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為什麼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
❶ 《阿拉伯的勞倫斯》中,勞倫斯反抗的是哪個帝國
反抗的是土耳其。
相關介紹:
影片中,勞倫斯是英國情報局軍官,具有堅強的意志。他單槍匹馬橫穿大沙漠,到達阿拉伯王子的陣營,指導他們採取游擊戰對抗土耳其。他得到了阿拉伯人的信賴和尊敬,並且成功幫助他們對抗土耳其。在失去作用以後,他黯然離開了阿拉伯。
《阿拉伯的勞倫斯》該片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為背景,講述了英國陸軍情報官勞倫斯帶領阿拉伯游擊隊炸毀鐵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維系在一起的故事。
(1)一戰為什麼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仍然統治著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麥加的哈希姆家族發動了爭取阿拉伯人獨立的戰爭,英國軍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稱的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裡進行活動。
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的途中,遇見了哈里蘇部族的首領阿里,此人年輕剽悍,給勞倫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支彈葯,叫他們牽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採取行動的,但做法上比較講究策略。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盡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拉伯的勞倫斯
❷ 介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戰阿拉伯半島的歷史
奧斯曼沒征戰過阿拉伯半島,
征戰的是塞爾柱突厥人。
建議參考《奧斯曼帝國》這本書。
❸ 土耳其為什麼要參加一戰
在一戰爆發以前,土耳其雖然在國力上不如那些世界強國,但它最起碼還是一個世界大國。但是在一戰結束以後,土耳其遭到了一系列的嚴重製裁,以至於喪失了全國70%的。其實土耳其原本可以宣布中立,可是它最終在1914年11月對協約國陣營宣戰。那麼,土耳其為何會加入同盟國集團呢?
在一戰爆發的初期,德國在東西兩線都取得了勝利,土耳其誤認為戰爭將會在半年內結束。土耳其與沙俄存在領土爭端,它試圖藉助德國的力量對付沙俄,等沙俄戰敗以後,自己好收復一些土地。1914年11月,土耳其正式對協約國參戰。在此之前,土耳其的主要對手就是沙俄,兩國海軍在黑海反復鏖戰。戰局的發展很讓人意外,德國速戰速決的戰法失敗,戰爭演變成了消耗戰,這對德國來說很不利。時間進入1916年以後,雖然德國取得了一些戰術上的勝利,但戰略上仍處於被動狀態。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二年,在法國的凡爾賽舉行戰後會議。這次會議主要討論如何處置德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等戰敗國的問題,正是在這次會議中,土耳其喪失了70%的領土。
❹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如何參加「一戰」的
1914年,土耳其帝國參加了一戰。一戰前,土耳其最大的最危險的敵人北方的是沙俄。沙俄一直謀求消滅奧斯曼土耳其,但迫於英國的壓力,沙俄一直很收斂。但一戰爆發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孤注一擲,選擇了德國這一邊,指望德國把沙俄打敗!可惜他們選擇錯誤了!最後奧斯曼土耳其四分五裂!
