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舌怎麼解釋土耳其以弗所美杜莎
⑴ 四月的一天我站在這里,穿越以弗所3000年的時光
埃及、土耳其20天旅遊行記(16)
以弗所篇
第十三天,我們在愛琴海的晨光中醒來。
愛琴海是愛的海。
一位父親為了悲痛兒子的死亡,竟然投海而死。
愛琴本來是希臘城邦雅典的國王。由於克里特島的統治者、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米諾斯王的兒子在雅典被害,米諾斯求告其父宙斯給雅典降下瘟疫。雅典人被迫答應米諾斯的條件:每9年送7對童男童女。原來米諾斯的王後帕西法厄生了一個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諾陶洛斯,這個半人半牛的怪物不吃其他實物,只吃人肉。米諾斯把他關進由雅典的著名建築師代達羅斯負責設計修建的一座迷宮中,這7對童男童女就是送給怪物米諾陶洛斯的食物。到了第3次送童男童女的時候,愛琴的兒子王子忒修斯自願充當犧牲品,以入宮伺機殺掉怪物,為民除害。每次運送童男童女的船都張掛黑色的船帆。忒修斯臨出發前和父親約定,如果他勝利了,船返航時便掛上白帆。如果出發時掛的黑帆沒有改變,就是他失敗死亡了,。
忒修斯到了米諾斯王宮,公主艾麗阿德涅對他一見鍾情,公主送他一團線球和一炳魔劍,叫他將線頭系在入口處,放線進入迷宮,忒修斯在迷宮深處找到了米諾陶洛斯,經過一場殊死搏鬥,終於殺死了米諾陶洛斯。
忒修斯帶著深愛他的艾麗阿德涅公主返回雅典,在途中命運女神卻要求忒修斯把她拋在一座孤島上,因為她已經把艾麗阿德涅公主定為酒神狄奧尼索斯的妻子。忒修斯在返航時被勝利的喜悅沖昏了他的頭腦,他居然忘記更換船上的黑帆,結果,站在海邊遙望他歸來的父親看到歸船上的黑帆之後,認為兒子死掉了,便悲痛地投海而死。後人為了紀念愛琴,就把這片海叫作愛琴海。
愛琴海是歌的海。
海中女妖塞壬的歌聲使多少人連死亡都不顧,卻要一聞女妖那魁惑的歌聲。
愛琴海是誘惑的海。
忘憂島的果子、塞壬的歌聲、卡呂普索的愛情都會讓人留連忘返、迷惑終身。
那些駕舟出海的人們,難道是去聽塞壬歌聲的樂迷嗎?
我們卻不能去尋覓那神話中美得讓人能夠發瘋的歌聲,而要去往我們現實的旅遊目的地:愛琴海邊的渡假聖地庫薩達斯,探索神奇的古城以弗所。
途中,正副導游為大家演唱非常好聽的土耳其歌曲《巴格達提》,導游艾達很入戲,唱得很動情。
這一帶盛產桃子和芒果,路邊都是果園。我的腦海里湧出以前很喜歡唱的外國民歌《重歸蘇蓮托》的歌詞意境:看這海洋多麼美麗,多麼激動人的心情。看這大自然的美景,多麼令人陶醉。
」看這山坡上的果園,長滿黃金般的蜜柑,到處彌滿著芳香,到處充滿溫暖。」
艾達纏綿的歌聲在耳邊回響,雖然兩首歌曲感情相近,可惜與艾達語言不通,腦海中總浮現出《重歸蘇蓮托》中的愴然:可是你對我說再見,永遠告別你的親人,永遠離開你的家鄉,你真忍心不回來?
