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土耳其干什麼
⑴ 二戰中土耳其是什麼立場
土耳其其實和納粹的關系不錯,甚至差點加入軸心國。這樣怎麼興兵攻打? 原因是1據「考證」,他們都有雅利安人的血統。2土耳其因為近代史中的經歷跟西方的感情不好。不過德國當時是後起之秀,所以沒怎麼參與那些事,它是個例外。一戰之後,「同病相憐」的它們反而更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再一個,二戰爆發後,土耳其是中立國中對納粹抱有好感的少數國家之一。它有不少資源對納粹有利,而英國等在它周圍的軍事力量和國內的反納粹勢力讓他不敢加入軸心國。而土的中立國地位對納粹是有很多好處的。因為,納粹在中東沒有足以制衡英法等的力量(地中海的制海權始終在英國手裡)。那麼如果土加入了軸心國,英法蘇很可能就在中東會師了。而土不加入,中立國的地位使得同盟國勢力無法接壤。一旦大戰全面爆發,北非戰場和高加索戰場被割裂。
⑵ 二戰時土耳其屬哪一方派兵參戰了沒
土耳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但暗中給與德國一些援助,二戰接近勝利時,土耳其站在同盟國一邊。
⑶ 二戰期間,土耳其為何一直保持中立,直至雅爾塔會議後才對德宣戰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土耳其直接站隊,被列強瓜分了。所以在土耳其不確定哪邊會可靠一點的時候是不敢再輕易站隊的。但是土耳其的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列強不會容忍土耳其這種模糊的態度,各方都在注意著土耳其,都想將土耳其拉到自己這一方。
但土耳其還在猶豫,直到實在不能再保持中立的時候,向德國宣戰,還趕在蘇聯前面。雖然蘇聯覺得土耳其很狡猾,但西方對土耳其比較寬容,土耳其最終倒向西方。
⑷ 二戰時期的土耳其
他開始是中立的,後來傾向於同盟國了
當時隆美爾入侵埃及時一直希望土耳其的炮群象英軍艦隊開火,如果真是那樣英軍本來就不妙的處境將更糟糕了,但是土耳其一直沒有這樣做~~
⑸ 在二戰時期,土耳其在做什麼
一開始中立,最後還是加入盟國了。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交匯處,把守戰略要道。戰爭剛剛開始,各國使節就蜂擁而至,希望用各種陰謀詭計動搖這個年輕的共和國的中立立場。但土耳其的策略是同時向德國和英國出口礦石等資源,換回武器和其他物資來保衛自己的國家,並藉此機會尋求發展。德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道路和鐵路,英國將幫助土耳其建設機場和港口,兩國會相互競爭,各自提供最好的設備,而土耳其則允許兩國勢力在國內用各種陰險的伎倆明爭暗鬥。
土耳其利用自己的鉻鐵礦和銅礦石換回了先進的武器。由50個旅,80萬農民出身的士兵組成的步兵在古安納托利亞高原嚴酷的環境下鍛煉出來,足可以媲美歐洲任何一國的步兵。土耳其領袖伊諾努決心維護國家的獨立,他不希望依靠別國軍隊保衛自己的家園,因為那樣的代價就是本國的子弟兵也要為他國的利益流血犧牲。
土耳其同交戰雙方簽署了貿易和約,換來雙方對自己中立地位的承認。1943年1月30日,伊諾努與丘吉爾在土耳其南部城市阿達納舉行會談,並同意在聖誕節那天加入戰斗。隨後同盟國向土耳其提供了350輛坦克,48門自動炮,300門野戰炮,近3000門防空炮,大約100萬枚反坦克地雷和10萬把步槍,作為第一批軍事援助。但11月,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這三巨頭在德黑蘭舉行會議的時候,土耳其依然拒絕與德國斷絕聯系,甚至不允許英國飛機使用盟軍幫助修建的空軍基地。
現在,只有丘吉爾對土耳其的參戰依舊感興趣,蘇聯對其徹底失望,決定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放巴爾干半島。在開羅會議上,伊諾努辯解稱自己沒有行動是因為需要和其他國家的部隊協同作戰,這需要周密的准備。而被要求現在就著手制定計劃的時候,伊諾努卻說軍事將領都留在安卡拉,所以無法討論。
1944年2月,駐土耳其的英國司令官回國;4月,英國要求土耳其停止向德國出口鉻鐵礦,否則就封鎖土耳其的口岸。8月,土耳其終於照辦,因為到這時,納粹德國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報復這樣一個國家了。
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才對德國宣戰——再過5天,就要超過同盟國定下的有權在戰後加入聯合國的最後期限。
土耳其人民是幸福的!