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如何
西面戰線施里芬計劃全圖[8]
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軍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德軍進攻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凡爾登戰役
軍失守,被迫後撤。1914年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1914年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打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戰事僵持德國用高度發達的鐵路網向東西兩線輸送士兵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美國參戰一戰期間美國軍隊的徵兵海報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只向德國而不是其他同盟國宣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德國的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術對美國軍艦造成威脅。)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最後進攻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1917年美國宣布與德國斷交並對德國宣戰
在損兵十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十萬人。1917年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1917年7月15日,德軍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非洲戰場多哥戰役多哥是德國於非洲中最小的一塊殖民地,亦是第一塊被協約國佔領的德國殖民地。協約國只用了17天,在接近零抵抗的情況下便於1914年8月26日佔領該地。西南非洲戰役在德屬西南非洲,德軍面對的敵人是有英國支持的南非聯盟軍隊和葡萄牙的安哥拉,而在乾旱的西南非洲1918年威廉二世(中)和部下商討戰事
中,其人口只集中在首都溫荷克,駐軍亦不過五千。戰爭於1914年9月爆發,隨著戰爭持續,孤立的西南非洲被南非軍隊入侵,而南非軍隊亦迅速地推進,德軍雖然設法阻止,可惜仍無法減緩熟悉沙漠地形的南非軍隊。直至1915年5月5日,西南非洲的首都溫荷克已被南非佔領。7月,西南非洲的德軍投降。西南非洲的統治權被轉至南非手中,直至1990年,西南非洲才獲得獨立,成為現今的納米比亞。在德國於1915年3月正式宣戰前,德葡兩軍已於西南非洲及安哥拉邊境發生零星沖突。但是德軍只佔領了一小部份的安哥拉,便於7月向南非投降,並歸還被佔領的安哥拉予葡萄牙。喀麥隆戰役喀麥隆戰役早於1914年8月6日便爆發,喀麥隆戰役同樣是以德軍戰敗為結果。喀麥隆的守軍受到英國奈及利亞、法國赤道非洲和比利時剛果圍攻。但守軍頑強抵抗,戰爭延續到1916年3月10日,德軍才宣布投降。英法最後決定瓜分喀麥隆。德屬東非戰役德屬東非戰役是非洲戰場中最大規模和持續最長的戰事。雙方亦投入了比其他殖民地戰爭中投放的兵力多。英國平均戰斗人員數量為20,000人,而德軍約為17,000人。戰爭始於1914年8月3日,終於1918年11月23日,橫跨整個一戰。於戰爭開始時,德軍和英軍在德屬東非和肯亞邊疆進行零星的攻擊,並佔領了一兩個城市。但到了1916年,形勢開始扭轉:英軍和比利時軍隊大舉入侵德屬東非,到了年底時,德屬東非的大部份已被佔領。剩下來的德軍一部份決定投降,而另一部份卻於1917年11月23日硬德軍在德屬東非的戰斗
闖葡萄牙的莫三比克,試圖佔領一些城鎮以重整旗鼓。但事與願違,該批德軍無法尋得據點,更被英軍追趕,致使不能長駐於據點。最後,該批德軍於1918年8月決定返回德屬東非。但他們在德屬東非亦無希望可尋,因此只能寄託於進軍尚比亞。當進入尚比亞不久,便收到德國投降的消息。因此,他們最終於1918年11月23日向協約國投降。戰後,盧安達-烏隆地。中東戰場1914年奧斯曼帝國軍隊在蘇伊士運河集結
中東戰場主要進行了五場戰役:西奈與巴勒斯坦戰役、美索不達米亞戰役、高加索戰役、波斯戰役和加里波利戰役。另外還有相對小型的北非戰役、阿拉伯和南阿拉伯戰役以及亞丁戰役。除去正規軍之外,雙方在區域內採用了不對稱戰鬥力。協約國方面有參與阿拉伯叛亂的阿拉伯人,和參與亞美尼亞抵抗運動的亞美尼亞游擊隊。亞美尼亞志願軍與亞美尼亞游擊隊在隨後的1918年形成了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的軍隊。這一戰場在一戰中包含了最大的參戰地域。俄軍的參戰以與奧斯曼帝國達成埃爾津詹休戰(1917年12月5日)和隨後蘇俄政府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1918年3月3日)撤軍為止。亞美尼亞人參加了1918年3月14日的特拉布宗和平會議,並最終在1918年6月4日以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的身份與業已崩潰、領土只剩下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安納托利亞地區奧斯曼帝國簽署了巴統條約。奧斯曼於1918年10月30日接受了協約國的穆德洛斯停戰協定,並分別於1920年8月10日和1923年7月24日簽署了色佛爾條約和洛桑條約。東面戰線俄國動員一戰時的俄國軍隊士兵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德俄交戰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1915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東線視察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己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奧斯曼帝國參戰奧斯曼帝國向協約國宣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帝國(1299~1922)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奧斯曼帝國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奧斯曼帝國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義大利轉投協約國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和意軍作戰的奧軍士兵
戰爭開始之初,義大利曾通過速攻方式佔領了幾個奧匈的城市。但隨後義大利戰線就陷入了同西線戰事相同的膠著狀態。戰爭初期奧德聯軍盡管數量處於劣勢但依然掌握戰場主動,後期協約國增兵義大利,最終使義大利以勝利告終,義大利如願獲得了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包括南提羅爾、伊斯特拉半島等。戰事開始時,意軍對奧軍佔有3對1的數量上優勢,卻未能突破奧軍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的防線。1915年6月至1917年9月之間,發生了11次伊松佐河戰役。1917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卡波雷托戰役,德奧聯軍獲勝,意軍死傷約3萬人,另有超過26萬人被俘。1918年6月15日至23日:皮亞韋河戰役,意軍勝利。191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維托里奧·維內托戰役,處於奧匈帝國解體中的奧軍大敗,30萬人被俘。意軍士兵