艾達今天情緒很高,唱完歌,又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口哨吹完,她又在阿里節奏明快的手機音樂《安卡拉的花園》伴奏下在狹窄的車廂空間中翩翩起舞。她的口哨和活潑歡快的舞蹈給大家的旅途帶來了陣陣歡笑。
接著,我們的幾位團友也不甘示弱,在阿里的鼓勵發動下站出來唱歌,旅途充滿了快樂。
途中休息站上做烤餅的大媽,在一個小型檯子上擀好一張餅,先把爐子上烤好的餅用一個大木鏟鏟出來,然後把擀好的餅鏟進爐子里。剛出爐的餅冒出一股香味。
過了休息站,路邊上都是橄欖樹,這是土耳其特產之一。當然這里也盛產橄欖油及橄欖油製品,如各種肥皂化妝品等。土耳其橄欖油的出產量在全世界也僅次於西班牙。
路邊的小山頂上有一個城堡,居高臨下,頗有氣勢。導游說叫山羊城堡,是塞爾柱人修建的。
中午在途中一個離以弗所古城很近的小村莊吃午飯。
小飯店雖然不大,但布置得很雅緻,很漂亮。
鮮花繞屋。
一個舊大車的車輪掛在樹上,頗接地氣。
內部陳設不華麗,但簡朴實用。
小院子里有兩家當地人家帶著孩子也在這里聚餐,享受天倫,其樂融融。
一個婦女在給他們的孩子講紀律(猜的)。
一幫小朋友聽話地沿著樓梯一邊乖乖坐好,正好給了我一個拍照的機會。
吃完午餐,站在通向以弗所古城的路口,眺望前面的道路,思緒萬千。
這座誕生了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和聖徒約翰又在此終老,埃及艷後克里奧佩特拉的妹妹阿爾西諾綺曾在此避難,莎士比亞創作改編《錯誤的喜劇》時專門把原作地點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港口城市改到這里來的神秘古城以弗所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導游艾達給我們講說,可是她不懂中文,而副導游、翻譯小阿里又不是很了解歷史,我們聽得也是模模糊糊。只好自己學習了解了。
以弗所遺址位於伊茲米爾市東南40公里處,鄰近愛琴海,是地中海東部保存得最好的古典城市。
城市原址並不在這里,史料說公元前10世紀這里就開始建城。現在看到的以佛所古跡是第三座古城。第一座是呂底亞王國的重要城市,後來被水淹了。第二座是公元前8世紀由愛琴海邊講愛奧尼亞方言的希臘人興建的,最早的意思是「母親女神的城」。後來暴發瘧疾,死了好多人,也廢了。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小亞細亞以後將地址遷至現在這個地方,然後在這里建起了第三個以弗所,同時還建起了劇場、賽跑場和競技場。城裡的阿爾忒彌斯神廟曾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以弗所也成了亞歷山大時期的重要天然港口,曾經被稱為「歷史與大海相遇之地」。
羅馬時代以弗所又成為羅馬帝國在亞洲地區(亞細亞省)的首府。它是羅馬時期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重要的商業和貿易城市,人口有25萬之多。無論是古希臘還是古羅馬時期以弗所都是超級繁華的國際大都會,被譽為「不朽的,人類謳歌人生的浮華場所」,「不是羅馬,勝過羅馬」。
這座城市有可容納2.5萬人的劇場,有1.2萬卷圖書的圖書館,神廟,大理石街道(街道旁有數不清的雕像),街心廣場,大型噴泉,古羅馬浴室,公共廁所,大型商場、醫院、葯店、妓院,生活設施非常齊全。它的供水系統至少可供6.6萬人使用,它的地下供暖和排污設施幾近完美……
現在的以弗所遺址的大門就是當年的南門。從這里進去順著坡道往下走比較輕松,而且沿途的建築看得更清楚。
城門進來馬上就是第一個浴室。叫作瓦里烏斯浴室。
