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境內中世紀建築是什麼
1. 世界上十大著名的建築是什麼
1.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崗岩。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信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古代埃及人是用甚麼方法設計它呢?
2.希臘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經在此舉行。遺址位於希臘西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條約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達41.1 米乘107.75米。
3.埃及法洛斯燈塔。
法洛斯燈塔興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與別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卓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Pharos)上。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鑒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
4.巴比倫空中花園。
巴比倫空中花園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了空中花園。
5.希臘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為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興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提密斯神殿遺址估計位於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約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南面50公里。
6.希臘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巨像是十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島聯邦和馬爾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島聯邦得到大批戰利品,為了記念這場勝仗,他們便變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7.毛索洛斯墓廟。
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隻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在15世紀初哈利卡納素斯被侵佔,新的統治者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將毛索洛斯墓廟的一些石頭用作建築材料.時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倖存,並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內.自從19世紀開始,毛索洛斯墓廟一直有進行考古學的挖掘,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關毛索洛斯墓廟的資料,令我們對毛索洛斯墓廟的形狀和外觀有更多的認識。
8.中國的萬里長城。
我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亘甘肅、寧夏、陝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要或交通要沖都設有關口,如山海關、居庸關、娘子關等。簡稱為長城。最初修築長城的是戰國時代的燕、趙等國,目的是為了防禦北方異族的侵襲。
秦始皇後來將這些斷斷續續的長城連接起來。據說當時動用了三十萬的兵士和數百萬的人民與奴隸。不過,長城並不能達到完全防止異族入侵的效果。因為長城完成之後,北方異族依然常跨越長城,偷襲中國邊境的村落,搶奪農作物或家畜。
長城是有史以來唯一在太空中可見到的三度空間建築物。以現代科技來修築都不容易,而我國竟能建築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實在難得。長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頗不相同。漢代以泥和蘆葦修築長城。長城體積也各不相同,以居庸關一帶來說,高約8.5公尺,下部寬8.5公尺,上部寬約5公尺。每隔 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當於城樓),高約12.3公尺,多數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則置兩、三重。
長城東段經過山地或丘陵地,古稱「塹山堙古」、「用險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偉;中段、西段都在乾燥區域,人煙稀少,僅色荒涼。如果登臨其間的雁門關、居庸關、古北口或山海關,遙望我國山川的偉大形勢,將令人嘆服先民開疆拓土的艱難,而激起無限的壯志雄心。
9.法洛斯燈塔外傳之亞歷山卓港
公元前 332 年,馬其頓 (Macedonian) 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於埃及尼羅河口西面建立一個古城--亞歷山卓 (Alexandria),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托勒密 (Ptolemy) 王朝開始興起,亞歷山卓便成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並因此而繁榮起來,再加上亞歷山卓位於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及地中海的港口,可以想像到亞歷山卓是如何繁榮,世界的通商是如何發達,而且亞歷山卓內的法洛斯島 (Pharos) 更擁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法洛斯燈塔 (The Pharos light house) 照耀著港口。此地亦有一些神殿和埃及國王宮殿等大量建築物遺跡。雖然亞歷山卓擁有如此繁榮,但到了今天,亞歷山卓已面目全非,科學家認為由於在公元四世紀的一次大地震,這些建築絕大部分已倒下.科學家在亞歷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於 1996 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歷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跡,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跡。調查人員發現於古代時沉入海中的雙耳長頸瓶 (Amphora),這是古希臘的一種壺,壺上有兩個手把,用作運送葡萄酒等交易貨品。調查隊亦發現了法老雕像的頭部,工作人員以金屬器具先固定法老的頭部,再運用汽球將雕像送上水面,而這次調查是在法洛斯燈塔的可能所在位置進行,只要將雕像的頭部與旁邊的工作人員相比,就可以想像到此雕像的巨大。隨著這一些的發現外,多次的調查已經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遺跡,而發掘出來的遺跡大多有幾噸至幾十噸重,從這些遺跡中,我們慢慢可以想像到神秘的法洛斯燈塔的外觀。由於亞歷山卓的繁榮,以及古代行船定向技術的落後,可以想像到照耀著整個港口的法洛斯燈塔對於保衛古代船員的生命佔了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類能否對法洛斯燈塔有更清楚的認識,全在於政府及專家會否重視對亞歷山卓港的發掘。如果亞歷山卓港的發掘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可以把更多的建築物特色重現。
10.中國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外國元首、學者參觀秦俑博物館後認為,秦俑坑的發現,不僅在中國,而且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可以說是世界第八個奇跡,它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臘雕塑相媲美,公認它是世界人類文化的寶貴財富。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 1974年,中國考古工作者把沉睡千年的7000多件陶捅發掘出土,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本世紀最壯觀的考古發現。秦兵馬俑,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還是在考古發現上,都是世界上所罕見,它對於深入研究公元前二世紀秦代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和藝術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材料。它既是中國人民的藝術珍品,又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古代泥塑藝術的寶庫 秦始皇兵馬俑是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而塑造的,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臉部表情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泥塑藝術的頂峰,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
2. 世界中古七大奇跡 宏偉的人造景觀
大自然鬼斧神工,總是能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但是人類歷史上中也有很多能工巧匠,創建了不輸於自然的奇跡。那麼,被稱為宏偉的人造景觀的世界中古七大奇跡有哪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城市文化 的解析吧!