俄軍反擊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進攻伊斯坦布爾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帝國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加里波利戰役中正在登陸的法軍士兵[9]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阿拉伯半島14世紀被奧斯曼帝國佔領。雖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地區發生反抗奧斯曼帝國的民族起義,英國從昔日的奧斯曼帝國屬地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不過一戰時期尚未被發現。十月革命列寧宣告蘇維埃政權的成立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同盟國敗陣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和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海上戰爭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沉,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美國的參戰。日本出兵膠州灣租界的德軍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交戰雙方分別是日本和英國軍隊組成的協約國聯軍,和主要為德國軍隊的同盟國軍隊。戰役由日英聯軍發起,目標是攻佔德國控制的青島。戰役於1914年10月31日開始,至11月7日結束。日英聯軍於這場戰役中獲勝,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其他國家參戰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中國參戰一戰中的中國勞工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軍閥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軍閥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兩國與中國北洋軍閥政府簽訂募工合同,14萬來自天津,山東,河北,江蘇,浙江等地的勞工被派往歐洲,他們低到歐洲後從事後勤,修築工事,清理道路和鐵路,修築橋梁,搶救傷患等艱苦的戰地後勤工作,後來大戰變成溝壕戰之後,他們開始挖壕溝,死在戰場上的華工有名有姓的有9900人,預計有2萬多人死在了一戰的戰場上。德國代表團在福煦元帥的火車上簽署了投降書
德國革命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918年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魏瑪共和國。1918年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❻ 在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中,勞倫斯反抗的是哪個帝國
反抗的是土耳其。
相關介紹:
《阿拉伯的勞倫斯》該片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為背景,講述了英國陸軍情報官勞倫斯帶領阿拉伯游擊隊炸毀鐵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維系在一起的故事。
勞倫斯到費薩爾處,親眼目睹了他的大本營遭到土耳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費薩爾採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佔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
(6)一戰為什麼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趁機侵入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無力抵抗土耳其侵略軍。英國軍方派了「阿拉伯通」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裡進行活動。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支彈葯,使其牽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採取行動的,但做法上非常講究策略。
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盡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因此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❼ 俄羅斯第一次世界大仗
【【【樓主,看了這么多你辛苦了,但絕對有必要推薦此篇】】】
三樓就是從維基網路上直接拉拉下來的,
6樓只是羅嗦了一些故事,沒有回答你的問題
樓上的同志們都是到網上搜索一堆樓主看都看不完的資料,有沒有調理,不累啊?我都望而生畏了。這里通過對歷史課本的總結和事件的羅列給樓主一個清晰的歷史背景。
註:「【】」內的是主題,之後的是擴展解釋和資料補充。
一戰是個復雜的歷史事件,各國利益糾結一團。俄國參與一戰是利益集團間的較量,我在主題里最簡短健全的闡述俄羅斯與各國的糾紛,包括俄國的集團形成,參戰始末。
如果樓主嫌煩,直接看每條的前面就可以連成完整的事件始末。在條例打完以後會附上一戰東線的故事和概況,是關於俄國的。
1.【19世紀末世界基本被列強瓜分完畢,帝國之間較量到達白熱化,各國都希望佔領他國的殖民地資源,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地區的爭奪日益加劇,兩國勢不兩立,德國崛起為自身利益挑戰世界秩序】:
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在科學技術的推動和企業組織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帝國主義階段),經濟飛速發展。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緊尋求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掀起掠奪、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強瓜分完畢,同時世界連成一個整體。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德國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範法國,為了防範法國、奪取歐洲及世界霸權,德國力圖構築以自己為核心的同盟體系。】: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意志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誘導法國挑起戰端。這場戰爭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並建立德意志帝國。普魯士定下的和約條件苛刻,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戰後法國人一直謀求報復德國,推動復仇主義,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原因。
