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為什麼要支持巴勒斯坦
㈠ 土耳其對巴以沖突的種種態度
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系,重視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系,並將加入歐盟作為既定戰略目標。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
重視建立和維護同鄰國的友好關系,推行與周邊鄰國「零問題」政策,強調發展同世界及地區大國的關系。在中東、黑海和巴爾乾地區,積極開展多邊和雙邊外交,突出其地區大國的重要性。在中亞,利用與突厥語國家在民族、宗教、歷史、文化和地緣方面的聯系,密切與地區國家關系。注重發展同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的關系,承認阿拉伯、以色列的合法權益,支持中東和平進程。重視發展同中國、日本等亞太國家的關系。
㈡ 土耳其與加沙問題有什麼關系
這是土耳其在故作姿態。
1、土耳其雖然大多信奉伊斯蘭教,但它是一世俗民主政權,從本能上是反對哈馬斯等原教旨主義政權的。
2、土耳其歷史上與以色列關系很好,兩國從未開戰。經貿關系也很密切。
3、請注意,土耳其1952年就加入了美國領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本世紀初,北約通過了協防土耳其的計劃。土耳其對美國巴結都來不及。對於美國的太上皇---以色列,土耳其不會也不敢有任何行動。
4、以色列打擊哈馬斯,實際上得到了巴解組織的秘密配合,也得到了埃及和沙特的默許。
5、在國際上,基本一致的看法是:以色列打擊哈馬斯是正義戰爭,但應該盡量避免平民傷亡。
6、前幾年,土耳其打擊伊拉克的庫爾德工人黨,比以色列打擊哈馬斯要狠得多。
㈢ 印巴沖突中,土耳其為何力挺巴基斯坦
土耳其也不是傻的,冒著這樣得罪美國的風險也要支持巴基斯坦,自然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土耳其雖然是北約成員國,但是在面對自己國家利益的時候,肯定還是選擇站在有好處的一方,按理說土耳其是美國的盟友,在印巴這場沖突裡面,土耳其應該向著印度,畢竟土耳其明面上是和美國站在同一現象的,但那你就錯了,土耳其雖然明面上是美國的盟友,但並不是和美國一個鼻孔出氣,就像之前在敘利亞的內戰中,土耳其一直打擊的都是庫爾德武裝,而庫爾德武裝背後的大佬就是美國,所以土耳其也並不是完全和美國站在一個線條上,在有自己利益的時候,土耳其肯定選擇利益更大的那一方。而美國也不能幹涉土耳其的選擇,只能把牙打碎了往肚子裡面吞。
其次,土耳其的這個舉動和兩個國家制度的傳承性和相關性有關,土耳其是世界上第1個世俗化的伊斯蘭國家,而巴基斯坦獨立之後一直都是向土耳其學習,所以兩個國家在許多方面上很相似,所以兩個國家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自然要幫一把。
㈣ 土耳其對於加沙地帶危機的立場(急)
新華網安卡拉2009年2月7日電(記者 文怡)土耳其總統居爾7日呼籲巴勒斯坦內部實現民族和解並建立聯合政府。
新華網大馬士革2009年5月15日電(記者拱振喜)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與土耳其總統阿卜杜拉·居爾15日在大馬士革呼籲巴勒斯坦各派盡快舉行認真對話,以實現巴勒斯坦民族和解。
新華網安卡拉2007年11月13日電(記者文怡)土耳其總統居爾13日表示,土耳其希望看到一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以推動中東地區早日實現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從以上官方媒體的報道來看,土耳其作為伊斯蘭國家,是支持巴勒斯坦民族統一和建國的。
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認為加沙局勢不斷升級的全部責任應由「挑釁的」以色列來承擔,而非象阿拉伯國家政府和國際上的官方文書所指控的那樣:是伊斯蘭抵抗組織「哈馬斯」一再向以色列定居點發射火箭彈而導致了現今的加沙局勢。埃爾多安認為,就加沙局勢升級的責任而指控哈馬斯是「不可接受,也是不允許的。」
埃爾多安表示,為斡旋哈馬斯、以色列和安理會,他已經作好了全部准備,力促在加沙停火和解除對加沙的封鎖。此外,他還將調停哈馬斯和法塔赫,力促雙方繼續民族和解進程。
1月4日,星期天晚上,埃爾多安在卡達半島衛視的訪談節目中說:「導致現今的加沙局勢,以色列應當承擔責任,因為是以方沒有遵守停火協議,而不是哈馬斯。哈馬斯為了能夠解除封鎖,停止以色列的對加沙的侵犯而遵守了停火的協議,但是以色列一再持續封鎖加沙,從不解除對加沙的封鎖。」