你可能感興趣: 世界上最美的五大教堂 最有儀式感的地方
土耳其索菲亞大教堂
索菲亞大教堂的名字源自希臘語「γαΣοφα」(上帝智慧)及拉丁語「SanctaSophia」,原是正教會牧首巴西利卡,一度成為清真寺,現時是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一所博物館。除了在1204年至1261年成為拉丁帝國的大教堂,聖索菲亞大教堂由360年落成直至1453年期間都是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1453年5月29日,聖索菲亞大教堂被轉為清真寺,直至1934年被世俗化。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1174年首次發現傾斜。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3. 土耳其有哪些歷史古建築值得看
人類文明將他們曾經生活居住過的地方添加了新的含義,那就是將那些記錄了文明和歷史的重要文化遺跡流傳到下一代手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並協助保護所有對人類文明有著突出和重要價值的文化及自然遺產,建立共同的文化遺產確定和保護的標准,將這些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富保護起來。對於如何保護珍貴的文化遺跡,一直是土耳其政府和民間極為重要的話題,在土耳其有將近2700處歷史遺址和41000多個文物發現,這里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遺產,而政府也一直通過法律對這些資源進行盡可能多的保護。土耳其目前共有13處世界遺產,分別是伊斯坦布爾舊城區、番紅花城、赫梯城堡漢梯沙、格萊梅國家公園、迪夫里伊大清真寺、內姆魯特山、漢瑟斯和萊頓遺址、棉花堡、特洛伊遺址、塞利米耶清真寺、恰塔霍裕克新石器時期遺址、布爾薩朱馬勒克茲克鎮和貝爾加馬古城。 那麼,一起來探索這些歷史的痕跡吧。
【伊斯坦布爾舊城區】
位於愛琴海北部的貝爾加馬,緊鄰伊茲密爾。在希臘神話中被醫葯之神掌管,是世界上第一個偉大的醫葯中心,同時也是羊皮紙的發明地。希臘時期,這里是最重要的藝術和文化中心之一,擁有一座希臘時期最大的圖書館。從考古層面上,貝爾加馬古城作為奧斯曼帝國、希臘時期、羅馬和東羅馬時期的衛城,是擁有多層次文化的神聖景區。
4. 世界古代七大建築奇跡有那些
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埃及金字塔 The Pyramids of Egypt
埃及金字塔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2700-2500年
建造地點:埃及開羅附近的吉薩高原
法老是古埃及的國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為什麼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成的?
有人說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來的,事實究竟怎樣。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 ,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 。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
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 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世界七大奇跡之二:宙斯神像 The Statue of Zeus
宙斯神像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457年
建造地點:希臘奧林匹亞城
大約在公元前450年,在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公元前776年)的舉辦地——希臘奧林匹亞城,完工了 一座巨大的雕像,這就是宙斯神像。
這是一座裝飾華麗的40英尺高的雕像:宙斯是希臘雕刻家斐迪亞斯用象牙雕刻而成的,坐落在台階之上,用黃金做成袍飾。宙斯頭頂花冠,右手持勝利女神,左手持笏。後來,希臘人出於安全理由,決定把它移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但那裡也沒能最終保全住這 尊偉大的雕像。公元462年的一場大火徹底毀壞了雕像。而在奧林匹亞城只剩下殘垣斷壁了。
世界七大奇跡之三:羅德港巨人雕像 The Colossus of Rhodes
羅德港巨人雕像
建造時間:公元前4世紀晚期或2世紀早期
建造地點:愛琴海,希臘羅德港
公元前的羅德島是重要的商務中心,它位於愛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處,羅德港於公元前408年建成。
10英尺高,也就是說,和大家熟知的紐約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裡面用復雜的石頭和鐵的支柱加固。但這個偉大的雕像建成僅僅56年後就被強烈地震毀壞了。
傳說中雕像兩腿分開站在港口上,船隻是從腿中間過去。想像一下那是多麼壯觀而有趣的場景啊。
世界七大奇跡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The Mausoleum at Halicarnassus
摩索拉斯陵墓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點:現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區
這座偉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築高達135英尺,由兩名希臘設計, 15世紀初毀於大地震。現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還收藏有一點剩餘的雕刻。
世界七大奇跡之五:阿耳忒彌斯神廟 The Temple of Artemis (Diana) at Ephesus
阿耳忒彌斯神廟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550年
建造地點:希臘城邦埃斐索斯,現在的土耳其西海岸
神廟建築以大理石為基礎,上面覆蓋著木製屋頂。
整個建築的設計師是Chersiphron 父子,它最大的特色是內部有兩排,至少106根立柱,每根大約40至60英尺高。神廟的底座大約 有200乘400英尺。
原廟毀於公元前356年的大火,在原址後建起的廟於公元262年再罹火難
世界七大奇跡之六:巴比倫空中花園 The 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
巴比倫空中花園
建造時間:大約公元前600年
建造地點:巴比倫,現在的伊拉克巴格達附近
這座神話般的建築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為他的一個妃子修建的,大約400英尺見方,高出地面75英尺。
據說它要由奴隸們轉動機械裝置從下面的幼發拉底河裡抽上大量的水來灌溉花園里的花草。
並稱世界七大奇跡的還有中國古代偉大建築:萬里長城 The Great Wall
萬里長城
中國長城名列世界七大奇跡,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後連成萬里長城,漢明兩代又增大規模修建,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偉,在世界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烽燧四部分組成,浩浩萬里像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大地。長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豐碑,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與自豪!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項建築能像長城一樣跨越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廣闊時空,凝聚起一個民族的榮辱與興衰。
萬里長城以北京八達嶺長城最為著名,此外,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古北口長城,天津的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等等,這些都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世界奇跡!