3.【1879年,德國利用奧匈帝國同俄國的矛盾,和奧匈帝國簽訂同盟條約,這是德國構築同盟體系的第一步】: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奧匈和俄國的利益沖突源於巴爾干半島,在1878年,在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赫塞哥維納、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地利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4.【1882年,德國又利用義大利同法國爭奪北非殖民地突尼西亞的矛盾,拉攏義大利,德、意、奧締結了針對法俄的《三國同盟條約》】:同盟國就此形成。
5【1892年,法、俄簽訂了《法俄軍事協定草案》,這標志著歐洲大陸的另一個軍事同盟集團的初步形成】:同盟國的壓力促使法俄結盟與之對抗。
6.【英國作為非歐洲大陸國家,為自己經濟政治發展需要,採取平衡政策,不願出現大陸一方有力量過強的局面,同時英國與德國在殖民地爭奪上有很大矛盾】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俄羅斯的既得利益有所沖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7.【故英國與法俄結盟,包括俄國在內的同盟國集團形成】:
1904年,英法簽訂了《英法協約》,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1907,《英俄協約》簽訂,調整了雙方在殖民地問題上的矛盾,共同對抗德國,英俄協約的簽訂標志著英法俄三國軍事同盟的最終成立。至此,兩大利益集團形成。歐洲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峙,使歐洲籠罩在戰爭的陰雲之下,此時的歐洲還只是處在暗流涌動的角斗階段,沒有出現明目的戰爭。
8.【薩拉熱窩事件爆發,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7月30日俄羅斯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Black hand)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
9.【接著引發了全面戰爭:一戰】:
俄羅斯出兵援助塞爾維亞後,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8月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附】:一戰東線故事概況: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戰斗,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的惡性關系也埋下了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無法逼迫俄國投降。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機罷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軍總司令職位,由沙皇本人親自兼任俄軍總司令並御駕親征,但這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俄軍的局面。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鄂圖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稱勃魯希洛夫攻勢(勃魯希洛夫為當時的俄軍總參謀長)。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主條目:加里波利之戰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鄂圖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鄂圖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近十一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主條目: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十四世紀被土耳其佔領。雖然土耳其也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發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義,英國從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不過一戰時期尚未被發現。
俄國退出
主條目:1917年俄國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共產政府和第一個共產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OK了~ 樓主,這都是我自己學習整理的,這么多了好辛苦啊~選我的吧,分兒啊~
❽ 概括在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線的主要大事。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點擊查看圖片
一戰時的俄國軍隊士兵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點擊查看圖片
1915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東線視察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己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奧斯曼帝國參戰
點擊查看圖片
奧斯曼帝國向協約國宣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帝國(1299~1922)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奧斯曼帝國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奧斯曼帝國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點擊查看圖片
和意軍作戰的奧軍士兵
戰爭開始之初,義大利曾通過速攻方式佔領了幾個奧匈的城市。但隨後義大利戰線就陷入了同西線戰事相同的膠著狀態。戰爭初期奧德聯軍盡管數量處於劣勢但依然掌握戰場主動,後期協約國增兵義大利,最終使義大利以勝利告終,義大利如願獲得了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包括南提羅爾、伊斯特拉半島等。
戰事開始時,意軍對奧軍佔有3對1的數量上優勢,卻未能突破奧軍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的防線。
1915年6月至1917年9月之間,發生了11次伊松佐河戰役。
1917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卡波雷托戰役,德奧聯軍獲勝,意軍死傷約3萬人,另有超過26萬人被俘。
1918年6月15日至23日:皮亞韋河戰役,意軍勝利。
1918年10月24日至11月3日:維托里奧·維內托戰役,處於奧匈帝國解體中的奧軍大敗,30萬人被俘。
點擊查看圖片
意軍士兵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帝國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點擊查看圖片
