘炮艇和若干輔助船隻。英法聯合艦隊的兵力相當強大,其最大不足在於缺乏一個合適的前進基地。而其進攻對象——達達尼爾海峽則由德國、土耳其的陸海軍聯合防守,防禦工事比較堅固,火力也比較強大。在海峽入口兩岸配置了外圍炮兵連(26門火炮),往後配有中間炮兵連(85門火炮),在查納卡累地域配置了內防炮兵連(88門火炮)。從海峽入口到凱佩茲之間的海岸上還安裝了可以移動位置的榴彈炮。在海峽最窄處和凱佩茲一下設置了2個布雷區,共9道水雷障礙,334枚水雷。雷區還新增設了專門保衛雷區的炮台,裝上探照燈,專門對付夜間行動的掃雷艇。其最大不足在於大口徑炮彈遠不如英軍(土耳其:102~191毫米炮190門,英:234~380毫米炮92門)。
戰爭經過
1915年2月19日,英軍發起了突擊行動,意在摧毀土耳其炮台和其他防禦工事。20餘艘戰艦趁夜色,自愛琴海北上,到達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開始攻擊。但是,由於天氣情況極其糟糕,狂風暴雨之下戰士們很難瞄準敵方,因此第一天的攻擊僅僅摧毀了一些灘頭陣地,未取得實質性的戰果,而船上的陸軍部隊也根本無法登陸,只能邊打邊撤退,退出了達達尼爾海峽。5天之後,天氣好轉,英軍開始第二次轟炸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的土軍岸炮陣地,時間長達一周,土耳其前沿部隊在英軍的猛烈打擊下被迫撤退。而英軍就趁機突擊登陸,炸毀了那些艦隊沒有破壞的土耳其的岸上火炮,並佔領了一小塊登陸場。同時,英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就在其登陸之後,土軍炮兵不斷從懸崖後面打來炮彈,導致英軍士兵死傷嚴重,於是英軍在3月3日被迫撤退。此次攻擊使得土耳其大部分炮台被摧毀,但依舊未能讓丘吉爾滿意,卡登引咎辭職,由德羅貝克接任指揮,並決定3月18日發起總攻。為應對英軍隨時可能的攻擊,德土方面進一步加強了防禦。防禦兵力從2個師增加到4個師,火炮有所增多,同時深挖壕塹以避免敵方海軍炮火的攻擊,並沿亞洲海岸布設了第10道水雷線,共20顆水雷。3月18日英法聯合艦隊以全部兵力發起總攻。先由德羅貝克指揮艦隊進入達達尼爾海峽,進行炮火准備,以為其登陸兵上陸掃清障礙。在空軍的掩護下,掃雷艇先行掃除了航道上土軍布設的水雷,開辟出一條安全通道,大型戰艦則隨後駛近海峽岸邊,向土軍海岸防禦陣地猛烈開炮。至下午4時,土耳其的岸炮部隊成了啞巴,土軍的防禦工事被完全摧毀。然而,正當德羅貝克滿意地指揮艦隊返航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法國海軍戰列艦「布韋」號在沿亞洲一側撤退時,碰上了之前土軍布下的水雷,沉入大海。德羅貝克卻誤認為是岸上土軍火炮發出的攻擊,遂命令全艦隊停止撤退,集中全部炮火轟擊殘余的土軍火炮陣地,直到看不見土軍反擊的火炮射擊後才罷休。可就在這時,英國戰列艦「無敵」號觸雷沉沒,「不屈」號也被水雷炸成重傷。至下午6時,德羅貝克為了防止更多軍艦的喪生,下令返航愛琴海。途中仍有戰艦繼續損失,戰列艦「海洋」號被水雷擊沉,「巨人」號被炸成重傷,「蘇弗倫」號被重炮彈打成重傷。這次攻擊以英軍的失敗告終。不過事後,有關資料顯示,如果英軍再堅持一下或者很快發起強大進攻,土軍根本無力抵抗,而德羅貝克卻滿足於一時的勝利,錯誤地指揮艦隊駛入了土軍新布設的雷區,使得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至此,英軍完全放棄了從海上登陸的作戰計劃,決定實施陸海軍聯合戰役,即由登陸兵奪取加利波利半島和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築壘工事,以保障艦隊突入馬爾馬拉海,然後從陸上和海上實施突擊,攻佔君士坦丁堡。陸軍大臣基欽納開始負責整個戰役,並任命漢密爾頓為愛琴海戰區司令。對於進一步的作戰,英方准備相當倉促,沒有做好各項准備工作,比如參戰的英國、法國、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軍隊6萬餘人沒有進行過一次戰前協同訓練,戰後發現聯軍缺乏山地作戰所用的火炮,高級指揮官沒有一張像樣的軍用地圖等,也沒有制定統一的作戰計劃,甚至沒有選定登陸地點。而土耳其方面卻早已經加強了防禦。其指揮官馮·桑德斯調集了所有的火炮在半島高地上築起炮兵陣地,兵力由原來的4個師增加到6個師,在協約國可能登陸的所有灘頭後面挖築壕塹,配以鐵絲網和機槍火力點。這些都預示著英軍的這次登陸戰並沒有預想中的順利。