5. 歐洲中世紀的城市及及建築的歷史演進主要成就有哪些
拜占庭的建築.聖索菲亞大教堂.東歐的小教堂.羅馬風建築.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教堂.蘭斯主教堂.亞眠主教堂.科隆主教堂.夏爾特爾主教堂.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的比薩主教堂.威尼斯的總督府.西班牙的伊斯蘭建築
6. 世界上最著名的歐洲中世紀城堡有哪些
1 羅馬尼亞德古拉堡
位於羅馬尼亞中西部,又叫布朗城堡。1377年始建,1382年建成。整個城堡儼然一個嚴密的戰斗堡壘。稱堡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四個角樓,這些角樓或儲存火葯或裝了活動地板,專門為想圍攻城堡的敵人潑熱水設計。4個角樓間有走廊相連,走廊外牆上有射擊孔。如今的德古拉堡已成為一座歷史,藝術博物館。
傳奇 羅馬尼亞著名的伏勒德三世伏勒德·德古拉王子,即位後,實行鐵腕統治,慣用酷刑,懲死過無數戰俘,貪官,間諜與罪犯,他習慣把犯人毫不留情的釘死在木樁上。於是在人們眼裡,他漸漸誒傳說成一個吸血鬼,而他居住的德古拉堡也就變成了吸血鬼的老巢。再者,德古拉堡歷史上發生過好幾次大戰,不少英勇武士慘死城堡內外。幾百年光陰吹拂,這個城堡仍然被恐怖的鬼魂傳說所籠罩。
2 蘇格蘭格拉米斯古堡
蘇格蘭鬧鬼最凶的城堡,位於蘇格蘭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國與蘇格蘭的建築風格,諾曼底式的角樓將古典的蘇格蘭塔樓合圍。城堡外有絢爛的義大利花園和荷蘭花園,治理精美。
傳奇 綽號老虎的克勞福特公爵,曾經是格拉米斯古堡的主人,據說他喜歡周六子夜巫魔會的時候和魔鬼打牌。莎士比亞從這里的鬼魂傳奇中得到靈感,寫下了《麥克白》。
3 愛丁古堡
愛丁堡城堡是愛丁堡甚至於蘇格蘭的精神象徵,於1571年修建。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居高俯視愛丁堡市區,每年八月在此舉辦的軍樂隊分列式(Military Tattoo),更將愛丁堡城堡庄嚴雄偉的氣氛表露無遺。
它位於死火山的花崗岩頂上,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愛丁堡城堡在6世紀時成為皇室堡壘,1093年瑪格麗特女王逝於此地,愛丁堡城堡自此成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國家行政中心,延續至中古世紀一直是英國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一直到16世紀初荷里路德宮落成,取代愛丁堡城堡成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過愛丁堡城堡依然是蘇格蘭的重要象徵。愛丁堡城堡沿坡旋繞而上分為Lower Ward、Middle Ward、Upper Ward等區域,共有數十個參觀點,較重要的包括聖瑪格麗特禮拜堂,據說是愛丁堡現存最古老的建築,而城堡內的軍事監獄,曾囚禁拿破崙的軍隊,牆上仍留存著法國軍隊在牆上抓刻的指痕。
城堡內著名的Mons Meg炮於1449年時在比利時建造,經過200多年多次戰役後,於1829年重回愛丁堡,現在安置在城堡地窖(Castle Vaults)中,城堡內宮殿(Palace)有不少蘇格蘭寶物,如1540年設計的蘇格蘭王冠,與其他的皇杖、劍等文物置於皇冠室中。愛丁堡城堡同時也是蘇格蘭國家戰爭博物館、蘇格蘭聯合軍隊博物館之所在地。
4 法國盧瓦爾河香波堡
貴族的華麗妄想與文藝復興時期輝煌藝術的完美結合。最具藝術氣質的城堡,「擁有真正的王者風范」。說實話就是一座別墅。
5 聖米歇爾山
位於法國諾曼底聖馬洛海灣附近,始建於公元708年。島上建有聖米歇爾修道院和教堂。修道院外表古樸莊重,牆厚一米,屋脊呈三角形。其中的聖米歇爾教堂由巨大的牆垛支撐著,每一條拱線,每一處花紋都向上冒出尖峰,讓人感覺有一種向上飛升的合力。在最高的教堂鍾樓尖頂上有大天使聖米歇爾的金像。
在1337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圍牆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此島是該地區唯一沒有陷落的軍事要塞
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
【名稱】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
【類別】世界遺產
【批准年號】1987年
【遺產原屬】歐洲著名的中世紀古城
【遺產現狀】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文化遺產.