加里波利戰役中正在登陸的法軍士兵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14世紀被奧斯曼帝國佔領。雖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地區發生反抗奧斯曼帝國的民族起義,英國從昔日的奧斯曼帝國屬地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
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不過一戰時期尚未被發現。
十月革命
點擊查看圖片
列寧宣告蘇維埃政權的成立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同盟國敗陣
❾ 土耳其到底為什麼入侵了伊拉克有五大原因
直白的說就是純粹的流氓行為!
為了自身的利益,掠奪他人的資源!而且別人挨打不能還手,連防備也不行。
美國人仗這自己財大氣粗,稱霸與世界,他自己的主觀意識給世界各國都劃了一個圈,如果誰反對他,誰就要受到制裁。
美國人標榜的美式民主、自由、和平其實的是真實的謊言。
他有能力在一個沙漠地區扶持一個親美小國家,讓其成為變態的軍事強國,甚至默認他擁有了核武器,也能花上千億美圓推翻一個反美國家的政權,在世界各地部署百萬大軍,卻對非洲及其他落後國家人民的苦難視而不見,即使有也是象徵性的吝嗇表示。
為什麼?!!因為非洲那裡沒有美國人想要的利益。美國人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它的強大崛起源自於一戰、二戰時的投機行為。
為什麼要打伊拉克、伊朗,因為美國人要搶他們的利益,而人家不給。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美國一個製造麻煩的國家。每一屆總統任期內都要發動一場侵略戰爭快要寫進美國憲法了。
❿ 誰能弄一些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信息,,一大堆的,有幫助學習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WW I、Great War;簡稱一戰)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間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這場戰爭。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這場戰爭被稱之為「世界大戰」。由於主要戰場在歐洲,故20世紀早期的中文又常稱為「歐戰」[5]。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和中國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左右的人喪生,2,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戰爭的導火線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6](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作戰),其中又以西線最慘烈。
開戰原因
15世紀以來,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並,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強烈反應,最終演變成全面戰爭。奧匈帝國發出通牒,要求塞爾維亞採取行動懲罰肇事者,當奧匈帝國認為塞爾維亞沒有做到的時候,進而對塞爾維亞宣戰。由於種種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復雜性的國際結盟關系,在數周內主要歐洲列強紛紛捲入戰爭。
民族仇恨[編輯]
普法戰爭
主條目:普法戰爭
19世紀中葉,在德國的土地上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國家,而是由十數個大小不一的日耳曼人小邦國組成的「日耳曼邦聯」,分裂造成德國國內資本主義無法發展(因為各邦關卡、課稅重重,商品無法自由流通),在歐洲大陸也無法與其他列強鼎立,故其中的最具實力的第二大邦普魯士為了建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進而與奧地利,法國等列強爭奪歐洲大陸霸權,便領導日耳曼邦聯,於公元1870年誘發法國開戰並擊敗法國。在這場戰爭中法國大敗,御駕親征的法皇拿破崙三世被俘。普魯士大獲全勝,後乘勢率各邦國聯合建立了統一的國家—德意志帝國。法國戰敗後,被逼簽下了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所開出條件非常苛刻的和約:《法蘭克福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普軍在收齊賠款前,可駐軍於法國。此外,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的登基大典於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這大大羞辱了法國,挑起德法兩國之仇恨。戰後法國復仇主義盛行,亦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另一主因。
巴爾干
主條目:1878年柏林會議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奧匈和俄國的利益沖突源於巴爾干半島,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勢力大大被奪;而奧匈則在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兩地取得保護權,這令俄國大為驚慌,試圖以支持塞爾維亞以對抗奧匈帝國的擴張。此後,奧匈和俄國的沖突加深,亦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同盟對立
普法戰爭後,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採取結盟政策,以孤立法國。他本來讓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及俄羅斯帝國結成三帝同盟,可是後來在1878年柏林會議上,俄國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1879年,德國選擇與奧匈締結了秘密的德奧同盟。此外,義大利在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讓法國在1881年兼並該地。為了爭取支援,義大利跟德國和奧匈結盟,是為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不滿。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可是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新任德皇威廉二世不想維持俾斯麥定下的同盟制度,任由條約終止,而選擇只與奧國為盟。法國向俄國提供資本,實現其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下軍事同盟,是為法俄同盟。