4月23日,英軍自希臘的穆茲羅斯港啟程。4月25日至26日,各登陸部隊在遇到輕微抵抗後,到達岸邊沙丘地帶。但是這次登陸的成功帶來的卻是一場毫無價值的僵持局面,聯軍被圍困於2英里長,不足2英里寬的海灘區域,兩端為懸崖峭壁所阻塞,部隊內部亂成一團,並不斷受到土方的襲擊。自4月底到5月初,英軍在該地發動3次進攻,均以失敗告終,共傷亡4500人。5月以後的地中
海地區,天氣漸漸炎熱起來,戰場上萬余屍體開始腐爛,沉悶、炎熱、疾病等使部隊的生活更加困難,雙方進入僵持狀態。而戰役初期的英法海軍也同樣受到嚴重損失。5月底前,英國連續損失3艘戰列艦。5月13日,1艘土耳其驅逐艦用魚雷擊沉英戰列艦「哥利亞」號。5月25日、27日,德國潛艇「U-21」號連續擊沉英戰列艦「勝利」號和「威嚴」號。為了抗擊德國潛艇,英國決定派出1艘淺水重炮艦和13艘潛艇來輔助作戰。英國的這些潛艇通過摧毀土耳其運送補給的船隻,襲擊其後勤部隊,對海岸進行小規模襲擊等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這些並不能根本改變陸上的僵持局面。6月初,英國決定增派5個師的兵力支援陸上作戰。8月6日,為了攔腰切斷加利波利半島,漢密爾頓決定在加巴岬發起新的攻勢,同時派2個師的兵力在蘇夫拉灣登陸實行奇襲。8月6日夜間,英軍完成在蘇夫拉灣的登陸,英法聯軍轉入進攻。到8月10日,土軍阻止了英法聯軍的進攻,第一次全面進攻暫告結束。戰斗中,英法聯軍損失約4.5萬人,與土軍的損失大體相當。9月,英軍總指揮漢密爾頓被召回倫敦,查爾斯·門羅將軍上任,雙方戰斗時斷時續。到了I1月,天氣又漸漸變壞,雷暴雨及暴風雪的突然來襲把英土兩軍共1000多人淹死在戰壕里。門羅將軍意識到就此下去,無異於自取滅亡,加利波利戰役註定是一場失敗,因此決定撤退。12月19日夜,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聯軍開始撤退,到1916年1月9日,撤退全部完成,過程中無一人傷亡。至此,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宣告結束。
戰爭結果及評價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持續259天,其中英法部隊共傷亡25萬人,土耳其傷亡18.6萬人;英法聯合艦隊損失戰列艦6艘,土耳其損失1艘,以英法聯軍的失敗告終。達達尼爾海峽戰役失利的主要原因在於英法聯軍低估了敵方的防禦能力,攻擊行動缺乏突然性和充分准備,組織混亂,對敵方情況不明,指揮上猶豫不決等。另外,德土統帥部巧妙使用陸軍、海岸炮兵和抗登陸水雷障礙,以及德國艦隊在海上交通線上的有效作戰,都是英法在達達尼爾海峽戰役中失利的重要原因。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兩棲進攻戰役,對未來戰爭提供了足夠的經驗和教訓,影響深遠。這次戰爭之後,人們開始重新探討有關准備和實施攻佔海防築壘地域的方法,制定出准備和實施登陸戰役的新方法。
Ⅶ 關於土耳其第一次世界大戰介紹 最好是英文的
Campaign of Dardanelles Strait
The purpose is to control campaigns dada Neil strait and the bosporus strait, occupy Constantinople (Istanbul, Turkey capital, forced Turkey with German joint war exit. England and France tried to capture strategic before Russia very important these 2 channel. The British navy secretary Winston Churchill is dada Neil strait proponents of battle.