羅馬人當年在海邊建的城市都建有3個浴室,外面來的官員、客商和水手等先要在浴室里洗浴干凈才能進入城市中心。
這是羅馬時期的水管,既有上水的,也有下水的。
出了浴室,再往裡面就是市政廳,現在只有斷垣殘壁了。
市政廳前面是圖密善大道,也叫作羅馬大道,以羅馬皇帝圖密善的名字命名,遇有皇帝駕臨或者重大事件或者慶典的時候,國王從兩旁站滿士兵的大道上通過,在這條路上檢閱隊伍,所以又叫作政治大道。
整條路上鋪滿了大理石,一直通向最著名的塞爾瑟斯圖書館。大理石大道一覽無余。
政治大道旁邊的人行道上鋪的是彩色馬賽克磁磚。歷經兩千多年,這些磁磚色彩仍然非常艷麗。
這是大道兩旁的燈柱,據說晚上上面的街燈被點燃,為行人照明,整條大道就會充滿光亮。
以弗所是喵星人的天堂。在以弗所到處可見它們的身影。不知道它們靠什麼生活,但毛色光滑、形態雍容,看起來一副養尊處優的樣子,經常還占據著很漂亮的大理石雕刻旁若無人地酣睡,完全不像國內那些流浪貓落魄的模樣。
市政廳往裡是會議廳,建於公元2世紀,由貴族安東尼夫婦出資建造。最初作為會議廳,後來又成為音樂廳。
會議廳原來是有屋頂的,23排座位,可容納1400人。分觀眾區、演奏區和辦公樓三部分。大理石的座位展現了高質量的手工技術。前面辦公樓看起來是兩層結構,有5個出入口,中間出入口比其它4個高而且寬。由於經常舉行音樂會和藝術表演,習慣上被稱作劇場,中間的空地是樂池,就是演奏區。
正當我們在會議廳的台階上觀看,合影留念的時候,一群土耳其人,不知他們是旅行團還是親友團來到這里,大家提議兩邊合影,他們馬上熱情地歡呼著跑到台階上來和我們在一起合照。
土耳其人性格豪邁,笑聲爽朗,聲音開放,很有感染力。
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的,我們也是情緒高昂,笑聲如潮。
合照完畢,兩邊本來素不相識的人們揮手再見。「byebye」的聲音此起彼伏,那些陌生而友好的面龐和這難得的友好一幕將永遠留在我們心底的記憶之中。
從會議廳回看大門。
會議廳馬路對面是會議中途代表們休息的地方。
遠處高台是古城的聖火台。
這是以弗所城聖火燈長明的地方。
這里的聖火在幾個世紀以來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從未熄滅過。所有城內居民需要火的時候都要到這里來取。
聖火象徵以弗所的精神永存(以弗所人認為聖火代表了以弗所的靈魂)。如果聖火熄滅,以弗所就要滅亡,所以聖火有專人守護。
守護聖火是個非常光榮的職位,需要在市民中選拔。
四月的以弗所也是春光明媚。
大道兩旁有很多名人雕塑,是紀念那些對城市作出貢獻的人。這是紀念一位醫生的。
據說某年以弗所瘟疫爆發,他以身試葯,中毒而死,是一位神農式的好醫生。
醫生所在的街道兩旁是醫院和葯店。
這是醫院的標志。上面的圖案是權杖與蛇!它起源於埃斯科拉庇俄斯的故事,古希臘人將其尊崇為醫神,並且對他的崇拜還涉及蛇的使用。
這個圖案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徽章的來源。
這是葯店的標志。
這個帶三角頂的雄偉建築是著名的圖拉真噴泉。它是獻給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圖拉真皇帝的。建築高約12米,長20米,寬10米,周圍被石柱和塑像包圍,建築前方的噴泉池遺跡造型仍然殘留,圖拉真皇帝的雕像曾屹立在水池中央,現在雕像只剩下一隻腳。但從遺留下來的建築來看,仍然是十分雄偉的。
由於雕像建在水池中央,人們從水池中低頭取水,就好像在給皇帝鞠躬行禮一樣。
克里特斯街,以當地一個祭司的名字命名,全是大理石鋪成的。
克里特斯街上著名的赫拉克勒斯石門,上面刻著赫拉克勒斯的雕像。這座門也是區分外城與內城的標志。石柱上的雕像,一個象徵死去,一個象徵活著,表示世間的一切都是往復更替,萬物皆從此理。.