埃爾多安認為:「讓哈馬斯承擔這樣的責任是不可接受的,也是不允許的,因為,正是以色列以其飢餓政策挑釁了哈馬斯,逼迫哈馬斯宣布終止停火,更何況,哈馬斯還因其是民選政府,面臨著滿足民眾需求的巨大壓力。」
從以上看出土耳其並不將哈馬斯當做恐怖分子,是支持哈馬斯的。
tips:巴勒斯坦現在又兩個政權,法塔赫控制著約旦河西岸,哈馬斯控制著加沙地帶。
㈤ 敲山震虎意在擺脫西方掣肘的具體情況
本月14日,美國主導的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宣布,正在和「敘利亞民主軍」共同組建一支新的民兵武裝,以維護敘邊境地區安全。就在同一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將在「數天內」在阿夫林地區採取軍事行動,打擊敘境內「恐怖組織」。
在去年6月發生卡達斷交風波之後,埃爾多安親自出馬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斡旋,以爭取阿拉伯民眾對土耳其的好感。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後,土耳其召集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反制美國決定,增強土耳其在中東事務中的影響力。
㈥ 土耳其與以色列有外交關系,為什麼要反對阿聯酋與以色列建交
在本月13日在美國的牽線下,以色列與阿聯酋達成協議,雙方將會實現關系正常化,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有意思的事,這消息發出來了之後,土耳其對此強烈不滿。埃爾多安表示,阿聯酋與以色列簽訂的有爭議的協議存在問題,土耳其聲援巴勒斯坦人民,沙烏地阿拉伯在該地區也採取了錯誤的措施。他同時表示,巴勒斯坦要關閉駐阿聯酋的大使館撤回外交人員,對於土耳其而言要做同樣的事情。(埃爾多安接見哈馬斯領導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㈦ 土耳其在敘境內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意欲為何
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21日宣布,土耳其軍隊當天上午已越過敘利亞邊境,在敘北部阿夫林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打擊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有意在該地區建立縱深30公里的安全區,阻隔敘利亞庫爾德武裝與本國庫爾德分裂勢力之間的串聯。
分析人士認為,土耳其在敘境內採取此次大規模軍事行動,有「敲山震虎」的意味,既打擊敘北庫爾德武裝,遏制分裂勢力,又反制庫爾德武裝背後的支持者美國。
在去年6月發生卡達斷交風波之後,埃爾多安親自出馬在海灣阿拉伯國家之間進行斡旋,以爭取阿拉伯民眾對土耳其的好感。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後,土耳其召集伊斯蘭合作組織成員國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特別首腦會議反制美國決定,增強土耳其在中東事務中的影響力。
㈧ 巴以沖突中,土耳其為什麼如此執著地力挺巴勒斯坦
你這不是廢話么,猶太人戰後要求復國,恰好巴以地區在當時並沒有現代意義的國家,只有巴勒斯坦人的部落在該處游牧,所以受當時美英集團操控的聯合國作出決議,允許猶太人返回故鄉建國,把當地一分為二,建議建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人為主體的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在世界猶太財團的資助下,很快就建立了國家機器,而巴勒斯坦人本是游牧民族,倉促之間不僅丟失一半上千年的家園,還得迅速適應現代國際法,因此,遲遲的沒有建立國家,周邊同屬阿拉伯民族的國家以及同屬穆斯林信仰的國家都同情巴方,給與援助,可是迅速壯大之後的以色列,仗著現代軍事力量,不停的擠壓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間,周圍埃及等國看不過眼,就爆發了五次中東戰爭,可惜伊斯蘭世界戰鬥力實在太差,五次都是以色列方佔了優勢,這就導致了以色列同伊斯蘭世界結下不解之仇,已不再是同情巴勒斯坦人了,而是宗教和名族之間的仇恨了,不可調解了,所以在巴以沖突中,土耳其一定會站在同宗教的巴勒斯坦一方,客觀來講,以色列在對待巴勒斯坦問題上,確實很無恥;
㈨ 初三歷史:你能說說巴勒斯坦問題的來龍去脈嗎
1917年-1947年