【簡介】
匈牙利,布達佩斯的多瑙河兩岸和布達城堡區,文化遺產,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布達佩斯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具有濃郁的古老氣息。主要的遺跡集中於多瑙河右岸布達城堡山上,有羅馬城市式的遺址和哥特式的建築。另有兩處著名建築聖瑪麗亞教堂和造型別致的漁人堡。
布達佩斯是歐洲著名的中世紀古城,它位於風景如畫的多瑙河兩岸。河右岸多山,稱為布達,左岸地勢平坦,稱為佩斯,將布達與佩斯連為一體的是橫跨河上的8座大橋和穿越多瑙河底的一條現代化地下鐵道。布達佩斯最主要的歷史遺跡都集中於多瑙河岸那座海拔167米的布達城堡山上,可以說,布達佩斯的歷史主要就是布達城堡山的歷史。
據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年前後,便有原始居民在布達這塊土地上居住,公元1-2世紀,這里是羅馬帝國潘諾尼亞行省的首府。公元896年,來自烏拉爾山的馬扎爾族人來此處定居,並將其王宮建於布達佩斯以北險峻的維舍格拉德的山頂上。1241-1242年韃靼人入侵後,國王貝拉四世終於決定在河右岸的山嘴上構築城堡,建築圍牆,這一年是公元1247年,也是城堡山的真正的得名之時,此後又用了幾十年的時間,這座城市才初具規模,這就是最早的布達佩斯。14-15世紀可以稱為城堡山的全盛時期,這里逐漸發展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工商業之發達和藝術之繁盛享譽全歐。1541-1686年間,這里被土耳其人所佔,淪入異族鐵蹄之下達145年,在此期間,各種古跡遭到嚴重破壞,18-19世紀得以重建,被毀的王宮改為巴洛克式建築,1872年,布達與佩斯正式合並。
布達依山而建,地處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地形奇特,風光別致,這座狹長的古城長約1500米,寬約500米,只有3個城門可以通行,易守難攻。
全城共有4條平行的主要街道,大大小小的廣場是城內最獨特的景觀,這是當年居民們自由交易的場所。縱橫的街道和頻繁出現的小廣場反映了歐洲中世紀城市的特點,城堡區的中心是聖三神廣場,廣場上原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土耳其人佔領期間被毀,19世紀末得以重修。此外,聖埃蒂安國王的雕像和巴洛克式的聖三神圓柱是廣場上更亮麗的焦點,為整個廣場增色不少。坐落於西城門附近的是當年的市政大廳,即布達城最高行政長宮的府邸,整個建築分為5層,基座為石制,高聳的尖頂尤其引人注目。
城堡山另外兩處著名的景點是有700餘年歷史的聖瑪麗亞教堂和造型別致的漁人堡。
聖瑪麗亞教堂又稱馬加什教堂,這是由於1470年,匈牙利國王馬加什曾命手下將自己的王徽懸掛於教堂的南門上。這座教堂始建於13世紀中葉貝拉四世時,此後的幾百年間,眾多的國王在這里舉行加冕儀式,固此又稱為加冕教堂。此外,許多國王的婚禮,王室慶祝軍隊出征凱旋等儀式也多在這里舉行,可以說,聖瑪利亞教堂是布達佩斯歷史的見證。這座教堂從風格上來說屬哥特式建築,在穹形尖頂的西大門兩側有一高一低不對稱的兩尖塔,南塔高80米,帶有彩石花紋,是教堂外觀最美麗的部分,另一很矮很粗的貝拉塔,帶有4個角樓,拱頂都用彩色玻璃鑲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牆壁和牆角造型多變,給人靈巧而雅緻的感覺。教堂的聖瑪利亞門額上有描述聖母歸天的14世紀浮雕,教堂內部壁畫描繪了聖徒們的行事。教堂前聳立著一座八角形石塔,雕刻十分特別。這座教堂在土耳其人佔領時曾被改建為清真寺,布達城光復後又恢復為天主教堂,它現在的外觀是在1874-1896年修繕時定下來的,當時許多傑出藝術家參與了城堡的修繕。
白色漁人堡是在中世紀城牆的根基上建造的一段100多米長的白石牆。牆內沿階梯拾級而上,可看到寬敞的城頂和兩側半人高的護牆,城內還有烽火台似的圓塔樓。
此外,還有匈牙利末代皇帝和攝政王霍爾蒂的皇宮,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華麗皇宮,現已辟為博物館,匈牙利民族畫廊、城堡博物館和國家圖書館都設於皇宮內。
城堡山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還是一處獨特的自然景觀。美麗的多瑙河在這里形成一個半圓,城堡山就坐落在河套中間,山南端的橢圓形主峰聳立在多瑙河畔,俯視著佩斯城。從凹進去的對岸看,山水相映,城堡山巍峨壯麗。山後則是格列特山的巨大剪影,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畫。
佩斯雖然沒有布達那麼悠久的歷史和眾多的古跡,卻也是布達佩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佩斯地處平原,是全國的行政和工商業中心。這里林木繁茂,道路筆直。小林蔭道環繞的內城,是老佩斯的中心。內城有古老的王宮、博物館、科學院和大學區,也是政府機關和議會所在地。
位於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國民議會大廈,建於1884-1904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築,長268米,高96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河畔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它始建於13世紀,原是羅曼式建築,後改為哥特式。奧斯曼王朝時再次遭到破壞,至1739年重建完成。目前,這座教堂里仍有一個朝向麥加方向的壁龕室,標明它在奧斯曼王朝時期曾是一個清真寺。
