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波利戰役中土耳其是哪個國家
❶ 歷史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可以和當時的清朝匹敵嗎為什麼
加里波利之戰(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經歷十一個月的戰斗後,付出了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的代價。
---------------------------------------------------
從鴉片戰爭開始列強的軍隊在中國死了有1W人么?奧斯曼土耳其再不濟也是壓著歐洲各國打了幾百年的,後來雖然軍事上有些落後於列強了,但也算得上次強,完虐大清是沒什麼問題的.
❷ 如何評價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
不得不說,凱末爾是一個站在同時代前端的人物,面對盤踞千年而倒下的奧斯曼帝國,以及被其他列強侵吞的幾乎沒什麼的領土,他仍然能夠從中尋求到讓土耳其免於成為其他國家炮灰的命運,最終帶著國家走向獨立和興盛。
此外,就是鼓勵發展民族經濟,建立國營企業,保護關稅,讓土耳其免於成為各個國家的經濟傀儡,又在文化上建立世俗學校,讓更多的人學習先進的科技以及現代化教育而不與世界脫軌。還廢除了很多封建陋習,例如一夫多妻制,婦女戴面紗等等。土耳其的這場世俗化改革也是帶著國家還有民族從封閉走向了開放與發展。
❸ 1915年發生的歷史事件
1、1915年1月9日 一戰中,丘吉爾組織的加里波利戰役開始。
加里波利之戰,又稱達達尼爾戰役,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島進行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
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協約軍44,072戰死,97,037負傷。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至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設澳新軍團節紀念4月25日登陸日期。
2、1915年5月9日 袁世凱屈服日本,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同日 各城市紛紛集會,拒不承認「二十一條」,誓雪國恥。全國教育聯合會決定,各學校每年以5月9日為「國恥紀念日」
「二十一條」是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滅亡中國的秘密條款。日本帝國主義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各國無暇東顧的時機,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並要求政府「絕對保密,盡速答復」。
此後日本帝國主義以威脅利誘的手段,歷時五個月交涉,企圖迫使袁世凱政府簽訂,企圖把中國的領土、政治、軍事及財政等都置於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條無理要求,這些條款稱中日「二十一條」,後經中日協商,袁世凱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中日民四條約》」。
3、1915年5月23日,義大利退出三國同盟以後與奧地利開戰。
在義大利與奧匈帝國交戰的第一天,奧地利飛機轟炸了義大利亞德利亞海岸上的7個城市。義大利於5月22日下午8點15分向奧地利宣戰並下達總動員令。宣戰及總動員令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熱烈的響應。
當月初,義大利退出3國同盟。3天前,內閣獲得了戰時的一切權力,德國召回她的駐羅馬大使,與奧地利共同對義大利作戰。義大利已經同英、法、俄聯合起來反對同盟國。德奧阻止3萬多名義大利人離開這兩個國家回國參戰,這已在義大利國內引起了強烈憤慨。