一戰之後,隨著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瓦解,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一個國際問題。根據國際聯盟通過的《國際聯盟盟約》第22條有關委任統治的條款,巴勒斯坦與其它幾個前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阿拉伯地區一起交由英國委任統治。除一個委任統治地之外其它委任統治地全部按照最早的設想紛紛獨立。巴勒斯坦成為一個例外。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不是僅限於「協助管理和提供建議」,其首要任務是執行英國在1917年頒布的《鮑爾弗宣言》,該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一個猶太國」。
從 1922年到1947年巴勒斯坦被委任統治期間,大量猶太移民從其它地方,尤其是東歐湧入,30年代納粹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使該地區猶太人口急劇膨脹。巴勒斯坦人對獨立的訴求和對猶太移民的抵制導致了1937年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其後,在二戰期間和二戰之後,來自雙方的恐嚇和暴力從未間歇過。英國曾經嘗試過不同的方法讓這塊飽受暴力蹂躪的土地獨立,但均未成功。1947年英國將巴勒斯坦問題移交給了聯合國。
1947年-1977年
考慮了不同的方案之後,聯合國提議在巴勒斯坦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一個是阿拉伯獨立國,另一個是猶太獨立國,並在耶路撒冷市建立特別國際政權(181號聯大決議第二部分)。分治計劃中設想的兩個國家中一個成為後來的以色列,在1948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巴勒斯坦77%的土地,以及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區。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當地居民要麼逃離要麼被驅逐出了巴勒斯坦。約旦和埃及佔領了分治決議本來劃分給巴勒斯坦阿拉伯國的其它部分領土,這個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從未正式成立過。
在1967年的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當時約旦和埃及控制的巴勒斯坦其它地區(即西岸和加沙地帶),這包括之前未被以色列佔領的耶路撒冷殘留的地區,其後這些地區也被以色列兼並。這次戰爭導致了第二次巴勒斯坦人的大量外逃,據估計外逃人數達50萬人。安理會於1967年11月22日通過第242號決議,促請以色列從它在1967年的沖突中佔領的地區撤離。
1974年,聯合國大會重申了巴勒斯坦人民實現自治、民族及主權獨立以及重返家園的不可分割的權利。隨後一年,聯合國大會建立了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剝奪權利委員會。聯合國大會授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聯大以及其它由聯合國主辦的各會議中以觀察員資格。
1977年-1990年
然而事情繼續朝相反的方向發展。1982年,以色列侵略黎巴嫩,宣稱要消滅巴解組織。後來雙方達成了停火協議。在得到保證在其撤離之後上千萬留下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有安全保證之後,巴解組織的軍隊撤出貝魯特,轉移到了其它鄰近國家。其後在薩布拉和夏提拉發生了大規模屠殺難民的事件。
關於巴勒斯坦問題國際會議於1983年9月召開,參加人數眾多,除其它事項之外,這次會議通過了包括如下原則的《日內瓦宣言》:必須反對和拒絕以色列在被佔領領土上建立定居點,以及其所採取的改變耶路撒冷地位一切行動;該地區所有的國家均有權在安全和國際公認的邊界內生存,所有的人民均有權享受公正的待遇並過安定的生活;承認並實現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得合法權利。
1987年12月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發生了集體反對以色列佔領的抗暴行動。以色列軍隊對這次抗暴行動的鎮壓傷及大量人員並導致了巴勒斯坦平民的大量傷亡。
1991年至今(和平進程)
1973年阿以戰爭後,整個19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各方在不同論壇為安全理事會第242和338號決議基礎上實現中東全面和平而不斷努力。冷戰結束與海灣戰爭及其影響等全球性變化對中東局勢都產生了影響。1991年10月,阿以認真恢復談判進程,在美蘇兩國共同主持下在馬德里召開中東問題和平會議 。聯合國秘書長的代表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但到1993年年中,談判似乎在若干政治和安全問題上停滯不前。在這些公開的外交努力的同時,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在挪威舉行秘密會談。雙方於1993年8月末結束會談並達成協議,這一消息使國際社會既吃驚又萌生希望。