曼米爾斯紀念碑。曼米爾斯是獨裁者蘇丹的孫子,也是一位建築學家。
曼米爾斯之碑是為了紀念羅馬獨裁者蘇拉的。紀念碑上刻的是稱頌蘇拉的贊美之詞。公元前88年,希臘的本都王國進犯羅馬領地,殺死8000羅馬人。當時羅馬的獨裁者蘇拉率眾戰斗並最終取勝,成為羅馬人的英雄。
大道左邊山坡上是一些貴族豪宅。
裡面地面上鋪設的華美的馬賽克磁磚,比人行道上的精緻華貴多了。
這里是多米提安廣場遺址。
多米提安廣場為多米提安皇帝所建。多米提安皇帝公元81-96年在位,實行暴政,好大喜功。他大興土木,廣場中的多米提安神殿即是其中之一。多米提安皇帝後來被人刺殺,神殿也被百姓拆毀。
廣場附近的多米提安神殿遺址。
多米提安神殿是第一座在世皇帝為自己建造的神殿,位於多米提安廣場旁。神殿一面有8根柱,另一面13根,祭壇前還有4根,是城內最大的神殿。神殿被拆毀後只留下這個門雕。
無花果樹下的這塊勝利女神浮雕,本來是赫拉克勒斯門上圓拱的一部分。
勝利女神名叫耐克。傳說她帶有翅膀,擁有驚人的速度,曾協助宙斯打敗泰坦巨人,給宙斯帶來了勝利,所以成為勝利女神。在西方藝術中常以身生雙翼,攜帶橄欖枝的形象出現。
她不僅僅象徵戰爭的勝利,還代表著希臘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領域尤其是競技體育領域中的成功。所以耐克公司把她的名字作為公司的名稱,耐克的商標的勾也來自這幅雕像。
這幅雕像刻的是古希臘和古羅馬人共同祭拜的財神,應該是希臘神話中的神使赫爾墨斯。羅馬人又叫墨丘利。他穿有飛翅的涼鞋,手持魔杖,能像思想一樣敏捷地飛來飛去。故成為宙斯的傳旨者和信使。他也是狡猾的小偷和騙子之神。《荷馬詩頌》里描述他是一個「變化多端、圓滑機靈的盜賊,他帶給人夢境,是夜裡守望者,門外的小偷,在長生不老的眾神里最先展示善意的人。」所以他還是小偷們祭拜的神靈,大約因為小偷既需要高明的騙術也要逃得快的意思吧。
如今讓眾多時髦女子趨之若鶩的法國名牌愛馬仕,就是他的名字!
這是哈德良大帝的神廟。
哈德良外號勇帝,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公元117年-138年在位。執政時間將近30年。他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羅馬貴族後裔,也是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的表侄。14歲時前往羅馬,16歲開始在軍中服役,先後經歷了萊因河和多瑙河之戰。
哈德良深得圖拉真賞識,被委以重任。公元117年圖拉真死後不久,哈德良繼任羅馬皇帝,從此羅馬進入黃金時代,近一億人民開始享受和平、繁榮和安全的生活。哈德良身材強壯高大,留著厚密的卷發,眼神犀利。行軍打仗時,他不畏天氣和地形的變化,與士兵們吃同樣的飲食,喝廉價的酒水,深得士兵愛戴。
哈德良皇帝被認為在很多方面都走在時代前列,同時代的人稱贊他「友善而不失威嚴、嚴肅而不失風趣、節儉而不失慷慨、多才多藝而又追求變化」。哈德良還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皇帝,在所有羅馬皇帝中,他是最有文化修養的一位,在文學、藝術、數學、哲學和天文等領域都有所造詣。他具有藝術家的氣質,他的詩篇、建築設計、生活方式都體現了這一點。
神廟的建築和雕刻異常精美,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裡面的正殿屋檐下刻著美杜莎的像。
這個美麗的女孩兒也真可憐。她只不過誇耀了一下自己比雅典娜還漂亮,就被雅典娜變成了蛇發醜女,而且男人還不能看她,看了就會變成石頭。最後被珀爾修斯殺死,她的頭又被珀爾修斯送給雅典娜,被雅典娜鑲嵌在盾牌上。
希臘的神有時真的很變態哦。
不過也提醒一些有資本而沒有後台的人:即使真的漂亮,也不要招搖,畢竟有些人是惹不起的,尤其是那些心眼太小的人。
哈德良神廟上雕刻美杜莎的頭像,也許是增添了神廟的力量和威嚴,讓凡夫俗子們不能仰視,從而保持神廟的神秘感吧。
有遊客說星巴克的商標就是這位美杜莎的形象,其實是誤傳。再說星巴克用美杜莎的像是說不通的。難道說嚇唬人們不要來星巴克喝咖啡?