4、1915年5月24日,上海國民對日同志會等團體在城內九畝地新舞台召開國民大會,「徵集眾意電請中央停止簽字」,到會者七八千人。鄭汝成派軍警到現場鎮壓。
大會代表至製造局表達眾意,要求電達「政府毀約力爭」,又被拘押營倉。次日,仍在九畝地召開大會,鄭汝成再派軍警前往「彈壓禁阻」。
5、1915年6月2日 中國的「羅賓漢」王金發被殺。
王金發,字季高,浙江紹興人。18歲加入反清會黨,被舉為「龍頭」,畢生從事反清斗爭。曾任紹興軍政分府都督、國民軍副司令、駐滬討袁軍總司令等,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風雲人物,短短一生中充滿傳奇色彩,曾被孫中山譽為「東南一英傑」。
秋瑾遇害後,王金發發誓要為烈士報仇。他率部眾深入浙東山林草澤之中,劫富濟貧,鋤強扶弱。他以暗殺叛徒、清吏而聲名大振,先後被他處決的有叛徒汪公權、秋案告密者胡道南等多人,且行動利落,蹤跡倏忽,被人喻為是「今之聶政」。
二次革命失敗後,王金發遭通緝,1915年在杭州被誘捕,遇害於浙江陸軍監獄。
❹ 加里波利之戰中的詭異事件 4000名西班牙士兵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加里波利之戰,又稱達達尼爾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生在土耳其的加里波利半島的一場戰役。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上演了當時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在這場戰役中,成功登陸的英國軍隊在土耳其周邊進行駐扎,隨時准備向敵軍發動新一輪的攻擊。
但是,就在1915年的8月28日,一件離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時,奉命駐扎在加里波利地區的是英國和紐西蘭兩國的士兵。當天,一隊由800名英軍組成的部隊奉命向不遠處的另一個高地進發,以圖占據有利地形,展開攻擊。
事發當天,天氣晴朗,只有兒朵白雲在英軍駐地的上空若有若無地飄盪。但是,英軍想要進發的高地的邊緣,卻始終有一片霧氣籠罩,久久不曾散去。而行進中的英軍最後的宿營地——高地的頂端卻是清晰可見。
在晴朗的天氣下,800人的軍隊悄無聲息地向高地進發。不多時,先頭部隊的人員的身影已經漸漸被山頂周圍的霧氣籠罩。而處在部隊的中後位置的人員,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進入霧氣的包圍之中。當部隊完全進入霧氣的包圍之後,山下駐扎的紐西蘭士兵已經完全見不到英軍士兵的身影。浩浩盪盪的800人隊伍,彷彿一瞬問被山頂周邊的霧氣完全吞噬。令人驚奇的事情發生了,按照預定計劃,英軍應該穿越這團盤踞於山頂周邊的霧氣,直接到達山頂集合。但是霧氣中的英軍,卻再也沒有走出來。剛剛還在無聲前行的士兵,彷彿憑空消失了一樣,再也不見蹤影。幾十分鍾後,山頂周邊的灰色霧氣漸漸散去,山頂一片寧靜。而在其中的800名英國士兵,再也找不到任何痕跡。
事後,親眼見證這一神奇事件的紐西蘭士兵,將自己親眼見到的事情經過,向上級作了詳盡的匯報。得知消息的英國出動了大批搜救人員,在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之後,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救工作,但是最終毫無結果。英國方面只能推斷這800人是被土耳其方面抓去做了俘虜,搜救工作無功而返。
無獨有偶,和英國同屬協約國一方的法國,也遭遇了和英國軍隊一樣的神秘失蹤事件。駐守在馬爾登高地的兩個營的法軍,幾百 名將 士,也在同樣的情況下莫名失蹤。法國方面同樣派出大量搜救人員,最終和英國一樣,無功而返。上千條生命,就這樣在眾人面前瞬間消失,沒有一點痕跡。事後,失蹤方只能將這些人員列入被敵軍俘虜的名單之中。在以往的歷史中,軍隊離奇失蹤的事件也曾發生過。
公元前6世紀,在伊朗南部崛起的古 波斯帝國 不斷壯大。為了擴大自己的版圖,。公元前522 年,波斯 皇帝 岡比西斯二世率軍成功入侵埃及,又派出5萬大軍向埃及附近一個叫阿蒙的國家進發。波斯軍隊行軍進程中要穿越茫茫的沙漠,6天後,遠征軍到達一個叫幸福之島的綠洲小鎮整頓就緒後 出發,卻於第七天神秘消失在沙漠中,再也沒有了任何消息。當時有一種說法是,大軍在沙漠中遭遇風沙襲擊,被掩埋於大漠中。而在事後的調查工作中,卻無法印證這一說法。