布達佩斯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城市,悠久的文化使它具有濃郁的古老氣息。美麗的多瑙河穿城而過,又為它增添了迷人的自然色彩。再加上這里的保護工作十分得力,使布達佩斯這座古城一直象一幅迷人的畫卷一樣展現在世人面前。布達佩斯城堡山
布達佩斯城堡山(匈牙利)
城堡山是布達佩斯最早的舊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館,展示了布達
佩斯城市發展的歷史和匈牙利民族的過去。
城堡山的地勢險要,它坐落在瀕臨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岡
上。選擇這樣的地方修建城堡,顯然是當年出於戰爭防禦的需要。這座狹長
的古城長1500 米,最寬處不超過500 米。城四周順著山坡高牆壁壘,只設有
3 個城門可以通行。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
城堡山始建於13 世紀,來自烏拉爾山的馬扎爾族人經過幾百年的游牧遷
移,終於在公元896 年定居在匈牙利這塊土地上。最初的王宮本來建在布達
佩斯以北險峻的維舍格拉德的高山頂上。韃靼人入侵之亂結束以後,國王貝
拉四世於1247 年決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後用了幾十年時間才使它初具規
模,這就是最早的布達佩斯。
14~15 世紀是城堡山的全盛時期,這個當時被稱作「布達」的山城成為
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達落入
奧斯曼帝國之手,在外族人鐵蹄之下達145 年。在此期間,城堡山年久失修
並屢遭火災、地震和戰亂之患。匈牙利獨立後,於18~19 世紀重新城堡山,
被毀的王宮改為巴羅克式建築。此時的布達已大大地擴展,除城堡山外,山
下多瑙河右岸的許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區。1873 年布達與多瑙河左岸的佩斯兩
城合並,成為統一的布達佩斯,這時的城堡山僅成為首都一角。
城堡山全城共有4 條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橫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將各主
要街道相互貫通。每隔不遠,街角上就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廣場,這是居民當
年自由交易的場所。這樣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歐洲中世紀古城的特點。
在西門附近,矗立著一幢石基座的五層大樓,那高聳的尖頂顯得格外壯
觀。它是當年的市政大廳,即布達城最高行政長官的府第。可以想像在幾百
年的歲月里,這里曾經戒備森嚴,冠蓋雲集,好不壯觀,只是今天已經事過
境遷,樓前廣場空空盪盪,往日的一切盛況都成了過眼煙雲,只有不遠處的
軍事歷史博物館還在默默地陪伴著它。這個博物館原來是個大兵營,現在展
示匈牙利在歷史上擁有過的各種兵器,其中還可看到幾門中國清朝的銅炮,
想來這該是參加八國聯軍的奧匈帝國軍隊掠回的「戰利品」。
城堡山最有名的景點是馬加什教堂(聖瑪麗亞教堂),它已有700 年的
歷史。這座哥特式的建築物精美絕倫,簡直是件藝術珍品。教堂牆壁、牆角
的造型多變,看上去十分協調雅緻。教堂的拱頂尤為壯觀,皆由彩色玻璃鑲
嵌而成,拼成美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教堂兩側高聳若干尖塔樓,
其中最高的一個呈圓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層尖拱頂的長窗,往上
猶如一段經過雕鏤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變細,好像插在那裡的一把利劍直
指青天。
這座教堂建於1255~1269 年,在以後的一個世紀中不斷得以完善。1470
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時代的著名國王馬加什下令將自己的王徽懸掛在這個教
堂的南門上,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幾個世紀當中,這個教堂內舉行
過各種隆重的慶典,包括為國王加冕,國王舉行婚禮和王室慶賀軍隊出征凱
旋等。土耳其人佔領時期,它曾被改為清真寺,布達光復後又被恢復為天主
教堂。它現在的外觀是在1874~1896 年那次修繕後固定下來的。當時全國許
多傑出的藝術家參與了這次規模宏大的修繕工程。
馬加什教堂緊靠城堡山的另一處名勝——白色的漁人堡。這是本世紀初
在原中世紀城牆的根基上建起的100 多米長的白石牆。牆內沿階梯拾級而
上,城頂上相當寬敞,兩側築有半人高的護牆。城上每隔不遠,修有一座烽
火台似的圓塔樓,塔頂尖尖的,好似一頂頂白色斗笠。站在漁人堡的城上眺
望,多瑙河從腳下靜靜地流過,對岸的國會大廈、沿河各種建築物,鬱郁蔥
蔥的瑪爾吉特島和遠處的群山盡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開朗。難怪人們公認,
漁人堡為城堡的景觀增色不少。
城堡山的南端被規模宏大的古王宮全部占據。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復的
彈痕累累、搖搖欲墜的舊宮門,就可以想像這座歐洲聞名的宮殿在歷史上經
歷過的磨難。最早在這里建造王宮是在13 世紀,實際上那隻不過是個很簡陋
的築有高牆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紀才逐漸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
宮廷建築。後來幾經戰亂,又經歷了土耳其人的佔領,古王宮毀壞嚴重。1715
年,臨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宮首先被修復。1749~1770 年,在一批奧地利名