1993年9月10日,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就相互承認換文,雙方代表並於9月13日在白宮舉行的一個儀式上簽署《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出席簽字儀式的有美國總統柯林頓和俄羅斯外長安德烈·科濟列夫。聲明簽署後,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與巴解組織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握手。這一歷史性協定為巴勒斯坦人民在加沙地帶和西岸實現自治開辟了道路。它標志著一個談判解決永久地位問題的進程的開始。
大會在1993年屆會上通過一項題為「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決議,對《原則聲明》表示支持,同時重申大會自己提出的若干原則以指導最後解決。此外,大會重申,聯合國將繼續承擔對巴勒斯坦問題應盡的職責,直至該問題得到全面解決。
1994年7月,亞西爾·阿拉法特返回巴勒斯坦,在加沙和西岸耶利哥地區建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此後達成的若干協定使更多地區歸屬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控制。
為了結束沖突,已就「最後地位問題」協定開始談判。尚待談判的困難問題包括:以色列撤出被占巴勒斯坦領土、最後邊界、難民、定居點、耶路撒冷的地位。中東迎來了一個新時代。
1995年9月28日,簽署了歷史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關於西岸和加沙地帶的臨時協定》,即《奧斯陸第二項協定》,取代了1993年的《關於臨時自治安排的原則聲明》。《奧斯陸第二項協定》規定了解散以色列行政公署,撤銷以色列軍政府,並將西岸分成三個區,每個區都由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不同程度地各司其責。
聯合國大會對迄令為止和平進程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支持。
在巴勒斯坦,第一次大選已於1996年1月舉行。阿拉法特主席當選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主席。他隨後任命了由21名成員組成的巴勒斯坦委員會執行局。安全理事會對選舉表示熱烈歡迎,稱之為「中東和平過程中邁出的重大一步」。
1990年代中期至末期,和平談判停滯不前,此後,以色列埃胡德·巴拉克和亞西爾·阿拉法特主席簽署了1999年9月4日的《沙姆沙伊赫備忘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對這一協議表示熱烈歡迎。
定居點建設和持續暴力給談判造成問題,此後,和平進程再度停頓。
2000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戴維營召開了中東和平問題首腦會議。秘書長科菲·安南對會議表示歡迎,希望在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建立「勇敢者的和平」。然而,以色列的巴拉克總理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阿拉法特主席未能消除分歧,達成協議。
2000年9月,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爆發。
2001年1月初,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談判代表在埃及的塔巴會晤,再度作出努力。雙方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達成最後解決。然而以色列迫近的選舉導致巴拉克總理中止了會談。阿里爾·沙龍當選為以色列的新總理。
2000年9月以來,政治、社會經濟和人道主義狀況日益惡化。2002年間,安全理事會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對每況愈下的局勢表示了嚴重關注,並呼籲結束暴力和恐怖主義,從巴勒斯坦城市撤出以色列軍隊,尊重國際人道主義法。在2002年3月通過的一項里程碑式的決議中,安全理事會確認了兩個國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一個地區各自安全和得到承認的邊界內並存的想法。