而同樣的事情,在西班牙也曾經上演。1711年,西班牙因爭奪皇位繼承權而發生了一次戰爭。4000名西班牙士兵連夜駐守在派連尼山上等待援軍。第二天,當援軍到達山上的營地時,除了發現依舊燃燒的營火和滿地的武器外,不見一人蹤影。更令人吃驚的是,現場沒有任何打鬥的痕跡,這也直接否定了4000士兵被敵軍襲擊後遭遇俘虜的可能。但是,一夜之間,4000個生命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關於一戰中離奇失蹤的英法軍隊,直到現在都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按照國際慣例,雙方是可以有條件地交換俘虜的。當英國軍隊質問土耳其,要其交出自己國家曾消失在土耳其境內的800名士兵時,卻遭到了土耳其方面的否認。原因是,土耳其方面從未見到過英國的800名士兵,因此更談不上俘虜對方。在得到土耳其方面的答復後,英國方面也曾一次又一次地派出相關人員到實地進行調查,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
這800名英國士兵,連同法國消失的人員,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消失於眾人的視線中。即使相關人員對失蹤現場作了最周密的勘察,依舊無法發現任何線索。而關於土耳其一方,面對著交換俘虜的國際慣例,似乎也沒有撒謊的必要,這更讓整個事件撲朔迷離。
一個世紀過去了,當年參加一戰的人們,有的戰死沙場, 馬革裹屍 ;有的榮歸故里,享受著戰爭英雄的榮耀。但是,那些在戰爭年代憑空消失的士兵,卻如同蒸汽一樣,從這個世界中憑空蒸發。他們的前塵後世,連同他們的生命,都被埋葬在了一片不知名的領域,翻攪著後世人的神經。
❺ 加里波利之戰的戰果如何軍隊傷亡又怎樣呢
最後的結果是土耳其獲得勝利,在這場戰爭中,英國傷亡以及失蹤的人數達到了11.97萬,法國是2.65萬人,土耳其死亡傷亡以及失蹤的人數達到了18.6萬人。
❻ 加里波利之戰過程
加里波利之戰(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留下約131,000死亡, 262,000受傷。
序幕
在1914年的馬恩河戰役之後,協約國和同盟國在法國北方和比利時一角的戰線上陷入了僵持狀態。法國大臣推薦採取「外圍戰略」的辦法打破僵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至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澳大利亞與紐西蘭設澳新軍團節紀念4月25日登陸日期。
1914年11月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提出憑借英國海軍的實力打開達達尼爾海峽登陸,然後在加里波利登陸,直取鄂圖曼首都君士坦丁堡(今),把土耳其逐出戰爭。一方面又減輕俄羅斯高加索山戰線的壓力。得到君士坦丁堡控制的金角海就可直通黑海,支援血戰的俄國軍隊。並且,希望幾次開辟南線,攻打奧匈帝國。此設想,在戰略上固然相當高明,但實行起來卻搞得一團糟。1915年1月2日英國政府接受了尼古拉二世的請求,決定在達達尼爾海峽展開一條新戰線。
海戰
3月18日。英法兩國投入戰役的共計有62艘戰艦,以及大量輔助船隻,並指定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司令薩克維爾·卡登(Sackville Carden)上將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艦隊從2月19日炮轟達達尼爾海峽。3月18日,16艘軍艦企圖強行闖入狹窄的海峽通道, 4艘軍艦立即觸發水雷,艦只慌忙撤退。
在陸地上,土耳其軍隊在遭受突然襲擊的情況下,紛紛丟棄陣地向內陸退卻,英國突擊部隊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率先沖上海岸。至此,德國軍事顧問奧托·馮·贊德爾斯(Otto Liman von Sanders)已洞悉對方計劃中的加里波利登陸戰,火速調動軍隊至戰區。土耳其軍隊掘壕堅守,依據半島復雜的地形建立了強大的防禦體系,又在該地集結炮兵部隊。