英國鑒於法國在埃及、俄國在巴爾干日益擴張,威脅英帝國前往遠東的貿易航道,故在1887年2月12日和義大利組成《地中海協定》,互相保證維持地中海、亞德里亞海及黑海的現狀,而義大利則支持英國在埃及的行動。經德國首相俾斯麥支持下,奧匈及西班牙均加入協定,是為《第一次地中海協定》,同年十二月,英、奧、意三國商定共同維持近東現狀,對抗俄國對土耳其帝國之影響,是為《第二次地中海協定》,不過兩次協定沒有明確規定英國承擔具體的軍事義務,故英國並未放棄其光榮孤立政策。直至德國海軍日擴,威脅英國的制海權,英國才著手在歐陸尋求盟友。1904年英國終與法國簽訂《英法協約》,但此協定並非軍事同盟,而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定;相對於德奧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無疑是較為鬆散。不過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此協定充分反映英法堅定的合作夥伴關系。受到法國鼓勵,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其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條約》。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有感德國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擴張,是以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遭到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經濟及工業化發展催促著當時各國政府爭奪殖民地以取得原料供應地及市場。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國內商人勢力興起,便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法國的既得利益有所沖突,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發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1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乃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之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47萬擴張至85萬,步兵質素一般,但重炮部隊質素全球第一;義大利由20萬擴張至35萬,而無論步兵和炮兵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戰前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主條目: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法國向摩洛哥提出改革方案,企圖將之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之內。然而摩洛哥深感法國侵略的壓力,欲援引德國抗衡法國。但當時德國對摩洛哥虎視眈眈,懷有野心,法國士氣不振,德國又欲試探英法協約的合作程度,而且此時國際環境有利。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並達成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得以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主條目: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剛果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豹式炮艦(SMS Panther)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忌憚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援法國,態度強硬。7月9日,法德兩國開始談判,最後在11月4日達成協議。德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的地位,並把喀麥隆北部部分領土讓與法國(今查德南部);法國則把法屬赤道非洲轄下的法屬剛果中南部(今剛果共和國北部)及鄰近地區轉讓給德國,以作賠償。1912年3月30日,得到德國之同意後,法國與摩洛哥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被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波斯尼亞危機
主條目:波斯尼亞危機
奧斯曼帝國在蘇丹阿布都·哈密德統治下,改革成效不大,一群年輕軍官以「團結進步委員會」的名義組織起來,提倡君主立憲,他們的活動又被人稱為「青年土耳其運動」;1908年駐馬其頓土耳其軍隊兵變,要求哈密德立即推行憲政及改革,最終蘇丹被迫下台,使土耳其局勢出現不穩。加上巴爾干各國早對土耳其剩餘的歐洲領土存有擴張的野心,局勢危急,於是奧匈與俄國達成協議,透過召開會議商討吞並波黑二省的問題,奧匈則承諾協助俄國修改柏林條約,讓俄國可以自由出入博普魯斯-達達尼爾海峽,但最終奧匈單方面採取吞並行動,將與俄國的協議廢棄。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並了她從1878年開始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的塞爾維亞之強烈反奧情緒。塞爾維亞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國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然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協助塞爾維亞。塞爾維亞視吞並一事為屈辱,但俄國未有實質支援,塞亦唯有接受;卻種下兩次巴爾干半島戰爭的禍根,塞爾維亞西進之路已封,唯有一心南下才可突破;而奧匈公然吞並土耳其土地,亦促成日後各國組成巴爾干同盟,參與侵佔土耳其領土。此次危機也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主條目: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蒙特尼哥羅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土耳其奧斯曼帝國。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附近領土以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了馬其頓。
塞爾維亞原先可得到通往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但由於奧匈不希望它實力大增,威脅其多民族帝國之安全,遂在會議上鼓吹在該處建立一獨立國家,阿爾巴尼亞因而立國。但奧塞兩國之間的嫌隙卻因此事而擴大,以致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主條目: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保加利亞表示被不公平對待,所以攻打塞爾維亞,開始第二次巴爾干戰爭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帝國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戰敗。