其實這是北歐傳說中雙尾美人魚的形象。還有說法認為她是塞壬的形象,這倒說得通。塞壬的歌聲充滿誘惑,星巴克的咖啡也充滿誘惑。
哈德良神廟過去,有一座貴族浴室,叫拉斯蒂卡浴場。中間的雕像是地震後重建浴室的一位女士。
中間那個長滿青草的大坑就是當時的浴池.。
浴室旁邊有一個當年的貴族廁所,能容納48個人同時入廁。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沖水廁所!而且還是坐便。廁所坐便器下面是石頭砌成的溝渠,2-3米深,有流動的水自然沖刷。在當時只有貴族男人才能進入,而且要付費。據說有的貴族還專門掏錢買下廁位給自己專用。
這個地方還是一個社交場所,貴族們在這里如廁的時候,可以討論問題,交流信息,商談生意。
據說冬天寒冷的時候,貴族們如廁先讓奴隸們坐上去把廁位暖熱,然後自己再坐。
可是想來也不可能,如果內急的話他們等得了嗎?也許另外有什麼加熱的辦法也未可知。
如廁後怎麼清潔呢?座位前面有流水的水溝,據說他們是用地中海海綿蘸水擦洗的。
大路的盡頭是著名的塞爾瑟斯圖書館,是以弗所的地標性建築。
塞爾瑟斯圖書館是以弗所的總督為了紀念他的父親前任總督塞爾瑟斯修建的、也有人說,塞爾瑟斯圖書館是賽爾瑟斯的兒子為了保護父親,在父親的墓地上建造了這個圖書館。因為塞爾瑟斯就葬在圖書館旁邊。
圖書館高大雄偉。規模號稱當時小亞細亞第二大,曾藏書12000冊。該建築面向東方,可以讓閱覽室充分利用早晨的光線。據說,荷馬、亞里士多德都曾在此寫作教學,但從年代上來推算不可信。
賽爾蘇斯圖書館精美的雕像。
現在的圖書館只有正面一堵牆保留下來,正立面上布滿非常精美的雕花,四個壁龕里供奉著代表著仁慈、思想、學識和智慧的雕像。
但這堵牆據說也是後來重建的。
以弗所是世界第二大的古羅馬遺跡。但是它居然不是世界遺址。
由於以弗所的很多遺跡都是後來修復的,而且因為修復得太好(原來的遺物和新復制的放在一起),以假亂真了,成了整舊如新的典範,又沒清楚地表示哪些是新的哪些是舊的。所以沒有列入聯合國的「世界文化名錄」。
塞爾瑟斯復原圖。
圖書館對面就是妓院,而且據說圖書館和妓院是同一個老闆。從圖書館內有一條暗道通往妓院,圖書館規定只准男人進去,至於男人進去了哪裡就很難說了。
⑵ 以弗所古城怎麼樣
這里是算保存的比較完整的古跡。只是可惜土耳其地震實在太多。以弗所的阿爾忒彌斯神廟也只剩下幾個柱子了。羅馬時期的以弗所是亞細亞省的首府和羅馬總督的駐地。聖約翰、聖保羅和聖母瑪利亞都在此城度過晚年。聖母瑪利亞還在此出生。土耳其浴、公共廁所可以想見他們有多愛享受。以弗所女神遍布全身的乳房告訴我們當年人們渴求——旺盛的生殖力。小劇場和斗獸場除了震撼之外就是在夏天的大太陽下實在太熱了。還有那古希臘勝利女神尼克雕像,作為啟發了耐克老總設計了那個著名的√。當然還有哈德良神廟的外門是非常著名的標志性建築,許多世界歷史紀錄片都曾經引用過此場景。後一道門蛇發女妖美杜莎。大家最津津樂道的該是圖書館和妓院的通道了吧。男人以讀書為名的事。如果自助可以好好逛逛,很是不錯。就是一定要注意防曬。
⑶ 土耳地理位置和風土人情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英語:The Republic of Turkey)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
民俗風情
土耳其人喜歡邀請客人到自己家中做客,並拿出咖啡、香煙、點心、水果等殷勤招
待,最後還會邀你下次再來。在土耳其,人們保留著一種古老的傳統習俗,在自家門口掛
上幾瓣蒜,以逢凶化吉。
土耳其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都是先互致問候,然後再握手。他們在同
親朋好友相見時,互相親吻對方的雙頰。土耳其人為親友賓朋送別時,一般多施鞠躬禮。
施禮時,要以兩手交叉放在胸前,鞠90度大躬,以表示對客人的敬重和惜別之情。倘若兩
手不交叉於胸前,則寓意下次不歡迎再訪的意思。