在英法軍隊准備擴大戰果時,隱蔽在陣地中的土耳其士兵一起開火,把正在攀登懸崖的英軍也打了個措手不及。3月3日,聯軍的首輪登陸行動宣告失敗,卡登上將也被當作傷員送回英國。
陸戰
為奪回海灘,盟軍判斷一定要以陸軍佔領加里波利,才可得到達達尼爾海峽控制權。協約國在埃及和希臘群島倉促中集結了一支近八萬人的遠征軍,其主力由當時在埃及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軍隊組成,即「澳新軍團」(ANZAC)。英國兵部大臣赫瑞修·基欽納(Horatio Kitchener)命有「詩人將軍」之稱的英國陸軍上將伊恩·漢密爾頓(Ian Hamilton)負責指揮這次戰役。與其對陣的是由馮·贊德爾斯率領的土耳其新編第五集團軍,有八萬四千人。當協約國遠征軍抵達時,兵力已被對方超過,土軍居高臨下,火力又占壓倒優勢。
登陸
根據計劃,英軍和澳新軍團在同一天,分別從兩個不同登陸點上岸,英國軍隊從海麗絲岬(Cape Helles)登陸。在英國登陸之前,澳新軍團先在更北面近伽巴帖培(Gaba Tepe)的海灘登陸。
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實施炮火准備後,協約國部隊同時展開登陸行動。由於澳新軍團士兵大多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再加上對半島地形一無所知,錯誤地登陸在目標以北的一個無名小灣(今澳新軍團灣)。同一天,英國和印度部隊在海麗絲岬同樣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法軍在海峽對面,達達尼爾亞洲一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雖然建立了灘頭陣地,登陸軍根本就無法把部隊有效展開,實際上陷入了不穩固的、難以防守的立足點。
土耳其軍隊在穆斯塔法·凱末爾上校(後來「土耳其之父」阿塔土克)的指揮下,隨即進行了猛烈的還擊。經過一夜的混戰,雙方死傷慘重,已登陸的1.6萬名澳新軍團士兵在土耳其軍隊炮火的壓制下,被困在臨時掩體中動彈不得,接下來的幾天,雙方又陷入了僵持局面。
僵持
5月1日,土耳其軍隊大舉反攻協約國部隊最南面的一個登陸場。在戰斗中,英國戰列艦霍萊伊特號(HMS Goliath)、勝利號(HMS Triumph)和威嚴號(HMS Majestic)驅逐艦相繼被擊沉。結果英國撤離了大批艦只,這樣一來,登陸部隊便失去了海軍的支援,也失去了火力優勢。
5月6日至8日,協約軍向克里希亞(Krithia)進攻,死傷慘重,最終失敗。19日土耳其沿著整個澳新軍團前線又發起反攻。士兵在一連串自殺式沖鋒中戰死。澳新軍團無法佔領預定的山頭目標,他們被困守在一條從海灘到前沿不過400米的單薄的陣地上。
隨著夏季的來臨,上坡上遍地屍體,帶來痢疾、腹瀉和腸熱等疾病。半島上的澳新軍團士兵因氣候不適導致非戰斗減員持續增加。但協約國為了贏得此次行動的勝利,又調配了3個師的英軍前往半島。與此同時,馮·贊德爾斯也在拚命集結土耳其軍隊,准備迎擊新一輪的進攻。
8月進攻
1915年8月6日,新一輪的登陸戰在澳新軍團登陸場西北面的蘇弗拉灣(Suvla Bay)拉開。配合這個計劃的兩場戰斗在獨松(Lone Pine)和尼克山谷(The Nek)展開。這次行動由英國陸軍資深將領弗雷德里克·斯托普福德(Frederick Stopford)將軍指揮,由於土耳其人在蘇弗拉灣的防守比較薄弱,英軍在登陸時未遇到太多抵抗。可惜的是部隊上岸後未能及時擴大登陸場、鞏固灘頭陣地和向內陸推進佔領制高點,寶貴的戰機再次被錯過了。馮·贊德爾斯緊急從其他防線抽調了近2萬土耳其軍隊抵達蘇弗拉灣,搶先在薩里巴依爾山脊設置了一道臨時防線。凱末爾親自領土軍成功遏制了協約國軍隊前進的步伐。9月戰事開始又陷入僵局。
撤退
半島南岸W海灘,1月7日。9月,漢密爾頓被召回並被解除了指揮權,察爾斯·門羅(Charles Monro)將軍接替了他,但協約國軍隊的傷亡人數仍與日俱增。初冬寒冷,許多兵士患病,嚴重凍傷迅速在部隊中蔓延,超過16,000人凍傷,有人甚至凍死。11月23日,國防大臣基欽納視察戰場後,不得不下令按階段撤退。9萬軍人秘密撤離加里波利,而土耳其人完全沒有發覺。整個戰役中,撤退是最成功的行動,傷亡不到10人。1916年1月9日,當最後一名澳新軍團士兵離開海灘後,這次一戰中最大的登陸戰也就正式宣告徹底失敗。