使這一憧憬變成現實的「路線圖」是由四方(美國、歐洲聯盟、俄羅斯聯邦和聯合國)制定的。「路線圖」設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平行步驟,以便至遲於2005年年底達成最後的、全面的和平解決。雙方於2003年6月在亞喀巴首腦會議上作出了執行「路線圖」的堅定承諾。安全理事會於2003年11月對「路線圖」表示贊同。
盡管有一些進展的跡象,但暴力、以牙還牙和報仇的循環繼續不已,和平進程停滯不前。
以色列決定在被巴勒斯坦領土、包括在東耶路撒冷及其周圍修建圍牆。為了對此作出回應,大會於2003年12月請國際法院就修建圍牆的法律後果發表咨詢意見。2004年7月,國際法院認定在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修建的圍牆的路線違反國際法,表示以色列必修停止修建圍牆,拆除已經修建的部分圍牆,並對巴勒斯坦人的財產所蒙受的一切損失作出賠償。
2004年初,以色列宣布從加沙地帶大部分地區和西岸一小部分地區撤出的計劃。2004年5月,「四方」為這項撤出計劃訂立了一些原則,表明撤出必須是徹底的,而且應繼而在西岸採取類似的步驟。「四方」還表示所有關於最後地位的問題,例如邊界和難民問題,均應由雙方根據國際公認的和平進程框架進行談判。
於此同時,被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人道主義狀況繼續惡化。秘書長一再呼籲國際社會竭盡所能緩解巴勒斯坦人民的困境,並敦促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採取必需的步驟,毫不遲延地達成和平解決。
展望未來
在本報告所述期間,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危機日益加深,並繼續奪走生命。持續的沖突、封鎖、財政危機和以色列政府扣壓巴勒斯坦的收入,凡此種種產生了以下現實影響:收入減少,貧窮和糧食短缺狀況更形惡化。加沙地帶的法律和秩序實際上已經崩潰。如果不是聯合國系統、非政府組織和臨時國際機制迅速進行干預,共同提供高達8億美元的緊急糧食、經濟和預算支助,局勢可能會更加惡化。
政治、經濟和社會挑戰
組建一個巴勒斯坦民族團結政府改變了巴勒斯坦人的政治前景,創造了國際社會與巴勒斯坦權力機構之間更大、但仍受限制的接觸機會。
大多數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條件仍非常艱難。盡管2007年年初,巴勒斯坦人內部派系暴力事件有所減少,但加沙的局勢依然緊張。如何使內部暴力行為得到控制,似乎已成為新政府面臨的重大考驗,另一項考驗是,採取有效行動防止對以色列目標進行軍事攻擊。經濟局勢仍然嚴重蕭條,鑒於持續性的商業關閉,經濟局勢似乎註定將繼續承受重大壓力。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財政危機在2005年年底已經十分嚴重,在2007年上半年又遇到了威脅其生存的風險。即使恢復移交關稅和增值稅,巴勒斯坦每月的預算赤字也有約8 000萬美元。
對於雙方而言,確保恢復談判以達成永久解決沖突的辦法仍然是一項重大挑戰。為了在政治軌道上取得持續進展,巴勒斯坦政府必須在減少對以色列的暴力行為方面取得進展。以色列政府方面必須停止修建定居點並拆除前哨基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政府也都面臨內部困難。國際社會、包括該區域各國都能作出有益貢獻,例如,對「四方」倡議與阿拉伯和平倡議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道主義准入
在聯合國機構繼續就無障礙人道主義援助准入進行談判之時,巴勒斯坦人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封鎖規定,這直接削弱了他們從事經濟活動的能力。增加人道主義援助無法扭轉這些封鎖造成的影響。在嚴格限制准入的環境下,預計改善巴勒斯坦經濟發展努力所產生的影響將是有限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盡管大幅度增加了援助數量,但社會經濟指數仍然惡化。如果人員和貨物進出加沙、東耶路撒冷以及西岸的狀況沒有正常化,預計貧窮和失業人數將上升,對外援依賴的程度也會增加。
青年和教育
多年來,巴勒斯坦學生的入學率在該地區一直是最好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教育部門受到相當大的壓力,引起人們對教育服務質量的關切。由於人口壓力日益增長,需要更多的教室並加快師資培訓。在邊遠地區,如約旦谷,校舍依然破舊,缺乏基本的供水和衛生設施。尤其是在封鎖最為嚴厲的地區,急需開展補習教育並更加重視女孩入學。
婦女