建築師的參與下又改建了王宮的其他部分。這項浩大工程竣工後,王宮面貌
一新,只是建築風格已由中世紀的哥特式改變為巴羅克式,建築布局也發生
了很大變化。從19 世紀奧匈帝國建立到1905 年,它進一步臻於完善,成為
歐洲最輝煌的王宮之一。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匈牙利的許多王室在這里
享受過豪華的生活,著名的希茜公主、匈牙利末代國王和攝政王霍爾蒂都曾
在這里居住過,不幸的是二戰的炮火又幾乎將它變成廢墟。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修復,這座宮殿已向遊人開放,每天吸引著眾多的參
觀者。它的正殿已被辟為「民族畫廊」,在上下三層的巨型大廳里展示著匈
牙利歷代名畫家的大量繪畫和雕塑精品。配殿部分被辟為「匈牙利工人運動
博物館」和「布達佩斯歷史博物館」。全國最大的藏書地——塞尼亞國家圖
書館也設在這里。
王宮的庭院也格外氣派。在面對多瑙河的殿前廣場上,聳立著歐仁尼大
公騎馬的青銅塑像,他是1686 年匈牙利從土耳其人手中收復布達城的軍事首
領。塑像的那種橫刀立馬、威風凜凜的神態栩栩如生。院里還有一組群雕也
很吸引人,它描繪了馬加什國王與他的寵臣們外出打獵的情景。僅從王宮庭
院的眾多塑像中就不難看出,匈牙利在中世紀以後受文藝復興的影響,藝術
水平曾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在宮殿的左側,原有一個很大的御花園,可惜現在只留下了一座鋪滿碎
石的空地。從御花園到王宮大門之間,還留有大片建築物廢墟。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城堡山作為歷史古跡得到很好的修繕。可惜在二
戰期間,它再度受到嚴重損壞,王宮和一大片民宅被炸成一片瓦礫堆。1945
年開始重建,幾十年來從未停頓。目前除規模宏大的王宮尚未完全修復外,
城堡山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再現了100 多年前的原貌。以自己濃郁的古風和民
族風格,引發著國內外遊人的思古之幽情。
7. 中世紀歐洲的建築和雕像主要有哪些風格
關鍵詞:羅馬風、拜占庭建築、哥特式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公元4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潮趨衰落。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也隨之分裂。其東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為中心,稱東正教;西部仍以羅馬城為中心,稱天主教。從此,東西兩邊的教堂建築風格都發生了變化。主要分為拜占庭建築、羅馬風建築和哥特式建築三種。拜占庭式建築風格一、發展概史:興盛時期(4-6世紀),主要是按古羅馬城的樣子來建設君士坦丁堡。在6世紀出現了規模宏大的以一個穹隆為中心聖索菲亞大教堂。中期:(7-12世紀),由於外敵相繼入侵,國土縮小,建築減少,規模也大不如前。其特點是佔地少而向高發展,中央大穹隆沒有了,改為幾個小穹隆群,並著重於裝飾,如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後期:(13-15世紀),十字軍的數次東征使拜年占庭帝國大受損失。這時建築既不多,也沒有什麼新創造,後來在土耳其入主後大多破損無存。二、拜占庭建築的風格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這一特點顯然是受到古羅馬建築風格影響的結果。但與古羅馬相比,拜占庭建築在使用「穹窿頂」方面要比古羅馬普遍得多,幾乎所有的公共建築成宗教性建築都用穹窿頂,而古羅馬建築雖也有此類形式,如萬神廟,但還不普遍。第二個特徵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築中,建築構圖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部件,周圍又常常有序地設置一些與之協調的小部件。 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築以對角線為直徑的穹頂,彷彿一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發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從而使內部空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 第四個特點是色彩燦爛奪目。用大面積地用馬賽克或粉畫進行裝飾,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築內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在這一方面,拜占庭建築極大地豐富了建築的語言,也極大地提高了建築表情達意、構造藝術意境的能力。
談到拜占庭建築,就不能不談到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因為它不僅綜合地體現了拜占庭建築的特點(包括風格特點),而且也是拜占庭建築成就的集大成者。