史學家分析此次作戰,計劃疏漏,指揮不當,配合不力,導致傷亡慘重。其中,失敗很大原因歸咎於指揮者的優柔寡斷,正如一名英國歷史學家所言:「這是一個正確、大膽而有遠見的計劃,但卻被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錯誤給斷送了。」
❼ 1915年歷史大事
政治:袁世凱復辟
文化:新文化運動
❽ 第一次世界大戰
樓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介紹一下一戰的性質 是一場帝國主義為爭奪土地,金錢利益而進行的一場非正義戰爭
下面就是介紹一戰的各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1914年7月28日被奧匈帝國宣戰。)
俄羅斯帝國(1914年7月30日援助塞國,對奧匈宣戰。8月1日被德國宣戰。8月6日被奧匈宣戰。1917年11月退出。)
法國 (包括法國殖民地。1914年8月3日被德國宣戰。)
比利時(包括比利時殖民地。1914年8月4日被德國入侵。)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14年8月4日對德國宣戰。8月12日對奧匈宣戰。)各個殖民地同一天參戰(英國殖民地 + 英屬澳大利亞 + 英屬加拿大 + 英屬印度 + 英屬紐西蘭 + 英屬紐芬蘭 + 英屬南非)
日本帝國(1914年9月參戰)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23日參戰)
聖馬利諾(1915年5月參戰)
羅馬尼亞王國(1916年8月參戰)
美國 (1917年4月參戰)
希臘王國(1917年5月參戰)
黑山王國(哪天參戰不記得了)不好意思
葡萄牙 (1916年3月9日被德國宣戰)
同盟國
德國(8月1日參戰)
奧匈帝國(7月28日參戰)
奧斯曼土耳其(1914年10月參戰)
保加利亞(1915年10月參戰)
然後讓我們來看看各個戰場的情況
根據地區,我把一戰分了這十大戰場
西線 東線 南線 北線 中東 北非 高加索 大西洋 太平洋 中國
先說西線戰場西線主要是德國與英法比兩軍作戰 後期葡萄牙參戰 與德軍進行了11次戰斗,
先期德軍在邊境會戰中勝利,挺進至馬恩河一線 英法比聯軍聯合擊敗了德軍,於是西線進入了塹壕戰,1915年英國發動了很多戰役均未成功,到了1916年,經過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德軍元氣大傷 開始退敗,1917年德軍試圖挽回敗局,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發動了1918西線大會戰,但被擊退,協約國開始反擊,德軍在西線戰敗。
東線,主要是德奧聯軍對俄軍,
先期俄軍同時在東普魯士和加利西亞發動攻擊,德軍在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指揮下,擊退俄軍。但奧地利軍隊出師不利,在加利西亞戰敗,隨後德軍發動了一系列反擊,1915年西線陷入僵局,但德奧聯軍卻發動了戈爾利采戰役,擊退了加利西亞的俄軍,但奧地利沒有繼續進攻,而是向南對義大利發動了特倫蒂諾戰役,1916年俄軍緩了過來,發動了1916年夏季攻勢,又一次佔領了加利西亞,俄國早已崩潰,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戰爭,德奧聯軍在東線獲得勝利。
南線,主要是奧匈軍隊和義大利,塞爾維亞作戰,後期還有保加利亞與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作戰,德國在南線各個戰役均給予了增援,
南線本來只有奧匈對塞爾維亞,但到了1915年,義大利轉投協約國,奧匈帝國便開始了兩線作戰,與義大利多次在伊松佐河戰斗,1915年10月保加利亞參戰,很快攻佔了塞爾維亞,但1916年羅馬尼亞參戰,保加利亞又和德國一起進攻羅馬尼亞,也攻佔了它。於是德奧聯軍主攻義大利,一連發動了好多戰役,在1917年的卡波雷托戰役中,德奧聯軍給予義大利重創,但由於種種問題,戰果未能擴大。南線同盟國與協約國打了平手。