他們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不潔的,使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是
對人極大的不敬,並有污辱人的嫌疑。他們對已婚男女或戀人之間在公共場合的相互親昵
舉止極為反感和厭惡,認為這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
賠妻風俗
土耳其歷史古跡最多的東部及東南地區,也是土耳其存在各種奇風異俗最多的地區,
常可聽聞未婚女性被迫接受處女膜檢查,或涉及感情出軌的女性為父兄私刑處死等事件。
「賠妻」指的是如果某人的妻子外逃,丈夫可向妻家索賠,妻家必須賠償一筆鉅額金
錢,否則就必須推出一名未婚女兒為「名譽賠償品」,依土耳其普遍存在的回教婚姻儀
式,成為該男子的非法妻子,也就是所謂的妾,無法律地位。但如果妻家既無錢又無人,
則唯有殺掉外逃的女兒以作回應。
但如果某人的妻子是隨他人私奔,則拐帶女子的男性家庭,必須推出一名未婚女兒
作為該丈夫的「遮羞賠償品」,否則就得任該丈夫的要求,賠償一筆龐大的遮羞費或土
地、房產。
不九前有報道土耳其東部艾祖隆省的卡拉亞茲地區,現年七十歲老翁艾德梅的二十歲
妻子艾琴,在結婚五年生下五名子女後,於八個月前與十五歲的小情人塞維爾私奔,於
是,艾德梅依傳統找上塞維爾的家人索賠「遮羞」。
據地方人士塔席金向表示,艾德梅所屬的馬蘇拉族與塞維爾家庭所屬的木庫特族長
老,聚會商議結果,決定由塞維爾的十三歲妹妹卡芮耶作為「賠妻」,嫁給七十歲的艾德
梅,家境清寒的塞維爾家庭也同意接受這項判決。
但就在雙方昨天依宗教婚姻模式舉行婚禮後,不到六小時,卡芮耶上吊自殺死亡的屍
體即為鄰人在洞房外發現。據表示,卡芮耶顯然是不堪艾德梅的強暴凌虐而羞憤自殺死
亡。
忌諱
土耳其信奉基督教的人忌諱數字「13」,認為它是不吉祥的,是預兆厄運和災難的數
字。土耳其人在與客人閑談中,不喜歡議論有關政治及塞普勒斯與希臘的沖突等方面的問
題。土耳其禁食豬肉,但可喝酒。
風味美食
土耳其美食是世界三大美食之一。
傳統美食除了麵包,還有肉、葡萄酒、海鮮。肉類食品中主要是羊肉。土耳其人一般
都不吃豬肉、章魚、蝦類。如果要品嘗土耳其小吃,可以挑選當地有特色的小餐廳。土耳
其食物一般都用濃烈香料或酒做調味。土耳其最有特色的美食有:烤肉料理——卡巴、土
耳其漢堡——「考夫特」肉餅、土耳其紅茶、葡萄酒、獅子奶——拉克、代表性的季節沙
拉「薩拉特」等。
歐亞明珠」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名城首先當數伊斯坦布爾。土耳其國土橫跨亞歐兩大洲,更精確地說就是伊斯
坦布爾,它是世界上惟一的跨兩大洲的城市,是聯系歐亞兩大洲的樞紐。這是一座國際化
的大都市,作為前首都,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傳統與現代的交匯,
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美麗的濱海風光交織,形成了伊斯坦布爾獨特的城市風采。船游波斯普
魯斯海峽,城市兩岸的美景盡收眼底。海峽水質蔚藍清澈,還有那比海水還要藍的明凈天
空,讓人心情爽朗。
這座千年古城見證了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見證了十字軍東征的戰火,見證過異族的入
侵,城市幾次被毀,又幾次重建,現在卻依然頑強地跨於海峽兩岸,生機依然。在這個如
鳳凰涅槃般經歷戰火洗禮卻又屢次重生的城市,眾多的文物古跡記載著千年滄桑的一個個
片斷。
「地下水宮」曾是成龍電影《特務迷城》的拍攝地,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戰爭產物」
由於此地戰爭連連,水源成了最珍貴的財富,因此在地下挖成的這個大大的地下水庫成了
當時人們用水的最大保障。昔日的戰略建築如今已辟成景點供人參觀。此外,「擁有世界