這座教堂的整個平面是個巨大的長方形。從外部造型看,它是一個典型的以穹頂大廳為中心的集中式建築。從結構來看,它有既復雜,又條理分明的結構受力系統。從內部空間看,這座教堂不僅通過排列於大圓穹頂下部的一圈40個小窗洞,將天然光線引入教堂,使整個空間變得飄忽、輕盈而又神奇,增加宗教氣氛,而且也藉助建築的色彩語言,進一步地構造藝術氛圍。大廳的門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內牆面用白、綠、黑、紅等彩色大理石拼成,柱子用綠色,柱頭用白色,某些地方鑲金,圓穹頂內都貼著藍色和金色相間的玻璃馬賽克。這些繽紛的色彩交相輝映,既豐富多彩,富於變化,又和諧相處,統一於一個總體的意境:神聖、高貴、富有。從而,有力地顯示了拜占庭建築充分利用建築的色彩語言構造藝術意境的魅力。這座建築也就當然地成為了中世紀,乃至人類建築史上璀璨奪目,光耀千秋的傑作。 二、羅馬風(Romanesque)建築早期基督教建築是同拜占廷建築同時發展起來的。其規模遠不及古羅馬建築,設計施工也較粗糙,但建築材料大多來自古羅馬廢墟,建築藝術上繼承了古羅馬的半圓形拱券結構,形式上又略有古羅馬的風格,故稱為羅馬風建築。羅馬風建築於11-12世紀在西歐發展至巔峰。它外觀封閉、類似城堡,門窗均為半圓形拱券,藝術造型常常通過連列券廊表現,光影生動。羅馬風建築又稱羅曼建築,它承襲初期基督教建築,採用古羅馬建築的一些傳統做法如半圓拱、十字拱等,有時也用簡化的古典柱式和細部裝飾。經過長期的演變,逐漸用拱頂取代了初期基督教堂的木結構屋頂,對羅馬的拱券技術不斷進行試驗和發展,採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頂的橫椎力,後來又逐漸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頂。平面仍為拉丁十字。出於向聖像、聖物膜拜的需要,在東端增設若干小禮拜室,平面形式漸趨復雜。
羅曼建築的典型特徵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西面有一、二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內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中廳與側廊較大的空間變化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
隨著羅曼建築的發展,中廳愈來愈高。為減少和平衡高聳的中廳上拱腳的橫椎力,並使拱頂適應於不同尺寸和形式的平面,後來創造出了哥特式建築。羅曼建築作為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於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於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在建於12世紀的英國蘭姆大教堂內部可以領略到臻於完美的羅馬風風格。比薩建築群是義大利羅馬風建築的傑出代表。還有德國沃爾姆斯主教堂等。古希臘人建設聖地的心態類似,地方當權者、教會以及市民三方利益的一個交集就是在城市中心地段建設標志性的高大教堂。一座教堂的建設周期往往會持續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浮躁的現代人面對這些往往會發出莫名的感慨)這一時期(1000-1200年)建造的教堂在平面布局上幾乎是無一例外地成拉丁十字形,且主入口朝西(上一集已經提到)。較早期的巴西利卡式樣實際上構成了這個拉丁十字的豎道,這一豎道內部分為一個中廳和兩個側廳,之間由兩排立柱分開。中廳的內部開間很大,東端與一平面上呈半圓形的後殿相連,後殿中設聖壇。在這一時期的建築里,一般都在後殿前又建一與中廳垂直的橫向空間,其高度和寬度都與中廳相當。這樣,平面上的一字形就變成了一個十字形。十字的橫道比豎道短得多,這就是拉丁十字。由於拉丁十字象徵著耶穌的受難,並且能與儀式的需要很好地結合,天主教會自此就把它視為最正統的教堂形制。鍾塔在基督教的初期建築里就有了,當時作為一個獨立的建築設在教堂的旁邊,用作地標、防衛和召喚信徒。這在羅馬風建築時期的義大利得到較好的繼承,如比薩達教堂和佛羅倫薩大教堂等。但在北部的萊因河流域及西歐其它地方,鍾塔往往被集成到教堂主建築之中,塔摟或與兩翼結合(拉丁十字的橫道),或直接建在東西(豎道)兩端,這樣鍾塔與教堂主體相互依託,塔樓由此可以建得更高,並成為羅馬風建築的一大特色。當時,玻璃還屬稀缺物品,很多教堂的窗口因此做得很小,教堂內部光線比較昏暗,為了改善室內的光照,設計師們在縱、橫兩個中廳交叉點的上方,也建一個尖塔。10世紀以後,十字拱等技術從義大利傳到西歐其它地方,原來教堂的木質屋頂普遍被石塊砌成的拱頂所代替,為了承重和抵消側推力,人們建起了巨大而厚實的外牆(內部隱藏扶壁),並用粗重的柱墩替代柱式的柱子。後來,在筒形拱和十字拱上使用拱肋,使建築的支撐結構更加明晰。同樣是為了承重,教堂的門窗都很窄小,實窗一般建在中上層。這些城市教堂一般造形復雜,用料考究,盡管大面積的厚重外牆不可避免,但在外牆上大量地採用了具半圓形重疊連列假券、半露柱等裝飾單元,並使之與券廊、窗等實體結構協調一致,門窗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從而使整個建築看起來並不十分沉重(圖5)。在主山牆上,石刻和塑像構成裝飾的核心。大門成喇叭狀陷入山牆內(由此可見外牆極厚),喇叭形的門洞由階梯狀半圓拱和立柱修飾。內部空間成陰暗神秘氣氛,樸素的中廳與華麗的聖壇形成對比。三、哥特式建築羅馬風建築的進一步發展,就是12-15世紀西歐以法國為中心的哥特式建築。