北線,主要是德國和英俄聯軍的海上戰役
戰爭一開始海戰也就開始了,兩方在1914年激戰,經過赫爾戈蘭灣海戰,多格爾沙洲海戰等戰役,德國和英俄兩國不相上下,隨著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實行,北線成了反潛和攻擊商船的戰場,但英國海軍要打破僵局,1916年震驚世界的日德蘭海戰,成功的將德國艦隊封鎖。所以德國在北線戰敗。
中東,主要是土耳其與協約國作戰,後期在巴勒斯坦德軍也與英軍開戰,
先期,英國為取得戰爭的主動權而發動了加里波利戰役,但土軍激烈抵抗,擊退了協約國的進攻,但英國並沒有放鬆對土耳其的進攻,在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的地區,與土耳其開戰,到了1917年英軍在艾倫比將軍的帶領下勢如破竹的攻佔了巴勒斯坦等地,中東戰場土耳其和德國戰敗
北非戰場,主要是德軍與英法聯軍作戰,土耳其也參加了戰斗。
主要戰場在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先期德軍為了控制地中海與英國海軍在地中海戰斗,但為了奪取英法在北非的利益,向北非攻擊,土耳其在加里波利戰役勝利後也在北非配合德軍活動,雙方一直膠著到戰爭結束,所以,北非戰場是平手
高加索,是土耳其與俄國交戰。
土耳其本身就想佔有高加索,戰爭一開始土軍就發動了薩雷卡梅什戰役,3個軍攻擊俄軍,但俄軍只會正確,再加上土第1軍被困高加索山,土軍戰敗,土軍戰敗後,兩方一直在對峙,直到俄國退出戰爭,所以高加索是平手
大西洋,是德國與英軍的海上戰線
先期英德進行了福克蘭群島海戰,隨後雙方一直對峙,直到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英國才開始主動進攻經過一系列戰斗,英軍打敗了德國潛艇,所以德國在大西洋戰敗
太平洋,是德國與日本和英國作戰,
最初德軍試圖控制大西洋,引起了日本的不滿,於是日本參戰,在海上打擊德軍,德軍節節敗退,德屬巴布亞紐幾內亞被澳新聯軍攻佔,太平洋德軍戰敗
中國,是日本與德國作戰
1914年日本為了奪取德國在青島的利益,對德宣戰,對青島進攻,不久攻佔青島,德國丟了中國的最後一塊殖民地,中國,德國戰敗
現在讓我們看看一戰的結束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
1918年10月30日土耳其和奧匈帝國投降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投降,一戰結束。
一戰從1914年7月28日爆發,1918年11月11日結束,歷時4年3個月,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殘酷的災難,痛苦的回憶,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鋪下了路。
謝謝
❾ 土耳其描寫一戰叫什麼海峽的電影
達達尼爾海峽
加里波利之戰(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打通博斯普魯斯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留下約53,000死亡, 96,937受傷。
❿ 達達尼爾戰役
你好!
達達尼爾戰役即加里波利之戰。
加里波利之戰(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稱達達尼爾戰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島的一場戰役。它始於一個英國法國聯盟的海軍行動,目的是強行闖入達達尼爾海峽,然後佔領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此戰稱為恰納卡萊之戰(土耳其語:Çanakkale Savaşlari)。在此次登陸戰中,協約國方面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留下約131,000死亡, 262,000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