⑹ 土耳其在一戰時是德國的鐵桿盟國,到了二戰土耳其做了些什麼
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同盟國共同作戰,最終戰敗,結果遭列強宰割。土耳其民族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於一九一九年,今日之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凱末爾·阿塔圖爾克)領導民族抗戰運動,擊退外國勢力。一九二一年一月 ,大國民議會通過根本法,改國名為土耳其。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一日,廢蘇丹制,奧斯曼帝國正式滅亡。翌年十月二十九日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二戰土耳其是中立國,但它與德國的關系類似西班牙瑞典和德國的關系,都是親德但卻拒絕捲入戰爭。德國二戰後重建時,由於缺乏成年男性勞動力,從土耳其「引進」了大量勞工,因此現在在德國到處可見土耳其人。
⑺ 二戰土耳其在做什麼
保持中立,起初德國勢如破竹之際一直和德國人眉來眼去。但當德軍在莫斯科和察里津(原諒我實在是不想打那個惡心的名字)慘敗之後。立即目不斜視了。
⑻ 二戰時土耳其是個什麼狀況
凱末爾死後,他的主要助手伊斯麥特伊諾努(smet nnü)於1938年當選為土耳其第二任總統和人民共和黨主席,執政直到1950年. 伊諾努剛當上總統就趕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納粹德國和美英都竭力爭取土耳其加入各自的陣營參戰.希特勒派特使游說伊諾努,而丘吉爾於1943年1月親赴土耳其的安達納,在一節列車車廂里密會伊諾努.同年4月,伊諾努密赴埃及,與出席第二次開羅會議的羅斯福和丘吉爾會晤. 在二戰初期,英美均覺得土耳其中立比較符合盟國利益,可以切斷德國與中東油源間的通道.但1942年盟軍戰事不利,丘吉爾一度希望土耳其參戰開辟中東戰線牽制德國,但羅斯福依然堅持土耳其中立較好.後來盟國考慮,土耳其一旦戰敗會造成無法收拾的災難性影響,因此還是決定讓土繼續中立. 而在土耳其方面,伊諾努雖然內心傾向盟國並且與美英領導人多次密晤,但他考慮,當時土耳其的凱末爾改革仍在進行中,經過多年戰亂的國民經濟並未完全恢復,仍需休養生息,而且土軍裝備與素質遠不能與德國相提並論,冒然與德宣戰將帶來一場民族災難.因此他決定繼續保護中立,同時與盟國保持友善關系和良好默契,以便在戰後獲得更多援助,以提防蘇聯染指海峽. 伊諾努的計劃無疑是非常符合土耳其的國家利益的聰明選擇,使土耳其在二戰中得到休養和發展,改革也繼續推進並獲得成功.二戰後,伊諾努就全面倒向美英並加入北約. 圖為1943年1月丘吉爾在安達納郊外一節列車車廂內密會伊諾努的照片.土耳其在二戰中保持中立但偏向盟國的立場可見一斑.