"哥特"原是參加覆滅羅馬奴隸制的日耳曼「蠻族」之一,15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反對封建神權,提倡復活古羅馬文化,乃把當時的建築風格稱為"哥特",以表示對它的否定。這時期的建築仍以教堂為主,建築風格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而是以尖券(來自東方)、尖形肋骨拱頂、坡度很大的兩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鍾樓、扶壁、束柱、花空欞等為其特點。巴黎近郊的聖德尼修道院是羅馬風風格向哥特風格轉型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築。與羅馬式教堂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輕盈與明亮,這與其窗戶設計有直接的關系。裝飾窗戶的彩色玻璃,設計美觀,陽光從外面瀉進,透過五彩繽紛的色彩,製造出聖潔的氣氛。1.歷史背景和流行趨勢 12世紀以後,以法蘭西為代表的民族國家得到不斷的鞏固和發展,隨著人口的大量聚集以及手工業、商業和銀行業的快速發展,新的社會等級在不斷地發展壯大,各類手工業者協會也紛紛建立起來,城市進入了繁榮發展的新時期。城市的發展意味著流通,與東方阿拉伯人的通商不僅帶來了財富,還讓人們見識了7世紀以來阿拉伯建築里的尖頂券。在城市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各類工匠又把雕刻、繪畫等工藝美術技藝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能夠把建築師的奇思妙想轉化為現實。財富在城市積累的同時,也在影響和動搖著教會的固有美學觀點。城市管理者把半數以上的財政開支用於建造值得驕傲的大教堂,還給與參加協會的石匠等手工業者免除其它勞役和賦稅等優惠政策。在這種有利於發揮工匠智慧的環境中,當時的建築師和工藝美術大師們將羅馬教堂的十字交叉拱和骨架券,以及阿拉伯的尖頂券等技藝融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型的教堂造型和支撐結構體系。 這種新的建築形制首先誕生於法蘭西,它對建材的加工精度要求極高,能將財富和對天國的嚮往更好地結合起來。它一問世,就在西歐各地流行起來,延續達400年之久。然而,各國的哥特建築還是顯示出各自不同的審美傾向。在英格蘭,垂直線條得到強化。在德意志地區,高塔成為重要標志。具有文化優越感的義大利人,在這種新的建築形制面前表現出相當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他們蔑視這種新的風格,並將之取名為哥特建築(「Gothic」,讓人連想起愚昧和野蠻的北方游牧部落);另一方面,在建築的外觀裝飾等方面借鑒了哥特風格的尖拱造型。2. 基本特徵——尖拱哥特建築多數為教堂。相對於羅馬式教堂而言,哥特建築用尖拱形取代了所有的羅馬式半圓拱形。這一基本線條的變化帶來了意境的變換:原先厚重陰暗的印象轉變成輕快上升的線條。 尖拱有比半圓拱更實用的地方在於,它在同樣的跨度內可以把拱頂造得更高(中廳一般都在30米以上,最高的達8米),而其所產生的側推力會更小,從而有利於減輕結構;此外,採用尖拱還可以適應多種間的形狀,而半圓形十字拱只能覆蓋正方形的間。3.框架結構哥特教堂的基本結構單元可以理解為: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又稱尖肋拱頂(圖1)。為了平衡中廳拱腳的側推力,從側廳外面的柱墩發券設飛扶壁(圖2)。為了增加穩定性,一般都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建築獨特的框架結構。4.內部和外部處理哥特教堂的中廳一般不寬,但很高很長,由束柱引導的向上垂直線條占據統治地位,塑造了很強的升騰態勢。由於擺脫了承重牆,窗子因此占滿支柱之間的的整個面積,窗子由構成一幅幅圖畫的彩色玻璃鑲嵌而成,也稱。陽光照耀時,教堂內部漾起奪目的色彩,宛如天堂聖境(圖3)。室內裝飾的重點是華蓋、壁龕等處,也以尖券為主題。一般在教堂正門兩側建有方形主塔,從而增加主立面的寬度和宏偉。德意志人喜歡在方形主塔之上增設極高的尖塔,造成沖天而起的態勢(由於高塔耗費更多的時間和財物,一些教堂至今只建成一座高塔)。尖塔,不僅設在主塔之上,而且還以相應的比例建在扶垛、牆垛、欄桿、窗欞、等物之上。大小不等的尖塔,以及塔上的小卷花狀飾物,如同大大小小、拔地而起的尖筍。與這些尖塔相呼應,在西部主立面上布滿繁雜的垂直線條和眾多有意被拉長的人物雕像。整個建築的外觀使人聯想到向上的神秘天國。尖券、尖拱、飛扶壁以及大量以尖券為主題的細部裝飾如華蓋、壁龕等,使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巴黎聖母院的正門山牆,兩側的方形高塔並不為尖頂所覆蓋,整個立面的中心為巨大的玫瑰花窗,其它的門窗等全部採用尖券。右圖為薩拉曼卡市伊諾尼馬斯大教堂的中廳,為了增加垂直上升的線條,柱墩全部塑造成束柱狀,向上成放射狀分叉成拱肋,拱肋之間由相互交錯成4軸對稱的復雜圖案,中廳兩側的花窗玻璃清晰可見。米蘭大教堂(Dom de Milan,1386年實踐,到1858年才徹底完工),正門有眾多小尖塔,大小尖塔約138座,總體顯示哥特風格(義大利境內僅此一例),有很多後來的巴洛克和新歌特元素。佛羅倫薩新馬麗亞教堂(S Maria Novella,13世紀中葉至14世紀中葉)外表幾乎看不出各哥特風格,僅主立面上門洞略呈尖拱形,但內部採用了哥特風格的尖拱。大理石貼面為1456-1470年的產物,已經開始具備文藝復興藝術的特點了。
8. 土耳其建築的主要風格是什麼土耳其有沒有代表性顏色希望答案詳細些
問建築業內人員吧,你上魯文建築這個專業服務網站,去論壇看看,那裡都是建築圈內人士,會有很多人解答你的問題,回答的會比較全面和權威。
9. 土耳其的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聖索菲亞教堂!
作為君士坦丁堡(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舊稱-譯注)的主教堂,聖索菲聖大教堂在拜占庭帝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有的帝王都在那裡加冕。是遵照拜占庭帝國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查士丁尼的命令建造的。他編纂了帝國法律,並重新征服了過去的西方帝國,當聖索菲亞大教堂完工時,歷史學家普羅科匹厄斯寫道,教堂的穹頂看起來好像沒有基座,彷彿是靠一條金鏈懸掛在天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