Initial plan regulation, the anglo-french joint fleet USES naval gunfire force successive destroy the army's coast, sweeping away and even the fortress gun, and highlights the torpedo strait marmara sea, conquered Constantinople soil jotham king. That's the anglo-french allied command soil preparation dada Neil strait campaign, hence will Turkey after 1, article 2 army troops from the bosporus strait area transferred to dada Neil strait, make the fortress artillery and shore of artillery gun even increase the quantity to 199 door (including 150-355 mm gun 175 door), 10 way quasi-geoid torpedo disorder (375 mine), to enhance the channel coast defence. In the dada Neil strait entrance outlying battery cross-strait configuration (26 gun), back door with intermediate battery (85), check on NaKa cannon regional configuration inside the tired battery (88 gun). Dada Neil strait builded positions along the deployed 1st army commander Germany Leon mann (von sanders admiral) the first three army troops, deployed this army south of the 15th army troops. In 1915, mid-february the anglo-french combined fleet (commander, admiral) AD British card's rally in the north, island mulder Ross bay (battleship eleven ships, battleships cruiser 1 ship, light cruisers, destroyers four ships 16 ships, aircraft, submarine 7 ship transports 1 ship). Combined fleet of large diameter cannon aspects in the gun show than Turkish bank in the advantage (234-380 mm gun 92 door, 102-191 millimeter cannon 190 door), feb. 19 began shelling peripheral battery. Due to the army strong firepower counterattack, Britain and France combined fleet by implementing area shot, and is up to six hours of bombardment has little effect. Then implement fire assault also did not 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allied campaign rally in dada Neil strait joint fleet all forces (17 ship battleship, battleships cruisers, destroyers 1 ship 16 ships, aircraft transports 1 ship) into battle. On March 18th, combined fleet admiral Saul baker in Germany next (card command put admiral has been replaced), to attempt to penetrate dada Neil strait, but still not successful.
anglo-french expeditionary force in Alexander (north Africa) to the landing area ready to start work was exposed and the slowness of the progress, causes the enemy to determine campaign intention, and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dada Neil strait defense. Turkey command established the first five army (6 divisions for profit, commander, Raman von sander, and then the general] 1 army in dada Neil strait fortification corps compiled in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April 25, LiuBing (AD man carried 81000 Allies, 178 gun) in the UK will command, began to Hamilto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peninsula polly Cecilia bashir (main force) Deere bandylegged Thai peja Angle (,), KuM card auxiliary force, leroy Angle and fancies YangDong bay (forces) landed. Enemy stubbornly resist, allied forces and auxiliary force major losses in the first two days battle took little 18,000 people, the deep 1 - assaults (1.5 kilometer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ssaults, British command decided to implement second batch LiuBing landing AD. Britain from local ZengDiao to Gary polly peninsula 1.27 million people about. In early August, the army to 12 division. From August 6 at night in SuFu pull bay implementation after landing (1 million), the anglo-french allied turn to attack. August 10, the army (14 division) prevents the anglo-french allied attack.
Ⅷ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是怎樣的一場戰爭
達達尼爾海峽戰役指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法武裝力量於1915年2月19日至1916年1月9日實施的一次戰役。
1915年2月中旬,英法艦隊集結在利姆諾斯島的穆德羅斯灣。艦隊在大口徑火炮方面比土耳其岸防兵力佔有很大優勢,2月19日開始炮轟外圍炮隊。由於土耳其人進行了強有力的火力抵抗,以及英法艦隊實施面積射,6個小時的射擊成效甚微。隨後的炮火突擊也未奏效。為了達成預定的目的,盟軍把集結在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艦隊的全部兵力都投入了戰役。3月18日,盟軍艦隊在德羅貝克海軍將軍的指揮下,為突入達達尼爾海峽進行了新的嘗試,但仍未成功。
土耳其統帥部組建了新的第5集團軍,其編成內包括第1集團軍防禦達達尼爾海峽地區的兵團。4月25日盟軍登陸兵在英國漢密爾頓將軍的指揮下,開始在加利波利半島南端的塞迪爾巴希爾、卡巴泰佩角、庫姆卡萊角和薩羅斯灣等地登陸。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是主要兵力和輔助兵力還是佔領了不大的登陸場,在頭兩天戰斗中損失近1.8萬人。為了擴大登陸場,英國統帥部決定實施第二批登陸兵登陸。從英國向加利波利半島增調了約12.7萬人。8月初,軍隊達到12個師,並於8月6日夜間,在蘇夫拉灣實施了新的登陸,英法軍隊轉入進攻。8月10日土軍擊退了進攻。
總結起來,爭奪達達尼爾海峽的斗爭持續了259天。參加戰斗的有49萬英國人、8萬法國人、70萬土耳其人。在戰斗過程中,英國死傷和失蹤共11.9萬人,法國2.65萬人,土耳其18.6萬人;英法損失6艘戰列艦,土耳其損失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