希望採納
⑼ 土耳其在二戰期間實行過 法西斯 一黨 獨裁簡要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謝謝~
土耳其共和國的獨裁統治是凱末爾時期建立起來的,凱末爾變革的成功得益於蘇聯的支持,其人甚至一度被稱為紅色將軍,但實際上凱末爾最終並理睬蘇聯的政治暗示。他基於軍隊的支持堅決實行一黨制和總統制,他創建的共和人民黨(也稱土耳其國民黨)所以在凱末爾時期就是絕對的獨裁統治。同一時期中國的蔣介石也被稱為東方凱末爾,兩人所信奉的政體出奇一致。都是受到蘇聯支持才具有並掌握較強的軍事力量,但兩人的思想有完全不同於蘇共紅色思想,並最終與蘇聯背道而馳。
到1938年凱末爾逝世,伊茲麥特就任總統,他並沒有變革凱末爾的政體制度,並且進一步促進了共和人民黨中的民族主義思想,在不斷增加的政治危機中,土耳其與倫敦、柏林甚至莫斯科都保持著適當的距離,直到1939年10月土耳其與英法簽署一份互助協議,從而打破了與蘇聯的友好關系。並積極挽回和德國的關系。1941年德國政府巴爾干,本有能力繼續進軍安卡托利亞,但是在土耳其的一再保證下。於同年6月土德簽訂一份互不侵犯協約。從這時起到45年土耳其唯一的執政黨即共和人民黨一直同德國保持友好關系,並且該黨內的原本就有的民族主義思想進一步猖獗,右翼勢力一度左右政局,甚至一度有人提議趁蘇聯軍隊大潰退的時機收復高加索。但是介於英法所屬的中東依然有不少兵力,土耳其一直秉持中立。
直到1944年德國戰局惡化,這股土耳其國內的納粹風才漸漸稀落,直到1945年2月23日土耳其對德宣戰搭上了瓜分二戰戰勝國成果的末班車。
此後,進入冷戰時期,土耳其倒向美國,土耳其的政治體制受到美國的極大影響轉變為多黨制和半總統制(即類似法國式的總統總理制度)
我知道的就這些,了解的並不是很清楚,希望能夠幫助你。
⑽ 二戰末期土耳其一招就降服了英國,它用的是什麼招數
二戰末期,軸心國集團敗局已定,許多手腳不幹凈的“中立國”惶惶不可終日,因為此時的美英等國打算對它們展開清算。在這個過程中,一度同德國走得很近的土耳其實在是按捺不住了。要知道,早在1942年夏,當隆美爾大軍在北非戰場上所向披靡時,土耳其甚至已暗中做好准備,接應德軍打開通向中東地區的通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土耳其瘋狂對美英示好,希望能爭取一個寬大處理時,英國方面給出的態度十分強硬,丘吉爾直言不諱:我們大英帝國再不濟,也不至於同土耳其這種毫無價值的小國結盟吧? 丘吉爾向來嘴毒,在大問題上手段也足夠狠,在美國沒有特殊關照的情況下,他的態度幾乎是判了土耳其死刑。其實,英國向來對土耳其沒啥好感,早在奧斯曼帝國末期,英國就是折騰這個“西方病夫”的排頭兵,瘋狂攫取利益的同時還死命地醜化土耳其人的形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斯曼帝國好歹還是個落魄的大國,如今的土耳其要地盤沒地盤,沒兵又沒錢,英國便更是看不上了。更要命的是,即便如此,土耳其還一度把英國嚇個半死。
1945年1月25日,土耳其《黎明報》在顯眼的位置發表了這樣一段文字:“土耳其認為,如果它摒棄英國的友誼和支持,它就將喪失它的獨立;但同樣,如果英國中斷了它同土耳其的緊密友好關系,它就將失去其在中東的地位……土耳其在1941~1942年曾堅如磐石般地在納粹的波濤中砥柱中流,從而拯救了敘利亞、埃及和伊拉克。今天,土耳其准備一如既往,以同樣堅強不屈的精神來抵抗目前威脅地中海地區的‘托洛茨基’運動。面臨這種危險,英國和土耳其必須同生死、共存亡。”這番話說得圓滑無比,同時卻又綿里藏針。首先,土耳其人自貶身價,把英國吹得天花亂墜,極大地誇贊大英帝國對二戰局勢的影響力;其次,土耳其堅決同軸心國集團劃清界限,給自己從泥潭中抽身而出提供了條件;最為重要的是,土耳其把蘇聯樹立成了英國新的敵人,而前者的態度很明確:要麼緊緊團結在英國周圍,大夥一塊對抗蘇聯,要麼乾脆自毀長城,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