除了外部對經濟和流動強加的限制外,婦女所面臨的社會壓力往往進一步阻礙了她們的流動性以及獲得信息、資源和服務的機會。在創造就業機會方案中,巴勒斯坦婦女往往是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人力資源,盡管在幫助增加家庭收入方面,她們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社區做法提供了一個機會,幫助通過地方倡議為婦女創造就業機會。此外,還需要解決婦女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單單是把她們作為照顧別人的人,而要把她們當作有特殊需要和承受更大壓力的群體。
保健
人們日益擔心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的財政危機將嚴重影響衛生部門長期的運作情況。過去,衛生部約一半的預算一直是國際社會通過預算支助和由該部執行的項目所提供援助支付的。在本報告所述期間,繼續對此類預算施加的限制使保健服務和改革面臨惡化的真實風險。
人權
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對於全世界人權的未來特別重要。巴勒斯坦的人權問題列入聯合國的議程已有60年;特別是自1967年東耶路撒冷、西岸和加沙地帶被佔領之後過去這40年更是如此。多年來對巴勒斯坦的佔領以及南非的種族隔離問題爭相捕捉國際社會的注意力。隨著1994年種族隔離的結束,巴勒斯坦成為世界上唯一受到西方從屬政權佔領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它關系著人權的未來。壓制人權的體制不只一個,尤其是在發展中世界,但是由一個從屬於西方的政權在如此長的時間里剝奪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自決權和人權,這是唯一的一例。這就說明為何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已成為對西方的試金石,能充分表明西方是否真正地致力於維護人權。如果西方經不起這一考驗,就很難想像發展中世界能在其本國內認真地糾正違反人權的行為,但實際上西方似乎是經不起這一考驗的。歐盟通過臨時國際機制向巴勒斯坦人民支付良心錢,但盡管如此,它還是與美國、澳大利亞及加拿大等其他西方國家那樣並沒有向以色列施加壓力,迫使它接受巴勒斯坦人民的自決權並停止違反人權的行為。由美國、歐盟、聯合國和俄羅斯聯邦組成的四方也同樣失敗了。如果在全世界倡導維護人權的西方不能對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權表現出真正的負責和承諾,那麼在過去60年裡國際社會最引以為榮的國際人權運動就將陷入危機和困境。
參考資料: http://www.un.org/chinese/peace/palestine/index.htm
㈩ 現存國家對巴勒斯坦的承認意味著什麼
應該認識到歷史上猶太人曾經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過自己的國家。後來古猶太國家被羅馬帝國滅亡。猶太人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古代猶太人亡國以後,猶太人流亡世界各地。中國當然也有。比如河南開封歷史上就有猶太人。但是很快被漢族同化了。興許你或者你就是猶太人的後裔。中國並不歧視或者迫害猶太人。由於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中華文化的強大魅力能夠使得外來者被同化。這是自願的融和。比如古代匈奴人、突闕人、契丹人都已經融入漢族了。蒙古興起以後,元征服了中國。一部分蒙古人現在也融入了漢族。元時從西域過來的一些少數民族(所謂色目人),他們中間部分一直信仰***教的就成為今天的回族。其實他們的語言、生活習慣已經基本和漢族無異。
基督教就是從猶太人中間發展起來的。傳說中的基督就是生活在巴勒斯坦伯利恆的猶太木匠,所以他後來在耶路撒冷被釘死在他自己製造的十字架上。據說基督就是被羅馬人處死的(據電影《基督的最後誘惑》)。但是後來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基督教分裂成羅馬天主教和東方正教。中世紀後期,歐洲又發生宗教革命,產生了新教。猶太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就是猶太教。猶太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宗教,基督教和***教都是來源於猶太教。
阿拉伯人是在七世紀***教興起以後才形成的一個民族。***教創始人****及其後裔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勢力曾經達到歐亞非三大洲。所以現在有這么多阿拉伯國家。所以以為古猶太國家是被阿拉伯人滅亡是不正確的。