建築史上最美的圓頂」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和獨具特色的藍色清真寺,也是可以讓你駐足流
連,遐想聯翩的地方。
古羅馬溫泉、以弗所古城與棉花堡
在古薩達斯,有一個地方相當特別,那是一個古羅馬風格的溫泉區。早在3000多年
前,眾多的古羅馬貴族已在此興建溫泉設施,可以說是「幾千年前的溫泉度假酒店」。時
至今日,依舊向遊人開放。幾經歷史變幻,溫泉區內許多建築都已坍塌,一根根石柱或立
於路旁,或倒於溫泉池內,在殘垣斷壁之間浸泡溫泉,感覺非常獨特。「幾千年前人們在
這里泡溫泉,幾千年後,現代人也在這里做同一件事情」,這種感覺非常奇妙,池間殘破
的一柱一石,都沉澱著歷史,觸摸之時,足以勾起你的種種遐思。
古城以弗所是歐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經歷過繁華與輝煌之後,現在成了一片古跡
它是土耳其最為古老、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市遺跡。雖然已是殘破不堪,但一些存留下來
的建築如羅馬大道、露天劇場、圖書館、石棺墓園、阿爾特彌斯雕像……古城昔日的光輝
與榮耀依稀可見。
從遠古起,土耳其溫泉就聞名於世,其沐浴方法經過數個世紀流傳到了世界的各個角
落。而且,土耳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也使它成為享譽世界的溫泉勝地,美麗的神話傳說更是
給土耳其溫泉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遠古之魅,心靈之浴
最早把土耳其與「浴」聯系起來,是在觀看由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創作的世界名畫
《土耳其浴女》;最早把土耳其與溫泉聯系起來,是在看一個神話傳說的時候:傳說當年
英俊的牧羊人安迪密恩為了與希臘月神瑟莉妮幽會而忘記了擠羊奶,結果恣意橫流的羊奶
覆蓋了整座丘陵,形成了土耳其棉花堡(Cotton Castle),而那裡就是土耳其著名的溫泉
勝地。
棉花堡從2000年前的希臘時代起就是溫泉療養勝地,如今更是遠近馳名。泉水從山頂
往下流,所經之處歷經千百年鈣化沉澱,形成層層相疊的半圓形白色天然階梯,遠看像大
朵大朵棉花矗立在山丘上,所以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帕姆卡萊」,即棉花堡之意。如今
源泉幾近枯竭,當地人在山上開鑿了渠道引水,供遊客玩樂。你大可以脫下鞋襪,泡入水
中,邊走邊看,感覺非常獨特。
男女共浴
在導游的帶領下到當地人光顧的洗浴中心,看到男女共浴的場景。據導游說土耳其浴
早期也是男女分開洗的,後期男女共浴的時候,人們多半都是在下身圍一塊浴巾,是赤裸
著上身的。在土耳其人的眼裡,土耳其的浴池是聖地,在聖地洗澡,是絕對沒有一丁點邪
念和顧忌的。人們在洗浴的時候,心裡是一片聖潔的,所以男女在清洗各自身體的時候,
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神聖的化身。
在土耳其,還有非常重要的新娘浴。土耳其迎娶新娘的新娘浴,是新婚最主要的程序
之一。新娘第一天嫁到夫家,必須先要去土耳其浴室洗浴。洗去曾有過的塵埃和往事,最
主要的是接受真主的賜福。然後穿戴整齊,嫁到夫家,從此一心一意地和自己的男人過煙
火日子。待到生兒育女,孩子滿月以後,再等上十天,媽媽也要帶孩子去洗土耳其浴,接
受真主對孩子的祝福。
肚皮舞
說到土耳其的民俗風情,第一不可不提的當然是當地的特色舞蹈——肚皮舞了。在土
耳其的大街小巷,每個角落,都可以找得到跳肚皮舞的姑娘。肚皮舞女以身材豐滿為上
佳,特別是腰部,要有「贅肉」跳起來才好看,這於「好細腰」的國人大相徑庭。姑娘們
隨著節拍,肚皮陣陣顫動,十分吸引。無論是在餐廳、遊船或是旅遊區,這種平民化、生
活氣息濃郁的舞蹈都隨處可見,姑娘們或許會邀遊客們共舞一番,氣氛很好。