8月10日,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發達河馬其頓(Vardar Macedonia;其邊界與今馬其頓共和國相若)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海馬其頓(Aegean Macedonia)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主條目: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太子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一名參加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的波斯尼亞學生)槍殺。奧匈帝國以此為借口,得到德國的支援後,於1914年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這件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開始總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並向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在德俄發生戰爭時保持中立,法國拒絕、並進入總動員。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立國時已保持永久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又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和維護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緩慢地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宣戰。
西面戰線
在戰壕里作戰的士兵
主條目:西方戰線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俄國。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第十七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且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逼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逼撤退至波爾多。9月5-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法國獲勝,被稱為「馬恩河奇跡」。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始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平分秋色。德軍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卻始終不能包圍法國的戰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4月6日,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國會宣布與德國斷交的情景
1917年2月3日因德國使用無限制潛艇戰,使美國多隻船隻被擊沉,美國與德國斷交。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破獲的齊默曼電報,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根據,於4月6日向德國宣戰。
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並導致該次戰役的策劃者、上任不足半年的法軍總司令羅貝爾·尼維勒將軍被革職。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11月,東面戰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己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息,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一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南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白支票」,因此自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援塞爾維亞與奧匈戰斗,這引起德國的不滿(而兩國的惡性關系也埋下了伏線)。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軍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提供支援,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利茲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無法逼迫俄國投降。而尼古拉二世亦乘機罷免皇叔尼古拉大公的俄軍總司令職位,由沙皇本人親自兼任俄軍總司令並御駕親征,但這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俄軍的局面。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對協約國聖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同時,聖馬利諾亦派志願軍協助義大利,以及聖馬利諾戰地醫療隊。義大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科孚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史稱勃魯希洛夫攻勢(勃魯希洛夫為當時的俄軍總參謀長)。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伊斯坦布爾
主條目:加里波利之戰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爾。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近十一個月的戰事後,共約13.1萬人死亡,26.2萬人受傷,結果被逼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英土戰爭:阿拉伯的勞倫斯
主條目:阿拉伯的勞倫斯
阿拉伯半島十四世紀被土耳其佔領。雖然土耳其人也信奉伊斯蘭教,但是與阿拉伯人並非是同一民族。1916年,阿拉伯發生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起義,英國從埃及派軍支持,英國少校勞倫斯組織游擊隊,擊敗土耳其。
阿拉伯半島盛產石油,不過一戰時期尚未被發現。
俄國退出[編輯]
帶領布爾什維克發動十月革命的列寧
主條目:1917年俄國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俄國二月革命在1917年3月8日爆發,令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亞歷山大·克倫斯基領導的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儒略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利茲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再詳細的超出網路的字數。。。我給你網址自己看吧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AC%E4%B8%80%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