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以後,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宗教信仰,就是猶太教。維系著自己的民族特徵,就象我國的回族一樣。於是希特勒主要就是根據他們的宗教信仰把他們從人群中篩選出來。猶太人特別是到歐洲以後,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大眾不同,而且猶太人善於經商,許多人生活比較富裕,所以遭到歐洲一般民眾的不滿,就象華僑在東南亞許多國家一樣。所以歐洲歷史上一直有排猶情緒。不斷發生排猶浪潮。特別是希特勒上台以後,需要製造一個對立面,發泄群眾的不滿,於是發動了空前的排猶浪潮,把猶太人打入另冊,就象我國文化大革命初期把所謂黑五類打入另冊,進行激烈的階級斗爭一樣。
希特勒更極端地把一切「罪惡」都歸結為猶太人,對猶太人實行了種族滅絕行動,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這些猶太人所以被殺,僅僅是由於自己種族和宗教信仰。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罪惡。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行動是非常秘密地進行的。只有在希特勒失敗以後,事情的真相才大白於天下。但是現在還有些人企圖否認歷史。特別是一些新納粹分子和極端的***教教徒。其中最狂妄的就是伊朗,就是這個伊朗的總統內賈德。內賈德這樣的連納粹大屠殺都要否認的極端的法西斯,為什麼還要支持它呢?既然納粹大屠殺這樣的歷史事實可以否認,那麼南京大屠殺當然更可以否認了。我們不能執行雙重標准。不能由於納粹大屠殺沒有涉及到中國人,就可以熟視無睹。
由於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以後,特別是在歐洲,經常受到排斥和迫害。從十九世紀起歐洲猶太人中間就產生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它們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這個它們祖先生活過的地方重新恢復猶太國家。但是當時巴勒斯坦地區還處於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治之下,當地居民大多數是阿拉伯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土耳其參加了德國和奧地利方面,最後戰敗。奧斯曼帝國崩潰。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外交大臣發表宣言,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人家園。這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大規模移居巴勒斯坦。這樣就引發了和阿拉伯人的矛盾。雙方沖突不斷。1947年,聯合國通過巴以分治的決議。阿拉伯人拒絕接受,並在以色列國成立的當天,發動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的結果是阿拉伯人戰敗,喪失了大片國土,形成了現在所謂的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前的邊界。即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土地。埃及佔領了加沙地帶,約旦佔領了約旦河西岸。以色列控制了耶路撒冷西部。約旦控制了耶路撒冷東部。以後阿拉伯國家又與以色列進行了四次中東戰爭,結果都是阿拉伯人戰敗,阿拉伯方面現在只有通過恐怖活動與以色列對抗。手段越來越極端,傷及無辜,路越來越窄。但是現在看來阿拉伯人還是沒有打夠。中東「和平」還遠遠沒有到來。
一些人的習慣思維總是把不管哪裡發生的問題歸結為外部勢力插手。他們忘記了毛主席教導的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中東問題的症結是巴以矛盾。就那麼豆腐乾大的地方已經爭奪了幾千年了。中世紀時歐洲人組織了多次十字軍東征,目標就是要把耶路撒冷從「異教徒」手裡「解放」出來。結果耶路撒冷還是被***教徒控制。現在以色列已經在巴勒斯坦紮下了根,已經成為巴勒斯坦問題不可排除的一方面。只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再堅持極端的主張,接受以色列的存在,和平才有可能。
美國有600多萬猶太人,超過在以色列的猶太人。是以色列堅強的後盾。所以美國最維護以色列的利益。發現新大陸以後,許多歐洲猶太人為了躲避迫害移民美洲。所以美國成為猶太人最多的地方