土耳其茶
土耳其茶是當地人最為愛喝的飲料。酸酸甜甜,有點像冰紅茶的味道,土耳其幾乎每
一處都可以見到走街叫賣的土耳其茶販子。而在各個店鋪門口,三三兩兩的人聚在一起邊
聊天邊一小杯一小杯地喝著茶,再加上一個水煙斗吧噠吧噠地吸著,這是土耳其街頭的獨
特風景。當地人友善好客,並且似乎都非常喜歡中國人。載滿中國遊客的觀光大巴行經市
集時無論其他司機或行人都會主動打招呼,而要跟當地人合照一張的話,當然是毫無問題
的。
開齋節
國家節慶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0月1日伊斯蘭教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穆斯林每年教
歷第九月全月齋戒,成為「齋月」。齋月最後一天查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
節。此節日是穆斯林齋戒一月期滿的標志。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盛裝,從四面八方雲集
到清真寺參加節日會禮、團拜和慶祝和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
饋贈禮品。獨立紀念日和兒童日4月23日這是伊斯蘭國家的「糖果節」,為期3天。孩子們
三五成群,到各家索要糖果,而且按當地民俗不能被拒絕,因而成為孩子們最快樂的一
天。春節4月15日這一天,年輕人會頭戴五顏六色的帽子,手持彩色的紙風車,三五成群
地唱歌跳舞;蓄長發、著長袍的民間藝人則會打著手鼓,邊舞邊唱,十分熱鬧。宰牲節伊
斯蘭教歷12月10日又稱古爾邦節,是穆斯林一年之中的兩大節日之一。青年和體育節5月
19日勝利紀念日8月30日國慶節10月29日
禮儀與禁忌
土耳其社會等級化仍舊比較明顯,對老人或有地位的人要表示恭敬。男女之前需要保
持一定距離,避免親吻。人們在進入清真寺前要脫鞋,而當游覽尖塔時則要把鞋穿上。清
真寺的宗教場所,會限制非伊斯蘭教教徒入內,或開放時間有所不同。
土耳其是個頗講究的民族,朋友見面先親吻左、右臉頰,不太熟悉的則握手。到別人
家裡做客時要脫鞋。不要和情人在公共場合摟摟抱抱,這些被視為有礙觀瞻。
藍眼睛
盡管紅色堪稱土耳其的「國色」,國父凱末兒·阿塔圖爾克的畫像總是伴隨著鮮紅的
國旗出現在居家和公共場所,但「藍色土耳其」則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流行詞彙。這里的藍
指的不是大海的藍,而是「藍眼睛」。
如果不能理解藍眼睛在土耳其人心目中的位置,就無法徹底洞徹土耳其人的精神世
界。藍眼睛的標准稱呼是「美杜莎之眼」,這位希臘神話中的女妖傳說中能將任何直視她
眼睛的人變成石像。在伊斯坦布爾距離聖索菲亞教堂不遠的地下水宮的深處,就能見到兩
個高達1米多的美杜莎頭像。
更多的時候,「美杜莎之眼」被抽象成圓形魚眼狀的裝飾物。它們無處不在,出現在
餐盤上、珠寶上、房門上、包裝袋上、服裝上、司機的後視鏡上,鑲嵌在人行道上、建築
外立面上,甚至成為很多企業的品牌Logo,土耳其第二大手機運營商Avea的企業形象,就
是一隻飄逸靈動的眼睛。
土耳其人對藍眼睛的追崇,源於他們相信「邪惡之眼」的窺看。那些隱藏在幽暗處的
邪眼會給人帶來厄運,此時美杜莎之眼就是照妖鏡,抵擋和反射邪眼侵擾。在帕慕克的
《伊斯坦布爾回憶》中,就曾描述過貴族階層對邪惡之眼的恐慌。
如今的藍眼睛已經成為最流行的旅遊紀念品,各地巴扎集市上,時常能瞥見一望無際
的藍色,萬千雙辟邪的藍眼睛在向你敬注目禮。至於藍眼睛的手工製作中心,則在伊茲密
爾省一處偏僻的小村。不過在愛琴海岸邊的博德魯姆(Bodrum)的海邊集市,也可以看到頭
上纏著頭布的土耳其大叔端坐在火爐前現場製作,那一件件看似平淡無奇、可以簡單拷貝
的工藝品,其實都經歷了火的歷練,足以敬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